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作治理:成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合作治理:成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从现代民主发展趋势看,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的转变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逻辑理路。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是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成都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探索合作治理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区合作治理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需从改革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强化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对接机制等方面推动社区合作治理深入发展。
关键词: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合作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住的基本平台。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城市资源分配紧张,社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社区服务的行政化倾向与社区自治存在矛盾。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公有
[1]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大量增加,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社会服务不断向社区延伸。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在加强城市治理、服务市民生活、提升文明程度、发扬基层民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建设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拓展,要求并呼唤社区治理方式的调整和创新。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协调好各方关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实现社区治理,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区和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社区治理在整个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探索性和先导性。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部分和整体、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社区治理创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现代民主发展趋势看,多元主体合作治
[2]理是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成都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探索“合作治理”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在新形势下总结、完善和推广“合作治理”的社区治理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城市社区建设中“合作治理”的重要意义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当今社会治理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已不是参与治理或社会自治,1.建立组织体系。成都市在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方面首先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这主要包括区县级政府的管理机构、乡镇(街道)社区管理机构和社区的管理组织三个层次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区县级政府的社区管理机构由社区建设委员会和其他职能部门组成。其中社区建设委员会作为区县级社区建设决策机构由区县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协调及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工作;下设社区办公室于区县民政局负责社区管理服务日常工作;其他职能部门不同程度地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接或多或少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建设重大事项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区县委决策,区县社区办公室协调各职能部门执行。乡镇(街道)的社区管理机构主要在乡镇(街道)党委领导下,由乡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等专职机构,社会事务与计生办、综治办、城管科等职能科室以及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构成。根据各自职责范围承接区县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承当相关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机构主要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服务站等构成。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代表全体社区成员讨论社区重大问题;社区居民委员会对社区内日常事务进行行政领导;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由社区单位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对社区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协商;业主委员会系基于物业管理而设立的自治组织,代表全体业主的利益;社区公共事务服务站实行“一站多居”的管理模式,即一个服务站服务多个居民小区,承担政府工作部门交办的社区警务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民政工作、残疾人工作、劳动保障工作、社区卫生工作等任务,同时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利民社区服务。
2.形成共建格局。现实的社会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系统或网络背景下进行的,单一主体的单个行动往往难以取得最优的绩效。一个健康、和谐的社区,也应该是政府、社区、居民、企业等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为此,成都市改变原有的社区事务由政府“独角戏”的管理思路和方式,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与社区资源,形成了地方政府、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其他各种力量多元主体共驻、共建、共享的社区合作治理格局。在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格局中,地方政府既是政策、制度、规划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是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又是信息、服务、资源的提供者,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者,社区力量的动员者,社区治理的直接合作者,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领导、指导作用。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及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他们制定本社区发展的规划、制度,并开展具体的治理活动。其他各种力量包括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他们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社区治理的介入者与合作者。
3.规范运行机制。社区运行机制,是指在特定的社区管理体制中,社区各要素依一定的结构有机地结合,从而使社区具有和能够发挥出特有功能的方式。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社区运行机制,对于保障社区正常、健康、高效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坚持“议行分离、民主管理、强化职责”原则,不断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一是完善居民民主选举制度。由社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每户派代表或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3至5人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二是建立健全居民民主决策制度。凡是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制定和修改居民公约、审议居委会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兴办社区公益事业等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实行民主决策。三是健全
使得社区居委会出现行政化倾向,甚至还有许多居民认为居委会就是“一级政府”。
2.居民社区意识待加强。社区意识是居民对于所属社区所拥有的一种同体共感及和衷共济的一体感。这种一体感植根于居民个人对社区的知觉与态度,同时表现出对社区的认同、关怀、参与等心理作用,这是居民个人与社区通过互动交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的表达。居民的社区意识,来源于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又促进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调查发现,有的居民对我国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向的总体背景认识不清,缺乏积极地开创新局面和新生活的精神动力,依旧抱着“不跑不叫,不叫不到,不给不要”的传统观念,民主意识缺乏;有的居民对社区概念缺乏了解,对社区是干什么的认识不足;有的居民对社区居委会仍停留在“发通知、搞卫生、管户口、查生育、盖印章”的表层认识上。甚至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让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参与持观望、犹豫、怀疑或抗拒态度,也就不难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淡薄了。
3.社区建设合力需提升。城市社区治理不仅限于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合作,社区内各种力量(居民、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也是重要的合作者,并且其参与合作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政府和社区的角色、功能定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主要有:为社区提供市场化服务,如物业公司的服务;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或非营利性服务;提供资源或捐赠等。但目前情况是,一方面,社区内组织发育不够成熟,数量、种类和资源条件有限,社会捐赠文化和机制处于建构之中,社区内部组织募捐能力较低,社会为社区提供专业化服务不足。如一些老单位宿舍、老居民院落至今仍未引进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志愿者服务也仅限于机关干部、社区党员、小区居民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另一方面,因缺少有效的社会对接机制,现有的资源得不到利用,潜在的资源得不到挖掘,居民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一些辖区单位认为与社区共建会加重单位负担,即使资源闲置也不愿意向社区开放。为此,有的社区或者社区居委会不得不成为力不从心的社区服务生产者,或者由政府再投入修建社区公共设施。这既影响到国家和社区治理角色的到位,职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到政府、社区与社会正常合作,也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
4.社区资源动员能力低。社区治理需要相应的物质资源支持。社区资源动员能力高低直接关乎社区公益事业的推进和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长期以来,社区建设及社区居委会经费依赖政府的投入,基本形成了对财政资源的依赖。这样的财政投入机制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在政府对社会建设总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社区建设很难获得大量财政拨款,区县政府或乡镇(街道)拨给社区居委会的经费,基本上只能保证居委会的日常开支,而各类自治活动则无法正常开展。二是社区面向社会的资源动员能力较低。居委会对政府资源的依赖,很容易产生“拿政府的钱,为政府办事”的观念,而居委会整天忙于应付政府的行政事务,对社区居民了解不多,为居民和社区内组织切实服务就跟不上,这势必降低居委会在居民和社会组织中的自治组织认同感,得不到居民的社区自治参与热情,从而削弱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使社区内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制约社区合作治理的开展。
四、完善城市社区治理合作化模式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
或缺的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民间组织发育还很不成熟,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不足、现有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问题。为此,在社区合作治理中,政府要充分尊重社区组织和居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法律制度安排,支持市场主体、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生产与提供,支持驻地单位与其他社会力量通过资源提供参与社区治理。一要为民间组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议政府通过制度措施为民间组织开辟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建立民间组织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机制,形成民间组织发展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格局。二要推动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通过法律法规对志愿者行为进行鼓励,通过财政手段扶持民间组织发展,建立政府对民间组织的资助机制。三要监督规范民间组织。通过财务监督、业务监督、内部监督等确促民间组织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允许的范围内健康运行。
3.强化市场化运作,多方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在社区治理资源建设方面,国家应当加大政策供给和财政支持的力度,社区应当主动向政府、社会和有关部门获取各种行政与政策资源、财政与经济资源、信息与智力资源等法律政策许可的资源。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县政府要将社区建设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足额拨付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生活补贴,统筹解决居委会的办公用房。二是费随事转。政府或有关单位在交给社区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应将此项工作的经费交给社区。三是有偿服务。社区内提供的服务,在开展福利服务的同时,若法律政策允许的事项可以拓展有偿或低偿服务。四是政策优惠,对社区内开展的服务项目,要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五是社会赞助。鼓励辖区单位和个人捐款支持社区活动。
4.建立有效的社会对接机制,加强社区自治。合作治理是现代社区建设的逻辑视野。为了推动社区建设稳步发展,必须从建立和完善社区治理的相关制度、培育社区合作治理的价值共识着手,加强社区自治,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一是进一步理顺社区内部组织关系。应着力加大“三大机构”(即社区事务决策机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事务执行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事务议事机构——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的建设力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各尽其能,各负其责,让利益相关者资源共享、利益均瞻。二要营造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环境。以法律制度形式拓宽和保障居民民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鼓励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或组成业主联合会、文体协会、志愿者协会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心理认同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三要建立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关系网络。通过邻里网络的信任、合作与互助,把自我利益和团结互助结合起来,为社区利益相关者合作治理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四要特别关注驻地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可以考虑制定一定的政策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如对积极参与共建并作出了一定贡献的企业,可以在税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
参考文献:
[1]黄仕红,宋小娥,任晓波.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2).[2]侯琦,魏子扬.合作治理:中国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3]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J].行政论坛,2008,(6).
第二篇: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张德才
2005年第8期 ——民主法制
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2004年,宜昌市西陵区以社区“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三推一选”的选人用人机制,(“三推”:即由党员、社区居民代表、驻区单位推荐;“一选”:即选举委员会选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探索实施“三制一评”的社区民主管理办法,(“三制”:即重大事项听证票决制、社区事务公开制、两委工作述职制;“一评”:即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绩效民主测评)有效推进了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主要做法
——实行“三推一选”,民主选举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一是在选举前,区委、区政府组建专班,开展调研,制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三推一选”工作的指导意见》等3个指导性文件,还发出了《致社区居民、共产党员及驻区单位的一封公开信》,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借助媒体造舆论等形式,广泛宣传“两委”班子换届实施“三推一选”的意义、原则、程序,以及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资待遇等,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竞选和选举。二是组织“三推”提名,确定初步人选。首先由党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社区居民户代表、驻社区单位3方面的代表,根据“两委”所设职数,联合进行等额推荐提名,然后根据本人意愿和“三推”票数,按30%的差额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提交选举委员会审定,最后由选举委员会按照《选举办法》确定正式候选人。三是现场竞职演讲,投票差额直选。正式候选人确定后,由选举委员会张榜公布,印发候选人情况简介。在此基础上,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让候选人进行现场竞职演讲,投票差额直选。据统计,本次换届选举,入户登记户代表选民45100多人,入户登记率为98.63%。有40450户选民户代表参加了选举投票,参选率为89.7%,325家社区单位参与选举,参选率为97.3%,6200多名社区党员参加了社区党组织的选举,参选率88.6%。40个社区自荐报名456人,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22岁。“三推”确定正式候选人272名,差额率为30%。其中,原社区工作者188人,社区下岗职工55人,社区退休人员23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6人。
——推行“交叉任职”,实现党的领导和居民自治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因此,做到党的领导和居民自治有机统一,实现党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是完善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减员增效问题,一方面,区委明确规定各社区专职工作者职数必须控制在5-7人,不得突破。另一方面,采取交叉任职的办法,精简社区专职人员职数。同时,进一步强化各街道责任,把推进社区“交叉任职”作为街道党政班子工作考核内容,有效促进交叉任职贯彻落实。全区40个社区书记、主任交叉任职面达100%,“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面76%,“两委”班子职数由原来的247名减为209人。
——推行“三制一评”,完善社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一是重大事项听证和票决制。凡是涉及社区的投资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兴办公益福利事业,社区改造,社区有关规章制度等一些重大事项或事关社区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必须由“两委”班子提出,并召开有社区各方面成员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投票表决。二是社区事务公开制。每个社区均设立社区事务公开栏,定期将社区财务收支情况、重大决策执行情况、重要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承诺事项的兑现情况予以公开,自觉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三是社区“两委”工作述职制。每年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大会,听取
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述职。四是每年年末,由街道牵头组织成立由各方代表组成的工作考核小组,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考核和民主测评。
初步成效
西陵区在社区全面推行“三推一选”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实施“三制一评”的社区民主管理办法,已取得初步成效。
——搭建了社区自治新平台。一是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扩大了基层民主,激发了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广泛参与的热情。二是有效解决了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组织选举难、推出“新人”难和落选人员安置难等“三难”。
——实现了社区工作者的减员增效。一方面通过交叉任职,社区专职工作者职数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头经费大幅下降,保证了社区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彻底改变了过去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
——构筑了社区建设新格局。把社区单位意见纳入“两委”班子,是“三推一选”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激发了社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和共建意识,增进了社区与辖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合作与发展,社区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和利用。
几点启示
西陵区在社区全面推行“三推一选”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实施“三制一评”的社区民主管理办法的实践,给我们以启示。
第一,推行“三推一选”是顺应社区居民迫切参与民主选举的需要,是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载体。“三推一选”突破了以往的提名方式、考察方式、选举方式,将选人用
人的决定权交给了社区选民、党员和辖区单位,打破了以往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传统做法,使“官由民选”得到充分体现,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第二,“交叉任职”是顺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要求,推进党的领导和居民自治有机统一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交叉任职”,扩大了“两委”班子中的党员比重,特别是党支部委员兼任居委会成员,畅通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途径,使党的领导和居民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三,“三制一评”是顺应居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愿望,增强对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有效办法。通过实施“三制一评”制度,把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社区工作的评议权交给居民,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共同办好社区事务、共同建好文明社区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作者系中共西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第三篇:社区党建的探索与思考
社区党建的探索与思考社区党建是以街道党委和居民区党支部为主体的,由街道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是街道党建工作的延伸和拓展。社区党建的扎实推进,适应了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落实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提出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社区党建是城市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社区党建是城市改革提出的要求。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街道党组织和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例如:随着各方面改革的深化,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将逐步分离出来,转由街道承担;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大量的下岗职工滞留街道,街道党组织协助有关方面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任务加重;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街道党组织和街道办事处承担的居民动迁和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随着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街道承担的流动党员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任务日益繁重。在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其他各项改革的进程中,必然要涉及人们既得利益的调整,甚至产生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要把这些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也必须充分发挥街道作为社会秩序“稳定器”的作用。凡此种种,都给街道党组织和街道办事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这种要求,近几年来,不少城市逐步实行“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居委会)”的管理体制,探索“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街为基础”的工作思路,把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街道和居委会,赋予街道党委对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的职权,以及对区有关职能部门设在街道的派出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职权。这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组织条件。
其次,社区党建是城市发展提出的要求。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城市,近期目标是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文明社区。社区建设是社区内所有单位、所有党组织和党员、居民群众的共同责任,共同需要。由于街道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街道自身承担社区建设任务的有限性。这在客观上需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组织的整体优势,其中包括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各有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再次,社区党建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自身的要求。街道党组织建设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工作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例如,按照党章规定,发挥党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既需要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明确的要求,也需要街道党组织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流动人口中的党员、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党员、没有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的管理,更需要街道党组织与有关单位党组织密切配合,搞好合作。一些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出的建设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党员、职工要自觉搞好邻里关系,带头参加社区建设的要求,也需要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街道党组织搞好协调配合。
适应上述需要,一些城市适时提出并积极探索社区党建这一新的课题,初步形成了社区内党组织、行政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基层组织的整体优势,在共建精神文明,共管社区事务,共抓社会治安,促进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预期成效。
二、社区党建的主要途径
实践证明,开展社区党建的有效途径主要有:(1)建立社区工作协调机构,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协商议事,协调工作。主要形式是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建研究会、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服务协调委员会等。(2)街道、居民区党支部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结对共建”。主要形式是文明小区共建、军地“双拥”共建、厂街共建、校企共建等。(3)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者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把流动人口中的党员、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党员、没有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管理起来,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4)建立文明小区服务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通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包楼责任区、社区党员联谊会等形式,把居民中的在职党员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作用,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5)加强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和居民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党委和居民区党支部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注重发挥街道机关和直属单位党支部及组织关系在街道的党员的作用。集中精力把街道党组织自身的事情做好。街道党组织自身有所作为,在社区建设中才能有所作为,才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一些城市的经验,开展社区党建工作
第四篇: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
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
广汉市幅员53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60万,市区常住人口15万,暂住人口5万,城市面积17.4平方公里。广汉市公安局从提高社会治安控制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出发,在完善巡逻工作方面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主要进行了“四次改革”。
第一次改革主要是组建专职巡逻队伍。全市从1992年6月组建治安大队,队员正式佩戴巡警标志走上街头,当时负责市区主要街道和公共广场的巡逻防控,开始承担110报警电话的值守及部分调度、处警的职能;第二次改革主要是推行交警、巡警合并。1993年6月改扩建为巡察大队,时因市委、市政府学习借鉴上海市城管工作经验,针对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为了使街面路面警力合理布局,发挥最大管理效能,改由巡警全面负责城管综合执法包括在市区实行“交巡职能合一”改革,由巡警同时全面负责城市交通管理(包括处理违章,处理一般交通事故,负责交通标志及设施,管理客运人力车等),并受委托履行城建、工商、卫生、环保等部分城管执法权;第三次改革主要是推行110指挥体系改革。1998年1月,市局单独设立110指挥中心,通过做实做强公安指挥中心,加强巡逻工作实战指挥、统筹调度。同时,初步建立街面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以交巡警、治安、派出所等为主体的城市街面巡逻防控机制,初步建立了严密设防、快速反应、机动灵活、规范运作的巡逻防控格局,有效提高了对社会面的整体控制能力;第四次改革主要是2006年以公安部加强“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在原有巡防机制基础上,以提高治安控制力和群众安全感为目标,落实巡防力量、规范勤务运作、加强统一指挥、强化巡防保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初步建立了网格化布警、多警种联动、全时空控制的新型巡防机制。
一、巡逻防控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巡逻防控工作是提升整体防控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巡逻防控是及时打击、控制和预防各类违法犯罪的社会治安管理的有效手段,它包括对现行犯罪的快速反应处臵功能,对社会治安实施科学有效管理的功能,对治安事件和各类犯罪的预防控制功能,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抢险和救助功能,并作为公安机关的“主业”,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巡逻防控工作是对实施违法犯罪时空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由于巡逻勤务的活动面广,警力辐射范围大,巡逻方式机动化强,具有主动的勤务特性,能够有效强化对违法罪行为的时空控制。因此,加强巡逻防控工作必须要以保证压发案和在第一时间抓获犯罪嫌疑人为目标,并在研究和掌握犯罪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落实巡逻工作“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以打促防”的功能定位,针对案件高发案地区、案件高发案时段、案件高发案类型不断调整巡逻警力的投向和投量,最大限度的把警力摆到街面,使警务工作前移,把侦查破案的后臵手段变为巡逻防控的前臵手段,以“先发型”的警务方式,最大限度的压缩犯罪可能发生的时间、空间,消除犯罪可能得逞的各种外部条件,以此体现巡逻勤务的全时空特性,实现对违法犯罪的全时空控制,强化对整个社会面的动态控制。
(三)加强巡逻防控工作是增强公众安全感的基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安全就成为人们目前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一般来说,群众对安全感受的强弱以及他们对公安机关工作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看破案数、破案率或其他业务行动的结果,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公众对这些行动及其结果没有直接的感受。群众安全感的强弱以及他们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很大程度是源于警察在他们身边的出现和存在,遇到困难或不法侵害时,可以随时向警察求助,使他们感到公安部门在致力于制止违法犯罪,无形中增强了公众的安全感及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二、进一步加强巡逻防控网络建设对策思考
现代警务的基本内涵是信息警务、实战警务、反应警务,根本特征是实战化、规范化。社会面巡防机制改革是现代警务机制的重要方面,在改革方向上必须按照“主动警务、高效警务、科学警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组织体系、勤务制度、运作机制,构建网格化布警、多警种联动、全时空控制的“大巡防”格局。
(一)要按照主动警务的要求,努力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所谓主动警务,就是要根据社会治安特点动向,主动调整警力部署和巡防布局,切实提高应变反应能力和防控工作的针对性。犯罪的具体时空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巡防工作不能简单地搞一个模式、一套制度,而必须以变应变、灵活机动。要建立街面动态治安的信息研判体系,切实加强社会治安动态研判,实行等级布警,根据警情的重要复杂程度,及时调整防控重点和力量部署,指导街面巡逻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变静态警务为动态警务。巡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时空覆盖、全天候控制,总的勤务方式是四班三运转,在具体组织实施上,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紧扣社会治安现实动向,灵活调整勤务安排,切实防住案件高发时段、路段和部位,不仅做到“猫鼠同步”,并且要技高一筹。
(二)要按照高效警务的要求,努力做到巡与管的有机统一。所谓高效警务,就是要落实责任、规范操作,做到布网严密、反应灵敏、控制有力、打击精确。首先是要提高街面见警率。西方警界研究表明,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并非源于警察的破案数、破案率和其他业务活动的结果,往往来源于身边的巡逻警察。国内相关调查显示,见警率已被认为是影响安全感的首要因素。在提高见警率的基础上,更要不断提高管事率、现场抓获率和群众满意率,增强社会面巡防工作的实际效能。要研究制定巡逻民警工作标准规范,细化社会面巡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使每个巡逻民警都十分清楚上街该干什么、怎么干,遇到不同警情该怎么处理。要严格落实巡逻工作责任,推行巡区、巡段包干负责制,量化分解巡逻盘查工作指标,并加大检查督促和考核奖惩力度,充分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
(三)要按照科学警务的要求,努力做到打防控一体化。所谓科学警务,就是要科学规划巡防网络、科学配臵警力资源、科学设计运作流程,做到科学用警、集约运行。真正意义上的巡防机制是一个科学体系,包括网格怎样布局、资源怎样配臵、警力怎样调度、运作怎样衔接等,都需要系统研究、统一规划,在实战中不断磨合完善、形成常态,并与社区农村、单位内部、治安卡口、现代科技等防控网络有机衔接起来。要实行网格化布警,科学划分巡防区域,统筹各种巡防力量,落实巡防工作责任。要实行分层次布控,着力构筑城市5分钟内处警反应、城市10分钟内支援反应的两道防线,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紧急警情,迅速在相应范围内形成合围。要实行联动式布防,做到街面巡防与社区防控相呼应,单位内部保卫力量与治安卡口值守力量向周边辐射,巡防工作与社会治安监控网络相联动,确保形成巡防合力。
三、针对巡防工作薄弱环节,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 社会面巡防机制建设毕竟刚刚破题,总体上看,工作机制和实际运作还不够规范、不够完善,离主动警务、高效警务、科学警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来说:一是思想认识还需提高。从领导层面看,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把街面巡逻、治安卡点等搞起来就是巡防改革,让警力上路面、警车跑起来、警灯亮起来就是治安巡逻。从民警层面看,有的认为是权益之计、短期行为,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少数甚至认为从事巡防工作很没面子、没有前途、心灰意冷。二是巡防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受警力、经费装备、体制机制和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防控措施得不到真正落实,治安防控网络仍不严密,缝隙漏洞还有不少。三是巡防勤务不够规范。运用情报信息主导巡逻的意识薄弱,没有根据辖区治安实际灵活调整巡逻路线和力量部署,在警务时间上仍然是墨守成规、在力量摆布上仍然是平铺直叙,勤务方式上仍然是机械简单,巡防勤务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四是民警素质还不高。在身体素质、执法办案、巡逻处警、识别犯罪等方面与任务需要存在差距。应当高度重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不断提高动态社会治安管控能力。
(一)要针对巡防力量不够稳定的问题,在建强巡防专业队伍上下功夫。巡防专业力量偏少、人员比较分散、队伍不够稳定,已成为制约巡防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重要障碍。要把建强专业队伍作为健全完善巡防机制的首要任务来抓。一要坚持专业化方向。从世界警务发展看,各国警察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巡逻作为主要勤务方式,如美国巡逻警察占警察总数的60%左右,香港高达70%左右。尽管在现有体制和警力条件下,达到国外巡警队伍那样的规模还不现实,但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不能动摇。要通过规范机构设臵、下沉机关警力、整合巡防力量、增强实战素质等途径,逐步发展壮大巡防专业队伍,逐步确立当警察从巡逻干起的导向,使巡防警务成为维护社会面治安秩序的中坚,成为培养现代职业警察的摇篮,成为催生现代警务机制的酵母。二要做强专业巡防队伍。明确专业巡防队伍由指挥中心统一指挥,治安部门或专业警种负责管理,从经费、福利、装备、机制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构建专业的巡逻防控队伍,充分发挥打防威力。经常性地开展巡逻处警技能专业培训,着力增强巡逻民警的依法盘查能力、发现可疑能力、现场应变处臵能力,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三要规范巡防工作模式。巡逻勤务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抑制违法犯罪、维护交通秩序、及时提供服务、保障公共安全。巡逻勤务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勤务模式是否科学。根据城市大小规模,社会面巡防工作可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复合型巡防模式,即以分局巡防专业队伍为主体,负责中心区域和主次干道巡防工作,并以市局机动力量、派出所专业巡逻队和交巡警为辅助,以机关民警、武警等其他力量为补充;另一种是中小城市和县城的集中型巡防模式,即将目前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巡防力量整合起来,成立专业队伍,承担起社会面巡防的主要任务。巡防专业队伍在管好治安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交通管理职能,并赋予相应的管理和处罚权限,以增强提高社会面巡防工作的综合效能。
(二)要针对指挥不够顺畅问题,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上下功夫。指挥中心在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面巡防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指挥职责不够明确、覆盖不够全面、调度不够顺畅等问题,进一步理顺上下关系、畅通指挥渠道,不断提高实战指挥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着重要把握好统一、权威、高效这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按照“统一”的要求,明确指挥调度职责。进一步明确指挥中心在巡防工作承担的职责任务,由各级指挥中心统一规划巡逻防控的总体布局,统筹划分巡防网格和巡区巡段,指挥调度巡防民警开展巡逻处警工作,确保社会面巡防这张网始终牵在指挥中心手上。要进一步完善“三台合一”运行机制,健全完善110接处警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要按照“权威”的要求,强化先期指挥职能。要规范指挥机构设臵和机构名称,完善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健全总值班长带班指挥制度,切实强化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权威。要配齐配强指挥中心总值班长,并赋予总值班长先期处臵、装备调用、检查督导等权限,对一般警情予以直接指挥处臵,对重大警情按规定实施先期指挥处臵。三是要按照“高效”的要求,健全处警指挥机制。应在巡防工作中实行一级处警,即指挥中心对街面路面专业巡防力量实行“点对点”指挥,在第一时间将处警指令直接下达到巡逻车辆、巡逻民警,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处警效率。要对巡区巡段和巡逻车辆、巡逻民警进行统一编号编组,并配备必要的通信装备,推广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确保一旦发生警情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施指挥调度。
(三)要针对用警不够科学的问题,在完善警情研判机制上下功夫。按照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警情分析研判工作,健全动态布警机制。重点是要建立健全“四项机制”:一是警情研判机制。由指挥中心牵头,组织刑侦、治安、交警、巡警、国保、经侦等警种部门成立专门的警情研判小组和勤务指挥小组,通过对每日接报警情的汇集分析,重点研判街面路面警情的增减幅度和时空分布,确定案件高发的时段、路段和部位,实时掌握违法犯罪活动的动向特点,为科学开展巡防工作提供依据。二是预警发布制度。在警情研判的基础上,要建立专门的发布平台,由指挥中心统一负责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和警情通报。以派出所或巡区为单位,确定每日警情的四色状态,及时上网发布,指导督促巡防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等级布警机制。投入巡防警力不少于城区总警力五分之一,并建立与“红橙黄绿”四色警情相对应布警机制;橙色状态下启动二级布警方案,投入巡防的警力不少于总警力的五分之三;黄色状态下启动三级布警方案,投入巡防的警力不少于总警力的五分之二;绿色状态下实行四级布警方案,投入巡防的警力不少于总警力的五分之一,有效提高了用警效率和巡防效能。四是勤务指挥机制。平时各种巡防力量相对固定在各自的巡区、巡段内执勤,一旦遇有重大警情,则服从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实行跨区域、跨警种联动,做到以动制动、以快制快、以变应变。市局要掌握一支机动应急力量负责处臵突发事件,平时参与巡防;市局巡防力量和交巡警控制主干道,这些力量应均由指挥中心调度。
(四)要针对警务效能不够高的问题,在加强巡防战术研究上下功夫。目前,我们对巡防战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巡防的实际效能还不高,投入与产出还不成比例,亟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加强研究,切实提高各级巡防勤务指挥人员和巡防民警的战术意识、战术素养。一是在巡防方式上,要综合运用守点设卡、线路巡逻、面上防控等战术。坚持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对点上巡防,要在繁华地带、治安复杂区域、交通要道口设臵一批治安岗亭和控制点、停靠点,驻点警力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对线上巡防,主次干道以汽车、摩托车巡逻为主,街巷、商业区以电瓶车、自行车和徒步巡逻为主,做到多种巡防方式互为补充、形成层次;对面上巡防,每个巡区都要设臵一批必巡线和必到点,确保巡防工作全面覆盖、不留空隙。二是在巡防布局上,要综合运用积极防御、重点控制、主动进攻等战术。对不同的部位、路段和区域,在巡防工作的布局上应区别对待、有所侧重。如党政首脑机关、金融网点等重点目标、重点单位周边,应当以防为主,加强警戒守护,严防发生案件;案件多发的地段、路段和繁华地带、公共场所等治安复杂部位,应当以控为主,全力压降案件,确保一旦发生警情能够迅速有效处臵;对那些案件频发连发、治安状况不好的地方,应当以打为主,及时抓获犯罪分子,打掉犯罪团伙,消除治安祸患。三是在巡防策略上,要综合运用公开震慑、秘密设伏、扎口合围等战术。要特别注重公秘结合、打防结合,在公开震慑、挤压犯罪的同时,充分发挥便衣巡防力量在控制犯罪、打击现行中的特殊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这部分力量主要投放到治安复杂的地段、路段,灵活运用跟踪控制、伏击守候、扎口合围等战术,切实增强打击效能,牢牢掌握控制社会面治安的主动权。
第五篇:县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推荐)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道路及交通规划设计实践,从城市总体规划、区块控制性修编阶段、道路设计阶段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县域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并针对目前县域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对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建议。
关键词:县域城市; 道路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
Abstract: Union author city many years road and traffic plan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designing practice , under the control of Xiu arranges into aspect such as stage , road design stage from overall city planning , the area piece having set forth the county region city road detailedly planning the exploration and suggestion having designed an essential, and having been in progress specifically for at present, county region city traffic have problem planning and building to city traffic.Keywords:County region city;The road plans;City traffic plans;Mass transit
1引言
通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城市建设也与经济增长同步成长,目前许多城市面积比以前都扩展了很多,在城市建设重要组成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交通设施。对于县域城市而言,有很多都依山而建,城区面积不大,但区块分割较多,又面临城市扩充。因此对现阶段县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建设等进行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道路规划
县域城市总体人口量不大,一般在30万~50万,城市人口在8万~12万,城区面积同样不是很大,现状多数在10km2以内,近期规划建设面积在12 km2~15 km2。同时,因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城区分区极为明显,新老城区的分界结合必须要依靠城市道路予以连接。在人口、城区总量不大的情况下,要保证道路畅通,满足道路最重要的功能--交通功能,则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道路的规划布置问题。在总体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路网密度,县域城市区块小而多,对这些区块之间的连接及区块内部的功能需求,要求城市的路网密度较大城市的路网密度更高一些。特别在小区块四周,为保证消防功能和道路维修过程的交通分流,势必要求主路网的布置形成畅通的网状形式,防止区块周边有一条道路交通不畅时,确保能及时分流,保证区块四周的交通顺畅。
城市主路网的密度相对较高,部分县城的城市主路网密度达3.65km/km2。为保证上述交通功能的组织顺畅,在路网布局中,道路要明确区分等级要求。主干道以机动车交通为主,满足城市区块之间的连接功能,保证区块之间和城市的对外连接顺畅。设计时速相对较高,道路宽度在30m以上。同时,所有接口均与城外的高速公路、国道或省道入口对接,以保证顺畅入城。次干路作为城市主干路的分流道路,平时满足生活功能为主。在主干路有特殊情况其功能缺失时能起到分流作用,道路宽度一般在24m以上。
3在区块控制性规划修编阶段的道路规划设计
3.1区块高程的确定
要充分考虑区块高程的确定问题,特别是道路交叉点,这将直接影响道路的坡度、防洪与建设的投资。
1)如果点与点之间的高差太大,容易形成路网的坡度不合理。若坡度不合理会造成非机动车出行受到影响,同时对雨、污水管网的建设也相当不利。
2)控制点高程的确定,除满足坡度、坡长要求外,还要满足城市防洪的要求。县域城
市多为山溪性涨水,平时水位不高,一旦洪水暴发,水位上涨极快。从这点考虑,要满足防洪功能的要求,保证道路在满足设计防洪标准的要求下仍然能交通顺畅。
3)在坡度和防洪要求满足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土方开挖,减少不必要的建设投资,降低城市开发成本,增加城市开发经营的经济效益。山地、丘陵区块在城市建设中,前期的“三通一平”中的场地平整对投资影响极大,应尽可能在区块高程设计时,能满足小区块内部的土方平衡,减少土方开挖、运输的工程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尽可能增加城市经营效益。
3.2道路线型选择时要充分考虑与地形的结合县域城市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道路的设置必然有很大的困难,在线型平面选择时要充分对地形进行分析,尽可能减少穿越高程较高的山体,减少对城市现状植被的破坏和减少土方开挖,降低投资成本。
3.3要充分考虑桥梁与道路的连接
鉴于县城城市单块区块面积小,城市路网中几乎所有道路都有桥梁在其中,城市道路中如何做好桥梁与道路的衔接是一个重点。有些城市以前在道路建设中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特点,现有桥梁与城市道路建设存在防洪不利的问题,已建成的桥梁达不到城市防洪的要求,造成城市防洪闭合圈在桥梁位置断开。新建的桥梁与已建的道路连接,首先要满足顺畅交通的要求,但这样在连接段会形成较大的坡度,这个问题在县城城市道路建设的道路纵向设计中要充分予以分析,着力解决连接问题,以尽可能满足防洪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道路纵坡,对道路两侧建筑物室内标高的确定也较为有利。
4在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道路设计
当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城市路网密度、主干路等级,依据控制性规划对道路交叉标高等各个方面确定之后,城市道路就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4.1县域城市道路的转弯半径以及是否需考虑超高、局部加宽处理
由于有些县城处于丘陵和山区,城市道路许多路段因受年处理位置的限制,可能造成大量的山体开挖,对山体植被破坏严重。为减少破坏的影响,需减少转弯半径。当转弯半径较小时,需考虑道路超高和局部加宽的处理。如一些城市道路工程在穿越一山垭口时,为尽可能减少房屋拆除量和避免山体破坏,最后采用降低转弯半径(由原500m降至200m)、超高(坡度 2%,局部加宽1.10m)的方法来处理该路段。通过这样处理后,能达到满足交通要求的同时,降低城市建设投资和减少山体破坏。
4.2城市道路与周边景观的综合处理
现代县域城市道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均要求建成山水园林城市,势必会要求“显山露水”,这就提出一个对道路与周边景观和谐统一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在道路施工图设计要求建设单位能同时考虑地质灾害处理和边坡景观设计。在道路建设时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完成投入使用,以达到山水共融的城市景观。如果地块规划标高与路面标高相差很大,为避免景观单调,在不影响建筑与道路各自的功能的前提下,施工图设计时应运用“先实施景观设计,再进行地质灾害处治”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地质灾害处治符合表面景观建设的需要。4.3道路与路边功能性建筑的综合考虑
很多县级城市因处于山地区域,高程相差较大,如自来水厂多数建设在较为低洼的地块,为保证城市供水,势必在道路交叉口设置一些提升泵房,以保证小区的供水压力。这些建筑在道路两侧的景观设计中需综合考虑。
以上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在县域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营造良好的道路和景观共建,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创造宜居的人居环境。
5做好县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针对目前县域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内交通拥堵,城郊居民出行困难,各乡镇与县域城市缺少正常的公共交通等现象,笔者人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县域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方便人民出行。
5.1加大宣传力度,使市民充分认识公共交通的地位、作用和性质。
为避免出现大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现象,必须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思想,针对公共交通的作用和地位,公共交通公司可利用公交车站牌,车内广告位、报纸、电视专题节目、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认识和认可。
5.2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甚至城镇总体规划,实现“公交城乡一体化”
实施“公交城乡一体化”,会简化管理程序,有机合理的利用城乡各类站场,使交通资源充分利用,而这种“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思想必须在县域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中得以体现和落实,对公交设施用地规模及其位置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否则“公交城乡一体化”构想将是一纸空谈。
5.3认真研究城市布局结构,根据城市布局结构特点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城市布局结构会直接影响居民出行结构,从而影响城市公交线路走向和公交基础设施的布置。由于县级城市各区域面积较小,充分考虑公交车运营线路的合理里程,在各区域内以“环形”公交运营线路为主,各区域之间采用“直线形”运营线路连接,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
5.4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公共交通健康发展。
1)政策支持,法制管理,保证公交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公共交通财政补偿、政策支持、财政投入予以法制化的保障,并将其纳进行强制性管理,对交叉口优先和路段优先写入法律中,确保公交快速、准点、通畅运营。
2)对公交车辆及运营公司实施财税减免制度,加入财政投入力度。对公共交通实施养路费等财税减免政策,同时对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使公交车票价下跌,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导向作用,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
3)建立科学的补偿评估制度,对公交企业进行适当补偿。
5.5革新管理手段,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公交调度准确及时。
公交公司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交通公安部门联合,对城市路况以及公交运营情况实施监控,及时对乘客需求量较大的线路实施车辆调度增援。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总体规划阶段中,应适当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和注意城市道路等级的综合协调,以保证城市的交通功能;在区块的控制性规划阶段应综合考虑高程、线型选择、道路与桥梁的衔接问题,以满足城市道路的坡度、防洪要求,同时尽可能降低城市开发成本;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转弯半径、超高、功能性建筑和景观建设的综合要求,以确保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的景观效果。因此,做好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为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的成功实施和城市建设将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代锐.城市交通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博弈分析[J].发展研究,2006(7):50-52.[2] 顾尚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性[J].交通运输,2008(1):7-8.[3] 谢在玉.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7).[4] 李林波,吴兵.交通方式选择中心理因素影响分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