第一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中源乡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
中源乡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中源乡工作组
素有“小庐山”美誉之称的中源乡位于靖安县西南部,处于奉新、修水、武宁三县交界处,距靖安、奉新、修水三县县城均为70多公里,距省会南昌142公里,形成了“三横一纵”的方便交通。地理面积有15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人口有13000多人,这里海拔高,九岭尖海拔1794米,森林资源丰富,山林面积有19万多亩,木材主要以杉、松、毛竹、阔叶为主,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6%,是典型的生态之乡。境内生活恬静,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气候怡然,厦季气温在18至22摄氏度之间,空气中的负离子每立方含量高达7万个,同时,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宋代十大名窑——丫吉山碗窑遗址、明代最早的贞牌坊和花桥、清代的古建筑群——九门楼、革命战争年代保留完好的红军洞。在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现已成了南昌游客的“后花园”。
一、中源乡农家乐休闲旅游的现状
农家乐的兴起,缘于久住繁华城区的人们厌倦了城市的繁杂和喧哗,渴望到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满足对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亲身体验。农家乐凭借地道的农家饭菜,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和秀美的清山绿水及廉价收费吸引了大量游客,且发展态势看好。在乡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扶持下,以及大环境趋势下各业主在 游客来临之前,大力将休闲设施进一步完善好,像三坪村钟万国点上的农家乐,为了迎接明年的大量游客、提升为游客服务质量以及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从2007年10月底开始,新建了一栋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楼,现有40多间的标准间80多个床位,同时在综合楼的前面修建了一个鱼塘,方便爱好垂钓的游客享受垂钓的乐趣,现在他的农家乐现已全住满了游客,像钟万国这样如何把农家乐做大、做精、做强的还有许多许多。从2001年过去的6家农家乐发展到时现在已取得挂牌的农家乐经营户就达到了35家,年接待游客达到了6000多人次,直接经济收入突破了8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0%,形成了较为良好的规模经营。
二、中源乡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不仅解放了农民的思想,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改变了村容村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在我乡发展农家休闲旅游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是促进了农村劳动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农家乐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劳动就地转移,每家农家乐用工平均在参伍人,主要从业对象是妇女,这就为农村妇女探索了一条既能就地转移又能增加收入的好路子。初步统计从事农家乐的农民人年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以上。二是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农家乐把旅游娱乐与发展农业结合起来,集吃住旅游于一体,打破了一二三产业的界限,促进了 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一二发展,开拓了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农家乐发展带动了当地笋干、土鸡、茶叶等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开展了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村整治,基本上达到了一个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水体净化、路灯化的标准。四是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发展了社会各项事业。农家乐的发展,吸收了许多的的游客,他们给当地家群众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信息、新的思维,在给当地经济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各地文化风俗交融和吸收,将当地具有的人文和特有的生态环境传播出去,加快了城乡经济的展和社会的融合。
三、存在的问题
新的发展就将出现新的问题,随着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在下几个方面得以受限:
(一)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农家乐发展中的关健政策性 制约因素,随着这几年土地管理力度的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控制十分的严格。农家乐的一些辅助建设用地以及规模的扩大都将受到土地因素的制约,农家乐发展用地需要与土地指标制约矛盾极为突出,在某种程度上讲,土地指标的制约直接影响了农家乐的发展和建设程度。
(二)、农户小额贷款问题。目前我乡农户来发展农家乐主要靠林权证作抵押进行贷款,贷款的范围极为有限,并且贷款的 数目相对比较少,再加上近几年农业贷款受到了少数关系户的贷款的影响,使得贷款变得愈加困难,以至许多有做大、做精、做强的农户打破了原有的发展计划,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三)、提高服务。服务项目单一,品位不够高。大多数“农家乐”只限于饮食、打麻将、玩扑克,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缺乏文化内涵较高的旅游项目,健身绿色休闲项目的开发力度不够,还有就是参与经营的农户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还存在“小农”经营思想,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四、思考及建议
(一)、强化管理。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效益。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各有关部门应在加强农家乐规划的同时,加大管理协调力度,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管理。农家乐一部分地处农村的特殊地理位置,涉及安全的各方面工作应给以重视,相关部门应把农家乐的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检查;二是卫生问题。农家乐旅游者大多吃、住、玩在农家,食品卫生、公共卫生都直接关系到游客的身体健康,搞好卫生管理极为重要。要教育农家乐从业人员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卫生操作的良好习惯;三是日常经营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教育农家乐树立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诚实守信,以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风格吸引广大游客;四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良好的效益还得从规范服务上狠 下功夫,要提高农家乐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组织地加强各方面的技术培训,并到外地去学习取经,从而真正提升游客满意度,打造农家乐旅游接待新形象。
(二)、确定乡一定数量的旅游发展建设用地。作为乡村旅游重点发展在乡镇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保一定数量的旅游发展建设用地,当经营户发展过程中确需建设用地的,经营户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经乡、县规划、土管、旅游、农办部门审核后,在旅游发展建设用地中予以解决。
(三)、拓产业增内涵。“农家乐”集吃、住、游、购、乐于一体,其发展背后是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产业拓展链和服务延伸链。我们要把发展农家乐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做好相关产业的配套,实现产业联动效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着力做好三方面产业延伸:
一是延伸饮食链。我乡“农家乐”实践证明,原汁原味的“土”菜深受游客青昧,我们要在“吃”上着手,延伸饮食链,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一方面可以在“农家乐”专业村集聚全区饮食特色,开发柯城“农家乐”系列“土”套餐,推广“土”包装,挖掘出“土”味。另一方面围绕“农家乐”发展的需要,养殖方面,在抓好传统畜禽养殖的同时,利用山地放养、竹丝腌塘养清水鱼等形式,发展了土鸡、鸭、兔、清水鱼等多品种的特色养殖;种植方面,在抓好传统的毛竹和高山蔬菜种植的同时,种植杨梅、鲜李、野山楂等水果,形成种植、养殖“土”味专业村,加快农 村生产发展,做实“农家乐”餐桌上“农”文章。
二是延伸文化链。挖掘当地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特色,丰富“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文化系列。一方面要巩固做大传统农家文化,“农家乐”推出了文艺表演等观赏性节目,还有磨豆腐等游客参与性强的娱乐项目,要进一步巩固、深化。另一方面要集聚我乡文化特色,以农民书画等民间艺术为载体,可以组织农民书画家到“农家乐”专业村开展现场作画、书画展览等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做实“农家乐”的“乐”文章。
三是延伸旅游链。随着“农家乐”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相关的旅游工艺品、农村土特产等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要挖掘我区“农家乐”特色产品,开发高山野茶、竹笋等绿色保健食品、饮品和干鲜果、干野菜,不断开发具有柯城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旅游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实“农家乐”的“购”文章。
(四)掘特色出品牌。针对“农家乐”发展的主体是单个农户,相对规模较小,分布较散,单靠他们自身难以在打造品牌上有所作为的情况,整合各方力量,积极发掘特色,努力做好策划,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 “农家乐”品牌。①发挥特色的竞争力。特色是农家乐发展的生命和灵魂。要突出特色,形成规模,做大品牌,致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户一特”。如在一些池塘较多、水域较广的地区,可开展“水乡农家乐”生 态休闲旅游,吸引游客前来欣赏水生植物、野营、野餐和四季垂钓等;在毛竹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竹乡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突出“做客竹乡农家,亲近美好自然”的主题,吃竹宴、用竹家具、观竹海等,集中展示江南竹乡的农家风貌,形成与众不同的“农家乐”风格和特色。②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力。要制定农家乐宣传促销总体方案和年度促销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制作广告宣传牌,拍摄电视风光片,编辑优美精致风光画册和刻录宣传光盘,展示乡村的人文景观、农家情调和氛围,吸引游人的关注和向往,扩大“农家乐”的宣传,提高“农家乐”品牌的知名度。③充分发挥社会活动的影响力。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以活动来包装、促销“农家乐”品牌,多开展一些“农家乐”形象大使评选等影响大的活动,吸引广大观众和消费者的关注,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
第二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于中源乡耕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耕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温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曾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取稍农业税,同时实施粮食真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等积极的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了农业结构步伐,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对耕地的依靠有所减少,由于地区性经济发展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乡亦出现了农民撂荒耕地现象。为此,我政协工作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入调研,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一、撂荒情况
全乡耕地面积14188亩,其中水田面积13347亩。据调查,撂荒面积93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5%。其中:三坪村70亩,占撂荒面积的7.4%;邱家村10亩,占1.06%;山下村30亩,占4.7%;港口村110亩,占11.7 %;古竹村90亩9.6%;洞下村200亩,占21.3 %;垴上村60亩,占6.4 %;船湾村40亩,占4.2%;向务村100亩,占10.6%;龙垢村225亩,占24%。
二、撂荒成因
(一)耕作效益低
多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的价格持续上涨,种粮的成本居高不下,虽然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等等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所抵消。种植效益低下的格局并没有得
(四)政策执行偏差
国家取消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民实行了补贴,其目的是激发农民的种粮的积极性,但地在执行粮补政策时按照历年农业税的户主及面积进行补贴,农户不管种不种粮食都可补贴资金,因此有些农民将其变为了“意外收入”
(五)年青人对土地意识薄弱
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了不同年龄阶段人员对土地的意识不同,在所调查过程中,总体趋势是年龄越小的人员土地耕作意识越显淡薄越想脱离农村、农业,外出务工。
三、耕地撂荒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学性
要加大《土地管法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等系列支农惠农的宣传工作,组织干部下基层宣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张贴到村到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爱惜耕地的自觉性,真正认识到恢复撂荒地耕种是应尽的义务。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一是对因贫困无钱购买种子等生产资料或因缺乏劳动力而无力耕种产生撂荒地,要发动群众开展生产互助,农业、供销、农村金融等部门要组织好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提供小额信贷,全力支持其尽快恢复耕种;二是对因耕作条件差而撂荒的,应结合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承包方改土改水,提高地力,恢复耕作;三是对属基本农田的撂荒地,必须立即组织发包方和承包方适时恢复耕种,不得荒芜,同时,加大对违法用地现象的治理力度;四是因弃农经商或长期不外出务工无法耕种而长期撂荒的耕地,发包方
第三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于中源耕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耕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
中源乡工作组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温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曾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取稍农业税,同时实施粮食真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等积极的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了农业结构步伐,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对耕地的依靠有所减少,由于地区性经济发展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源乡亦出现了农民撂荒耕地现象。为此,我政协工作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入调研,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一、撂荒情况
全乡耕地面积14188亩,其中水田面积13347亩。据调查,撂荒面积93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5%。其中:三坪村70亩,占撂荒面积的7.4%;邱家村10亩,占1.06%;山下村30亩,占4.7%;港口村110亩,占11.7 %;古竹村90亩9.6%;洞下村200亩,占21.3 %;垴上村60亩,占6.4 %;船湾村40亩,占4.2%;向务村100亩,占10.6%;龙垢村 225亩,占24%。
二、撂荒成因
(一)耕作效益低
多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的价格持续上涨,种粮的成本居高不下,虽然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等等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所抵消。种植效益低下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在调查中,农民朋友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中源乡因气候等原因只能栽一季稻,种植一亩水稻,就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生产成本需240-250元,按平均亩产400公斤、每公斤水稻市场价2元计,一季每亩产值800元,种植一亩水稻需20个工日,扣除直接生产成本每个工日收入30元。况且农业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一旦有个自然灾害就可能“绝收”了。而在外地务工比在家种田是强多了,随便在企业做了普通员工每天也有50元以上,不用风吹雨淋。因此,种植业的效益低下,是造成撂荒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匮乏
农民大批外出务工造成劳动力缺乏无人种田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中源乡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达80%以上,从春耕到收割,田间地头仅看到几个壮劳力。在洞下村调研时发现:该村有295户,1741人,由于劳动力外出,在家人数仅有 407人,平均每户不到1.4人。据调查,中源乡外出务工人数达2000余人,占劳动力人数的45.9%。由于缺乏农村劳动力,他们专挑选好的土地和离较近的土地耕种,而对“瘦弱”和较远的就只有弃而不作,自己一家子够吃就行了。再加之农业税取消后,农民依赖土地生存有所降低,由于不交公粮,有些农户自己不想种,也不愿让别人种,担心别人对土地的掠夺经营,让别人好了。在这次调查中,有个老农说:要不是我老头子,我家的农田早就没人作了,儿子和媳妇到外地工作,就连孙子也随父母到外地读书了,只剩下我们老两口。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东旧
原有的水利设施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年失修,再加上近年来洪灾、冰冻灾害等,造成损毁严重。目前,很多水利设施问题突出,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同时,新建水利工程设施面临资金投入难题,农民朋友靠天吃饭的格局得不到有效改善。
(四)政策执行偏差
国家取消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民实行了补贴,其目的是激发农民的种粮的积极性,但地在执行粮补政策时按照历年农业税的户主及面积进行补贴,农户不管种不种粮食都可补贴资金,因此有些农民将其变为了“意外收入”。
(五)年青人对土地意识薄弱 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了不同年龄阶段人员对土地的意识不同,总体趋势是年龄越小的人员土地耕作意识越显淡薄越想脱离农村、农业,外出务工。
三、耕地撂荒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觉性 要加大《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组织干部下基层宣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张贴到村、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爱惜耕地的自觉性,真正认识到恢复撂荒地耕种是应尽的义务。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一是对因贫困无钱购买种子等生产资料或因缺乏劳动力而无力耕种产生的撂荒地,要发动群众开展生产互助。农业、供销、农村金融等部门要组织好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提供小额信贷,全力支持其尽快恢复耕种;二是对因耕作条件差而撂荒的,应结合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承包方改土改水,提高地力,恢复耕作;三是对属基本农田的撂荒地,必须立即组织发包方和承包方适时恢复耕种,不得荒芜,同时,加大对违法用地现象的治理力度;四是因弃农经商或长期外出务工无法耕种而长期撂荒的耕地,发包方要组织代耕。并采取办法通知撂荒农户,限期恢复耕种,到 期不能履行耕种义务的,要动员撂荒农户自愿流转承包地。
(三)积极发展规模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农户按自身实际选择种植品种。这样既能满足种植大户大规模经营的需要,又能解决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导致土地抛荒的矛盾。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农业经营人才和农业现代科技,使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台阶。在这个过程中可采取“反租倒包”等形式,由乡、村集体将农户承包的土地“反租”过来,再承包给个人或单位,由接包方向集体缴纳承包费,同时,给转让方性经济补偿。中源乡合港村的有机大米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要继续改善农村水利条件,加强田间排灌工程等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建立县乡村三级农田水利建设公积金制度。县乡村每年从预算中拿出一定比例预算资金作为农田水利建设基金,为现有水利设施的维修管护和永续性使用提供资金保证。
(五)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1、为鼓励农民对撂荒多年的耕地进行复垦,建议每年县乡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复垦地补助费。
2、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对创新型农民在享受国家、省补助的基助上,建议县乡财政按机具价格再给予适当补助。
第四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罗湾乡新农村建设调研)
罗湾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罗湾乡政协工作组组织委员及相关人员就罗湾乡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罗湾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多地少。2001年由原来的罗湾库区、官庄乡、石境乡三乡合并为一,辖区内有北港和南山两个国有林场,两个钨矿和一个瓷土矿,是省定贫困乡,共有10个村委会,150个村民小组,3300余户,1.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0071人。罗湾乡新农村建设起步于2006年,到今年已有5年,共有17个建设点进行了新农村改造,涉及6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87户,2229人参与新农村建设,约占全乡农村人口的1/4。
2010年,罗湾乡有哨前、合路、桥下、楼下、阳垅、水尾6个组被列为新农村建设村点,共有农户193户,706人受益,截止目前,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巷道、入户道硬化总里程15.6公里,通达率100%,改厕193户,完成100%,整修房屋25160平方米,拆除旧房2980平方米,改栏完成100%,当年新栽阔叶树2000余棵,聘请保洁员27名,严格实行垃圾
了以前“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的现状,很多自然村为了争取到明年的新农村建设点,提前启动了项目建设。二是每月编印一期新农村工作简报,工作重点是反映新农村建设点的工作进度,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和工作中不足之处,做到取长补短。三是在新农村建设后备点申报时,做到精心选点,大力宣传“四个优先申报”和“四个坚决不搞”的原则,四个优先申报:即被评和谐平安示范村民小组的优先申报;农民自筹金提前交纳的优先申报;提前启动了项目建设的优先申报;成立了理事会,理事会办事得力的,制定了各项规划的优先申报。“四个坚决不搞”:即群众自愿未达到98%以上的坚决不搞;没有产业发展的坚决不搞;地方群众不团结的坚决不搞;经济基础太薄弱的坚决不搞。
3、群众参与,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人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群众做到不等不靠、团结战斗,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展义务劳动,进行清沟排水、清除路障、清理垃圾等。如南村村水尾组李师冬,免费提供价值8万余元外墙涂料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原县国税局退休干部谢基芳,现已光荣退休,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听说老家要建设新农村,他却主动放弃休息回到水尾组,带头拆除自家旧栏,主动让出自家旱地作集体公共活动场所,腾出自家房屋作为活动室,主动铲
包村工作组、各新农村建设点,通过严格的考评,四个新农村建设点形成了点看点、村看村、你追我赶的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助推剂”。同时,每次督查排名倒数第一的新农村建设点,理事会长要到党委书记作检讨,提出下步工作整改书面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
1、全家外出与弱势群体问题。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多,全家外出的家庭也不少,形成空心房,如何开展好这部分家庭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是一直我乡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因种种原因,我乡贫困弱势群体还较多,这部分群体的房屋大多较破烂,同时又没能力出工出资金,村集体又没有足够能力扶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力度。
2、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狭义理解,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硬件“建设”,集中盖新房,村村通公路;另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从生产、生活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同步走。
3、部分群众有“等靠要”思想。认为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肯定会拨钱下来,因此水渠堵塞了等上面拨钱修,通村公路靠找上面要钱建,农田整修等上面安排,社会事业发展等上面给政策,从而忽视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第五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县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靖安县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交工作组
一、园区发展概况
我县工业园区距省会南昌80公里,距开放口岸九江市165公里,距昌九高速、京九铁路50公里,距昌北机场60公里,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园区于2002年3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保留并晋升为省级工业园区,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位于香田乡)于今年3月份启动征地开发。从近几年工业园的发展来看,园区的开发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招商形势喜人,入园企业逐步投产并产生效益,年工业产值及税收稳步提高,为我县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县,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
(一)土地开发规模及进度。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工业园已具备一定规模。园区(雷公尖区)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73平方公里,扣除绿地,公用设施等之外,实际可利用面积1.5平方公里,现今已开发土地1.5平方公里,占实际可利用面积的100%;已建成厂房的土地面积0.7平方公里,占可建厂房面积的70%。今年启动
-1- 的工业园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近期规划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3.2平方公里 ,已征用土地1.8平方公里。
(二)资金投入情况。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供电、供水、电信等投入。园区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额0.79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征地等费用0.19亿元),雷公尖园区单位面积投入资金已达0.35亿元/平方公里。
(三)招商引资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县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项目入园愿望强烈,工业园区内土地供应紧张,甚至出现项目等土地的现象。园区目前共入园项目36个,投资总额达13.4亿,已引进项目平均投资额0.37亿元/个,平均引资强度为7.75亿元/平方公里。项目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出口木竹精深加工等行业,仅机械制造行业就有5家企业,占入园项目的14 %;外资企业2家,占入园项目的0.06 %;特别是去年引进的江西天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达5亿元,占入园项目的37%。引进项目中,已投产企业32家,占引进项目的89%;在建项目4个,占引进项目的11%。
-2-(四)产出状况。
几年来,园区工业产值和税收逐年上升,逐步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力量。2006年,园区的工业总产值12.2 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76亿元,占全县的32%;上交税收5878.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7%;出口创汇1.5亿美元。已投产的企业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有13家, 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9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9%,安排就业6622人。
二、园区发展中存在的若干制约因素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势头强劲,但为了今后又好又快的发展,也要规避和解决前期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部分入园项目的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 1,项目单体规模小。入园企业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有13家,仅占入园数的36%,年产值上千万的只有9家,占25%,年产值上亿元的只有两家,占6%。
2,有些入园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入园企业中,传统加工
-3- 企业多,含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少,甚至还有部分为初加工企业,只在靖安生产半成品,成品在外地生产和销售,造成 企业税收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不大,企业税赋贡献率较低。今年1-10月份工业园区企业上缴税收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有8家,占入园企业数的22.2%,8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653万元,上交税收为32.1万元,企业税收所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21%,其中企业税收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有6家,占入园企业的17%,还有一家只上缴税收1万元。
3,部分企业存在“圈地”现象,浪费土地资源。早期园区开发为吸纳项目只追求量的增加并且没有对厂区建筑容积率进行强制性要求,造成有少数企业“圈”而不建和“圈”而少建的。06年底,工业园区建筑面积只有28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为0.4,土地利用率为70%, 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较低,影响园区发展空间。
(二)园区环保措施没到位,污染治理设施较落后。园区部分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通过专家评审,但入园企业环评率很低,只有3家按规定环评并审批。生产工艺及设备较落后,生产模式粗放,污染治理设施严重
-4- 滞后,很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据调查监测,园区内18家调查企业中13家污染物排放超标,园区总排污口11项指标中有7项超标,其水质为V类以下水。
同时,园区有部分企业属高能耗企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不够,这与国家正在实施的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政策相矛盾,也将影响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强县”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园区内外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不完善。1,道路方面:园区主干道为全长2000米,宽34米的水泥路,道旁设有绿化带,但绿化带的管理较为粗放,没有起到美化作用,且尚有一部分绿化带和人行道工程未完工,道路两旁路灯也较为昏暗,影响了夜间行路安全。靖安大桥至园区入口处计1.5公里的道路路面狭窄,路况较差,有一段路且未安装路灯。
2,供水方面: 自01年以来,县自来水公司投入281万元铺设自来水管网6.2公里和加压泵一座,供水还算正常,但供水压力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用水。与此同时又存在企业用水量少,有些企业使用自备水源,形成了自来水公司
-5- 亏本经营的现状,从而影响了自来水公司增加设备投入的积极性。
3,企业内绿化:企业厂区绿化是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凝聚企业合力,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载体,是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的有效途径。目前,园区内大部分企业只是进行了简单绿化,甚至空地上有杂草丛生现象,没有进行有效管理。
(四)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功能不强,投融资能力差。园区在开园之初由于种种原因,定位不很明确,很难充分考虑行业取向、产业链、上下游结合等因素,因此园区集聚效应不明显,发展特色不鲜明,迄今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品牌,已投产的企业中也没有一家具有强大聚集能力的企业,园区特色不突出,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不明显。同时,由于园区内上下游产业配套不完善,产业链条短,许多企业反映其原材料要到外县甚至外省购买,增加企业生产和销售成本。例如我县节能灯管几家企业每年所需约1000吨玻璃管全从外省购进,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再加上园区规模小,开发成本高等因素,使园区的竞争力、吸引力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弱。
同时,资金不足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是园区目前面
-6- 临的最大问题。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过份依赖于政府投入,造成投入不足,工业园区入口甚至没有标志性建筑。入园企业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企业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等传统的融资手段。
(五)内部管理问题。
1,工业分析工作不足。工业部门职能有所弱化,工业部门各自为阵, 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尤其是工业园区管委会职能不很明确,工作人员较紧张。因此,导致统计数据不足,全面分析缺乏,信息传递不快不全,整体服务乏力。
2,项目入园的评估体系不健全。县入园项目审批专业性、技术性评估力量不够,对入园项目入园条件和硬指标需进一步完善、充实,增强可操作性,目前绝大部分入园项目的筛选工作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容易导致入园项目质量不高。
三、有关建议
发展工业是区域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前提,是我县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是实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林果富民”战略的必由之路。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为把我县工业园区打造成生态园区、特色园区、经济发展主动力园区,从目前雷公尖园区
-7- 的发展状况来看,并结合靖安县实际,主要对工业园香田新区(硬质合金产业基地)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我县工业园建设。
加强园区工业发展领导,县主要领导挂点重点企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升格为副县级,并建立合理的工业工作联系会制度,充分调动经贸、二轻、工业园、外经贸委和工业相关的部门对工业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对园区内外企业调查研究,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全县工业发展、行业发展等状况,了解国内外产业政策及外地工业发展动态,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扶持园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园新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要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一致”。各部门要根据规划总体要求,按照产业分类集中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区域规划和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促进工业园区合理布局。
同时,建立工业用地滚动储备制度,确保不低于30%建设用地用于工业集中区,并采取措施, 继续加大对部分企业
-8- 土地使用不合要求的清理整顿力度,提高厂区土地容积率、投资强度和单位产出率,最终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的目的。据统计,今年以来,园区清理出土地2宗,共47亩,已嫁接了2宗计47亩,完成企业内部新增建设面积23000平方米。
(二)找准优势,突出重点,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园区引资项目的准入门槛,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要从过去的招商引资切实转变为招商选资、招商选项,依据我县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适度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瞄准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企业,瞄准国家乃至世界知名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把工业园区建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链接的特色园区,绿色园区。
要加强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招商,尽快壮大产业规模,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创汇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
新区建设中,紧紧抓住一些大项目和外资项目不放松,特别是天合公司、南特公司和合力公司为主的项目,以质取胜,以优势项目为基础,动员全县各相关部门围绕钨制品、硬质合金工具、节能灯相关产业项目收集招商信息,主动出击,招商引商,形成硬质合金产业、铸造产业和节能灯产业
-9- 集聚。着力引进生产型出口企业,扩大出口企业队伍,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外资带动外贸出口的长期稳定增长。
实行招商、安商和富商并重,对县委确定的重点外资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全程跟踪服务。政府考核各部门招商工作要对产业招商和非产业招商区别评分,还要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效益考核,不能每年增加项目而不增加产值和税收。要努力把一些税收贡献大的项目优先引进来。
(三)扶强做大,充分挖掘,利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我县要坚持在产业发展上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的新思路,出台针对性政策,强势支持,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以我县独特的天然优势唱响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扶强做大以南特为龙头的工程磨损配件生产基地建设、以江西天合公司为龙头的“中国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园”建设(目前硬质合金产品主要是以碳化钨为骨料、以钴为粘结剂),吸纳相关企业“扎堆”开发经营,特别是要花大力气打造硬质合金工具产业链。并充分发挥硬质合金产品的性能与品牌优势,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抢占市场,叫响中国靖安硬质合金工具生产基地品牌。
-10- 不断提升园区主导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担任顾问,或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项目,培养、造就优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提高研发水平;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加大园区企业职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始终不渝培育龙头,实现由低档向高档、小品牌到大品牌、小企业到大企业和小产业到大产业的转变。
(四)拓宽渠道,完善体系,探索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新路。
1,按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投融资平台,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以外商等同待遇吸收社会资金进入园区。还可成立具有资本营运功能的园区开发建设股份公司,负责园区的土地开发与经营、招商引资、物业管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事宜。同时,可以通过引入国内外有实力的开发公司进行开发和建设,通过企业包片开发,自我招商,并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2,集中资金重点推进,分步实现园区的全面开发。在现有开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议把开发重点投向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理由有三:一是工业园雷公尖区开发建设已基本没
-11- 有了发展空间;二是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招商引资情况良好,江西天合有限公司具有较强的龙头带动功能;三是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发展空间较大、前期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所需资金量大、资金压力较大,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此外,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要从工业园开发实际和财力出发,确定适当的施工标准和造价,避免投入过大、效益低。
3,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随着园区的发展状大,逐步提高企业新增税收园区地方留成比例,园区建设的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五)统筹安排,严格措施,切实做好园区环保工作。建立健全园区环保工作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做好园区环保工作,使我县蓝天仍在,绿水常流,确保园区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是我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环保、外经贸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对入园企业严格把关,严禁国家及省已列入“淘汰类”、“禁止类”的项目生产、入园,控制“限制类”项目入园,重点引进“鼓励类”项目入园,-12- 对已入园的部分企业,政府要责令其淘汰或限期改造不符合环保政策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要从收缴的排污费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园区改造或新建环保设施。
工业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应按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实行污染物全过程控制。对园区内废气型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噪声、固体废物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防治或处理。
尤其园区内污水废水必须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自然降水等要分管道排放,在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前,对于工业废水企业要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方能排放;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及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一体化处理设施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以保证潦河靖安与奉新交接断面的水质考核各项指标合格。
(六)强化服务,落实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一是加快完善雷公尖园区配套建设和香田新区开发建
-13- 设,尽快改造靖安大桥至园区入口处道路并安装路灯和在入口处建一标志性建筑,完成好雷公尖园区主干道绿化工程、天合公司大门前道路和香田新区入园道路建设等。二是建造农民工公寓,加强园区用工宣传和培训,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办事环节。对进入工业园区所有企业,提供审批“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实施服务时限承诺制,免收相关费用,并跟踪了解服务效果,防止出现服务错位。帮助企业搞好安全生产,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四是今后各项工业发展优惠政策要优先支持园区内企业,项目用地和贷款贴息、资金补贴、融资担保、能源供应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全方位的对园区内企业予以支持。五是各乡镇、部门工业发展新上工业项目和企业搬迁改造原则上全部向园区集中。对于该进不进工业集中区区的项目,在审批过程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调控;对过去布局尚存续的零星工业点,按照“承认现状,控制规模、限制发展、逐步调整”的原则,加以引导调整。要采取经济指标按比分成的方式,积极探索“飞地工业”、“飞地园区”(即异地办企业,财税收入等仍属当地)等多种途径,调动乡镇发展园区工业的积极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