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论文:关于当前我国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认识

时间:2019-05-14 02: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幼儿论文:关于当前我国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幼儿论文:关于当前我国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认识》。

第一篇:学前幼儿论文:关于当前我国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认识

学前幼儿论文:关于当前我国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认

摘要: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现代的学前幼儿也需要了解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培养并提高其信息素质,并使其在后续的教育中逐渐培养和形成更为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和相关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前幼儿;信息素质;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了各种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信息技术也早已广泛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现代的学前幼儿也需要了解很多信息技术,培养并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并在后续的教育中逐渐培养和形成更为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和相关的综合能力。然而,纵观国内学前幼儿教育,关于幼儿信息素质的培养还未形成一个共识,特别在具体行动上,很多幼儿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实施措施。鉴于这种现实情况,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幼儿教育经验,深感幼儿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根据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想对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做一些探讨,抛砖引玉,以利于相关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一、幼儿信息素质培养的含义

信息素质是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会长paul zurkowski

于1974年首次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早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信息素质的关键内容在于强调“人们具有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来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技能”,具体可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信息意识,指人们应该具有可以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的敏感性:二是信息能力,如信息发现、信息获取、信息利用等具体能力:三是信息道德,指人们在各种信息活动中自发形成并且应当遵守的各种规范。

客观上,幼儿仍处于培养形成学习习惯和各种社会能力的早期。真实的世界和日常生活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多鼓励他们认识世界、认识环境,形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体到学习环节上,我们应当避免过多传授一些技能性的知识,应该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幼儿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理清必要性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可以肯定地说,现代社会对青少年和成人的信息素质教育必要性已经达成很多共识,然而,对于学前幼儿教育来说,国内很多幼儿园,包括不少幼儿教师都对幼儿信息素质的培养必要性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也导致了相关实践难以有效开展。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技能性要求强的特点,所以,通常我 们会认为幼儿并不适合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而且很多幼教人员自身的相关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也极大地限制了传授信息技能的能力,甚至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育的方式还没普及。中国台湾地区也存在相似的问题。„然而,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现代幼儿教育并不排斥纸质书本、画笔颜料、手工玩具等教育工具的使用,同时我们也想象不出来不使用录音机、电视等各种多媒体工具的幼儿教育方式,不过,这些工具和手段都不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都具有的,也都是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我们从未要求过幼儿能够读书,他们只需知道读书可以获取故事和知识,从未要求他们都能画出美丽的画,只要求他们知道画笔画出来的图案是美丽的,也从未要求他们能够播放vcd,只要求他们知道如何才能看到想看的动画片。既然信息科技已成为幼儿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知道借助诸如网络和电脑等先进信息技术,可以和父母实时异地联系,或者获取想要的各种信息资源呢? 那为什么还会存在对幼儿信息素质教育必要性的怀疑呢?我们来看一个调查结论:据上海市嘉定区多所幼儿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结果反映,在被调查的10所幼儿园中有84.2%的幼儿园拥有10台以上的电脑,95.8%的幼儿园电脑可以连接in-temet,74.7%的幼儿园教师也配有

电脑,甚至有54.7%的教师也认为信息技术对优化教学内容具有辅助作用。这些事实数据充分说明了各个幼儿园其实是知道并且愿意在信息技术上给予大量的投入,并希望以此来改进教育效果。然而,与此相反的一个事实就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应用却相对较低,只有13,7%的教师经常使用各种软件来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而只有不到10%的教师每周有3次及以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事实说明。提高幼儿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鼓励他们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开展教学。在这方面,幼儿教师的学历并非主要原因,年龄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才是最为相关的影响因素。当然,上述调研资料来自于沿海发达城市,对于我国内地其他地区,甚至包括一些发达城市的部分城郊结合地区,很多幼儿园可能仍然存在着基础信息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

另外,从另一个层面来看,通过对信息素质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能力只是信息素质的一项内容,信息素质还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这些更适合在学前阶段进行必要的启蒙教育,让幼儿从小形成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认识和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事实上,这种教育也必须在人的幼年阶段来完成,到了成人阶段,意识和观念已经形成,再进行这

种教育为时已晚。当前社会存在的很多信息技术滥用现象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三、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则

不同于成人,幼儿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性限制,有其特殊性,我们不应该超越他们的发展能力来单方面地强调。因此我们必须采取适应幼儿特点的教育方法,同时还需考虑我国的幼教现实。从总体来看,可以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确定培养的具体计划

这包含两层含义:在横向上,不同的幼儿园由于自身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并不能达到同样的软硬件设备条件,而且不同区域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因此,每个幼儿园都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给出明确而且具有自身特点的培养计划。在纵向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接收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要求也各不一样,我们也需要具体地给出每个年级的详细培养计划。这些计划确定好以后,可以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予以体现,并指导全程的教学管理活动。比如有教师就认为小班学生相对更易于接受电脑中直观的、易于操作的图像或者视频形式,中班学生可以适应一些软件并尝试简单的电脑操作,而大班则可以使用多媒体系统自主进行探索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全程融入信息技术的启蒙教育 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价值更多的是

以工具

形式提供服务来体现。从教师角度来看,幼儿教师不能仅将自己定位在传授操作信息技术这个简单层面上,而是要尝试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应该不去着力于专门教授幼儿具体的信息技术,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教学环节中,通过让幼儿获取一种直观的理解来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比如在我们班的美术教学中,大家需要一副较好看的米奇图片,笔者首先询问他们有没有带来,然后通过电脑访问internet给大家展示了从网络获取的方法,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再如,对于一些数的概念,笔者也结合一些幼儿数学教学游戏软件,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得对数和计算机软件的一些认识。同时,笔者通过实践也发现相关的教学软件和环境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意识的长期累积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3,以兴趣为导向,使用多种展示形式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点,问题是幼儿探索的动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幼儿教学的特点,那就是必须以兴趣为导向。这种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式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发现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信息素质的教学实践而言,也是如此。通过多媒体等鲜明、活泼的 信息展示平台,尽可能地激发幼儿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需求。但是,笔者也一直认为,在幼儿尚未形成完整思维习惯的早期,这些信息技术的展示切不可以掌握为目标。否则,就如同小学课程下放到幼儿园来上一样,很快失去了幼儿教学的本色,也在客观上不利于幼儿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另外,对展示形式也需要综合考虑。如上海浦东新区南门幼儿园就利用相互联通的局域网和闭路电视系统,为幼儿搭建了一个信息的采集、制作、交流和发布的统一平台。注重教师团队信息技术水平的培养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多以女性为主,学历层次总体不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需要提高。而且受信息技术学习的消极体验及传统角色定位等的影响,这些教师易于表现出一种无力感,遇到问题也难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因此,幼儿园应该增加对在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力度,形成一种长效、持续的机制。同时在教师师资考核和教学能力评估中,相应增加对信息技术的考核,鼓励教师开展这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并提供诸如网络资源站点或者研讨会议等平台来方便教师共享这方面的资源和实践体会,以此来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中信息素质培养工作的快速发展。而且,对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应尽可能在年轻教师中尽早进行,因为很多调研和

事实也已表明年纪大的教师接收诸如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愿望和能力都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陈儒晰,邱方晰,台湾地区幼儿信息教学应用现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8)[2]浦月娟,提高信息素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3]龚卫玲,探索幼儿信息素养的启蒙教育[j]上海教育,2005,(19)[4]何磊,黄艳霞,金晓晓,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9,(1)[5]陈薇,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u],教育评论,2006,(4)

第二篇: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 陶行知是我国实施儿童素质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对幼儿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作了科学而深入的探索。他积极倡导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体、德、科、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幼儿教育的中国化、科学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陶行知 幼儿 素质教育

中图法分类号 G40—0926

* * *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的新教育放下一块奠基石”[①]。作为其整个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且有科学远见的。本文对他的幼教观试作探讨,敬请专家指正。

一、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期培养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发挥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优良传统,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②]。他还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③]在他看来,儿童6岁以前的教育将为一个人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一旦奠定,便不易改变,故马虎不得。若“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④]而这些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待到他们入学后去纠正,即使教师花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则往往勤苦而难成。因此,陶行知大声疾呼:“有志之士,起而创设幼稚园,以正童蒙。”[⑤]

不仅如此,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⑥]他强调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⑦]。为此,陶行知大力倡导普及幼稚教育,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结合国情,身体力行,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为幼儿教育的中国化做出了表率。

陶行知把儿童看作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十分重视幼儿教育,特别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这一正确思想已成为当代人们的共识。既然如此,当今的素质教育也应当从幼儿抓起,大力普及幼儿教育,把实施幼儿的素质教育提高到整个国民教育质量的高度来认识与贯彻。

二、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那么,怎样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呢?他认为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⑧]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⑨]“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可见,陶行知非常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反对的是闭门死读书本的教育。为此,他竭力倡导幼教要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来施教。他曾经形象地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的肥料是不同的”,并以此来告诫人们:“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才施教‟。”[⑩]陶行知还强调教师要给儿童“点石成金的指头”,而不是“金子”,坚决反对不了解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而采取不切合儿童实际的强制性的灌输教育。在他看来,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和家长要加入孩子的队伍中去,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从而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并从中找出切合儿童实际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才施教,有的放矢。陶行知的这些思想与主张,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目前,无论是在幼儿园教育中,还是在家庭教育中,那种不注重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规律,不顾儿童的兴趣爱好盲目施教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诸如在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缺乏深入了解,也谈不上研究儿童,只能采取“放羊式”的看管,或者照本宣科式的灌输,不太考虑全班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智能层次差异。这样,一些有特长的孩子得不到合理的培养与发展,而另一些所谓的“差生”则被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至于有些家长争着为孩子购置钢琴、电脑,盲目延聘家庭教师,强迫孩子学这练那,全然不顾孩子自身需要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做法都违背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小则牺牲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大则导致教育上的失误。

三、主张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儿童是“有力量”、“有创造力”的,这种创造力是人类经过几十万年与环境作斗争,获得并传递下来的才能之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他曾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①①]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可见,陶行知是十分相信儿童的创造力的,只是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要有先决条件,即“六大解放”。只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才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①②]因此,他认为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自立、自动和自觉精神,鼓励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教师对儿童应负的责任是指导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思考和创造。另外,他还特别要求教育者必须以宽容而不是自流的态度对待儿童。他曾多次呼吁“教育者要象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要象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①③],不要压制儿童的创造性,摧残人才幼苗。在他看来,“只有创造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新的一代应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旧世界的继承者”[①④]。

总之,陶行知倡导解放儿童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理解,所采取的自动的方法、自觉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等,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显然是极为精当的。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素质教青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对我们今天幼儿的素质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如当今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机械记诵、轻灵活运用;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儿童主体地位等问题,都束缚儿童的手脑,羁绊孩子的手脚,阻碍了儿童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减轻儿童书包的重量,把他们从紧迫的时间里和狭小的空间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又做又玩、且看且讲、边歌边舞、手脑并用,从而做到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开辟“美工角”、“自然角”、“社会角”等,利用各种现成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又动脑,以手促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带孩子走向社会,接触大自然,增长见识,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还可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拼拼、剪剪、拆拆、装装,让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陶行知在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科学的探索。他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体、德、科、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这一思想与实践至今仍熠熠生辉。

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质教育,把保障儿童健康看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首要工作,一再强调“健康第一”,“儿童的健康比什么事都要紧。”[①⑤]他曾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儿童健康当作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①⑥]因此,他提出:“培养健康的生活,以实施健康的教育”。他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条件,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使之长大后成为有生活能力的国民。

2.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陶行知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①⑦]在他看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①⑧],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①⑨]所以,陶行知对幼儿德育尤为重视,强调“真人”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德育途径和方法,概括言之,就是“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真善美合一”。他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②⑩]“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②①]他还基于“德育注重自治”的原则主张,要求儿童结成团体,“学习自己管理自己”,通过自治来培养儿童的责任感、主动精神和集体生活的能力,使儿童对“善恶、是非、曲直、公私、义利,作出最明白的判断”[②②]。因此,自治是一种“真正的人格教育”,“自治是人生的一种美术”[②③]。可见,自治是培养真善美合一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教会儿童自治,以求健全人格的发展。

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幼苗。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他指出:“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地变为科学的中国了。”[②④]为此,他还进一步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②⑤]在他看来,儿童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孩子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孩子发现科学奥妙,激发其学科学的兴趣。这就要求幼儿园开辟新途径,利用新材料,重新改造现有的故事、游戏、歌曲等。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是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里,与孩子一起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子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②⑥]他还指出:“不做无学,不学无术。科学实验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②⑦]所以,对儿童的科学教育,切忌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而要以大自然为科学园,带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做。总之,儿童的科学教育要倡导,科学必须下嫁给儿童,“科学的儿童早日造成,科学的中国和科学的中华民族早日实现。”[②⑧]陶行知的这一光辉思想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它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目标和科教兴国战略息息相通。

4.倡导幼儿美育,陶冶健全人格。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而教人化人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艺术和校容、校貌来陶冶儿童的思想、品德。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②⑨]他在创办晓庄幼稚园和育才学校时,就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不仅环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他说:“我们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的艺术感所追求的朴素的表现。”[③⑩]幼儿教师要带领儿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创造优雅的园内环境开始,建设一个“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井然有条,秩然有序”的幼稚园,使幼稚园成为“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③①]。可见,重视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建设和美化,是一件关系到幼儿人格陶冶的大事,马虎不得。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条明确提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陶行知重视环境对幼儿的艺术陶冶的思想与现代幼儿美育的目标基本一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5.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陶行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③②]在他创设的乡村幼稚园里,不仅有自制玩具和娱乐场所,而且还因地制宜地办有儿童小农场,让孩子们“种几颗黄豆”、“栽几种花草”、“养几只老母鸡”,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从小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真正的劳动必须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③③]。这种劳动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为指导,以创造为目的。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擦擦桌椅,扫扫地,而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既快乐又光荣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现代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以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要求是做到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素质教育的这些要求和根本目的与陶行知的全面发展的幼教观是基本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可以堪称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先驱。因此,我们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为办好我国全民素质教育作贡献。”[③④]

注释:

①《解放日报》(延安版),1942年3月15日。②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①① ①④ ①⑨ ②⑩ ②② ②③ ②④ ②⑤ ②⑥ ②⑦ ②⑧ 《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卷1第618、618、618页,卷2第81、81、238、238、532页,卷3第522、522页,卷1第618页,卷3第368页,卷1第623页,卷1第133页,卷5第240、240页,卷2第579、269页,卷5第240页。

③《陶行知文集》第11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①② ①③ ①⑤ ①⑥ ①⑦ ①⑧ ②① ②⑨ ③⑩ ③① ③② ③③四川教育出版,1991年版,卷3第526页,卷4第544页,卷6第304页,卷1第111页,卷4第523、523页,卷4第460页,卷8第34页,卷4第491页,卷1第490页,卷2第411页,卷2第44页。

③④李岚清同志在听取山西省前元庄实验学校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经验汇报后亲笔题词,1995年3月25日。*

第三篇: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幼儿教师素质教育观念 与幼儿素质教育的探究

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是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比较一致的看法。据此,我们可以将素质教育的实质概括成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内化程度,保证人的自觉、主动发展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但素质教育观超越了人本主义思想:它没有片面强调人的内在潜能,而是既重视先天潜能开发,又强调后天素质的培养;它避免了人本主义“本能说”,而认为人的潜能的实现必须依赖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它不是片面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是重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此同时,又强调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幼儿园教师不得不为自身的社会地位担忧,但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独生子女未来的期待,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幼儿园教师理应十分珍惜本职工作,维护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形象。另外,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给孩子生活与处事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培养幼儿做人的素质,但原则和规范本身不是素质,而是达成素质的条件,幼儿各种素质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成人的言行对幼儿的确良影响常常比课堂教育的作用更大,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成人,她们的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幼儿园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她们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家长及幼儿所体现出来的良好的道德修养,将会在思想品德素质方面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强调教育的全面性,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现。但人的发展潜力是有限的,后天的素质发展必须建立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之上,个体素质结构的各个要素均要获得高度、普遍的发展,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素质教育力争提高学生学习、生活与做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因为它不是选拔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在很长的时间里,幼儿教育只是作为初等教育的附属品,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儿童上小学做好准备,而忽视了幼儿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到后来,由于大力提倡幼儿教育以及家长自身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的目的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家长们认为借助各种幼教的手段大力开发幼儿的潜能,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位神童来。所以就从胎教开始一直到孩子出生之后提前认字提前走路,然后又是上英文班,又是上艺术班,给孩子安排了无穷无尽的学习内容,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其实,孩子早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神童,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头脑灵活、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品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孩子。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这种教育目的观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幼儿园的教育开始以儿童自身发展为最终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的转变直接引起了其他方面的转变。

三、强调素质教育的公平性,使教育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要保障所有应该得到受教育机会者的权利,促进所有受教育者的发展,尽可能缩小城乡、校际、班级、个体之间的差异,教育面向全体。从这一意义上讲,可将素质教育理解为所有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目标,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适合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幼儿园曾经长期存在着一种惟智现象,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教育开始进入幼儿园。依照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的面发展。从最初的重视智育到现在的五育并重,这种转变反映了了中国幼儿教育的一大进步。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跟小学、中学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以前在幼儿园里,老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乖乖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打分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推行赏识教育,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新技术蓬勃发展以后,许多幼儿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幼儿园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许多幼儿园开始改变以前的“家园不同步”的现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努力做到家园同步,发挥幼儿教育的最大作用。同时开始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其他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从总体上讲,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为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服务的。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相对于以前已经是很大的转变了。

四、高素质的幼儿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也就没有幼儿的良好素质。难以想象,习惯于重知识灌输、重技巧训练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素质,只看重一日两节课的教师能够全面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总是权威的化身,老师总是对的。不光幼儿这么认为,甚至连老师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就给幼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本质上看,教师与幼儿都是独立的人,都有人格的尊严,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都有生存、学习、游戏、娱乐、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权利,教师应当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目前提倡的是一种与幼儿对话的师幼观,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要求幼儿教师“蹲下来与幼儿说话”——当然这种“蹲下来”的主张并非只是形式上的蹲下来,实际上这要求幼儿教师彻底转变自己的幼儿观和师幼观,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的平等。

素质教育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要求是高的,但素质具有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因此要求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都具有高素质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大胆采用新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一种“快乐式”的幼儿教育,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第四篇:试析幼儿舞蹈与幼儿素质教育(一)

试析幼儿舞蹈与幼儿素质教育(一)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智力发展生理素质创造力道德培养审美修养集体观念爱心教育幼儿美育

论文摘要: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单设的科目,而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具有推动幼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它既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增强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时期的教育可谓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舞蹈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及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单设的科目,而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具有推动幼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它既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舞蹈与幼儿生理素质

舞蹈训练跟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如:舞蹈素质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以及肩、胸、腰、髋上的各种手段练习及对孩子韧带、肌肉的延展训练等等都跟体育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蹈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来表现各种美。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长期训练有效提高孩子的耐力和灵活性,有助于儿童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气质、美化身段,提高人对自己欣赏和自信心。从而使儿童的身体塑造的更挺拔,肢体更灵活,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

二、舞蹈与幼儿智力发展

舞蹈课的训练是很艰苦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刚开始练功时,因为苦、因为累、因为疼而掉泪。要引导他们向周围的哥哥姐姐学习,讲述舞蹈家的生平和体育健将的感人事迹,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吃苦是为了什么。还告诉他们”苦尽甘来”的道理,只要努力拼搏,汗水、泪水都不会自流,总有一天会换来鲜花和掌声的。很多孩子刚参加训练时,一到下叉、下腰就打怵,有的不愿意做,有的则不用心做。可以选出动作做得较好的孩子来作示范,让大家用掌声鼓励她。这一举动激发了每个孩子的好胜心,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舞蹈队的每堂课,都时刻贯穿着竞赛意识和挑战的风气,不允许消极懒惰和漫不经心,需要每个孩子的刻苦努力和持之以恒。通过训练,孩子们忍受着苦,忍受着痛,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当辛勤劳动获得荣誉的时候,孩子们笑得是那样甜、那样开心,又加强了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第五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范文模版]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

【摘要】幼儿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我在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进行了探讨:

一、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的培养;

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进行课堂教学;

三、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幼儿期所获得的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集体教育活动与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时期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其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吃透了素质教育精神以后,我们制定了三年发展目标,在工作方法上,采取幼儿乐于接受的分区活动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各自基础上,有各自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以幼儿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幼儿教师怎样对幼儿是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的观点素质教育不止对幼儿园来说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注重素质教育的家庭,就应该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行为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对自然的应变能力的增长。

二: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培养,对幼儿品德的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无论大事小事,教师都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为了使孩子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我坚持和孩子说普通话,我们班的每个孩子入园时都向我“问好”离园时说“再见”这是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和礼貌表达的一种方式,在一日常规活动中,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机会。比如:在教室里我搬放桌椅轻拿轻放,在地上看见有碎纸片时就会把它捡起放进垃圾箱,被幼儿毁坏的书本我会一本一本把它订好,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像流水一样,不断的流进了幼儿的心田,使他们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别人,乐于助人,不打人骂人,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三:把幼儿素质教育贯穿在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可多采用游戏的方法,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自主发展。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之一。结合我们这学期的《中国娃,民族梦》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跨越,需要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下面我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是如何对幼儿进行培养的。

一: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发现问题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的培养

目前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在课堂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小班的孩子做穿衣服表演,表演同时配以儿歌讲解,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亲子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这样就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此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穿衣服,神情就像在玩游戏一样,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我不会穿了。

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幼儿园生活也一定要有纪律,无纪律的集体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纪律约束的同时,给孩子创造一种轻松地生活和学习的氛围。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天地,不仅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如果在幼儿园不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幼儿集体教育活动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自愿主动地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真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做好听老师讲课,或让幼儿一味的按照老师自己的想法来做,这样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与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动、好问”,者分别来自他们的四中心里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这样整个过程显得有些呆板,这样幼儿没有自主性,孩子在演唱时显得无精打采,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于是我做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作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的指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做简单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区描述,要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幼儿就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曲自由的演唱,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学习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

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方法本身也为今后的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比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父母的时间还要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感触,所以我们对待幼儿也应该像妈妈一样,有爱心、关心、耐心,关怀备至,通过教师的亲生实践感受,体会互动的发展与生长的过程,在不断的观察、反思、分析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师妈妈,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伙伴,只有认真的去扮演好这些角色,孩子们才会从心底喜欢你,信任你、尊敬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老师!

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也发现了许多,下边将就幼儿教育方法和教学经验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这次的课程改革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动,思路新颖,有助于改善我国日前应试教育下课程内容枯燥单

一、脱离实际,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更重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这为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我国人才素质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不可否认,这次课程改革中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向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实践,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注重课程形式,忽视课程精神。

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出台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园本课程的热潮,纷纷根据本园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园本课程建设研究。但现在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往往做为一个课题来做,它会预先设定理论依据和课程实施框架,让一线教师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并不断地充实。为了在几年内能达成课题成果,幼儿课程评价往往会忽视过程评价而注重结果,为自己课程目标的达成而自圆其说。结果造成了标鉴式的课程满天飞,却失落了课程精神的状况。

二、课程推行统一,忽视农村实际

上级行政部门在新课程教材的推行和使用中,往往一刀切,标准统一,忽视农村实际。现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使用的新教材是由上级部门组织编审的,专家教师多来自于城市高等院校或有着优良资质的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教育内容或使用的方法手段具有许多明显的城市化特征。比如要求学生家长和孩子一块收集有关世界知识的图片等活动在农村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因此,新课程的预设和生成可能会给农村幼教工作者带来一些理念上的收获,但对实际工作帮助不是很大,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农村幼儿教育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尤其希望得到有效的引导,但这种引导应首先考虑农村实际。

三、注重课程实施,忽视教师素质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导向已由强调教师教授学业知识和技能逐步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化逐步转化为注重幼儿园课程发展和实施的多元化和自主性。这种转化的实现,根本上有赖于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幼儿教师除了要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乐于助人、乐观进取、善于交际、与人合作、责任心强、自制力强等品质。而现在的幼师生由于准入门槛低,本身在学习、行为习惯上就存在不少的问题,加上多是由初中直接升入,基础知识差,综合素质不高,即便通过五年的专业训练也难以保证能提高到怎样的程度。很难想象,本身素质不高,行为习惯不好的幼儿教师会给天真无邪的孩子起到什么样的熏陶影响?带来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要多了解有关自我的知识,即教育者的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G。Lindgren)曾指出,一个教师“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和他周围环境的心理因素和力量”,“教师需要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正如像他们需要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生那么多。” 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包括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态度能力、经验积累等方方面面有明确的认识。这种了解会有利于教师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时,正确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补充自身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不用自身的喜好去影响孩子的学习。

二、要加强对幼儿的了解和认知。要不断从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考虑幼儿的个性特点和他们真正的需求,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认知特点,从有利孩子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组织教学。幼儿教育在使用教材上相对来说较为自由,选择的范围也较为宽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熟知各类教材,并能根据自身的教学所需作出合理的取舍。总之,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领导组织和一线工作者都要少些急功近利,多些心平气和,不断积累经验,求实创新,以此来共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编:《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下载学前幼儿论文:关于当前我国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幼儿论文:关于当前我国幼儿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游戏与发展论文

    康 宝 幼 儿 园 游戏与发展论文 专 业:学前教育 姓 名:张 番 日 期:二0一四年六月十一日 游戏与发展论文 目录 第一章 游戏与发展概述………………………………………………4......

    幼儿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对幼儿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精选5篇)

    幼儿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对幼儿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人的素质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幼儿教育阶段也必须实施素质教......

    一个幼儿“剪纸”引起的思考-上海学前教育网.

    一个幼儿“剪纸”引起的思考 案由: 为了把主题《我自己》融入区域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在美工区的墙面上陈列着一组为幼儿创设的自我学习的环境:剪纸小树。我是用图示法展示了如何......

    当前依法行政与群众工作认识思考

    省政府法制办是省政府在法制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和顾问,负责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国发[2004]10号、以下简称《纲要》)的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

    论文---认识与运用幼儿玩具中的教育因素

    认识与运用幼儿玩具中的教育因素 福鼎市童星幼儿园 张慧芬 幼儿喜爱玩具,玩具能满足幼儿爱玩的天性,在幼儿眼中,一切具有“玩”性的物品都是玩具。玩具作为幼儿活动的客体,能与......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论文

    学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作为学前教育的经典著作,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注意关注儿童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引入新的理论成果。 这本书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从......

    大班素质教育《教育幼儿尊敬师长》案例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本段时间因为班上幼儿家长反应我班幼儿在家里对自己的长辈不是很尊敬,为此开展本次活动,教育幼儿如何尊敬长辈!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使幼儿认识到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一......

    幼儿教育论文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大全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 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幼教工作者共同的理念。遗憾的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尤其是现代幼儿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