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养老制度变迁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摘要: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在本质上是部分基金积累制。现收现付制可以实现养老金的代际转移,在支付规模小、人口负担较轻的情况下这种养老制度具有可行性,而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此制度受到严重挑战,于是各国养老金制度纷纷向基金积累制过渡。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现收现付制与统账结合制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结果显示统账结合制会使储蓄减少25,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成本的消化会对城镇居民储蓄产生负作用。
关键词: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统账结合制;储蓄;养老保险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的理论依据是代际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代人的社会保障待遇(主要指养老金)可以由同时期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缴费支付,即用在职劳动者的供款以支付退休人员在老年期的待遇,社会保障可以实现横向平衡。这种制度在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负担较轻,但随后通常会因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延长而负担较重。完全基金积累制的理论依据是个人收入纵向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者退休后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所需费用总和可与其工作时投保形成的基金积累总和保持平衡。在操作上,通过设立个人账户,记录其缴费及基金收益,劳动者必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时向自己的个人账户存钱并获取基金收益,实质上是一种强制储蓄。如果不考虑政府补助,与个人储蓄没有差别,其特点是强调长期平衡,不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能形成基金积累。智利是率先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现收现付制度容易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在一个趋于老龄化的社会里,现收现付制会出现支付危机,而基金制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1]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人口国家。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0.88亿,已达到总人口比例的7。[2]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预测,2000年至202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不足1亿增加到超过2亿。2028年至2038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在这10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将由2亿增加到超过3亿。[3]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以及未富先老的现实,使得我国“先天积累不足”的养老支付系统面临危机,在这一背景下,许多经济学家主张放弃现收现付制而转向基金积累制。在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浪潮中,1997年我国确定的养老保险模式为“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该模式规定城镇企业和职工共同的养老金缴纳应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其中的11进入个人账户,用于在职职工养老金的积累;17进行代际转移,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统筹支付,该体制实质上就是部分基金积累制。[4] 在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研究上,学者多集中于养老金制度及政策研究,对养老金的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屈指可数,具体到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更是凤毛麟角。[5]。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从1984年开始,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省的部分市县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突破了“单位保险”的围栏,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得以恢复。1986年劳动合同制工人按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是中国社会保险史上第一次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由此改变了养老保险完全由企业和国家负担的惯例。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出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的原则,职工个人缴费确定为本人工资的3。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构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的标志,明确提出了个人账户与社会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这个“决定”,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职工工资的11构成,其中8由职工个人缴费(4起步,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逐步到位),3由企业缴费划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统筹账户支付,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退休职工平均余命月数(120)。此外,养老金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工资的增长进行调节。在制度设计上,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是彼此独立的,分别支付不同的养老金。然而,实际的运行却并非如此,在基金紧张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可以向个人账户透支,由此造成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职工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进行试点,推行分账运行。2005年12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与1997年的《决定》比较,便可发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有了实质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固定除数120变为了可变的“计发月数”。这意味着提前退休必然导致月养老金的减少。[5]
二、两种制度对储蓄影响的文献回顾(一)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在某些条件下,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减少个人储蓄,这称为社会保险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最先明确提出这一点的是费尔德斯坦通过假定整个工作期内的储蓄都是为了退休期间的消费为目的,费尔德斯坦应用一个排除私人自愿的代际转移(即预防性储蓄)的“扩展的生命周期模型”证明:社会保障通过两个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一个力量是,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得养老金收益,就可以减少为了退休期的消费而在工作时积累财富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另一个力量是,因为与财富审查有关的社会保险可以增加储蓄,因而可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做“退休效应”。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退休效应,个人储蓄将减少;如果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个人储蓄可能增加。费尔德斯坦应用1929-1971年(除1941-1946年)期间美国的总指标进行参数估计的结果支持社会保障大大地减少私人储蓄的结论。几乎所有的估计值意味着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条件下,私人储蓄将至少比现在高50甚至到100。[6] 巴罗根据“中性理论”指出,社会保障有可能为个人的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这可能会抵消一部分挤出效应;进一步地,假设不同的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工作能力、禀赋、税负以及社会保障缴费率,那么退休年龄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遗产动机,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应该是零。[7] 在另外一些主要的论着中,达拜认为生命周期储蓄对于私人储蓄行为仅仅提供部分的解释,通过引入费尔德斯坦的社会保障财富变量,他扩展了他早期应用的持久收入消费函数,他认为实际的效用应比费尔德斯坦所估计的要小。[8] 雷默尔和莱斯诺伊指出费尔德斯坦模型构建的一个主要缺陷是他对那些将有资格成为各种不同社会保障收益享有者人数的估计,特别是他的模型的计算程序存在着众多缺陷:(1)给定制度内人口的就业现状,模型没有随着确定收益的条件概率的变化而作出调整;(2)忽视了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的重大变化;(3)没有包括当前领取福利金的女性。[9] 但费尔德斯坦随后又反驳,认为即使修改了那个计算程序上的错误,在1972年以前,美国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负面影响也要在44左右,对私人储蓄的影响占了34左右。[10]并且,费尔德斯坦于1995年用新的时间序列方法估计1974年那篇着名文章的结论,他在1974年文章的基础上再加上21年的数据,并修正了最初的社会保障财富变量,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每1美元社会保障财富减少2-3美分私人储蓄,总的来说,参数值意味着社会保障计划现在总共减少私人储蓄60。[11] 挤出效应的实质在于,一个公共养老金计划向个人提供了在退休之后有一定养老金收入索取权的制度化保证,这就使得个人有条件减少他在工作期间为了退休之后的生活而积累的一部分个人储蓄。意味着个人储蓄的目的只是在于把工作时的收入转移到退休之后消费之用。(二)基金制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基金制融资方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影响比现收现付制要复杂。戴维斯(Davis,1995)[12]利用生命周期理论讨论过养老基金对于个人生命期储蓄的影响。首先,由于养老金承诺的非流动性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个人储蓄不会随着养老金收益的增加而一对一的增加;其次,流动性约束的存在限制了个人自由借债的能力,意味着个人在其一生中需要较高借入的那些时间内,并不能按照其整个生命期的消费计划进行消费,这样,强制储蓄(如养老金基金的缴费)既不会因为借债也不会因为减少个人自愿储蓄而减少;第三,在一个增长的经济中,工人可能希望提前退休,这也会使他增加工作期的储蓄;第四,如果从当前消费转向未来消费的替代效应超过了可以减少储蓄的收入效应,那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会为提高个人的总储蓄而提供激励。假定一个供款基准制的基金制养老金计划,作为一个对个人的部分收入进行延迟支付的机制,它强制工作期的个人进行储蓄。假定个人的生命期收入和生命期的消费倾向一定,则这种强制储蓄也可能减少个人的自愿储蓄。因为强制性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同样具有替代效应,所以,它对总的个人生命期储蓄会有什么影响,首先也就取决于强制性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边际替代率的大小。如果边际替代率是1,则强制储蓄对个人的生命期储蓄就不会有所影响,但如果边际替代率不等于1,则强制储蓄也要减少个人自愿储蓄。戴维斯(Davis)在分析了12个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国家、智利和新加坡的养老金基金以后,并没有发现养老金基金对于个人储蓄的规律性影响,因此,他的结论是,基金制养老金计划对个人储蓄的影响要依各个经济的具体状况而定。[13] 世界银行通过美国职业年金方案、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方案和智利、新加坡的例证,认为积累制有增加居民储蓄,促成资本形成的潜力,而现收现付制计划则没有这种潜力。[14] 到目前为止,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由于研究方法的不用,选用指标的不同,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三、中国统账结合制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本文假设每个人生存两期——青年期和老年期,个人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政府保证养老金收支平衡。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关于中国现收现付制与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两种体制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一)现收现付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
1.企业:利润最大化。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3.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在模型中,我们只考虑与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的各项政府收入与支出,至于政府的其他收入与支出,假设它们相互平衡,收支相等,在模型中不予以考虑。在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经济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两点:一是按规定向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收取相当于缴费工资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费;二是将收取的养老保险费按规定以养老金的形式向老年人进行分配。由于现收现付制“以支定收”的代际转移经济可以实现横向平衡,当期收取的养老保险费全部用作当期的养老金,在理论上对政府的财政平衡没有影响,所以,在现收现付制经济的模型中不考虑政府部门。
根据上面的假设,解出现收现付制下t期劳动者的储蓄及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量:(二)统账结合制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目前,中国正在推行一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制度下,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老年人的养老金;另一部分用于个人账户积累。劳动者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养老金,来源于同期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来源于个人账户的缴费积累。养老保障体制的转轨,使原来现收现付体制的隐性债务显性化,显性化的部分称为转轨成本,政府要履行在现收现付体制下已经向社会成员所做出的养老金承诺,也就是说,要负责解决转轨成本的融资问题。
在模型中,假设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的转轨成本为Xt,在保证政府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它等于转轨期在现收现付体制下预期要支付的养老金减去统账结合制中社会统筹的部分: 从以上的分析与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养老金缴费方式的不同,由于转轨成本的存在,会导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11.77,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导致消费减少6.02,储蓄减少25。本文采用提高缴费率与政府发行国债两种方式来弥补转轨成本,弥补的比例各占50
四、结论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了一个两期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通过劳动者效用最大化对消费的影响,消费对储蓄的影响,对中国养老保险体制变革过程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量化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制度变迁使城镇居民的储蓄有25的减少。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因其具有再分配效应和较低的风险性,成为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导模式,因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支付威胁而倍受责难;而基金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却因智利等国家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倍受青睐。但是,当具体分析这种制度对我国储蓄的影响时,却发现在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变迁过程中,采用的统账结合制(部分基金积累制)会对城镇居民储蓄产生负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时期,转轨成本的存在使养老金的收支难以平衡,不管是提高缴费率还是发行政府债券都会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在保证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消费条件下,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会导致消费的减少也会导致储蓄的减少,但对储蓄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高建伟,邱苑华.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缴费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2(8):82-85.[2]陈晓.延迟退休:养老与就业两难[N].中国新闻周刊,2003-09-20.[4]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5):13-16.[6]MARTINFELDSTEIN.Socialsecurity,inducedretire-ment,andaggregatecapitalaccumulation[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182(5):905-926.[10]MARTINFELDSTEIN.Socialsecurityandprivatesaving:pepl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2,90(3):630-642.[13]李绍光.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99.[14]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123.
第二篇: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班级:计信S2010-
1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姓名:阙召迪、周云华
学号:06、3
5任课老师:蒋文嫱
设计时间:2012年3月
敬老、爱老、安老、养老,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
要在全社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得到安慰,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生仍灿烂”。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发展的态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面对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近几年,我们那个城镇也开始实行养老政策。据了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设10个档次,分别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新农保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每年每人都交100元,我爷爷79岁,奶奶73岁,所以爷爷奶奶每年可以领到他们应得的养老金。
市、县市区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
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可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部分余额可依法继承,且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
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养老设施状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1亿4千9百多万,占总人口的1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城市独居老年人占49.7%,农村亦达38.3%。农村老年人收入低,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常感孤独的老年人,在城市为18%,农村为30.9%。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乎我们想象。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还要翻上一番;而到2050年,中国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国家就是在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人均收入呢就是800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他的人均收入应该是在5千到1万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体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特征呢,就是未富先老。
庞大的老年人基数,无论是赡养还是医疗都得花钱,但对于中国来说,光靠国库是很难支撑起这样一大笔数额的。中国各地的公办养老院,目前都出现了排队现象,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住进养老院的情况普遍存在。
根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1.49亿老人当中,想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约占5%,这样就需要有700万个床位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全国养老院的床位,总共只有150多万张,缺口高达550万。为了解决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努力。
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制度建设空白
一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养老问题;二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医疗问题;三是农村还没有养老制度安排;四是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发展和完善遗属保险、护理保险、以房养老等新的保证措施,使城乡老年人都能做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
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处境是比较窘迫的。
1、老年人的劣势
第一,多数老人的收入在中下等水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恐怕是最苦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一直要劳作到最后一息。在城市,“啃老”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要间接地承担其失业子女甚至是第三代的生活费用。
第二,老人就医状况令人担忧。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飙升,更使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
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严重不足
老年人退休时间早,中青时年实行低工资制,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没有真正享受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成果。对高龄老人,我国已开展了某些老年福利工作,例如城市高龄老人公共场所优惠待遇、五保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等,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仍然十分薄弱。
目前,城镇一块的老人,因为有了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总算是有了“最后一道防线”;而在农村地区,老年农民除了家庭赡养以外,基本没有其他养老收入,养老风险很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由于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赡养纠纷案每年递增。
3、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首先,养老社会服务化的载体不足。全国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五保老人没有实行集中供养,散居的五保老人有很多,空巢老人数量更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生灾害病等,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护理。
其次,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调查发现,社会化的养老院,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1300元以上。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这些社会化养老机构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数量不足,不收取较高的费用就无法运转下去。
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既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需求,也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老人开心的度过晚年,没有任何怨言。
第三篇:房价对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 - 2011
房价对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
早在2007年,对于城镇居民来讲,高房价就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关注的经济现象了。而物价问题,在2007年就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关注之最了,可见,房价与城镇居民生活成本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本文将重点给出一些高房价对于城镇居民生活成本影响的数据,以及这些影响的具体体现。
首先是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2011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9854万平方米,增长13.6%;而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3326亿元,增长25.9%。经计算,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557.52元/平方米,去年同期数据为5520元/平方米,2009年同期数据为4800。
然后是2011年各月度CPI数据,2-8月分别为:4.90、5.40、5.30、5.50、6.40、6.50、6.20,CPI一直居高不下。
再次是城镇居民收入。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收支情况表明,2011年第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63元,第二季度为11041元。去年同期的数据为:5308、9757
按照同期的商品房价格计算,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假设每人需要购买30平方米的住房,一个三口之家为90平米)为:4.902。而2010年和2009年的数据可算得分别为:5.50和6。而由此可见,房价对于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已经有所下降。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若一典型家庭最多将3年的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住房,那么上面的数据告诉我们,大多数家庭离拥有自己的住房还有一段距离。而为了购买住房,居民的其他商品可支配收入将急剧减少,从而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调控措施包括:加息,提高首付,限购令,征收房产税,提高契税,营业税的调整。这些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生活状况。
第四篇: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班级: 电商S2010-2专业:电子商务
姓名:周饶、张娇玲
任课老师:蒋文嫱
设计时间:
2012年3月
敬老、爱老、安老、养老,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
要在全社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得到安慰,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生仍灿烂”。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发展的态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面对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近几年,我们那个城镇也开始实行养老政策。据了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设10个档次,分别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新农保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每年每人都交100元,我爷爷79岁,奶奶73岁,所以爷爷奶奶每年可以领到他们应得的养老金。
市、县市区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以及国家
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可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部分余额可依法继承,且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
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养老设施状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1亿4千9百多万,占总人口的1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城市独居老年人占49.7%,农村亦达38.3%。农村老年人收入低,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常感孤独的老年人,在城市为18%,农村为30.9%。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乎我们想象。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还要翻上一番;而到2050年,中国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国家就是在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人均收入呢就是800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他的人均收入应该是在5千到1万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体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特征呢,就是未富先老。
庞大的老年人基数,无论是赡养还是医疗都得花钱,但对于中国来说,光靠国库是很难支撑起这样一大笔数额的。中国各地的公办养老院,目前都出现了排队现象,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住进养老院的情况普遍存在。
根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1.49亿老人当中,想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约占5%,这样就需要有700万个床位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全国养老院的床位,总共只有150多万张,缺口高达550万。为了解决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努力。
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制度建设空白
一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养老问题;二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医疗问题;三是农村还没有养老制度安排;四是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发展和完善遗属保险、护理保险、以房养老等新的保证措施,使城乡老年人都能做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
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处境是比较窘迫的。
1、老年人的劣势
第一,多数老人的收入在中下等水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恐怕是最苦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一直要劳作到最后一息。在城市,“啃老”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要间接地承担其失业子女甚至是第三代的生活费用。
第二,老人就医状况令人担忧。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飙升,更使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
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严重不足
老年人退休时间早,中青时年实行低工资制,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没有真正享受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成果。对高龄老人,我国已开展了某些老年福利工作,例如城市高龄老人公共场所优惠待遇、五保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等,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仍然十分薄弱。
目前,城镇一块的老人,因为有了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等,总算是有了“最后一道防线”;而在农村地区,老年农民除了家庭赡养以外,基本没有其他养老收入,养老风险很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由于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赡养纠纷案每年递增。
3、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首先,养老社会服务化的载体不足。全国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五保老人没有实行集中供养,散居的五保老人有很多,空巢老人数量更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生灾害病等,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护理。
其次,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调查发现,社会化的养老院,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1300元以上。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这些社会化养老机构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数量不足,不收取较高的费用就无法运转下去。
四、建义
1.尽快出台新农保实施细则
结合《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尽快出台适合**的新农保实施细则,做好老、新农保各项政策的衔接,让新农保政策更加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宣传,确保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为推动**“三个加快”、建设“四个**”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加强新农保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等农村常用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动用镇、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进行宣传,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居民真正懂得新农保的优惠政策,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消除其后顾之忧,让其自愿主动参保。
3.政策惠民逐步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调查发现,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合算,但还不能解决养老问题。100位参加了养老保险的被调查者中,有72位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合算,占被调查者的72%,他们认为比存银行收入要高;认为不合算的有11人,占11%;认为说不清的有17人,占17%。当被问及你认为养老保险能不能解决养老问题时,回答不能的有55人,占被调查者的55%,回答说不清的有27人,占27%;回答能的只有18人,占18%。可见老农保政府补贴还相对偏少。在新农保试点中,要明确地方财政对农民参保应予补贴,尤其是对特殊困难群体的补贴还要提高。
4.严格管好用好养老保险基金
切实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在确保基金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的保值增值。探索一些风险小、收入高的基金增值办法,包括对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适当部分用于资本市场投资等。
5.继续探索养老政策新路子
近年来长沙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势下,要大胆创新,继续探索养老政策新路子,把长沙市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上有新的突破,让“养儿防老”转变为“制度养老”。
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既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需求,也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老人开心的度过晚年,没有任何怨言。
第五篇: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综述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综述
摘 要:社会保障改革和发展的一举一动,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障改革,更是关系到老年保障问题。重新审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改革,分析其利弊得失,进而为以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社会保障改革和发展的一举一动,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障改革,更是关系到老年保障问题。首先回顾重新审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改革,分析其利弊得失,进而为以后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从 1951 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我国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部分国家统筹型”向“企业保险”直至“社会保险”转变的制度变迁过程,并逐渐形成了统筹面广、层次多、部分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来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建构建: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953年1月,政务院又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意见的决定》,1956年《劳动保险条例》的实施范围扩大到13个产业和部门。至此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在各行各业的国营企业和一部分大集体企业初步建成,当时的养老保险特点是职工退休条件较低而退休金工资替代率较高。
养老保险退化为企业自保和退休机制的停顿:1966年~1977年,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阶段,特别是企业间转移支付机制的撤消使我国的养老保险退化为了单个企业间内部的养老保险或企业劳保。这种相互分割的单个企业内部自保的养老保险模式留下了企业间负担不均衡,退休人员生活保障与所在的单个企业经营风险相关的弊端。但由于制度覆盖范围内的经济组织,要不本身就是各级政府机构(机关事业),要不就是各级政府的附属部门(国有及大集体企业),都不具有独立的经济职能或经济责任,背后其实是政府承诺的政府托底保障责任。因此,即便是这种退化在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单位内部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还是比较好地实施了下去。
退休机制的回复和向多种经济成分的延伸: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了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而当时一批50年代就业的职工陆续达到退休年龄,退休离休和退职人员与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由1979年的6:100上升到1991年的16.7:100,这12年来退职、退休、离职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3%,而同期在职职工年平均增长只有3.1%,这大大加重了企业或在职职工的负担。所以在当时养老保险制度完全由企业负担的现收现付模式下,不仅企业间养老负担苦乐不均,老企业负担过重,留利水平大大下降;新企业负担轻,各方面发展较为顺利,而且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资金积累,职工的养老保险权益得不到保障,产生了新老企业竞争条件的不公和新老职工的矛盾,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开始逐渐暴露出其体制弊端。
退休费社会统筹的推进和个人缴费机制的引进:80年代初,一些地方开始自行进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1984 年以后,在各地政府和劳动部门的推动下,全国范围内也开始进行积极的试点工作,从而拉开了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序幕。统筹的目的就是要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以减轻国家财政和企业的负担。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出: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扩大统筹范围,建立养老保险的三支柱模式,即:政府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在政府基本养老保险中提出了引入个人缴费机制,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的基本原则。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颁布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之后,各地区正式开始建立“统账结合”制度的试点。1994年,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改革试点开始全面推开。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规范:1997年,这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社会保险形式已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个人账户,积极缴费并督促企业按时足额缴费,从而提高了养老保险金的收缴率,取得了一定的积极的效果。于是,国务院于1997年7月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归纳了今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六项目标,即“广覆盖,多层次,四统一,两结合,两对应,两分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入制度统一阶段。2000年底,在辽宁省、黑龙江和吉林三省进行了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2005年12月,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总结东北三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其重点一是扩大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把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作为重点;二是改革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现阶段我国老龄化的加剧无疑对于处于改革进程之中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养老保险制度自身而言,赡养率的不断提高,要么使工资替代率下降,要么使缴费率提高,在养老保险金刚性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后果是缴费率的提高。从经济增长和养老保险的关系上看,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会反映在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上。在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下,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及加大对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养老保险的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高书生:《社会保障改革何去何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国际体改委国外经济体制司、分配体制司:《弗里德曼等外国专家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几点意见》,载《中国劳动》,1987(7).[3]冯建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载《社会保障》。
作者简介:田密(1990.8-),女,汉族,重庆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研究方向:保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