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共)
关于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教育事业改革的不读深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成人教育培训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过去只重视学历不重视能力的不良现象正在逐步改进,在这种情况下,成人教育和培训管理体系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在成人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改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成人教育和培训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成人教育与培训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成人教育;成人培训;管理体系;问题对策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终身教育体制的重要体现。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职人员,培训的时间也比较灵活,有的是在工作空闲时间参与培训,有的是以半脱产半就业的方式参与培训,有的是单位委托的定向培训。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培训,在新的发展时期都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提升,使得成人教育与培训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当前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人教育与培训市场比较混乱
与普通的应届教育相比,成人教育与培训工作获得的收入十分可观,能够给组织者和教育者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因此会吸引很多不同背景、不同目的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出现了虚假广告、培训垄断等不良市场竞争表现,不仅影响了成人教育与培训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对成人教育与培训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水平差别较大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成人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但是由于缺乏对这些机构的有效监管,培训机构的成立比较随意,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有的培训机构根本没有相关的资质,有的甚至缺乏足够的师资保证,难以维持成人教育与培训活动的开展。教育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秩序混乱。
(三)成人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当前大部分的成人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普通教育模式下开展起来的,缺乏针对成人学习特点和成人教育培训需求的教育实践活动。另外,信息技术对教育工作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入,研讨式、情景式、体验式等教育方式方法推陈出新,单一落后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现代成人教育的需求,无法吸引参与者的兴趣,对成人教育与培训造成不良影响。
二、改革和创新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的对策和方法
(一)建立健全成人教育与培训市场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成人教育与培训市场混乱的现象,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成人教育与培训市场管理制度,规范成人教育与培训市场活动,完善相关的市场监管,对恶性竞争、垄断竞争现象进行监管,并且对那些成人教育与培训的虚假信息进行曝光和惩罚,通过监管与强制法治管理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规范成人教育与培训市场,促使成人教育与培训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完善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需要完善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通过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部门,对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进行集中管理。首先,要对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其次要对这个机构的经济实力、师资队伍和培训经验等进行综合考核。并且定期对机构进行考评,参考成人教育与培训效果、参与培训人员反馈意见等对机构进行测评,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机构勒令其整改,情况严重的需要勒令取消。例如对财税行业的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那么首先要考核这个机构的开设是否有相关审批手续,然后对这个机构的硬实力进行考核,具有的管理、后勤保障能否支持参训人员培训要求,并对相关的师资进行调查,是否具有相应的财税经济专业背景和相关实践能力的培训教师。从多方面对这个财税经济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进行考察,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提升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水平。
(三)提升成人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成人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质量是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优化的重要方面。针对当前成人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结合成人教育与培训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对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教材进行有效的更新,例如营改增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过去的培训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行业的发展要求,需要结合当前财税经济活动的特点和面临的发展形势,对成人教育与培训内容进行更新,满足财税经济行业成人教育与培训的要。其次,要对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现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技术,创新成人教育与培训课堂教学模式,将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教育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授课水平。另外,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建设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成人教育与培训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成人教育教师要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教学基础,也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和综合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成人教育与培训是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体现,当前的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存在市场混乱、机构水平不一以及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从法制监管、制度制定和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提升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思言.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园,2013,(23):46.[2]胡朝洋.关于教育培训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小议[J].管理观察,2013,(18):90-91.[3]聂玉翠.现代成人教育培训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23-125.[4]钱诚.论成人教育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成人教育,2014,(12):91-992.(作者单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员工培训问题与改进对策
员工培训问题与改进对策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费用分担不合理
企业培训采用单独承担成本,并单独获得收益的模式。由于培训经费全部由企业承担,员工在培训前后的工资水平几乎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大,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也基本不发生变化,更多的员工把培训当作一次企业发给的福利,培训与否对自身的物质利益甚至职业生涯关系也不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削弱了员工对培训工作积极性,给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
2、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应在何时、参与何类培训、达到何种目标在具体运作上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很多的培训内容具有共通性,很难区分为特定类型员工的专署课程,而作为参加培训的个体或其所在的组织对于具体的培训内容的认识则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这很容易导致培训活动丧失其应有的针对性。培训比较偏重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提高,甚至片面追求证书与学历,忽视对员工建立正确态度的培训;培训教学大纲的制定,往往是根据任课教师的经验来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案,随意性大。
3、培训对象范围狭窄
有的企业在确定培训对象时只考虑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每次不管培训什么内容都让他们参加,从而忽视了其他人员的培训;还有的领导认为单位的现时工作最主要,只让那些没什么事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于是培训就集中在某些人身上,造成了“闲人培训,忙人没时间培训,急需人员不培训”的结果。
4、培训缺乏规划
只注重短期培训,不注重长期培训;培训缺乏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目的、步骤,不系统,效率低下。很多情况下是出了问题后才想到培训。
5、缺乏相关配套措施
员工培训与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机制是好的,但落实不到位。培训后的考核不到位,多半是走过场,没有好的考核指标来评估员工的培训成果,结业考试也多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员工也放松了自己对自己的培训要达到的效果的要求;待遇也没和实际劳动生产率结合起来,培训后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实际待遇并没有明显地提高,甚至根本没有变化。
员工培训对策
1、合理分担培训成本
按照贝克尔和桥本的特殊培训分担理论,要让参加培训的司机也承担一部分成本,分担培训风险;同时也分享一部分收益,这样以来不仅可以提升培训的效果,节约培训成本,重要的是可把员工和企业凝聚在一起,使二者目标一致,激励相容。
2、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不能被分割开来,要有相关的措施与之配合。培训工作要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只有把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的培训体系。培训要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如招聘、薪酬、绩效管理体系等密切相关,构成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系统。
3、强化培训的组织、实施
培训准备阶段的培训需求分析,即在设计培训的内容时,以员工的需求为起点并区分培训的层次,使得各项培训课程能够满足组织与个体的需求,达到预期的目标,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把培训与员工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把培训与履行岗位职责和追求自身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培训贯穿于员工成长的始终,并有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这才是真正从制度层面给予员工培训以支撑,并有效的解决员工个体参加培训的动力问题。应评估受训者对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培训安排的喜好程度;测试受训者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及其掌握的程度;受训者行为变化的评估,即学员在回到工作岗位后在组织绩效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上的变化,对培训项目结果的评估,即考察培训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改变,产生的积极影响等。
4、科学选拔人员进行培训
那些边际成本高的员工对培训的需求是相对较少的,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同样的培训对每一个人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尽相同,边际成本低、接受能力较强的人,他们预期的边际收益也高,所以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也比学习能力弱的人更倾向于参与培训。应挑选那些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能力强、有潜力并且对公司忠诚的员工参加培训,这样可使培训投资回报率更高些。
5、运用灵活培训方式
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将员工当前或未来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及相应的理念、价值取向等通过恰当的方式和手段传递给受训者,并为其所接受。运用多种的培训方式、培训手段对于企业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视听教学、模拟演习、研修讨论、职务轮换、自我测评、基层锻炼、挂职锻炼、游戏、电脑化培训、互联网培训、情景模拟、行为模拟等等,可以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减少设备的占用时间。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开放市场经济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选择依据越来越客观,其中重要的因素便是产品质量。这也迫使企业必须有效提升质量管理,但是,仅就国内企业的普遍状况来看,其对于质量在管理方面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本文便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定的理论建议。
质量问题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消费者的选择也正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应当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有效的提升产品质量。而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科技发展速度迅猛,同类企业在产品生产能力上正在拉近,特别是技术大多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这也能够说明,企业在质量上的问题主要在管理体系方面。
一、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国内企业的常见问题,限于篇幅等因素,省略了一些因特别因素而造成企业产品质量下降的因素。整体来看,质量管理问题相对较为复杂,且涉及因素角度,具体将其总结为下述几点:
1、管理缺乏常态化。所谓常态化,是指企业的制度能够合理、长效的执行。但是,其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却经常出现波动,相对持续性较低,极易被外围因素而中断。
例如,我国很多企业的质量体系是以ISO为标准,由该 认证而促使企业在发展中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进而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是,在体系的实行初期对企业帮助较大,而后期则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员工和管理层不再重视体系对于企业的帮助,而这样的忽视也是企业问题频出的罪魁祸首。
同时,很多企业不仅难以坚持实行管理,甚至管理体系并不符合相关标准,虽然可以在质量上完成IOS的认证,但是难以满足国内和国际上的大量标准,这也能够从一定程度说明,企业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
2、管理体系不健全。体系不健全相比于上个问题更加严重,很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缺失,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但是不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会使企业蒙受更大的损失。该问题的造成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包括企业管理者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相对关注度较低,所以造成了此类状况出现;二是一些企业在管理时出现能力不足,难以完善管理体系;三是企业管理者过于关注技术生产,而忽略了生产质量。
不过,企业自身也有着难处,由于质量管理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产品、产品、贸易、人力、市场等,需要各个部门共同配合下才能够实现,对于一些刚刚拥有管理体系的企业而言,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其完善。不过,虽然在理论上能 够理解,但是,这样的状况却仍旧造成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如若无法有效的纠正和整改,将造成了企业管理愈加混乱,严重破坏各项机制的运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内部控制有待提升。简单来说,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各项资源的调控和监督,而当其存在问题,便意味着企业已经存在了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无法实现有效监督等严重的发展阻碍。而就此方面,企业会根据各个规则设置部门权限,再由高层负责指导性管理,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却问题层出:首先是部门的执行力较弱,对于质量的把控无疑是增大员工的工作量,因此在一定心理驱动下,最终降低了工作效率;
其次上级重视度不够,很多高层管理只是负责制定计划,而在具体执行时却十分消极;最后是缺乏制度引导,由于管理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肩负责任机制的制定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责任机制也负责管理高层的监督,所以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并不愿意对自己过多限制。而回归到责任问题,定责的前提是要存在考核机制,这也是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之一,缺乏考核的企业难以对员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而且会最终造成管理体制的失效。
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从上述问题来看,企业面临的质量体系问题是多个方面 的,因此,本文也将针对上述内容提出相关建议,具体为下述内容:
1、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该能力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根本,所谓的综合管理能力,是指在企业当前状况下,在机制方面做出的有效调节,上至管理层的体制优化,监督责任机制明确,下至生产工人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通过综合管理的约束,使企业质量管理走上正轨。
而从管理需求来看,实现该能力不仅要求战略管理层能够更好调控各类制度,也要求各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合作,由于企业产品质量关系到各个部门,如若一些部门不参与其中,即使完善而全面的制度,也难以形成效力。所以,部门之间的协作对于综合管理能力非常重要,而实现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在企业内团结一致的基础上进行。
2、完善管理制度。关于管理制度的意义已在上述内容中说明,此处便不再赘述。而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应采取在现有制度上实行,这也是考虑到让员工不过多的承受企业制度的“变迁”,提升员工的适应性。而制度的建立应与企业所依循的管理体系为基础,例如IOS质量认证等,根据明确的质量需求调整企业生产结构和监督措施,并合理的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管理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同时也要建立后期的跟进机制,使质量管理能够实现持续执行。
3、增强内部控制。实现具备真实效力的内部控制,必 须首先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使管理层的工作无法皆有推脱,以此增强企业的监督能力。而内部控制除了监督外,要是调配各类资源,使企业良好的运行,根据质量管理需求,可以在调配中引入质量机制,从生产的基础环节便建立完善的机制,由此才能够推动整理质量管理有效进行。
而根据上文所述,监督需求的基础是考核体系,也就是企业根据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内审,通过审核可以判断企业的质量问题根源和类型,既能够提升监督力度,也可以通过内审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
三、结语
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命脉,只有合理的进行管理,才能够让企业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本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剖析了当前的不足之处,并根据问题总结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实践者提供理论借鉴。
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推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理念,但对企业发展而言根本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质量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企业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才能推动市场进步。产品质量的保证在于企业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 5 要性和对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本文就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正确认识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它们是企业的管理体系主要组成项目,互相促进的关系,共同推动企业整体发展。企业发展最关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争夺市场且树立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仅仅是对企业本身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会对社会整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进步和文化含量增多,人们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企业提高质量管理要求才能不断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提高竞争力。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企业产品质量是赢得消费者市场重要的因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一类型产品,消费者注重的是品质,总得来说产品质量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综合性成果和评价标准。有了消费者才有市场,有了市场才能为企业提供最大的利润发展空间。在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制的同时也是对企业一次无形的提高综合素质,推动整体进步,建设优秀企业。
二、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就我国二十世纪之后经济迅速发展,对于企业质量管理至今国家没有对其有太严格的管理办法。我国食品质量安全 曾出现过重大失误,2008年的奶制品污染事件的发生,三鹿奶粉其检测出的“三聚氰胺”直接威胁到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引起全国人民对奶制品安全的担忧。还有各种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社会波动都不同程度显示了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面不足。
1、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发展背景下,开始选择国外一些优秀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模仿和参考,从一开始的照搬模式进步到根据企业的实际内部情况进行方案改革,整理出合适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方案,但是由于制度成长时间较短,改善程度不足等,企业的管理制度仍有不健全现象。另一种情况是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普遍较弱,不能正确且全面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质量管理的态度多数是被动型。即随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后续出现的问题进行弥补和整改,没有根据问题的出现进行全方面的质量问题思考分析,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也是局限于本工序产品的质量符合硬性工艺要求,不能延伸到整体生产过程上。企业个别员工存在着重生产、轻质量的现象。
2、ISO9001质量体系效果不显著
国家2008年底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许多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的认证。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道路更广阔,增强了国际间企业的沟 通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但对质量体系认证过程中企业出现的态度问题仍然需要重视,如应付审核,目的是为了发证,因此在此之中学习如何更好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等不正确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难度。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企业不能正确对待质量认证的目的,应付式的进行体系认证为了获得证书;其次咨询、认证机构经验不成熟的因素对引导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出现错误的指导,没有结合企业的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引导,盲目照搬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条款;另外的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缺乏经验,不能有效带领企业和员工进行由上而下的质量管理改革。
3、企业质量管理方法制度不先进
企业对于质量管理方法落实上,行动仍处于旧时代的管理实行方案,停留在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为主的时期。对于质量管理统计从纸质转变为信息化的过程仍比较缓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且工作效率低。对质量的信息统计停留在调查表、排列图、扇形图等,对此应提倡企业创新对质量信息统计的方法,更全面在社会上收集资料,举行QC活动、质量月等方法。
4、生产或服务不以顾客为中心
在ISO9000管理认证体系出现后,企业的质量管理以此为框架的认证体系广泛实施。以往的企业不注重市场需求的 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改变,局限于产品的工艺硬规定进行生产,从而不能被顾客认可而失去市场竞争力,少数企业对同行成功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模仿缺乏对没内部条件的结合,因而也不能成功。企业应把生产目标放在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基础进行提高利润的生产活动。
三、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改革的意见
1、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质量意识
生产过程的质量决定产品或服务的最后质量,生产过程的质量又决定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企业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这其中无论哪个质量都决定于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因此企业对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改革创新整个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进行工薪调整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开展企业质量文化活动,增强员工工作的质量意识。对于产品的设计,企业要做到跟上顾客的多样需求,员工对产品生产和服务生产有尽到责任生产的工作态度,对于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
2、注重顾客的满意度
把顾客的满意程度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长期目标,旧时期的企业质量管理把重点单一放在产品外在质量,忽视了顾客对产品的性能需求等满意程度,不符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同实践要求结合一起的管理环节。想要企 业对质量管理健康发展,增加企业整体的利益,就要正确对待顾客是企业发展的市场立足点的现实。把顾客的需求和对产品的意见放在第一位,不断进行产品或服务质量改善,才能保证在市场上拥有稳定的顾客人群,顾客的满意度是对品牌形象无形的宣传,帮助企业立足于市场发展。
3、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提高要求
企业质量管理的高层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对企业内部情况的了解、质量体系的了解程度、工作的经验、全方面综合思考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质量体系的改革。在质量管理体制完善发展过程中,他们处于带头的作用,引导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本”的利用,利用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进行有效有质量的改革管理,避免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制上少走弯路,节约企业人力物力资源。
4、完善质量监控机制,注重产品细节
对于产品的生产,企业要有一套科学标准的生产流程并对其进行严格调控,保证产品生产的工艺流水线不出现重大错误,从细节上增加产品的质感,赢得顾客的心。稳定产品生产的流程的权威性,要求员工对其进行严格执行,要有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了保证流程制度的严格实行,企业应加强生产工艺流水线的监控制度,减少员工出现的生产错误和不及格产品流出市场。因此,企业在产品生产流程要 进行晚上质量监控机制,严惩不按流程、偷工减料进行生产的员工,同时对生产产品认真负责、注重细节的员工进行奖励。
5、注重产品质量评价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水准也要跟随人们对产品需求多样化不断提高,在同行企业里,对产品质量评价经常进行社会调差和评价标准不断更新的企业,其发展市场往往更大,企业更优秀。企业注重产品质量评价也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节奏变得更快,在这个盛行“快销产品”的社会中,企业保证产品质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企业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的不断完善,是推动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
第四篇:2011成人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盖洋镇文技校2011年上半年培训工作总结
一、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省、市、县、镇各级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工作之一,也是我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贯彻执行《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具体措施之一。我校做好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大力加强以“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直接有效地为“三农”服务。积极与农业服务中心、烟草站、兽医站等部门及种植、养殖大户合作,通过培训,大力推广先进的科技致富项目。2011年上半年,我们把培训的教室移到了村部、田头。按年初的培训计划和具体内容的安排,组织和协调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上半年举行了三期十六场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参加人数达498人次。这三期的内容是:《木薯栽培和管理技术》、《苦竹丰产栽培技术》、《开发绿色食品茶叶的主要栽培技术》,我们把扫盲的巩固提高工作与农村实用技术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起来。每期都有讲稿及参训人员签名,并整理好资料,以备年终归档。
福建省安野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茶山基地在温庄村开发二百多亩茶山,福建鑫禾园林、三明市和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在盖洋镇本点、村头村、湖上村开发二千多亩山地,种植罗汉松、红枫、玉兰花等多种树木花草。今春种植时期急需大量的劳动力,我们文技校和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村民委员会抓住时机共同组织,在山上的种植地请技术员讲种植理论,就地实践,三个公司的老板非常欢迎,全部
用工取于经过我们培训的人员。我们在温庄村培训种植茶叶技术一次37人,湖上村、盖洋村、村头村山上培训种植花草树木各一次,分别为38人、45人和29人,共有149人参加培训。据了解三个公司的种植务工费为十余万元,我们为公司解决了用工问题受到他们的欢迎,农民学到了种植技术,又增加了收入,我们也完成了培训任务。
二、存在问题
多年的农村实用技术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在外地都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剩余的大多数为老弱病残及妇女,找适合的项目较难,让他(她)们掌握技术也较难,再者他们许多是家里的留守人员,要管孩子及许多家务,组织集中不易。
三、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三个种植业的公司在盖洋镇开发是好机会,公司要种植、管理人员,而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当地农村人,适应山上、田间作业。我们会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按种植、管理的环节、季节,去实地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开展培训。
总之我们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对我们今后的培训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让我们明确了今后改进的方向、努力的目标,努力使我镇职业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盖洋镇文化技术学校
2011年6月21日
第五篇:民营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民营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入库时间:2002年12月18日
中层管理队伍是企业的“骨骼”,在企业创造利润、建设团队、管理变革等方面承上启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训作为造就高绩效中层管理队伍的重要途径,其在民营企业中的现状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近期的一次调查回答了这些问题。
培训现状
对培训的认识:调查发现,72%的民营企业的高层人士自认为非常重视中层管理队伍培训,他们认为“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需要”(64%),“人才是培训出来的”(44%),“培训是稳定人才的手段”(36%)。只有28%的高层认为“培训没有必要”,“培训是给别人作嫁衣”(18%)。“招来的人就应当合乎要求,不必再培训”(10%)。
值得注意的是,92%的中层管理人员认为公司并不重视培训。并且他们自己对培训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如果不培训,能力就会下降”(86%),“培训是公司应当提供的”(67%)。
培训体系:92%的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管理机构方面,仅有42%的民营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考虑到被调查的企业均是业内有影响有规模的企业,这一比例是令人吃惊的。在培训制度方面,64%的民营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是经座谈和深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负责人方面,只有32%的负责人在任职前从事过培训管理工作;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一家企业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评估方面,有36%的企业曾做过二级评估,所有被访企业均没有进行过三级或四级评估。在课程体系方面,94%的被调查企业没有自己的中层管理培训课程;在教材方面,仅有12%的民营企业设计过中层管理人员专用教材;在培训设施方面,1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教室(教室、教学设备等)。
培训计划:61%的民营企业有自己的培训计划。但是经座谈和深访发现,大部分的计划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其中91%的企业每次培训的计划是临时制定的。
培训时间和经费:民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每年培训花费时间为13小时。培训经费提取无统一标准,均没有经费计划,一般是在培训实施前临时审批。平均花在每名中层管理人员身上的费用为892元/年。
培训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依次是:培训效果无法评估(77%),经费问题(50%),培训效果不好(36%),培训流于形式(7%),培训目的不明确(7%)。可以看出来,培训效果的好坏是企业培训时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才是经费问题。
通过培训可以解决或改善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公司高层和中层有着不同的看法。在高层中,认为可以“提高管理技能”的占79%,“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占54%,“更新观念”的占54%,“提高业绩”占50%,“增强企业凝聚力”占43%,“员工职业发展”占29%。总体看来,高层注重中层实际能力的提升。调查发现,中层自己认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占62%,“提高业绩”占60%,“提高管理技能”占52%,“职业发展”占39%。说明中层对培训表示出较大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培训课程:民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主要为:销售技巧(43%),管理技能(61%),团队建设(12%),谈判(7%),MBA课程(7%),其他(14%)。
培训方式:民营企业培训方式主要为:高层讲课(24%),请专家或知名人士讲课(24%),发放书籍自学(16%),请培训公司(8%),外出进修(15%)。可以看出,请公司高层或专家讲课和发放书籍是目前民营企业培训中层的主要形式。
问题分析
培训如“救火”:91%的培训计划临时敲定,培训的随意性很大。座谈时发现,这91%的培训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经营业绩不好的情况下临时安排的。这样,培训势同救火,无法规范操作。
部分高层对培训的认识有误区:在深度访谈中发现,相当多高层对本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不是很满意,并抱怨“好的想法得不到贯彻”、“公司有肠梗阻”、“不少人把我的经念歪了”。其中70%的高层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招好人”或“只有通过人员调整来解决”。只有30%的被访高层认为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这说明民营企业高层对培训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误区。
对培训的期望过高:企业安排一次培训不容易,对一次仅2-3天的培训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能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于是,培训中普遍存在内容庞杂、目标过大、人员过杂的现象。中层管理队伍的许多问题需要长期的培训计划解决,况且,许多问题并不是单靠培训就可以解决的,如制度问题、市场问题等。
培训效果难以评估: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培训体系来看,尚无法保证有限的培训投入产生出理想的培训效果,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在制度、机构、人员、经费、课程、教材、设施、运作机制等方面规范化、制度化是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培训经费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民营企业的培训经费(民企892元/年,外企5020元/年,国企1362元/年)不仅在绝对值上低,而且,有限的培训费用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表现在:培训经费使用的随意性,高层觉得什么培训好,花钱多点没关系,觉得培训不好,一分钱也不花;民企派人外出进修的费用占培训费的68%,这是很不合理的(外企一般占5-15%),这反应出民营企业对外出培训的福利或激励看法。
将企业培训与学校(学历)教育混为一谈:企业培训,有着与学校教育不同规则和方法,企业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培训改变行为进而改变业绩,企业培训必须经过严格的需求分析、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既使的评估、反馈、有效的辅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民营企业在中层管理队伍上,与外企、甚至与一些股份制的国企相比,都显示出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除体制、实力等差异外,与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中层管理培训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民营企业想得很大,想法也很好,甚至为导入现代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却常常忘记了这些设想、制度的重要执行人和贯彻者——中层管理队伍,结果常常“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今天,这些也许该从根本上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