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产科护理学论文:循证护理在宫外孕保守疗法中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论文:循证护理在宫外孕保守疗法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宫外孕化疗患者中的实践。方法对临床18例宫外孕化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应用循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结果使患者积极配合,避免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造成的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化疗患者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宫外孕;化疗;护理
循证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一个实践过程,是从临床护理问题中去寻求最佳证据,科学的进行评价,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问题,以取得最佳效果[1]的工作模式。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18例宫外孕化疗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18例患者,均为宫外孕患者。采用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等抗肿瘤药物,均为抗代谢抗肿瘤药,对妊娠时滋养层细胞有较强抑制杀伤作用。循证护理方法 2.1 循证问题
我院妇科根据使用的化疗药物,如:甲氨喋呤(MTX)、5-氟脲嘧啶(5-FU),找
出循证问题,包括:化疗药物引起副作用的机理,哪些护理措施有效,以及最佳的护理方法,如何护理等。
2.2 循证支持
根据循证问题检索有关文献。首先确定关键词循证护理,宫外孕,药物副作用,护理。从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医药卫生综合类学术期刊,CNKI数字图书馆馆上检索出相关章,将收集到的文献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评价,最后从12篇文章中,获得最佳研究实证,制定措施并应用于实践。循证观察与应用 3.1 心理护理
宫外孕化疗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依从性差,不能配合规范治疗的实施[2]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我院妇科护士针对患者的年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个体化指导,生活上多给以关心和帮助,与之交流时态度和蔼可亲,客观的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该方法的优点、预后及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治疗前介绍用药目的、方法及用药过程中的副反应。促使其达到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
3.2 孕囊破裂的预见性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平卧姿势,严禁一切增加腹压的震动情况发生如剧烈搬动,无意碰撞、用力按压,大便干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血象生化指标,做好腹腔内出血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3 药物毒副作用的预见性护理
3.3.1 口腔黏膜及消化道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及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早晚用软毛刷各刷牙1次,饭后漱口。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骨髓抑制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动作要轻柔防止溃疡面出血不止。给予患者静脉输入维生素C促进黏膜再生,加速溃疡愈合。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溃疡及疼痛,鼓励患者多说话,多饮水,勤漱口减少细菌在口腔内生长繁殖的机会,防止感染发生。胃肠道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在治疗前、中、后给以小剂量的镇静剂,止吐剂。若呕量较多及时按医嘱给以补充水份及电解质,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腹泻患者严密观察排便次数、性质以防发生假膜性肠炎。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者的意愿,共同制定食谱,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为主,保证机体需要量。
3.2.2 肾脏损害的预见性护理
注意尿量、颜色及性质,在化疗前及化疗期间保持水化和尿液碱化,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尿液保持在2500 ml以上。
3.2.4 脱发的预见性护理
宫外孕患者都是女患者,脱发造成了自身形象的损害易产生自卑心理,此时护士要关心理解患者,使用保护性语言给以安慰。让患者知道一般停药6~8周后头发会逐渐长出,且更黑,更好,同时治疗期间给以头皮冷敷,减少头皮血液供应。
3.2.5 局部组织损伤的预见性护理
任何化疗药物对组织都有一定的损害,由于化疗药物有强烈的刺激性,一
旦穿刺部位药液渗漏,可造成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须注意:① 提高穿刺技术,保护好静脉。经科学实证提示:静脉化疗选择粗大的静脉(皮下组织丰富、血管固定、官腔大),中心静脉血流大[3],可迅速降低液体的渗透压,从而保护血管的完整性[4]。不在24 h内穿刺过的静脉下方注射,以防渗漏[5];② 滴速不宜过快,否则易使局部血管内压力增高,造成渗漏;③ 静脉给药时,先输入生理盐水,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输完药液后再给以生理盐水冲管以稀释局部血管药液的浓度;④ 若发现药液外渗或患者感觉疼痛,立即停药,及时查找原因,尽可能将渗出液吸出,用硫代硫酸钠局部封闭,局部冷敷12 h,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药液扩散。
出院指导: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禁止性生活1个月,避孕6个月,定期门诊复查。生育前做妇科检查,行输卵管通液术,避免再次异位妊娠。结果
1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3~7 d溃疡面愈合。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未出现心、肾及皮肤损害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全部顺利完成化疗。讨论
在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我院妇科护理人员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结合护士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实施护理[6],通过护理问题与循证护理有机结合[7],制定出了一个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减轻了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不适,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使之在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高
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8]。
参考文献
[1]
陈茜,成翼娟,王晋,等.循证护理在褥疮护理中的临床实践.护理进修杂志,2002,17(11):846-847.
[2]
杨秀玉.必须重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73-75.
[3]
王丽姿,叶文胜.腋静脉留置管的临床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2):103.[4]
王清雪.循证护理在表阿霉素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13.[5]
朱小娟.恶性肿瘤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9):32-33.
[6]
殷磊.循证护理的引入.中华护理学会刊,2000,6(5):5-6. [7]
仲罕婷,胡爱英,顾海云.循证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减少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护理进修杂志,2005,20(8):704-705.
第二篇:2012论文循证护理在COPD中的应用范文
循证护理在COPD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护理理念,是一种新的临床护理学方法[1],它使护理人员认识和掌握循证护理,指导临床护理,最终实现以循证的观念进行护理实践、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的目标;循证护理的产生为现代护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补充和完善了整体护理,密切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学科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对临床护理提出新的挑战,成为护理发展的新动向。
【关键词】 循证护理;排痰;应用
循证护理(EBN)也称实证护理,是护理领域中兴起的新概念、新观点和新思维,它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其程序是整体护理程序的深化和补充[2],其护理模式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Evidence triggered)、循证支持(Evidence supported)、循证观察(Evidence observed)和循证应用(Evidence based)。其核心就是运用现有的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 [3]。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的排痰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改善患者通气、防止和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有效措施。将循证护理应用于COPD患者的排痰护理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COPD患者40例,为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内科住院患者,均 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全国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5~85岁,病程10~40年,住院时间10~60 d。
循证方法
2.1 确定COPD患者排痰护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方面的要求,气道氧疗、湿化方面的要求,雾化方式的选择,正确的叩背方式,有效的咳嗽技巧等。
2.2 寻找循证支持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数据,寻找国内外排痰护理方面的有关文献,对资料的实用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将所获得的证据和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及患者个体需求相结合,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
评价相关实证,实施最佳护理
3.1 环境方面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min),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之间。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地面采用湿拖,不放置花草、地毯、皮毛等物品。整理床铺时避免尘埃飞扬,以免灰尘的刺激,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2 气道氧疗、湿化方面
COPD患者采取合理氧疗,可持续予低流量吸氧(或吸氧时间每天在15小时以上);一般氧流量为1-2L/Min,浓度为25%-29%。张洲丽、王利英[4]认为长时间吸入未经加温的湿化氧气,可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痰液不易咳出,加重呼吸道阻塞,故定时给湿化瓶内加温蒸馏水,使水温保持在32℃,不但可提高气体相对温度,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提高氧疗效果,又可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化、湿润,从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另外,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1 500-2000 ml/d,以增加体内水分,稀释痰液,利于排痰.但奶品类会引起痰液黏稠,嘱家属及患者忌用牛奶类饮料[5]。
3.3 雾化方式的选择
林惠华等认为氧驱动雾化吸入法的化痰、排痰效果要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6]。超声雾化吸入由于雾量大,且雾量大小不能控制,雾中水分多、药量相对少,吸入时供氧少,患者易出现缺氧等不适,部分患者不易接受;而氧动力雾化疗法就弥补了以上不足,有充足的供氧,在雾化的同时改善COPD患者缺氧,且雾化颗粒更小,能到达更细的支气管,药物利用率高,达到最佳效果,患者容易接受。而且,氧动力雾化吸入器价格便宜,专人专用,有效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我科采用浙江宁波市海曙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宁音牌氧驱动雾化器,在药杯内放入待用药液后旋紧,用氧气管连接进气口,将面罩罩着口鼻,开动气源即可进行治疗,供氧压力0.3 MPa,氧流量6~8 L/min,吸入时间5-10 min,2次/d。COPD患者的排痰有了很大的成效。
3.4 定时翻身,叩背
定时翻身(每两小时为宜)可促进痰液的排出,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有利于肺部炎症的吸收好转。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咳痰。通过叩击震动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咳出。叩背操作时,将五指指腹并拢,使掌侧呈杯状,掌指关节屈曲约120°,以手腕力量,均匀的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拍背部,震动呼吸道,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120-180次/分,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同时嘱患者深呼吸,叩击时用力不宜过猛,防止肋骨骨折、肺泡破裂等意外发生[7]。
3.5 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
经过实施上述几项措施后,最后我们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黄月春[8]认为咳嗽分为主动咳嗽和刺激性咳嗽,有效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反射性防卫动作,但咳嗽并非都是有效的,有的咳嗽达不到真正排痰的目的,所以要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方法是:患者取舒适坐位,护士用双手按压 胸口,嘱患者深呼吸数次,在吸气终末时进行短促有力的咳嗽,这样呼吸时可以带出少量肺底部的分泌物。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同时,配合雾化吸入方法给予痰溶解剂、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甘草合剂等祛痰药物效果更好。对于咳嗽无力者,可用拇指或示指在胸骨上缘处压向气管或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气管刺激咳嗽而咳出痰液。
3.6 心理护理
病人常对病情和疾病预后有顾虑情绪;忧虑、紧张的心理不利于痰液的排出。由于病程长,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在采取以上措施前,我们应多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了解病人顾虑的因素,教会病人缓解焦虑的方法,耐心说服患者及家属,使其明白疾病的控制,单靠抗生素治疗是不够的,及时清除痰液,可使临床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从而在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讨论
护理实践表明,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更及时有效地清除COPD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氧疗和药物疗效,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这种以循证为基础的护理是非常有效的,在护理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形成动态循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有利于优质护理病房的实施,更好的为患者提高优质服务。
参 考 文 献
[1]王家良,刘鸣.21世纪的临床医学:循证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宋锦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292.[3] 唐明霞,赵琴,朱青云等.使用镇痛泵剖宫产术后进食时间的循证护理.实
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67-68.[4]张洲丽,王利英.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排痰护理.全科护理,2010,8(27):2495-2496.[5]魏锦兰.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6,1 3(13):2350.[6]林惠华,陈逸娜,占瑞珊.氧气雾化及超声雾化吸入对开胸术后排痰效果的对比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32.[7]魏伟,何露,尹美娥等.老年肺部感染排痰综合护理.西南军医,2009,11(4): 767-768.[8]黄月春.老年患者气道排痰的护理进展.右江医学杂志,2007,35(5):595-597.[9]王敏,吴叶荣.循证护理在COPD患者氧气疗法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4):34-35 作者:黄付梅 女 主管护师 *** 地址:贵州省骨科医院沙冲南路38号 邮政编码:5500007
第三篇:仿真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桂林市卫生学校 唐雅琳
【摘 要】由于妇产科疾病对患者隐私的影响,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面临着临床见习和动手机会减少等问题。为此,可依托妇产科仿真模拟教学设备,将仿真模拟教学融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关键词】仿真模拟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B-0084-02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了适应护士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广西桂林市卫生学校对传统的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依托高端模拟教学设备,将仿真模拟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背景分析
基于妇产科疾病对患者隐私的影响,以及广西桂林市卫生学校学生多、教师少、学时少、资源不足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教—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流动指导”的方式。教学内容仅限于骨盆测量等少数几个易于在实验室进行的操作,而像胎心音监测、阴道冲洗、接生术等重要技能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只能拿个模型给学生解释或展示一些图片和音像,许多操作学生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学习。为准确、客观评价广西桂林市卫生学校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笔者随机抽取了该校 2010级的4个护理专业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8%的学生认为实践课没意思,无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72.5%的学生认为在校技能储备无法满足实习工作要求;67.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护士工作要求;70.5%的学生认为应该对妇产科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与妇产科临床带教护士的访谈发现,广西桂林市卫生学校目前的实践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和临床脱节,无法满足临床护士实际工作需要。
二、仿真模拟教学的应用
(一)教学媒体
为了给仿真模拟教学一个高度仿真的教学载体,我们采用多种妇产科仿真模拟教学设备,特别是“智能网络版分娩及急救模拟人”,它以妇产科和急救知识为主,知识和技能涵盖妇科、儿科、产科、基础护理等多个学科,可以进行护理评估、技能操作和护患沟通等。
同时,采用多种妇产科专项技能仿真教学设备,如能够进行产前、产中宫颈检查的“生产全程宫颈变化模型”;能够体验孕妇体型、行动的“孕妇行动体验装置”;能够进行产程观察、胎心监护、腹部触诊、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的“分娩模型人”等。
(二)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和护士执业考试要求,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常用的、重要的操作技能点,如双合诊、三合诊、胎心音监测、接生术等;二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重要理论知识点,如产程特点、分娩机制、新生儿处理原则等;三是职业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四是人文素质如护理情感、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等。我们将这四部分教学内容分类整理,形成许多既可以相互联系,又可单独出现的教学点,然后有计划、有层次、有目的地将若干个教学点融入仿真案例进行教学。
(三)教学设计
仿真模拟教学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教学方向:一是用于单一的妇产科技能教学。教学重点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教学模具,让学生能够模拟一些无法在真人身上练习的技能,体会真实的操作感受。如宫底检查、腹部触诊等。二是仿真案例综合实践护理。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临床真实案例作为载体,将相应的操作技能点和职业能力、人文素质等融入案例,经过数字化处理,在模拟教学设备上展现出来,形成仿真模拟病人,然后由学生进行护理处置。如设置“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合并胎儿宫内窘迫”的仿真案例,交由学生进行护理处置,在整个护理处置过程中既涉及妇产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案例的形成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和内涵丰富。
(四)教学过程控制
教师简单地交代背景和任务,然后交由学生进行护理处置,在整个护理处置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不可随意干扰、打断学生的操作,任由学生自主发挥,只在特殊情况下给予少量指导,以保证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所有的操作效果完全由病人的病情变化显示出来,学生在护理处置完成后观看自己的操作录像,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间评价,学生通过观看自己的操作录像,寻找护理全程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重点。在评价内容上,我们不仅评价单一技能的操作步骤和细节,而且更加注重多个护理技能的综合应用;在评价标准上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挂勾,注重技能的操作原则和实际应用要求,注重职业能力、人文素质的评价。
(六)教学效果
广西桂林市卫生学校在2011级、2012级两个年级中分别选取了2个班级,共4个班级进行试验教学,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分,收回合格问卷235分,合格率为98%。由结果可见,90.2%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提升,86.8%的学生认为仿真教学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再理解,有助于加深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联系,88.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护理情感有很大的进步。
三、教学反思
(一)操作可重复、无风险
仿真模型设计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将仿真模拟教学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在模拟人身上同样的病例场景可以重复使用并允许出错,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模拟训练的平台,提供了全新的实践体验。这些仿真教学媒体的使用对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职业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一直是职业教育所追求的,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依然是教学的绝对主角。我们应用的高端仿真模型具有高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灵活性,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化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高度仿真的护理对象、高度仿真的护理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三)提高了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模拟人身上进行真刀实枪的操作,操作效果完全由模拟病人的病情变化显示出来。学生操作正确就护理成功,操作错误就护理失败,模拟病人显示出相应的成功或失败的表现。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逐步提高了技能的实战应用能力。
(四)萌发了护理情感、提升了人文素质
护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人文关怀思想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方能体现护理人文关怀的真正价值。人文关怀式的护理服务是现代护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帮助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充分发挥仿真模拟教学的情感刺激作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要把模型当作真实的患者对待,让学生明白关爱模型即是关爱患者,促进学生护理情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医药卫生类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护理专业、助产专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蒋利霞,常燕.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6(8)[3]倪国华.临床护理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8(6)
[4]林艳,李碧华,等.食物仿真模型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饮食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A)
[5]姜丽萍,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6(8)[6]李慧玲.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11)
【作者简介】唐雅琳,女,广西全州人,桂林市卫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高专、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研究。
第四篇: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的目的在于分析病例教学法对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意义。方法:对2013级护理班随机抽取4个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把1班和3班作为观察组,2班和4班作为对照组,对于观察组来说,采用病例教学法对其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而在对照组中则采用传统式教学法,最后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平均分和教学满意度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对于妇产科护理教学来说,病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相对突出,学生满意度也比较高,值得推广。
妇产科护理教学病例教学法护理学生对于护理专业来讲,最主要的临床课程之一就是妇产科的护理,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含妇产科和优生优育等方面,在当代护理学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护理学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囊括了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计划等。在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教育手段,其代表了一种教学观念,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还可以将教学水平提高上来。所以,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结合教育目的以及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找到最科学的教育手段。本次试验选择的对象是2013界妇产科护理专业学生,采用的教育手段是病例教学,希望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试验结果告诉我们,这种手段是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1教学对象以及教育手段
1.1教学对象
本试验的教学对象都是2013界本校的护理专业学生,4个班级共有202人次,都是女同学,年龄在十六至十八岁之间。将这些学生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观察组是一班和三班,对照组是二班和四班,对观察组采取的教育手段是病例教学,相反的,对照组采取的教育手段是以往的方式。这些学生都是通过正式的考试进入学校的,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随机的分班,对两个小组学生的入校成绩以及之后的成绩进行统计可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作为对比的对象。两个小组的学生无论是教材还是授课老师,都是相同的,可以利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考核。
1.2教育手段
1.2.1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的含义是按照教学目标以及要求,教师通过设计好的病例,或者是现实中的病例,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病例,找到关键的问题,并且妥善解决的一种手段。在进行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或者两个病例材料,比如产后出血以及胎盘前置等,使学生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此类病症,主要的表现是什么以及如何妥善解决。接下来教师可以围绕病例,讲解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寻找正确诊断的根据,同时还要评估护理的效果,找到其中存在的原因,明确护理的目的,制定出正确的护理方案等,最后,教师要对以上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正确地给予肯定,如果有不当之处,要进行纠正。
1.2.2以往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的根据就是护理程序,也就是围绕课本的编排顺序,讲解每一个章节的病症以及如何护理,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讲授,并且提出问题,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1.3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1.3.1进行理论考试
在每一个学期期末,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考试,一半的内容都是知识应用。
1.3.2学生满意度
在学期结束的时候,笔者自行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学生关于妇产科护理教学满意度评分进行深入的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工具,来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平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表示,用t检验表示两组的比较,检验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对教学成绩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知,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学生在理论考试的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可以发现以知识应用题的差异为最明显的。
2.2对学生满意度进行比较
在对观察组实施病例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观察组对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满意度为85.9%,但是对照组的相对应数据只有61.8%。
3结语
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独立思考,并且可以妥善的解决问题,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时,遵循的顺序都是疾病的含义、形成原因、病理现象、主要表现、如何诊断以及护理等。在教学当中,学生主要是听课,经常会感觉到枯燥,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采取一种具有演示性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病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称为个案教学法或者是案例教学法等,具体来讲,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问题,让学生们一起探讨,教师在最后做出总结,把案例归纳为理论知识。
通过病例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树立学校的形象。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病例教学法的优势如下:(1)可以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师如果选择病例教学法,必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在备课阶段教师要查阅以及收集最新的护理学知识,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尽量走在时代的前沿,而且,教师对于护理学内容也要不断的更新,修订教案,积极实践,通过实践找到更好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水平。(2)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现阶段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难免会存在重复的情况,但是案例教学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例,找到这一类疾病的诊断办法以及护理方式,可以广泛适用。(3)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分析。案例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愿的加入到教学中来,并且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概括来讲,将病例教学法应用到妇产科护理教学当中,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亚娜,杨娟,张艳慧.案例中心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11).[2]孙自红.注重综合实验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开设[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7).[3]胡蘅芬.“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4,(11).
第五篇: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一、背景
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的科学依据为患者服务。目前,循证护理正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随着循证护理工作的广泛开展,随着循证护理教 育的普及与提高,对儿科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儿科护理工作产生新的飞跃。小儿静脉采血是儿科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 也是小儿静脉采血对儿科护士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小儿静脉采血的常见部位有股静脉、颈静脉、大隐静脉、头皮静脉、颞浅静脉、肘静脉及其他其他静脉。选择合适的静脉和进针角度可以增加采血成功率和减轻护患负担,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二、临床问题
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疼痛和采血成功率。
其中影响采血成功率的原因有:① 对儿科护士来说, 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护士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而影响穿刺。② 值班护士如不能准确选择静脉部位及相应操作方法, 一次性地完成患儿的静脉采血量,而且将会因多次穿刺而给患儿造成痛苦, 且检验项目得不到及时送检, 影响疾病的治疗与诊断, 不仅增加成本, 由此还引发医患纠纷。③小儿不能配合,挣扎,扭动、哭闹;④家长对穿刺成功期望高;
外周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中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也是患儿最害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害怕原因主要是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 因此, 疼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
三、循证考究
张群英, 王冉, 张 彦.循证护理在减轻患儿静脉输注时疼痛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6,20﹙2﹚:503-504 艾素梅 , 刘秀芝 , 潘海燕.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9):911 何小芳.循证护理在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中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18﹚,315 韩月献.运用循征护理指导小儿颈外静脉采血【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639-640
四、解决方案
1、减轻患儿疼痛
1.1心理护理①鼓励父母陪伴儿童 在父母的身边时减轻对穿刺的疼痛反应会明显, 这可能与个人的安全感、勇气及依赖性有关。操作者同时要给予家长心理支持, 告诉操作的简要程序, 并向其保证会尽力一次成功, 不会很疼, 取得家长的信任, 从而充分发挥父母对患儿的正性移情作用。②给予患儿心理支持
操作者面带微笑, 用热情肯定的语言向患儿保证会轻轻地穿刺,如“不会很疼, 就像蚂蚁咬了一下。”要注意使患儿的眼光与自己的眼光直接接触, 把慈爱和信心有效地传给患儿, 使患儿产生亲切、信任和安全感。当患儿不合作时, 把针放远, 并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和微笑艺术使患儿安静下来, 以取得配合。③转移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可以使快反应神经纤维兴奋, 从而抑制慢反应纤维的传导(即疼痛的传导)如进针时可采用咳嗽法即针头快要接近穿刺皮肤时, 让患儿集中精力咳嗽, 这种咳嗽可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并增加其瞬间血压, 让患儿处于一种瞬间高血压状态, 进一步减轻患儿对疼痛的感觉。拔针时先揭开一条胶布请患儿用另一只手拿着(很多患儿都对胶布、止血带感兴趣)以转移注意力, 胶布全揭开准备拔针时亦让患儿咳嗽。对胆小的患儿, 穿刺和拔针可给予遮挡, 不让其看到针头进出皮肤及可能的回血, 以减少和避免刺激。
1.2改进穿刺技术①血管的准备 对于手背静脉穿刺的患儿, 尽量选择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3 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因此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 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 是减轻穿刺疼痛的良好部位。另外, 扎止血带时宜紧一些, 以阻断动脉血流, 同时用拇指稍用力对穿刺血管进行横向、反复地压拨, 并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至2 min~ 3 min, 这样既可以使血管更加充盈, 也可因动脉血流的阻断使止血带结扎部位以下的手背皮肤麻木, 此时进针可明显降低患儿对疼痛的感觉。②穿刺方法 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角度(约60度), 这样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穿刺。进针时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 穿刺时针尖斜面略向左, 以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采用直接刺入血管法, 以缩短针尖斜面在皮内的刺激, 减少进针长度, 同时减少皮肤机械性损伤面积。④拔针方法 胶布揭开后, 左手将棉球轻放与针眼上段2.5 cm~ 3.0 cm 血管处, 右手拇指和食指拿紧近针头处的软硅胶管, 与皮肤平行、与穿刺血管走向一致快速拔出, 再用竖压法速将棉球纵向按压血管穿刺处4 min , 以同时将内外针眼压住, 避免血肿及淤斑的产生, 减少疼痛。
2、提高采血成功率
2.1提高护士护理水平组织护士学习静脉采血的知识, 规范操作行为, 特别要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 使其能尽快掌握操作技能。加强学习,不断积累各方面素养和经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的训练。提高护士自身质,注意培养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科学地调节、完善、平衡自己, 增强自信心。同时科室管理人员要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关心、爱护她们,营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之间、医护之问、上下级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可以帮助护士形成稳定的心理环境而不易受外界影响,引起情绪波动。
2.2 根据患儿年龄的大小,确定不同年龄患儿的采血量、采血部位选择及固定人数 年龄 采血量 采血部位 固定人数
〈3个月 〈3ml 大隐静脉、头皮静脉、颞浅静脉及其他小静脉 ≧2 ≧3ml 股静脉,(尤其是新生儿)
3个月~ < 3ml 大隐静脉、头皮静脉、股静脉(消瘦型)≧2 ≧3ml 颈静脉、股静脉(肥胖型)
1岁~ < 3ml 大隐静脉、头皮静脉 1~2 ≧3ml 以颈静脉为主
3岁~ 所需血量 肘静脉、颈静脉、其他静脉 1~2
10~14 所需血量 肘静脉、其他静脉 1 颈静脉采血
①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 , 起始于面总静脉的后方, 沿胸锁乳突肌的表面向后下斜行, 至该肌后缘距锁骨中点上方2.5 cm 处, 穿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 穿刺时注意穿刺点不宜过低, 因颈外静脉有两对静脉瓣。分别位于静脉末端和锁骨中点上方2.5~5 cm 处的静脉腔内。一般认为这些瓣膜对阻止血液逆流无实际意义, 但两瓣膜之间血管腔扩大成窦, 而且管壁与深筋膜相粘连, 静脉损伤后不能自行闭合, 有空气栓塞的危险。因此, 穿刺点不宜过低, 可在静脉上中1/ 3 交界处进针。②小儿颈静脉采血时机, 最好是禁食4 h 以上,如果禁食时间过短, 采血时小儿哭闹躁动厉害, 吸入过量空气致奶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内, 造成窒息。据文献报道, 糖类由胃排空时间最快[ 2] , 其次是蛋白质, 约2~ 3 h, 脂肪类及混合食物则需4~ 6 h, 因此, 禁食时间的长短是造成采血时引起小儿窒息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 我们认为小儿颈静脉采血禁食应严格掌握在4 h 以上较为安全。③ 选择合适的采血体位, 正确压迫穿刺点。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后面的动脉壁内有米粒大的增厚结 构[ 2] , 称为颈动脉体, 是化学感受器, 能感受血液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液酸碱度等变化的刺激, 称为颈动脉窦。颈动脉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能感受血压的变化, 对调节血压有重要的作用, 直接压迫颈动脉窦反射性引起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加强, 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减弱, 其效应为心律减慢, 心输出量减少, 外周阻力降低, 血压下降;直接压迫化学感受器或患儿头部下垂时间过长, 会影响头部血液回流, 造成缺血、缺氧、呼吸发生改变, 造成呼吸骤停。采血时可在患儿肩下垫一小枕, 肩向下斜, 头偏向一侧, 头颈部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 头下垂角度不要过大, 防止脑部缺血。采血时可有二位以上护士协助操作, 不得叫其陪人或家长协助, 因陪人或家长缺乏医学常识, 在压穿刺点时, 按压范围大, 用力过猛或用力过小, 都易造成意外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颈部的解剖部位, 可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④正确掌握进针的角度, 进针要准确, 不宜过深。副神经由延髓下段和脊髓上五颈段发出[ 1] , 经颈静脉孔出颅, 出颅后由乳突和下锁角连线的中点斜向下方, 穿过胸锁乳突肌深面, 进入斜方肌, 支配上述二肌运动。如果穿刺部位掌握不准确或刺入过深, 损伤副神经会造成斜颈。选择抽血的针头不宜过长、过大, 针头过长不易操作, 针头过大一方面加重患儿局部疼痛, 另一方面加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造成血管栓塞或因针孔过大而按压部位不准确时易导致颈部皮下血肿。我们一般选择6~ 7 号的小儿头皮针连接在注射器上, 进针角度与皮肤保持在10°即可, 如果穿刺一针不成功时, 不要在皮下来回寻找血管, 应拔出针, 重新选择血管进行穿刺, 防止对副神经的损伤。股静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最佳体位和定位。①用软枕将患儿臀部抬高15-25。角,髋部外展,外旋30一45。角,膝关节微屈,膝关节的下面垫一薄枕,以利于固定。②将左手中指和食指并齐放置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的中点处,可触及股动脉的搏动,在搏动的内侧0.5cm处,即可定为股静脉的穿刺点。③用常规方法消毒,将中指及食指放于定点上,仔细体会血管搏动的强弱及部位,将搏动最强烈的部位移至中指及食指间,两指间隙为最佳进针点。④蝶翼针斜角穿刺法的一针成功率与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无明显差别,但血肿或瘀血的发生率,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且蝶翼针斜角穿刺法发生率低于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蝶翼针斜角穿刺采血方法,是沿着股静脉方向由浅入深进针,进入皮下及其在血管的长度较长,易固定,穿刺技术类似于外周静脉穿刺方法,技术好掌握,安全可靠,对患儿造成的痛苦也小,而且还为下一次股静脉穿刺保留下部位。
肘静脉采血 适用于年长患儿。在肘窝上5 em处扎上止血带,如静脉显露不明显时,嘱患儿手下垂反复做几次握拳松拳动作,操作者可用右手食指在肘前轻压再抬起,如触到有弹性感,即为肘前静脉。可在此处用食指指甲轻压一痕迹再进行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与皮肤呈15。~30。刺人静脉,待回血后抽取所需血量,解下止血带,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处拔针。
大隐静脉采血 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处位置表浅,且不易滑动,利于进行穿刺。患儿脚自然下垂,在穿刺点上方5 cm处扎上止血带,如血管不清楚,可用右手食指轻压再抬起,触到有弹性感即为大隐静脉,可用食指指甲轻压一痕迹,消毒皮肤后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如血液不易抽出,可将止血带轻轻松开后再抽动注射器活塞,抽取所需血量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针。
头皮静脉
治疗盘内备齐消毒用药,5mI注射器,止血带,备皮刀,6~7号一次性头皮针及试管。小儿血管包括额正中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手、足静脉及大隐静脉,选择充盈度较好的粗、直、不滑动的血管。头部静脉需剃去局部头发。判断血管的走行及深浅,嘱家属或护士协助固定患儿,将5mI注射器接一次性头皮针,常规消毒局部。进针角度及方法同静脉输液穿刺,当确定针头刺入血管后,轻轻向后抽动注射器活塞,见回血后,根据血管情况决定是否向前探针,若血管粗、直,尚可向前探针少许;若血管较细、短,则不能再向前探针,以防刺破血管,穿刺失败。用右手或护士协助慢慢
手背静脉 ① 松拳束指法改进传统的握拳法穿刺前, 嘱患儿手自然放松[1], 护士用左手稍用力握住患儿被穿刺手的5个手指于手心[2], 稍向下压, 使手背稍隆起[3]。此时可见患儿手背浅表静脉充盈、隆起, 暴露充分, 血管深浅、走向一目了然, 且手背皮肤滑隆, 利于穿刺与传统的握拳相比, 此手势的优点是:(1)握住了患儿的五个手指, 既避免了患儿手的回缩, 又固定了静脉。(2)手背面积比握拳手势相对宽, 而且避免了握拳时手背低与掌指关节, 妨碍进针角度。(3)穿刺后无松拳过程, 避免了握拳后松拳时, 由于皮肤及血管的弹性回缩, 导致针尖穿破血管或者部分脱出血管外[4], 造成穿刺失败, 液体外渗。(4)避免了握拳用力过大将静脉压扁或者使静脉嵌入掌骨之间, 不但血管暴露不明显, 增加了寻找血管的时间, 而且穿刺时极易穿透对侧血管壁, 导致穿刺失败。②加大进针角度, 采取直刺法35~40°角进针[5], 在血管上方直接刺入静脉[6]。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是20°角进针, 沿静脉潜行一段后, 再在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静脉。针尖斜面与皮肤接触面大, 牵涉的皮肤组织及神经末梢多, 疼痛比较明显。进针角度的加大使针尖与皮肤接触面积缩小, 减轻了进针时的疼痛或达到无痛穿刺。传统的进针点到达血管刺入点的距离相对长, 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大而且侧进针时, 血管易滑动, 不易穿刺成功。而直刺法血管受压固定, 不滑动, 穿刺成功率高, 且进针点到血管刺入点距离短, 对神经末梢刺激少, 疼痛自然减轻。
新生儿足跟采血 ①采血的时间 新生儿采血最好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一7 d之内,并且充分哺乳,最少哺乳6次,若蛋白质负荷不足,血中苯丙氨酸含量不足,易出现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假阴性。另外出生后72 h可避开新生儿生理性的促甲状腺索的上升高峰期,减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的假阳性。使用抗生素的母亲停药l d,新生儿用药需停药3 d后,有的新生儿不能按时采到血样的,如新生儿出生后出院过早,因特殊病情需要转院诊治,因出生体质量过低、病苇等未符合采血条件者,应在条件满足后尽早采血,最迟不能超过20 d。同时,采血问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5℃。②采血时机 在自然状态下,新生儿末梢血运受血容量的影响较大,而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因此选择在哺乳后l—1.5 h为新生儿采血,如果当时条件不允许,1.5~2 h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2 h以上不宜采血,可嘱产妇再次哺喂②新生儿沐浴后l min采血,如果没有条件沐浴的,用温热的毛巾敷足跟5 min。因新生儿沐浴后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末梢血管扩张,四肢温暖,采集时轻轻挤压血量即可满足临床需要③采血部位从新生儿足底第4—5跖骨问划一直线与足后跟外缘相交上l cm再向外侧0.1 cm处采血。因大隐静脉是在足背内侧缘,起于足背静脉网,经外踝后方沿小腿的后面上升,所以足的外侧缘较内侧缘血运丰富,④采血的体位因抬高躯干使心脏水平高于下肢,流入下肢的动脉血流量增加,而回心血流量(静脉血)减少,下肢静脉血短时间内充盈。因此将新生儿头部及躯干部用特制的软垫抬高45。,形成头高脚低位,使局部血容量充足,易于采集。⑤ 采血手法采血者将新生儿踝部夹在右手食、中指间,拇指于足底,用拇指将足底前、中部的血液推至足跟部。将针头与皮肤呈400一45。斜刺进针,深度为0.5~1.5mm。因常规直刺法易入皮过深,针头易到达皮下脂肪层,此层血管相对较少,血流欠丰富。
2.3 患儿哭闹,增加穿刺难度 操作时,由助手站在患儿头端,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双手分别固定患儿双腿;对能听懂话的孩子,在稍加约束的同时,给予亲切的态度,如年龄较大的患儿可用鼓励性语言表扬其“ 勇敢” 行为, 最大限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针对性地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如松弛法、注意力分散法、积极强化法,同情安慰法、意象法、榜样法等bI,降低息儿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穿刺时疼痛行为反应,顺利完成静脉穿刺过程。
2.4 家长对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期望值过高 孩子是家长的重要成员,孩子生病是牵连几代人的大事。一个孩子往往有多个大人看护,家属情绪异常紧张、焦虑、担心,即想迫切治疗,又担心孩子受苦,甚至有些家长情绪失控。护士应以爱心、耐心、同情心理解家长心理,使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委婉的方式进行沟通,并对患儿家属说明采血的目的,特别是对新生儿家属, 在说明采血部位及方法同时, 进行心理疏导, 使之能以良好的情绪配合护士完成采血工作。
五、结论
实施EBN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级疼痛进针时比较a=4.38,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级疼痛拔针时比较a=5.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EBN 前后静脉穿刺采血一针率的比较实施EBN 前后静脉采血一针率分别为69.73%、87.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0,)
六、体会
在静脉输注中, 实施循证护理可使护理工作者以患儿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出发, 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 寻找现有的、最佳的护理行为并加以利用, 从而极大地减轻患儿的痛苦。循证护理能减轻静脉输注时患儿的疼痛,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护理实践表明:实施EBN后, 静脉采血更加规范, 一针率明显提高, 既节约了患儿的经济支出, 又减少了护患纠纷。对小儿静脉采血法进行规范化管理, 并通过效果评价反馈结果, 形成良性动态循环。EBN 是从传统的经验主义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的转变, 既重视规范化的职业行为, 又不忽视个体的护理。运用循证护理实施步骤, 在小儿静脉采血中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 采用人文关怀, 可以增强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为患儿赢得最佳治疗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寻找科研证据的实践, 规范了操作行为, 促进了专业知识的更新, 提高了自身素质, 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 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