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构筑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11:5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构筑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构筑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对构筑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对构筑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黄 勇

为加强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监管,确保重点工程建设科学、规范、高效、廉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平利县从2004年4月起向县政府审批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派出财务总监,对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的监督。自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实行以来,本着“立规矩、行职能、尽职责、讲实效”的原则,将政府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监管关口前移,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委派财务总监全程监管、跟踪服务,有效的遏制了工程腐败现象的滋生,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基本做法

近年来,全县先后对农村“三通”建设、新村建设、县乡道路硬化、教育卫生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118个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派驻财务总监68人次,监管项目资金达3.98亿元,按工程进度共审核支付资金3.81亿元。同时,建立了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机制,加大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管理力度,在严格实行合理低价公开招投标中,为项目单位节约资金216万元,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资金监管水平,有效促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有序开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一)建立规章制度,细化工作程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县政府制定和印发了《平利县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财务总监管理办法》,从2004年起对政府重点工程财政投资在20万元以上基建项目或政府指定的其它工程委派财务总监,县财政局负责财务总监的委派和日常管理,代表县政府对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监督。为了促进对县重点工程项目监督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县财政局及时研究制定了《平利县关于派驻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财务总监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财务总监的工作职责以及财务总监的选拔、派驻程序、工作纪律、财务总监报告制度等。细则规定,为加强对财务总监的日常管理,在县财政局设立了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财务总监办公室,具体负责财务总监的选拔、培训、考核、任免等日常管理,以及拟定财务总监管理制度、办法,协调财务总监与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等,从而为财务总监委派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二)严格选拔总监,强化技能考评。按照《办法》、《细则》规定的财务总监选拔和委派程序,一是采取自愿报名和组织确定相结合的办法,由个人填报资格审查表,经组织考察合格的,建立财务总监资格备查档案和人才库;二是根据项目工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选准人。在具体确定财务总监人选时,坚持层层把关,公开选拔,做到不降低标准,不迁就照顾,严把准入关;三是强化培训。对入选的财务总监,委派前先进行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工作纪律培训,对培训考核合格者,按工程项目需要委派并颁发财务总监证书。四是严明纪律,加强考核。要求每名财务总监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遵守项目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得超越权限干涉项目单位正常的经营活动,不得接受项目单位馈赠,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有意刁难项目单位符合规定的款项支出。并要求财务总监每季度书面报告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和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在工程完工后写出述职报告,财务总监办公室根据考核办法,对财务总监的“德、能、勤、绩”按照“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进行考核评议。被评为“优秀财务总监”的,发给荣誉证书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不称职的,两年内不得担任财务总监,因工作失职而造成财政资金损失的,依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规范工作行为,提升监管水平。一是加强对工程的前期检查,严把预算和前期准备关。财务总监进驻工程伊始,首先查阅工程单位的工程预算和投资依据、投资总额、工程建设期限、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资金来源、招投标情况、拨款计划等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工程项目单位的施工、待摊费用(拆迁费、征地费、设计费、监理费、绿化费等)等费用的监督,有效的解决了低价中标、高价决算的不良做法,保证了建设工程合法、合规、合理。二是深入项目单位调研分析,准确掌握建设情况,切实做到“四个全面掌握”。即:⑴全面掌握底数。对正在施工的项目单位,重点掌握工程项目开工前的详细情况,通过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查阅了大量工程资料,先后上报了85份工作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⑵全面掌握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条款,及时督促对施工单位按进度实施拨款,杜绝了工程主管单位拨人情关系款的现象发生。⑶全面掌握标准。在工程项目的财务审查过程中,除对工程的大额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外,对一些施工和待摊费用从洽谈到审定严格标准、严格把关。⑷全面掌握范围。在监督活动中,采取上门检查和调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对28个项目单位的账目进行了上门检查,对51个施工单位进行了调账检查,经常检查日常资金使用、成本核算、科目设置、原始凭证取得是否合法和凭证的装订是否符合会计基础规范要求。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限期改正。三是加强工程财务监督,严把资金结算关。坚持从“四个关”入手,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有效防止出现因工程结算不清而滋生腐败的现象。即:⑴严把资金拨入关。建设单位申请财政拨款,由财务总监根据工程质量和进度,审核签字后予以拨付。⑵严把支出核销关。合法的票据、正常的开支,经财务总监签字后记账报销;不规范、不合法的票据和非正常的开支,一律不得核销。⑶严把资金效益关。项目筹资方案制定、工程招投标、施工预算、合同签订、工程量审核、资金拨付、竣工结算等,财务总监都全程参与。要求财务总监把“钱”看紧,确保专款专用,防止挤占挪用;把“物”盯紧,确保花出去的钱与采购回来的实物相符,防止资产流失。⑷严把督促检查关。由分管局长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市政重点工程项目财务总监座谈会,收集掌握情况,针对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督促抓好各项监管制度的落实,同时要求所派出的财务总监遇到重大问题和拿不准的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四)完善配套措施,强化项目监管。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降低工程成本,严格财经纪律,做到使用有规范,执行有标准,检查有依据,杜绝人为因素和随意性,按照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不同的特点,先后制定完善了《平利县市政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32个涉及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确保了项目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运行。

二、存在问题

从整体上看,此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财务总监委派管理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个别部门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多多少少存在抵触情绪;二是财务总监业务素质,特别是对工程的设计、概算和工程定额管理等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由于此项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工作程序、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建议与思考

(一)统一思想,营造氛围。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委派财务总监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财政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各部门、单位乃至全社会的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发挥委派财务总监制度的效能。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树立全面意识,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委派制的改革,着力为委派财务总监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支持委派的财务总监人员依法开展工作,委派财务总监的制度改革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行。

(二)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委派财务总监,工作涉及基建领域,委派的财务总监如果不坚持原则,不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如果经不住诱惑,同流合污,就有可能导致和助长腐败行为。所以,财政部门既要加强委派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又要建立继续教育制度和考核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对委派人员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委派的财务总监自身也要不断“充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复合型”人才,委派部门也要积极实行财务总监上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制度。只有建立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都过硬的会计队伍,才能保证委派财务总监制改革的顺利实行。

(三)健全制度,合力推进。要重视相关制度的建设,建立重点工程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使委派的财务总监有章有循,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委派人员的选拔聘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轮岗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激励机制,加强对委派人员的后继管理;建立会计人才市场,保障会计人才的良性流动;健全政府重点工程建设跟踪问效等相关制度,保证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在委派财务总监与建设单位主要领导之间既职责明确,又相互配合,既相互制约,又同心协力的监督机制,让建设单位由担心、抵制,变放心、恳请的良好局面,使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加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南宁污水处理分公司共有员工42人,党员14人,担负着南宁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任。近几年他们负责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相当严峻,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该分公司党支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用于工程建设,勇于探索加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法,开展了以“抓管理、看落实、比责任;抓作风、看表现、比工期;抓和谐、看标准,比质量;抓质量、看成绩、比贡献”为内容的“四抓、四看、四比”活动。先后建设了埌东污水处理厂一、二期、三期工程和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和二期工程项目,完成了与污水厂相配套的十多万米的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建设,各项经营目标任务全面出色的完成,为南宁市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下面是该分公司加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推行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党支部为强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使员工全面了解和掌握国际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整体提高公司员工素质,增强今后走向市场的竞争力,他们在分公司内全面推行ISO9001管理,先后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宣贯、现状分析、结构设计和策划、体系文件编写、培训及批准发布等工作。一系列的举措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了一个台阶,推进了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2007至2009年,工程项目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已竣工验收工程结算及时率100%;已竣工验收工程竣工资料收集归档及时率100%。用户抽样调查平均满意率91.27%;工单处理回访平均满意率98.44%。2010年上半年,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累计完成建安工程投资4075万元;琅东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累计已完成投资:3484万元。江北片污水管网工程累计完成建安工程投资21556.79万元。取得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好成效。

二、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目标

为确保分公司每污水设施建设目标的实现,分公司党支部于每年对目标结合实际进行科学谋划,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展开,制定考核评价办法,修改相关制度等一系列工作。他们制定的目标值作到可测量、富有挑战性,各项目标任务都落实到具体人员,并规定有完成的时间和数量等。

三、创新服务方式,实行“三线”管理

“三线”管理是指:领导决策在一线,工地代表工作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分公司在现场施工管理上增强服务项目的理念,他们换位思考,换位体验,改进工作方式,组织工程科员工到施工单位换位担当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通过换位交流学习,切实增强服务施工单 位意识。党支部书记、分公司经理和工地代表经常深入到施工工地协调解决问题,召开工程周例会,倾听施工单位施工中存在的困难,集思广益,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把问题在一线上得到解决。

四、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地组建项目组

污水分公司党支部根据承担的工程建设任务重、进度要求快的现况,为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优化人力资源,发挥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能动性,很好的履行业主项目管理职责,全面控制工程建设的安全、投资、质量、进度,有力履行合同、信息管理职能,组织和协调工程的建设管理,他们科学合理地组建项目组,并进行了人员分工调整。

他们按照分片分区和项目特征性质的原则,设立5个组,分别为前期组和4个工程项目组。另外还进行了计量员的分工和配臵、安全员分工和配臵、质量监督员分工和配臵。将分公司的人力资源全部向工程建设倾斜。全力以赴着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增强项目管理手段,有效的推进项目又快又好的发展。

五、倒排时间 实行风险抵押 加大监督力度

分公司根据上级下达的项目进度和投资目标,倒排时间,实行风险抵押,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倒排时间,就是细化项目工作任务、用倒排时间的方法规定各阶段时限、标准及要求,找准工作环节、重点突破。实行风险抵押,就是对参与项目建设的有关责任人层层落实风险抵押和项目问责制,全面落实责任。将项目的完成情况与项目的责任人员的经济挂钩,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对落实任务好的予以表扬和奖励,对进度严重滞后的相关人实施经济处罚。加大监督力度就是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加强督察,严格问责。坚持每月业绩考核。他们制定了定期督察制度,实行分公司经理对科长,科长对员工的两级督查;对严重滞后的项目进行重点督办,并严格追究责任;他们定期组织人员监督检查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督促各项目严格按计划实施。对计划严重滞后项目,就采取非常措施,全力以赴,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工程进度。

六、实施项目设施标准化管理

实施项目设施标准化管理就是要求每个施工单位从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内业资料整理全方位抓项目标准化建设。该分公司在施工、监理单位的季、月项目例会上都强调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关系着工程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每月的例行检查都把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列为检查的内容。2009年,该分公司经过不解努力,把沙井大道污水管工程项目部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建成为南宁市的标杆,在南宁市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观摩会上他们获得了与会及各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一致好 评。分公司实施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大大减少了各项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各项工程建设有序开展,从而推进项目的工程进度。

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污水分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首先他们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的安全生产教育会议,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其次是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他们对负责的工程一定签订安全生产协议,要求安全员到位,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资料齐全、保证对工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和安全资料交底;第三是安全检查深入,形成制度化,业主代表每周至少对工地检查一次,分公司安委会每月和在重大节假日前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大检查。他们对安全隐患要求及时整改,坚决杜绝危险作业,特别注重做好深基坑开挖支护、顶管封闭空间作业塌方预防和臭气中毒防护,注重做好起重设备安全、用电安全、高空坠物防护,注重做好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设备、施工围挡、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防护管理。

八、采取“四通”办法稳妥推进项目建设

“四通”是指:沟通、疏通、变通、快通。沟通是指工程项目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坚持周报制度。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及时写好汇报材料和统计工作并按要求定期上报集团公司;疏通是指定期召开周例会制度,保证设计、施工、监理、业主单位有问题及时反映,业主要争取与政府各部门疏通共同协同解决,业主起到疏通各环节的作用;变通是指对特殊问题要采取非常措施非常政策去解决;快通是指业主代表要坚持每天召开现场碰头会,对当天存在的问题要争取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对问题不能绕着走,要日清日结,做到问题不过夜。

九、只争朝夕保工程进度,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高效完成污水设施项目建设,分公司党支部只争朝夕保工程进度,他们在时间紧和工程项目的冲刺阶段,实行“5+2”一周连续施工、“白+黑”日夜施工,各项目组人员搬到工地办公,直接指挥项目建设,遇到问题马上现场研究,第一时间解决。他们还开展了“攻坚克难先锋行”“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一面党员一面旗,一个岗位一份奉献”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在项目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如:在长罡路污水管工程建设中,为保证与该路的同步建设,上级要求他们必须加速工程进度。此时,分公司副经理共产党员黄世光身先士率,他带头带领工程人员4人在施工现场“三班倒”全天侯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经过45天的日夜施工,该工程进度加快,得到市建委和有关工程建设单位的好评。

十、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

污水分公司为加速工程进度,他们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开展了以保工期、创优质、保安全、增效益为目标,“四抓、四看、四比”为主要内容的“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把“污水项目大会战”工作贯穿于劳动竞赛全过程。“四抓、四看、四比”是指“抓管理、看落实、比责任;抓作风、看表现、比工期;抓和谐、看标准,比质量;抓质量、看成绩、比贡献”。通过劳动竞赛活动,在分公司各工程项目组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从而推进污水项目建设,优化管理、优化组织施工,快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十一、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分公司积极筹措资金。他们争取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足够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他们还优化资金使用,以服务为宗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法理财,合理、节约、有效地使用每一项资金。他们在项目多,难度大、时间紧的情况,为了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总是时刻了解工程进度,做到各地代表资料送达财务科室人员手中,当天就向财政局申请资金,并跟进最近拨入情况,资金到位后及时拨付给施工单位,决不影响工程进度,十二、开展双增双节活动

该分公司党支部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开展双增双节活动,节约了大量资金。如:2009年污水处理分公司共完成双增双节总额为1178.34万元,人均完成双增双节33.67万元。

在工程建设中,他们双增双节的主要措施有: 1.加强对物资和设备采购的监控管理

该分公司几年来加强对物资和设备采购的监控管理。在工程招投标方面,严格按照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各项工程和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公平竞争,为企业节约大量投资,招标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一项政府采购工作都跟踪到位,在工程招投标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工程招投标的有关规定,各项工程均做到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对一般物资采购的管理,规定在购买时要货比三家,对供方严格实施评价制度,在合格供方中选择价格最低的厂家进行购买,尽最大可能节约成本。分公司还成立了询价监督小组,严格监督各部门的询价、定价和采购程序,杜绝采购中的腐败现象,有效地降低了物质的采购成本。

2.抓好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费用支出 1)严格施工变更程序 分公司在工程建设中完善施工变更审批程序,严格按合同及南宁市相关文件进行工程变更费用管理。每项工程变更均做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进行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评审,通过优选法选择最优方案,杜绝不必要的基建投资浪费。工程变更超5万元的,邀请市财政局及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查看现场并签署意见,超10万元则邀请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财政局、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等相关部门,并邀请专家开会讨论变更方案,在保证质量、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2)在前期、拆迁工作方面:一是积极查寻相关文件中关于工程建设前期、拆迁各项规费的减、免及其他优惠的内容,用于工作中;二是在进行征、租地或拆迁的用地及建构造物丈量中,尽量做到准确,合理的丈量;三是对应由我公司负责的工地水通、电通等工作,应随工程进展尽早安装、拆,尽量避免由延期装、拆所发生的费用。3)严格按合同做好对工程索赔的控制工作,对有可能造成的索赔进行合理的预测,杜绝无理索赔。在工程管理中,采用工地代表交叉互检来审核彼此的计量工作的办法,以加强工程计量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加强项目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每月每周定期召开工程例会,促进项目管理,提高效益,提升管理水平。4)做好已竣工工程的结算工作,严格按合同相关条款对超出合同工作量部分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合理性。

5)重视安全文明施工,建立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监督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由于安全文明施工问题造成的费用。

总之,要加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就是要根据本企业的人、机、料情况进行周密计划,公司上下切实实施计划,管理部门要加强包括计划执行情况、安全生产情况、文明施工情况、工程质量情况等的监督检查,当查找出问题时要及时整改,要不断根据实际及时改进项目计划、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即加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就是要运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工作方法去开展工程项目建设。

单位:南宁市污水处理分公司 邮编:530028 地址:南宁市滨湖路65号

姓名:韦柳原

职称:高级经济师

联系电话:***

第三篇:县委集体领导运行新机制实践与思考

省××县针对县委换届后专职副书记由4名减为1名、委员由22名增至32名这一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带来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加强县委集体领导的运行新机制,推行委员提出议题、全委会集体决策、代表委员逐级评议等举措,并在全委会上讨论通过了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县委凝聚集体智慧、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

发展大计让县委委员“建言献

策”

2007年3月18日,县委委员、众兴镇党委书记夏养育接到县委办的书面通知:“县委将于3月24日召开十届三次全会,请您对提交会议讨论的‘对乡镇领导干部实行环保责任审核’等3项议题进行调研思考。”他在惊诧之余又很激动:2月底我向县委提出了这一议题,没想到真的被采纳了!以上这个“情节”,是××县落实县委委员话语权、集中县委委员智慧、探索换届后县委工作运行新机制的一个新举措。为激发县委委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县委规定,凡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的重大项目、重大问题均由县委委员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一人或多人联名提出建议方案;对5名及以上委员提出的议题,必须提交县委全委会讨论;对县委确定的议题,提前3-5天送达县委委员,留足时间让委员深度思考。为广开言路,硬性要求每名委员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1个月,完成2篇以上有深度的调研文章,至少提出3条以上建网设性意见或建议。县委换届以来,委员们共提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等各类意见建议79条,县委采纳了63条,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该县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16.5%。

重大事项由县委全委会“一锤定音”

以往,该县正科职干部的任免、副县级后备干部的推荐等重大事项都属于县委常委会的决策内容,现在已全部纳入县委全委会的决策范围。在决策的程序上,必经议题确定、调研论证、提前告知、会议表决四道工序。议题确定后,责任单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公示听证。在表决的方式上,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以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委员的半数才能通过。在召开的时间上,变每年召开两次为每季度至少一次。县委换届一年半来,该县已召开九次全委会,仅在干部推荐任免方面,就先后召开三次全委会,分别对拟向市委推荐的5名副县级后备干部人选、32名新一届乡镇人大主席、乡镇长候选人提名人选和28名新一届县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的提名人选进行无记名票决,票决结果当场公布,65名人选均获得推荐提名。去年该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等3项方案,也都经过县委全委会无记名票决通过后予以实施。县委委员、××中学校长成为左在投票后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召开县委全委会仅仅是通报情况、走走程序而已。现在,全委会成了名符其实的决策机构,重大事项可以‘一锤定音’”。

履职优劣请代表委员“逐级评判”

县委常委会及其成员的工作情况由县委委员审议、询问、质询和表决,未获通过的,常委会需在2个月内重新向全委会报告。而县委委员的履职情况则由县党代表询问、质询和评议,凡优秀票达不到60%的,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不称职票达30%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应引咎辞去县委委员职务。今年1月,该县召开县委十届九次全委会,听取县委常委会及其成员2007工作情况报告,在县委委员现场询问质询、分管常委现场答复的基础上,全体委员对县委常委会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票决,并当场公布了结果。对此,不少县委委员感触良多:“过去,是常委坐在台上给我们布置工作,我们只有落实的份儿;现在就不同了,他们站在台上向我们报告工作,让我们品头论足。”不仅如此,该县还组织325名县党代表对32名县委委员2007的履职情况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结果显示委员的最低优秀票率为93%,78%的委员优秀票率达100%。不少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党代表百感交集。临河镇小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云伦坦言:“过去当个党代表,也就是5年开次会、举次手、画个圈、看场戏。通过这次评议,我觉得党代表的作用不再是‘一次性’的了,还有那么多实实在在的民主权利,我得好好行使哟!”。

第四篇:上海市中小河道建设管理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中小河道建设管理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河道;建设管理;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TV8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09)02-0023-02

上海市镇村级河道总长21738km2。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上海主要依托冬春季节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来推进中小河道治理工作,当时全市每年总的疏浚土方量大约在3 000万~4 000 万m3 左右,但这与全市每年的淤积量存在不小的差距,据测算疏浚量不到淤积量的1/10,加之历史欠账很多,造成中小河道的面貌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近郊城镇河道水质受到污染,黑臭严重;二是镇村级中小河道淤积较为严重,平均淤深0.5~1.5 m;三是河道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相当部分的生活污水、垃圾入河,部分养殖场、作坊、工厂等的污水未达标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四是中小河道整治和养护的专项经费不足;五是镇村级中小河道的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2006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上海农村地区水环境的状况提出实施“万河整治行动”,为上海中小河道治理工作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万河整治行动”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从2006 年开始利用3 年时间对上海全郊区两万余条、约两万公里的镇村级河道实施全面整治,按照“面清、岸洁、有绿、流畅”的目标,改善中小河道面貌,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由于“万河整治行动”基本实现了中小河道的全覆盖,整治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要充分调动市、区、镇、村各级的积极性,在机制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开展新机制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规定:中小河道建设和管理的主要职责在乡镇和村,而市、区两级水务主管部门的职责是行业管理和监督考核。但现状是乡镇政府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将中小河道整治与长效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因此必须要有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和组织,上下齐心、相互配合,并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所以说,上海开展中小河道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和探索有它内在的动力和需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整治资金需求量大,原有的资金筹措方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

据测算,按照“万河整治行动”7 个方面的治理标准,全市中小河道整治经费要十几亿元,若按原来市、区、镇、村的职责分工,3 年内这些资金不可能全部由乡镇来筹集。因此,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改革投入机制,并对经济相对较弱的区县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

2.覆盖面广、数量众多、建设标准高,原有的组织管理体系已满足不了新的要求

“万河整治行动”面广量大,如果按照往年冬春水利松散型管理方式来实施,可能会在质量控制和完成效果上大打折扣,但如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则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无法满足要求。

3.社会关注度高、后期管理要求高,原有的长效管理工作已不适应新的要求

整治行动虽然是阶段性的,但管理工作却是长期性的,如果建设和管理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特别是长效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脏、乱、差的现象可能不久就会出现反弹,因此必须建立新的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扎实有效的管理举措,真正实现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目标。

二、上海中小河道新机制的具体实践

1.在资金筹措上,充分发挥市级财力的牵引作用,根据情况进行差别化补助

为推进中小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使农村水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市财政开辟专项经费对整治工作实施补贴,在政策上进行牵引。同时针对区、镇之间财力上的不平衡,市水务与市财政部门根据各区县河道整治的工程量、难度和财力情况,适时出台了差别化补助政策,使每个区、镇均能按照全市的统一标准开展整治工作。补助资金实行差别化后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考虑到了政策的平衡性,二是带动了实力较弱的区县顺利开展工作。

2.在组织实施中,实行“先做后补、多做多补、择优奖励”的机制

①先做后补。根据职责分工,市一级主要负责制定标准、监督考核,区一级主要负责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各区县可根据各自特点,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内的项目安排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计划权。市水务局年终对各区县的完成结果进行认定,最后确定补助资金。

②多做多补。由于整治工程面广量大,又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为引导区县尽可能按时保质完成,按照先紧后松、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时间安排上尽可能在前两年把容易实施的先整治,最后一年集中精力整治难度较大的。所以在政策上鼓励多做早做、实行多做多补、少做少补、不做不补。

③择优奖励。根据日常考核和年终考评结果,市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对完成情况特别好的区县实行奖励,鼓励先进、促进后进。

3.在监督检查中,引入类似于工程监理的第三方监管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对“ 万河整治行动”的管理,在整治行动开展前市水务局专门制定了《监理工作方案》,并落实了工作经费,通过招标投标择优确定了三家监理公司,利用他们在人员、技术、设备上的优势对行动实施专业化、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监理公司受市水务局委托,对市水务局负责,部分行使项目的监管职责。监理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对整治前、中、后三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抽查,角色定位侧重于项目管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监理,从而形成了“上级主管部门抓组织、社会监理部门抓质量、具体实施部门抓推进”的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的工作体系。

4.在长效管理上,初步建立了中小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市水务局和市财政局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河道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对中小河道管理养护的责任,建立完善的区、镇、村级河道管理养护体系,保障养护质量,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逐步实现中小河道管理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中小河道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市财政首次落实了专门的中小河道养护经费,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同时,上海在中小河道管理模式和方式上大胆探索,从中也总结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南汇区在整治好的中小河道上试行“以水养岸”和“以岸养岸”的探索,金山区吕巷镇以老党员领养河道的形式,初步形成了专业保洁、义务监督、全民参与的全过程管理新模式,不仅使每条整治后河道的面貌得到了持续保持,同时也为社会参与河道保洁开创一条新路。

三、思考和建议

按照上海市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四个率先”的要求,中小河道建设和管理工作还任重而道远。结合目前的新机制探索的情况和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建议如下:

第一,建立一套适应上海郊区特点的中小河道轮疏机制。由于上海属平原河网地区,水动力不足,因此为改善内河水质,常常引长江水入内河河网,在引清调水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当泥沙进入内河河网后由于流速变慢沉淀在各级河道中,日积月累后产生淤积。因此,建议根据河道的等级、所处的位置、承担的功能及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河道的轮疏机制,保证河道水流的畅通,确保中小河道在上海郊区生产和生活中作用的长久发挥。

第二,积极探索河道建设和管理多元化投资机制。河道建设及其管理的资金来源过去基本上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未能获得来自企业和社会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也使河道整治及其相关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群众对河道治理和生态河道景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政府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也容易形成“整治费用不断提升———财政负担不断加大———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的恶性循环。因此,建议采用更加积极、更加灵活的方法,多方位、多渠道地筹措河道整治和维护资金,加大河道建设和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提升每公里河道的养护费用。

第三,开展中小河道管理养护模式的研究。目前上海中小河道的管理模式很多,有专业保洁社管理,有村自主管理,还有结合道路或绿化养护一起实施管理等等,情况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建议在目前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出几种易管理、效果好的模式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提高中小河道管理质量和水平。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R].2006.[2]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河道报告[R].2006.[3] 上海市水务局, 上海市财政局.万河整治行动实施意见[R].2006.[4] 贾利民,李杰.创新水利投入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建设[J].中国水利,2008(9).[5] 刘建明.靠新机制引领和助推农田水利建设[J].中国水利,2008(9).作者简介:吴伟峰(1976—),男,工程师。

第五篇: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

毕业论文

题 目

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姓 名 杨 帆

考 籍 号 9*** 专业、班级 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 联 系 电话 *** 指 导 老师 王江浩

2011年4月8日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1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2

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2

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客观需要„„„„2

3、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潮流的需要„„„„„„3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3

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转变政府职能„„„„„„„„„3

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6

3、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7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内容摘要】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服务性政府,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要求就是“以人为本”,正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思想。本文对服务型政府的涵义进行了解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目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 行政改革 市场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首先提出并在某些地方实行,而后中央采纳的一个概念。从2001年各地陆续有了这方面的讨论和实践。2005年3月5日召开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时,建设服务型政府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可见服务型政府已作为我国政府改革目标,为中央所确认。所谓服务型政府,是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其实质就是要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 市场化模式等。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西方国家宗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本质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的提出,如何提高政府的人民性和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始终是我党追求目标。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

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信息传递的高速、便利,使中间层级的信息传递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冗余,增加了财政负担,降低了政府组织的服务效率,迫切需要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其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管制型政府”面临危机。“管制型政府”采取的全面管理、直接管理、暗箱操作、侧重行政控制等管理方式,导致政府规模极度扩张、行政效率低下、办事态度差等弊病。从根本上革除这些弊病,要求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最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民主体意识日益明确,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信息化使公民个人接收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的个性化选择要求也日益提高;结构的多元化和政府对社会控制的弱化,促进了公民的自主性、权力观念的增强。政府面临着来自公众参与的压力,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自身改革和结构调整,建立灵活的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公民需求及环境变化。

3、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潮流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政府行政改革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在这场重塑政府的革命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行政理念。这种新的行政理念包括: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政府应注重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行政中应引入市场化模式等。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西方国家的政府行政改革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而展开的。特别是90年代后,西方各国都把塑造服务型政府作为首要目标。英国于1991年颁布公民宪章,主张施行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美国于1994年颁布了《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标准》,主张建立顾客至上的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把顾客导向,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政府改革和再造作为一个世界潮流,影响着中国政府改革的具体实践,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就是中国政府吸取国际经验而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针。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的途径: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为实现政府职能的这一根本转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1.1、依法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

多年来,由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分,各级政府投入了许多时间、精力和财力,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应该由政府管的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的公共服务却不到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除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外,根本的途径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划清政企之间、政资之间、政事之间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切断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纽带,实现政府责权的法定化,用法律的刚性手段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政企、政资、政事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划清了,利益纽带割断了,政府职责明确了,各级政府就能自觉地把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也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

1.2、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明确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除了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以外,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谓发展为了人民,就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所谓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要体现出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人民不断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和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依法确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克服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的现象,促使各级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也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

依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8000美元的发展时期,是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阶段。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今后将向更高水平迈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和期待也会越来越高。正因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中央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调整政府职能结构,依法确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

1.3、健全政府职责体系,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权的规定不仅过于笼统,而且上下级之间公共服务职权重叠严重。政府间公共服务法定职责不清,宪法和法律对各级政府的刚性约束就会降低,政府间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推诿扯皮就难以避免,公共服务的效能也难以提高。因此,修改宪法和有关法律,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

共服务的职责权限,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体系,是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权明确了,公共服务职责体系健全了,才能够尽快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

1.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例如,2003-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五年累计6294亿元,比前五年增加3589亿元,增长1.27倍。尽管如此,我国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的支出仍然偏低。例如,2007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总和为29.2%,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其中,医疗支出比重分别低4.7和8.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分别低9.9和18.3个百分点。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既抑制了居民消费,影响了内需的扩大,又严重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降低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效能。为使政府积极有效地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必须改革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1)按照中央关于“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和“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使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达到人均GDP同等水平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和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和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3)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1.5、加强行政监督,确保公共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为确保各级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防止行政权力越位、腐败和低效运行,就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为此,必须改革行政监督体制,提高监督主体地位,依法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分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一旦发现权力越位、腐败或低效运行,立即启动处罚程序,绝不姑息。同时,还必须

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将监督者也置于被监督之中,以防止和克服怠监、弱监、漏监、失监等现象,切实提高监督效能。

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为了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必须进一步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

2.1、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继续推进和完善大部制改革 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是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重要经验的总结,是解决机构庞大、职责分散、效能低下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开始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而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善大部门体制。第一,对已经实行大部门体制的,要继续整合职能和内设机构,真正做到职能有机统一。第二,在已经推行大部制但尚未整合到位的,如交通运输部,要继续推进并整合到位,真正建立起大交通的管理体制。第三,在应该实行而尚未实行大部门制的领域,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大部门体制改革。第四,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明确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减少职责交叉。第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的要求,积极探索统筹设置“四大班子”的职能部门,切实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第六,在推进大部制改革中,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严格执行政府组织法,严格控制编制和领导职数,不能以“过渡期”为由,突破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第七,既要给予地方政府改革的自主权,尊重地方改革的创造精神,又要注意改革的上下衔接,避免管理链条的断裂。

减少行政层级,积极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1982年推行市管县体制以来,我国政府层级已经由四级制为主转变成五级制为主。政府层级过多,存在诸多弊端:

(1)上情难以及时准确地下达,下情也难以及时准确地上达。

(2)中央下放的权力,很容易被中间环节截留,县(市)和基层政府的自主权难以得到落实。

(3)不符合当今世界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不利于调动县(市)和基层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解决政府层级过多的问题,唯一出路就是严格按照《宪法》规定,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加强政府机构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依法行政,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化,不仅需要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同时还需要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的法定化。为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在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政府组织法,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使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以保持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相对稳定性。

3、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治本之策。与此同时,还必须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降低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能。

3.1、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民的基本生存、基本发展、基本环境和公共安全等对公民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广覆盖,使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公民;二是促均等,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消除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三是上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三项目标或任务,都直接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问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评估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实行行政问责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组织等参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门槛,因此,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迫在眉睫。

3.2、大力推行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

政府绩效评估是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政府的重要指挥棒,对政府工作具有实际的导向作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将GDP的增长作为一

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导致各地想方设法追求GDP,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与这种错误的政绩观不无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之一,就是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并加大其权重。对于没有很好履行这一职责的政府,要进行行政问责,追究有关领导的行政责任。

大力推行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不仅能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认真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能够促使各级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3、积极探索政社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虽然是政府责任,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也不必统包统揽。实践证明,政府垄断式的供给,不仅难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率,难以满足公民社会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扩大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机制和伙伴关系,有效整合市场和社会力量,通过合同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高效率。

结束语

本次实验是在指导老师王江浩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王老师给予了很多悉心指导,并提供了很多与该论文相关的重要信息。王江浩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细心耐心的教育态度深深打动了我!在此对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次实验还得到了课题组的各位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向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全体老师表示我的由衷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2008.30-33 [2]罗志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92 [3]张力,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A],国务院研究室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149 [4]刘新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继续推进[A],国务院研究室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164 [5]余斌、陈昌盛,“十二五”期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发展评论.2010,12(1):15

下载关于对构筑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构筑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遵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与思考5篇

    遵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王祖彬 来源:贵州省行政管理学会 发布日期:2009年9月7日 点击:1014次 遵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与思考 王祖彬 近年来,遵义市围绕建设......

    对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考

    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考 “民以食为天,药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

    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根据集团公司纪委、监察处《2006年度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创新和实践活动”工作任务分工安排》,我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近年来纪检监察......

    对军营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军营社区”的创立、建设、发展是新形势下北京军区联勤部机关驻地政府共同谱写的双拥共建新篇章,是为解决各类机关大院引进城市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的现实课题进行的成功尝......

    关于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监管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随着政府性投资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对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实践与探索,将政府性投资项......

    团队建设实践与思考

    加强团队建设实践与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分析了项目部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介绍了团队建设的过程和操作方法,提出了项目施工管理中几种常见冲突的处理方法,以建设迎合公......

    班组建设思考与实践

    班组建设思考与实践 班组是煤矿最小的工作单位,相当于人体活动组织最基本的细胞,如何调动起每个细胞的潜力,提高每个单位的执行力和创造力,这是所有企业现在乃至将来共同要研究......

    班集体建设实践与思考

    在新课程和先进教育理论思想的引领下,在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启发下,在各校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我们在班集体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些理念:1、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