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

时间:2019-05-14 12: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TOD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TOD模式》。

第一篇:TOD模式

TOD模式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TOD设计原则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哈里森·弗雷克提出,是为了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TOD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同时,也是新城市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但是,目前被广泛利用在城市开发中,尤其是在城市尚未成片开发的地区,通过先期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导人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政府从土地升值的回报中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

1、组织紧凑的有公交支持的开发

2、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

3、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将居民区各建筑连接起来

4、混合多种类型、密度和价格的住房

5、保护生态环境和河岸带,留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

6、使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

7、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TOD源起

国外研究TOD最早最深入的当属美国。在经历了并正经历着小汽车出行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其城市或地区经历了以郊区蔓延为主要模式的大规模空间扩展过程,此举导致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土地利用的密度降低,城市密度趋向分散化,因此带来城市中心地区衰落,社区纽带断裂,以及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初,基于对郊区蔓延的深刻反思,美国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新传统主义规划(New-Traditional Planning),即后来演变为更为人知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作为新城市主义倡导者之一的彼得。卡尔索尔普所提出的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使用开发策略逐渐被学术界认同,并在美国的一些城市得到推广应用。1993年,彼得。卡尔索尔普在其所著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TOD替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并为基于TOD策略的各种城市土地利用制订了一套详尽而具体的准则。目前,TOD的规划概念在美国已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根据美国伯克利大学在2002年的研究显示,全美国有多达137个大众运输导向开发的个案己完成开发、正在开发或规划中。TOD定义及内涵

TOD即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城市重建地块、填充地块和新开发土地均可以TOD的理念来建造,TOD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交通引导开发”(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一词的准确含义并未作认真地思考,只是从字面上作简单的理解:一种城市开发的模式,城市要开发那里,首先把路开通到那里,道路先行,这就是交通引导开发。这与国内近年也十分流行的“服务引导开发”(SOD, Setvice Orient Development),似乎两者是配对的开发模式。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城市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就把新的市政府。或新的行政中心率先迁到那里。两者部基于“交通/服务设施一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土地开发模式,其实是对“TOD”的片面理解。

TOD的概念最早足由Peter Calthorpe在1992年提出,并在1993年出版《The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 Community, and the American Dream》书中提出了“公共交通引导开发”(TOD),并对TOD制定了一整套详尽而又具体的准则。“公共交通引导开发”与“交通引导开发”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本意则差之大也!首先,“公共交通引导开发”体现了公交优先的政策。而“交通引导开发”则根本没有反映这一关键的内涵。

公共交通有固定的线路和保持一定间距(通常公共汽车站距为500m左右,轨道交通站距为1000m左右)。这就为土地利用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即在公交线路的沿线。尤其在站点周边土地高强度开发,公共使用优先。

案例浅析 香港

香港人口60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在10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位于海拔50米以下的部分仅占18%,其余大多是陡峭的丘陵。香港在如此之高的密度下仍然能保持城市交通的顺畅,有效地控制交通污染,与其居民极高的公共交通使用率分不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公共交通一直负担着全港80%以上的客流量,仅有大约6%左右的居民出行使用私人交通工具。正是由于TOD开发对轨道交通建设产生的巨大需求,尽管香港的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起步较晚,但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香港已建成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130公里。并一直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香港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TOD社区的土地利用形态。全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范围内,九龙、新九龙以及香港岛更是高达65%.港岛商务中心内以公共交通枢纽为起点的步行系统四通八达,凡与步行系统相连的建筑,本身就是步行系统的组成部分,其通道层及邻接的楼层通常作为零售商业和娱乐用途,给行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东京

东京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仅距城市中心半径20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着800多万人口。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形态使城市内部交通量高度集中。东京的铁路是这个城市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也是世界上少数能够盈利的城市铁路系统之一。以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新宿副中心为例,商业娱乐中心及其周围的办公建筑集中在距铁路车站不足公里的范围内,有空中、地下步行通道保护行人免遭汽车和恶劣气候的侵扰。由于大量活动直接在车站附近完成,轨道交通是人们出入该区域最方便、最常用的交通方式。由环形铁路向外放射的郊区铁路沿线更存在一系列典型的TOD社区。大型社区中心围绕车站布置,有景观良好的步行系统从中心通往附近的居住区,居民步行和乘公共汽车到铁路车站都很方便。居民到铁路车站的出行总量中,68%为步行,24%乘公交汽车,仅有6%使用私人小汽车。显然,这种用地布局在吸引远距离出行使用铁路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社区内部的机动车交通量。

第二篇:AOD、SOD、TOD模式

AOD模式(规划理性预期引导,即政府通过预先发布规划消息,公开相关信息)

AOD(Anticipation-Oriented-Development)即规划理性预期引导。即政府通过预先发布规划消息,公开相关信息。利用政府的信誉,激发、引导市场力量进行先期的相关投人,以尽快形成与规划目标相一致的外围环境和所需氛围,以便于政府在最为适合的时机,以较小的投入实现原先的规划建设意图。如上海市宣布开发浦东。导致浦东开发投资吸引力的提高。不论是TOD、SOD,还是AOD模式,都是基于政府垄断了城市规划的信息,以及政府手中拥有的投资资金,甚至掌握了城市开发投资组织权的条件,以操纵城市地区土地的增值。它们也可以看成为城市经营思想的体现。

SOD模式(以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SOD(Service-Oriented Development)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产生的一种新方式。所谓SOD,就是通过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的开发模式,即城市政府利用行政垄断权的优势,通过规划将行政或其他城市功能进行空间迁移,使新开发地区的市政设施和社会设施同步形成,进一步加大“生熟”地价差,从而同时获得空间要素功能调整和所需资金保障。一个成功的经典案例,是当年青岛市政府出让了老城区用地,而率先进入新区,实现了城市功能转移、空间疏解与优化、政府财政状况改善等多重目标。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SOD尤其是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中心转移,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示范效应和心理预期效应,是无法衡量的。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TOD设计原则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哈里森·弗雷克提出,是为了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TOD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同时,也是新城市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但是,目前被广泛利用在城市开发中,尤其是在城市尚未成片开发的地区,通过先期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导入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政府从土地升值的回报中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

1、组织紧凑的有公交支持的开发

2、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

3、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将居民区各建筑连接起来

4、混合多种类型、密度和价格的住房

5、保护生态环境和河岸带,留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

6、使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

7、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TOD缘起

国外研究TOD最早最深入的当属美国。在经历了并正经历着小汽车出行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其城市或地区经历了以郊区蔓延为主要模式的大规模空间扩展过程,此举导致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土地利用的密度降低,城市密度趋向分散化,因此带来城市中心地区衰落,社区纽带断裂,以及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初,基于对郊区蔓延的深刻反思,美国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新传统主义规划(New-Traditional Planning),即后来演变为更为人知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作为新城市主义倡导者之一的彼得。卡尔索尔普所提出的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使用开发策略逐渐被学术界认同,并在美国的一些城市得到推广应用。1993年,彼得。卡尔索尔普在其所著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TOD替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并为基于TOD策略的各种城市土地利用制订了一套详尽而具体的准则。目前,TOD的规划概念在美国已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根据美国伯克利大学在2002年的研究显示,全美国有多达137个大众运输导向开发的个案己完成开发、正在开发或规划中。

TOD定义及内涵

TOD即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城市重建地块、填充地块和新开发土地均可以TOD的理念来建造,TOD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交通引导开发”(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一词的准确含义并未作认真地思考,只是从字面上作简单的理解:一种城市开发的模式,城市要开发那里,首先把路开通到那里,道路先行,这就是交通引导开发。这与国内近年也十分流行的“服务引导开发”(SOD, Setvice Orient Development),似乎两者是配对的开发模式。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城市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就把新的市政府。或新的行政中心率先迁到那里。两者部基于“交通/服务设施一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土地开发模式,其实是对“TOD”的片面理解。

TOD的概念最早足由Peter Calthorpe在1992年提出,并在1993年出版《The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 Community, and the American Dream》书中提出了“公共交通引导开发”(TOD),并对TOD制定了一整套详尽而又具体的准则。“公共交通引导开发”与“交通引导开发”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本意则差之大也!首先,“公共交通引导开发”体现了公交优先的政策。而“交通引导开发”则根本没有反映这一关键的内涵。

公共交通有固定的线路和保持一定间距(通常公共汽车站距为500m左右,轨道交通站距为1000m左右)。这就为土地利用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即在公交线路的沿线。尤其在站点周边土地高强度开发,公共使用优先。

TOD社区分类

城市型TOD社区

城市型公交社区是指位于公共交通网络中的主干线上,将成为较大型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就业中心。一般以步行10分钟的距离或600m的半径来界定它的空间尺度。

社区型TOD社区

社区型公交社区则不是布置在公交主干线上,仅通过公交支线与公交主干线相连,公共汽车在此段距离运行时间不超过10分钟(大约5公里)。

城市型TOD社区

案例

香港

香港人口60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在10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位于海拔50米以下的部分仅占18%,其余大多是陡峭的丘陵。香港在如此之高的密度下仍然能保持城市交通的顺畅,有效地控制交通污染,与其居民极高的公共交通使用率分不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公共交通一直负担着全港80%以上的客流量,仅有大约6%左右的居民出行使用私人交通工具。正是由于TOD开发对轨道交通建设产生的巨大需求,尽管香港的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起步较晚,但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香港已建成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130公里。并一直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香港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TOD社区的土地利用形态。全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范围内,九龙、新九龙以及香港岛更是高达65%.港岛商务中心内以公共交通枢纽为起点的步行系统四通八达,凡与步行系统相连的建筑,本身就是步行系统的组成部分,其通道层及邻接的楼层通常作为零售商业和娱乐用途,给行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东京

东京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仅距城市中心半径20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着800多万人口。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形态使城市内部交通量高度集中。东京的铁路是这个城市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也是世界上少数能够盈利的城市铁路系统之一。以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新宿副中心为例,商业娱乐中心及其周围的办公建筑集中在距铁路车站不足公里的范围内,有空中、地下步行通道保护行人免遭汽车和恶劣气候的侵扰。由于大量活动直接在车站附近完成,轨道交通是人们出入该区域最方便、最常用的交通方式。由环形铁路向外放射的郊区铁路沿线更存在一系列典型的TOD社区。大型社区中心围绕车站布置,有景观良好的步行系统从中心通往附近的居住区,居民步行和乘公共汽车到铁路车站都很方便。居民到铁路车站的出行总量中,68%为步行,24%乘公交汽车,仅有6%使用私人小汽车。显然,这种用地布局在吸引远距离出行使用铁路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社区内部的机动车交通量。

第三篇:TOD设计原则

TOD设计原则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1、组织紧凑的有公交支持的开发

2、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

3、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将居民区各建筑连接起来

4、混合多种类型、密度和价格的住房

5、保护生态环境和河岸带,留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

6、使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

7、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哈里森·弗雷克提出,是为了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TOD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同时,也是新城市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但是,目前被广泛利用在城市开发中,尤其是在城市尚未成片开发的地区,通过先期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导人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政府从土地升值的回报中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

TOD源起

国外研究TOD最早最深入的当属美国。在经历了并正经历着小汽车出行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其城市或地区经历了以郊区蔓延为主要模式的大规模空间扩展过程,此举导致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土地利用的密度降低,城市密度趋向分散化,因此带来城市中心地区衰落,社区纽带断裂,以及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初,基于对郊区蔓延的深刻反思,美国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新传统主义规划(New-Traditional Planning),即后来演变为更为人知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作为新城市主义倡导者之一的彼得。卡尔索尔普所提出的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使用开发策略逐渐被学术界认同,并在美国的一些城市得到推广应用。1993年,彼得。卡尔索尔普在其所著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TOD替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并为基于TOD策略的各种城市土地利用制订了一套详尽而具体的准则。目前,TOD的规划概念在美国已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根据美国伯克利大学在2002年的研究显示,全美国有多达137个大众运输导向开发的个案己完成开发、正在开发或规划中。

TOD定义及内涵

TOD即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城市重建地块、填充地块和新开发土地均可以TOD的理念来建造,TOD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TOD从本质上可看作阻止城市无序蔓延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实际上营造了一种面向公交的土地混合利用社区,从地产和商业开发的角度更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开发模式及商业运营模式。综合以上,我们认为:TOD是指在不排斥小汽车使用的前提下,以培育客流为着眼点,以提高土地价值为核心目的,在主要轨道交通枢纽沿线及站点适度进行高密度的土地开发,并应伴随着居住、办公、商业、公共空间等用地的混合使用设计,同时宏观上兼顾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增长,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作用。案例

案例浅析

香港

香港人口60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在10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位于海拔50米以下的部分仅占18%,其余大多是陡峭的丘陵。香港在如此之高的密度下仍然能保持城市交通的顺畅,有效地控制交通污染,与其居民极高的公共交通使用率分不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公共交通一直负担着全港80%以上的客流量,仅有大约6%左右的居民出行使用私人交通工具。正是由于TOD开发对轨道交通建设产生的巨大需求,尽管香港的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起步较晚,但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香港已建成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130公里。并一直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香港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TOD社区的土地利用形态。全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范围内,九龙、新九龙以及香港岛更是高达65%.港岛商务中心内以公共交通枢纽为起点的步行系统四通八达,凡与步行系统相连的建筑,本身就是步行系统的组成部分,其通道层及邻接的楼层通常作为零售商业和娱乐用途,给行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东京

东京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仅距城市中心半径20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着800多万人口。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形态使城市内部交通量高度集中。东京的铁路是这个城市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也是世界上少数能够盈利的城市铁路系统之一。以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新宿副中心为例,商业娱乐中心及其周围的办公建筑集中在距铁路车站不足公里的范围内,有空中、地下步行通道保护行人免遭汽车和恶劣气候的侵扰。由于大量活动直接在车站附近完成,轨道交通是人们出入该区域最方便、最常用的交通方式。由环形铁路向外放射的郊区铁路沿线更存在一系列典型的TOD社区。大型社区中心围绕车站布置,有景观良好的步行系统从中心通往附近的居住区,居民步行和乘公共汽车到铁路车站都很方便。居民到铁路车站的出行总量中,68%为步行,24%乘公交汽车,仅有6%使用私人小汽车。显然,这种用地布局在吸引远距离出行使用铁路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社区内部的机动车交通量。

展望

在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至200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2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40.53%.预计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8.3亿~8.7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60%.截至2007年,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发展到140多个。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城市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预计达到42%~45%.城市化过程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在原有城市边缘摊大饼式扩展,另一种是发展新城或在原有的半城市化地区有选择地发展卫星城市。城市以第一种形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产生一些阻碍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诸如自然环境、地域结构等,城市规模越大限制性因素越强。从趋势上看,给以各类交通枢纽为载体的TOD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城市轨道交通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土地开发战略,即一方面在开展城市交通规划时,以大运量、高效率、环境友好的轨道交通为骨干,配合步行及地面公交接驳,从而减少市民出行对地面交通和私家车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开展城市规划时,要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进行高密度的商业、写字楼、住宅等综合开发,使住房、就业集中在车站吸纳范围内,使周边土地价值最大化。国内直到世纪交替时期才引入TOD策略,己有一些关于TOD策略的论文出现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相关杂志中。在北京、广州、南京等概念规划中也得到一些应用。而国内对于TOD策略的理论介绍和实证研究还比较少,部分还仅仅停留于概念阶段,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目前,从国内城市规划学来讲,人们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交通改善作用和经济拉动作用认识比较深入,但对轨道交通对城市格局引导作用的研究甚少,研究如何使轨道交通周边土地价值最大化的研究更少。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在对国外TOD模式和案例的大量研究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交通枢纽土地开发及商业运营的现状,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了针对TOD开发模式的专项研究,并将于今年年底发布TOD专项研究报告。我们也非常愿意与相关机构一道,共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TOD开发之路

第四篇:TOD设计原则

TOD设计原则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哈里森·弗雷克提出,是为了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TOD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同时,也是新城市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但是,目前被广泛利用在城市开发中,尤其是在城市尚未成片开发的地区,通过先期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导入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政府从土地升值的回报中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

1、组织紧凑的有公交支持的开发

2、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

3、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将居民区各建筑连接起来

4、混合多种类型、密度和价格的住房

5、保护生态环境和河岸带,留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

6、使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

7、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第五篇:浅谈对TOD、SOD、AOD三大城市发展模式的认识

浅谈对TOD、SOD、AOD三大城市发展模式的认识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就是城市的快速扩张。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相应出现:城市内部交通拥堵、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等。以及城市在扩张中呈现出的一些经济现象,催生了城市规划师们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探索。本文通过对三大城市发展模式的优缺点简要阐述笔者的认识。

【关键词】:TOD、SOD、AOD、发展模式、土地利用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城市土地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资源,是城市社会活动的载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张不断加剧。城市问题不断凸显,故而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它所强调的就是“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经营城市就是对构成城市空间资源、功能载体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及其相关延伸资本进行集聚、重组与运营,从而实现资产价值的行为和过程。TOD、SOD、AOD就是经营城市的三种常用模式。

1、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理论

1.1、TOD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模式

在饱受了城市无序蔓延带来的交通拥挤、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恶果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如何建立一套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有利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体系。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的杰出代表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 倡导提出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该模式旨在建立一种适合公共交通服务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强调公交优先理念,并沿公交走廊加强紧凑布局的综合土地利用。这一模式的提出很快得到了城市规划领域专家的普遍认同,并在美国、西欧、亚洲的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根源,城市的形成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土地利用决定了城市的交通需求,不同的土地利用格局会形成不同的城市交通量和交通结构。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的发展与演变会影响土地利用格局及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模式的变化会影响到其服务区域的土地开发。诸如某区域内完善的道路设施、协调运作的交通流组织模式、充足的停车泊位等都会通过市场手段影响到该地段的土地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因此说城市土地利用格局

土地开发与交通建设的关系

与交通模式之间存在互动反馈关系,城市土地用与城市交通互动关系是在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发展相互促进与制约的过程中进行的

对于当今中国,TOD的发展模式还是比较适应的,由于我国城市化尚处于中期阶段,我国城市的公交系统还不很完善,公交分级、公交专用线、信号优先等措施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公共交通远不能满足城市的生产生活要求。公共汽车超载严重,行驶缓慢,道路上交通拥挤现象严重,公共汽车与私人交通相互干扰,公共交通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低质量的公交服务容易使得中等收入群体考虑小汽车等私人交通工具。

TOD模式以600 m(约步行10 min的距离)作为社区的有效影响边界,形成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路网,突出步行,注重对人的关怀,土地开发上强调混合功能的实现,注重公共空间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塑造,都极大提高了整个社区的可达性,而这种可达性不仅仅强调交通机动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方便、TOD发展模式功能布置示意图 舒适生活工作“空间人文精神”的实现。TOD模式以步行、自行车交通为主,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是现今条件下交通通达性的最好表现。

1.2、TOD模式的优点

(1)促进土地高效利用。与传统的城市“摊大饼”式的低密度发展模式相比,TOD 模式更为注重的是土地的高效利用、混合开发。

(2)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城市的无序蔓延与房地产的城外开发导致城市居民的大举外迁,但是居民的工作、娱乐休闲、社会活动仍集中在老城区,这就引发这些外迁居民倾向于采用私人交通工具(私家车)出行,容易引起交通堵塞,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期的“钟摆式”出行往往造成城市交通的瘫痪。而TOD 模式由于是以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开发,居民可以在较短的步行距离范围内搭乘公交,有利于提高公交出行比例。

(3)降低基础设施投资成本。TOD 开发带来城市土地紧凑的高效利用,因而可大量节省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修费用。

(4)提供和谐的生存环境。TOD 开发模式按就近原则将居住、工作、商业、休闲场所合理紧凑地布置在公交站点周边地区,城市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公交沿线,因此TOD 可以降低居民的通勤费用,提高道路使用效率,解决“钟摆式”通勤问题。TOD 不仅要为中长距离出行提供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务,也为短距离出行提供高质量的步行环境,为居民提供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

2、SOD(Service-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理论: 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产生的一种新方式。所谓SOD,就是通过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的开发模式,即城市政府利用行政垄断权的优势,通过规划将行政或其他城市功能进行空间迁移,使新开发地区的市政设施和社会设施同步形成,进一步加大“生熟”地价差,从而同时获得空间要素功能调整和所需资金保障。一个成功的经典案例,是当年青岛市政府出让了老城区用地,而率先进入新区,实现了城市功能转移、空间疏解与优化、政府财政状况改善等多重目标。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SOD尤其是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中心转移,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示范效应和心理预期效应,是无法衡量的。

在福州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东扩南移、西进北改”的发展战略,并提出将福州市行政中心迁往仓山的城门镇(东部新城)。这一垄断规划信息的发布,直接引发了东部新城的建设狂潮。大型基础设施如火车南站、福峡路、市政设施等的进驻,无疑不给城门镇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新一届福州市委书记的上任,我们似乎预见,东部新城的建设就要被冷落。而位于台西科技园的地方,即将拔起福州的第二个CBD,福州的103大楼即将成为福州的新地标。可以说,这便是SOD发展模式的缺点所在。政府在权威的垄断城市规划信息背后,夹杂了较多主观因素,这使得城市的发展面临危机。

3、AOD(Anticipation-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理论

即规划理性预期引导的开发模式,这是一种城市经营整合概念,是一种城市经营的新手段。如果说,TOD是政府利用垄断规划信息带来的优势而进行城市经营。AOD则是政府充分利用发布规划信息的诱导作用来进行城市经营。政府通过预先发布某些地区的规划消息,公开相关信息,来激发、引导市场力量进行先期的相关投入,以尽快形成与规划目标相一致的外围环境和所需氛围,以便于政府在最为适合的时机,以较小的投入即可实现原先的规划建设意图。例如,在“杭州城市发

消费者望楼兴叹 展概念规划中”,针对未来远期要形成的CBD地区,就提出导入AOD的概念:在钱江新城南岸(未来CBD核心区)以低廉的土地价格预征土地,并向社会明确发布政府未来的规划意图信息,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心理预期,引导开发商在周边地区进行相应的开发,促使CBD所需的配套环境和氛围尽快形成。届时待建设时机与项目储备成熟,政府再进行CBD核心区的开发就是水到渠成了,一定也可获得高额的土地资金回报。

然而在高额的土地资金回报后面,我们应该看到房地产事业的蒸蒸向荣,以及让人瞠目结舌的天价房。我国作为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但是如今的社会似乎只是为贵族豪门所服务,“地王”的后面,便是成片的贫民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剧还要发生吗?

改革开放32年时光,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在国际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的社会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失业、持续走高的房价、贫富分化等。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而言,同样如此。如何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不仅对于一个城市的兴衰至关重要,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民,也是一大利好。

【参考文献】

[1] 马和,马利波,张远景.TOD模式理论研究,山西建筑, Vol.35 No.25Sep.2009

[2] 顾志兵,过秀成,相伟.南京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TOD发展策略研究,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3] 潘海啸.城市交通与5D模式,锐思评论 [4] http://image.baidu.com/

下载TOD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TOD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TOD模式在郑州未来交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5篇范例)

    TOD模式在我市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城市演变是城市用地和城市交通一体的演变,发展某种特定的用地模式可以产生某种与之相一致的交通模式,未来的城市形态应该通过城市土地利用和交......

    JVC硬盘摄像机1394解决tod格式方案

    用1394可以采集JVC的tod格式!没错,你没有看错!这是真的! 1、首先要将我们所要采集的视频,拍摄模式设置为1440CBR,否则无法通过1394进行采集。这可以通过设置菜单:视频画质1440CBR,......

    【轨道交通】美国TOD理念发展背景及历程解析[推荐五篇]

    【轨道交通】美国TOD理念发展背景及历程解析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模式自1993年由美国学者考尔索普(Calthorpe)教授提出后,引起......

    容桂站、北滘站tod开发规划的意见

    容桂站TOD开发规划的意见: 1、建议开展交通影响评价研究,梳理优化广珠轻轨容桂站和地铁容桂站周边交通组织和空间布局,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地铁和轻轨的辐射带动作用。 2、......

    模式比较

    玫琳凯模式---顾问交友式 1.皮肤分析卡 预约:了解基本信息、提前准备课前:了解皮肤问题,了解需求点课后:满足需求、强化需求 2.美容课讲义夹 讲文化、企业:对公司认同、文化认同......

    模式

    业组织的一切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它有别于其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的地方,就在于它用“软”的,无形的方式去影响和管理企业和企业人。文化氛围的塑造反映了对人本管理理想、境界的......

    模式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一 、提出的背景 比较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但是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在思......

    辩论模式

    主持人、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在此就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诚信的论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下就是我方的看法: 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谎言,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谎言,说谎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