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认识和把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科学认识和把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归纳和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其中,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这个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阐述和科学表达,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总体布局的思路内在闪烁着辩证、科学把握环保与发展关系的光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的基础地位就在于它为其他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本载体和支撑。
但同时也要看到,单方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粗放型的社会生产和浪费,往往造成自然资源的透支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永久性破坏,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和质量,而且直接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和美好生活,甚至使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也就是说,在不重视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片面和追求发展,即使短期内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还是会被“消除”。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是涸泽而渔。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目标、方式、路径上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种因素和变量:历史的和现实的、短期和长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总体布局说明,发展与环保之间并不是对立、先后和主次的关系,只要我们统筹兼顾、整体把握,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持续共生、协调融合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性和阶段性,但总体特点是能耗高、污染重、创新低,可持续性较差。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而资源有限、耗能单位众多是我国发展工业化所面临的现实。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对能源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也会与日俱增。
因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现阶段突出环保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能倒逼经济转型,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逐渐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就能创造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预计“十二五”期间,仅节能环保产业一项的产值就将达到十几万亿元,体量巨大。而且,当前国际竞争已经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加强这方面工作,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某些地方破坏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这种严峻形势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也直接威胁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往往是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的直接诱因和导火索。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长,充分说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切身相关,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正进入敏感时期。只有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起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优化需求,也才能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感受到不断实现中的美丽中国。可以说,这是从源头上治理部分社会矛盾,提升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性的环保、节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找到契合点、生长点;有利于凝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社会共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一起动手,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沟通,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环保与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对立、对抗的关系,而是可以融合、共建、共赢和互助的关系。
对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辩证把握,需要我们统筹考虑发展、转型和环保,努力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需要我们立足服务发展、服务转型、服务民生的需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说,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战略层面,立足基本国情,按照五位一体要求,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搞好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找好这几对关系中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找到实现共赢、双赢的现实路径和方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其他各项建设中去;另一方面是整体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梳理、编排各种要素,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基本框架和完整体系。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立足基本国情,特别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点,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总体规划重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同时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中央财政继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引导并帮助地方建立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第二,在制度层面,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首先是责任制度。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负总责的管理制度。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包括节能减排指标、生态修复指标等,并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严格实行责任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其次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战略环评,突出抓好化工石化等高环境风险产业园区、流域梯级开发、重要航道建设等规划环评,加大环保重点城市规划环评试点力度,健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加强对石化、钢铁等行业项目环评管理,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政策。探索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单和责任状制度,对于没有认真兑现环评承诺,造成较大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地区和企业集团,坚决实行限批措施。全面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继续强化环评全过程监管,制定环境影响后评价办法。
再次是推进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建设。定期形成环境监测以及环保绩效状况的评估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对于未完成任务和达到标准的责任主体,下达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意见,并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对于超额完成任务和达到标准的责任主体,积极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三,在产业层面,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跳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老路。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又是从源头上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继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需要强调的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优势,能耗强度平均只有工业的1/5,污染排放更低,要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环保科技攻关,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生态环保工程。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机遇、统筹规划、明确方向、重点推进,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加强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结合起来,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在政策层面,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体系,用政策手段调节经济行为,引导环保措施的普及和推广。
首先,要把环保投入列入年度预算,并保持合理增长幅度。国家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都要增加环保能力建设投入,保障必要的运行和维护经费。进一步扩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调动环境整治的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抓紧环境保护税的立法和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环保税促进企业强化环保举措的积极效应,强化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意识和责任。
再次,试点和实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政策,不仅可以使排污多的企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使排污少的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相关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把政府强制减排行为转化为企业自主减排行动,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最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强化经济杠杆对生态保护的基础性作用。抓紧研究论证,区别电、水、气等涉及民生的资源产品的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逐步实行有区别的价格政策,推进阶梯式资源价格改革,抑制不合理需求,引导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与合力。
第五,在社会文化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一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构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支撑。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加强对党员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严守法律意识。将生态文明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宣教工作者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将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道德培养、环境文化传播贯穿工作始终。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公共参与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只有参与,才能真正激发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热情。加强生态质量、生态水平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三是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由此形成社会性的、强大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与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
三、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的实现机制与政策建议
第二篇:试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试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第三篇: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发展的公平性,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面试题:你怎样看待“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
答: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组织评价和考核干部时,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政绩。有的地方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部分官员为了迎合上级检查,人为编造数字、泡制数字,这就导致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地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绿色政绩观,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绿色政绩观,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具体地说,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
2、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对那些急功近利、靠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竭泽而渔发展起来的“政绩”要明察秋毫,不但不能提拔,相反要追究责任。
3、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政绩是实的不是虚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不是形式主义“花架子”。考核政绩,就要深入实际,不仅要亲眼看一看,还要亲耳听一听。看看它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是不是实干出来的,干的是不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实事,能不能切实发挥作用,真正造福一方,惠及人民群众。
4、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应倾听群众呼声,看看领导干部是不是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重要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杨梅叶
中共中央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其核心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对这三者的关系问题一再强调并作了深刻的论述。在他看来,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因此,深刻领会邓小平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思想,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
一、改革是强大动力
邓小平同志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始终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的,为此,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论。
首先,“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对改革性质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小平同志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其所以称为革命,这是因为,一方面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它对社会各方面,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以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引起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和变化。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
其次,“改革是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的新情况所采取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就是改革。他说:“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3]又说:“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通过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4]还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5]“我们只能走改革的路,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所以,他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6]
其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明确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7]又说:“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8]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保守的。小平同志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接着说:“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9]“坚持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
以上这些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改革是社会发展的进步的强大动力,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是改革问题,没有改革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
二、发展是根本目的改革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反过来促进改革,改革和发展是我们时代的鲜明特点,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发展论。”
其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发展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因为,资本主义解决不了中国十亿人的贫困问题,解决不了中国十亿人发展问题,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富裕起来,而大多数地区、大多数人摆脱不了贫困状态,从而造成两极分化。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关键就在于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占主体,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以避免两极分化,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存在;坚持共同富裕目标,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以带动其它地区和其它人共同发展;实行计划与市场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二,“一切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靠经济的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大道理。”并且把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称之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加快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经济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中,推进改革、维护稳定都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条件。因此,我们始终要把加快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抓住机遇,立足现实,促进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小平同志说: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发展太慢不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不利于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难以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要争取一个比较满意的经济发展速度,凡是能够积极争取的发展速度,还是积极争取。其三,“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这就是:第一步,在80年代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90年代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再翻两番,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综合国力达到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统一的发展战略。这“三步走”是互相衔接的、不能随便超越的。为了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注意经济内部协调发展问题。一方面,现代化建设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出现了通货膨胀要及时治理,结构不合理要及时调整;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先发展起来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从而实现经济在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并推动整个社会全面进步和高度发展,要十分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
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论,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论。这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要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三者协调统一起来。小平同志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他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三、稳定是前提条件
中国要摆脱贫穷,实现现代化,搞改革开放,稳定是前提,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对此有不少深刻的论述。
其一,“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这是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的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既要认识到,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党的路线、对改革开放是拥护的,总的说来社会政治环境是稳定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诸如,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刑事犯罪增多,旧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国内外敌对势力又千方百计制造混乱、挑起事端。因此,必须居安思危,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其二,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邓小平同志认为,稳定是加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稳定,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经济发展才有可靠保证。邓小平指出,要达到我们的目的,第一条需要政治稳定,..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第二条就是现行政策不变。“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两个稳定。不变也就是稳定。”[10]这就是说,中国要发展,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些都搞不成。”[11]他还说:“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是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有秩序地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12]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稳定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民群众需要稳定。稳定离不开人民群众,只要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13]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然四分
五裂,一事无成。
其三,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除了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外,还必须要有二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他说:中国太穷,要发展自己,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他深刻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国际挑战和大好机遇,认为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必须做到两条:一是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以“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的办法去解决国际争端,正确处理国际矛盾;二是要在国际事务中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重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他还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14]这就深刻阐明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在这里,四个坚持与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四个坚持,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而改革开放则赋予四个坚持以新的时代内容。因此,离开四个坚持谈改革开放,就会迷失方向,走到邪路上去,犯右的错误;离开改革开放谈四个坚持,就会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犯“左”的错误。
总之,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局是稳定的,政策也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我国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这就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辩证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作者是北京化工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4页。[6][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9页。[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7页。[1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9页。[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8页。[1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7页。[1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
第四篇:如何正确地看待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地看待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都在为了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对资源进行过度的开采与利用,从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开始思考如何看待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面对着气候恶劣变化、温室效应、自然灾害不断„„保护环境这个话题稳稳地坐在了热门首位,居高不下,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报道也天天都在播。在面对着该继续快速发展还是停下了保护环境这个辩题,无关地域、文化的差异,人们一直都在思考着,讨论着。而说到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是人们不曾停止过的课题。
在讨论开始之前,我们先清楚了解一下,什么是发展,什么是环境保护,什么是辩证关系。发展,指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理论。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而辩证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重性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把握辩证关系的关键在于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问题,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结合以上三者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要探讨“如何正确地看待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个课题,我们必须要客观、全面地揭示发展和环境保护双方的矛盾与相互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在为了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对资源进行过度的开采与利用,从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这种事倍功半的方法也已被人们认为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是他们当时还不知道,在他们为了发展,而选择忽视自然本该有的法则后,他们必然要为他们过度开采与破坏的行为付出代价。
由此可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存在矛盾关系。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两者矛盾更加明显、尖锐。经济活动是人类不断利用自然界系列资源谋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人类为了自身的经济、物质上的利益,过分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资源退化,生物多样化减少,沙漠化、石漠化和荒漠化日益严重,空气及水质量急速下降„„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的缺乏,不但给人类经济发展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与环境共存了几千年,一直以来相互依存,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得到了经济的发展和生存的美好;到了近几十年,人类却极其过分,毫无自觉地挖掘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的破坏,环境保护更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但是,同时,发展与环境保护也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要求人类夺取自然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又必定会意识到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只有很好地保护环境,才能让人类更好的发展经济,更好地生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候,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但是,人类不可能总停留在无知的时刻,人类必定会保护好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双赢。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是维持人类适宜的环境质量,保护、增殖可更新资源使其不断扩大,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寻找可替代的新资源,为人类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准备。我们所提倡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实质是要求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只重视环境保护而忽视经济发展,则人类社会难以进步,缺少了物质上的享受,人类势必会更加猖狂地攫取资源,破坏环境;反之,则人类将会进入一个可怕的世界,资源的过分使用,环境破坏过度,会使自然的平衡被打破,自然资源大大减少,大大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
总而言之,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是矛盾的关系,同时又是相互统一的,在矛盾中运动,在运动中发展并最终统一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必须考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互相之间协调发展,才是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新概念。
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①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对于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需求。
因此,要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对政府部门失职的惩处机制。在发展理念上,在做法上,要努力构筑以绿色理念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集群发展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绿色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柱的健康产业发展结构。厂生产工艺要采用绿色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同时减少对传统高耗能产业投资,加强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攻关和突破,分期分批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严格限制工业园区扩张,在重点建设现有的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力争不再开设新的工业园区。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控制开采规模,要让矿产资源永继利用。
正确看待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以客观、全面的角度看待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信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是矛盾的关系,同时又是相互统一的。为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环境污染,但同样的,为了发展,保护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①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
②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
第五篇:科学认识与把握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纵览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把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历史的发展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只有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本质规律,自觉顺应历史潮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前仆后继,顽强奋斗。90年来,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离不开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发挥。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永不能忘。
时代在发展,选择就在继续。古今中外,有多少政治力量、政治道路,先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后又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而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未来也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以历史视野把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论断的认识贯穿在对党的未来的谋划中。我们党完全有理由为国家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党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党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否则就会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要求我们党必须自觉主动地选择历史和人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新挑战。要求全党同志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更好地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同心同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本世纪上半叶,把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我们党就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