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科学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关于科学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大家都听过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金秋璀璨的十月,一个青年人坐在一个小树下小憩,突然一个苹果落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上。突然灵感出现,是什么拉住它下落,经过沉思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可能在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听过。
我们同样听过这样一个:一天阳光明媚,一个人站在一个倾斜的楼上,让俩个大小一样的但重量不同的球同时落地,然后同时落地,从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这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完美,如此的巧妙。多么吸引人!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这些都是教材上的东西。但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学习者虚无的“历史”,一下子都接受不了这种说法,这很正常。也正如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为什么不是重的东西先落地。
这样的故事是经过改编的,是具有浪漫气息的。虽然编出这样的故事的初衷是好的,但这样的事件会很容易造成误解。容易认为科学发现是一种偶然性的东西。
即使他们这些事是真的,你也可能认为这些人太幸运了,被他们发现了,如果是我,我也可以。是的,这些东西的确很简单,是个中学生都能明白的东西。只要做个试验就知道了。
或者有人也会说这很难发现,那个时代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都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想到这一点,那么这是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这种思维暂时是正确的。
或者你认为他们都是天才,这种是大家普遍的思维,是的,他们是天才。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说的,所以,大家只记住了这一句话。然而紧接着一句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难得。还有一句话:科学只垂青于追逐它的人。这一点是清晰的,但是还有一句:这种人是有这种准备头脑的人。这些断章取义的情况是很多的。
或者说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天才才有的,或者会说那灵感我也会有,苹果落地也能触发我的灵感。但是为什么是牛顿发现了?为什么是伽利略发现了?为什么是爱迪生发明的?
说天才的是唯心的,说爱迪生是天才,这天才从哪儿来?是基因吗?不是,爱迪生的父母都是下层所谓无产阶级的儿子,基因都是来自于他们,比那些教授们的基因,好像是比不了的。法拉第,是鞋匠的儿子,基本上没有一点文化知识。那么是环境吗?不是,爱迪生多次被老师们贬得一无是处,被撵回家。法拉第好像等于也没上过学,牛顿好像在中小学被老师说成是反应迟钝,体弱多病。没什么出息。爱因斯坦被中学老师斥为低能儿。只能移居到别国。这好像跟环境无关的,如果说是家庭教育?也没什么关系。法拉第的父亲只让他当学徒没让他看书啊!如果说法拉第在当学徒的时候没有打开大英百科全书的话,没有吸引他的那些东西,就不会有他那一系列贡献了。那么这么说来,那么科学发现就具有偶然性了。这样说就不对了,如果当时他打开的是其他的科学书籍,那么他也会达到这样对科学的热情。科学家们这只不过是把人类探索的本能发挥出来罢了。他了解的越多,就会对自然越热情,是一个人主动了解的。你如果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很难达到他们的贡献。因为你缺少的不只是他们灵感,不是他们的知识。不是他们的性格,不是他们的汗水。而是对待自然的一种本身感情。这种感情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他们自身的经历【所见到的,所认识到的东西】的一种感悟,进而对这种感情的一种升化。
注重科学偶然性的人,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必然性和极端艰苦性。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了的,如果不是对这门科学有强烈的热情,极强的情感,都会半途而废......答案已经是很显著了。
科学发现与创造,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第二篇:关于科学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关于科学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大家都听过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金秋璀璨的十月,一个青年人坐在一个小树下小憩,突然一个苹果落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上。突然灵感出现,是什么拉住它下落,经过沉思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可能在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听过。
我们同样听过这样一个:一天阳光明媚,一个人站在一个倾斜的楼上,让俩个大小一样的但重量不同的球同时落地,然后同时落地,从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这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完美,如此的巧妙。多么吸引人!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这些都是教材上的东西。但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学习者虚无的“历史”,一下子都接受不了这种说法,这很正常。也正如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为什么不是重的东西先落地。
这样的故事是经过改编的,是具有浪漫气息的。虽然编出这样的故事的初衷是好的,但这样的事件会很容易造成误解。容易认为科学发现是一种偶然性的东西。
即使他们这些事是真的,你也可能认为这些人太幸运了,被他们发现了,如果是我,我也可以。是的,这些东西的确很简单,是个中学生都能明白的东西。只要做个试验就知道了。
或者有人也会说这很难发现,那个时代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都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想到这一点,那么这是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这种思维暂时是正确的。
或者你认为他们都是天才,这种是大家普遍的思维,是的,他们是天才。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说的,所以,大家只记住了这一句话。然而紧接着一句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难得。还有一句话:科学只垂青于追逐它的人。这一点是清晰的,但是还有一句:这种人是有这种准备头脑的人。这些断章取义的情况是很多的。
或者说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天才才有的,或者会说那灵感我也会有,苹果落地也能触发我的灵感。但是为什么是牛顿发现了?为什么是伽利略发现了?为什么是爱迪生发明的?
说天才的是唯心的,说爱迪生是天才,这天才从哪儿来?是基因吗?不是,爱迪生的父母都是下层所谓无产阶级的儿子,基因都是来自于他们,比那些教授们的基因,好像是比不了的。法拉第,是鞋匠的儿子,基本上没有一点文化知识。那么是环境吗?不是,爱迪生多次被老师们贬得一无是处,被撵回家。法拉第好像等于也没上过学,牛顿好像在中小学被老师说成是反应迟钝,体弱多病。没什么出息。爱因斯坦被中学老师斥为低能儿。只能移居到别国。这好像跟环境无关的,如果说是家庭教育?也没什么关系。法拉第的父亲只让他当学徒没让他看书啊!如果说法拉第在当学徒的时候没有打开大英百科全书的话,没有吸引他的那些东西,就不会有他那一系列贡献了。那么这么说来,那么科学发现就具有偶然性了。这样说就不对了,如果当时他打开的是其他的科学书籍,那么他也会达到这样对科学的热情。科学家们这只不过是把人类探索的本能发挥出来罢了。他了解的越多,就会对自然越热情,是一个人主动了解的。你如果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很难达到他们的贡献。因为你缺少的不只是他们灵感,不是他们的知识。不是他们的性格,不是他们的汗水。而是对待自然的一种本身感情。这种感情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他们自身的经历【所见到的,所认识到的东西】的一种感悟,进而对这种感情的一种升化。
注重科学偶然性的人,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必然性和极端艰苦性。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了的,如果不是对这门科学有强烈的热情,极强的情感,都会半途而废......答案已经是很显著了。
科学发现与创造,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科学基础
----纯粹的理性活动会对人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也许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难相信,一部古希腊几何著作的诞生,一些“痴人说梦”的言论,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进而引起了人类的根本性变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这些百家以儒家为中心,提出了大量的道德哲学的言论及论著。后来中国的古代帝王把这些思想奉为经典,并使这些思想深远的影响至今。再加上地理位置的特殊,出现了封建中国的近两千年的繁荣安定。使古老的华夏文明从不间断,直至今日。
准确地说,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只有的那个真正演绎逻辑建立起来时,科学才真正的成为解释自然的理性产物。否则只是在生活之中的实践产物,并非科学之根本。讲究实际的人要求我们的无非是生财之道。那些是非曲直的无需回答,相反的,可以恰当的询问他们,聚敛如此之多的财富有什么用处呢,而且为赚钱逐利耗费时日,我们不得不把唯一能使我们获得心灵自由的艺术和科学置之脑后。此外,仅考虑应用的科学是不可能有用的,真理只有结合到一起才是多产的。如果我们仅仅是自己囤于期望从中获得直接的后果的真理就会缺少中间环节而不再连锁。只重视实践而不重视理论的结果就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一个极好的例子就是古代中国,爱因斯坦言: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做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在古希腊,理性哲学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毕达哥拉斯学派把一切的事物归为数,和亚里士多德等人一起,建立起严密的逻辑与论证体系,并以一部几何学巨著达到高潮。与中国先哲不同的是,他们追求的哲学是探究世界本源为目的。当他们依据简单的几何和理性,去了解世界,发现世界。当真正的科学确立下来,指导人们去在实践中运用,这样科学的理论焕发出的力量才被人们所知。
古希腊的严格演绎逻辑体系促使了几何学的辉煌,这些几何学通过近几百年的传承和发扬,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些定义及命题,产生了重大的发现。这种理性知识当然来自于实践,却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实践,使其远远超越了时代,自此科学才真正开始。
科学经过近一千五百多年的相对沉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基本上是各欧洲国家都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思想言说,使近代科学方法论及形而上论科学形成。这一时期以牛顿力学和数学分析的重大突破为高潮,撇弃了古希腊的一些思辨空洞的方法及认知,引进了以诠释自然及严格实验验证的方法论。同时,关于科学内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派生出许多学科,该变了愚蠢,顽固的作风,逍遥学派的认知被彻底抛弃,培根言:
If a man will begin with certainties, he shall end in doubts;but if he will be content to begin with doubts, he shall end in certainties
————《The advencement of learing》
而牛顿的《原理》一书,与一千五百年前的《几何原本》相呼应,解释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现象,论述了基本力学理论,研究方法及哲学见解,尤其是基本力学,促进了功能转化的认知,首先促使以蒸汽为代表的动力来源的大机器时代的来临。其力学原理给了机器运转,能源,金属冶炼以生命力,生产力大力发展。当然这种实践仅仅是理论的附属物。时至今日,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仅仅是用到了当今理论的很少一部分,用到的牛顿原理的却颇多。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扩展,学科的不断交叉,奠定了科学界最为重要定律的基础。是思想的各自适应与认识的统一,开始了以能源能量为梦想的人类追求。从著名的质能方程可以看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不过是能量的载体,追求着高能量,新能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的表观特征。
科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使科学的本质发生变化了吗?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理论副产品的不断升级,使原本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淡漠了,使这些副产品成了一个个科学黑箱,原本的科学的最有特点的特点掌握到了少数人的手里,这并不奇怪,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科学的功利化与教育的功利化促使着人们涌向这两个领域。虽然加速了实践的进步,但这种情况促使科学不断地失去原有的特色,随之而来的科学又不会给人类产生很大的影响。
明显的,科学是少数人的,而实践技术是大多数人的,只有大部分人认识到小部分人认识到的,才可以促进科学的真正发展,才有可能增加对自然的了解。
科学与艺术
“美”可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穿梭,是科学与艺术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唯一能使个人内心变得高尚的东西,永远照亮人类的生命之光。
科学努力致力于揭示自然真相,对自然做出充分的观察和研究,极度的依赖逻辑推理。真正的科学人沉浸在这种逻辑推理之中。正是这种理性思考使他们的内心获得了宁静和自由,以及摆脱一切消极情绪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彭加勒说过:
人生就是持续的斗争 正是通过这些寻找,他们找到了自己,他们生命意义就在于寻求真理,为真理可以牺牲一切和放弃一切,正是这种苦苦追寻为自己的内心清理出一片干净纯洁的天空,由于单纯的执着,他们会不断地遭受创伤,但他们仍不畏惧,因为这是他们的全部。
同样的,艺术家们通过对世间善恶的辨别,抒发自己内心的善,追寻自己内心的善,运用文字,图画,音符等来刻画自己内心的复杂感情。由于这种感性的认识他们创作,或演奏一曲世间绝唱,为的是坚定自己内心的善,他们通过周围人与事物的仔细审查,去发现美。进而使自己变得高尚,充满道德和忧虑。
艺术审美是人类对痛苦的现实的超越,对天真,自由的天性的回归。艺术的真谛深蕴于人类对生命自由的理想状态的渴望,对自身完善的追求之中。艺术的实质是人了的本质的,自由的生存状态的幻想形式。艺术的精灵就是永不枯竭的自由生命。
人类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痛苦现实的超越,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类实践的内在本质。实践改变了现实,并导致对象朝着最终发生有利于人的方向改变的感性活动。艺术审美是在想象中改变现实,是虚拟的实践。艺术家在想象中按自己的审美目标重新构造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实践。艺术同样的具有生命,艺术的生命结构的特征图像在审美接受活动中所产生的感觉效应和情感效应。艺术的生命力就是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它无法在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中找到,而是存在于艺术表现活动之中。这种活动源于作品结构的自洽性,自律性和动态性。艺术作品与生命也具有节奏性,如音乐和舞蹈中的节拍,诗歌的分行与韵律,戏剧情节的张驰,以及绘画,雕塑的笔触的行止,线条的断续,色彩的浓淡,布局的疏密等等。真正的艺术家就是用生命的感受去感受,体验人生的真谛,去展现生命的韵律。优秀的艺术作品中都融入了人类的某种活泼泼的生命原型。在这个艺术的世界里,是人类生命的舒展的境界。没有灌注生命的作品的只能是一具骷髅,不可能具有生命力。在艺术家眼里,艺术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艺术。
人类就是通过理性与感性的思考才可以长久的存在,正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才使得个人达到个人想要的程度。科学通过理性活动解释其理想并产生子学科,这些学科不断地渗透交叉,以科技产物与书籍资料为依托,正面的促使人类克服其先天缺陷,朝着更有利于它的方向发展;艺术家们通过一些创作,运用传统展现给我们一些惊奇的艺术产品。艺术家不一定是科学家,但富有才华科学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位艺术家:高斯在16岁时困惑自己是选择数学还是文学;爱因斯坦与麦克斯韦在钢琴,小提琴上很有造诣;薛定谔还是一位专业的诗人;德布罗意还是文学硕士等等。科学如果没有艺术的熏陶,就很难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人们变得高尚,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一种是宗教,一种是科学,最后一种就是艺术。对于宗教我们无可厚非,本人自恋的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对于艺术也只是皮毛,也只是尽可能的说出自己的看法,错误之处还请见谅。
第三篇: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
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
既然要讲对历史的看法,那就得从最基本的讲起,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同时从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我们现在讲的这个词“历史”,学者们的表述是“历史不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是对存在的一种感知和描述。它是一种呈现在史料关系中的虚拟性存在。历史是一种呈现在史料中的摹本存在,它表现为某种史料之间的依存关系。历史是一种被建构起来的可能性存在。反正就是说历史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建构,内在地关联着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一种呈现在思想关系中的建构性存在”等。这是学者们对历史深层次的挖掘,而我们这里所谓的“历史”(先撇开流行语或调侃的寓意来讲和学者们所说的从主观思想上来看待历史,而是从庄严和史实上讲。)是一种事实存在并发生过的史实。
我们常常可以在人们口中听到“历史”这个词,或许是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缘故。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从适应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历史。伴随人类活动的蔓延,历史的足迹在平面上遍布各地,在空间上遍布各个时间段。从社会的更替上看,不管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是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从朝代的更替上看,它们在历史的关系也是繁多、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时间段会发生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历史史实在同一个时间上却可能同时发生。从这一点上看就可以证明历史史实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从我们现在的角度上看,也可以说是历史具有不确定性)。那么既然历史有其不确定性,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表述“这是历史的必然性”。这不是很奇怪嘛!既然有不确定性那何以说历史有必然性。
我们历史课本上这样写道:“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封土建国的封建制必然被帝国制度取代;专制的帝国制度通行两千多年后,最终又被共和制取代。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国近现代史上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历史中美国林肯废除奴隶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其所作所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时代需求和人民愿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相反,有些历史人物逆历史潮流而动,企图开历史倒车,结果只能身败名裂,被历史潮流所淹没。例如王莽改制、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汪精卫叛国投敌建立伪国民政府等等,皆与历史大趋势背道而驰,最终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就以上就我个人来看,我们所说的“历史必然性”都是建立在相对性的“历史失败史实”和“历史成功史实”上,颇有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感觉。因为不管是“成功的历史史实”还是“失败的历史史实”都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无从考证的事实(因为单从史料、口传等方面考证是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因此在这些史实中再加上一个”其成功或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也是无从考证的。但是这样有意义吗?我们能说这就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吗?
再者我们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看,我国近期的经济问题,如通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我们知道历史发展过程是长期的大事件,就如同通胀、加息以及经济波动是期限问题的小事件,但两者都是尚未发生的未来事件,如果以历史必然性的思维去认知尚未发生的未来事件,不管历史性的大事件还是经济上的小事件,都会带来相同的行为结果:那就是让我们放弃选择。对于历史来讲,既然未来的社会形态是可以预言的完美世界,那么自由的选择就变得毫无意义。既然通胀和加息是可以确定的必然事件,那么经济政策就没有适时调整的可能,对股市的预测和投资也就成为一件必须事前确定、无法在中途修改的事情。历史发展过程和经济问题都是极其复杂的问题,什么是未来的最终结果?历史必然性和历史非必然性或历史选择,什么才是对历史和经济的正确认知方式?新闻上说现时政策层的抉择,采用的也正是波普尔对历史进步的主张:以不断适时变化(因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从经济上讲)不断纠错改进的政策调控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在这纠结、复杂的关系中,分析者如何预知未来的确定结果?这种理论预测固然十分重要,但并不可靠。未来并不必然蕴含在过去和现在之中。历史本身,只是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发生。我想这应该不存在所谓的历史必然性吧。
任何人都不可能对社会历史做出预言(过去是这样、现在也这是这样),因为历史不是铁轨上的列车,它没有预定的轨道。从过去到现在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形成了历史的产物(历史史实),而未来由这些历史史实共同创造。总而言之。我对历史的看法的一点改变是:历史没有必然性,一切历史史实是由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未来还是不确定的。2012年世界末日说很自然的就被否定了。
第四篇:中国教育史读后感——关于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思索
小人物中的大历史——关于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思索
历史是什麽?我们为何要研究历史?历史的发展是否遵守某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运行逻辑——也即规律性?当我从课堂上、图书馆里、地摊杂志中、网络中乃至满头银发的老者口中获得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时,我想尽力将之完整地留存于记忆当中,先不做价值判断只想做事实判断。我惧怕一旦预设了某种立场(也即史观),我不可避免地会在大脑中“有意”过滤掉某些看似“无用”的信息——也许这些“无用”的信息恰是探索某些历史问题的关键之匙。我愈是研读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遗迹”,愈是困惑以上的问题。
历史记录的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我们总是希冀从历史当中汲取某些经验教训,为今天乃至明天提供某些建议与参照,极力避免重演同样的“悲剧”——“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历史的发展似乎并没有遵照我们的良好愿望,历史的悲剧依然以不同的形式在不断重演。人类向往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当中;我们追求民主,但却总是处于专制的境地;朝代更替时的治乱循环,总是难以逾越。那么,历史看似由无数的必然性事件构成,历史必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这似乎又陷入“历史决定论”的陷阱。但是后现代的历史学家又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偶然的,历史是由一个个断裂的事件偶成,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每个人的作用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就是由于这微不足道的作用,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一些“小人物”的遭遇,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似乎也能找到很多的例子加以佐证。二十世纪初,欧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出现了很多问题,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塞尔维亚的一个愤青,抱着对统治者非常不满的情绪,买了一把枪,打死了奥匈帝国的皇储,结果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如“荆轲刺秦王”的案例,公元221年,燕国太子丹自知难以抵挡强大秦国的袭击,便委派刺客荆轲带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来到咸阳,打算借进献之际刺杀秦王。秦王毫无防备,结果当荆轲“图穷匕见”之时,秦王身边的侍医夏无且将药囊当做武器丢到荆轲的身上,让秦王有了喘息之机拔出宝剑击杀了荆轲。此等事例非常之多,无论古今中外,有研究者将之称为“蝴蝶效应”。因此,这一派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随机的,不存在什么必然规律,人类可以用自己的理性不断选择和创造新的历史,但远远做不到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
我们往往会以“马后炮”的角度来说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但是这种解释显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必然”——它是从结果来推导原因,却忘了从结果推导出来的原因往往是片面并带有某种倾向性色彩,忘了历史本身可能具有很大混乱性。我们也常说,如果没有这个“英雄人物”的出现,那么也会有其他相似的人或事出现或发生,因为“天下大势”如此。这同样陷入了“决定论”的陷阱,因为这种推论在很大程度上预设了历史缺乏偶然性的前提,再用这个前提假设去论证结果假设的合理性,存在逻辑错误。但历史的发展也并非完全随机的,比如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一个已经进入民主社会的国家,是否会因为某些事件可能退入帝制型态?事实上,教育的历史发展也可以如此推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基本遵循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如果一个国家已经普及高等教育了,它还可能回到“精英教育”的路上去吗?答案似乎很容易得出。这告诉我们历史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这个必然不是数学上的、概率上的必然,而是逻辑上的必然,它蕴含了一种规律和方向,就像生产力会不断提高一样,但在某些战乱或饥荒年代也可能大幅倒退。历史发展也包含着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也包含着必然性,因为事态发展总体的大方向是恒定的。
第五篇: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偶然性、必然性及其启示
为什么莫言会获诺贝尔文学奖
关键词:莫言获奖 偶然性 必然性
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很多因素,其中既有其表面形式上的偶然性,也有其深层涵义上的必然性:作品的社会使命感、影响力以及个性化创作。本文将从莫言获奖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入手,探讨他获奖的原因,并挖掘其背后的深层规律。一.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一)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概念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从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两方面来反映事物之间不同类型的联系以及不同发展趋势的一对哲学范畴,是对原因与结果范畴的深化。
必然性是指由事物自身的本质或根据决定的、在变化中所具有的确定性联系。它是理性思维的对象。必然性揭示的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确定性联系,即在一定条件下必定出现的、不可改变的联系,具有“一”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状态,即变化过程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所表现的非确定性联系。偶然性概念所反映的是感性经验的直接对象。偶然性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即“多”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没有不受必然性支配的偶然性。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相互区别和对立的两种趋势,又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第二,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偶然现象中贯穿着必然性的规律。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度、相互转化。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与偶然性也可以相互转化。
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中,既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而否定偶然),也要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只承认偶然而否认必然)。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偶然性
1.诺贝尔奖青睐“魔幻现实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给予莫言的授奖词是: “他用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之间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莫言的文学风格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神交”,是被评委看好的一大重要因素。他的作品,将三维舞台转变为显意识、潜意识相结合的全身境界,沟通时空、人神、真幻世界。他深受《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的影响,即吸收西方文学的营养,讲述中国本土故事,体现人文关怀。莫言的作品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与黑暗,切合西方视野下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史上,魔幻现实主义一直长盛不衰。
2.优秀的“翻译”和“影视作品”为莫言作品增光添彩
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奖项,要想进入其视野,首先要有好的翻译。莫言是作品被翻译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他的大多数作品都由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所译,其精准程度令人信服。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等都很被瑞典文坛所看重,由瑞典汉学家安娜女士翻译,其中,《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出版,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
《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评论:莫言的小说能走进西方主流视野,跟由张艺谋改编并拍摄的《高粱红》有很大关系。这部获奖影视作品使得莫言的名字得到更多西方人的关注。
3.诺贝尔奖政治地区趋向的变化
近年来,世界地缘政治向非西方国家平衡,在此背景下,诺贝尔文学奖由原来的主要颁发给欧美作家,开始逐渐颁发给除欧美以外的作家,如非洲人、拉丁美洲和亚洲人:1982年的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1994年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和2006年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等。
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必然性
中国自古就不乏像莫言一样优秀甚至比他更优秀的作家,那么,为什么莫言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抛开上文所说的偶然因素,更有其自身优秀的必然性,正如莫言本人所说:“一个作家一辈子其实只能干一件事: 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由此,可以看出其获奖的必然因素:作品的社会使命感、影响力以及个性化创作。
1.作品的社会使命感
与莫言同时代的优秀作家很多,但是将莫言的作品与其他人的做对比后可以发现,莫言的作品除了文学层面和艺术层面的成就外,它所揭示的中国社会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通过“吃”、“性”等本能欲望,张扬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激情,始终一腔热血地关注当下现实。
2.作品的影响力
莫言的很多作品具有的不同于惯常认知视角的 “中国形象”以及 “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因此,在海外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自身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6 年 7 月 7 日,莫言荣获 “第 17 届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继巴金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作家;2011 年 8 月 20 日,莫言以小说 《蛙》问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此外,在 2007 年发布的 《中国作家实力榜》中莫言高居榜首。
3.个性化创作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称赞莫言: “既泥土又狂野,既荒诞又现实。”
(1)莫言用本土语言表达本土思维活动。在莫言31年来的创作生涯中,他通过独特的创作把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地扩展为世界性的中心。
(2)莫言在小说中借魔幻叙事手法揭示了一个民族实现与心理弱点,创造了类似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的文学地理世界,吸收西方文学营养讲述中国乡土故事。
综上所述,作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一批优秀作家中的一员的莫言获奖,是一种偶然现象下的必然。莫言的获奖,为中国当代文坛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莫言的获奖不仅对其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扩大了他所代表的中国作家群体的世界影响力,提升了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坛上的关注度。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以及中国作家一次真正的正视,从此,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可以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与世界对话,中国作家将会拥有一个新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实力,去影响世界上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