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5 00:5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第一篇: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于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龄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十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精神,要求积极发展养老设施、完善多样化的养老机构体系。本市民办养老机构自 1998年市政府颁布实施《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后,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公办养老机构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市已有养老机构453家,3.11万张床位,其中民办106家,床位0.84万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27%。

为了更好地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和办好民办养老机构,受市老龄科研中心委托,建立了“民办养老机构的现状与发展课题研究组”。通过普遍发调查表,召开座谈会和到部分民办养老院调查访问,深感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己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从我们回收53家民办养老机构调查表汇总,这些机构共有床位4727张;入住老人3044人,床位入住率为64.4%入住老人中,多数是高龄老人,81岁以上的有1654人,占54.34%,70-80岁有1057人,占34.7%,两者合计2711人,占入住人数的89.1%,不满70岁的233人,占10.9%。这些老人健康状况差,生活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的有2033人,占66.8%。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因高龄或病残,家中又无人照顾的2187人,占71.8%。这些老人都是医院不愿接受,公办养老机构又住不进,是老年人弱势群体中最需要社会关怀的人。民办养老机构对缓解老人入院难,减少社会矛盾,减轻家庭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这53家民办养老机构,多数是1998年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中由企业办的6家,由原民办托幼机构改行的19家,群众团体(主要是工会退管会)办的8家,私人办的20家,这些养老机构的财务状况,目前收支能够持平的22家,占41.5%,略有赢余的8家,占15.1%,收支不平衡的23家,占43.4%。

1、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转制改办敬老院。

2、涉老部门为探索发展老龄事业创办的养老机构。

3、一些个人出于奉献精神,为回报社会而兴办养老机构。

还有一些民营大企业,获利后;为回报社会而兴办敬老院;如上海爱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在闸北区新沪路上划出1.2万平方米办起了150人张床位的“上海爱使福利院”,配备了60名工作人员,现已入住118位老人,公司每年补贴100万元。大华汽车服务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造了6000平方米房子、4000平方米绿地,办起了有240张床位的“大华福利院”,被列入上海市1999年实事工程,作为向国际老年人年献礼项目之一。

4、民营企业为开拓市场转业兴办养老院,如民营企业家张敏生看准上海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少了不,倾其家产,将自有的4500平方米房子,经过改建,办起了有 14 0张床位的“民生敬老院”。目前入住老人有 13 6名。己能做到收支略有盈余。有位服装设计师刘弘(女),通过劳动部门创业培训,感到办养老机构有发展前途,利用自有房屋,办起了“快乐源托老所”。

(二)民办养老机构己开始为各界人士关注;其发展势头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多数养老机构在经济上尚未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私人创办的养老机构20家中有9家处于亏损困境。他们可以一次性投入几十万、上百万。但当运转中出现亏损就缺乏后续资金。爱晚亭敬老院,由著名电影艺术家张瑞芳与亲家集资创办,在虹桥路租了1026平方米房子,年租金22万元,原想花五、六十万装修。结果花掉上百万。50张床位,住了15名老人;用了15名工作人员。每月要亏损一万多元,“从一股热情,变成一股寒心”。杨浦区长恒养老院,由私人集资,租借原公建配套的幼儿园房医改建而成,52张床位只住了20名老人,养老院除日常开支外,仅房租一项每月就要向原幼儿园上级单位缴付8000多元,开张不到一年。己经累计亏损13万元,长宁区有4家民办敬老院,合计450张床位;只住171人,家家都处于亏损。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房租高,影响了床位成本。浦东新区7家民办养老院,均因房屋租赁费高面临倒闭。二是有些养老院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价位偏高,虽硬件、环境等条件较好,但效率不高。长宁区工汇福利院260张床位,只入住80人,闵行区大华福利院 240张床位仅住了 70名老人。而公办养老院由政府投资,房子是公家的,每年还有政府补贴,长宁区一福院 120张床位,入住率 90%以上,年收费 60万元,政府每年还要贴 120—150万元,相比之下,私人办的敬老院就无此条件。

2、一些退休早、退休金低、高龄病残而家庭无人照顾的老人,要进民办养老院。但经济上承受不了。根据物价部门规定,一般养老院,生活能自理需一级护理(含床位费、伙食费及洗衣费等)收费在750元左右,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需二级护理的,收费在850元;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三级护理的,收费在950—1100元。而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首要原因,是身体衰老,生活不能全部自理,希望在养老机构中得到生活照料。目前有条件入住的老人大部分得到子女补助。需要入住养老院的高龄老人,大都退休金较低,如得不到子女补助。单靠本人养老金就难以入住。据对长宁。卢湾、浦东、闸北、杨浦 1500名老人选择养老方式的问卷调查显示,表示想入住养老院,但无经济承受能力,有186名,占12%。这批老人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退休的,其养老金一般在 7 50元左右,如殷行街道陆红珍(女)72岁;养老金600多元,单身独居,患有精神病,发病时行为异常;有一个己婚分居的女儿常来照看,去年将老人送到附近一所养老院,每月给一些补贴,老人发病明显减少,但最近女儿下岗待业,不得己又将老人领

回家去;临行时含泪对养老院院长说:老人家在这里过得很愉快,实在因为经济能力不够,等我找到工作后。再把她送进来。又如上海

因此,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建议:

1、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社会办养老事业,特别是对民间投资的养老设施项目,在税收、地价、房租和配套收费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减负,尽可能降低其成本,以保证其基本收益和必要的回报,在切实落实政府公布的优惠政策外,建议在下列方面给予扶持:

1)民办敬老院,在创建时,其经费尚有少量缺口的,请银行给予小额贷款或由民政部门建立专项基金给予借贷。卢湾区民政局贷款民办金色港湾老年公寓200万元,用于扩建银色港湾老年公寓,解决了资金不足。现已招收老人,开始归还贷款。

2)对租用公房而租金过高的,应按公用房租金处理;对关停并转的公建配套的公益用房,其原主管部门不应作“二房东”。公益用房,仍应用于公益事业,房租应按房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规定收费。

3)对批准新办的民办敬老院,政府按批准床位数给予一次性补助。有的区设想,养老院床位在60张以下的补助10万,60一100张的补贴15万,100张 以上补贴20万。

2、对退休早、退休金低的高龄病残又缺乏家庭照顾,不适宜家居养老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实行适当的补助办法,补助金直接拨交所住养老院。卢湾区已经实施了此项办法,对困难老人根据其养老金水平,分几个档次给予一定的补贴,所需经费从福利彩票分成中开支,社会反响较好。浦东新区也正在考虑这样做。为稳妥起见,可先在一二个区试点后再推广,所需补助金的来源,可有几个渠道:一是从发行福利彩票的收益中开支。二是适当调整退休职工活动经费分配比例。三是地方财政拨款。过去养老机构都由政府建、政府办,每张床位初期投入需要五万至十万元,建成后还需日常经济补贴。今后,大量的养老机构将实行社会建、政府助,将促进公办养老机构改善经营管理,也有利于减轻老人困难和财政负担。

3、加强规划和领导管理,民政部门对发展民办敬老院要有统筹规划,地域分布要合理,防止某些地区敬老院过于集中,造成资源浪费。对民办敬老院要多予指导帮助,进行规范管理,办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评选先进,以资鼓励。

4、提高民办敬老院的社会地位。新闻媒体要多宣传民办敬老院的地位和作用;领导机关节日慰问;也要到民办敬老院慰问那里的老人和工作人员,以资鼓励,提高其政治地位。政府制订和颁布实施的有关兴办社会养老机构的政策、办法也应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促使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篇:哈尔滨市民办养老机构现状

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为全面掌握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状况,了解政府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7月份,我们对全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采取了区、县(市)老龄办调查员入户普查和市老龄办调查员重点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办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社区老年人及有关部门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

一、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1、行业规模情况

全市目前有实际运营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机构)362家(连锁机构分别计算),其中个人兴办的346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兴办的16家,合计床位9753张,入住老人5866人,入住率60.1%。最小的机构7张床位,最大的机构160张床位。30张床位以下的有268家,占总数的74.0%;31至60张床位的有70家,占总数的19.3%;61张床位以上的有24家,占总数的6.7%。全市最大的机构“工大集团老年公寓”,有160张床位,入住135人。全市最大的连锁机构“春华德善老年公寓”共三处,分布在三个区,有294张床位,入住235人。

全市机构共拥有或使用(主要指房产资产,含租用房产资产)固定资产2.3亿元(原值),经营用房总使用面积约13万平方米,50%的机构平均每床位使用面积不足10平方米。230家经营用房 属自有房产,其它均为租用。

调查问卷显示,2007年全市机构营业总收入为4575万元,有51个单位盈利,232个单位持平或微利,79个单位亏损。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率较低,经营收费也较低。社会上缺乏供求双方信息中介平台,业主又无力做广告宣传,往往是老人找不到合适机构,机构找不到想入住的老人。经营年头长一些通过入住老人相互间的介绍,入住率相对高一些,新办的入住率普遍较低。业主之间存在互相拉客,竞相压价,刻意降低收费标准,致使机构之间形成恶性竞争现象,损害机构利益,影响整个行业发展。每年都有新开业的,也有因亏损歇业的。

2、登记情况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办理或部分办理了《安全消防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社会福利机构设臵证书》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的机构有145户,其床位4843张,登记率为40%。登记率低的主要原因:①处于试营业阶段;②不清楚应到哪些部门、按照什么程序办理手续;③为省钱省事不办理;④50%左右不符合现在卫生防疫、公安消防和民政部门的有关要求,私自开业运营;⑤没有部门要求必须办理登记。

3、入住老年人情况

入住的老年人高龄的较多,最大的老年人102岁,平均年龄在76岁左右。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及临终期的约占65%。女性占55%左右。普通收入和低收入的居多。81%的机构兼收自 理、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有11%的只收住健康能自理的,有8%的以收住完全不能自理及临终期的为主。

4、工作人员情况

全市的机构共有工作人员1707人,平均每个单位4.72人。包括管理员、卫生员、医护、护工和厨师。工作人员与入住老年人的比例是1:3.43,与床位数的比例是1:5.71,符合行业有关要求。业主一般都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多为女性“4050”人员。20%左右单位为夫妻店,没有雇工。雇工以女性下岗职工和农民工为主。有20%左右雇工是业主的家人或亲属。卫生员的工资一般在600元/月左右,护工每月在800元/月左右,个别专门收住完全不能自理的单位护工工资高一些,每月在千元左右。管理人员和护工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多是边干边学。业主对行业规范了解不多,多是自己摸索或学习借鉴其它同行经验。由于护工等从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工资待遇不高,招聘较难。

5、设施设备情况

我市绝大多数机构是小型的,家庭式的占主体,具有独立房舍的只有24家。机构经营场所多数设在小区住宅的单元房里,一般在一楼,或一套,或两三套,有的相互连通。一般设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还有多人间,主要入住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便于照料。家具简单,多为公共卫生间和公共浴室,有少数机构安臵了呼叫铃、健身器、监控设备等。绝大多数机构 都有活动室场所,供老人们玩玩牌、看电视及用餐等使用。工大集团老年公寓、春华德善老年公寓等大型老年公寓硬件条件较好,与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差距不大。

6、管理服务情况

90%以上的机构与入住老年人家属签有入住协议,并能与老年人家属保持经常性联系。机构主要向老年人提供照料、护理、餐饮、住宿等服务。对自理程度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机构提供相应的照料和护理服务。在餐饮上,大多数采取包餐制。80%左右的机构为老人提供洗浴服务,90%左右为老人提供理发服务,95%左右为老人提供洗衣服务。有些还与附近的医疗单位建立了医疗合作关系,有一半左右的机构定期为老年人进行简单的体检。还有一些机构为老年人举办文娱活动。有十几家具有医疗资质的机构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大多数老年人对机构的吃、住、照料、护理、慰藉等各项服务表示满意。

7、收费情况

我市民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差距不大,普遍较低,主要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程度差异进行不同标准的收费。一般是:自理老年人400—600元/月,半自理600—800元/月,完全不能自理和临终期800—1000元/月。市辖县(市)的机构收费标准较市辖区的低一些。

8、政策落实情况

市政府出台的《加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促进老年服务业发展 的优惠政策的通知》(哈政发[2001]12号)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哈政办发[2006]10号)两个文件,给予民办养老机构一些扶持政策。调查显示,所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均享受到免税的优惠待遇,零税负。享受水、电、燃气、供暖优惠政策的有216家,部分享受到的有89家。完全没有享受到的有57家,占15.7%。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行业指导和监管缺位

目前我市没有养老服务业行业协会,政府在民办养老服务业行业指导和监管方面缺位。机构普遍反映,政府部门对其过问指导较少,很多单位不知道如何办手续,不清楚国家行业规范怎样要求,对政府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和精神了解不多,运营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问题很少得到有关部门的帮助。一些政府部门在机构建设、登记、运营及享受政策的一些具体问题上,往往按照本部门本系统制定的政策、制度来约束要求机构,缺乏按照国家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精神和要求把机构视为社会福利事业,以大力扶持的积极态度对待机构的发展。业主反映平时很少有人过问其经营状况、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解决些什么,对于没有登记或违规经营的无人问津,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业主和入住老年人双方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2、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市政府出台的《加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促进老年服务业发展 的优惠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均有原则性规定,但缺少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致使政策不能完全落实到位,挫伤了业主的积极性,有的享受了有的没享受到,形成了新的不公平竞争。没有享受到的原因主要是:①业主不知道有优惠政策;②水、电、气等有关部门的基层单位不知道有优惠政策或不落实优惠政策;③缺少可操作性措施致使政策得不到落实。

3、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功能单一,存在安全隐患 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普遍资金投入较少,经济效益不高,用于改善条件(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有限,因此一些单位服务功能单一,设施简陋;房间小,床位放臵过多,活动空间小;娱乐、健身设施和场所少;医疗服务不配套,看病、打针不方便。大多数家庭式机构除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吃住服务外,基本提供不了其它服务。一些单位存在安全防火隐患,达不到消防要求的标准,令人担忧。一些单位厨房的条件达不到卫生防疫部门要求的标准,也存在交叉传染病菌的隐患。总体来看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设施参差不齐,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与政府办养老机构相比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需要整改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在我市全面启动,努力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重点。调查显示8%的老人有 入住机构的愿望,养老服务业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市场潜力,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阶段,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受到老年人收入水平、资金投入、扶持政策落实、指导与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和水平还不够快、不够高。解决好这些问题,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政策落实

市政府出台的《加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促进老年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十分明确,应进一步抓好落实。在城区,税收、用水、用电、燃气、供暖等减免政策落实的较好,但在民办机构发展城市整体规划、土地供给、建设配套费减免、申请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资质、融资贷款等方面,还需要强化政策的力度,让民办养老机构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现在还有一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商服价格缴纳水、电、燃气、供暖的费用,地方政府要尽快协调解决。区、县(市)政府可以按照市政府的两个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本地区的细化政策,结合实际,更多地出台一些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

2、加强服务指导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逐渐实现为老服务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各级劳动培训部门要从促进就业、再就业和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角度,加大对养老 机构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特别是加强专业护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要宣传民办养老机构的福利性、非营利性,营造全社会支持社会化养老事业的浓厚氛围。民政、老龄部门和街道(乡镇)、社区要经常深入到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中,帮助其协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按照国家《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指导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合法经营、依规操作、有序发展。社区卫生机构要给予民办养老机构卫生服务支持,对于大多数不具备开设附带医疗机构的单位社区卫生机构要与其建立起医疗合作关系,负责入住老年人的医疗诊治工作。

3、加大政府对民办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

目前,我市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投资回报率较低,影响着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社会资源按市场机制向社会养老事业流动。社会福利社会化,不是政府“放下包袱”,将养老事业推向市场,而应当加大政府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社会化福利资源体系要靠政府财政与民间资源的结合。政府要逐步把国办与民办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建立社会化福利体系并使其良好运行,政府财政应在预算中形成一定比例,将民办养老机构一并纳入。应学习借鉴外地经验,走“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道路,尽快制定出台“民办公助”的政策措施,对民办机构在建设上和运营中,政府财政给予直接资金上的补贴支持。

4、加强登记管理 我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70%设立在社区,规模较小,设施相对简单,未办理登记手续的比例较大,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行业监管和登记管理,在登记或年检中发现的违规经营和无照经营应强制整顿或停业。有关部门应尽快按照国家提出的“要遵循就近、小型、方便的原则,增加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养老设施的建设。”的精神,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未登记的单位审核验收,对基本符合要求的应予以办理登记,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尽快叫停。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民办的小型单位,立足社区,接近群众,方便家属探视,收费低廉,是受老年人、特别是普通和低收入老年人欢迎的,是目前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主体,也是符合我市目前老年人养老需求实际的,政策上应予以保护。

5、建立行业协会组织

目前我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十分迫切需要一个与同行业交流的平台。建议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全市的养老机构行业协会组织,大的区、县(市)可建立分会组织。同行业会员之间通过行业协会这个交流平台,沟通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以期达到养老机构之间的自律互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发挥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作用,定期组织民办机构人员到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学习、观摩、培训,使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指导作用发挥的更好,带动全市的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ОО八年八月一日

第三篇:关于规范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暂行办法

关于规范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南通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办养老机构,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的机构。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的设立及管理,按照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区民政局是本辖区民办养老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区规划、财政、公安、卫生、人社、住建、国土、文广新、物价、环保、安监、工商、消防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各镇区园人民政府(管委会)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负责辖区内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机构设置

第四条 设置民办养老机构,应当符合养老机构的发展规划,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办人是单位的,应当具备法人资格或者是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申办人是公民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有完善的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

(三)有合法的且符合养老机构建筑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和卫生防疫标准的服务场所,并依法办理建筑消防设计验收手续;

(四)老人居室的单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双人间不小于14平方米,三人间不小于18平方米,老人合居型居室每张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

(五)床位数达到30张以上;

(六)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当符合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其中,服务人员与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入住老人按不低于1:10的标准配备;服务人员与有半自理能力的入住老人按不低于1:5的标准配备;服务人员与无自理能力的入住老人应按不低于 1:3的标准配备;

(七)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流动资金。民办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应当履行相应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手续。

第五条 申请筹办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向区民政局提出筹办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附所在镇政府、区园管委会签署的意见);

(二)可行性报告;

(三)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个人申办的提供居民身份证,单位或社会组织申办的提供法人资格证明;

(四)拟办民办养老机构资金来源的证明文件;

(五)拟办民办养老机构合法场所的证明文件。拟新建的,应当提交国土、规划部门的用地、规划审批文件。

第六条 区民政局应当自受理筹建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符合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规划等要求的,发放同意筹办的批复;对不符合要求的,民政部门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七条 经同意筹办的民办养老机构,属现有房屋改造的,须在一年内完成筹备工作;新建用房的,须在两年内完成筹备工作。具备开业条件时,应当向区民政局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第八条 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时,应当向区民政局提出执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

(二)社会福利机构执业申请表;

(三)合法场所的证明;

(四)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出具的验收合格文件;

(五)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流动资金证明;

(六)机构章程和规章制度;

(七)工作人员名单、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及健康合格证明;

(八)与入住老人或其家属(监护人)签订的服务协议书样本;

(九)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区民政局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所报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民办养老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实地验收。符合设立规定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不符合设立规定的,应当提出整改意见,书面告知申请人;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不得颁发《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未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不得开展服务活动。

第十条 申办人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后,依法办理法人登记手续: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需到区民政局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按照企业管理的,需到区工商部门办理企业登记。取得法人登记手续后方可开业。

第三章 内部管理

第十一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配备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具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从业资格;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持有健康证,并经过相关培训,持有允许从业的有效证件。未配备医务人员的民办养老机构应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

第十二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与入住老人及其近亲属或者送养单位(以下统称送养人)签订托养协议。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送养人、民办养老机构以及入住老人的姓名(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入住老人的身体状况;

(三)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四)服务收费标准及费用支付方式;

(五)服务期限和地点;

(六)送养人、民办养老机构以及入住老人的权利和义务;

(七)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条件;

(八)违约责任;

(九)当事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民办养老机构收养入住老人应当要求其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和体检证明,不得接收患传染病和精神病的老年人。对入住后患传染病或精神病的老年人,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通知送养人转送至医疗机构治疗。

第十三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规定服务达到的水平和要求,制定各类危机、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切实保障服务对象权益,提供满意服务。

第十四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善待入住老人,不得歧视、虐待、遗弃入住老人。入住民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应当遵守所住养老机构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建立职工代表和服务对象参与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向服务对象公示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告知老人和家属服务的形式、规范、标准和收费。原则上每季度应开展不少于一次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并在院内公示,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第十六条 为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定期为入住老人检查身体,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开展适合入住老人特点的康复活动。

第十七条 编制入住老人营养平衡食谱,合理配置适宜入住老人食用的膳食。

第十八条 建立卫生保洁、消毒制度,定期对入住老人使用的餐具进行消毒,定期拆洗入住老人的被褥和衣服,定期为入住老人理发、剪指甲、洗澡等,保持室内外卫生整洁。

第十九条 配置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组织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二十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入住老人的监护工作。

第二十一条 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国家、省、市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民办养老机构根据设施条件、服务项目和护理等级,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办法自主确定收费标准,并报区物价局、民政局备案。民办养老机构收费应当使用相应票据,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明码标价,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二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依法与其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 民办养老机构变更章程、名称、服务项目和住所时,应当报区民政局审批;更换主要负责人,应当报区民政局备案。

第二十四条 区民政局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年检制度。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到区民政局办理年检手续。年检时需提交财务报表、机构运营状况报告等材料。民办养老机构年检不符合条件或者逾期不办理年检手续的,不得继续开展服务活动,由区民政局依法吊销《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第二十五条 民办养老机构分立、合并或者解散,应当提前3个月向区民政局提出申请。在其他地方分立、合并的,按审批手续进行房屋质量、消防、卫生等验收,合格后方可开业;解散的,报送有关部门确认清算报告等材料,妥善安置入住老人,在处理好相关善后问题后,由区民政局办理有关手续,并收缴《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第四章 促进办法

第二十六条 鼓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兴办民办养老机构。区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并对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 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参加养老床位综合责任险。

第二十八条 加强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按区老年人口的分布情况,将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纳入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区规划、国土等部门要优先安排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用地,保障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取得民办养老机构筹办批复的单位或个人,其建设用地,应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鼓励依法利用闲置厂房或者其他建筑兴办民办养老机构。

第二十九条 对民办养老机构实施税费优惠政策:

(一)新建用房的,免收建设审批过程中的一切行政规费;

(二)对新建民办养老机构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给予全额减免;

(三)免征营业税、机构所得税;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向民办养老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企业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规定的,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民办养老机构使用水、电、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等,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居民用户标准收取费用,有初装费的应当减半收取。第三十条 卫生部门应当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免费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支持在民办养老机构内设置或合作设立医疗站点,对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第三十一条 对民办养老机构实施床位资金补助:以新建房屋兴办的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50张(含)以上,自批准开业运营满半年以上,并在三年内运营正常的,由区财政分 3年给予每张床位总计2400元的补助(每年800元/张);用房为现房改造的新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0张(含)以上,运营半年以上,并在五年内运营正常的,由区财政分5年给予每张床位总计2400元的补助(每年480元/张)。每家民办养老机构资助总额不超过30万元。所需资金由区民政局与区财政局共同验收合格后,由区财政局列入财政福彩基金专项预算。对2011年前(含)现房改造的民办养老机构,仍按通政办发〔2007〕73号文件执行。

第三十二条 民办养老机构申请政府资金补助,必须在每年12 月底之前向区民政局提出申请,并提供《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复印件和老人入住情况等资料。

第三十三条 民办养老机构接受社会捐赠和资助,应严格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执行,并按照捐赠人、资助人的约定使用,同时,还要及时向民政部门报告有关情况,接受社会和有关部门监督,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内容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第五章 法律监督

第三十四条 各镇区园每季度应当对辖区内的民办养老机构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区民政应当会同卫生、住建、物价、消防等部门定期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场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服务质量、卫生、安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第三十五条 民办养老机构实行信用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区民政局应当为全区民办养老机构建立信用档案。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检查、考评、投诉、表彰等情况,及时记入信用档案。民办养老机构的考评工作应当根据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规模、质量和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进行综合考评,并按考评情况兑现政策性补贴。具体考评办法由区民政局制定。民办养老机构考评不合格的,由区民政局下达限期整改通知;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暂停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三十六条 民办养老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再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并由有关部门追缴已减免的相关费用;民政部门可根据情况依法给予警告、罚款,吊销《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处理。(一)违反民办养老机构工作规范和服务标准,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服务对象投诉且查证属实达到3次(含)以上的;(二)当年发生责任事故,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整改通知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十七条 民办养老机构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场地、设施用途和使用性质。利用租用房屋兴办的民办养老机构,自批准开业之日起,5年内擅自改变用途的,由有关部门追缴已减免、优惠或资助的相关费用;利用新建房屋兴办的民办养老机构擅自改变用途和使用性质的,取消优惠扶持措施并追缴已减免的相关费用,改作经营性用途的,其使用土地依法收回重新出让。

第三十八条 民办养老机构违反收养服务合同、侵害入住老人合法权益的,入住老人及其送养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对未办理任何手续、已进行养老服务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到区民政局补办《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各镇区园依法予以取缔或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文件通政规〔2012〕2号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四篇: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1997学我国有民办普通中小学校2920所,占全国中小学校总数(72.75万所)的0.4%,其中小学1453所,中学1467所;在民办中小学就读的学生84.8万人,占全国中小学在校生总数(194 32.2万人)的0.4%。5年左右的时间,新中国的民办中小学从无到有,从星星点点到初具规模,从自发自生到 步入正轨,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包办中小学教育的格局,这无疑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一 个重要标志。

经过近5年来的实践与发展,我国民办中小学主要表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各地政府对发展民办中小学的政策差异较大,共同的趋势是加强了对民办中小学的管理 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实表明,其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政策。目前各地政府对民办中小学发 展的态度与政策差距悬殊,而这种政策又直接受制于当地主要领导对民办教育的认识。有的地区政府积极支持,鼓励发展,政策优惠,管理规范,办学人信心较足,学校的办学行为比较规范,发展势头良好。总体上讲,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政策比较积极宽松,如浙江温州和辽宁鞍山对民办中小学校采取鼓励发展,规范管理的切 实措施;上海、广东地区的民办中小学,大多数得到政府实质上的支持,在那里出现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 民办中小学校。然而有些地区,政府对民办学校要么是管得过多,卡得太死,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要么就是 只批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办学者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因而怨气颇多。这种态度与政策上的差距,直接加大了 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的地区性差距。民办中小学的迅速发展及办学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部分地区对民办中小学逐步加强 了管理。在《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一方面于1996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 力量办学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了办学许可证制度;另一方面,加紧制订并出台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实施细则不久也将出台。许多地区也严格了对民办中小学的审批、督导评估等工作,并建立了民办中小学的管理机构,颁布了管理办法。如北京、上海、黑龙江、山西、四川以及广州、济南、福 州、温州、青岛、哈尔滨等地都推出了地方民办教育的管理办法。由于在《条例》出台之前,国家没有关于民 办教育的法规,各地在发展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中小学教育问题上,认识不一,政策差异较大。

2.办学类型和办学模式多样化,企业办学和“转制”学校形成热点

从类型上看,民办中小学包括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等,既有独立设置的,也有混合设置的。目前混合设置的多于独立设置的,大多数为寄宿制学校。从层次分布来看,中心城市各类型民办学校结构较齐 全,中小城市以初中为多,县镇及农村地区基本上是小学。民办中小学的举办者或投资主体成分比较复杂,有 社会团体、**党派、企业公司、海外人士和公民个人,也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公立学校。其中,联合办学多于 独立办学。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呈多元化特点,目前主要有民办公助、公办民助、股份制和公司企业办学。私立自 办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相对较少。真正意义上的公民个人投资办学(私立学校)极少。“民办公助”学校比较 普遍,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目前,在上海、温州等地大多数是这种模式。在上海,“民办公助”的形式主 要是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自情况,为民办学校无偿或低偿提供校舍、场地;有的还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或 一部分教育设备,如上海民办新世纪中小学、扬波中小学和明珠高级中学均属这种性质的民办学校,北京的华夏女子中学等也属这种性质。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采用“教育储备金”办学的模式较多,并在教育 界内外引起较大争议。这种学校的运作方式是家长和学校签订合同并缴纳教育储备金(每生15万~30万元不等),除此以外,家长不再交任何费用。学校通过运用储备金来维持学校的经费开支,学生退学即退还储备金,毕业时全部退还。广东从1993年5 月开办第一所这种性质的学校,到1996年,全省共有这类中小学70所,在校 生11万人。现在有30多所这类学校的投入都超过1亿元,最高的达3亿元。目前,他们吸纳的社会资金已超过30 亿元,同时,每年还吸纳3 亿元的正常经费投入。这类学校投入高,规模大,学校的占地一般在100 亩以上,最大的已达600亩,硬件设施好,主要面向高收入家庭。在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被人称之为“ 扶贫教育模式”的民办校占有很大比例。这类学校教育经费匮乏,条件简陋,教师待遇较低,收费也低,有的 全年收费仅几百元,教师每月工资一二百元。这类学校主要是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的不足。近两年来,企业办学与“转制”学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争议较多,成为民办中小学的一个热点。企业办学成为热点,主要是因为办学投入大,标准高,收费昂贵,社会反响较大。企业代表是学校董事会的主要成员,学校的资金管理和运作一般按企业经营方式运行。有的甚至与企业资金混为一体,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往往与 企业的兴衰维系在一起,学校没有资金运作自主权,校长要看企业老板的脸色行事,与“打工仔”无异。在学校资金运作过程中,有些企业急于收回成本,甚至牟取高额利润,他们对学校的资产所有权等经济问题十分关 注,而在《条例》出台之前,对此又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法律性规定。有的学校因此而引发出了矛盾纠纷,社会上对此也议论纷纷,观点不一。此外,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的“转制”学校(即“公办民助”学校)也成为民办中小学的一个热点。这种性质的学校主要有两类:一是原有公办学校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与承办人(或承办单位)签订承办协议,根据协议学校参照民办学校管理办法运行,享受民办学校的有关政策待遇。即学校 教育经费以自筹为主,政府予以支持;人事、分配由学校自主自定;学校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 责制,变政府指挥为政府指导监督,学校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如北京的十一学校、上海的蓝田中学等。二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教育行政部门拿出一些与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的新建校,委托个人或团体承办,目的是为了迅速建设一批高水准学校,避免产生新的薄弱学校。一般情况下,政府在过渡期内向学校提供办学的基础经费,学校则参照民办学校的管理办法运行,享有办学自主权,如北京朝阳区花家地小学、上海徐汇区世界外国语学校均属这种类型。通过这种方式办学,学校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筹集到办学经费,装备好学校设施,组建较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迁入居民对学校的信任。3.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差距悬殊,发展不平衡

目前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大多数学校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处于过渡期,以租赁校舍办学者为 多。只有一小部分有独立校舍和一流的办学设备,还有个别的属豪华型学校。在分布上,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民办中小学的设施条件普遍较好,标准高、要求高、收费也较高。这些学校主要满足了社会择校需求和富裕阶层子弟上学的需要。在中等城市和内陆地区的民办中小学校大多数属于条件一般,收费中档,主要满足一般工薪阶层有择校需求的家庭子女入学,这类学校的学生构成比较特殊,有的学校离异家庭子女比例达到50%。一些城镇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民办中小学校,条件设施一般较差,收费也较低,有补习性质的,更多的是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与一般公立学校差别不大,甚至条件略差。在办学水平上,一方面,同一水平上创办的学校经几年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差距:有的发展很快,形成规模,也获得了社会赞誉;有的发展缓慢,停步不前,出现种种矛盾与问题,甚至已经停办了。另一方面,由于创办的学校基础不同,办学者的水平又差距悬殊,致使学校之间拉开了距离。从全国来看,真正属于收取高额学费或高额储备金、条件设施精良的民办中小学校,实际不到100所,不足全部民办中小学校的4%,而这些学校又主要集中分布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多为企业参与办学。

4.目前,学校数量增长趋缓,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成为共同关心的话题 从数量上看,目前民办中小学校发展的速度比前几年大大放慢,新办校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加强了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尤其是严格审批。同时,由于民办学校还未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民办校的生源有限。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已经过了3~5年的初创时期,学校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区域内的学校间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大家都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事关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如何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 量,使学校办有特色,并获得社会、家长与学生的认可,已成为所有学校共同关心的重大话题。问题与原因

从总体上看,当前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时民办中小学的办学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民办中小学的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或者说处于由 初创期逐步走向成熟、规范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从外部环境看,首先是有关民办中小学的立法与管理滞后于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与发展。在《条例》出 台之前,关于民办教育的法规政策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适用范围时限不明,各方面的职责不清,对不 同类型的民办学校缺乏针对性。在管理上明显存在体制不顺的状况。民办学校涉及普教、职教、成教和高教,因而在管理上出现职责不明,由教育、民政、公安等部门多头审批、交叉管理的局面,这种状况影响了民办教 育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管理力度。由于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社会力量办学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在实践中往往出现“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状况。其次,民办中小学教育理论的研究落后于民办中小学发 展的实践。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队伍很薄弱,研究成果不多,已有成果也缺乏针对性,应用性较差,不能很好地 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再次,社会对举办民办中小学校的认识存在分歧。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士对民办中小学 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等问题的认识不同,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的淡漠。

从内部来看,一是现有民办中小学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有良好软、硬件设施的学校收费太高,一般群众无力承担;而收费低廉的学校,其软、硬件设施太差,人们又对其教育、教学质量缺乏 信任,而宁愿选择公立学校。二是民办中小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碰到诸如校舍、生源、师资、经费等多方面 的困难,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挫伤了不少办学者的积极性。三是在《条例》出台之前,虽然国家对发展民办 学校的大政方针已明确,但缺少专门的可操作性的法规文件,致使许多办学者或准备办学者持有疑虑,或等待 观望,甚至有一部分已办多年的学校,也转而放慢发展速度,安于维持现状,不敢作长远打算。四是确实存在 少数办学目的不纯,甚至借办学行骗者,也存在一些管理水平低下的办学者。如有的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混乱,有的实际上实行的是“家长式”、“家族式”的管理,学校内部缺乏**和监督机制,一些办学者转移、侵占、私分教育机构的资金、财产,这些现象毁坏了学校的声誉,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这些内外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民办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解决民办校诸多办学困难与问题的速度和力度。思考与建议

十四大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在思想认识和实践发展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条 例》,更预示着我国社会力量办学步入了一个依法办学、依法管理、健康发展的新阶段。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发 展前景广阔。Dk&IQ QU yCN 'ded[ 此文转贴于我的学习网语言教育教育体制 http://www.xiexiebang.com 'ded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思想,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近年来,在民办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有人对民办学校的性质和民办学校财产的所有制性质存有疑 虑。根据十五大精神,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都应属于混合所有制形式,其中既有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可能 有私有成分。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民办学校是一种不同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就目前看,大多数民办中小学是 集体成分占主体,也含有国有成分(如在一些“转制”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里)。区别在于,依不同的办学模 式,各成分所占比例不同。民办学校的财产,除个人投入外,其余部分(包括组织或个人给学校的捐赠)都应 属于公有成分,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占。当前,发展民办教育是适应社会多层次教育需求的一条重要渠道,民办中小学还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十五大以后,民办学校将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正确认识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新格局,是符合国家方针政策,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现实需 要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社会有关方面应加强对民办中小学教育的正确宣传报道,积极开展讨论研究。各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人士更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认识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要把思想 统一到《条例》规定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上来,积极创设有益于民 办中小学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2.认真贯彻《条例》,理顺管理体制。《条例》的实施细则近期将出台。条例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了近些年来困扰民办教育发展的诸多有争议的问题,并澄清了许多模糊认识。各地应从实际出发,认真 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制定地区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将民办中小学教育纳入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法制 化轨道。同时,应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政府和办学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统筹 管理、分类指导。把民办学校归口于成人教育或计划、法规处室管理的状况应该改变,这种管理体制是导致“ 只批不管”的一个重要原因。民办中小学应与公办中小学一同归入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民办学校的审批、评估和业务管理可以分开,分别由有关部门负责。

第五篇:政企合作——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新模式

政企合作——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新模式

引言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的改善、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寿命延长。然而,随着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壮大,老年人如何养老的问题,摆在了政府、社会和家庭的面前,发展养老产业、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紧迫问题。

在老年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养老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是公办养老机构,但随着养老事业需求的扩大,公办养老机构逐渐无法跟上步伐,而民办养老机构作为一种社会新产物,开始成为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潜力军。目前民办养老机构的运作模式有很多,本小组从新农村建设、高新区发展等政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得到灵感,提出政企合作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设想,详细介绍该模式的思想、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分析该模式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一、养老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2011年人口调查结果显示: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趋势,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均呈下降态势。人口死亡率上升的省份有18个,死亡率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特别是高龄人口数量增加的影响。

下表是我国2010和2012年人口比率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11-201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率均超过10%,并且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数据表明,中国早已跨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目前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社会养老福利服务产生巨大的需求。大体上,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服务需求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日常生活需求。子女由于工作原因无法提供足够的照料,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难以通过居家养老或是社区养老得到满足,加大了他们对于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

(2心理需求。“失独”老人与“空巢”家庭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生活得不到子女的精心照料,长期处于孤独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入住养老机构则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政策背景

中国养老体保障体制大致经历了三个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传统体制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会统筹试点及实施阶段,1995年3月以后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阶段。随着改革的发展,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地与时俱进,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考验。例如,该制度具有鲜明的两极分化特征:城市地区借鉴发达国家的退休制度,人们退休后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但是对于农村,却只有极少数人口能够享受五保制度,大部分人主要依靠家庭积蓄养老。这样的两极差距也加剧了社会矛盾。所以,我国需要建立起覆

盖面更加广的养老体制,让更多的老人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开始落实“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职能改革政策,将一部分职能交还于市场与社会,让市场和社会承担起原本就应该承担的责任。

按照“管办分离”“政事政企分开”的原则,我国应尽快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并鼓励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以统筹推进设施建设与机制建设,增强发展活力,确保养老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这有利于整合市场资源,防止贪污腐败,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养老福利服务需求。同时,这也要求产生相应的能够有效管理约束的社会组织,在社会与经济方面的监督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政府更好地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创造有利环境。

二、民办养老事业的优越性

为了解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我们主要选择了两家养老院进行了实地调研:公办的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养老院和民办的惠民养老院。通过对两家养老院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民办养老院在居住条件、服务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公办养老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居住条件优良

公办的万春镇养老院规模较大,最多容纳102人,且位置接近马路,比较喧闹。其院内有专职服务人员分别提供烹饪、清扫、洗涤等服务,但老人的饮食长期只有几种样式,且提供清扫洗涤服务的频率约为每周一次。相较之下,民办的惠民养老院规模较小,最多容纳50余人,且位于近郊,环境比较安静。养老院的房间宽敞舒适,每天为老人打扫房间,每三天为老人集中清洗衣物,饮食样式每天变换,为老人的基本生活提供了较优质的保障。

2.设施更加齐全

公办养老院院内活动范围小,只有部分社会人捐赠的少量健身器材。这些器

材中又有部分由于常年失修,处于闲置状态,根本不能满足老人锻炼的需要。其次,房间内的设置比较简单,床铺舒适度较差。相比之下,民办养老院附近活动场所面积较大,也有比较齐全的健身设施。同时,院内的床铺用品一应俱全且舒适,让老人生活的更加健康美满。

3.服务更加到位

民办养老机构还非常重视老人的身体健康,定期安排体检,并注意调节饮食。并且老人对于管理方面提出的意见,管理人员都可尽快解决,更加到位的服务和完善的管理使老人们的生活更舒适。

4.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健康丰富

民办养老机构不仅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还定期组织唱歌等娱乐活动,养老院附近的茶馆也为老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老人的生活。周末经常会有志愿者前来为老人们组织表演和活动,给老人们带来了快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公办养老院管理方面的一些缺陷和设施的不到位,老人的居住状况并不理想,这部分可能是由于国家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支持有限所造成的,由此看来,仅通过公办养老机构难以让大多数老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的养老生活。而民办养老机构良好的条件和完善的管理使我们看到了它的优越性,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升高,民办养老机构作为“托起夕阳”的朝阳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政企合作——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新模式

(一)政企合作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背景

1、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现存问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都主要依靠政府支撑和发展。但是,政府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项目都投入巨额资金,巨大的负担只会让国家运行举步维艰。因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民政部就明确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口号,社会福利事业向社会开放,打破由国家包办的局面,形

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随后,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各级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民办养老机构适当的政策支持,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推动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但是,由于政策落实得不到位,我国的民办养老机构在并未在政策支持下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调研中我们发现,民办养老机构仍存在以下问题:

1、规模较小;

2、资金不足——包括前期筹建资金和后期的运营资金;

3、市场需求低,入住率低下;

4、管理不规范,运营效果差;

5、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差,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6、社会观念传统,不信任民营养老机构

这些问题使得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养老问题的解决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阻碍了民办养老机构规模的扩大和影响力的提高。然而,我国愈发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将思考如何使民营养老机构得到迅速发展,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2、政企合作思想的产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发展,市场愈发活跃,市场各方参与主体也壮大起来,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这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等其他社会主体具有巨大的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来推动各方面的发展,让政府退居幕后,只起引导和扶持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政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开始运用到社会很多方面,如:政企合作以推动高新区的发展,政企合作搞好新农村建设等。

在政企合作发展模式的实践中,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亮点,也是政企合作与我们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最紧密的项目。柏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列。政府和企业签订协议书,采用政企合作的方式实施柏泉农场公共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柏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柏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柏泉村镇建设项目”等。企业按照政府审定的项目相关规划及设计方案要求,全部出资完成该类项目的建设,项目建成后移交政府管理和使用;政府则以资源作价返还

方式作为企业的投资利益回报。政企双方通过 BT 方式(政府购买服务)进行合作,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采用平等协商、协同运作的方式,协调合作中的利益关系,缓解矛盾,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政府利益与企业利益间的平衡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本小组在该模式取得巨大成就的影响之下,想到将该模式推广到发展民营养老机构的方面,以“政企合作”的方式推动我国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最终达到解决我国长期养老事业问题的目标。

3、政企合作模式的优势

“政企合作”在推动民营养老机构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1)保障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首先,养老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这种公益性就决定了政府依然要履行应尽的责任,不可全部交给市场。同时,养老机构的建立和运营是一项长期性事业,在短期内盈利的可能性极低,为了避免民办养老机构在高门槛前望而却步,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壮大,政府必须给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2)企业减轻了政府的负担。我国社会属于“未富先老”,大多老人没有能力承担自己的养老费用,全部由政府来承担养老事业又是困难的,因而政府需要寻求合作。企业作为市场重要的主体,具有资金充足、管理先进、人员齐全、运营效率高等优势,是政府合作对象的不二人选。“政企合作”既能继续让政府继续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又能相对减轻政府负担,同时企业的参与还能克服目前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管理落后、资金不足、运作效率低等缺点。

因此,要发展民营养老机构,推动整个养老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尽快加强“政企合作”的步伐。

(二)基本思想

“政企合作”模式的基本思想为企业和政府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发展民营养老公共服务机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

1、政府支持

(1)支持企业创办民营养老机构

我国土地归属于国家,国家具有土地方面的优势。因此国家可以为企业提供土地支持——在合作期间内企业可以无偿使用土地。这样,一直影响民营养老机构建立的巨额土地成本问题就得以解决,成本的大幅降低将可以吸引很多企业的目光。

(2)为企业后期经营提供便利

民营养老院能够建立只是合作的第一步,养老院的后期运营才是合作持续下去的关键,这就需要政府为企业创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后期经营提供便利。便利可以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如前所述,养老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前期投入多且收益见效慢。为了企业能持续经营养老机构,需要国家给予部分资金补贴,用于完善养老机构的医疗设施、补贴老年人饮食费用等,引导养老机构走上正轨。

其次,政府可以增加购买服务,减免水电费及税收,进行间接扶持。增加购买服务,就是安排部分五保户居民也能入住到这些养老机构中,享受好的医疗、娱乐设施和服务,逐步朝“使我国老人能安度晚年、乐享生活”的目标迈进。这也能够为企业所办养老院提供市场需求,提升养老院的入住率。

最后,政府可做好宣传工作。政府可以利用其社会影响力,增加媒体对这些养老机构成果的曝光,以引导社会传统养老观念的改变,为养老事业的真正发展做好充足的舆论宣传。

2、企业经营

企业在民办养老机构后期经营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养老机构有效运营。

首先,企业可以利用资金充足的优势。相比社会闲散资金,企业能较快的拿出一大笔钱来创办一家养老机构,同时企业正常的营业收入又能使企业保证养老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得到补充,这就避免了现在民办养老机构虎头蛇尾,能建立却无法持续经营的缺点。

其次,企业可以利用其管理优势。好的企业必然管理先进,具有充分的管理及经营经验。企业创办民营养老机构,将企业的管理及经营经验运用到养老机构中,逐步推进养老机构规范运营、管理,也可以改变目前养老机构管理不规范,私营老板不懂经营管理理论,使养老机构入不敷出的现状。

再者,企业可以利用其设施优势。养老院要逐步改变人们心中的落后面貌,就必须构建一些先进的设施,如健身器材、娱乐设施、自助设备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减轻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企业可较方便地为养老机构筹建此类设施。

最后,企业可以利用其人员优势。人员优势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优秀的人才,他们将为推动养老机构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第二,企业也要承担部分员工的养老费用,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点,给予退休员工进入养老院的费用优惠政策,这既为企业解决了退休员工的去处和费用问题,又能增加养老院的入住率,也能培育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企业形象。这些能部分解决目前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普遍较低的问题。

(三)内容

1.养老机构的地点选择

养老机构主要解决的是城镇养老问题,所以企业在选择建设地点的时候要根据城镇的特点以及养老行业的特点。具体主要需要考虑一下几点:

(1)远离闹市。老年人需要安静的环境,调查发现有些养老院就处于公路旁边,往来车辆产生的噪声给老人的生活和休息带来不便。

(2)尽量接近老人们的子女。调查发现在选择养老机构时,高达70%以上的老人更愿意选择离他们子女近的机构。中国人的家庭情节很重,子女养老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养老机构接近子女生活、工作的地点,可以为子女经常看望老人提供便利。

(3)提高入住率,形成辐射效应。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同的养老机构入住率是不一样的,位于城市中心的一些机构接近饱和,入住率很高,但是不能

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而有些郊区的机构入住率很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在建设养老机构时需要考虑入住率问题,尽量让一个机构能够形成辐射效应,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等级划分

这里我们将养老的对象主要分为三类:

其一是五保户。五保户老人是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由于一些乡镇存在少数的公办的养老机构,对于农村乡镇的五保户提供养老保障。在公办养老机构数量不足或是五保户老人自主选择民营养老院的情况下,一些五保户老人可以进入由企业创办的民营养老机构,这时政府需要单独补助,按照公办养老机构的标准进行恰当的改进。即五保户进入企业创办的的养老机构还是免费的,由国家保障。

其二是在没有入住养老院之前就缴纳养老费用的老人。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可以借鉴企业的养老保障制度。企业一般在职工在职的时候为职工预先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费用,职工本人在职时也为自己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费用。这样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在退休后享受一定的退休养老保险费用。这是企业的一项福利政策。民办养老机构引用这种模式,对于一些希望在自己老后进入养老机构的人,可以在之前每年缴纳一定的养老费用给企业,并与养老院提前签订养老协议。这样在这些人年老后就可以按照之前的约定以较低的费用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养老。当然这是自愿的。

其三是没有缴纳养老费用直接进入养老机构的人。由于国家已经在前期的建设中投入补助,所以企业在进行定价时是需要受到政府管制的,不能与单纯的企业办民营养老院价格相同,确保能够保障大多数人们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的能力。这些人直接申请进入养老机构。但是不会享受缴纳养老保险的人的待遇。

3企业资金来源

养老产业不同于企业一般的经营活动,企业必须了解养老行业的特点。养老行业具有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报慢的特点,对企业的资金是一个较大的考验。而

且创建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很多爱心人士在创办公益性项目后,因为资金等一系列问题而被迫放弃,这也是民办养老机构很难持续发展的原因。因此,政府和企业合作以后,政府有义务扶住企业的发展,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提供支持。结合上特点,养老院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以下几部分:

(1)企业自身的资金投入。一般情况下,经营较好的大型企业都有闲置资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在初期投入一笔资金投资养老行业,和政府合作建设养老机构。

(2)信用担保借款。政府可以和当地银行达成协议,利用政府的信用为企业作融资担保,帮助企业快速取得一部分资金,用于发展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后期运营中,企业有可能会遇到资金问题,为维持养老机构持续运营,政府可以提供担保,使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宽该企业的借款条件,帮助企业获得资金。

(3)社会公益组织资助。政府可以结合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养老机构。例如,政府可以牵线搭桥,让企业建立起和E基金、中国福利彩票等公益性组织的长期合作关系,借助这些组织的资助,让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同时为社会人士提供平台参与到其中,促进民办养老事业的发展。

4养老机构后期运营

在养老机构的后期运营上需要引进相关的设施来保证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如运动设施、生活必需品、床位等。政府由于其自身特点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政府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需要帮助企业寻找相应的老人运动设施供应商、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商、床位供应商等等。政府与企业合作来寻找供货方,既避免了寻找途径狭窄的弊端,又能通过政府的权威确保了企业能够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所需商品,同时,在政府的监督下,供货商提供次品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这样一来,民营养老院的整体质量必然得到提高,老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在企业的后期管理方面,应该采取企业负责,政府监督的模式。众所周知,企业的最大特点是盈利性,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企业会提高养老机构的经营效率。但是政府必须从中起监督作用,不能够让企业完全按照企业管理的运营模式去运营养老机构,他们需要考虑养老机构的特殊性,因为过分地逐利或是采取不恰当 的手段逐利可能会使养老院变成一个百分百的市场经济中的逐利手段,因此,这个特点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去融合养老机构的运营方式,才能推动养老院更好的发展。

另外,对于养老机构医疗设施及老人的心理建设等问题,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联系一些医院,和养老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老人提供定期体检和长期医疗服务。同时,政府可以安排一些义务心理人员来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解决老人的心理问题。

5相关产业带动

养老事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养老保健品产业、医疗产业、老年人文化产业、保险产业等等。尤其是当政府与企业合作兴办养老院时,这个带动效应将会更大。为了利用这一机会使得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引导,结合当地的特点,抓住机遇,立足现在,大力发展经济。

首先,与当地政府合办养老院的这一企业必然会在自己的领域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从外面进入的各项新投资如果是参与合办民营养老机构的企业需要的,政府可以将投资先拨给这一企业,也就是说,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相当于将投资受限引入这个企业。这个企业可以在当地进行再投资,从而更好地促进这一地区所有相关企业的发展。

其次,养老事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该地区护理、医疗等服务产业的发展。养老事业的相关服务项目可以带动当地人民的就业。例如,当养老院需要有关老年人的服务的岗位时可以在当地进行招聘,然后进行相关的培训,以促进当地人民的就业。

(四)政企合作模式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由于政企合作发展民营养老机构的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体制尚不完善,且政企合作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政府过度干预

我国政治体制中,“大政府”一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对公办养老机构的统筹管理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对从筹建、审批到后期监督、补贴拨款等的每个环节进行,政府均掌握控制权。这样一种办事方式的惯性,有可能在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中变成过度干预,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甚至导致政府和企业的矛盾。

政企合作模式特点为政府积极推动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在此过程中政府一定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政府要改变在管理公办养老机构时对于经营、管理事务“一手抓”的主导角色,而应更多地放权给企业,只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让市场机制遴选企业,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企业积极性,发挥政府与企业优势的最佳组合,以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2.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由于发展民营养老机构的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规章制度对此进行规范;且我国正处于法制化进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尤其是公共服务方面的法律仍存在“无法可依”或“少法可依”的状态,使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成为难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的选择方式,政府的补贴方式、补贴额度,养老机构资金、经营困难时各方应负担的责任,政府对企业监督制约的程度等。

政企模式的有效运作必须以可行、清晰、完整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因此,必须尽快推进政企合作兴办民营养老机构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有效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明确双方责任,为双方职责划分确立法律依据,以便使企业和政府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发挥政企合作的优势。

3.政府和企业的双重风险

在民办养老机构的筹建、运营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政府和企业作为合作方,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对于政府来说,需承担企业资质和经营能力的风险。因为对企业的遴选、监

督等都尚未形成机制,中标的企业有可能资金实力、社会责任感不足,或没有能力有效运作养老机构。且政企模式项目一般都有投资回报慢、开发建设时间长等特点,在民营养老机构初期建设时期,效益较低,若企业出现资金困难等问题,则很有可能中止合作,这就使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面临困境。

对于企业来说,需承担政府侵吞经营利益的风险。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存在以权谋私的机会,有可能出现克扣企业的运营补贴等行为。如果企业的利益被政府侵占,则会失去经营的积极性,民营养老机构也很难维持下去。

为防止出现政企矛盾导致民营养老机构出现问题,减少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应建立合理的企业遴选和管理方案,明确企业进入养老机构项目的具体条件、空间及程序,同时,建立规章制度制约政府的权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政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总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民营养老事业已成为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趋势。采用政企合作的方式,结合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企业的资金、管理优势共同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为解决民办养老机构的困境描绘了一幅蓝图。当然,政企合作模式也有很多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规范,让产业这一托起夕阳的朝阳产业蓬勃发展。

下载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办法

    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本市民办职业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规模养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幅度提高养殖业效益和增加养殖户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按照“稳定猪鸡料食畜,大力发展......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和建议5则范文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为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省政府于2010年提出......

    技术机构现状和问题

    当前质检机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衡水市质监局李国斌 质量技术监督涉及宏观调控、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工作涵盖面广,技术性强。拥有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技术监督......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很久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在黄土地上一生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广大农村“空巢老人”数量急剧增加,老年人的精神负担和生活负担越......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蔬菜产业不仅是现代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更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菜蓝子”工程。如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本土蔬菜供应能力,彻底解......

    区体育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为条件,休闲、娱乐、健身为主要目的,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整个旅行游览过程中将体育作为主要内容与手段的旅游活动。体育既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