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科研仪器设备建档规范
六、科研仪器设备建档规范
1.总 则
1.1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科学院各单位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研制、改造、运行与管理过程中重要文件材料建档及其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1.2本规范主要规定标准科研仪器设备档案的建档与管理,非标准设备档案的建档与管理参照《科研课题档案建档规范》执行。
1.3 本规范适用范围执行《中国科学院档案管理工作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条文。GB/T 11822-2000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专用术语
3.1科研仪器设备(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指在科研和科技开发活动中直接用于实验、分析、测试和计算的仪器和设备。科研仪器设备按生产标准可分为标准设备和非标准设备;设备来源方式主要有采购设备、研制设备和捐助等其他来源设备等。
标准设备是指有定型标准,各设备生产厂在工艺过程中可采用批量生产,并根据具体的设计图纸制造的设备;非标准设备则反之。
3.2 科研仪器设备档案(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Archives)
指科研仪器设备从购置、研制、改造、运行与管理到报废所形成的管理文件和技术资料等所有文件材料的集合。管理要求和管理职责
4.1 管理要求
4.1.1 科研仪器设备的建档工作必须建立管理制度纳入各单位的管理工作中,与科研仪器设备的计划管理、采购供应和运行维护等管理工作同步进行。
4.1.2 科研仪器设备的建档工作由单位主管领导牵头,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仪器设备使用部门和综合档案室等相关部门配合完成设备建档。
4.1.3 科学仪器设备档案应真实、完整地全面反映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运行、管理、维修、改造等过程。
4.2 管理职责
4.2.1 单位主管领导职责:组织贯彻国家和院关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政策与法规,保证本单位科研仪器设备建档及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经费和人员配备等工作条件,定期检查和研究解决仪器设备建档及其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2.2 设备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组织科研仪器设备自调研立项至验收的所有文件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初步立卷,待设备验收完成后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归档。
4.2.3 综合档案室职责:负责监督、指导、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科研仪器设备建档工作,参加科研仪器设备开箱验收等活动,做好设备档案的接收、完善、保管和利用工作。
4.2.4 科研仪器设备使用部门职责:负责收集仪器设备建档所需的自采购至验收的所有材料,进行初步整理并及时移交给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按期将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年度报告等文件材料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归档等。
5.建档原则和归档范围
5.1 各单位所有科研仪器设备均应按照国家有关资产管理要求建立严格的台帐管理制度,确保帐物相符。
5.2 建档原则与标准:直接用于从事科研活动的仪器设备,其中标准设备单台(套)原值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含50万元)必须建档,低于上述建档标准的科研仪器设备是否建档,由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自行研制和委托加工研制的非标准设备按《科研课题档案建档规范》建档。
原值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验收后12个月内须向档案馆报送设备档案目录备存。
5.3 科研仪器设备材料归档范围(附录A)。
6.建档与整理要求
6.1 科研仪器设备文件材料的收集与积累
6.1.1 设备管理部门是科研仪器设备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汇总部门,应设有专(兼)职人员集中管理本单位的设备文件材料;
6.1.2 从设备购置到设备验收(进口设备到索赔期满)过程中的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均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收集、积累(科研仪器设备使用部门形成的相关文件材料并入设备管理部门),经整理、立卷后向综合档案室移交。
6.1.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随机文件材料以及设备开箱、调试验收、使用记录等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整理登记。特别是大、中型设备的开箱验收必须有综合档案室人员参加,监督、检查、指导设备文字材料和技术文件的清点、验收工作。
6.1.4 综合档案室督促、检查、指导设备管理专(兼)职人员做好设备文件材料的积累工作。
6.1.5 设备使用单位要认真做好设备到货前后、运行的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做好设备技术文件整理归档,为今后设备的使用、维修、改造做到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提交相关记录补充建档,确保设备文件的完整、系统、准确。
6.1.6 设备文件材料须使用规定书写工具(毛笔、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图样清晰
6.1.7 设备文件材料归档保存时原则上应为原件。重要和经常使用的文件材料应酌加副本以便今后利用。
6.2 组卷要求
6.2.1 设备建档由设备管理部门实行初步立卷的原则。设备验收完成和进口设备索赔期满后,资产管理部门的专(兼)职人员应及时将形成的设备所有文件材料整理组卷。
6.2.2 设备档案的组卷应遵循其文件材料的成套性、完整性、真实性原则,组成一个或若干个案卷。
6.2.3 将购置设备文件及管理文件放入首卷,其余设备技术文件材料按设备的工作程序及重要程度,依次系统排列。
6.2.4 设备文件材料中的非纸质载体材料应归档,需要使用时可办理借阅,存档时应放入特殊载体档案的专柜保管,并按要求标明参见号。
6.2.5 卷内的文件材料应按文字材料在前,图表在后的顺序排列。
6.2.6 应拆除卷内文件中的金属物;用线装订;对破损的文件材料组卷时应及时进行修补。对存档资料中成册的、使用专用文件夹装订的资料,也可以保持原状。
6.2.7 设备文件材料采用卷盒的保管形式,图件按卷盒规格叠成手风琴式。引进设备文件的资料可装卷盒或按其自然状态保管。
6.2.8 对按卷管理的设备档案组卷后应编写页号,凡有文字的页面均为一页,每卷页号从1开始编写,页号位置在非装订线一侧的上角;对按件管理的设备档案,每件应加装软卷皮,逐项认真填写并加卷内顺序号;对不装订文件装盒的归档材料,在每件文件右上角加盖上有档号、件号的戳记章,并逐项填齐内容。
6.2.9 填写归档说明书(式样见附录图C6)、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归档的案卷应填写归档说明书、卷内文件目录,可打印或使用规定书写工具正楷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页面要整洁,不得涂改。案卷备考表中应写明本案卷图纸和文件材料的总页数,并对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程度、损坏、缺少情况加以说明。案卷内的图纸和文字材料需要变更、修改时,由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在备考表上注明。
6.2.10 准确填写案卷封面各个项目,案卷标题要简明、准确,字数控制在100个字符(50个汉字)以内。
6.2.11 设备文件材料保管期限的确定原则:设备随机的技术文件和使用维修、改造等文件,由于其价值是作为设备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保管期限定为与设备共存。
6.2.12 已建档的仪器设备在调出使用或办理报废手续的,其档案随设备调出或定期销毁。
6.2.13 设备档案的密级确定,除属科研部分的自制设备应随科研课题档案确定密级外,设备档案文件材料原则上不需确定密级。
7.设备档案的分类
根据中国科学院ARP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情况,设备档案的分类采用院ARP系统中关于固定资产和科研仪器设备的分类体系(附录B)。
8.设备档案的接收和归档
8.1 归档前的审核
8.1.1 审查设备归档材料是否齐全完整,能否反映设备整个管理的全过程;
8.1.2 审查材料组卷及分类是否合理;
8.1.3 审查案卷是否符合整理规范要求。
8.2 案卷归档
8.2.1 归档时间
设备档案的归档时间为设备验收完毕投入使用后的2个月内。
8.2.2 归档手续
由设备管理部门的兼职档案员负责填写设备档案移交目录,内容包括:设备文件材料的名称、份数、移交时间,移交目录应填写一式两份。将移交目录连同案卷送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查,再向综合档案室归档,归档时双方签字。移交目录各持一份备查。
9.设备档案的管理和借阅
9.1 设备档案归档后的补充完善
9.1.1 设备管理部门和课题组应随时收集设备在使用和运行中形成的文件和工作记录,根据设备管理情况对档案进行必要的补充。
9.1.2 档案部门及时对补充归档的设备文件材料整理编目。归档文件不多的,可归入相关的案卷内,填写卷内目录,并在卷内备考表中注明补充情况。归档文件较多的,可单独组卷编目,放在该设备档案适当的位置。
9.1.3 对已归档的设备档案,一般不允许更改。如确需更改,设备使用者必须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更改申请,写明更改内容和理由,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综合档案室应予拒绝。
9.2 设备档案的借阅
设备档案材料未归档前,一般不外借。设备档案归档后,档案部门应严格借阅制度:设备档案一般只允许设备的使用单位的人员借阅;非使用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有关档案,需经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后在档案阅览室阅览;外单位人员查阅档案,需持有单位介绍信,经设备管理部门及单位主管领导人批准方可查阅。
第二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供应操作规程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供应操作规程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供应工作的统一领导,规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活动,严格采购工作程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采购效益,维护学校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添置(教学、科研基金来源),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是项目承办单位。单台(套)合同估算价在5万元以上,批量在10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由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招投标办)负责采购及招标投标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单台(套)合同估算价在5万元以下,批量在10万元以下的采购项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和管理。各单位使用自有资金、自购急需专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须先报主管校长批准,然后才能采购;须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不准报销、入账。
第三条 严格采购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所有采购活动要自觉接受纪检、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及主管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的人员的配偶、子女和亲属应回避参加竞标;与供货商有利益关系的人员不得进入采购工作小组;参与采购工作的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明招暗定、泄露标底、招标走过场。对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直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条 采购工作必须按计划执行,严禁计划外采购
1.购置计划一经批准并下达执行,采购人员必须认真研究计划的落实措施,制定方案,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
2.如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申报、审定规程》中所列原因而确需改变计划的,必须经使用单位领导同意,按有关程序重新审批。
3.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每年通报一次计划执行情况,写出一份“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报学校领导。
第五条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方式。根据批准后的学校采购计划,设备的类别、性质、价格和需求情况,确定采购方式。属于教学科研设备采购的范围,原则上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集中采购,集中采购以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为主,其他采购方式为辅。
1.政府采购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招标活动,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并负责起草和签订合同,监督合同的履行工作。
2.竞争性谈判 指采购机构直接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采购方式。
3.市场询价 对于价值较低的零星急用物品,可利用已经建立的产品系统,多方查询择优采购;采购时,根据市场行情尽量在烟台及周边地区就近组织货源,零星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必须有2人或2人以上参与,对于专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零星采购必须由专业人员参加、采用市场询价的方式进行。
4.单一来源采购 所购商品的来源渠道单一,或属专利、首次制造、合同追加、原有采购项目的后续扩充和发生了不可预见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采购等情况,或者经长期考察和竞争,在某一领域对我校具有明显质量、价格、服务等优势的厂商。或者项目经采购后,短时间内发生同样项目采购,且市场行情变化不大的,可参照前次采购结果组织洽谈、签订合同。
5.订货会采购 通过组织参加每年春秋两季的全国高校教学仪器采购订货会以及全省高校订货会,了解行业信息和市场行情,一般不现场采购。
第六条 对大型、精密、贵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大宗设备(2万元以上)的采购,应成立谈判领导小组。“谈判领导小组”的组长一般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担任,成员有使用单位的负责人,专家,设备、财务和纪委或审计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联合组成。“招标谈判小组”全体成员参加招标(竞争性)谈判,最后由集体以2/3以上成员同意的方式提出购置与否的意见,并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后签订合同。
第七条 自制、包括请校外单位加工制造的设备,在对技术的科学性、可行性及经济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会同使用单位和财务、审计等有关部门做好定价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制作手续。
第八条 采购人员应按时、保质、按量完成采购任务,在采购过程中力争做到“三要、三不要”、“三清楚”、“三落实”、“三抓紧”。
1.坚持“质量第一”,做到“三要、三不要”。
(1)质量好,价格稍高一些也要;质量差,价格再低也不要。
(2)一般情况下,要“名牌”,不要“杂牌”。
(3)要技术力量雄厚、售后服务好的厂家的产品,不要技术力量薄弱、售后服务差的厂家的产品。
2.对大型精密贵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或批量大、价格高的一般设备要坚持充分调查研究,做到“三清楚”,使谈判有据、掌握主动权
(1)对生产“同种产品”的主要厂家要清楚,掌握各厂家的产品情况和报价情况,以便“货比三家,好中选优”。
(2)了解“同种产品”的老用户,对他们的“成交价格”要清楚。
(3)不同时期某种产品价格变动情况要清楚。
3.“合同”采购,要做到“三落实”、“三抓紧”
(1)一般情况下,尽量与厂家合同成交。合同一式数份,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一份,档案室一份,财务部门一份,供货方1-2份。
(2)要落实“付款方式”,坚持“货到验收合格付款”(特殊情况例外);要落实运输方式,明确厂家不能随便改变运输方式和运费支付方式;要落实“售后三包”,明确退货运费由厂家负责。
(3)抓紧对常用设备的生产厂家、价格、质量情况的分类分录。对于市场信息的变化,要抓紧进行整理、分析。同时,抓紧应用微机引进、开发适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搞好采购的现代化管理。
第九条 对于临时追加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计划,首先要落实资金来源,完善审批手续之后,采用与上述程序相同的步骤完成采购供应工作。
第三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制度1
1.获奖内容指论文、教案、教育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评优课等。
2.获奖范围指教育有关部门和教育学会组织的教科研评比活动,凡民间团体组织的评比活动均不予以奖励。
3.成果由多人合作完成的,只对第一作者进行奖励。课题获奖,奖给课题组。
4.同一教科研成果在不同级别获奖,按最高级别奖励一次。
5.教师获得成果的时间必须在本校工作时间内。论文发表期刊日期或证书发放日期为准。
6.指导学生获奖或者在学生刊物上发表论文均不属于本方案的'奖励范围。
7.凡在刊物以专辑形式发表的论文则降一级奖励。
8.同一成果已获得学校其他部门奖励的不再予以奖励。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制度2
1.目的
为了有效地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3.职责
3.1后勤保障部负责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改造的实施,负责与实验室维护专业公司联系,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3.2后勤保障部负责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检测用试剂及消耗品的采购、仪器校准和标识。
3.3后勤保障部制定相关规定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
3.4质量部制定设施设备校准、验证和维护计划,报生物安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5实验室负责人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设备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查和实验室装备的维护保养。
3.6检测人员按要求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做好实验记录.
4.管理要求
4.1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4.1.1根据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4.1.2根据实验活动的差异、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实验室分以下情况:
4.1.2.1操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1.2.2可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如:生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1.2.3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1.2.4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1.3应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2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4.2.1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
4.2.2实验室的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虑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必要时,应事先征询消防主管部门的建议。
4.2.3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设施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
4.2.4实验室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和要求。
4.2.5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
4.2.6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
4.2.7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
4.2.8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内部快速打开。
4.2.9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
4.2.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
4.2.11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
4.2.12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
4.2.13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工效学要求。
4.2.14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
4.3设施和环境条件
4.3.1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实验室技术要求提出设计方案,方案应考虑到公司的工作量及是否能达到技术要求,并应由专业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和安装。
4.3.2实验室的各种设施的配置要求应以能获得可靠的生物检测结果为重要依据,实验室总体布局和各部位的安排应有利于减少潜在的对样本的交叉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应采光良好,避免潮湿。远离厕所卫生间以及污染区域。
4.3.3实验室总体布局合理,各室有效隔离,应有有效的措施防止交叉污染,物品进出无菌室必须通过传递窗,人员出入无菌室必须经过风淋装置。
4.3.4对有无菌(净化)条件要求的工作区域有明确醒目的标识,并且对其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同时保留记录。
4.3.5实验室室内要配备空气净化过滤器和紫外灯进行消毒。净化气和紫外灯都应定期更换,定期使用消毒液进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4.3.6实验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4.3.7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
4.3.8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
4.3.9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
4.3.10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
4.3.11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
4.3.12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
4.3.13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
4.3.14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
4.3.15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
如果有可开启的窗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
4.3.16实验室内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4.3.17若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m内设洗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
4.3.18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挥发物质,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
4.3.19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4.3.20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应有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4.3.21应设应急照明装置。
4.3.22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4.3.23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
4.3.24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
4.3.25应配备适用的应急器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处理器材、急救器材等。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
4.3.26必要时,应配备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
4.3.27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主入口的门应有进入控制措施。
4.3.28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
4.3.29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
4.3.30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
4.3.31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4.3.32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具备通风换气的条件;如果使用需要管道排风的生物安全柜,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
4.3.33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置备用电源。
4.4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监控:
4.4.1实验员应每周对实验室所有区域及生物安全柜内部,进行沉降菌和浮游菌的监控。
4.4.2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载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4.4.3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4.4.4实验室应设置专人定期对应急的器材(包括药品、意外处理、消防、耗材等)进行定期清点、维护,定期上报汇总清单。应急器材使用后,实验室人员要及时报告行政人员补充备用的器材。
4.5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和维护更新
4.5.1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独立建档案,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
a)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它唯一性标识;
b)验收标准及验收记录;
c)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
d)接收时的状态(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e)当前位置;
f)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或其存放处;
g)维护记录和维护计划;
h)校准(验证)记录和校准(验证)计划;
i)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
j)服务合同;
l)预计更换日期或使用寿命;
m)安全检查记录。
4.5.2实验室设施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和维护。
4.5.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及维护规程由仪器的设备负责人编制,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存档于仪器设备档案内,大型仪器的简要操作规程要放置在工作区域中,便于使用人员获取。
4.5.4仪器设备使用人负责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维护保养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并及时做好记录,维护保养后不必在设备上加贴标签。保证仪器设备所处环境的安全及卫生,重要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和维护保养记录存档于仪器设备档案内。仪器使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重要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填写使用记录。
4.5.5仪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同时检查已测试出具的结果。简单故障自行排除后做出记录恢复工作,不能自行排除的故障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技术负责人组织调查事故原因,提出维修申请,总经理批准后,报设备管理员联系维修。并标识禁用,直到修复、校准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4.5.6实验室所有设施设备维护、修理、报废或被移出实验室前应先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应用高效消毒液对仪器设备全部部件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完整消毒后,才允许移出。在消毒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4.5.7当实验室的设备设施已无法满足实验要求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及时通知相应的采购部门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更新换代。
4.5.8要定期使用生物指示物检查灭菌设备的效果,指示物应放在不易达到灭菌的部位,填写《高压蒸汽灭菌锅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记录表》。
4.5.9对于对实验室的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设备,实验员必须监控这类设备的运行温度并保存记录,发现故障及时报告维修。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加热状况,避免发生意外。当温度升为高温时,不要强行打开仓门,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4.5.10对于蒸汽压力锅和干热灭菌烘箱的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故障立即保修。
4.6实验室设施和设备标识管理
4.6.1实验室隔离门外应张贴生物危害警告标识。
4.6.2设施设备中存在危险的部位如高危污染区域应张贴标识。
4.6.3如果使用个体呼吸保护装置,应做个体适配性测试,每次使用前核查并确认符合佩戴要求。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制度3
1、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必须专人负责。要经常进行检查、保养、维修,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和整改。
2、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遵守有关规定,不得违章操作,不带电修理,不准超负荷使用。并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达标,符合仪器、设备的要求,落实清洁防尘各种措施。
3、仪器、设备应安装安全指示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做到人离电断。
4、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现漏电,短路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修理。
5、维修人员遇有仪器、设备故障申报,应立即进行抢修,待确认故障排除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对抢修情况作书面记录。
6、维修人员应全面负责本科仪器、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接地的可靠性,以防电击。
7、凡新安装或经大修后的各种仪器、设备,应按确定的技术参数(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仪器设备,应定时作性能的状态检测。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制度4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废旧仪器设备处置工作程序,防止学校固定资产的流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仪器设备是国有资产的一部分,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经办理报废手续之前不得私自处理学校的仪器设备。
第二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是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审批、回收、处置学校的报废设备。
第二章报废仪器设备审核的指标范围
第三条从使用年限上划分:
(一)计算机及通用测试仪器设备,使用年限5--10年,故障多,多次维修仍无法达到其基本性能指标。
(二)机械设备,使用年限达10年以上,故障多,多次维修仍无法达到其基本性能指标。
(三)机、电、光等一体化设备,使用年限10年以上,故障多,多次维修仍无法达到其基本性能指标。
第四条从仪器设备使用效能上划分:
(一)经技术鉴定,仪器设备虽完好,但各项指标无法满足教学科研最低标准和要求,且不能改装利用,属淘汰的仪器设备。
(二)经技术鉴定,仪器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虽能修复,但累计修理费已接近或超过原仪器设备价值的。
(三)超过安全使用期限,继续使用可能发生危险,引起事故的仪器设备。
(四)属国家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必须报废的仪器设备。
第三章报废仪器设备报废程序及有关规定
第五条仪器设备报废一律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同意后,填写《鲁东大学教学仪器设备报废申请表》并写明报废理由。
第六条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财务处、审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等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立仪器设备报废鉴定小组,对申请报废的仪器设备进行逐台鉴定,并出示鉴定意见。
第七条经报废鉴定小组鉴定确定报废的仪器设备,原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审核、汇总,报主管校长审批。
第八条由仪器设备资产管理部门协同财务处办理报废仪器设备的注销手续,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在报废仪器设备回收过程中,积极予以配合,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统一回收到废品仓库管理。
第四章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置
第十条经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应全部上交学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处理。
第十一条上交的报废仪器设备须保持其完整性,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拆除报废仪器设备部件,如发现擅自拆卸者,要按照《鲁东大学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赔偿办法》进行赔偿,对于确需从报废仪器设备中拆卸部件使用的,需由使用单位出具证明,并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同意后方可拆卸。
第十二条对可转作它用的仪器设备,可按有关规定进行调剂,并办理转帐手续;对于教学科研中需要的报废仪器设备,可办理领用手续,领用后的仪器设备不再作为固定资产重新入帐,按低值设备由各单位入帐管理;对于需要捐赠或调拨的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报告,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执行,需办理销帐手续。
第十三条经检查确无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外竞价拍卖,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收益。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置收入,全部上交学校财务处,并按有关规定分配使用。
第十五条本办法有鲁东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行。
第四篇: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明细表
3.2.1-4 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明细表
仪器编号 20000308 分类号 05020103 仪器名称 发射机 型号 XF-1098H 规格 * 单价
¥3,600.00 购置日期 2000.10 20010854 20020020 20025418 20025419 20025420 20021082 20060055 20061058 20072611 20072612 20072613 20072614 200726*** 20073497 20073498 20073499 20073502 20073500 20073501 20073495 20073496 05010501 05020103 05010105 05010105 05010105 05010501 05020103 05020103 05040500 03160602 03160602 03160602 03160602 03160602 05040801 05040801 05040801 05040801 05040801 05040801 05040801 05040801 激光打印机 1098型发射机
语音通信交换主机语音通信交换主机微型电子计算机 激光打印机 电脑调频发射台 智能发射台 多媒体音响设备 投影仪(含屏幕)投影仪(含屏幕)投影仪(含屏幕)投影仪(含屏幕)投影仪(含屏幕)语言学习系统 语言学习系统 语言学习系统 语言学习系统 语言学习系统 语言学习系统 语言学习系统 语言学习系统
HP
XF-10981型 LBD2000A-I LBD2000A-I 组装 HP1000 C
ED-star YPG100DSP PT-PX770 PT-PX770 PT-PX770 PT-PX770 PT-PX770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6L * * * * * * * * * * * * * 64座 64座 64座 64座
64座+8座 64座+8座 80座
80座 带电脑 ¥3,320.00
¥3,500.00
¥5,800.00
¥5,800.00
¥6,000.00
¥2,400.00
¥3,600.00
¥3,600.00
¥2,840.00
¥10,580.00 ¥10,580.00 ¥10,580.00 ¥10,580.00 ¥10,580.00 ¥186,414.00 ¥186,414.00 ¥186,414.00 ¥186,414.00 ¥208,742.00 ¥208,742.00 ¥227,120.00 ¥647,670.00
2001.09 2002.04 2002.09 2002.09 2002.09 2002.12 2006.03 2006.06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2 2007.12 2007.12 2007.12 2007.12 2007.12 2007.12 2007.12
20082245 20081735 20091613 20091614 03160602 03160602 050309*** 投影仪 投影仪 调频收转机 调频收转机 HTP-800X X80 SC-8122 SC-8122 * * * * ¥7,956.00
¥9,600.00
¥1,452.00
¥1,452.00 2008.12 2008.12 2009.06 2009.06 20091611 20091612 20091878 20091879 20091880 20093536 20092034 20092982 20093636 20093637 20093638 20093639 20094608 20094609 20094610 05020103 05020103 05040801 05040801 05040801 05040300 03160602 05040801 04070704 04070704 04070704 04070704 04070704 04070704 04070704 无线调频发射机 无线调频发射机 语音设备(套)语音设备(套)语音设备(套)音响设备
投影机(含屏幕)语音教学系统 柜式空调机 柜式空调机 柜式空调机 柜式空调机 柜式空调机 柜式空调机 柜式空调机 30WSC-8162B 30WSC-8162B 70座 70座 70座
YPC100DSPA HCP-960X 80座 KF-72LW KF-120LW KF-120LW KF-120LW KF-120LW KF-120LW KF-120LW * *
*(南区E1-201)*(南区E1-203)*(南区E1-103)*(北区2#206)*北区2#201 * 北区 * * * * * * * ¥7,282.00
¥7,282.00 ¥423,090.00 ¥423,090.00 ¥425,290.00 ¥2,610.00
¥7,765.00 ¥565,880.00 ¥5,380.00
¥8,820.00
¥8,820.00
¥8,820.00
¥8,820.00
¥8,820.00
¥8,820.00 2009.06 2009.06 2009.06 2009.06 2009.06 2009.07 2009.07 2009.09 2009.10 2009.10 2009.10 2009.10 2009.12 2009.12 2009.12
第五篇: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学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之一。为了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及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及使用,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合理配置、管用结合的原则,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实验室与设备处归口管理,各院(系、所)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及帐目管理等项工作。
第三条:各单位要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国家财产的教育,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技术物资管理和使用管理规定,落实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在用仪器设备帐、卡、物相符及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第四条:要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鼓励、提倡自行研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采用新技术和现代检测、控制手段改造原有仪器设备,开拓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新领域。
第二章 管理范围与管理体制
第五条:学校各单位(包括科研课题组)购置、自制、接受捐赠、转让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属本细则管理范围。
(一)单价在800元以上,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能单独使用的专用设备;
(二)单价在800元以下,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技术物资如收录机、照相机等小型电器。
(三)固定资产按原值入帐,运杂费、安装费和修理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内。因加工改制而增加其零配件数量或提高档次或增加性能质量的,按所开支的成本费增加其原值。有的仪器设备如无价格,则由使用单位会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协商核价入帐。
第六条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行校、院(系)、所二级管理体制,各院(系)、所均应有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负责人和管理员名单应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若人员有所变动,应及时将变更名单上报。
第三章 购置计划与技术管理
第七条 各院(系)、所必须按照学校、院(系)、所发展规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发展等进行全面规划,依据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和科研课题的实际需要,分轻重缓急作出切合实际的购置计划(包括国内外)。购置计划需经院系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论证后,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汇总与综合平衡。
第八条 科研仪器设备由院系(所)领导、校学术领导小组和科研主管部门共同审批并落实经费,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审核。
第九条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必须重新向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申报。无明确经费来源和无设备型号等技术要求的购置计划,主管部门将不予受理。凡是事先未列入计划安排的设备或未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同意而超过预算计划指标的,其主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
第十条 无论利用何种经费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均需填写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并需对购置理由、规格型号、效益预测、安装和使用条件及有无常年运行经费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购入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一般设备由使用单位组织人员验收,大型设备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及使用单位、厂方代表共同开箱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要查清原因,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退、换或索赔手续。
第十二条 便于携带的小型仪器设备,应携带至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办理验收登记手续,不便携带的,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派人到使用单位办理验收手续。仅凭有关单据(发票),不办理验收手续。
第四章 保管、维护、维修和使用
第十三条 仪器设备的保管和使用,必须做到“坚持制度,责任到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对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有合理调配权,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实验室(研究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包括兼职)对所管仪器设备负有全部责任。任何人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准自行使用、移动或调换,未按本规定办理手续,任何人包括各级领导人均不得私自随便借、调走或拆卸仪器设备。
第十四条:各院(系)、所应经常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并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性能,做好防火、防冻、防锈、防爆、防潮、防尘、防磁、防腐蚀及防盗和安全用电管理等工作。仪器设备一旦发生损坏、丢失等事故,应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查明原因,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对大型、精密、贵重和稀缺的仪器设备应建立技术档案,并确定专人保管和使用。第十六条:使用人员使用仪器设备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合理、科学地使用。
第+七条:教师和学生到校外进行教学实习或科技协作,所带的仪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并经院系(所)实验室主任或主管系主任批准,向实验室管理人员办理携出手续。精密贵重、稀缺仪器设备一般不得借出校外。
第十八条 教学、科研固定资产每年清点一次,要做到帐、物、卡相符。
第十九条 仪器设备的使用应讲求投资效益,各使用单位要不断提高在用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对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要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第五章 借用、调剂、调拨
第二十条:校内各单位借用仪器设备,由借用单位出具借条(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借用手续由单位物资管理员具体经办。所借设备应爱护使用,按期归还,若有损坏应负责修复或赔偿。
第二十一条:根据资产优化配置的原则,对于长期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不高的仪器设备,学校有权调剂处理,以发挥其作用。校内仪器设备需要调整、调动时,本院系(所)范围内的调整,由本院(系)、所解决,到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办理转帐手续;院系之间相互调剂,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核定,并及时办理转帐手续。:向校外实行有价或计价无偿调拨,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同意后呈报主管校长审批,统一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办理,开出调拔单,并将调拨单分别送有关单位和学校财务处,作为帐务处理的依据。
第六章 报损、报失、报废
第二十二条 仪器设备的报废是指经过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仪器设备处置办法。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可申请报废:
1、使用年限已超过耐用期,在正常情况下已丧失效能者;
2、经过技术鉴定,属于质量太差或损坏过重,无法修复或修理费用接近、超过其本身价值者;
3、因国家标准改变或任务变化等原因,已不符合现时使用,又不易改作他用,完全失去使用价值者。
使用单位必须组织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凡符合报废规定的,填写仪器设备报损报废报告单,经院系(所)技术鉴定并审核,提出处理意见,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汇总上报,经批准后,及时办理注销帐、卡手续。
第二十三条:经批准报损、报废的仪器设备,由原使用单位送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回收库,如有可以利用的部分,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同意后,可拆另他用,以发挥其潜力。不能利用的部分,按教育部规定,统一进行处理,变价收入留作添置固定资产资金。第二十四条:各实验室发生仪器设备损坏、丢失事故,应按有关损坏、丢失的赔偿制度认真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凡不适应现时教学、科研使用,经改造后可以应用或改制成特殊需要的,或原来精度甚低达不到要求,经过改制后确能显著提高精度的仪器设备,鼓励实验室进行改装利用,但仪器设备的改制,必须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方可改制。使用单位必须提出改制的充分理由,科学论证、图纸资料,主要参数,加工条件及经费预算等,经院系(所)同意后,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审批。改制完成后,使用单位应组织技术鉴定小组进行技术鉴定、验收,并调整有关帐、卡。还可以作为教学仪器研制成果上报、请奖。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各院系(所)及实验室和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定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认真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修订和解释。
华中师范大学
二00一年六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