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

时间:2019-05-14 21:5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

第一篇: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

----A 袁小姐报名参加一年一度的职称考试,在以往,她必须要跑到报名处去领表,领了表回单位盖章,而现在,她访问人事考试网的网站,进入“在线报名”栏目,填写自己的报名信息之后,通过网络自动生成了一张各项内容填写清楚的报名表。袁小姐把表打印出来,找单位领导盖上章,高高兴兴地去交表报名。----B 不久前,新买车的张先生第一次年检,他被告知要在“地区安委会”领一张体检表,体检由医院盖章后交到交管所。由于不清楚地区安委会的位置,他跑了好久打听了半天才领到了体检表。当时张先生想,以后每年办年检都得这样麻烦一回。可最近,张先生听朋友说,如今北京市交管局已经把表格放到了网上,他只需要把表打印下来,就可以拿着去医院体检了。----其实,这些悄悄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变化,正体现了政府部门推进电子政务的成果。在进入2002年以后,电子政务的确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究竟什么是电子政务?当我们贴近来看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时,反而似乎搞不清它的确切含义了。----电子政务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我国的政府信息化最初开始在80年代末,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了办公自动化(OA)工程,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到1993年底,“三金工程” 启动,目标是建设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以上可称为政府信息化的前两个阶段。从1999年1月开始了“政府上网工程”,各级政府纷纷建立网站,在网站上放些政务新闻、法律法规、办事程序,但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信息发布。---直到2002年前后,伴随着“电子政务”概念被提出,政府信息化第三波的大模样才显现出来,正式提出了“电子政务是与政府业务相关的信息化”,其范围从简单的OA系统、内网、政府网站,扩展到了以信息化手段改革政府机构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方式。由此人们才认识到,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建网站”的概念,而是政府部门从内到外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全面信息化,具体地说包括——“内部信息化”、“对外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于是,电子政务不再是政府部门自己的事,而是变成了由内及外的一场涉及面极广的变革。---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例子都是从政府网站下载表格,而你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北京地税局)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会发现电子政务的应用已走到了更深一步,实现了“网上交表”,并有一定的互动性。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主任杨玉杰先生说: “我们的网站绝对是一个非常能办事的网站”。北京地税局迈向“网上地税局”现在,你不必去地税局登门办税,而可以在tax861网站上完成初始登记和申报----北京市地税局负责着全市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十几种税务征收工作,北京市的30多万家企业每月要以到地税局登门或邮寄报税单的方式向北京地税局报税。不久前,北京地税局在其网站上推出了网上申报功能,企业只要具备电脑和上网条件,就可以在网上填写申报表,在线发给北京地税局,北京地税局的系统接到通过互联网传来的申报表,会发出确认收到信息。然后,企业只需要再到银行缴费就可以了。这一新型服务方式,如一粒小小的石头,投入水中泛起了层层涟漪,牵动着相关企业的心。---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的赵伟先生说,网上服务使北京地税局的服务变成了7×24(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他特别有兴趣地提到,在五一节放假期间,还有不少企业通过互联网发来申报表,成功地完成了申报。---那么,北京地税局在推出网上申报服务的背后,在其内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了内部信息化,才有网上服务---北京地税局的信息化工作从1995年就开始了,历经六七年时间,现在,在整个北京市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运行着33台IBM RS/6000小型机、300台高档微机服务器。大型数据库采用Oracle公司的全线产品。北京市地税局市局新大楼主机房与全市各区县的税务局已连网,连成了一个采用DDN和X.25专线将各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以市局为主的三层局域网、两层广域网的行业纵向专网。---从1995年开始的信息化工作的第一、二期工程,使地税局内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将日常行政工作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的方式,包括公文网上流转、人事管理电子化、开通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等。在1997年上半年到1998年年底,第三期信息化工程完成,建立了决策支持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以征收基本数据为基础提取各种有用信息,比如要分析税源变化,可以通过系统查看某个地区在某个时间段的税收增加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001年4月,神州数码公司与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发的一套网上纳税服务系统正式运行。神州数码公司这个项目负责人吕静涛先生告诉记者,网上纳税服务系统是地税局原来的日常征收管理系统的补充——本来,那些以传统的到地税局登门或邮寄方式汇集来的纳税信息,需要税务人员手工录入到计算机中,每月要处理的税务相关信息量可想而知;现在,新增加了网上纳税途径,网上的数字化信息经过税务人员核实处理后会直接传入地税局的系统中。---有上网条件的企业如要采用网上报税,先到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花200元人民币购买一份CA证书(一张软盘),在pC上安装后就可以登录北京税务局网站进行在线申报——安全CA证书的身份识别功能将保证申报的不可否认性。在网上填写和发送表格,网站一端收到后会实时确认“收到”信息。如果填错,系统会提示哪里的数据填报不合逻辑,企业必须修改正确了以后才能成功地完成申报,系统自动以数据提交成功的时间为申报时间。--网上纳税申报系统为广大纳税人和纳税企业提供了方便,是北京地税局推出电子政务外向服务的第一步,截止目前

区信息办的支持下,朝阳投资服务大厅聘请美髯公公司把投资大厅的全部业务搬上网,要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事。---这里有更好的服务等你---美髯公公司是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网上办公项目的承建商,开发了中关村园区网上办公系统,使物理上的一站式办公与网上办公相结合,已被众多媒体报道,很多工作可以在网上完成,不仅方便,而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但由于中关村网上办公系统与地税局等政府部门的系统没有实现互联,企业只能把缴税信息存成盘,到大厅的一台机器上传到地税局等相关单位。---而现在,如果你是朝阳区的一家企业,只需登录朝阳区政府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进入电子政务栏目的网上咨询审批系统,你就可以在线填写各种表格,直接上传,得到系统的确认后就完成了网上审批申请。比如,如果你要到区科委为企业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入网上咨询审批系统的“科委办事平台”,下载一份《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登记表》,填写完毕后点击该项文件对应的“上载”按钮,区科委在核定工作日内审批,把审结情况在网上发布,这时你打印这份获得审批通过的文件,盖章、签字后连同其他相关办事所需材料前往区科委提交;审核通过后下发批准文件。---如果采用这样的网上服务,你可能会避免少带了资料或者不清楚办事顺序而不得不频繁拜访政府部门的麻烦。大友阳光公司就是一家首先享受到网上服务便利的朝阳区企业,他们在网上办理的是国税和地税的开业登记。申请于2002年6月13日下午13: 43申报上网,由于开业登记的网上审批时限是一天,朝阳大厅内国税局的工作人员陈宇收到申报后,在当天下午16: 18就通过了该项审批业务。该公司同时办理的地税登记也在第二天上午被通过。---朝阳区“一站式”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副主任告诉记者,网上审批系统从2001年9月开通,第一期中,有6家区级政府部门开始受理企业网上审批申请,第二期扩充为12家,如今,第三期马上就要结束,受理网上审批的政府职能部门已经达到16家,连因为审批业务不多而没有在大厅中设办事点的朝阳区经委,也主动要求把他们的一项审批业务“安全生产审批”加入到网上审批系统中。可是,朝阳区工商局却一直没有加入进来,这造成了朝阳区的网上审批系统上惟独缺少“工商审批”。这是怎么回事呢?---与行业纵向系统的互联问题---在朝阳投资服务网上审批系统中,涉及到多个区级委办局,他们对这套网上办公系统的认识和支持程度并不一样。这里面有3种情况: 多数委办局使用这套网上系统、但未与自己的行业系统互联;少数委办局既受理这套系统上传来的审批申请、又将这套系统的数据库与自己行业的数据库互联共享;个别委办局则根本不使用这套系统。---首先是占多数的“受理但不互联”的情况。朝阳投资服务中心的胡琦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除工商局外的各委办局已经同意受理网上审批申请,但愿意和投资服务中心的网上审批系统进行互联、以实现数据传递共享的政府部门仅区统计局和区国税局两家,其他的政府部门(如公安局、计委、环保局、文化委、科委、地税局等)则需要在完成网上审批服务后,自己再将这套网上审批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手工录入到自己的专用系统中去。---既然地税局属于这种情况,于是记者就这个问题向北京市地税局信息中心的赵先生询问。赵先生介绍说,现在北京的企业进行报税有上门报税、邮寄报税和网上报税3种途径。企业做网上报税都应通过北京市地税局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进行,北京市地税局每天将网站上的申报信息按区县通过专网分发到各区县分局,由分局进行具体的办理。而对于朝阳区的网上审批系统,赵先生却并不清楚,听了记者的介绍,他认为这属于区级信息化层面上的工作。——那么,在记者看来,虽然朝阳区的企业使用了朝阳区的网上审批系统,但对于地税系统来说,这些网上报税信息仅仅作为“上门报税”的一种数据源,由于系统没有互联,就会白白浪费已数字化的朝阳大厅网上系统的地税数据,要由区地税人员再以手工录入到地税自己的系统数据库中去。由此可以推知,其他“受理但未互联”的委办局也属于这种情况。---美髯公公司的市场总监尧先生认为,从朝阳区区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角度看来,在区级公用信息平台上将各类数据汇总,再根据各委办局的需要进行同步共享,而无需各行业再重复进行数字化,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地区电子政务模式。当然,这里就存在一个纵向系统与区域系统的信息资源浪费和重复输入的问题: 虽然朝阳区搞了网上电子政务系统,但各行业主管政府部门又因为有自己的纵向系统和信息传递原则,因此要么弃朝阳区的系统不用,要么使用但不互联共享,无法最大效率地发挥电子政务的效力。---而记者还发现,由于缺乏沟通,朝阳区电子政务系统和有些行业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系统,两方面做的工作彼此都不太清楚,更不要说共享互联了。朝阳区把“一站式办公”的大厅业务搬上了网,涉及16家委办局的多种审批业务,朝阳区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这种政府的新型办公方式----第二种情况是“受理并且互联”,其中有朝阳区统计局、国税局等。以区统计局为例,当朝阳区统计局了解到网上报来的审批业务都是经数字化的,就主动要求大厅网上审批系统能做一个与本局系统数据对接的接口,定时同步业务数据。美髯公公司在将朝阳区统计局和朝阳投资服务大厅网上审批系统互联的时候发现朝阳区统计局的信息系统用的是DBASE数据库,而大厅网上审批系统用的是Oracle数据库,美髯公公司为此专门做了一个数据转换程序,将转换后的.dbf文件每天定时同步到统计局的数据库中。美髯公公司的姚先生告诉记者,北京市技术监督局的领导不久前亲自来大厅考察,因此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厅的网上系统也能与技术监督局的系统互联起来了。应该说,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发展方向。而还有个别政府部门对这套网上系统的态度是“不受理更不互联”。当负责投资大厅

第二篇: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

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

----A袁小姐报名参加一年一度的职称考试,在以往,她必须要跑到报名处去领表,领了表回单位盖章,而现在,她访问人事考试网的网站,进入“在线报名”栏目,填写自己的报名信息之后,通过网络自动生成了一张各项内容填写清楚的报名表。袁小姐把表打印出来,找单位领导盖上章,高高兴兴地去交表报名。

----B不

久前,新买车的张先生第一次年检,他被告知要在“地区安委会”领一张体检表,体检由医院盖章后交到交管所。由于不清楚地区安委会的位置,他跑了好久打听了半天才领到了体检表。当时张先生想,以后每年办年检都得这样麻烦一回。可最近,张先生听朋友说,如今北京市交管局已经把表格放到了网上,他只需要把表打印下来,就可以拿着去医院体检了。

----其实,这些悄悄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变化,正体现了政府部门推进电子政务的成果。在进入2002年以后,电子政务的确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究竟什么是电子政务?当我们贴近来看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时,反而似乎搞不清它的确切含义了。

----电子政务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我国的政府信息化最初开始在80年代末,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了办公自动化(OA)工程,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到1993年底,“三金工程”启动,目标是建设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以上可称为政府信息化的前两个阶段。从1999年1月开始了“政府上网工程”,各级政府纷纷建立网站,在网站上放些政务新闻、法律法规、办事程序,但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信息发布。

---直到2002年前后,伴随着“电子政务”概念被提出,政府信息化第三波的大模样才显现出来,正式提出了“电子政务是与政府业务相关的信息化”,其范围从简单的OA系统、内网、政府网站,扩展到了以信息化手段改革政府机构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方式。由此人们才认识到,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建网站”的概念,而是政府部门从内到外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全面信息化,具体地说包括——“内部信息化”、“对外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

---于是,电子政务不再是政府部门自己的事,而是变成了由内及外的一场涉及面极广的变革。

---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例子都是从政府网站下载表格,而你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北京地税局)的网站,会发现电子政务的应用已走到了更深一步,实现了“网上交表”,并有一定的互动性。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主任杨玉杰先生说:“我们的网站绝对是一个非常能办事的网站”。

北京地税局迈向“网上地税局”

现在,你不必去地税局登门办税,而可以在tax861网站上完成初始登记和申报

----北京市地税局负责着全市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十几种税务征收工作,北京市的30多万家企业每月要以到地税局登门或邮寄报税单的方式向北京地税局报税。不久前,北京地税局在其网站上推出了网上申报功能,企业只要具备电脑和上网条件,就可以在网上填写申报表,在线发给北京地税局,北京地税局的系统接到通过互联网传来的申报表,会发出确认收到信息。然后,企业只需要再到银行缴费就可以了。这一新型服务方式,如一粒小小的石头,投入水中泛起了层层涟漪,牵动着相关企业的心。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的赵伟先生说,网上服务使北京地税局的服务变成了7×24(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他特别有兴趣地提到,在五一节放假期间,还有不少企业通过互联网发来申报表,成功地完成了申报。--

-那么,北京地税局在推出网上申报服务的背后,在其内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有了内部信息化,才有网上服务

---北京地税局的信息化工作从1995年就开始了,历经六七年时间,现在,在整个北京市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运行着33台IBMRS/6000小型机、300台高档微机服务器。大型数据库采用Oracle公司的全线产品。北京市地税局市局新大楼主机房与全市各区县的税务局已连网,连成了一个采用DDN和X.25专线将各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以市局为主的三层局域网、两层广域网的行业纵向专网。

---从1995年开始的信息化工作的第一、二期工程,使地税局内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将日常行政工作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的方式,包括公文网上流转、人事管理电子化、开通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等。在1997年上半年到1998年年底,第三期信息化工程完成,建立了决策支持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以征收基本数据为基础提取各种有用信息,比如要分析税源变化,可以通过系统查看某个地区在某个时间段的税收增加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001年4月,神州数码公司与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的工作

人员一起开发的一套网上纳税服务系统正式运行。神州数码公司这个项目负责人吕静涛先生告诉记者,网上纳税服务系统是地税局原来的日常征收管理系统的补充——本来,那些以传统的到地税局登门或邮寄方式汇集来的纳税信息,需要税务人员手工录入到计算机中,每月要处理的税务相关信息量可想而知;现在,新增加了网上纳税途径,网上的数字化信息经过税务人员核实

处理后会直接传入地税局的系统中。

---有上网条件的企业如要采用网上报税,先到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花200元人民币购买一份CA证书(一张软盘),在PC上安装后就可以登录北京税务局网站进行在线申报——安全CA证书的身份识别功能将保证申报的不可否认性。在网上填写和发送表格,网站一端收到后会实时确认“收到”信息。如果填错,系统会提示哪里的数据填报不合逻辑,企业必须修改正确了以后才能成功地完成申报,系统自动以数据提交成功的时间为申报时间。

--网上纳税申报系统为广大纳税人和纳税企业提供了方便,是北京地税局推出电子政务外向服务的第一步,截止目前为止,北京有3000家企业已使用网上方式报税。

---应北京市政府开展15个试点委办局“网上审批”的要求,北京地税局于2002年5月又推出了另一项针对新开业企业的“初始税务登记”的网上服务,新企业在北京工商局注册后,可以到北京地税局网站进行开业后的初始税务登记。系统收到登记信息,经工作人员核实,会自动用E-mail通知企业来领取税务登记证。那么,单凭网上的一纸表格就会发放税务登记证吗?当然,税务人员要当面对所有证明资料审核无误后,才现场打证发给企业。“初始税务登记”的网上服务为企业节省的是现场手工填表的时间和麻烦,并且当企业在网上填表时,哪里填得不对也会由系统提示重填。

---与横向政府部门的互联问题

---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在,与北京地税局一样开办网上服务的北京政府部门还有很多。实际上,北京地税局的网上服务,在很大程度受到了2001年下半年北京市开展的15个重点委办局“网上审批”试点工程建设的促进。

---这15家委办局包括市计划、市工商、市外经委、市规划等15个审批业务比较集中的政府职能部门。这项工程的建设从2001年开始招标,选中了14家厂商,分别承担各部门的网上审批试点业务的系统建设。这些部门首批选出的50多个审批项目包括——工商局开办了“企业申请注册”、北京投资平台开办了“投资项目审批”、市质监局开办了“组织机构代码网上变更、年审”、市地税局开办了“网上申报纳税”、公安局开办了“行政复议申请”和“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市劳保局开办了“举办大型招聘洽谈网上审批”、市对外经贸委开办了“外派劳务出国批报表”、国土房管局开办了“内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核发”等等。记者从北京市信息办张英逊处长那里了解到,目前整个工程涉及到的55项网上审批已全部开始试运行,公众将可以体验到在网络条件下的政府工作模式和服务手段。张处长介绍说,北京市网上审批统一对外的门户和窗口是首都之窗(http://www.xiexiebang.com)。从首都之窗,你可以连接到全市15个试点委办局的网上办公站点,等于是北京市电子政务的对外统一窗口,人们也不必记各职能部门的网址。此外,还具有智能导航、服务索引、状态查询、在线培训、监督投诉、在线交流等功能。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赵伟先生:如果地税局的系统能和工商局、国税局、公安局等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群众跑政府的麻烦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赵伟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上网后的各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问题,他说如果地税局的系统能和工商局、国税局、公安局的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减少群众跑政府的麻烦。比如,如果地税局能和国税局联起来,企业交营业税和增值税不需要分别跑两个局、填两次表;如果和北京交通管理局联起来,那么通过交管局的私车数据库可以及时掌握税源的纳税信息,将有效监控偷漏税。

---就赵伟先生谈到的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信息办的张英逊处长,张处长说,信息办正在协调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互联。而目前要在全北京市电子政务平台上建成一个各部门之间广泛共享的数据库还有一定困难,因为相关单位之间还没有就“谁来维护、安全问题谁负责、信息标准”等问题达成协议,所以现在横向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是——各部门各建各的数据库,涉及要交换的数据时,通过一个基于北京政务专网的数据交换平台来进行交换。张处长介绍说,目前专网上有2个横向互联型审批试点项目,一个是北京市发展计划委的“固定资产投资”审批,过去,要申请这个项目需要涉及卫生、环保、文化、公安等20多个政府部门,要盖80多个章,现在在网上数据流转起来以后,审批速度将大大提高;另一个是“工商企业注册”审批。当然,这两个项目目前还只是做到了传递各政府部门的批审意见,而不是交换该项目的全部审批内容。

---经验之谈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杨主任说,地税局做政务信息化的体会主要有:一是电子政务不能流于形式,电子政务不等于建个网站放新闻、法律法规、办事指南和各部门电话,那样的应用层次比较低,而真正的电子政务应该有政府业务在网上开展;二是内大于外,必须先保证内部系统的有效运行,才能谈到对外服务。

朝阳区“一站式”服务领导小组张副主任:各委办局对待这套网上审批系统的态度不一样——多数“受理但未互联”,少数“既受理又互联共享”,而个别局因为种种原因还未开始受理。

杨主任告诉记者,北京地税局的下一步信息化工作将进行集中式改造,对市局、区县局和税务所进行信息集中式改造,为将来网上统一办税作准备。整合后的地税局信息系统将建成一个企业门户,无论对内部还是对外,统一从一个门户进入,各级访问者根据身份和权限进入门户后访问不同的内容。何时能从网上报税服务更进一步实现网上直接划交税款?杨主任说,这需要银行配合和政府统一协调,尚有待于北京市统一建设的支付平台。

---杨主任介绍说,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地税局的全部对外服务功能都能在网上提供。那样,不仅公众可以享受到不受办公时间限制的全天候服务,而且地税局还可以有效防止腐败——以前各税务所按人负责企业,有可能徇私;而网上运作将按照功能分,并不知道哪些部门哪些人在负责,中间操作过程一目了然、无法人为干预。

---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髯公公司)是承包朝阳区政府的网上办公项目的厂商,在为朝阳区的网上办公项目“朝阳投资服务网上咨询审批系统”进入到第三期时,却遇到了一个有点尴尬的问题,在某个环节无法按设想推进下去。怎么回事呢?

“一厅式”要变“一网式”

---为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朝阳区政府于2000年5月成立朝阳投资服务大厅,集中17家政府部门“一厅式办公”,为新开办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所有有关手续,也为现有的企业找政府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

---开办以后大厅的服务受到企业的欢迎,而在2001年3月,为了与国际接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朝阳区信息办的支持下,朝阳投资服务大厅聘请美髯公公司把投资大厅的全部业务搬上网,要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事。

---这里有更好的服务等你

---美髯公公司是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网上办公项目的承建商,开发了中关村园区网上办公系统,使物理上的一站式办公与网上办公相结合,已被众多媒体报道,很多工作可以在网上完成,不仅方便,而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但由于中关村网上办公系统与地税局等政府部门的系统没有实现互联,企业只能把缴税信息存成盘,到大厅的一台机器上传到地税局等相关单位。

---而现在,如果你是朝阳区的一家企业,只需登录朝阳区政府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进入电子政务栏目的网上咨询审批系统,你就可以在线填写各种表格,直接上传,得到系统的确认后就完成了网上审批申请。比如,如果你要到区科委为企业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入网上咨询审批系统的“科委办事平台”,下载一份《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登记表》,填写完毕后点击该项文件对应的“上载”按钮,区科委在核定工作日内审批,把审结情况在网上发布,这时你打印这份获得审批通过的文件,盖章、签字后连同其他相关办事所需材料前往区科委提交;审核通过后下发批准文件。

---如果采用这样的网上服务,你可能会避免少带了资料或者不清楚办事顺序而不得不频繁拜访政府部门的麻烦。大友阳光公司就是一家首先享受到网上服务便利的朝阳区企业,他们在网上办理的是国税和地税的开业登记。申请于2002年6月13日下午13:43申报上网,由于开业登记的网上审批时限是一天,朝阳大厅内国税局的工作人员陈宇收到申报后,在当天下午16:18就通过了该项审批业务。该公司同时办理的地税登记也在第二天上午被通过。

---朝阳区“一站式”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副主任告诉记者,网上审批系统从2001年9月开通,第一期中,有6家区级政府部门开始受理企业网上审批申请,第二期扩充为12家,如今,第三期马上就要结束,受理网上审批的政府职能部门已经达到16家,连因为审批业务不多而没有在大厅中设办事点的朝阳区经委,也主动要求把他们的一项审批业务“安全生产审批”加入到网上审批系统中。可是,朝阳区工商局却一直没有加入进来,这造成了朝阳区的网上审批系统上惟独缺少“工商审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与行业纵向系统的互联问题

---在朝阳投资服务网上审批系统中,涉及到多个区级委办局,他们对这套网上办公系统的认识和支持程度并不一样。这里面有3种情况:多数委办局使用这套网上系统、但未与自己的行业系统互联;少数委办局既受理这套系统上传来的审批申请、又将这套系统的数据库与自己行业的数据库互联共享;个别委办局则根本不使用这套系统。

---首先是占多数的“受理但不互联”的情况。朝阳投资服务中心的胡琦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除工商局外的各委办局已经同意受理网上审批申请,但愿意和投资服务中心的网上审批系统进行互联、以实现数据传递共享的政府部门仅区统计局和区国税局两家,其他的政府部门(如公安局、计委、环保局、文化委、科委、地税局等)则需要在完成网上审批服务后,自己再将这套网上审批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手工录入到自己的专用系统中去。

---既然地税局属于这种情况,于是记者就这个问题向北京市地税局信息中心的赵先生询问。赵先生介绍说,现在北京的企业进行报税有上门报税、邮寄报税和网上报税3种途径。企业做网上报税都应通过北京市地税局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进行,北京市地税局每天将网站上的申报信息按区县通过专网分发到各区县分局,由分局进行具体的办理。而对于朝阳区的网上审批系统,赵先生却并不清楚,听了记者的介绍,他认为这属于区级信息化层面上的工作。——那么,在记者看来,虽然朝阳区的企业使用了朝阳区的网上审批系统,但对于地税系统来说,这些网上报税信息仅仅作为“上门报税”的一种数据源,由于系统没有互联,就会白白浪费已数字化的朝阳大厅网上系统的地税数据,要由区地税人员再以手工录入到地税自己的系统数据库中去。由此可以推知,其他“受理但未互联”的委办局也属于这种情况。

---美髯公公司的市场总监尧先生认为,从朝阳区区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角度看来,在区级公用信息平台上将各类数据汇总,再根据各委办局的需要进行同步共享,而无需各行业再重复进行数字化,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地区电子政务模式。当然,这里就存在一个纵向系统与区域系统的信息资源浪费和重复输入的问题:虽然朝阳区搞了网上电子政务系统,但各行业主管政府部门又因为有自己的纵向系统和信息传递原则,因此要么弃朝阳区的系统不用,要么使用但不互联共享,无法最大效率地发挥电子政务的效力。

---而记者还发现,由于缺乏沟通,朝阳区电子政务系统和有些行业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系统,两方面做的工作彼此都不太清楚,更不要说共享互联了。

朝阳区把“一站式办公”的大厅业务搬上了网,涉及16家委办局的多种审批业务,朝阳区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这种政府的新型办公方式

----第二种情况是“受理并且互联”,其中有朝阳区统计局、国税局等。以区统计局为例,当朝阳区统计局了解到网上报来的审批业务都是经数字化的,就主动要求大厅网上审批系统能做一个与本局系统数据对接的接口,定时同步业务数据。美髯公公司在将朝阳区统计局和朝阳投资服务大厅网上审批系统互联的时候发现朝阳区统计局的信息系统用的是DBASE数据库,而大厅网上审批系统用的是Oracle数据库,美髯公公司为此专门做了一个数据转换程序,将转换后的.dbf文件每天定时同步到统计局的数据库中。美髯公公司的姚先生告诉记者,北京市技术监督局的领导不久前亲自来大厅考察,因此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厅的网上系统也能与技术监督局的系统互联起来了。应该说,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发展方向。

而还有个别政府部门对这套网上系统的态度是“不受理更不互联”。当负责投资大厅网上审批系统协调工作的张主任找到朝阳区工商局,工商局却不是很愿意使用这套系统,因为看起来工作量增加了——他们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接收纸上资料的同时,还要上网去接收网上传来的企业审批申请。而且北京市工商局系统早有一个红盾315网做网上工商审批,如何协调这些系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直到记者截稿,朝阳区工商局没有参与这套系统的使用。

---下一步做什么

北京市信息办张英逊处长:在进行信息共享时,信息化建设较早的政府部门面临需要对自己已建成系统进行改革或调整,这需要统一规划和协调,我们也正在协调。

张主任说,做这个网上系统首先的一个目标是把到我们大厅来办事的企业需要的所有审批项目搬上网,由于多数涉及我们服务流程的各政府部门自己没有这样的网上服务,所以我们只好自己来建;而如果他们建了,我们会很高兴地引入他们的链接,也就不用花钱自己建了。现在既然我们建好了,也通过这个系统方便了企业办事,而且我们很乐意提供这些数字化的信息给各审批单位共享。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将是继续完善我们的系统(如加入邮件自动通知结果功能、为愿意数据共享的委办局开发数据转换接口),然后继续做朝阳区工商局的协调工作。

----朝阳区投资服务中心的网上系统,在其信息化实践中,为相关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方便。但是,究竟要不要对区域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与行业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进行交换共享呢?答案是肯定的。北京市信息办张英逊处长认为,那些信息化资金比较充足、行业纵向系统建设较早的政府部门在进行信息共享的时候,会面临需要对自己已建成系统的改革,相反倒是那些信息化领域比较空白的政府部门比较容易支持信息化的共建共享,北京市信息办也正在协调这一类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和办事流程,有些则需要政府部门主动转变‘管理’思路为‘服务’思路。很多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比如信息公开法还没有出台,我们将把出现的问题向北京市立法委反映并做出建议,而由于立法需要在一定实践的基础上,所以它需要有一个过程,”最后张处长这样说。

结语

---通过调查采访我们发现,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项目,一定要在如下3个方面都做好:“内部信息化”、“对外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和“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在某些方面出现问题,影响该政府部门信息化的总体效果。

---此次记者采访的两个案例中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都还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我们想,其中有些经验教训是可以供大家借鉴的,比如内部信息化先行,比如横向与纵向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比如应事先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希望通过这两个案例的调查分析,给在政府部门做信息化工作的本刊读者和其他所有关心电子政务建设的人一些启示。

第三篇: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本站推荐)

----A袁小姐报名参加一年一度的职称考试,在以往,她必须要跑到报名处去领表,领了表回单位盖章,而现在,她访问人事考试网的网站,进入“在线报名”栏目,填写自己的报名信息之后,通过网络自动生成了一张各项内容填写清楚的报名表。袁小姐把表打印出来,找单位领导盖上章,高高兴兴地去交表报名。

----B不久前,新买车的张先生第一次年检,他被告知要在“地区安委会”领一张体检表,体检由医院盖章后交到交管所。由于不清楚地区安委会的位置,他跑了好久打听了半天才领到了体检表。当时张先生想,以后每年办年检都得这样麻烦一回。可最近,张先生听朋友说,如今北京市交管局已经把表格放到了网上,他只需要把表打印下来,就可以拿着去医院体检了。

----其实,这些悄悄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变化,正体现了政府部门推进电子政务的成果。在进入2002年以后,电子政务的确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究竟什么是电子政务?当我们贴近来看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时,反而似乎搞不清它的确切含义了。

----电子政务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我国的政府信息化最初开始在80年代末,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了办公自动化(OA)工程,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到1993年底,“三金工程”启动,目标是建设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以上可称为政府信息化的前两个阶段。从1999年1月开始了“政府上网工程”,各级政府纷纷建立网站,在网站上放些政务新闻、法律法规、办事程序,但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信息发布。

---直到2002年前后,伴随着“电子政务”概念被提出,政府信息化第三波的大模样才显现出来,正式提出了“电子政务是与政府业务相关的信息化”,其范围从简单的OA系统、内网、政府网站,扩展到了以信息化手段改革政府机构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方式。由此人们才认识到,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建网站”的概念,而是政府部门从内到外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全面信息化,具体地说包括——“内部信息化”、“对外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

---于是,电子政务不再是政府部门自己的事,而是变成了由内及外的一场涉及面极广的变革。

---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例子都是从政府网站下载表格,而你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北京地税局)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会发现电子政务的应用已走到了更深一步,实现了“网上交表”,并有一定的互动性。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主任杨玉杰先生说:“我们的网站绝对是一个非常能办事的网站”。

北京地税局迈向“网上地税局”

现在,你不必去地税局登门办税,而可以在tax861网站上完成初始登记和申报

----北京市地税局负责着全市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十几种税务征收工作,北京市的30多万家企业每月要以到地税局登门或邮寄报税单的方式向北京地税局报税。不久前,北京地税局在其网站上推出了网上申报功能,企业只要具备电脑和上网条件,就可以在网上填写申报表,在线发给北京地税局,北京地税局的系统接到通过互联网传来的申报表,会发出确认收到信息。然后,企业只需要再到银行缴费就可以了。这一新型服务方式,如一粒小小的石头,投入水中泛起了层层涟漪,牵动着相关企业的心。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的赵伟先生说,网上服务使北京地税局的服务变成了7×24(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他特别有兴趣地提到,在五一节放假期间,还有不少企业通过互联网发来申报表,成功地完成了申报。--

-那么,北京地税局在推出网上申报服务的背后,在其内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有了内部信息化,才有网上服务

---北京地税局的信息化工作从1995年就开始了,历经六七年时间,现在,在整个北京市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运行着33台IBMRS/6000小型机、300台高档微机服务器。大型数据库采用Oracle公司的全线产品。北京市地税局市局新大楼主机房与全市各区县的税务局已连网,连成了一个采用DDN和X.25专线将各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以市局为主的三层局域网、两层广域网的行业纵向专网。

---从1995年开始的信息化工作的第一、二期工程,使地税局内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将日常行政工作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的方式,包括公文网上流转、人事管理电子化、开通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等。在1997年上半年到1998年年底,第三期信息化工程完成,建立了决策支持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以征收基本数据为基础提取各种有用信息,比如要分析税源变化,可以通过系统查看某个地区在某个时间段的税收增加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001年4月,神州数码公司与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发的一套网上纳税服务系统正式运行。神州数码公司这个项目负责人吕静涛先生告诉记者,网上纳税服务系统是地税局原来的日常征收管理系统的补充——本来,那些以传统的到地税局登门或邮寄方式汇集来的纳税信息,需要税务人员手工录入到计算机中,每月要处理的税务相关信息量可想而知;现在,新增加了网上纳税途径,网上的数字化信息经过税务人员核实处理后会直接传入地税局的系统中。

---有上网条件的企业如要采用网上报税,先到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花200元人民币购买一份CA证书(一张软盘),在pC上安装后就可以登录北京税务局网站进行在线申报——安全CA证书的身份识别功能将保证申报的不可否认性。在网上填写和发送表格,网站一端收到后会实时确认“收到”信息。如果填错,系统会提示哪里的数据填报不合逻辑,企业必须修改正确了以后才能成功地完成申报,系统自动以数据提交成功的时间为申报时间。

--网上纳税申报系统为广大纳税人和纳税企业提供了方便,是北京地税局推出电子

政务外向服务的第一步,截止目前为止,北京有3000家企业已使用网上方式报税。

---应北京市政府开展15个试点委办局“网上审批”的要求,北京地税局于2002年5月又推出了另一项针对新开业企业的“初始税务登记”的网上服务,新企业在北京工商局注册后,可以到北京地税局网站进行开业后的初始税务登记。系统收到登记信息,经工作人员核实,会自动用E-mail通知企业来领取税务登记证。那么,单凭网上的一纸表格就会发放税务登记证吗?当然,税务人员要当面对所有证明资料审核无误后,才现场打证发给企业。“初始税务登记”的网上服务为企业节省的是现场手工填表的时间和麻烦,并且当企业在网上填表时,哪里填得不对也会由系统提示重填。

---与横向政府部门的互联问题

---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在,与北京地税局一样开办网上服务的北京政府部门还有很多。实际上,北京地税局的网上服务,在很大程度受到了2001年下半年北京市开展的15个重点委办局“网上审批”试点工程建设的促进。

---这15家委办局包括市计划、市工商、市外经委、市规划等15个审批业务比较集中的政府职能部门。这项工程的建设从2001年开始招标,选中了14家厂商,分别承担各部门的网上审批试点业务的系统建设。这些部门首批选出的50多个审批项目包括——工商局开办了“企业申请注册”、北京投资平台开办了“投资项目审批”、市质监局开办了“组织机构代码网上变更、年审”、市地税局开办了“网上申报纳税”、公安局开办了“行政复议申请”和“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市劳保局开办了“举办大型招聘洽谈网上审批”、市对外经贸委开办了“外派劳务出国批报表”、国土房管局开办了“内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核发”等等。记者从北京市信息办张英逊处长那里了解到,目前整个工程涉及到的55项网上审批已全部开始试运行,公众将可以体验到在网络条件下的政府工作模式和服务手段。张处长介绍说,北京市网上审批统一对外的门户和窗口是首都之窗(http://www.xiexiebang.com)。从首都之窗,你可以连接到全市15个试点委办局的网上办公站点,等于是北京市电子政务的对外统一窗口,人们也不必记各职能部门的网址。此外,还具有智能导航、服务索引、状态查询、在线培训、监督投诉、在线交流等功能。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赵伟先生:如果地税局的系统能和工商局、国税局、公安局等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群众跑政府的麻烦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赵伟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上网后的各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问题,他说如果地税局的系统能和工商局、国税局、公安局的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减少群众跑政府的麻烦。比如,如果地税局能和国税局联起来,企业交营业税和xx不需要分别跑两个局、填两次表;如果和北京交通管理局联起来,那么通过交管局的私车数据库可以及时掌握税源的纳税信息,将有效监控偷漏税。

---就赵伟先生谈到的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信息办的张英逊处长,张处长说,信息办正在协调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互联。而目前要在全北京市电子政务平台上建成一个各部门之间广泛共享的数据库还有一定困难,因为相关单位之间还没有就“谁来维护、安全问题谁负责、信息标准”等问题达成协议,所以现在横向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是——各部门各建各的数据库,涉及要交换的数据时,通过一个基于北京政务专网的数据交换平台来进行交换。张处长介绍说,目前专网上有2个横向互联型审批试点项目,一个是北京市发展计划委的“固定资产投资”审批,过去,要申请这个项目需要涉及卫生、环保、文化、公安等20多个政府部门,要盖80多个章,现在在网上数据流转起来以后,审批速度将大大提高;另一个是“工商企业注册”审批。当然,这两个项目目前还只是做到了传递各政府部门的批审意见,而不是交换该项目的全部审批内容。

---经验之谈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杨主任说,地税局做政务信息化的体会主要有:一是电子政务不能流于形式,电子政务不等于建个网站放新闻、法律法规、办事指南和各部门电话,那样的应用层次比较低,而真正的电子政务应该有政府业务在网上开展;二是内大于外,必须先保证内部系统的有效运行,才能谈到对外服务。

朝阳区“一站式”服务领导小组张副主任:各委办局对待这套网上审批系统的态度不一样——多数“受理但未互联”,少数“既受理又互联共享”,而个别局因为种种原因还未开始受理。

杨主任告诉记者,北京地税局的下一步信息化工作将进行集中式改造,对市局、区县局和税务所进行信息集中式改造,为将来网上统一办税作准备。整合后的地税局信息系统将建成一个企业门户,无论对内部还是对外,统一从一个门户进入,各级访问者根据身份和权限进入门户后访问不同的内容。何时能从网上报税服务更进一步实现网上直接划交税款?杨主任说,这需要银行配合和政府统一协调,尚有待于北京市统一建设的支付平台。

---杨主任介绍说,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地税局的全部对外服务功能都能在网上提供。那样,不仅公众可以享受到不受办公时间限制的全天候服务,而且地税局还可以有效防止~——以前各税务所按人负责企业,有可能徇私;而网上运作将按照功能分,并不知道哪些部门哪些人在负责,中间操作过程一目了然、无法人为干预。

---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髯公公司)是承包朝阳区政府的网上办公项目的厂商,在为朝阳区的网上办公项目“朝阳投资服务网上咨询审批系统”进入到第三期时,却遇到了一个有点尴尬的问题,在某个环节无法按设想推进下去。怎么回事呢?

“一厅式”要变“一网式”

---为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朝阳区政府于2000年5月成立朝阳投资服务大厅,集中17家政府部门“一厅式办公”,为新开办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

自来大厅考察,因此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厅的网上系统也能与技术监督局的系统互联起来了。应该说,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发展方向。

而还有个别政府部门对这套网上系统的态度是“不受理更不互联”。当负责投资大厅网上审批系统协调工作的张主任找到朝阳区工商局,工商局却不是很愿意使用这套系统,因为看起来工作量增加了——他们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接收纸上资料的同时,还要上网去接收网上传来的企业审批申请。而且北京市工商局系统早有一个红盾315网做网上工商审批,如何协调这些系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直到记者截稿,朝阳区工商局没有参与这套系统的使用。

---下一步做什么

北京市信息办张英逊处长:在进行信息共享时,信息化建设较早的政府部门面临需要对自己已建成系统进行改革或调整,这需要统一规划和协调,我们也正在协调。

张主任说,做这个网上系统首先的一个目标是把到我们大厅来办事的企业需要的所有审批项目搬上网,由于多数涉及我们服务流程的各政府部门自己没有这样的网上服务,所以我们只好自己来建;而如果他们建了,我们会很高兴地引入他们的链接,也就不用花钱自己建了。现在既然我们建好了,也通过这个系统方便了企业办事,而且我们很乐意提供这些数字化的信息给各审批单位共享。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将是继续完善我们的系统(如加入邮件自动通知结果功能、为愿意数据共享的委办局开发数据转换接口),然后继续做朝阳区工商局的协调工作。

----朝阳区投资服务中心的网上系统,在其信息化实践中,为相关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方便。但是,究竟要不要对区域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与行业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进行交换共享呢?答案是肯定的。北京市信息办张英逊处长认为,那些信息化资金比较充足、行业纵向系统建设较早的政府部门在进行信息共享的时候,会面临需要对自己已建成系统的改革,相反倒是那些信息化领域比较空白的政府部门比较容易支持信息化的共建共享,北京市信息办也正在协调这一类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和办事流程,有些则需要政府部门主动转变‘管理’思路为‘服务’思路。很多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比如信息公开法还没有出台,我们将把出现的问题向北京市立法委反映并做出建议,而由于立法需要在一定实践的基础上,所以它需要有一个过程,”最后张处长这样说。

结语

---通过调查采访我们发现,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项目,一定要在如下3个方面都做好:“内部信息化”、“对外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和“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在某些方面出现问题,影响该政府部门信息化的总体效果。

---此次记者采访的两个案例中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都还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我们想,其中有些经验教训是可以供大家借鉴的,比如内部信息化先行,比如横向与纵向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比如应事先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希望通过这两个案例的调查分析,给在政府部门做信息化工作的本刊读者和其他所有关心电子政务建设的人一些启示。

第四篇: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

----A袁小姐报名参加一年一度的职称考试,在以往,她必须要跑到报名处去领表,领了表回单位盖章,而现在,她访问人事考试网的网站,进入“在线报名”栏目,填写自己的报名信息之后,通过网络自动生成了一张各项内容填写清楚的报名表。袁小姐把表打印出来,找单位领导盖上章,高高兴兴地去交表报名。

----B不久前,新买车的张先生第一次年检,他被告知要在“地区安委会”领一张体检表,体检由医院盖章后交到交管所。由于不清楚地区安委会的位置,他跑了好久打听了半天才领到了体检表。当时张先生想,以后每年办年检都得这样麻烦一回。可最近,张先生听朋友说,如今北京市交管局已经把表格放到了网上,他只需要把表打印下来,就可以拿着去医院体检了。

----其实,这些悄悄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变化,正体现了政府部门推进电子政务的成果。在进入2002年以后,电子政务的确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究竟什么是电子政务?当我们贴近来看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时,反而似乎搞不清它的确切含义了。

----电子政务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我国的政府信息化最初开始在80年代末,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了办公自动化(OA)工程,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到1993年底,“三金工程”启动,目标是建设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以上可称为政府信息化的前两个阶段。从1999年1月开始了“政府上网工程”,各级政府纷纷建立网站,在网站上放些政务新闻、法律法规、办事程序,但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信息发布。

---直到2002年前后,伴随着“电子政务”概念被提出,政府信息化第三波的大模样才显现出来,正式提出了“电子政务是与政府业务相关的信息化”,其范围从简单的OA系统、内网、政府网站,扩展到了以信息化手段改革政府机构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方式。由此人们才认识到,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建网站”的概念,而是政府部门从内到外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全面信息化,具体地说包括——“内部信息化”、“对外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

---于是,电子政务不再是政府部门自己的事,而是变成了由内及外的一场涉及面极广的变革。

---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例子都是从政府网站下载表格,而你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北京地税局)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会发现电子政务的应用已走到了更深一步,实现了“网上交表”,并有一定的互动性。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主任杨玉杰先生说:“我们的网站绝对是一个非常能办事的网站”。

北京地税局迈向“网上地税局”

现在,你不必去地税局登门办税,而可以在tax861网站上完成初始登记和申报

----北京市地税局负责着全市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十几种税务征收工作,北京市的30多万家企业每月要以到地税局登门或邮寄报税单的方式向北京地税局报税。不久前,北京地税局在其网站上推出了网上申报功能,企业只要具备电脑和上网条件,就可以在网上填写申报表,在线发给北京地税局,北京地税局的系统接到通过互联网传来的申报表,会发出确认收到信息。然后,企业只需要再到银行缴费就可以了。这一新型服务方式,如一粒小小的石头,投入水中泛起了层层涟漪,牵动着相关企业的心。

---北京地税局信息中心的赵伟先生说,网上服务使北京地税局的服务变成了7×24(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他特别有兴趣地提到,在五一节放假期间,还有不少企业通过互联网发来申报表,成功地完成了申报。---那么,北京地税局在推出网上申报服务的背后,在其内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有了内部信息化,才有网上服务

---北京地税局的信息化工作从1995年就开始了,历经六七年时间,现在,在整个北京市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运行着33台IBMRS/6000小型机、300台高档微机服务器。大型数据库采用Ora

第五篇:信息技术应用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信息技术应用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信息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电子政务的技术平台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其应用状况水平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然后从四个方面初步分析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政务;影响

当代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信息化已经成为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在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实行政务电子化 ,建设网上虚拟政府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电子政务是将政府政务工作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充分结合的产物,是政府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在线行政和服务,在互联网或各种网络上建立的虚拟政府。建设电子政务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虚拟政府 ,使人们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服务。

电子政务主要是指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包含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通过信息网络的在线信息交流与服务。电子政务所借助的电子信息技术主要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电子政务的五个领域分别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事)业,以及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而这五个领域又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相互关联的领域,即政府对政府、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居民、企业对政府、居民对政府。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政府从被动服务于经济转变为主动服务,企业、公民可以不受地点、时间限制,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的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政府的效率就会提高,城市的发展就会加快,城市信息化的水平也就会相应提高。相反,如果信息技术应用建设缓慢,应用水平低,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就会增加政府办公成本,并严重影响着政府的电子政务实施。

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

(一)物质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根据联合国2005年《全球电子政务预备度报告》,在全球191个国家中,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排在第74位,属于世界中等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过低使得电子政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限制了电子政务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我国政府在最近的纪念中不断注重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使“硬件”建设与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相适应。

(二)信息技术所提供服务在实际应用中的的可行性

人们总是希望把最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往,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信息化浪潮中,电子政务技术发展迅速,人们经常会把理论上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系统中而未能考虑其可行性,终极导致项目的建设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人力和物力上极大的浪费。还有部分地方政府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赶时髦,是向上一级领导汇报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仅仅把电子政务当“摆设”,为了迎合上级领导,买几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建立本部门网站就完事了,而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对当今本企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冲击。从多家调查机构的研究中[1],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对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关注程度并不一样,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操纵简单的服务——如求职、个人所得税以及增值税查询服务,最不常使用的是一些与医疗,建筑,环境相关的服务。另外对电子政务需求最大的贸易部分(53%),其次才是公众(40%)。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期,由于资金、技术、经验等无法及时到位,使得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过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对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难以把握,即便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但是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也很难真正把握其真实需求。总的来说,技术应用水平在建设初期是相对较低的,从而无法满足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随着技术应用水平的进步,其所提供的设施和服务跟电子政务真实需求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但这种差距的缩小是相对的。

二、信息技术应用成本与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

(一)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一般在电子政务项目外包过程中产生,主要指政府为实现电子政务项目或功能所给予供给商的资金、人力等成本。由于政府部分不具备自主开发系统和规划网络建设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只能求助于私部分,即先由政府部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的需要提出具体要求,私部分按照政府部分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集成与规划,完成建网任务,实现电子政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分与私部分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尤为关键。但是公共部分缺乏必要的IT技能,因此在与供给商交往时成本较大。因此公共部分始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地位;另外,现实情况往往是私部分承建的项目达不到政府部分的期看值,而政府部分由于繁琐的财政审批制度和对技术处理的陌生,使得私部分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大批技术职员进行各种维护,大大增加了公司的额外投入。交易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政府投资的风险加大。

(二)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是指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投入。有投资就有风险。大多数国家计划通过网络将服务和信息传递给公民,进步公共部分的智能化水平。但是政府在治理大型电子政务项目时的无能很可能会破坏项目的执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大项目的风险。规模庞大、成本高昂、规划壮观的项目比小型项目更轻易通过预算审议。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的规模与风险成正比,电子政务的规模越大、耗资越多、时间越长、工程越复杂的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风险就越大。

2.使用新技术的风险。新技术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共部分一直采用 [2]-2-

不断更新的技术,实践证实,在不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务系统很轻易失败。而很多项目都是在应用之后才能发现是否合适。

3.缺乏识别并处理风险的能力。识别并处理风险是成功的电子政务项目的关键。一些国家有成熟的方案和实践经验,另一些国家仍然不足[3]。独立机构、通过应用被证实有效的程序或者更好的标准软件、采用最实用的经验、在投产前先作失败、评估和处理风险的措施,以上这些都可以帮助识别并处理风险。但是在经验和控制体系方面还需要与本国文化很好地融合、进行本土化。

通过上面对电子政务应用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应用的高风险性阻碍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同时对电子政务的推动和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电子政务评估机制

电子政务[4]应用时是否有效和达到相应的效果,是用电子政务评估机制来检测的。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一方面是项目全程治理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获取公民支持的依据。

电子政务应用的有效性评估是很难把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本身的问题,由于技术往往不能达到人们期待的水平,这给评估机制的建设带来了重重困难。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既包括对“电子”的评估,也包括对“政务”的评估,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衡量内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有多种电子政务评价体系,每种体系都各有特点,每种评估方法都有自己的上风和劣势,没有任何一个是完美的。另外,即便拥有很完善的评价体系,我们仍然不能得到完整和正确的答案。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国外多种电子政务评价方法大部分由咨询公司或研究机构提供。由于不同机构测评电子政务的目的不同、标准差异、范围区别等,评价体系会各有侧重。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会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影响。

四、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的问题与电子政务的运行

信息活动在给人类带来效率与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电子政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还依赖于众多从社会问题到技术问题的逐步解决与完善。电子政府所提供的服务面临某些威胁、风险和不利条件,这些服务大多涉及敏感的个人信息。敏感信息和交易处理过程需要更大的安全保证。因此,电子政务系统解决迫切需要建立信息资源的安全计划的可行性,以建立一个安全的平台管理活动。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措施计算机网络安全[5]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主要从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制定网-3-

络安全的管理措施,使用防火墙,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在安装的软件中,如浏览器软件、电子钱包软件、支付网关软件等,检查和确认未知的安全漏洞;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使系统具有最小穿透风险性。如通过诸多认证才允许连通,对所有接入数据必须进行审计,对系统用户进行严格安全管理;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二)信息技术引起的道德行为失范问题

信息技术领域的道德行为失范,主要包括:(1)有意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2)侵犯知识产权。(3)信息与网络安全题目。(4)侵犯隐私权。道德行为失范的题目还有很多,包括信息污染,即有人有意地制造和发布有害的、虚假的、过期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而导致的危及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现代信息活动中突出的信息污染题目有虚假信息、种族歧视信息和无用信息。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知:在网络社会里,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必考虑遵守规则和承担义务,轻易造成对电子政务权威和价值的忽视。另外,道德题目会引发公众对网络的不信任和怀疑,使人们产生恐惧和忧虑,必然也会影响对电子政务的熟悉,电子政务的运行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技术应用引发的道德题目在精神层面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固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电子政务的成功或失败极少的不是由于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其应用水平的问题,因此,公平的应用信息技术并充分考虑其应用状况将会是我们一直需要关心的问题。

下载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2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辽宁省电子政务应用情况

    辽宁省电子政务应用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我省电子政务应用情况,研究探讨电子政务应用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发展趋势,2011年1—4月,省信息中心电子政务应用情况调研组赴沈阳、大连、鞍......

    诸暨电子政务应用报告

    诸暨市电子政务应用调查报告 班级:学号: 姓名: 摘要:电子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积极推行信息化发展时,电子政务应势而生。在“十五”......

    中国电子政务应用调查报告

    中国电子政务应用调查报告【摘 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电子政务作为国......

    电子政务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电子政务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项目初步验收 第一条承建单位完成合同的建设内容后自行组织测试和用户试用,形成自测报告,向项目建设单位提出单项验收申请。项目建设单位应......

    电子政务的应用建设白皮书

     电子政务的应用背景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类政府职能。其核心是: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事务处理的信息流效率,改善政府组织和公共管理。 信息技术的飞速......

    电子政务各个模块应用原理[合集5篇]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体系 各功能模块应用原理 电子政务内网的业务体系主要为公务员和领导提供办公和决策方面的支持。政务内网的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办公原理、人力资源管财政财......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状况调查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状况调查从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关系可以看出,衡量一个国家电子政府的发展程度,可以参考该国电子政务的实施情况,包括电子政务的业务种类、业务覆盖面、使用人......

    电子政务建设摸底调查情况汇报

    电子政务建设摸底调查报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行署电子政务办《关于对地区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