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超市连锁经营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连锁经营与管理课程论文
题目:
关于我国超市连锁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院(系):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09物流管理 学
号: 090103500121 姓
名: 毛晓旭
完成日期: 2011年11月22日
关于我国超市连锁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流通领域也日益发生变化,国际上各种通行的经营形式也相继被引进。其中超市连锁经营管理是一种新兴而又发展迅速的经营管理形式,已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关注。本文仅就当前我国超市连锁经营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分析了我国当前超市连锁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超市连锁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一、超市连锁经营管理的特点
(一)从企业看
(1)联合性。所谓连锁就是若干家超市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国际上小型标准化连锁店少则由数十家组成,多则由成千上万家分店组成。这种联合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优势就是实现了规模经营。超市采用连锁形式,就可以集生产、采购、加工、仓储、零售于一身,实现大量生产与大量销售的结合,从而使规模经营带来规模效益。
(2)统一性。超市连锁店大都实行集中管理与标准化经营。组织机构的设置往往由总部和店铺构成,总部作为连锁经营管理中心往往对行使销售职能的店铺实行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总部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承担着为整个连锁店系统统一组织采购、加工、保管、配送商品的职能。同时,统一性还表现在统一标识,即在店微、内部装潢、外部装修、标牌色彩、广告宣传用语都是统一的;统一价格,即超市中的各类商品销售价格统一确定;统一核算,即各店铺以内部报表方式向总部报帐,店铺的经营成果、成本费用、资金的筹措、周转与使用均由总部核算与控制。
(3)齐全性。超市连锁以上两个特点使得其经营范围极大,而且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度高的商品成为连锁店的主营方向。国外往往把超市的经营指导思想概括为顾客可以一次购齐所需的生活用品,就是这种特点的体现。例如上海的华联超市店就将超市的“超”字解释为“全”,该店经营品种齐全,大到冰箱、彩电,小到瓶塞、缝衣针等日用小商品,共计19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
(二)从顾客方面看
(1)直观性。超市采取的是一种开架自选销售方式,使商品与顾客贴近。这种商品陈列的直观性极易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可避免人际磨擦,从而达到减少营业人员,降低流通成本,节约购买时间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2)灵活性。超市连锁店的商品种类繁多,往往同一种商品也有多种品牌供顾客选用。同时,连锁店还附带有系列特色服务项目。如出售图书、杂志、音像制品、代售日报、邮票,开设专业医药品专柜,代收公用事业费,免费供顾客使用雨衣、雨伞、打气筒、微波炉等等,从而使网点密布的各连锁店都能吸引到很多的顾客,使居住在周围的消费者出门购物极为方便。
二、我国超市连锁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超市连锁经营管理中有着以上突出的特点,才使得这种经营形式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就目前我国超市连锁经营管理状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连锁经营管理观念落后,对超市连锁经营方式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
超市连锁经营方式的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在于它所形成的完备的流通体系环节,通过足以与专业批发相比的采购组织和众多分散的零售商,最终实现其它商业经营形式无法比拟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于这种方式的出现,使包装、称重、记价等商业劳动可以在工厂或商店中预先完成,将这部份劳动物化于商品之中,实现了商业劳动与顾客购买活动的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这两方面的本质表现被世人称为流通革命的两大标志。在我国目前的超市连锁经营中,能很好地体现这两方面本质的超市连锁店却并不多,大多数还未实现规模经营。一是分店少,大型的连锁店不过具有分店十几家、二十几家;二是店铺分布面过窄,大多数店铺群是由上下级隶属单位组成,多数都是分布在同行、同一区县、或同一城市,很少有跨地区,跨省市和跨行业的,至于全国性的就更少了。所以,许多连锁店因失去规模进货的优势,也就失去了低成本优势,最终失去了销售价格优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进销合一的经营观念根深蒂固,往往与市场经济的“大量生产、大量流通、从而实现大量消费”的观念不相适应,许多人还无法接受超市连锁高度集中管理,进销分离,实行标准化经营的做法,甚至认为收回各分店的采购权是侵犯企业的自主权。
(二)连锁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多数超市连锁店规范化程度还不高,虽然店名、店貌、店徽等已经统一,但各加盟店的进销业务仍然是独立开展,并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配送中心和渠道。即便有些超市连锁店建起了配送中心,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统一配送率较低,多数企业在60—70%之间;还未达到经济配送规模,平均每辆车只承担2至3个店铺的送货,有的只能保证一辆车一个店;配送速度不够高,多数企业的配送速度较慢,平均为24—48小时送货;缺乏配送技巧;现代化程度极低,离配送自动化还有很长的距离。不仅如此,许多超市连锁店的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管理职能的分工与协作方面还极为落后,有的连锁店也根本没有建立起销售点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子订货、库存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记帐系统和自动化最佳运送路线选择系统等连锁经营手段。
(三)连锁经营管理受体制约束,无法合理布点发展。
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地区、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造成企业无法发展和规模经营。如北京希福连锁店二十个分店全部“驻扎”在一个区内。各部门、各地区均按照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自行规划,兴办连锁店,使得“条块”分割,形成连锁网点发展“跨行业难”、“跨地区难”,最终导致在原有的同一行政隶属关系内封闭经营和发展。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连锁经营管理水平
必须让中国超市连锁经营管理人员了解到,超市连锁经营形式是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而出现的一种先进的经营形式,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无法实现企业效益的。为了更新观念,发挥出超市连锁经营的优势,必须努力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一方面要加强在职职工包括管理人员的岗位技能考核与培训,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用先进合理的制度促进经营水平的提高。
(二)发展行业会员组织,充分发挥中介作用。
随着超市连锁这种经营形式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成立这方面的全国性的行业会员组织势在必行。象上海,已有自己的自选商场协会。行业会员组织具有服务、沟通、协调、监督、规划、研究和公证功能,可在增强会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行业基本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向有关部门提出制订我国超市连锁企业的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经济立法等方面建议、向会员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与发展动态、举办各种超市连锁管理与技术交流和研讨会、举办各种职业培训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建立健全连锁经营管理的政策法规。
上海最有影响的联华超市连锁公司经理曾表示,要在今后几年之内,使该企业的网点分布全国并发展到国外。可以说,如果我们不从法律和政策上规范和调整其连锁经营管理环境,那么,象联华企业家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应尽快建立保护商业连锁经营利益的法律法规,要用法律阻止地方保护主义对商业连锁经营发展的制约,使这种经营不受地域、行业、部门的限制。要尽快建立起支持商业连锁经营的政策系列,诸如发展现代化的网点政策、资金政策和税收政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市连锁经营管理具有联合性,统一性,齐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连锁超市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不过,我国的连锁超市在经营中存在经营管理观念落后,对超市连锁经营方式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经营管理受体制约束,无法合理布点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的降低了超市的经营收益,唯有采取加快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展行业会员组织,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建立健全经营管理的政策法规的措施,才能有效的改善以上问题,从而体现超市连锁经营管理的特点和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查志强.我国超市连锁经营的现状与对策[J].商业企业管理,2000(3)[2]李敏.我国零售商业连锁经营现状分析[J].统计研究,2006(12)[3]赵盛斌.商业连锁经营与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 [4]李晓红.发展连锁经营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4)
第二篇: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
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 [摘要]国内各大型连锁超市经营雷同化日趋严重,彼此之间缺乏明显的差异。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国外的大型连锁超市蜂拥而入,使原本就十分激烈的竞争变得异常惨烈,很多的大型连锁超市已经陷入了生存的困境,因此,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已经成为了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能促进大型连锁超市快速、健康地发展,提高大型连锁超市的市场竞争力,文章对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市场营销;营销策略;大型连锁超市
消费心理学显示,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更容易表现出从众心理。相对于没有品牌或者不知名品牌的商品,消费者对来自大公司的知名品牌商品信任度更高,认为这样的商品品质更有保证(徐雄杰,2007)。在选择购物场所时,消费者也会有同样的考虑,认为知名的大型购物中心在购物环境、商品种类、服务质量等方面更加值得信赖(郝琴,2008)。因此,比起私人经营的小型购物场所,大多数时候消费者更倾向于到知名的大型购物中心选购商品。在日常生活用品的选购和采购场所的选择上亦然,消费者普遍对大型超市提供的商品的货源和价格更放心。而大型连锁超市较一般的大型超市而言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要更上一层楼,因为太型连锁超市均为知名的零售业集团所有,一些外资大型连锁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等更是全球知名的零售业巨头,自然也就获得了消费者更多的信赖和光顾。目前我国国内的大型连锁超市虽然暂时不能与沃尔玛这样的零售业巨头相提并论,但由于其始终立足我国市场,更加了解我国零售业市场的情况和居民的消费习惯及消费特点,因此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虽然国内的大型连锁超市在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销方面奇招百出,但其中隐藏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张俊鹏,2008)。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各大零售集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和调整,零售业面临着洗牌的考验。竞争的加剧使得大型连锁超市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种种不合理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超市贩卖的生活概念是便捷、高效,而当超市的经营方式方法与这一宗旨发生冲突时,就必须寻求合理的创新与改变。为能促进大型连锁超市快速、健康的发展,提高大型连锁超市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对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大型连锁超市市场营销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良好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带来良好的利润
大型连锁超市在地理位置选择方面谨慎细致,力求占尽地利优势。通常大型连锁超市多处于交通便利的地区,拥有稳定的客源和一定规模的客流量。目前我国国内的大型连锁超市占地面积多在5000平方米以上,商品品种齐全,可以为顾客提供多种选择。如此多的有利条件保证了超市拥有一个理想的外部环境,对超市的良好经营有极大的帮助,但这并不能保证超市经营者稳赚不赔,良好的地理位置并不是获得良好的利润的充分必要条件。目前在大型连锁超市的经营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古怪的现象,有的超市虽然位置条件极佳,但经营并不理想。好的地理位置不仅没有为超市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超市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在此我们以保定市为例,位于保定市军校广场地下的惠友超市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惠友超市周围有东方家园、河大紫园小区、河北大学、河北软件学院、保定
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一些比较小规模的居民区,顾客群体数量庞大且较为稳定;通过军校广场的公交车有27路、22路、4路、306路和17路,均通往保定市各主要城区,交通可谓非常便利,并且惠友超市还配有停车场,拥有私家车的顾客往来也十分方便。在这一地区,惠友超市最有利的竞争者是大润发超市,从惠友超市到大润发超市乘坐27路公交车需要经过七站,对居住在惠友超市周围的居民来说,去惠友超市购物显然比去大润发超市更加方便和节省时间。但是具有如此良好地理位置的惠友超市的生意并没有预期中的兴旺,远不如它的竞争对手大润发超市。惠友超市的商品价格与大润发超市的商品价格基本相同,促销力度也不相上下,而且惠友超市还具有大润发超市不具备的有利条件——方便进出的停车场。即使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惠友超市的客流量始终远远少于大润发超市。这一点在河北大学学生的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对河大的学生而言,前往两个超市花费的时间基本相等,但大润发始终是购物的首选。
由此不难看出,良好的地理位置虽然有利于超市经营者获得利润,但并不是稳定利润的保证。一家经营良好的超市必然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但占据有利地理位置的超市经营效果不一定理想,良好的地理位置并不能代表良好的利润。
(二)布局和商品摆放与消费者购物习惯不符
大型连锁超市尽管商品分类明确,但仍有其不合理之处(张荣忠,2004)。在很多大型连锁超市内,总有些区域虽然陈列着常用的生活用品却乏人问津,总有些商品如果不询问超市工作人员消费者怎样仔细寻找都是一无所获。这便是超市的布局和商品摆放与消费者购物习惯不符造成的不便。大型连锁超市以卖场开阔,购物环境舒适见长,其卓越之处就在于商品周转快,库存控制更加合理,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在赚取较低毛利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大量价格低廉的商品。其销售的核心概念就是“便利”,而这种给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带来不便的情况,与超市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超市在设计规划卖场的时候没有考虑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购物习惯;二是超市经营管理不力,没能够很好的协调各部分商品之间的关系。仍然以惠友超市为例,位于军校广场的惠友超市卖场总体呈L型,其商品种类齐全,但在卖场的某些区域始终人流稀少,如果不是对这一区域的商品有需要,很少消费者会光顾这一区域。通常消费者只需要走过超市三分之一的区域就可以买到自己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所有日用品,因此消费者显然没有必要再去逛超市的其它地方,自然也就对摆放在其他区域的商品没有购买欲望。惠友超市的入口正对着收银台,在收银台的背后是家居用品区,通常展示的是鞋帽家居服一类的商品。而事实上,消费者通常更倾向于去专门的家居用品店选购这类商品,而不会去超市购买。正对入口的位置本来是天然的商品展示区,理应摆放更具视觉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商品,摆放对消费者吸引力较小的家居用品,这一黄金位置的作用完全得不到发挥。
(三)传统促销方式的局限性
消费者对传统的返券、会员优惠制度、打折、抽奖、购物有礼等促销方式早已经习以为常,虽然在大规模的促销活动下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顾客冲动购
物,但这些促销方式的效力在满足超市经营者预期目标方面已经势见衰微,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变得越来越谨慎理智。消费者尽可能只购买生活的必需品或者他们觉得性价比高而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里会用到的商品,而避免冲动性消费或奢侈性消费(唐敏、何为,2003)。在如此情况下,传统促销方式的局限性更加显露无遗。打折促销无法打动消费者。打折这种资历最老、使用频率最高的促销方式在屡试不爽了若干年之后,其对消费者的感染能力已经出现了下降。消费者对于自己有强烈购买欲望的正价商品时常持有“等到打折的时候再买”的观望心态。当商品参与打折促销活动但折扣额度与消费者的期望有差异时,消费者大多数时候会倾向于理性的持币观望的策略,等待商品售价的进一步降低,这一特点在具有强烈季节特点的商品销售上尤为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家出于清理库存的目的肯定会降低价格。对消费者而言,既然付出等待的时间成本可能购买到更加便宜的商品,那么现在提前购买显然是不够明智的。此外,现在有少数的商家为获得打折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眼球,不惜采取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在保定大润发超市的促销宣传册上曾印有这样的字样:柑橘,特价4.8元每斤。同时以小号字体在旁边标出,原价9.6元每公斤。此种“促销”一旦被消费者发现,超市的信誉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必然大打折扣。2 限时特价影响力有限。限时特价虽然让消费者十分心动,但是这样的促销活动显然不是每天都有的。超市在进行此类促销时多采取直接使用卖场广播现场通知的方式,其宣传范围仅在卖场内,只有当时在卖场内的消费者才有机会参与。虽然这种促销方式效果明显但影响范围有限。根据口碑效应,即使参与了促销的消费者事后将这件事对其他人宣传,但这种宣传毕竟是在活动之后,有一定的时滞。因此尽管限时特价的促销方式可以立竿见影,但其宣传效力和促销能力始终非常有限。赠品品质粗糙。目前超市常用的有买有赠的促销方式存在这样的弊端,即虽有赠品,但赠品无品质。目前商家在开展促销活动时并不吝啬赠与消费者赠品,但赠品时常存在质地粗糙,可用性不强的问题,所以赠品在超市促销活动中的地位变得日益尴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用之不利,使赠品对于消费者如同鸡肋,根本无法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会员专享商品有名无实。会员专享产品的存在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作为内部人的被认同和被尊重,这种被外部尊重极易引起购买行为,但并非一定会引起购买行为。事实上,消费者最后是否购买某种商品的关键还在于商品本身对消费者而言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有使用价值。会员专享商品往往不是会员生活必需的,至少不是急需的,且会员专享产品多为超市自有品牌,消费者对这类品牌的敏感度不强。也就是说,这种商品是否优惠,对会员消费者并不构成有效刺激。在这种情况下,会员专享商品对会员消费者而言就变得形同虚设,失去了刺激消费的能力,自然也就无法达到促销的预期效果。联合促销主次混乱。就联合促销本身而言,既节约了成本又方便了消费者,是一种双赢策略。然而消费者对联合促销的认可程度却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联合促销的产品组合方式。虽然联合促销商品的售价低于两种商品的单价之和,但在联合促销中也存在主次顺序。对消费者而言,第一消费目标是其中的一种商品,另外一种商品可能并非消费者目前必需的,只是“可能”用到。当消费者目前必需的是两者当中零售价较低的那种商品时,出于追逐特价品的心理,他会倾向于购买联合促销包装的商品而不是独立包装的商品。但消费者在消费过后经常发现,尽管购买这种商品的花费要比该商品的单价低,但由于目前并不急需该商品,这部分钱相当于非必需性花销,也就是一种变相的浪费。因此,当消费者下次再碰到联合促销时,往往会更理智的分析自己是否确实两种商品都需要,否则,理性的消费者将更倾向于购买独立包装的商品。因此,联合促销的促销效力下降,并非联合促销产品有问题,而是消费者在消费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逐渐趋于理性的结果。
二、大型连锁超市突破营销困境的营销策略
(一)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创造经营优势
良好的地理位置虽然不是良好利润的完全保证,但良好的地理位置绝对可以成为商业竞争中的优势。只要对这种优势善加利用,加以扩大,绝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超市的形象和经营都会有所帮助。在零售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才能够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正面积极友好的企业形象。
由于大型连锁超市地处交通便利地区,因此在超市有大型的促销活动时,可以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在人流量大的路口和公交车站一类的地区向行人散发宣传册,利用地理优势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告知顾客和潜在顾客超市的动向、此次促销的力度、促销的商品种类等,让消费者对超市的促销活动了解,进而感兴趣。此外,超市可以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来举办一些与周围居民生活有关的特别活动,除促进销售之外,还可以扩大对超市的宣传,增加周围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超市的好感,提升超市的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超市的信任与支持。超市在特别的节目除了举行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之外,还可以举办与节日有关的主题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例如,在六一儿童节的当天,超市可以举行以“儿童日”为主题的大型促销活动,在儿童商品特价销售或者有买有赠的同时,可以为儿童举行一些才艺展示和游戏表演之类的活动,赠予参与活动的儿童小礼品,还可以设计亲子活动环节,鼓励家长参与其中。让消费者感受到超市是在真心的回馈消费者,从而提升对超市的好感。这一类主题活动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并且可能不会在短期内为超市带来明显的利润,但能够提升超市在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对超市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超市除在大型节假日举行类似的活动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如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之类有意义的日子举行与在超市购物有关的主题活动,如在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在世界元烟日在超市休息区域内不要吸烟等,活动虽然小但一样可以达到宣传超市形象的效果,这些活动可能并不会对超市的当日销售额有太大的影响,但能够在往来的消费者和路人心中树立超市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正面形象,并且由于超市所处的位置人流量大,根据口碑效应原理,这种宣传经过消费者之间的口口相传,其宣传效果将被放大。
(二)合理安排布局,根据购买状况适时调整超市摆放
超市贩卖的是方便快捷的生活概念,消费者选择去超市购物主要就是因为省时省力,因此,超市的布局与商品摆放一定要尽可能的方便消费者,在方 便消费者的基础上,运用消费心理学对人的暗示和影响来适当引导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为超市创造利润。
针对商品摆放与消费者购物习惯不符的情况,超市应提高日常管理的效率,灵活调整商品的陈列摆放。由于随着季节变化各个时期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量有所不同,超市应根据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适时调整货架上商品的摆放,将热销商品放在黄金段,以方便消费者寻找和购买相关商品,节约寻找的时间,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效率。消费者觉得在超市购物舒适、方便、省时,在有购物需要的时候自然会再次来到这家超市,超市的销售量也就自然会有所上升。此外,超市应当每隔固定时间如一个月总结一次各品牌商品的销售情况,将销量有上升,市场潜力深厚的商品调整到黄金段以上的位置,以培养消费者对它的熟悉和认知程度,为这种商品进一步打开市场奠定基础。同时,超市在日常经营中应加强对商品的管理,提高理货的效率,对于货架商品的摆放,严格遵循一目了然原则和满陈列原则,当某种商品流通较快货架出现空缺时,即时补齐并做好记录,时刻保持超市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形象。对于超市的布局,入口和出口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人口和出口的最佳位置应该在u字形的两个端点上,使消费者在进入超市卖场后的行走路线呈u型,这样的行走路线会比单纯的直线要长,经过的商品陈列区域也要更多,消费者有机会接触更多商品,也就有机会对更多的商品产生购买兴趣。超市内部的区域划分一定要保证有关联的商品在一起,比如牙膏旁边不远处一定要有牙刷,洗发水旁边不远处一定要有护发素,而对于冰淇淋和其它需要低温保存的商品则统一摆放的冰柜里。有相关性的商品集中摆放,一方面便于消费者寻找,另一方面也方便超市工作人员盘点和管理。在这一点上保定大润发超市做的尤为出色,其内部路线即为u型,使得消费者能够尽可能多的浏览卖场内部各个区域,并且,它将具有相关性的商品摆放的非常接近,在便于消费者寻找的基础上使卖场内部更加整齐,便于管理。大润发超市的购物环境使得消费者觉得,这就是一个适合购物的地方,其卖场的布局和商品摆放堪称典范,丝毫不逊于沃尔玛和易初莲花。
(三)采用“方便顾客,替顾客省钱”的促销方式
由于消费者熟知的促销方式在刺激购买上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减弱,使得商家不得不开始探索新的可以吸引消费者的促销手段。从前边的分析我们可知,目前常见的促销方式主要存在两点问题:其一是不方便,有时甚至是给消费者的购物增加了麻烦;其二就是多数时候有促销之名无促销之实,名为促销,实际上并不能为消费者带来实惠。因此,在新的促销方式选择上,主要应从这两点着手,做到有名有实,方便消费者,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拉动购买。促销的根本目的主要是吸引顾客、塑造企业形象、及时清理点内存货以降低库存成本、对抗竞争对手以及新品推出等几方面。传统的促销方式留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大多是“价格便宜了,但是我没有赚到商家的便宜。”即消费者虽然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也满意的商品,花费比以往要少,但他们仍然会觉得,商家还是赚了我的钱,我得到的实惠其实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远远不及我用于支付购买的货币价值那么多。消费者对促销活动有极高的参与热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使用需要或利益需要,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得到真正的实惠而不是商家促销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因此,在促销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是创新而不是标新立异,过于新奇的促销方式并不一定效果好,很有可能会收效甚微,因为勇于“尝鲜”的消费者实际上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谨慎的跟随者。所以,在大家熟知的传统促销方式上略作文章是比较可取的方式。
基于这种营销策略,保定市大润发超市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的“大润发会员龙卡”活动。“会员卡+龙卡信用卡=大润发会员龙卡”,把信用卡和超市的会员卡合并为一张卡。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显然已经离不开各式各样的卡,积分卡、信用卡、会员卡等等,无论是用于区别身份,还是用于打折,这些或塑料或纸制的卡片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过多的卡携带起来却相当的不方便。在大润发和建设银行的这一合作中,亮点就是两卡变一卡,便利了消费者,同时,在超市内单笔消费1000元以上可以选择分6、12或24期付款(单笔消费是指在同一大润发门店,一次性刷卡购买3件以内产品的消费)。这样规定势必带动超市内小家电和大件商品的销售。另外,一般的超市会员卡积分多是一年一清零的,而一年内的消费积分大多数时候并不足以换购商品,这使得超市提供的积分换购活动对于消费者而言形同虚设。而“会员龙卡”采取永久积分的方式,使消费者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作为会员享受的优惠,有利于提升超市的美誉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活动的办卡地点设在了大润发门店的顾客服务台,大大方便了来超市购物的消费者。这一促销模式的优点在于,与银行联手本身就增强了消费者对活动的信心,加之超市本就配有POS机终端,与银行合作更是便利。当今的消费习惯,刷卡购物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刷卡消费累计到一定次数,银行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回馈,如提高透支上限额,延长还款免息期等,这使得消费者更加乐于刷卡。此外,两卡变一卡替消费者省去了管理若干张卡的麻烦,原有的积分换购的促销方式也可以照常使用,真正方便了消费者购物。因此这一促销模式在大型连锁超市的经营中将大有可为。
三、结束语
尽管我国本土的大型连锁超市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影响本土零售业的竞争力,本土零售业的优势是明显的,其独特的成长历程和成长模式决定了其独有的生命力。就目前的竞争状况而言,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只有在改进管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弱点的基础上,完善其市场营销模式,才有可能在零售业激烈的竞争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郝琴物美连锁超市的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2]唐敏,何为,我国超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3,(11):102-105
[3]徐雄杰,我国中小型超市发展战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4]张俊鹏,我国大型连锁超市自有品牌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51张荣忠麦德龙超市发展攻略[J]国际市场,2004,(101:63-65
第三篇:我国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百年历史的连锁经营,是提高零售连锁企业经营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在发达国家普遍获得成功的零售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连锁经营实现了商品销售的“最少环节、最短路径、最低费用、最高效率”,降低了商品的零售价格,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国内外零售连锁超市间竞争格局的展开,配送体系成为他们的竞争焦点。物流配送的好坏是零售连锁超市经营的重要保证,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规模效益以及能否给供应链上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一、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现状1.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不仅导致配送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不高,还浪费了许多的物流资源。笔者对身边的部分零售连锁超市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实证了这一结论(见下表)。
2.商品种类多,配送要求高,配送效果不尽人意零售业连锁超市销售的商品的品种繁多,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装饰等,决定了对配送的要求高。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食品冷链物流。据统计,上海的超市的冷链商品占销售额的20%以上。由于供应商的实力和地区不同,导致供应商所能提供的配送服务有所不同,很多服务都不能达到超市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物流配送的整体水平偏低。所以,超市也难以选择到比较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导致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超市很少,物流配送的标准也不高。总之,不论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还是第三方物流模式,因企业实力与配送服务水平偏低,致使配送效果大多不尽人意。
3.统一配送率低,运作难度高,传统物流资源难以适应零售业连锁超市的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相对也比较严格。物流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影响较大,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同时,目前零售业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率低,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导致物流成本高,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运作难度的增大,使传统的以单一运输和仓储为主业的物流企业难以适应。
二、目前常用配送模式的分析1.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配送模式零售业巨人沃尔玛在配送方面的成功说明了配送中心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商业连锁经营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综合商场等,也都十分重视配送环节,相继建立了配送中心。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自建配送中心,主要是为本企业的连锁分店进行配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货物,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战略发展需要。连锁企业都各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自建配送中心有利于协调与连锁店铺之间的关系,保证这种经营特色不受破坏和改变。
如果各家零售连锁超市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会造成大量配送中心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闲置,使得配送中心的费用和物流运营成本偏高。只有分店规模扩大使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取得的数量折扣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足以抵偿配送中心建设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在中国连锁店发展初期,许多连锁店都采取了把供应商直送方式简单地组合成物流配送体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许多弊端。在导入期的中国连锁店,业态上大多选择了超市形式,而且是规模不大的第一代传统食品超市,连锁店规模扩大需要发展更多的店铺来实现。供应商的运输系统适应不了多店铺、广地域发展的要求,配送不到位,缺货断档,时间衔接不上,会制约连锁超市的发展。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模式中,连锁企业的物流活动完全由第三方的专业物流公司来承担。社会化物流的优势在于专业物流公司能提供更多的作业和管理上的专业知识,可以使连锁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在运作中,专业物流公司对信息进行统一组合、处理后,按客户订单的要求,配送到各门店。用户之间还可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社会化的中介配送模式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配送模式,国内多数物流配送企业也正在积极探索。
三、适合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对策探讨1.对于大型连锁超市,可构建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零售连锁超市配送模式零售连锁超市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有四个。第一,最为重视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采购什么样的商品,既能给超市带来利润,又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第二,供应链上的采购管理。即向哪些供应商采购商品,更经济合适。第三,供应链上的库存管理。做到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能适时适量的供应,不能因经常性缺货影响消费者的忠诚度,也不能采购过多,使库存成本增加。最后,供应链上的运输管理。即对连锁分店进行配送时,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决策。
第四方物流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既可以辅助连锁超市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解决供应链上的库存、输送问题;还能帮助解决采购问题,协助管理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配送体系,不是单纯的外包模式,而是将外包与自营配送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策略。通过第四方物流企业,超市资源、供应商资源、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物流资源能以整合,其间密切合作,在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之下,以最合适的模式达到最好的服务和最低的成本。
埃森哲公司认为第四方物流有三种可行的运作模式:一是协助运作型,由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其缺少的资源,并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开发市场,而具体的物流业务实施则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第四方物流的指导下完成,它们之间是商业合同或者战略联盟的合作方式;二是方案集成型,由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其资源、能力和技术
进行整合和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三是行业创新型,第四方物流通过与资源、技术和能力的服务商进行协作,为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笔者以为零售连锁超市应以第二种运作模式为主,揉合其他两种模式,建立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配送体系(如下图)。
2.中小型连锁超市,通过组建横向物流联盟重建他们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其目的是实现联盟参与方的“共赢”。连锁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提供方的长期合作会形成一种战略性的纵向物流联盟关系,而解决目前连锁超市的配送问题,除了纵向联盟,另一个关键就是要组建连锁超市企业间横向物流联盟,可以使连锁超市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物流合理化。
按交易费用理论,物流联盟的建立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从组织角度看,联盟企业双方在相互合作,组织协调交易的同时,仍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组织成员间仍存在着竞争,可以维持较高的市场效率,是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
连锁超市可以灵活的采用物流共同化的联盟方式,即通过组建企业间的共同化的物流体系,来处理企业营运中有关物品流动的相关作业,解决单一企业对物流系统投资的不经济或低效率等问题。物流共同化,囊括了物流资源利用、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及物流管理的共同化,横向联盟的一种典型形式就是共同配送。如2000年物美超市与北京粮食集团组成战略联盟,共同打造中国零售业的航空母舰;随后物美又携手北京麦当劳公司,将连锁超市发展与餐饮业相结合。
3.对供应链分析重构,采取精益供应链管理策略精益供应链(Lean Supply Chain)就是把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概念引入供应链的优化策略中去,其本质思想就是为了以最小的成本和消耗向顾客提供各种价值,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重构,消除任何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很显然,这需要在信息管理技术支持下,与节点企业形成信任、开展合作,对供应链中的采购、配送、库存等各种业务进行流程重组(BPR)。供应链的运行是建立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信息、物质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这需要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任态度。连锁超市企业与供应商要共享存货、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进度、促销计划和需求预测等信息。超市企业可以将销售网点数据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供应商,作为他们分析市场需求、设计产品和安排生产的依据。在开展合作时,供需双方要建立不同层次,包括业务员、业务经理、高层领导几个层次的对话机制。供需双方在合作方式上还要集思广益,共同探索新型合作模式。
连锁超市企业实施精益供应链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各种业务进行分析和重组。如配送业务可以由配送中心集中处理、部分商品的库存可以由供应商负责,部分商品的采购可以直接由分店自行决策,这些都有可能
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率。连锁超市企业要强化操作规范和业务流程,并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它的实施涉及到观念、组织和经营过程的转变,企业在开展重组的时候应该分层次、逐步进行。
第四篇:我国连锁企业所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连锁企业所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本文对国内连锁企业的发展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锁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面对很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相差甚远。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当前有利的时机,从观念、政策、体制、技术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快速推进我国连锁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连锁企业 问题 对策 发展连锁经营是一种科学先进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它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也是企业运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实现低风险资本扩张和规模经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这也是连锁经营能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但是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到这些?我国连锁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相应对策?我国连锁企业如何才能得到健康稳健的发展?
一. 历史回顾我国连锁经营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先出现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经历10多年的发展,在流通业中地位不断加强,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已成为现代流通业最具活动力的业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07年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不错,但营运成本将有所加大,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08年,国际金融危机黑云压城,致使我国连锁业经营业绩逐季下滑,发展受困,很多连锁企业尤其是上游企业忧心忡忡,在股市低落、出口下滑、市场萎缩中探寻着度过寒冬的解困之路。09年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随着国家宏观环境的支持,得到了一定发展。10年、11年宏观经济形势还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连锁业业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困难和挑战。
二、存在问题
(一)连锁经营规模化问题。连锁经营方式的生命力,在于通过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几年来我国连锁企业数量扩张速度不慢,但各家企业的店铺开发很不均衡,许多连锁企业店铺规模达不到国际公认的连锁企业盈亏点。现在我国连锁经营的规模小,全国平均一个连锁企业拥有店铺只有14个,不少连锁企业只有三四家店铺。有资料表明,香港有五六百万人口,只有四五家超市连锁公司控制连锁网点1000多家,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店铺数200 多个.而国内的情况则非如此,以广州为例,全市25家连锁企业,平均店铺数7.6个。据统计,目前全国销售额超过亿元的连锁企业总数的比例不足5%,形成了各连锁企业各开各的店铺,各家都难以发展更多的店铺,连锁店遍地开花,却都难以形成应有规模的局面。
(二)连锁经营规范化问题。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是发展不规范。近几年,在政策优惠、媒体炒作等诱导下,存在着一哄 而上的发展态势,这本身就是不规范的表现。因为,发展连锁经营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不是所有行业、企业,地区都适合办连锁。
2、是运作不规范。连锁企 业网点布局、市场定位、经营范围必须根据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原则来确定,目前出现的网点布局不合理、市场定位趋同、经营范围狭窄等现象,都是运作不规 范的表现。
3、是管理不规范。根据国际惯例,连锁企业的统一配送率要达到80%以上,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连锁企业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比例只有 30%~60%。在诸多连锁店中表面连锁而实质仍是单店操作、各自为政。有些店只是统一了店名、服装、标识,而连锁的核心,统一采购和配送至今未完成,统 一核算、统一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三)特许连锁经营发展速度与效益的问题。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一些较成熟的连锁企业开始尝试利用商权(如著名商号、商标、专利、商品等)开展特许连锁,尤其在餐饮业和时装专业店发展速度加快。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天津狗不理包子店、北京皮尔?卡丹时装公司等,都采取了连锁方式。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知识产权优势,采取连锁方式开发分店,以扩大规模。但是,连锁企业规模的扩张应该是以要效益的扩张为前提,是通过规模扩大而降低单位成本,从 而增加收益的经济模式。因此,企业的店铺数量多并不完全同效益划等号,如果出现随着规模的扩张而效益下降的现象就是规模不经济。目前,各家连锁经营公司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区域,副食店、粮店自成系统,各开各的连锁店,各编各的连锁网,经营
品种重复的连锁店左右为邻,以邻为壑,盲目竞争,虽然店铺数量达到了理论上的盈利规模,但这样的店铺开得越多越不经济。
(四)连锁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制约问题。体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1、是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连锁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建分店的阻力,各地区、各部 门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企业便无法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合理配置资源,无法根据连锁的本质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很难形成合理布局和合理规模,连锁经营企业被人为 的限制在一定地区或部门之内发展。其结果是各连锁企业各行其是,在同一区域内重复建设,谁也上不了规模。
2、是企业缺乏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企业发展的内部 效益动力,来自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来自讲求效率的企业经营机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于是发展规模停滞 不前。
3、是物流环境难以保证连锁店统一配送的技术要求,如配送中心的仓储、运输设备建设滞后,电子化标准化工程建设不配套,产品的质量、包装的标准化程度 不高等。
三、相应对策21世纪将是我国流通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发展特许连锁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使特许连锁尽快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还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连锁的有关法律法规。随着特许连锁经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了这种经营方式的潜力,纷纷涌入连锁的大军之中。然而,除了《商业连锁管理办法》外,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连锁进行规范,加之理论研究的滞后,使得许多从事连锁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 问题。如商标、专利和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知名商品等的保护问题以及连锁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出 台有关连锁领域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加盟双方合法利益,保证健康发展。此外,还要认真研究现有法律对连锁的适用问题,包括商号登记、商标及专利的保护。还要积极培育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咨询、策划、培训、订货、配送、信息及法律服务等,为连锁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使我国连锁驶入发展正轨。
(二)积极培养连锁事业的专门人才。连锁是一种商业知识产权的许可,它涉及到商业、工业、科技、法律、管理,有时甚至包括农业等诸多领域,亟需连锁 的专门人才。我国已培养了一批懂知识产权的专门人才,但是,既懂知识产权又懂商业、服务业的人才则很少。为了使特许连锁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有关部门有计 划地选派一些懂商业的人,学习有关的连锁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也可选派一些懂知识产权的人,学习有关商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必要时派专门人才到国外去进 修,以弥补人才的欠缺。要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举办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连锁知识,有条件的大学可设置连锁专业逐渐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和专门人才。
(三)加快连锁管理规范化、制度手册化建设,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连锁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高效率的商流和物流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特别是在特许企业内部形成规范化管理,是连锁发展的基础,离开规范,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不可能产生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因此,特许连锁 企业在扩大组织规模,发展加盟店,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当中,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还是一般的业务操作人员,都要坚持规范化管理。为此,企业要建立严 格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企业形象、统一营销等管理制度,强化连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连锁企业内部监督保障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在先”的原 则,连锁的科学管理必须形成可以传授的系统性知识,形成一整套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适用技术。其专业化可使企业的管理活动成为一种分工进行的、连 续的过程;其规范化可作为一整套的制度,规定了每个人在企业中的行为规范,其标准化使企业的经营环节、经营过程、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可继承的机能,从而保证 企业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制度手册化有利于建立连锁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关系到每个连锁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未来发展,它覆盖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使之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同时又有规 范的作用,是企业营销经验的结晶和宝贵的无形资产。当连锁店快速扩张时,制度手册化能使员工步调一致,统一服务质量。制度手册化是连锁发展的必然 结果。
(四)要进一步提高连锁组织化程度。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其组织化提高的程度和经营效益是连锁经营发展的基本取向。为此,多数企业都开始重视其连锁经营组织 化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连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适应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连锁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了推动连锁的发展各级政府应在信 贷、税收、网点用房、经营商品、简化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充分发挥连锁协会“组织、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的功能作用,使其承上启下,成为沟 通连锁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为连锁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此外,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中外合资合作发展连锁的路子,支持我 国连锁企业走出国门,发展跨国经营,推动特许连锁经营的发展。
四、发展趋势展望
(一)连锁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奈斯比特把连锁称为“二十一世纪最主要的商业经营形式”。连锁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世界各国连锁经营的营 业额已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50%,而我国只有2%,上海也仅仅只有12%,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目前,连锁对我国超市和老子号餐饮 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兰州马兰拉面快餐有限责任公司的“马兰拉面万家连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建立20000家特许加盟马兰连锁店。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马兰拉面万家连锁工程”初见成效,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直营店50多家,在全国建立加盟店300多家,各店经营情况良好,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其他领域如家电、干洗、医药保健、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行业也利用连锁方式获得超常规发展,铁路、邮政、石化、烟草、医药等国家垄断性行业也开始探索连锁方式。此外,连锁在创造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安置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 预见,连锁必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连锁将是连锁经营发展的主要内容。在连锁经营的形式中,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形式是连锁。它既集中了直营连锁(正规连锁)总部具有的强有力的控制力和自由连锁具有的独立资本、经营才能以及经营积极性的长处,又集中了各方面精明强干的专家,组成连锁总部,连锁总部以一对一的合同方式,向加盟者销售成套的经营成功的技巧,并限制和确保加盟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垄断使用权。因此,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转向连锁。连锁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连锁经营形式。
(三)连锁已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有效形式。开拓市场,重点是开拓农村市场。连锁以其特有的经营机制、扩张功能、网络体系向农村市场延伸,随着连锁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已把零售和服务网络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延 伸,向县城和集镇发展。连锁企业向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市场扩张,拓展了农村市场,满足了农村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带动了当地零售业的发展。如广东东莞美佳超 市的38个店铺中有31个开设在农村,其销售额有84%以上来自乡镇的店铺。实践证明,连锁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连锁广泛地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营销策略。连锁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工商、农商、批零关系,本着“共学一个技术,共做一个产品,共享一个名牌,共获丰厚利润”,使其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一批品牌专卖店,以厂家为龙头,与代理商相结合,采用连锁方式,在全国已形成连锁经营网络。如上 海桑塔纳、一汽大众、李宁体育用品、中华自行车、鄂尔多斯羊绒衫,深圳海王药业、北京百花鞋业等企业,并且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五)连锁成为企业扩张的主要手段。连锁对盟主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即一个本钱(以企业的产品品牌、经营模式方式特许)一万次被利用,利用一次,赚一次钱,扩大一次规模,实现低成本小风险扩张。连锁对加盟者来说是万利一本,就是说源源不断的利润来自投资一个本钱,即购买一个成功的连锁模式。他不必“摸着石头过河”,也不必品尝“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酸果,花钱直接享受他人成功的经营模式即可,大大地降低了创业风险。因而,不少企业在城市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开始以连锁方式由城市向 周边地区延伸和扩张。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等发达地区,一些连锁企业有半数以特许方式在县城及乡镇开设店铺。上海联华超市、上海华联超市、广东东莞美佳超市,山东吉客隆等企业,就是通过连锁方式,利用自己的商誉、经营技术及商品采购优势向周边地区扩展。综上所知,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改
进,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连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适应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连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连锁协会“组织、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的功能作用,使其承上启下,成为沟通连锁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为连锁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此外,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中外合资合作发展连锁的路子,支持我国连锁企业走出国门,发展跨国经营,推动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
第五篇: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特征、问题及对策 物流论文
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特征、问题及对策浅析
超市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它作为零售业的一种新型业态给商业带来了第二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极大程度地促进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而连锁超市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零售业态,连锁超市之所以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商业业态,是因为它实现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和分散销售,因而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具有价格、质量、管理、品牌效应等方面的优势。而统购分销这一系列正是通过配送中心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运营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连锁超市的生存和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的连锁超市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的连锁超市所占的比重在逐步增加,我国物流配送正处在一个由积极引入到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而这个阶段中,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发展建设热然存在各类问题。通过深入剖析我国本土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发现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善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特征
配送中心是物流总体系统化的表现形式,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批量商品,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并按众多需求者的订货要求配齐商品,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组织配送的设施。连锁经营的最大特征与优势就是规模效益,而规模效益的实施离不开配送中心的正常运行。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的“神经中枢”,只有配送中心的高效运作,才能将统一采购、集中管理,形成规模经营,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
目前我国连锁超市大部分已经建立了自有物流配送中心,经过不断的设施设备改造以及新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已不断完善,运营管理正稳步发展。目前中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物流配送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引进物流管理概念的时间不长,许多企业对物流配送的认识程度不深,国内商业企业普遍缺乏对物流在经营战略与战术层次的综合运作能力,体现在两种的倾向:一是重前轻后;二是盲目跟进。零售企业自办物流,在仓储、运输、劳动、设备等方面的直接投入大场地、大设备的营运以及商品周转占用资金等直接增加了企业成本。由于零售企业主要业务集中于市场营销,对储运业务了解不多,加上市场的波动性,使各个企业分散的储运资源利用率不高,整体物流环节效率低下,进一步造成企业总体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
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不仅导致配送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不高,还浪费了许多的物流资源。
3.商品种类多,配送要求高,配送效果不尽人意
零售业连锁超市销售的商品的品种繁多,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装饰等,决定了对配送的要求高。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食品冷链物流。据统计,北京的超市的冷链商品占销售额的20%以
上。由于供应商的实力和地区不同,导致供应商所能提供的配送服务有所不同,很多服务都不能达到超市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物流配送的整体水平偏低。所以,超市也难以选择到比较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导致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超市很少,物流配送的标准也不高。总之,不论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还是第三方物流模式,因企业实力与配送服务水平偏低,致使配送效果大多不尽人意。
4.统一配送率低,运作难度高,传统物流资源难以适应
零售业连锁超市的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相对也比较严格。物流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影响较大,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同时,目前我国的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率低,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导致物流成本高,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运作难度的增大,使传统的以单一运输和仓储为主业的物流企业难以适应。
二、从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特征看存在的问题
1.对物流配送认识存在误区
一些企业对于物流配送认识肤浅,视之为简单的“配货”和“送货”,没有真正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事实上连锁经营超市的统一配送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送作为企业内部上通下联的节点,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配送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连锁经营超市的经营效益。
2.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绝大多数连锁超市都能做到门店的统一,但在商品容器及有关的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的设备未能实现统一的规格化和标准化。作为连锁超市的最主要的信息手段——条形码技术,也只在POS系统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运用,库存、分货拣选等基本上没有涉及到,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至于顾客服务、品类管理、销售、结算等几乎无标准化可言。
3.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
随着全球供应链整合,第三方物流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长期受行业限制和地域分割影响,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网点没有统一的布局,小、散、差的状态较为普遍,像“海尔物流工地”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屈指可数,而在分散状态下的配送中心规模达不到提高总体效益的程度,未能形成规模优势,导致双方的积极性受挫。
4.物流信息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许多连锁超市内部缺乏应有的通信系统,总店与分店之间无法及时进行业务指导、销售管理、信息交流以及商品配送和调剂。大部分连锁店的配送中心尚停留在商品配送的人工管理和记账水平上,未进入电脑联网阶段。配送中心支持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很不完善。缺货断档或库存积压现象严重,降低了要货、送货的准确度。此外,许多连锁超市与其供应商之间基本上不能及时进行数据交换,发货方和订货方无法掌握订货状况、货物在库状况和在途状况。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未能广泛应用。
5.缺乏有效的物流配送网络,配送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布局很不合理,主要的运输通道经常出现供需矛盾,从而影响了物流配送的效率。此外,物流网点没有统一的布局,物流企业分布过于分散,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物流设施装备普遍较差,不能
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这些都影响到了整个物流配送的效率。并且由于我国的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无法建立公共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对物流配送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实现高效的物流配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当前,绝大多数连锁超市的配送信息要经过多次传递,由于信息的传递环节较多,容易产生失真现象,一旦订单上的信息与超市不一致,配送商就要在制造商和超市之间进行多次斡旋,这不仅影响配送服务水平,还增加了不必要的配送成本。在配送业务操作上,大多数连锁超市还仅仅停留在取货、送货的初始阶段,配送业务技术含量低,距离高效物流化运作还有很大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的平均配送率只有30%~60%.如此低的配送率不仅造成了整车装载率低、回车空驶率高、运力的大量浪费,而且使递送速度慢,保证率低。
三、提高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水平的对策
1.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连锁超市不仅需要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更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的专业人才。加快超市物流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超市物流人才的培养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采取正规教育和在线培训、国内培养与引进国外人才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扩大招收物流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中高级物流人才,加强与国外物流理论界沟通,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加强培训现有人才,实行“走出去”战略,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市场运作经验,以解决我国超市物流管理人才之急需。
2.提高标准化的应用水平和程度
不仅要加强店铺标准化建设,更要着重对战略目标中主营业态的选择,无论企业如何扩张,都必须制定自己的主营业态,既要做到门店的标准化,也要做到主营业态的标准化。
要加强销售、顾客服务、品类管理等的标准化建设。销售标准化是对商品陈列、商品售价、折扣促销等予以标准化。要通过设立专业的部门和专业的岗位人员进行集中管理,要将门店的职能从决策加执行模式转变为单纯的销售执行,这也是高效率低成本经营的基本要求。顾客服务标准化就是要通过流程和内容的标准化来实现对服务水平的量化考核,这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品类管理的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品类分析、品类评估、商品淘汰和引进的标准化流程使门店的销售管理得到进一步的简化,从成本结构和毛利结构两方面分析商品在超市中的经营价值,为采购中心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向,这也是适应消费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和资金周转率、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加强条形码技术建设。不仅要在POS上应用条形码技术,在库存、分货拣选等方面也应大力应用条形码技术。这样做,既能为加强库存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又能提高分货拣选的速度和精确度。
3.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业务合作
对于大型连锁超市而言,通常物流业务量巨大,建有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和配送体系,但在某些业务方面仍然需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产生业务合作。不久前,北京物美与和黄天百签署协议,由后者承担前者的商品配送服务。这一作法改变了国内连锁企业普遍采取的配送自营的方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从发展的战略考虑,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时,除了能获得专业服务能力、技术和成本优势外,还可以获得战略层面的好处。虽然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市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两者之间将不断的相互促进,从而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当大型连锁超市进入成熟发展时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市场的自主选择,市场上连锁超市的数目将减少,但同时他们的自身实力都已经增强,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大型连锁超市必须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但与此同时,还需要有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辅助,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国的连锁超市真正的具有配送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物流管理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管理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信息化的支持,就没有现代物流管理。连锁超市对外面对着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对内承担着众多连锁分店的配送和及时满足他们不同需要的任务,这就要求连锁超市必须要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使其管理真正落到实处,管出应有的经济效益来。可以说,信息系统是连锁超市的神经中枢,它使整个连锁超市的采购、分拣、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此,连锁超市,应努力构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射频标签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自动补货系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尽快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5.加强对物流配送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建设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物流有以下特点: 信息化管理渗透到物流系统的每个节点; 整个系统具有许多接入点,很开放; 信息流在整个系统中绝对是起引导作用的; 系统的规模越大,可调节性就越好。因此,在网络物流系统中,物流设施或者设备不再是有绝对优势的条件,能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的物流信息系统,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系统环节。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能及时的补货是很重要的,那么网络物流系统将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指导优势,从根本上提升超市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连锁超市在物流配送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一点点做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