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申报2012年省市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通知
关于申报2012年省市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通知
各学区(校、园):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推动全县教育科研工作及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根据《瓜州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安排意见,对2012年各学区(校、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提出以下要求:
一、县级课题负责人应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市级课题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主要参加者应具备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省级及以上课题按相应的条件进行申报。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人必须是该课题的实际主持
者和指导者,必须承担课题设计,并担负实质性的研究任务。该负责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负责一项课题。所负责的立项课题未完成时,不能申报负责新的课题研究。
三、课题申报人应在三月二十五日前将拟选课题《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教研室,并填写课题申请书。申请人所在单位必须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全面审核,对申请人的业务能力、科研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通知
关于做好全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系、各部门:
根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通知(陕教科规办[2012]1号),为做好我院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陕西省《实施意见》,围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12年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着力研究和解决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集中破解当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前沿问题,加强应用研究,注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强调实证数据,着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使用效益,着力在若干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大力改善教育民生,推动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二、课题类别:
本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个类别,申请人可依据实际选择申报。
三、申报要求:
1.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课题的申报。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三个以上(含三个)课题的申请。目前承担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且未结题的负责人,不能申报本课题。2.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凡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申请人三年申报资格。如已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
3.本立项课题要求在1—2年内完成。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无知识产权争议,突出创新,重视应用,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
四、课题材料报送要求:
1、申报课题所需的各种材料,《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指南》、《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及《课题设计论证》活页等,均可从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通知公告栏”下载相应文件,于右侧“相关资料下载”处下载《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申请材料要求一律使用计算机填写。
2、《申请·评审书》3份(原件1份,复印件2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6份,单独装订,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3、课题申报受理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23日——4月25日,逾期不予受理。所有申报材料以电子和文本两种方式报送,文本材料报送到科研处办公室(行政楼329室),电子版发到科研处邮箱shanxijykyc@163.com
4、本课题每项需交纳评审费200元。
科研处
2012年3月1日 附件: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指南
1.本课题指南供教育科研工作者选题论证时参考。2.指南中的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均实行会议评审。
3.重点课题反映了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及现实问题,申请人可从中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根据实际对题目作适当修改,但不能改变课题的研究方向。
4.一般课题表明了研究领域范围,申请者可从中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研究课题。
5.鼓励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合作开展研究,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别的合作,鼓励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形成新认识,创造新成果。
一、重点课题
陕西省教育强省建设实践研究;经济带和跨行政区教育协作发展战略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陕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现状调查研究;陕西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陕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策略研究;陕西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实践研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政策研究;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实践研究;大学与普通高中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春笋计划”实践研究;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实践研究;陕西省中小学“蛋奶工程”及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调查研究;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研究;招生考试与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研究;职业教育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研究;校企一体办学模式研究;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研究;省内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研究;高校办学特色研究。二、一般课题(领域与方向)
(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国际教育发展大趋势研究;教育应对国际化、区域化发展战略研究教育惠及困难群体战略研究;区域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策略研究;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研究;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研究;教育决策科学民主模式研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内地与港澳台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政策研究;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西部经济强省建设中的教育因素研究等。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教育预算管理研究;教育对社会和个人收益率实证研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收益率实证比较研究;学前教育成本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成本研究;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研究;高校毕业生薪酬研究;非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校际比较研究;非义务教育学费浮动影响因素研究;教育产权研究;家庭教育消费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教育捐赠制度研究;学校财务安全研究;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与预警机制研究;城镇化进程中闲置教育资源再利用研究等。
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学校和班级适度规模效益研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探索研究;学校品牌建设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校长领导力建设研究;校长队伍专业化研究;优秀校长治校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教师流动状况调查研究;教师任用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研究;城乡教师流动交流机制研究和补充机制研究;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教育舆情分析研究;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究;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教育中的歧视现象研究;非政府教育组织发育研究;我省民间教育组织机构发展现状调查及管理研究等。
(三)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实验教学研究;语言文字教育规范标准研究;社会实践学习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中小学薄弱学科建设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性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区域研训共同体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研究;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等。民办幼儿园自身建设的经验研究;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等。
特殊儿童全纳教育研究;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化研究;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学习技能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等。
(四)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高校行政和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研究;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研究;高校课程教材开发研究;高校实践教学研究;高校学风建设研究;高校社会科学创新研究;高校产学研结合研究;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研究;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研究;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和模式研究;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研究;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研究;学科带头人成长规律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研究;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大学生通识教育研究;大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等。
(五)职业教育研究
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实证研究;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中等职业教育惠及困难群体战略研究;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衔接研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衔接研究;职业院校促进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基于互联网的技能性课程学习策略与实现途径研究;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研究;校企共建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研究与试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特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等。
(六)德育研究
学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品格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研究;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增强学生积极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校内非正式团体现象研究;留守儿童德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预控研究;学校禁烟、反毒品教育研究;优秀教师人格魅力研究;教师专业伦理研究;师德建设研究;教书育人楷模研究;大众传媒对学生道德影响的调查研究等。
(七)教育心理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研究;校园暴力预防和应急机制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行为模式研究;教师心理素养标准和心理干辅导技能研究;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学生应激和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学生认知诊断技术研究;学生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等异常行为干预研究;学生焦虑、厌学的行为分析及心理疏导研究;学生压力管理研究;学生心理发育特征研究;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研究;特殊学生的教育与心理救助研究;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矫治研究;儿童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研究;超常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鉴别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教学改革的心理学研究等。
(八)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体育教育课程研究;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研究;体育学力及其评价研究;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研究;教体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有效模式研究;学校健康体育实施模式研究;学生竞技运动能力研究;学校趣味体育研究;学校运动队和运动会竞赛制度改革研究;体育专业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等。
学校卫生教育有效模式研究;学校卫生教育标准研究;学校建筑美学和卫生学研究;学校突发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体制研究;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实施与管理研究;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研究;学校医教结合研究;学校营养配餐及卫生状况调查研究;学生作息时间研究;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儿童健康相关行为研究;学生肥胖症防控研究;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学生逃生避难教育研究等。
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研究;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研究;艺术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学生特殊才艺能力培养研究;文教体卫艺结合的长效机制研究等。
(九)教育技术与传播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开发转化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研究;数字化资源共享及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数字化教学的公共服务模式、运营机制与监管体系研究;数字化校园网研究;农村智能学校研究;农远工程环境下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分析;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网络交互教学成效研究;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研究;高校信息技术课异步教学研究;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电子教科书研究;师生信息素养研究;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等。
(十)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现代继续教育制度研究;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研究;开放式现代远程继续教育研究;继续教育培训类型和形式研究;在职人员学习状况调查研究;不同类型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培训模式创新研究;校外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研究;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研究;企业职工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实践研究;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制度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参与新型农民培养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农村功能扫盲教育研究;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研究;继续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制度研究;非正规教育体系研究;社区学院能力建设研究;家庭健康教育研究;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资质和模式研究等。
终身学习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不同行业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激励机制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等。
(十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
全球化中的教育治理研究;主要国家近期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国外名校发展规律研究;国外教育捐赠制度研究;国际教育援助策略研究;海外留学预警机制研究;国际留学趋势研究;国外移民教育政策研究;国外教育机构对华招生状况研究;国际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不同类型学校教师能力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国际汉语教学标准研究;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与我国教育统计标准的适应性研究等。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的通知
台教科规办[2011]04号
各县(市、区)教科所(室)、有关学校:
为进一步规范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提高我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根据浙江省教科规划办有关课题管理的最新要求和《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通知如下:
一、2011及以后立项的省级和台州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均需在立项文件下发后三个月内进行开题论证。省级及台州市级重点课题的开题论证,由台州市教科规划办会同各县(市、区)教科管理机构组织;台州市级规划课题的开题论证,由各县(市、区)和学校组织安排。开题论证会可视实际情况,或以负责人所在单位单独进行,或以县(市、区)为单位集体安排。
二、开题论证程序
1、课题组收集相关材料,撰写开题方案。
2、开题方案由全体课题组成员审读。
3、组织开题论证会。开题论证专家一般由3—4人组成,台州市级重点及以上课题可邀请教科研管理部门专职科研人员、教育教学专家及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参与。
4、根据开题论证会专家意见修改开题方案。
5、开题论证内容包括研究主题、计划、目标、操作内容、人员分工、预期成果等。
三、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按期完成后,最终成果均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验收结题。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成果鉴定由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规划课题及专项课题成果(高校课题除外)鉴定由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省级课题鉴定具体要求,请参见省教科规划网http://.cn/,《关于进一步规范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四、今年台州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结题以答辩方式进行,结题时间将安排在十一月份,各需结题的课题须于通知结题的时间前一周将结题材料(一式三份研究报告与一式一份相关附件)上交各县(市、区)教科管理机构。答辩时由专家根据结题材料提问,课题负责人针对专家的问题作解答说明(一般一个问题的作答不超过五分钟)。答辩专家在认真审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答辩情况,给出结题结论(优秀结题、一般结题、延缓结题、撤消课题)。未按时上交材料的以及未按规定时间参加结题的一律作撤消课题处理。
主题词:教育科研课题管理通知抄送:省教科院、省教科规划办、市教育局办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3月2日印发
第四篇:2014年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我市教育教学服务,推进教育理论创新,促进全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陇教发[2011]18号)文件精神及管理办法规定,特制定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课题选题方向与领域
(一)、教育发展战略
1.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现状及建设研究;
2.农村教学点师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在研,2年)
(二)、基础教育
1.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在研,2年)
2.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3.陇南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4.陇南山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在研,2年)
5.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在研,3年)
6.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研究;(在研,1年)
7.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8.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在研,3年)
9.高中语文参与式教学实践探究;
10.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在研,1年)
11.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研究;(在研,2年)
12.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研究;(在研,2年)
13.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在研,2年)
14.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方法研究;(在研,2年)
15.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在研,2年)
16.小学生低年级朗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已结题)
17.“活动型”作文教学方法研究;
18.小学低年级语文快乐阅读实践研究;
19.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在研,1年)
20.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21.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22.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已结题)
23.大班额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研究;
24.小学生计算粗心成因及对策研究;(在研,2年)
25.中小学生命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26.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作用研究;
27.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8.小学科学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研究
29.小学生学业成绩不良成因及对策研究;(在研,2年)
30.陇南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在研,2年)
31.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研究;
32.学生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33.青少年流行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34.预防青少年犯罪与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
35.中小学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研究;
36.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
37.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研究;
38.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研究;
39.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在研,3年)
40.独生子女社交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41.高中数学教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
42.高中数学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研究;
43.农村中小学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已结题)
44.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研究;(在研,2年)
45.典型例题、错例研究;(已结题)
46.作业批改方式实践研究;(已结题)
47.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48.初中物理教学社会化、生活化研究;(在研,1年)
49.乡土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已结题)
50.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51.校外借宿生学习与生活个案研究;(在研,1年)
52.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在研,1年)
53.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情境化英语教学研究;
54.数学分层教学研究;(在研,3年)
55.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研究;
(三)、职业教育
1.落后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技能训练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3.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厌学英语的对策研究;
4.职业学校“保入控辍”策略研究;
5.职业中专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四)、学前教育
1.学龄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研究;(已结题)
2、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3、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与评价研究;
4、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5、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学前教育和谐发展的研究;
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五)、德育
1.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研究;
2.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探究;
4.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
5.德育工作凸显学生主体性研究;
6.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问题研究;
7.小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在研,2年)
8.科学教育与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研究;(在研,1年)
9.生活教育与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研究;
10.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
11.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途径研究;
12.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13.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策略研究;
14.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评价研究;(在研,2年)
15.中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研究;
16.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六)、心理健康教育
1.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厌学心理研究;(在研,3年)
2.利用班会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5.特殊家庭学生不良心理成因及干预研究;(在研,2年)
6.特殊生理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7.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在研,1年)
8.家长素质与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在研,2年)
9.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研究;(在研,3年)
10.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1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
13.班主任心理辅导模式研究;
14.中生逆反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15.初中生性心理及性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七)、教育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教育方法研究;
2.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在研,3年)
3.多媒体在大班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专题网站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天网教学资源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在研,1年)
7.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法研究;(在研,2年)
(八)、教育经费与管理
1.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与调查研究;
2.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功能研究;
(九)、体育卫生美育
1.游戏在低年级艺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研,1年)
(十)、比较教育与教育史
1.新课程与传统课程比较研究。
(十一)、国防军事教育
1.中学生国防教育途径研究;
2.中学生军训与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研究。
(各位教师在选题时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以上课题名称细化出自己的课题名称)
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五月三十日
第五篇:辽宁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辽宁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使教育科研更好地为促进教育改革、实现我省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建设教育强省服务,特制定本指南。
一、德育研究
1.中小学生当前学业状况的问题与对策
2.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
3.中小学生成长状态与改善研究
4.新时期学校德育的评价研究
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实践创新研究
6.动漫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8.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安置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
9.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
10.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11.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12.诚信、责任、禁毒、解救网迷等单个德育目标教育实践研究
13.中小学生生理发展水平现状与对策
14.中小学生团队建设研究
15.特殊家庭与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研究
16.“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17.特殊生理问题(肥胖、矮小、残、病)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18.承受力、适应力、合作力等单个目标教育培养的个案研究
19.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0.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二、教师发展研究
1.新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化发展研究
2.教师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
3.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模式、机制研究
4.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与作用研究
5.校本研修背景下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科研模式的创新
6.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促进策略
7.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8.教师发展需求的激活与导向机制
9.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10.教师师德建设的方法、机制和载体创新研究
11.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引领途径与方式
12.适应教师成长需求的教育研究体制与方式、途径研究
13.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创新的研究
14.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15.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的教研文化建设
16.辽宁省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7..校本研修制度及其运作模式创新的研究
18.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人文环境极其建设
19.教师专业发展中校长的引领研究
20.伙伴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
三、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1.农村学校引进、培养、培训、使用新教师的机制研究
2.农村初中辍学反弹现象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管理问题.安全问题等)及应对策略研究
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个案研究
5.农村基于“远程”教育背景的教学方法改进研究
6.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的实证研究
7.人口流动对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的实证研究
8.实施“两免三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
9.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10.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加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一体化研究
12.高效、科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管理研究
13.构建九年一贯的小初衔接的德育序列化研究
14.优化整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建设研究
15.农村九年一贯学校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6.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职工编制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建设研究
17.创新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研究
18.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研究
四、高中教育发展问题
1.新课程全面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目标、内容及实施策略研究
3.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研究
4.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5.新课程实践中从理念到行为转化的途径、方式与促进策略
6.高中学校课程执行力研究
7.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评价制度与方式的改革
8.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内涵发展研究
9.新课程教学中文本处理的科学性与创造性教学
10.学校课程校本化研究
11.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研究
12.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与选修课设置的相关研究
13.选修课设置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
14.课程形态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15.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16.特色高中办学模式研究
17.建立基础教育开全开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监督保障机制研究
18.保障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
19.辽宁省普通高中经费投入和学校经费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20.辽宁省普通高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研究
五、评价与考试招生改革研究
1.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评价研究
2.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3.特长学生评价研究
4.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的相关问题研究
5.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研究
6.课堂情境下多维课程目标的实施与评估研究
7.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学校评价机制研究
8.学校教育质量的监控机制建设研究
9.学校选修课评价方式的特殊性研究
10.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考制度改革研究
11.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有效策略研究
12.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校评估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13.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师评估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14.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估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15.建立保障学校科学、公正、透明而又诚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
16.建立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和评价制度研究
17.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估制度研究
18.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研究
六、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1.现代学校管理机制建设与实践的探索
2.校本研究制度建设与教研活动改革
3.学校人力(才)资源管理的研究
4.校务信息管理平台的架构与实践
5.学校文化及其建设的研究
6.学校创新与发展的规划、设计
7.现代学校的要素与个性化特色发展
8.薄弱学校的转化、内涵提升及其对策
9.新时期学校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10.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
11.优秀校长成长个案及办学经验的探索与研究
12.现行高考制度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工读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研究
13.新时期农村学校的委托管理研究
14.以先进文化铸造现代学校及其教育品牌的研究
15.区域性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功能开发
16.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17.现代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环境建设
18.师生课堂教学行为观测与评价
19.区域性网络课程的架构与实施
20.地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及应用的研究
21.凸现人文精神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七、学前教育研究
1.混龄游戏中儿童社会化行为与能力的培养
2.幼儿生成与教师预设活动的协调研究
3.幼儿自发性活动中教师的应对策略
4.教师与幼儿的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5.探索性活动中幼儿信息采集、利用能力与支持性条件提供的研究 6.0—3岁幼儿家庭早期教育指导的研究
7.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园本研修机制的研究
8.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
9.早期教育机构教育体制与教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10.新纲要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1.幼儿园品牌创建于发展
12.7、0—6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整体规划研究
八、学会工作研究
1.区县教育学会建设的研究
2.提升区县教育科研室专业引领能力的实践研究
3.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形式、途径、方法、内容的探索和创新研究
4.学校变革、教师专业发展及课堂教学改革中科研先导机制建设的研究
5.提升基层学校科研能力的研究
6.扩大和改善学会科研服务能力的研究
7.校本科研的目标、组织实施方法、途径的研究
8.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教育和普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