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推进素质教育
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推进素质教育
——在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实践探究 各位领导们好:我叫高玲,是我校的一名美术教师。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暖风来到我们新开校园。为了激励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我确定了“创境探究,个性表现”的课堂教学模式,力争充分发挥育人效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日常教学中,课时量比较大。我课前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给出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我积极进行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开发了“美丽的海星”、“我的石头画”、“可爱的小动物”等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另外,在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出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一篇,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我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市区美术学科论文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作为一名区美术学科带头人,我身先士卒,认真参加课题研究,多次在教学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在我校的“新星杯”教学研究活动中,带领在组内老师进行了集体教研,共同备课,相互听课,及时反思,共同评课,我所作课多次获得了校级优秀课,撰写的教学反思也被评为优秀奖。自2007年至今在区优秀课评选中被评定为一二等奖共三节。
对于我负责的美术兴趣活动课,我开展了切实可行的美术技能技法训练的活动,充分发掘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组织,精心设计、服务教学,注重过程。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培养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小设计师”和“小画家”。在校“六一”儿童节联欢会展示活动中,我们美术绘画小组的绘画作品展示获得了领导老师们的好评,也受到了同学的欢迎。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书画大赛,有百余名同学获得全国、市区级绘画大赛一二三等奖。
我校承担了国家“十一五”课题研究活动,为此我们美术组开发了剪纸艺术校本课程。经过老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学生掌握了剪纸工艺的技能,成为自己的一项艺术特长。在2004——2008年连续五年在天津市剪纸大赛中有三百余名同学分别获得金银铜等的等级奖,我校也被评为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快乐小剪刀”的称号。
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为我校的美术教学争创特色。
第二篇:在班主任工作中发展学生个性推进素质教育
现代化学校汇报材料:用爱呵护好自己的班集体
班主任工作
我叫朱庆,现担新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现将自己从教以来,班主任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挥男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者作用
作为学校中为数不多的男班主任,我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认可学生,善待学生,关注学生。”是我制班的理念。每接一个新班,我总要干两件事,一是在日历上精心地记录每位学生的生日,无论是谁的生日,我都会第一时间以最简单最难忘的方式给孩子们送去祝福。二是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班风,班训。就拿我现在所带的四年二班来说,接班伊始,我就给这个班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璞玉中队,“仁、义、智、勇、洁”是玉的品格,而像璞玉那样,具有“仁爱、睿智、勇敢、无暇”的高贵品格则成为了我努力打造的班风,“厚德明法笃学诚行”则成为了每个孩子铭记在心的班训,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班风班训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早已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里,孩子们也会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自主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班会,队会。例如针对班中有的男孩子自私自利,脾气暴躁,女孩子大大咧咧,活泼过度的情况,小干部组织召开了“树四气,正班风”的主题班会,会上围绕着如何让男孩子更有阳刚之气,更讲义气,女孩子更文气,言谈举止间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也让我欣喜地看到四二班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读书活动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活动,我班也不例外,红领巾读书角的建立、图书的日常借阅、管理、每两周一次的读书辩论会,每三周一次的读书推荐会,都由孩子们自己策划、组织、管理,孩子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丰富了知识积累,提升了组织管理能力,参与管理班集体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二、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支得力的小干部队伍。
这几年,我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还得益于我们班的干部,他们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的得力助手。
班干部轮换制是我校德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我班也不例外,每月要进行一次班干部轮换,每日也采用值日班长轮换制,从卫生到礼仪,到作业情况的记录到课间纪律的管理,人人有岗,人人参与,每日总结,每周汇总。教室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队干部自主管理、监督,教室静;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队干部责任到人,任务清,运动会后,我班的同学们会主动留下,将操场上的纸屑清理干净;参加区二加一展演,在两个小时,没有老师管理的情况下,我班无一人说话走动,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在学校的爱心募捐活动中,我班的同学积极参与,多次被评为爱心集体。近几年我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三好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班主任、区中队辅导员、区十佳优秀班主任。
以上是我近几年工作地一些心得,我也将努力钻研业务,提高素养,做好一名好班主任,用爱呵护好自己的班集体。
第三篇: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武宁县新宁一小 熊唐生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如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应试教育就像加工厂,所有产品——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合格品,而那些有特点、有个性、性格突出的学生就被认为是次品或是废品。而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休,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正像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呢?现结合自己的课改经验谈点浅见。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会质疑、释疑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验和理解知识,引发学生自主质疑,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如:我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
-1-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至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一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呢?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对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二、改变教师的“个人表演”,强调师生间的“交往互动”
古希腊曾有一位学者说过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2-们两个人交换,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两个人交换,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说明了学习中合作的重要性。以往,我们总是把教学看作是教师“个人表演”的活动,学生只是观众。所谓的课堂行为成了教师的讲台独白,根本没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而新课程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休,把课堂看成学习的共同体,强调教学不是一种单向付出,而是一种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对话的民主关系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分享智慧、彼此对话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九》中的“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下几个气球?”列式为“15-9=()”这节新课时,我没有急着把方法讲出来,而是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四人小组探论交流,最后向全班汇报:
生1:我是数出来的:
a:1,2,3„„9拿走9个,1,2,3,4,5,6,剩下6个气球。b:一个一个的数圆片。生2:我是摆出来的:
a: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5根合起来就是6根,所以15-9=6。
b:从15根小棒里面,先把5根去掉,再从10里面拿走4根,剩下的就是6根。所以15-9=6。
生3:我是通过算出来的。(师着重让学生说出算理,再加以肯定。)
-3-a: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
b:把15分成10和5,先用10-9=1,再用1+5=6,所以15-9=6„„最后师生共同通过比较,从而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这样学生就有了计划、有针对性地讨论的机会,教师为他们提供了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好的开放舞台,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善意对待上课“多嘴”的学生 传统课堂下应试教育观念强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突发性的发问,往往采用“泼冷水”浇熄的办法。我任教两个班的数学,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非常活跃。特别是上课时当我讲到他们感兴趣的题目时,或者是他们掌握的比较好时,就会一下子兴奋起来。此时的教室非常活跃,假如有学校的领导检查时,肯定认为这个班的纪律太乱。这个时候我必须要用大声喊才能使活跃的气氛平息下来。因为平时上课我喜欢让孩子们活跃一点,可是往往提了一个问题,有的孩子非常有自制力举着手等老师叫他回答;可有的孩子边举手边喊,老师叫我;更有的孩子等不及了自己站起来就抢着说;没有叫到的孩子还要唉声叹气。特别是我班的几个男孩子,老爱“多嘴”。你报口算题时,他一下子就说出答案;你提问刚完,他就站起来抢着说开了„„下课后,我总是生气地对他们几个说“你们太没有礼貌了,一点纪律观念也没有,以后不准这样。”可是他们却振振有词:“电视里有好
-4-多节目在比赛时,都要抢着说,如不抢着说,你就没有机会得冠军了。所以上课我抢着说,生怕我的答案让别人说了。”仔细一想,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啊!联系新课程我想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学生上课“多嘴”现象也可以使学生自我的个性得到张扬吧。因为这时的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多嘴”,这是学生直觉、顿悟、灵感而产生的创造性思维。事实上,许多科学上的猜想都是被采用这种处理偶发事件方法的教师所培育出的学生们证实的。因此,教师不能再继续泼浇灭智慧火花的冷水了,一定要积极地去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把,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创造性的氛围:表明自己的态度,认可他们的求知好奇心和探究性学习行为,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去开展自己倍感兴趣的活动,支持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要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激活,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第四篇: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推进
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推进“三维”课程目标
【内容提要】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就必须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本文对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教法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并对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整体推进“三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总结了基本经验。
【关键词】 优化 课堂教学结构 落实 “三维”课程目标
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此,教育部特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然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推进“三维”课程目标呢?本文就此谈谈笔者浅见。
一、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与课程教学目标 欲知如何推进“三维”课程教学目标,则必先弄清为何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进“三维”课程目标。只要我们反复认真学习和细心领会语文课程标准内容,就一定会明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就一定能把握其基本要求。何谓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些接触语文材料,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实际运用语文的表达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有效结合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良好学习方法;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语文课程体系。何谓“三维”课程教学目标?所谓语文课程“三维”目标,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性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以“知识与能力”为依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推进“三维”课程目标呢?在教学实践中,按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等教学理念,整体推进“三维”课程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诚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终极目标是为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为此,教师务必预先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与点拨起到关键性、有效调控的作用;必须充分体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全程中都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具体要求: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A、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做到科学性与整体性相结合;B、做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C、做到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D、做到从学生为主、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和教材内容最佳结合。
2、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熟练操作和灵活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3、构建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利用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及时正确处理,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从而使课堂教学过程更接近科学与人本化。
三、整体推进“三维”课堂教学目标 我们强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旨在如何落实好课改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好孩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这样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因此说,我们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事关孩子一生的命运,教师对此务必高度重视,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如何给孩子们营造好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在知识的温床里汲取更多的营养,茁壮成长。如何把语文课程教学“三维”教学目标落实到师生双边互动活动中去,使孩子在不断增长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我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讲到“作者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这一部分时,首先在文中找出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娇嫩的‘和平之花’”,并找出具体事例来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要求学生就他们认同或者不认同战争发生的必要性的观点找出依据和理由。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讨论。我则充当一名忠实的听众,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寻找自己理解的答案。其次,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课堂上老是让学生乖乖地坐在那里,难免会使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我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都尽量解放学生的双手。比如读书时让他们边画边读;答问题有时候加上肢体动作语言来表达;有感悟还可以用画画的形式来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创新思维,不但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二】
在教学《麻雀》这篇课文时,因为课文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我试着采用紧扣亲情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不但有效地进行了阅读的训练,而且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课前,边播放音乐边出示投影《无言的爱》(关于一个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普通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地把自己的几个孩子培养成材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听后的感受,我再作小结:母爱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母爱是灿烂的阳光。通过这样的课前导读,学生在心中就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课堂上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这一段文章。通过学生品读,师生朗读,使学生在不同的语气和情感中,感悟母亲的坚强、伟大、无私,体会作者准确运用动词,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了猎狗与老麻雀的不同表现,突出表现老麻雀的勇气和胆量。课后,让学生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似海深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们有的以诗歌,有的以感恩信,有的以主题歌等等把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总之,只要我们树立了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目标,创设了以“民主和谐”为标志的教学环境,导演了以“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活动,采用了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学习评价活动,就一定能将语文课程“三维”目标落实到语文课程教学各个环节中去,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参考资料】
1、《21世纪教育方略:当代优秀教研成果总揽》 主编 兰呈辉 2006.3.2、《小学语文教学》 2005
第五篇: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论文
[摘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个性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学校体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
一、发展个性的必要性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二、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一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教室里和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二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集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三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三、体育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一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能够坚持的就更少,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有限的选项的教改实验,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除按大纲要求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正常教学外,还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练习,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1-2个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权威、是教学的中心这种观念的影响,而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发展。新课程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时,可以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变为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从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身心健康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至的指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的指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比较强。在体育课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具有意义,但还应侧重于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争取胜利的进取动机,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愉快的心情,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的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五、结论
体育课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是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体育教学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孟翔.体育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个性[J].科技平台,2007,(8).
[3]邓强松.浅谈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