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对唐代文人影响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10:3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教合一对唐代文人影响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教合一对唐代文人影响的研究》。

第一篇:三教合一对唐代文人影响的研究

谈三教合一对唐代文人影响的研究

摘要:三教合一是唐代统治者所推行的政策,正因为如此,唐代文人因受到的三教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风格和魅力,也促使了诗界的繁荣。儒家的治世思想,佛家的禅思哲理,道家的超然物外,让诗人寻找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归宿点。

关键词:儒家

治世雄心

忧国忧民

时代鼓手

佛家 奉佛 参禅悟道 空 山水诗

道家 追求个性自由

愤世嫉俗 自我意识

天人合一 精神独立 人生价值

正文:从佛教在东汉时期进入中国以后,就有所谓三教,即儒释道三家。儒教就是以孔丘为主的儒家思想,道教就是以老子为主的道家的一部分思想,佛教则是以释迦牟尼为主的思想。

唐代是一个政治开明,社会氛围相对宽松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不仅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而且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思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决不推行问候偏执主义。对待文人,唐王朝也采取较为宽容的姿态。

在唐代,三教鼎立的局面使三种哲学思想自由发展,也使唐代文人作品呈现出多姿多态的气质、风格和价值追求。

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诗圣”杜甫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而杜甫无疑是这一信条的终身实践者。

杜甫年轻时就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世雄心。杜甫虽有治世的雄心和博学的才干,但他的仕途却很不得志。

虽然经历了年轻时政治失意,中年时因遭遇安史之乱而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最后被迫奔赴西南寻求友人的帮助。艰难困苦,从未动摇他那颗治世的雄心,他的诗作中正是流露出了他对国运民途的担忧。

杜甫的诗歌被后世尊称为“诗史”,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也展现了生活在战乱年代的人们的辛酸。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下面就《石壕吏》进行简单分析。.《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投宿石壕村,正碰上官吏捉人充军。诗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画地再现了诗人的这次亲身见闻。叙而不 议,这是杜甫此类诗的特点。诗人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耐人寻味。一面是“夜捉人”的悍吏,一面是“逾墙走”的老翁,这是多么不平常的时期!“吏呼 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的对比令人惊心。而老妇的陈辞,更是催人泪下。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长歌当哭。

他是怀着一颗炽热的仁者之心去审视国难民忧的。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更是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可以说杜甫是一位虔诚的儒家思想信奉者,他坚持着这个信念,并且一直努力地身体力行着,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可以算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的鼓手”。杜甫的思想主要受儒家的影响,“穷年忧黎民”、“济时肯杀身”是他一贯的精神。

二、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诗佛”王维

《旧唐书·王维》:“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遗书中多“敦历朋友奉佛修心之旨”。王维身体力行地奉行佛教的清规戒律,他的佛教禅宗思想也流露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众所周知,佛教禅宗讲究三种境界,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喻示自然茫茫寻禅不得

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喻示似悟非悟;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喻示瞬间永恒。可见,在禅宗的三种境界中,“空”是一个核心概念,而“悟空”也就成了参禅悟道者孜孜以求的终极境界。也正是与佛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维在自己诗歌中大量使用了“空”字如《山居空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诗歌最高的成就是山水诗。王维早年即归心于佛法,后来又受到南宗禅的影响。禅的境界就是要达到人、物合一,由静而悟的境界,这样就影响到了他的诗歌创作对明秀之美的诗歌意境的创造,因而也就形成了王维山水诗的独特个性。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一些常见景色: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

这种大蕴涵着无限的佛学理气并与“虚实结合,动静相生”与禅学思想相吻合。其中更能体现佛教禅字隐逸思想的是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此句是全诗的中心句,起点睛的作用,也是最能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地方。于诗人思想层面来探究诗文与佛教禅字思想,三、深受道教思想影响的“诗仙”李白

李白的性格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在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另一方面,李白收道家思想极深,服食丹药,梦想飞仙。他的隐居学道,在奉召入京前,是他养望待时,建功立业的手段;放官归隐后,是他傲视清高,鄙薄官场,排遣愤懑的方式。他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以及一生死、齐万物、遁世颓放的消极思想,都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印记。

他政治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豪放飘逸的风格更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超然物外,自我升华,俨然一位出世的浪漫主义者。

李白个性张扬,源于他对自我意识的洞察,他是个自我意识极其强烈的人。最能反映李白的自我意识的诗是《日出入行》。此诗由“万物兴歇皆自然”的天道推及人道,认为羲和、鲁阳“逆道违天,矫诬实多”,最后他高唱道:“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即意在与自然融为一体,即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意,其磅礴万物的气概也极为相似。这种“泯一物我”的思想,不外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处处有“我”,总体上虽是“主客合一”的,但仍然强调主体性。李白对自然的态度,笼统地看,也是“天人合一“的路子。

李白的“黄金白壁习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不屈己,不干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追求精神自由独立的人生思想,深深吸取了道家的精义。古今合川:

每一种宗教倾向,体现的是一种人生价值的追求,信仰的坚守。现代的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价值意识淡薄,自我主体意识浓厚,物欲横流。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多种使用工具的伪劣产品,近来诸多的惊心动魄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充分曝露了中国人无信仰尊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缺陷。各种经济犯罪世界各地皆有,可是如此为了降低成本或是吸引顾客而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实在表明生产者销售者毫无公德心。

总结:儒释道三教鼎立局面使唐代文化呈现宏大兼容的特性,也让文人在这个盛世里喷发出智慧的火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三教合一对唐代文人的气质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不是每一位文人所受到的影响只有儒家,或只有道家,只有佛学。生活在那个时代,就会同时受到三教的影响,只是受哪种思想影响较大,或某一时间段受哪种思想影响较明显。

参考文献:

㈠ 《旧唐书·王维》

㈡ 文章《以我为主,唯我独尊——李白个性思想探析》 ㈢ 《中国文化概论》 方克立、张岱年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建安风骨对唐代诗人的影响

建安风骨对唐代诗人的影响

建安诗风对唐代诗人的影响主要就“建安风骨”的精髓。

一、唐代诗人在理论上对建安诗风的概括和提炼

初唐的陈子昂提出十个创作的标准:风骨与兴寄。所谓风骨乃是将强烈浓重之思想感情透过质朴有力的语言表现出来——风骨首次得到强调。陈子昂“汉魏风骨“的提出使这独特的审美品质首次得到强调,对唐人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建安文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李白继承陈子昂“汉魏风骨”的说法,在《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提出了“建安骨”的概念:“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如果说在陈子昂哪里,建安文学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地位,而从属于汉魏文学这个大的范畴,那么李白精炼的概括则使建安文学从狂翻的汉魏文学中独立出来,在建安文学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殷璠多将风骨与建安文学相联系。其《河岳英灵集》云:“言气骨则建安为传”,在殷璠的思维中已初步形成建安风骨这个实质性的概念。这是建安文学的独立地位及其审美特指——“风骨”得到进一步确认的有力证据。

二、诗歌创作上所受“建安风骨”的影响

A.盛唐刚开始反对齐梁轻艳、复汉魏风骨之运动声势浩大,人才辈出。盛唐诗有山水诗和边塞诗两大流派。山水诗宁静安详、淳而不浅、朴而不陋,边塞诗慷慨激扬。

开元初期玄宗开疆拓土,一些年轻文人投身戎幕、奔赴边塞战争生活再现诗作。王昌龄诗内涵丰富、语言流利、爽朗悠扬、格调优雅。高适慷慨豪放,昂扬奋发。岑参急促高亢。山水诗合边塞诗两大流派之兴盛标志盛唐之第一特征“丰富”已全然形成。

B.受“建安风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李白、杜甫。

李白之浪漫主义诗篇主要反映开元时期唐王朝全盛之社会面貌;杜甫之现实主义诗篇主要反映安史之乱及唐王朝逐渐衰落之社会面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横扫六朝以来浮靡轻艳诗风、再现汉魏建安风骨,李白与杜甫将唐代诗歌推至艺术巅峰。

第三篇: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姓名:周昱含

院系:新闻传播学院10级

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一般的说法是其萌芽于南北朝的九流常选,定型于隋代的进士科,而到唐代随其鼎盛而发展达到顶峰。1

在建国过程中,“卜祝庸保,量能使用”2,在建国后,“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州府及诏使多以赤牒补官。”3 即以空白告身就地任命官吏,以补充官员,适应唐初统治不稳的政治形势。随着唐朝统治的稳定,官吏选拔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有唐已来,出身入仕者,著令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其次以流外入流。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又有斋郎,品子,勋官及五等封爵,屯官之属,亦有番第,许同拣选。”4这也就说明了唐代入仕的三种途径,科举,杂色入流,门荫入仕,而科举制不过是其中一种。

唐代科举分察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贡之科”5,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谈论的科举。制举则是由皇帝亲自下诏而举行的,“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6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众多。常举中主要有六科:明经,进士,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明算(算学科)。此外,还有道举(玄学科),童子(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一史(考《史记》),三史(考《史记》和前后《汉书》),开元礼(通习开元时代的礼仪),三礼(通习《礼记》《仪礼》《周礼》),三传(考《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特设的科目。在此,科举制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的作用有所体现。无论是进士科或是明经科都要考“帖经,”即从经书中抽出一句默写上下句,“专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1《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辽宁大学出版社

2《旧唐书》卷75,《张玄素传》

3《资治通鉴》卷192《旧唐书职官制一》《通典》卷15《选举三 历代制下》《通典 选举典》《通典 选举三》

‘倒拔’。1“墨义”,即书写经文及注疏。这就要求士子诵读四书五经,把其思想禁锢在统治思想的纲常名教之内。然而,唐代对科举制的完善也使科举制

大行于世。唐代科举科目涵盖广泛,并增加了算术科等对实用知识考察的科目。

制举的科目,“不有常科,其标其目的而搜扬之。”2“搜扬拔擢,名目甚众。”3 虽然不同于常举,制举没有固定的科目,但其科目的设置上也有如下变化4:一是文学之科略有增加,由高宗时的四次增加到五次。5二是儒素科的出出现。反映了统治者力图借助儒学经典和学说的愿望。三是经邦科的出现。说明制举逐渐扩大到选拔政治人才的范畴内。

唐朝参加科举的考生,有三种来源。一种是各地学馆的学生,叫“生徒”,经学馆考试合格后直接送尚书省参加考试。第二种是不在学馆,经由所在州县报考,称为“乡贡。”考中以后再去尚书省参加考试,叫做“省试。”第三种是由皇帝下诏召集某些知名之士举行考试的科目,叫做“制科”,制科考试的日期和科目都临时决定,考取后可以得到较高的官职,是专门网罗非常人才的一种手段,但制科出身在当时并不被看作是正途。6唐代各种官办学校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此外还有专门性质的律学,算学,书学等,前三种学校各收数百名学生,大部分是文武官僚子弟,后三种学校各收学生数十名,以普通民家子弟为主,毕业后只能参加科举中明法,明算,明字等考试,考取后也只能担任专门的事务性官员,仕途前途不大。但是生徒和乡贡所占比例,唐初生徒多于乡贡,盛唐中唐以后,生徒越来越少而乡贡占绝对优势,这虽然反映了世庶势力的消长,但同时也源于生徒在科举考试中特权逐渐被取消,世家大族子弟转而挤入乡贡行列,在其中仍然享有特权。

科举制对唐代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唐玄宗时,赵匡上《选举议》,列举科举制导致学风败坏,耗财耗力,败坏世风,不尽公正等十大罪状。其一为“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钻于诗赋而忽于正业“挠其淳和”“长其佻薄。”其二为“主司征问,不立程限,故修习之时,但务钞略,”使得“当代寡人师之学”。其三为士子习读经书却缺乏临人决事的实用之才,“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导致“取办胥吏之口而已”。其四为登科中第事难路隘,于是士子舍学业而趋末伎,企图以杂色入流。其五为争第切收人少,导致风气亏损,“交驰公卿,毁抵同类,业因儒雅,行成险薄。”其六为选举耗时费力,举选人年年赴考,正业不得修习艺能浅薄。其七为羁旅糜费,防阕正业,耗尽旧产,数举而后索然空也。其八为贫穷之士及至没身仍赴考无门,兹人有抱屈之恨,国家有遗才之缺。其九为赴考耗资,2《通典》

3《封氏闻见记》卷三《制科》

4《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5《登科记考》卷3,卷4

6《中国科举史话》,林白

而考取艰难,十乃七八无成而归,徒令关中烦耗。其十为科举考试忽略了选人的人格,以致无能之士,禄以例臻,才俊之流,坐成白首。1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也重塑了社会结构,巩固了统治。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一项选官制度,其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飞出贵族世袭做官的特权,防止世袭贵族势力的再生,有利于肃清吏制,遏制买官卖官现象的蔓延等等方面。2

社会不平等是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中国古代社会分层明显,社会差异很大。但是,可掬制度打破了旧有的社会分层,在促进合理的社会流动,在构建社会平等体系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3科举考试作为智力测验,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才入仕的主要标准使科举制称为人们最自由的竞争工具。科制度使学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也使读书做官的思想深入人心,因此广大臣民被卷入应举考试。科举社会中,面对共同的教育市场,官学的不振客观上促进了私学的蓬勃发展,而科举制造就大批士人充当教师则使私学的大发展由必要变为现实。4

科举制使得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重武轻文的观念被打破,平民入仕,青云直上成了人人渴望的途径。但同时,科举考试的唯一权威也使得进士及第,制举登科成了人们的唯一目的,登科中举能够抹杀一切秽行鄙迹。门阀观念和门阀制度也收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唐五宗会昌五年诏明确规定,只有“前进士及登科有名闻者”方可乘“衣冠户”,才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特权,其余“纵因官罢职,局别州寄住,亦不称为衣冠户。其差科色役,并同当处败兴流例处分。”这就使科第成为确定一部分人的社会等级和政治特权的依据,士族含义的这种变化反映了门阀制度门阀观念的彻底衰落,也说明随着一般地主徒弟所有制的发展和封建经济的繁荣,新的封建等级再编制正在逐渐完成。

同时,科举制下城市作为地域文化中心和全国性文化网络的支点而繁荣。地方大族优秀分子被吸收到国家体制内,迁徙于城市之中。5通过科举取仕的裴度就是一例,他于“贞元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词科”,以后又“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高第,”踏上仕进坦途,先“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到唐宪宗时,出入将相,定居于东都洛阳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林丛萃,有凤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6

科举制虽然始于隋朝但其只是简单的分科取仕,而经由唐朝的完善补充,最终形成一套完备而臻密的系统,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构成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流。1《选举议》,赵匡

2《论科举制的政治功能-唐宋与明清的比较》,屈超立

3《科举制与社会平等》,李介

4《科举制对中国私学的影响》,吴根洲

5《科举制与唐代社会阶层的变迁》,韩昇

6《旧唐书 裴度传》

第四篇:儒释道三家合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起源

班级:J11电信班 姓名:

内容摘要:儒佛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部分。在上千年的递嬗演变中,传统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探刻的反思,探讨其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以便更好地继承发展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思想、历史价值、文化遗产。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儒家思想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儒家并未独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阵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儒家文化。即使是儒家思想本身,在其发展进程中,自战国时期起,也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单纯性,而不断地融入了其它学派的不同思想成分。汉代独尊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严重地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儒家则渗入了大量的老庄道家思想;隋唐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理论的严重挑战和影响;宋明理学则更是在排斥佛老的同时,大量吸收佛老理论以补充儒学的一种思想体系。可见,当我们说到所谓儒家文化传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它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因而,我们在本学期对国学十六讲的学习中,我知道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渗透,排斥和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包括一整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或文化史。在这篇短文中,仅准备就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融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就此谈一些想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在这璀璨的长河中,儒释道三家构成中国文化的主体和精髓,儒释道三家在长期的冲突和融合中,将中国文化推向巅峰。

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不同的学派以及各派系的争芳斗艳,他们著书讲学,相互论战,学术繁荣兴盛,其中有名的如儒、法、道、墨、阴阳、兵、杂、纵横、名,西汉刘歆将其命名后世熟悉的“九流”。

儒家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思想得到统一的条件下,经历历史的检验,儒家的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开始兴盛,一直延续以儒治世的传统,可以说从此奠定下儒家在中国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纵观中国历史,儒家思想影响深入民心,深入民族的灵魂。

道教的兴盛在汉末,随着汉朝没落,儒家的局势急转直下,到唐朝时,道教振兴,但道教思想无为,不被统治者尊崇,然而道教宣扬得道升仙,寿命无穷,仍得到不少帝王推崇,但究其消极不作为的本质,依然不会发扬在朝廷,道教兴盛在隐,得道中国不少文人的尊崇,也是道家文化影响中国文化的因数。

佛教并非中国本土文化,而是从印度传到我国的,部分人认为佛教在张骞打开丝路后传到中国的,同样,佛教也在唐朝与道教交替兴盛,由于宗教性质的关系,佛教亦是兴盛在普通百姓间,儒释道三家,佛教的普度思想最易被普通百姓吸收,这也造成了佛教信徒广多的缘故,也是佛教能与儒道并列为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原因。

作为本土文化的儒家和道教之间的争论冲突亦不可避免,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论述先秦各学派时,援引了《周易 系词》中“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观点,详细的分析了各家思想的优缺点,然后从道家的立场出发,认为道家乃博采众家之长,而融会贯通的学派。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万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异采,事少而功多.”这种说法符合西汉初期形成的黄老之学,即以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为主体,博采儒墨法等诸家之长。至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文化方针,来达到思想统一以及统治者的统治。不过道家思想始终与儒家并存,在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而阴阳五行学说则深深地渗透了儒家思想血脉中。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班固奉旨编订的《白虎通义》是西汉两部正统儒家思想的范本,然而两者都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儒家政治、伦理理论的形上学根据。

魏晋时期玄学体系形成标志着入到两家思想在冲突中进一步融合。王弼所谓圣人体无,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故恒致归于无,已熔儒道有无之说于一炉,让儒道两家主要思想融会到了无法再分你我的极高明之境,对后世宋明理学有着极大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南北时期高僧居士辈出的情况下,佛教成为与儒道相鼎立的思想,然而,儒道思想早已深入民心,佛教在社会文化影响加大的同时也与儒道产生了冲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僧人弃父母出家与传统孝道的冲突;出家人是否礼拜王者;入世与出世的冲突。这是鲜明佛儒冲突,最终产生了禅宗,它舍弃佛教理论中大量繁琐的论证,以佛教最基本思想来解决儒家关于心性的问题,也说明儒释道三家在冲突中不停地融会,最终在冲突和想通中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

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儒释道三家的融会,也塑造了中国文化独特内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进一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立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的、整体的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强调了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儒家提出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无为而治的道家也强调人际和

谐,避免冲突,实现社会稳定《老子》不仅给人们描述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宽大为怀,人“甘其食、美其衣、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还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希望人们效法天道,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中国在近五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情况下,儒家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无论是科举还是礼教,都对中华文化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时间的考验,先贤的探索,儒释道三家在碰撞中合流,中国的历史留下重重的一笔,无论是对与错,还是与现在开放思想的矛盾,儒释道对中华民族的传承与繁盛的是息息相关的。

儒释道三家在兴盛交替间不断冲突和融合,儒释道三家都得到升华。儒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提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教明心见性,消极避世,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以佛修心,以道修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古人处世之道,入于儒,出于道,避于佛则成为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艺术。中国文化在这种大势下,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精髓的文化体系,就中国千年经历,以及日本侵华的摧残,中国文化依旧传承,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参考文献:1.《探索与争鸣》;

2.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3.张永东《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

4.明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5.《隋唐佛教概况与儒释道三教的纷争融合》

第五篇:唐代佛寺诗歌研究

渤海大学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唐代佛寺诗歌研究

所学专业________________ 入学________________ 学习地点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

唐代佛寺诗歌研究

摘 要:在唐代,佛教发展非常兴盛。随着佛教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佛教,对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寺院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更是遍布各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佛寺文化为唐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题材,其中以佛寺命名的诗歌多如繁星,在《全唐诗》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佛寺题材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本文主要对唐代佛寺诗歌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唐代佛寺的发展概况和唐代的佛寺诗歌;第二部分介绍了唐代诗人和佛寺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唐代佛寺诗的主题;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唐代佛寺诗的艺术特色和取得的成就。通过以上几部分的分析,从而对唐代佛寺类诗歌有了进一步的把握。

关键词:唐诗; 佛教 ;佛寺;主题;艺术成就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Buddhist temple Abstract: In the Tang Dynasty, Buddhism is flourishing.As Buddhism spread, more and more people learned about Buddhism, the Tang Dynasty'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ll aspects of life had a profound impact.Buddhist temple as a carrier of the Buddhist culture is all over the country, become part of life.Buddhist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provides the subject matter, in which Buddhist temple named poetry greater, in the “full Tang” accounted for a considerable part.Buddhist themes emerged, enriching the theme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The main Buddhist temple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article gives a brief exposi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Tang Dynasty Buddhist temple Buddhist temple in the Tang Dynasty poetry;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ng Dynasty poet, and Buddhist temples;s three parts of the main theme of the Tang Dynasty Buddhist poetry;fourth part of the Tang Dynasty Buddhist Poems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The above sections of the analysis to the Tang Dynasty Buddhist temple was further grasp the poetry category.Key words: Tang Poetry;Buddhism;Buddhist temple;theme;artistic achievements

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引

言 „„„„„„„„„„„„„„„„„„„„„„„„„„„„„„„„3 第一章 唐代佛寺与佛寺诗歌

„„„„„„„„„„„„„„„„„„„„„„4

一、唐代佛寺概况 „„„„„„„„„„„„„„„„„„„„„„„„„„„4

二、唐代佛寺诗歌 „„„„„„„„„„„„„„„„„„„„„„„„„„„5

(一)直接描写佛寺的诗歌 „„„„„„„„„„„„„„„„„„„„„5

(二)与佛寺有关的诗歌 „„„„„„„„„„„„„„„„„„„„„„7 第二章 唐代诗人与佛寺的关系

„„„„„„„„„„„„„„„„„„„„„7 第三章 唐代佛寺诗歌的主题

„„„„„„„„„„„„„„„„„„„„„„9

一、写景抒怀主题 „„„„„„„„„„„„„„„„„„„„„„„„„„„9

二、归隐佛寺的主题 „„„„„„„„„„„„„„„„„„„„„„„„„10 第四章 唐代佛寺诗歌的艺术成就„„„„„„„„„„„„„„„„„„„„1 1

一、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1 1

二、诗歌意象的扩展„„„„„„„„„„„„„„„„„„„„„„„„„1 2

三、山水与佛理的融合„„„„„„„„„„„„„„„„„„„„„„„„1 3 结

„„„„„„„„„„„„„„„„„„„„„„„„„„„„„„„1 4 参考文献

„„„„„„„„„„„„„„„„„„„„„„„„„„„„„„„1 5

引言

佛教从东汉年间传入以后,发展到了唐代达到了全盛时期,更多的人了解了佛教思想,开始接受佛教,佛教变的大众化。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佛寺也开始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唐代人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佛寺的出现,为唐诗的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从此以后,在唐代诗坛佛寺诗歌数不胜数。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研究佛教文化、佛教对于唐代诗歌影响的作品数不胜数,但是对于佛寺题材类诗歌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在刘小平的《唐诗与佛寺》,唐黎标的《唐诗与佛寺》的研究中,只是对佛寺诗歌进行了的简单的分类和分析。戴军的《唐代寺院题诗与寺院学习之风》和李芳民的《水亭山寺长年吟—唐代诗人寺院之游与诗歌创作》仅仅对佛寺诗歌的一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对于其他类的佛寺诗歌很少涉及。杨妹美的《唐代佛寺题材诗论稿》对佛寺诗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是对于佛寺诗歌的主题和艺术成就这一块没有涉及。之前这些作品虽然对佛寺诗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还不能够展示唐代佛寺诗歌的全貌。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全唐诗》①入手,我查找了大量的唐代的佛寺题材类的诗歌,对这些诗歌进行研究概括,分析并且归纳与总结佛寺诗歌的类别,主题和艺术成就,以便于从整体上掌握唐代佛寺诗歌,反应唐代佛寺诗歌的全貌。

① 《全唐诗》,上海:中华书局,1960年版

第一章 唐代佛寺与佛寺诗歌

一、唐代佛寺概况

谈到佛寺,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寺”这一个字,在中国古代,“寺”本来是官府衙门的名称。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再提起“寺”,就代表佛教寺院建筑了。说到佛寺,指的就是“佛教寺院,是专为供奉佛教圣像、圣物,僧侣礼佛念经,参禅打坐,生活居处,以及一般人等礼佛进香之所”。①佛寺也被叫做精舍、招提、兰若、梵宇、伽蓝、檀林、禅宇等,因为佛教从印度传入,这些名字大多是梵语音译过来的。佛寺是佛教文化的载体。佛教思想盛行之处,佛寺必然会多,同样有佛寺存在之处,推崇佛教之人必然存在。

佛教于东汉年间传入中国,建筑了中国第一座佛寺,洛阳的“白马寺”。到了唐代以后,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开明的政治环境,给了佛教自由发展的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到了空前繁盛时期,最重要的是唐代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对佛教的态度是开明的、积极的。唐代统治者有六次迎接供奉佛骨的事件就是最有力的表现,这使佛教思想的影响迅速扩大到全国,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了佛教,慢慢接受了佛教。佛教的兴盛,使得佛寺也兴盛起来,遍布唐代各个地方,一时之间,僧尼和佛寺的数量迅速增长,在贞观年间、玄宗开元年间、和宣宗在位期间,唐代形成了几次造寺高潮,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开元年间,唐代佛寺达到了5358座,僧尼的数量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人。②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大多数都在在山林之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如上文所说,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佛寺功能主要是僧尼参禅礼佛的场所,老百姓礼佛进香的地方。但是到了唐朝以后,佛教逐渐兴盛,尤其是玄奘大师西去印度天竺求取真经以后,佛教典籍的翻译和流传,来往于佛教寺院的人们不再仅限于僧人和香客了,佛教寺院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唐代,佛寺不仅出现在山林中,越来越多的佛寺出现在城市里,比如长安城内著名的法门寺、慈恩寺、弘福寺等。③佛寺成为元宵节观灯的场所,① 韩欣:《中国名寺》,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②参考杨妹美:《唐代佛寺题材诗论稿》,吉林大学,2008年

③参考黄新亚:《唐代城市生活长卷—消逝的太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章碣有诗《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①这首诗就写了正月十五在建元寺观灯无限热闹的场景。很多佛寺还是看戏的场所,钱易在《南部新书》中说:“长安戏场,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在荐福、永寿”。可见唐代的很多佛教寺院内是设有戏场的。

颜真卿在《泛爱寺重修记》中称:“予不信佛法而好居佛寺,喜与学佛者语;既仕与昆,时援徙于东寺,待客于西寺;每至姑苏,恒止竹堂”。②由此可见佛教寺院在唐代可以留宿客人了,很多人开始把佛寺作为临时的住所,佛教寺院多在山水之间,有美丽的风景,是休息的好地方,因此佛教寺院成为很多路人最好的去处。

由上述我们可以知道,在唐代佛教寺院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想这是唐代佛寺诗歌兴盛的最根本原因。

二、唐代佛寺诗歌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种题材类型诗歌集大成的时期,不同种类和不同题材的诗歌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且每一类诗歌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中佛寺诗歌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唐代佛教思想盛行,佛教被大多数人接受,很多人来佛教寺院佛教寺院,佛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更多的佛寺引起了诗人们的注意,因此在唐代出现了很多佛寺题材的诗歌。查阅《全唐诗》,佛寺诗歌数不胜数。可以说唐代佛寺诗歌是中国历史上佛寺诗歌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佛寺诗歌多种多样,是之前的佛寺诗歌无法比拟的。

在之前研究唐代佛寺诗歌的论文中,主要把佛寺诗歌分为游寺诗、宿寺诗、寺学诗、僧诗等。在这篇论文中我主要把佛寺诗歌分为直接描写佛寺的诗歌和与佛寺有关的诗歌两大类。

① 本文诗歌全部选自《全唐诗》,上海: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 张会:《从文学角度试析唐代牡丹与佛寺文化》,《南都学刊》2008年第3期

(一)直接描写佛寺的诗歌

直接描写佛寺的诗歌,就是对于佛寺的建筑和佛寺周围环境的直接描写。佛寺多在青山绿水间,雄伟的佛寺与幽静的佛寺环境成为很多诗人关注的焦点,如宋之问的《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藤萝覆道,古塔遥望,泉流潺潺,山花傲霜凌冰,这一切显示出灵隐寺的古朴、静洁、脱俗之美。诗人深受到美景的感染,忘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焦燥。最典型的直接描写佛寺的诗歌是岑参的《登嘉州凌云寺》:“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远舟。胜概无端倪,天空可淹留。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这首诗是岑参登上嘉州凌云寺所作。在凌云寺内,青山与红塔相融合,诗人以自己的笔法,勾画出巍峨高峰上凌云寺的轮廓,着力描写佛寺周围美丽的景色,佛寺淡雅幽静的环境吸引了诗人,为美景所感动,似乎已经融入了佛寺美丽的景色之中了。如此美丽的佛寺景色,必然会有很多诗人的关注,因此唐代佛寺诗歌中,有很多都是这类诗歌,这在佛寺诗歌内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佛寺的美丽景色、别致的建筑固然吸引了诗人,但佛寺的另一番景象同样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如皎然的诗歌《宿吴匡山破寺》:“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蔓草缘空壁,悲风起故台。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作者来到吴匡山寺院,满眼是尘埃、蔓草、悲风和野花,一片荒凉的景象,与大多数美丽的佛寺胜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代佛教寺院很多,遍布唐代的各个地方,由于各种各样的的原因,很多佛寺已经被废弃,荒无人烟,成为唐代的别致的一景,被很多诗人们记录了下来。有的因战乱被荒废,有的因佛寺大火废弃,如顾况的《经废寺》:“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满是落叶的小路,烧毁的寺门,残存的经卷,一切是如此的凌乱荒,让人心生悲凉之情。

(二)与佛寺有关的诗歌

与佛教寺院有关的诗歌中,有很大部分是禅理诗和偈颂诗。这类诗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佛寺和佛寺内的景色,却是在佛寺内所作,与佛寺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属于佛寺诗歌的范畴。因为这类诗歌的作者大部分是佛教寺院内的僧人或者是居住在佛寺学习佛理的隐居者,这些诗人常年生活在佛教寺院里,与寺院的山水为伴,每天多半的时间是在焚香、拜佛、讲经、参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由于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的诗作题材范围相对较窄,多是参禅悟道禅理诗和偈颂诗。

禅理诗,就是对佛理禅意的感悟和体验的诗歌。①这些禅理诗大部分都是精通佛教理论的高僧所作,他们能够理解高深奥妙的佛教理论,并且和现实世界结合在一起。如著名的诗僧寒山大师有:“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诗人在佛寺中参禅悟道,在这首禅悦诗中可以感觉到诗人空灵淡定,与世无争的心境。

偈颂是将佛理教义收摄概括于精练的文字中,它应力求竭尽经义这类诗歌大多属于格言警句诗,朴素自然、通俗易懂,大部分都是佛寺内的僧人所作。如诗僧长沙景岑的《竹竿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偈,百尺竿头的顶端,仍是有道可求的,有法可得的,故并未终结,以此来鼓励众学者应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可得少为足。

第二章 唐代诗人与佛寺的关系

随着玄奘大师西去印度天竺求取真经,佛教兴盛国来唐交流佛法,佛教典籍的翻译和流传,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给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打上了深深地烙印,诗人佛教思想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越来越多的诗人往来于佛寺之间,与佛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很多佛教寺院因为诗人的到来而名扬天下,如江苏的破山寺,常建来到破山寺,写下了著名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 ①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

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如苏州的寒山寺,张继在经过寒山寺时,写了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大名因此闻名天下。

在唐代诗人中有很多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信仰佛教,经常去佛教寺院,学习佛经佛理。其中有很多著名诗人,如:王维,白居易,柳宗元,韦应物,刘长卿,张祜等。他们喜欢居住在佛寺,与高僧往来,追求佛教给他们带来的宁静淡泊的心境。其中最著名的是有“诗佛”之称的王维。王维信仰佛教,精通佛教经书,追求宁静而幽寂的生活,淡泊自然的心境。因此王维有很多著名的禅悦诗,这与他常年居住在佛寺之内,研读佛经有很大的关系,如他的诗作《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白居易也常常来往于佛寺,喜欢佛寺淡雅幽静的环境,欣赏佛教寺院的美景,远离尘世,为心灵寻找一片净土,并乐在其中。如他的诗作《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写到:“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在唐代信仰佛教的人很多,很多人来到佛寺参禅拜佛,并且在佛寺中自发形成了很多僧社,在僧社里这些诗人可以共同同僧人探讨佛理、吟诗、品茶,体味宁静淡泊的佛寺生活。这在唐代很多佛寺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如白居易在《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中写道 :“一别东林三度春,每春常似忆情亲。头陀会里为逋客,供俸班中作老臣。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还有一部分诗人他们往来于佛教寺院,并不是因为信仰佛教,来到佛寺烧香拜佛,而是因为向往佛寺的美景,喜欢佛教寺院幽静的环境。在唐代很多诗人来佛教寺院读书,李嘉佑有诗歌《送王正字山寺读书》:“欲究先儒教,还过支遁居。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风流有佳句,不似带经锄。”置身于优美的寺景中,与曲曲折折的竹林小径中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佛教寺院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安静舒适,很适合读书人在这里读书。①为了便于一些学子读书,有很多佛寺还特别设置了书堂,李绅有诗歌《忆题惠山寺书堂》曰:“故山一别光阴改,秋露清风岁月多。松 ①戴军:《唐代寺院题诗与寺院学习之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2期。

下壮心年少去,池边衰影老人过。”

中国古代文人都喜欢自然,向往自然,唐代文人也不例外,佛教寺院内景色幽静自然,自然吸引了很多诗人来到佛寺内游玩观赏,如杜甫有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诗人携同几位友人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等人,一起来到慈恩寺,登上佛寺,登高望远,欣赏佛寺周围的美景。

第三章

唐代佛寺诗歌的主题

自从佛教传入以来,佛寺开始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在佛教刚刚兴起,佛寺只是作为风景中的一个烘托物出现而已,关于佛寺题材的的诗歌也少之又少,大部分只停留在对于佛寺风景的描写。到了唐代以后,大量的佛寺诗歌出现,佛寺诗歌变得越来越丰富,成为一种独立的题材出现在唐代诗坛上。而且佛寺诗歌的也变得多种多样,不再仅仅停留在风景的描写上,增加了很多主观上的看法,因此唐代佛寺诗歌的主题有了很大的扩展。我主要把唐代佛寺诗歌概括为两大主题:写景抒怀的主题和归隐佛教的主题。

一、写景抒怀主题

唐代,是古代封建文明社会发展的最高峰,整个社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开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佛教也有了很快的发展,佛教寺院也逐渐多了起来,大多数佛教寺院在美丽的山水之间,背靠着青山,寺内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流水、深深的长廊、美丽的小亭,吸引了很多游人。在初盛唐时期,佛寺诗歌中最常见的是表现山水之美的山水诗,欣赏美景的同时抒发自己情怀。

有一类佛寺诗歌是表达对于佛寺周围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如陈子昂的《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宁知人世

里,疲病得攀缘。”作者来到清净的开元寺,雨后的佛寺景色更加宜人,岩石、树木、清泉都在雨水的洗涤下变得更加美丽,因此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更好,表达了对美景的热爱,发出“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的感慨。

还有一类佛寺诗歌表现的是朋友之间的离愁别绪。随着佛教在唐代的发展,佛教功能发生很大的改变,佛寺成为朋友之间交往的重要场所,有相聚必然有离别,因此佛寺诗歌中表现离别之情的诗歌数不胜数。如白居易的《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送君何处展离筵,大梵王宫大雪天。庾岭梅花落歌管,谢家柳絮扑金田。乱从纨袖交加舞,醉入篮舆取次眠。却笑召邹兼访戴,只持空酒驾空船。”这首诗歌表现的是诗人白居易曾在福先寺为友人刘禹锡办的离别酒筵饯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开时的。还有一些诗歌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如刘禹锡的《虎丘寺与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二、归隐佛寺的主题

“佛教的寺院一般都在建筑在山水俱佳的名胜之地,这些地方也是唐代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的隐逸之所,以及心灵向往之地。”①信仰佛教能够消除烦恼,佛寺内更是景色宜人,适合修身养性,很多诗人都向往这种生活,表现了归隐佛寺的愿望。诗歌可以反映当代诗人的生活,因此在唐代佛寺诗歌中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歌非常丰富。

宋之问有诗歌《游称心寺》:“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宝叶交香雨,金沙吐细泉。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作者来到称心寺,看到佛寺的美景,感受这里带给他内心的安宁,深受感染,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处于被流放时期,对于官场生活心生厌倦,表达出了对这种佛寺生活的向往。在唐代前期,有很多诗人在受到挫折时,来到佛教寺院,感受这种幽静的佛寺环境,对佛寺生活很向往,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放弃入仕的理想,真正选择归隐山林,归隐佛寺。

到了唐代中后期,也就是“安史之乱”之后,盛唐时期的胜景不再存在,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出现,并且越来越严重,社会变得更加黑暗,很多诗人在 ① 沈松勤:《唐诗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92页

现实社会中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隐居于山林之中。这些诗人来往与佛教寺院,参禅礼佛,他们每天身处佛寺之中,在欣赏佛寺的山水之美同时,听经、焚香、礼佛,追求一种恬淡平和的心态,远离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烦恼。①因此他们的大多数诗歌都反映出了他们的生活,描写的都是归隐山林之后的佛寺生活。

张祜多次参加科考不第,最后归隐佛寺终老于此,终日与山林为伴,他在《题惠山寺》中写道:“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月色上楼多。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在惠山寺,清冽的泉水,明净的水池,皎洁的月色,使诗人的心性回归到自然宁静的状态。月色过滤了诗人心上的污浊,泉水洗净了诗人身上的不洁之气。由此看出作者很喜欢这种归隐与佛寺的生活。“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在惠山寺里如此清净悠然,而城市里却是红尘滚滚,到处污浊不堪,此时诗人进入了一种,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怡然境界,卸去尘世虚妄不实的缠绕。两种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更愿意身处佛寺之中,远离喧嚣的现实社会。

第四章 唐代佛寺诗歌的艺术成就

佛教在刚传入中国时,佛教寺院开始走入了诗人的视线,成为诗人笔下的有一种诗歌类型,但是那时的佛寺只是作为一种风景而出现的,大部分诗人对于佛寺只是提留在简单的风景描写上。唐代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佛寺诗歌,使得佛寺诗成为一种独立的题材,佛寺诗歌达到了全盛时期,与之前的佛寺诗歌有着很大不同,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佛寺诗歌得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一、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唐代以后,佛教走入了民间,佛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佛寺诗歌越来越多,可以说是多种多样,诗人不再是仅停留在对佛寺山水的描写上,在作诗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手法上不再是单一的记叙和描摹佛寺与风景,也运用了抒情和议论手法,使得佛寺诗歌变得 ① 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291页-302页

更有变现力。如刘得仁的诗歌《晚游慈恩寺》:“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最后一句的议论“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就使得诗歌主题呼之欲出,更容易理解。

二、诗歌意象的扩展

在唐代,佛教发展迅速,佛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很多佛寺作为文学家的描写对象成为他们众多作品题材中的一个,同样佛寺也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花、草、树、木、鸟、鱼、虫、日、月、星、辰一样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众多意象之一。通过佛寺还衍生出许多意象,如“僧人”、“钟声”、“禅房”等意象。

在唐代,由于佛教的盛行,僧人和诗人有了更多的联系,使得“僧人”走进了唐代诗人的诗作中,成为佛寺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意象。在唐代佛寺诗歌中,描写僧人和僧人生活的诗歌有很多,如薛能的《送禅僧》:“寒空孤鸟度,落日一僧归。近寺路闻梵,出郊风满衣。步摇瓶浪起,盂戛磬声微。还坐栖禅所,荒山月照扉。”在这首诗歌里,寒空、孤鸟、落日、初月构成了一幅优美寂静的图画,而“僧人”的出现,增加了离别时的凄清之感、离愁别绪,使得这首诗更有韵味。

最著名的要数“钟声”意象,唐代以后,“钟声”意象不仅在佛寺一些佛寺诗歌内出现,在一些其他题材的诗歌内也经常出现,并且在不同的诗歌里能够烘托出不同的气氛。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这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到苏州城外的枫桥,欣赏着枫桥周围的夜景,月落夜深,在朦胧的月色中,独自一人,伴随自己的只有寒山寺和寒山寺里的钟声。这里的佛寺“钟声”把环境烘托的更加寂静,是诗人感到更加孤独,思乡之情剧增。

三、山水与佛理相结合

在中国古代,很多人就向往隐逸的生活,喜欢大自然,希望能够回归自然生活,有很多著名的山水诗,形成了著名的山水诗派。如著名的山水诗人

谢灵运,在他们的诗歌里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地向往之情,渴望闲适、自由的生活。到了唐代以后,佛教盛行,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最下层的劳动者,可以说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深受其影响,影响着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唐代诗歌的影响更加深远,作为佛教思想的载体的佛寺大多数在山水之中,与自然有着不解之缘,唐代诗人深受佛寺文化的影响,向往自然,喜欢学习佛理,所作的佛寺题材类诗歌,很多都把山水和佛理相融合,也就是在描写自然山水的同时,与佛教禅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与之前的佛寺山水诗歌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王维的诗歌最具有代表性,如他的《蓝田山石门精舍》是山水与佛教思想里的“空寂”最好结合:“落日山水好,漾舟信风归。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该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蓝田山中的辋川别墅时,落日、扁舟、清流、老僧、牧童、樵客,人与环境相互协调,透出诗人特别轻松、快适的情感。水流一转,发现源头未尽,正通向前山,可谓曲径通幽看来深山发现的既是一片净土,又是一片乐土,这叫他更惬意了。

结 语

唐代佛教上承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并且走向世俗,走向民间。而佛教寺院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与百姓的生活也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佛教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佛寺成为了人们活动时的主要场所,佛教寺院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多,诗人对于佛寺也关注的更多,唐代佛寺题材的诗歌因此特别兴盛。本文完成的任务主要是,简单阐述唐代佛寺诗歌的发展状况、佛寺诗歌的类型及唐代诗人与佛寺之间的关系,分析概括唐代佛寺诗歌的主题与艺术成就,以便于从整体上掌握唐代佛寺诗歌,反应唐代佛寺诗歌的全貌。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文对于唐代佛寺诗歌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是粗陋的概括,还需要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一、图书

1、彭定求:《全唐诗》,上海:中华书局,1960年版。

2、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关永礼:《中国山川名胜诗文鉴赏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4、沈松勤:《唐诗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黄新亚:《唐代城市生活长卷—消逝的太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

7、韩欣:《中国名寺》,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8、刘洁:《唐诗题材类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

二、论文

1、张会:《从文学角度试析唐代牡丹与佛寺文化》,2008年第3期。

2、刘小平:《唐诗与佛寺》,《寻根》2005年第2期。

3、唐黎标:《唐诗与佛寺》,《华夏文化》2006年第2期。

4、戴军:《唐代寺院题诗与寺院学习之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2期。

5、杨妹美:《唐代佛寺题材诗论稿》,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下载三教合一对唐代文人影响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教合一对唐代文人影响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

    在90年代,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决策之所以尤其重要,一是因为资本市场在90年代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影响着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货币......

    魏晋南北朝三教合流趋势对《文心雕龙》创作的影响

    《文心雕龙》研究课程期末论文姓名:白雪 学号:200900051001 班级:09级中文班魏晋南北朝三教合流对《文心雕龙》创作的影响 摘要: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三教融合,对......

    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Urbanization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人力资源管理 10A60120215 和燕宁 朱建民 论文......

    环境污染对居民生活影响的研究

    环境污染对居民生活影响的研究 【适用年级】 本案例适合五、六年级使用。 【研究意图】 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环境污染对我们的危害,远离危害。 【背景分析】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

    研究睡眠对中学生的影响

    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问卷调查 《研究睡眠对中学生的影响》 1、你熬过夜吗? A、熬过B、经常熬C、偶尔D、没有 2、熬夜时你多在干什么? A、学习B、聊天C、玩游戏D、......

    网络电台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

    网络电台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 内容摘要当今,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它对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乃至社会心态都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最近,一种......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 会 实 践 调 研 报 告学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专业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年级 组长 组员彭家林、黄俏如、 吴浩谦、......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2010-11-09 16:38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长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的同时,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培养上。人格在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