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工作汇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优质发展

时间:2019-05-14 06:5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学工作汇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优质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学工作汇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优质发展》。

第一篇:小学教学工作汇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优质发展

小学教学工作汇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优质发展

半年来,我校以区教体局和教研室的工作计划为指导,立足学校实际,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为突破口,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大教学工作力度,使学校教学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一)完善课程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我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三级课程,开足课时。尤其注重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引进社会资源,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开设了写字、红歌大家唱、空竹、跆拳道等36个特色班,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舞台。加强了常识学科和艺体课的管理与指导工作,作为重点列入日常督查和期末评估,有效提升了考查学科的开课质量。

(二)加大制度建设,完善评估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我校紧紧抓住评价这一关键环节,围绕教师评价工作修订完善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评方案》、《考勤制度》、《教学成果奖惩条例》、《督导制度》、《教学质量监测制度》等。各项制度经过领导班子几次深入研讨论证,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提交教代会进行审议后试行;建立了教学评估督导机制,对执行课程情况和教学业务情况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督导,并分析情况、寻找原因、制定措施,形成督导通报,构建了教研组和教导处交互监控教学业务、学校班子成员和教导处共同督导教学常规的良好格局。

(三)强抓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初步建立学习习惯培养、评价机制。一是循序渐进定目标。我们制定了《学习习惯目标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分学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不同的要求,层层深化。实施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近阶段的总体要求分解成若干板块和若干条目,逐条落实;二是以知促行激兴趣。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从“需要”和“兴趣”出发,逐步导行。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根据学校《目标要求》中的内容,分项逐条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学习常规,并让学生以歌谣、快板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三是强化训练抓落实。重点放在“主动”、“认真” 1

两个方面,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对学生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形成了各科教师的有效合力;四是注重检评促激励。每学期,教导处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习习惯进行检评、反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诸如“一周无错题”、“谁的作业最认真”等活动,这些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强化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加大备课改革,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一是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实行教干包组指导和教师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的三定制度。在形式上,以说课和问题研讨为主。我们将集体备课的重点放在集体研讨课时教学上,每位教师都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设计的,并提出自己初备时的困惑或者问题,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研讨教学问题或者困惑。数学学科初步尝试大集体备课模式,寻找相关年级的关联单元,突出研讨时全体参与,强化知识关联;二是改革个人备课形式。在备课上,本着实用、减轻教师负担和为上课服务的原则,实行开放性管理,根据个人工作能力、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等情况因人而异,采取详案、书头备课、卡片式等多种备课形式。三是改革备课的评价,备课质量的高低依据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及实际教学效果而定,并实行课前备课质量情况调研制和课后说课制,实现备课质量的全程监控。三管齐下,有效落实了备课实效。

(二)加大自能高效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首先,把教学观念的更新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结合新课改,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端正目标观、教材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努力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其次,全体教干深入课堂,加强了课堂教学研究,找准制约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症结,对症下药,并采取帮扶责任制,建立跟踪辅导档案,实行跟踪辅导。三是坚持“分类要求,层层提高”的原则,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对部分教学能力弱的教师,着重解决“规范”和“怎样上”的问题,并采取强制措施限期提高;二是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积极吸收、移植先进的课改经验,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向“名师”奋进,树立典型,推动全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为鼓励教师们改革创新,给教师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先后举行了“教学能手赛课活动”和“同课异构”等活动。

(三)加大作业教学改革,提高作业教学的科学性

重视作业个性化改革,在征询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历城五小个性化作 2

业实施意见》,从分层布置、改革作业布置主体、设立无作业日、改革作业评价等方面开展作业改革。根据实际,从增效减负的目的出发,修订了作业布批要求。重点抓好学生写字习惯,并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作为学生管理的永恒主题,每周固定时间作为写字训练课,写字作业列为常规检查的内容。同时,把学生的书写质量作为评价作业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准,抓好平时作业中的应用,力促习惯成自然。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真正促使教学重心的前移,针对节假日作业我们也研究并尝试了初步的改革,一是在实行菜单式分层设计作业保证学生全员巩固的基础上,切入了“学案式”探索性的作业。在假期前由语数英学科骨干教师分别设计好学案,然后上传至学校网站,供学生下载使用;二是开学第一天进行相关内容的“收心考试”,以加强督促落实。

(四)搭建系列活动平台,让学生在践行中发展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艺体、文化活动。一是先后开展了“七巧板比赛”、“大体操比赛”、“少年军校”等科技艺体活动,重点抓好了“蓓蕾读书工程”,开展了“寒假读书交流”、“红色经典影响我”、“经典诵读征文”等一系列活动;二是我们更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到有规划,有计划,有措施。并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科、年级特点,对全体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明确主题和次数,把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情况作为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重要方面;三是“创书香校园,做勤读少年”第五届校园读书节的启动和落实开展得有序有效,本届读书节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读书有关活动,主要举行“我手写我心”读书征文、“读书小报展评”、“好书共享”“跳蚤市场”、“好书漂流活动”、“我讲书中的故事”等活动。目前系列书香节目评比已经结束,精品《少年中国,中国少年》节目在拔得校级头筹的基础上,参加了历城市第三届“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诗歌朗诵会录制现场,受到了社会各届的高度赞誉。

三、创新校本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建立大小教研制度,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学科组间大教研,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活动,规范教学,引领课堂,促进课改;学科教研组,间周一次小教研,通过研讨、交流等形式,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困惑。二是建立“以校为本”的反思制度,开展问题研究。建立教学反思制度,坚持教学前、中、后反思。要求教师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周做一次教学札记。充分利用教研平台,给教师研讨、学习、反思更大的空间,做到每次活动有主题帖,每个主题有研讨反思;三是抓好教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向书本中学:以教师自学为主要方式,以学以致用为主要学习目的,促进教 3

师理论水平的提升。暑假里,学校在网上统一购置系列优秀教育教学读本100余册,发至教师手中以供学习漂流;从实践中学;把课堂作为学习的阵地,把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作为学习的环节,在教学指导中不断钻研,努力探索。

四、立足学校实际,“一创四建”全面推动学校新的发展

(一)创建英语特色,全力推进学科建设

半年来,我校继续强化英语特色,着力构建“大英语”教学,以特色英语学科带动全校学科建设良性发展,主要做法是:一是努力创设英语特色氛围,逐步形成了 “景点英语”、“广播英语”、“橱窗英语”等文化,让学校处处充满着英语气息;二是探索和实践英语课堂改革,尝试进行“故事阅读教学”和“音素教学”两种辅助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阅读能力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努力落实英语教研实效,大力推行互助合作式教研,逐步构建英语教师队伍的跟进式指导和团队式发展,同时初步构建了小学学段英语学科大教材体系,引领教师对英语教材“全局把握、整体推进、局部完善”,梳理形成整体认知结构,并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方略;四是开展多彩英语实践活动,自编英语书、单词银行、听力阅读卡等英语课外实践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英语学习空间,定期举行的英语口语大赛、快乐英语艺术节、英语故事会等综合性、专题性的英语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四项建设,增强发展活力

半年来,我校着力打造了四项特色建设——校本选修、阿福童课程、少年军校、课题培训班,为学校凭添了诸多活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提升并完善了原有校本选修课程,规范了校本写字课、红歌大家唱,增设了西洋乐器、跆拳道等科目,拓展了学生的选修范围。二是新开设了由中国儿童基金会开展的阿福童校本德育选修课程,尝试将国际先进德育课程理念引入学校,带动全校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三是在体育学科中切入军事体能训练,成立历城区少年军校,并定期在中高年级进行了军事训练和系列拓展活动,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又锻炼并提高了体能。四是对区级以上的九大课题组负责人进行了专项培训指导,为今后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特别是科学、品德等考查学科的任课过于散乱,制约了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下一步将加大教师专职化和半专职化的建设,为课程方案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教研组实体地位。学校年级组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良好教学教研氛围的形成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不利于教研组实体地位的落实。下一步将努力加大教研组实体地位的落实,从政策上、设施配备上为教研组建设创造最优化的条件。

(三)强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自能高效课堂”建设还处于良莠不齐的情况,缺少系统及个性化的课堂,学校课改无论是理论支撑,还是践行操作,或是团队打造均不尽人意,与学校的发展不能同步。下一步将大力倡导学习之风,继续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力打造“高效课改”团队,培养一批区级“课改之星”。

(四)深化作业改革。作业改革还处于浅层次的尝试阶段,没形成行之有效的作业改革方案,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沉重。下一步将加大研讨和改革力度,力争一年时间内将作业改革有序推进,并初有成效。

(五)加强教研的实效性。教师教研活动依然处于应付状态,实效性缺失,教师参予积极性差。下一步将通过教研组的建设以及“教研日”的重新建构,让老师们再回到教研科研的原点,真正发挥教研科研的作用。

(六)大力彰显学校特色。学校英语特色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下一步将首先是突破口语能力这一难点:通过开展英语大量阅读、强化英语教师口语专项培训、聘请外教等改善英语教学中的口语和语言交流环境,使老师与学生共同提高;其次是突破高效课堂这一重点,打造愉悦、高效课堂,探索和实践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尝试开展“音标教学”;最后注重英语课外实践的开展和应用,将其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催化剂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开展“五个一”活动。

第二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__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滩小学

“教育公平”、“以儿童为中心”和“参与式”教学的教育理念是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主要任务,这些理念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有效性在一期项目的实施中已得到检验,并为广大教师、校长、教育行政人员所认同。2006年4月实施中英项目以来,我校提出“三步走战略”,即构建模式、创新模式和冲破模式,我们经历了从茫然无助、艰辛探索、到累累硕果,尤其是围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这个主题,这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大胆突破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和新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施,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有序推进,广大教师与时俱进,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从根本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的作法是:

一、构建模式,转变教师角色,着眼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在课堂中实现,真正落实和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较高的素质,包括教师对它的正确透彻的理解以及综合、灵活地适用等内容,教师的素质提高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中角色的变化,就能推动改革的发展。因此,我们围绕三点开展了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

1.制定措施,实施校本培训

在新课程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将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课程规范的执行者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从个体劳动者到善于协作的合作者,从安于现状到终身学习,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是基于这点,新课改之初,我校开展了全员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达成共识,并召开了“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角色”专题研讨会,掀起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程理论高潮,撰写教学反思及心得体会。这些活动,使全体教师明确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各科教学实施指南内容,乐意于变革旧观念和旧模式,并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出了积极回答,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2.以人为本,实施“五项工程”

为了能够开展好课堂教学创新,开展教育科研是必须的。教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教科研能力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因此,我们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争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的口号,鼓励广大教师要成为勇于开拓进取的观念新、学历高、能力强、科研型、学者型、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以及整体素质,尤其是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学校实施了“五项工程”。

①“结对子”工程。在我们学校,青年教师占有一定比例,他们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为了使他们迅速成长,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启动了“结对子”工程。即在校内认师傅,结对子,带徒弟,对他们实行专人指导,对教学新秀实行重点指导,对他们承担的各级研究课、评优课和观摩课实行全程指导,对他们的成长过程实行跟踪指导。青年教师在师傅的传、帮、带下成长很快,基本上通过了学科教材关,教育理论关,教育教学方法关。先后我校的陈英红老师和杨春花老师获得市级优质课奖励,丁丽老师获得全国优质课二等奖,2008年丁丽老师荣获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论文获奖档次也越来越高。②“学历达标”工程。我校教职员工30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占33%,专科学历占60%。学校制定了长远规划和鼓励措施在不影响教育教学情况下,为学历达标的教师减轻工作量,提供必要的帮助。

③“全员培训”工程。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全员培训,定期开放图书室和微机室。为了广大教师能够适应和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我们还利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实现“全员培训”的目的。

④“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实行“三导四定”,即:专人指导,重点指导和跟踪指导;定指标、定任务、定措施、定导师。学校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到外校、外省市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⑤“课堂创新”工程。未来的教育使教师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以教师为中心,将改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独唱”,改为“伴唱”。教师职能的变化,必然引起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改革的原则: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革。

3.全员参与,加强创新研究

通过以上“四项”工程的启动,教师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人人有教科研课题,学校还承担了多项重点研究课题。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指导组和评价组。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几名教师成为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专项小组成员,同时又参与“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广角”教学模式研究”和“小学人教版语文不同文体教学方法的探究”两项国家级课题研究。这两项课题于今年5月相继结题。我们要求全体教师人人进行创模达标,以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要求。使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者,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这些实践进一步使教师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紧迫感,为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抓实课程改革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独立“学习和能力”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布鲁纳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习什么”重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1.建立机制,开展创模达标

为了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创新,我校制定了“新滩小学课堂教学创模达标实施方案”,成立“课堂教学创新研究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各学科相应成立本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小组,由各教研组组长担当研究小组组长,各小组骨干教师为研究成员,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同时,我校先后有三次共9人参加了市区级“教学新秀”的评选活动,其中2人获得“市级教学新秀”称号,7人获得“区级教学新秀”称号。1人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称号,8人获得“区级骨干教师”称号。

2.强调重点,提高课堂效益

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堂教学中学生要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创建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交流,主动参与,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做到以下“三看”。一是评价一节好课主要看学生的“学”,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体现;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主动;看学生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有效;看学生的发展是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真正意义上地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旧模式。

二是课堂上看教师明白要让学生“学什么”(知识和能力),“怎么学”(过程与方法),“为什么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倾听者,和评价者。课堂上更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学生的学习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

三是看课堂教学活动是不是开放性的,有没有固定程序,设计的是否是富有弹性的教学时间和活动框架,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定“教”,依学论教。看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模式,教学步骤的设计,看教学过程是否具有严密性、程序性和完整性,是否使课堂充满生气和灵气。

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回归,要求教师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到教学之中。比如,语文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交流就是一种积极的有效手段。在交流流程中,包括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生本交流,即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第二层面:师生交流,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第三个层面:生生交流,即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第四个层面:生网交流,即学生与网络交流。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了基础。课改教师已由原来疑问:我怎么现在不会上课了?难道我过去的方法都过时了吗?一改过去那种迷茫无助的状态,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这都是课改带来的良好效果。3.开展研究,强化校本教研

为了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创新研究,我们积极开展了以校为本的创新研究。学校先后两轮实施了个人校本课题研究,并得以验收;同时,我们在每个学期都要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公开课”活动,近几年来我校的公开课、观摩课和推门课达上百余节,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是确保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三、冲破模式,激活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我校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已经由“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过度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现在已经开展到了“冲破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阶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师当中,普遍要求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激活自己的课堂,最终达到深化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1.以生为本,搭建成功舞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使课堂教学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具有生命活力,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需要我们的教师在课改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化课程改革。我们要求课堂教学要达到“三让”。

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是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把学法教给学生,把自信留给学生。

二是让学生合作探究。课堂上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探索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三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动心,使学生对学科心动感兴趣,惦记着它;动脑,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飞跃;动口,即培养学生会说、能说、善说的能力;动手,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三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十分的活跃,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了“激活课堂教学”的目的。

2.利用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我们还坚决按照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每个学期初,学校教务处都要求电教组及时整理相关电教资源,同时把纸质文稿发到每个教研组组长手上,让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现在学校建立的多媒体教室上课率显著提高,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校自行编辑的校本教材,得到了区教育局的认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有个性。

另外,我们还坚持把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与我校承担的规划课题有机的结合起来,主要是要求我们的教师主动地开展课程资源开发,不仅达到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变革的目的,而且达到课堂教学创新的境界。

3.精彩纷呈,形成独特风格

近几年的课改实践中,很多的课改教师已冲破课堂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开放而具有魅力。比如我校区级教学新秀称号获得者英语教师刘萍,在课堂教学中一改过去传统的语法教学,充分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采用对话、问答、讨论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激发兴趣,主动探究学习,展示独立思维,放飞想象翅膀,启动各种感官,全面投入学习,尊重学生自我体验,客观评价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既适应了新课程下词汇量大的教学,又使英语教学真正为交际服务,也使课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语文老师孙玉红在课堂上创设和谐师生互动情境,搭建平等对话交流平台。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写一本日记,教师先写,学生每个人依次写,并且在课堂上交流,开设了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真情投入和情感体验之先河,从而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我校同时多年还承担片区的数学校本培训活动,其中小学数学学具的开发及制作得到了片区数学教师的一致好评,还多次讲授公开课其中马立全、赵月红、路秋梅、李文慧、王田恬、陈月辉、豆俊玲和倪春莲等老师的课受到了很好的评价,这无疑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所带来的结果。

深化课程改革,每位教师的课堂应当在内容上厚重丰满,程序上有条不紊,方法上灵活多样,气氛应轻松活泼,效果应是多元的,这也是新课程的终级目标。通过这几年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在我校,很多教师基本形成或者明确了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活泼、民主平等;渠道畅通、合作交流;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坚持积极期望、让学生体验成功等等。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借鉴“中英项目”经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这几年来,也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创新的几年,我们品味到了令人欣喜而值得称道的硕果,那就是我们的教师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冲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构建了全新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多元化。同时也有一些忧虑和反思,城乡教育的不平衡性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校本教研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村家庭对学生投入少,要求比较松散,这些都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也制约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创新。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开拓进取,共同努力,克难奋进,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课程改革的成功之路,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也一定能够走入一个新的天地!

第三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我院召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10+1”课题改革新思路汇报会

为全面落实和推动学院教育综合改革工作,2月28日上午,我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10+1”课题新思路汇报会。会议由彭文宇院长主持,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庄国贤、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兼学工处处长陈玉池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招生办、图书馆、后勤保卫处负责人就学院2018年评建工作、专业规划与课程、技能竞赛与实训基地建设、信息中心建设、学生管理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招生工作、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与英华精神传承、后勤管理与平安校园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与建议。学院办公室对《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撰写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

彭院长认真听取了汇报,对“10+1”课题改革思路及方案一一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指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关乎学院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他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面推进,责任落实到人;注重实效,实事求是,制定好计划及阶段性重点任务,并逐步深化。

第四篇:深化教育联动机制 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深化教育联动机制 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

为不断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化水平,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育差距,2008年,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以“共享、共建、共赢”为目标,建立12家覆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由城区学校、幼儿园牵头的教育党建共同体,积极落实资源共享、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联动工作模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各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力推进了普陀教育均衡、优质、和谐发展。

一、完善制度,优化联动模式

按照“办学理念一致、办学特色求同存异,有利于共同发展”的新型教育共同体发展目标,积极创新完善教育共同体系列工作制度,优化共同体联动机制。一是完善共同体学校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由龙头学校牵头,共同体校(园)长书记参加的共同体学校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学校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制定具体的学期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分工。二是完善校(园)内各部门、教研组、学科对口联系制度。以学年为周期,每月组织一次对口教师集中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三是建立完善了共同体内教育工作指导员制度,牵头学校选派1-2名业务素质较高的党员或中层领导

2在行政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建立相对固定的帮扶关系,优质学校(园)与其他学校(园)实行双向互动,从支教教师、学校(园)管理、办学理念等多重角度进行交流;二是联盟式帮扶,依托一所或几所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园),联合周边较为薄弱的若干学校(园)建立学片,使学片内学校(园)建立互助联盟,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三是网络式帮扶,通过搭建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使核心学校(园)开展的党建、行政管理、教师备课与教学、课程改革、特色创建、师资培养等各项管理与教学活动,利用网络迅速传递到其他学校(园),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实现城区与乡镇、区域间优质资源共享。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双体验”活动,通过整合城乡资源,建立活动中心,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定期下海岛、城郊渔农村学校开展“送教下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促进共同体内结对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各牵头学校及时了解掌握渔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情况,推广经验,帮助指导,全面提高共同体单位区域教育工作水平,形成了教育管理互促,学校(园)发展互帮,教师业务互助的良好局面。

4、考评联动。为保证和优化各教育共同体统筹发展,区教育局人事、教育、监察、督导、教研等部门联合行动,定期组织开展共同体工作督导,强调每月至少一次的明查和暗访,检查落实共建共享工作,做好督查记录。同时,制定了《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党建共同体考核和先进集体评选方案》,明确共同体党团队共建、教育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德育工作6个方面的考核要求,每年组织开展共同体单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校尤其是龙头学校考核和校长、书记任免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各共同体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有效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和谐发展。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精选)

林州市教育体育局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积累了成功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把课改引向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订此方案,请各校认真遵照执行。

一、工作目标:

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三个根本转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市教育质量大面积提高。

二、工作要求

1、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扩大学生的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重视预习,加强导学案建设。

预习就是让学生“先学”,预习是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础,其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预习应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学案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检测评价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立足学情,反对简单的拿来主义。导学案的习题设计应遵循 “知识要点化,要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原则。导学案应注重设计易引发质疑、对抗的问题,以利于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导学案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学法指导。

3、注重学习小组建设

要求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应注重发挥“交流共享”和“互助合作”和“ 学情反馈”三个基本作用,“交流共享”主要指信息的交流与成果的共享。对于一些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或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包括错误解法,由组内成员或组际之间交流信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信息质量。“互助合作”是几个小组成员针对一个人不能完成或完成不好的学习任务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情反馈”是指各小组长对本小组成员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向教师反映,为教师适时点拨或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节奏提供准确依据。

4、注重培养学生质疑、对抗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对抗是高效课堂的灵魂。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课堂中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对抗,不断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不断去钻研新知识。

5、课改必须和落实“四清”相结合“四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的精髓是落实。“四清”的最高、最终标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完全掌握,作为过程标准,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暂时没有完全掌握,必须在“四清”过程中清楚地反映出来,以利于下一环节中的以学定教,及时补充。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后一个环节即是对前一环节的检测、巩固过程,同时也是对前一环节遗漏问题的解决过程。落实“四清”应分层组织,必须调动学习小组长、科任教师、班主任、年级领导、校长等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向上反馈,向下督查。

6、逐步实现课改和课程整合、课时安排调整相结合。

大胆尝试,逐步实现大单元教学。提倡对教材的的二次开发,在教学内容上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根据系统性整合教材,合成模块进行教学,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在保证开足开齐课程的前提下,逐步探索“课外安排”“学期安排”“学年安排”的重新规划、整合,综合设计,有序实施。最终实现知识的“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

三、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教体局已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一领导全市课改工作。各校要相应成立本单位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发挥领导和组织作用,把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加以落实。学校其他领导、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要成为课改的领路人、践行者。

2、制度保障。

各校要深入开展高效课堂达标、赛课活动。除小学一、二年级由学校自主安排外,其他各年级的教师必须全员参与。各校每学期对教师课改情况进行排序,并上报教体局备案(具体上报时间及要求由基教科另行通知)。每校排序前20%教师,在学校业绩考核中奖励业绩考核满分的10%;分数排序后10%教师,在学校业绩考核中扣除业绩考核满分的10%,同时,取消当年各类评模、评先(含优质课评选)、职称晋升、干部选拔任用资格。

教体局建立对学校的巡课,听、评课制度,并依此对各校分类排队。对工作积极、效果好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对

排序后10%学校,取消当年各项评先资格。

3、经费保障。

各学校要妥善安排公用经费支出,切实满足课改资金需要。同时,各市直中、小学、中心学校每学期安排一定资金对课改先进学校、先进教师进行奖励。

附:林州市教育体育局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林州市教育体育局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附:

林州市教育体育局课堂教学改革

组长:杨培森

副组长:郭长生

李保中

成员:栗现芳

刘术香

马来金

王耀宁

导小组 郭现德苗广增牛少宇 林聚山 李学峰郭玉亮王文书 王涛秦永平王成吉 秦壮志苏永胜董振军 靳中强张向军

下载小学教学工作汇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优质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学工作汇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优质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