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3 08:0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龙山县统计局2004-04-02 16:53:38

龙山县商业随着我县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我县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488万元,比2002年增长9.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9.3%。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10.1万元,比2002年增长9.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9712.1万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342万元,二者占了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7.0%;其中:个私经济贸易、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46848.9万元,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1%,个私经济商业已成我县零售市场的支柱力量。整个商业发展形势虽然较好,但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第二轮扶贫开发以及湖南省实施湘西开发的战略机遇,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快商业的发展。

一、龙山县商业发展现状

我县商业在全县大开发、大建设和大开放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县各类商业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商业企业个数迅速增多,规模日渐扩大。

商业经营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服务更加良好。批发贸易业方面:

生产资料批发业以生产、投资活动为中心,苦练内功、强化服务;生活资料批发业在商业经纪与代理业的冲击下,在改变经营策略,如搞批零兼营或在批零兼营中增加零售比重。零售贸易业方面:新型的经营方式,如连锁经营和代理交易得到了发展。餐饮业方面:增加了服务种类,形成了以正餐、快餐为主,冷饮、茶饮和地方小吃等为辅,各种类共同发展的格局。

零售业经营业态日趋合理,超级市场迅猛发展,精品服饰、眼镜、珠宝、通讯器材等有特色的专业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购物。城镇街道建设已初具规模,街道两侧商店林立、招牌鲜艳,街上、店内人群涌动,充满了浓浓的商业气息。总之,我县商业基本上满足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需求。

1、商业网点与从业人数

2003年末,全县城乡商业经营网点共有12536个,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经营网点有10988个,餐饮业经营网点有1548个。全县商业网点中个体户有11345个,占全县商业网点的90.4%,个体户网点中批发零售贸易业有9885个,餐饮业有1460个;全县商业从业人数为30840人,其中贸易业为26946人,餐饮业为3894人。

2、零售贸易业业态

(1)百货商场:规模较小,数量也很少,主要有县百货商场。

(2)超市市场:全县共有超市市场6个,从业人数共290人。其中新龙超市是总部在外地的连锁超市门店,是唯一的连锁超市,也是我县规模最大的超市,其销售要占整个超市销售的6成多。总部在本县的连锁超市总店目前还没有。

(3)专业(卖)店:近年我县专业、专卖店有较大的发展,已达242个,主要经营品牌服饰、中西药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音像、首饰和空调等。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营业面积大多不足50平方米,而且经营商品的档次大多属中、低档,缺少高档品牌。其中虽不乏连锁专业店,但都是连锁专业分店。

(4)便利店、杂货店:这是我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经营业态,有5256个之多,经营的商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了群众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

3、商品交易市场

全县上年末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1个,按类别分,其中:综合市场39个,专业市场2个,按经营方式分,批发市场2个,零售市场39个。2003年全县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38000万元。

二、龙山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商业虽有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水平还较低,商业的发展跟不上第二产业较快发展的步伐,与把我县建成大湘西旅游圈的重要区域和文化旅游大县的战略的要求,更有较大差距。总之,问题较多,需我们足够重视、认真研究解决,以使我县商业伴随工业第二次创业、旅游业的兴起乃至整个经济大发展,得到更快发展。

1、商业企业规模偏小,店子缺少特色。

我县商业企业中个体经营户占了90.4%。由于个体户资金有限,所以除几家超市、百货商场和大一点的专业店外,、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经营设施普遍简单。店子也由于资金有限和经营理念陈旧的原因而无特色,店子大多以一间为主,少有2间以上的,而且店面装修千篇一律。

2、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不全。

由于缺少商业发展综合规划指导,商业网点布局显得零乱、无序,经营网点设立随意性较大,不合理。多数网点区域没有公共厕所、公共过道和休闲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同时对消防设施建设也不够重视,使得许多商业网点服务功能不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较多不便。

3、经营理念落后,经营方式、业态单调。

我县商业的经营观念不够解放,大部分还是运用的传统、保守的经营方式。由于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良好的服务及商业诚信,先进的经营方式还只有连锁配送和代理交易,且数量极少,电子商务等先进的经营方式在我县还是空白。

我县零售业业态以小型便利店、杂货店为主体,经营的商品大部分是档次较低的大路商品。少数综合性百货商场及专业、专卖店经营规模也不大,同时百货商场经营的商品种类残缺不全;专业店该类(种)商品的规格、品种及品牌也不全。超市虽快速发展,但由于在我县是从无到有、属新生事物,个数还不多,在全县商业中所占份额还很低,除个别外规模上也只能称小超市,缺少大超市及商业中心。

4、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还不快。

我县商品交易市场虽然已有41个,但综合市场和农贸市场占了95.1%和97.6%,专业市场和工业品批发市场显得过少。市场基础设施差,绝大部分是棚架式或露天式市场,极少数还是马路市场。市场规模普遍小,没有成交额过10000万元的市场,成交额过5000万元的市场也只有2个。市场内经营户多为小商小贩,经营的商品多以农副产品和低档的工业品为主,质量也无法保证,假冒、伪劣、变质和污染商品经常出现。

5、商业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商业绝大部分属个体性质,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加上县里近年来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投入,致使近年商业投入不足。不仅有流动资金投入不足,也有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不仅有商品市场外投入不足,也有商品交易市场投入不足。

三、加快龙山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县商业发展要紧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基本思路应是:在扶贫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把我县建成大湘西旅游圈重要区域和文化旅游大县的战略选择为主线,突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来实现商业的大发展。

1、强化现代经济意识,明确商业的重要地位。

商品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商品价值的实现,生产要素的获得,再生产的循环都只有通过流通市场才能解决。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商品只有通过商业流通业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商业流通是产业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城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因此,我们要重视和研究商业的发展,确立商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制定科学的规划,营造良好的环境。

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商业中短期发展规划,使商业沿着科学轨道快速、健康发展。

在发展环境上,首先要严格依法治理商业市场,切实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制环境;其次要在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的同时,制定一些发展商业的优惠政策,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扶持作用,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3、扩大商业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着力改变我县商业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的现状。要尽力促成引进的相对大点的超市和重点批发企业扩大规模,把它们打造成商业的航空母舰;要积极引导、扶持、推动有条件的商业企业上规模,形成一大批中等规模的企业,使我县商业在规模上形成大中小型相结合的金

字塔型的合理结构,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4、着力调整经营方式和业态,大力发展新型商业。

我县商业一定要更新落后的经营观念,积极发展现代新型商业,通过优先发展新型商业,调整商业结构。

在调整经营方式方面:要在巩固发展原有可行的经营方式的同时,逐步确立连锁经营在商业中的主体地位,既要大力发展连锁商店分店,又要积极建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由于我县尚无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和加盟外地连锁总店的地域局限,连锁经营业的扩张受到了制约,因此,建立连锁龙头企业势在必行;另外,要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现代全新的经营方式,它实现了商务活动与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大力支持我县商业企业积极发展网上商店、网上购销,加快商业流通信息化步伐。从而使经营方式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在调整业态方面:要加快形成以大型超市为龙头,以中型超市、百货商店和专业店为依托,以众多便利店等小型商店为主体的、各种业态相结合和大中小规模相结合的合理业态结构体系。

5、加大投入,加快商业发展步伐。

为了尽快改变我县商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必须加大投入的力度。

在固定资产投资上,针对商品交易市场和商业街道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和布局不合理的落后状况,以及某些重点商业企业商业设施改造缺乏资金的困难局面,在积极建立银行支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鼓励民间投资的同时,要加大商业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内联外引,鼓励外资和外地资金投入我县商业。

在流动资金投入上,主要是要尽量取得银行支持和想方设法用财政周转金扶持。

[龙山县统计局卢信成供稿]

第二篇: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葫芦岛市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系列分析之二

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流通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市商业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企业快速发展,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商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多种形式的新型商业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商业的兴旺发达,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又极大促进了城乡市场的繁荣活跃,商业市场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一、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现状

(一)商业企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商业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城乡商品市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了快速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我市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单位1725个,从业人员20586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40.0%和7.1%。2008年,全市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实现销售额127.4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单位119个,实现销售额92.9亿元;全市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单位183个,从业人员6344人,实现营业额4.7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单位33个,实现营业额3.7亿元。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个体户达5万多户,从业人员12.7万多人。2008年全市实现商业增加值49.6亿元,占第三产业的27.8%,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19.2%。经过几年的发展,商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

2008年我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私营企业法人单位1253个,从业人员14396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96.7%、58.8%;股份有限公司49个,从业人员1708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157.9%、82.1%;股份合作企业19个,从业人员230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137.5%、60.8%;有限责任公司220个,比2004年增长

182.1%,从业人员3187人,比2004年下降11.6%;国有企业法人单位59个,从业人员2580人,分别比2004年下降65.9%、50.9%;集体企业法人单位198个,从业人员1740人,分别比2004年下降55.6%、60.3%。几年来,随着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的私营、个体、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快速发展,国有经济逐渐退出,市场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到2008年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不含个体)法人企业占总体单位数的86.2%,比2004年增加了30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83.6%,比2004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国有和外商投资法人企业占总体单位数的4.1%,比2004年减少了8.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17.8%,比2004年减少了5.5个百分点。到2008年末,个体批发零售业4.6多万个,住宿餐饮业5千多个。经过几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商业流通领域多方式、多业态共同发展

几年来,我市商业流通领域迅速发展,商业企业经营方式发生新变化,新兴业态不断兴起。形成了以大型百货商店、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连锁代理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新的商业流通格局。专门零售店、大型百货商店占据市场主体,到2008年末有专业店431个、专卖店174个、便利店45个、百货店26个,从业人员占零售业的92%,零售额占零售业的93.8%。一些汽车、建材、服装、药品、食品等专业店在我市迅速发展,销售额快速增长。作为现代流通领域重要标志的连锁经营在我市也迅速发展。肯德基、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葫芦岛市新兰花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等连锁经营企业,店铺数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市连锁经营的业态有超级市场连锁、专业连锁、餐饮业连锁,经营范围有电器、食品、药品、化妆品、日用品、图书等。连锁经营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成为开拓市场,扩大需求新的增长点。

(四)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到2008年末,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4年增长62.5%,其中城镇居民的商品性支出比2004年增长39.4%。人们吃的讲营养健康,穿的讲舒适品牌,用的讲高档豪华。旅游、健身的人多了,买车、购房的人多了。居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层次和水平逐步提高。到2008年末我市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汽车类销售额7.2亿元,比

2004年增长75.6%,汽车销售额的大幅增加,带动了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快速增长。同时,通讯器材类实现销售额1亿元,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实现销售额3.6亿元,金银珠宝实现销售额0.5亿元,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销售额17.5亿元,建筑装潢材料类实现销售额3.2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20.2%、38.5%、150%、24.4%、316.8%。

(五)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增多,经营比重不断提高

2008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单位119个,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单位33个,分别比2004年增加77个和3个。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不含个体)的6.9%,实现销售额占总销售额(不含个体)的72.9%,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通过几年的发展,大型商业企业不断增加,年销售额超亿元的批发零售法人企业达12个。2008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不含个体)的18.0%,实现销售额占总销售额(不含个体)的78.7%,实现利润总额0.04亿元。总的看,限额以上单位数占总体单位不到20%,但销售额达到70%以上。限额以上单位从经营规模和所占比重都是我市商业流通领域的主导力量。

二、商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限额以上住宿和零售业经营业绩欠佳

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我市限额以上住宿法人企业14户,实现利润总额为-1587万元,亏损面达50.0%。我市住宿企业主要受季节因素影响,旅游旺季时客房和餐饮爆满;旅游淡季时,客房和餐厅萧条冷落。限额以上零售业总体运行质量不高,表现为盈利低。全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7%,利润总额为-778万元。由于商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多激烈,为了扩大销售,商家纷纷采取让利、优惠等促销措施,把利润降到最低,造成企业运营成本较高、盈利水平低下。

(二)新型商业经营模式辐射力还不强

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几年来在我市有了一定发展,但数量规模偏低。一是所占市场份额较少,占据我市零售市场主要地位仍是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到2008年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7.8亿元,其中连锁经营的零售额不到4%。据统计,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连锁企业营业额已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0%—60%。二是连锁经营企业的分店数量少。最多的只达到十几个分店,与先进地区比差距很大。

(三)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仍然较弱

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人们对今后生活还有后顾之忧及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消费支出,对居民的即期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储蓄意愿明显增强。2008年末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7.8亿元,比2007年增长23.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使农民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

(四)农村商业网点不健全,经营品种单一

目前,农村的商业网点基本以个体私营商业为主,经营品种主要有食品、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民不仅要购置彩电、冰箱、洗衣机、家用电器,还要购置服装和中档消费品。这样购买力大量流入城市,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

三、加快商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十一五”期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国家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的大环境下,我市商业市场中的不利因素将在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为保持我市商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城乡居民的有效购买力是推动我市商业市场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首先,要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一是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增收;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制

步伐,通过提高企业效益增收;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就业率,带动中低收入阶层增收。其次,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开发特色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目前我市建有无公害的蔬菜基地和牲畜基地,其商品深受百姓欢迎。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带动农民致富。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努力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国家“十一五”建议中提到的,积极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

(三)推进流通企业大型化、现代化,积极培育新兴业态

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重点培育市百货大楼、宏运商厦等大型商业企业,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商业企业要不断引进国际及国内知名品牌,提高消费档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商业企业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要吸引著名商家、连锁企业等进驻葫芦岛,推动我市流通企业大型化、现代化。另外,要积极培育新兴业态,使其成为我市流通领域新的增长点。

(四)加强农村商业设施建设,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

现在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很不完善,严重欠缺。存在着购买日常用品买难、销售农副产品卖难的困难。在“十一五”期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农村现代商业设施建设,深度开拓农村市场,鼓励流通体系向农村多渠道延伸。培育和建立适合农民消费水平和需求层次的零售业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在资金上、政策上对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加以扶持。每个乡镇要建一个日用品超市、农副产品主产区域要建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以乡镇

为重点、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城市与农村一体化的流通网络,全面提升农村商业设施的整体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旅游业,是融食、住、行、购、游、娱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是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的朝阳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实施和区域大交通格局新变化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市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业,增强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我市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状

我市的旅游业正在逐步启动,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领导重视程度在增强。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研究旅游发展思路,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启东发展未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来抓,从理顺体制入手,组建启东市旅游局,负责市委市政府各项旅游决策的落实,履行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业务指导、资源整合和行业管理的职能。同时,专门研究、制定扶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2.规划编制工作在推进。市政府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实施总体规划和分项目规划同步进行,逐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目前,全市已编制了《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圆陀角区域概念性规划》、《圆陀角区域详细性规划》和《启隆北湖地块发展战略研究》等“三个规划和一个方面研究”,并部分通过了专家评审。《吕四海洋风情区概念性规划》、《新湖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圆陀角重点区域深化设计》、《圆陀角旅游总体规划》等已进入设计和启动阶段,为全市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引领作用。

3.项目投资力度在加大。近几年,由于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参与旅游投资的双重因素的影响,全市旅游项目建设正在快速加以推进。一是政府性投资正在加大。投资200多万的吕四洞宾广场完成招投标,已进入施工阶段;投资800多万的圆陀角老景区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投资1000多万的黄金海滩风景区项目已进入地质勘探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即将进入施工阶段;投资2000多万的鹤城公园改扩建项目正在编制方案,下半年将正式开工;同时大桥主题公园项目已摆上议事日程。二是社会投资的重大项目进展加速。恒大一期项目超五星级酒店、国际体育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全面开工;浙江新湖工作团队进驻现场,正在进行清滩理赔、规划设计和围堤前期准备工作;投资6个亿的博圣大酒店(环球大厦)全面进入内外部装修阶段,将形成集超五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商贸、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中心。滨海工业园龙豪海景湾大酒店、海韵广场等项目也都已经开工建设。以藏缘葡萄庄园、田仓农业园、盈康农庄等为代表的生态观光农庄、乡村旅游点纷纷加快了建设步伐,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4.游客接待能力在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行业总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市共有旅行社5家、旅行社服务网点6家,景区2家,星级宾馆8家,其中四星2家,准星级宾馆3家,接待内外宾客的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市政府还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旅游交易会,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站、楼宇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宣传营销效果。

5.提高素质问题在注重。我市的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管理,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努力打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市旅游局制订下发了《启东市旅行社管理百分量化考核标准》等文件,明确了全市旅行社的考核标准,确保旅游企业规范运作;组织开展全市导游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在全市旅游行业中组织开展“牵手世博,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和“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制订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指导督促旅游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面临问题

全市的旅游业经过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广大旅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由于历史的、基础的、客观的原因,我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三个“不相适应”:

1.旅游事业的总体发展与启东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偏低。我市旅游业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在全市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都偏低,与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在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地位都不相符。今年1-6月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亿元,实现旅游行业总收入8.3亿元,而旅游增加值只有2亿多元,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左右。二是旅游体制机制不健全。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我市的旅游业发展刚刚起步,相比兄弟县市,我市的旅游业政策还不完善,特别是扶持政策缺乏力度。投融资平台尚未搭建,旅游业发展受到资金瓶颈的制约。三是旅游投资项目偏少。启东靠江靠海靠上海,拥有丰富的江海资源,但旅游项目的招引力度还不够,旅游项目也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后备项目数量不多。

2. 新增旅游景点的建设速度与崇启大桥竣工通车的时间节点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旅游景点少而小。目前,我市成型的景点仅有2个。启东虽有许多特色旅游资源,但现有景点小而散,缺乏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下消费的景点;旅游线路缺少亮点和厚度,旅游收入缺乏支撑点。二是旅游项目建设不快。由于旅游项目的相关报批手续特别是土地等制约,已在手的旅游项目建设起步较晚。新增的旅游景点如恒大一期和浙江新湖等还在前期准备和开工阶段,建设的工期较长,与崇启大桥通车的时间节点有所脱节。三是旅游特色商品匮乏。缺乏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开发宣传的力度也较小。

3. 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与品牌旅游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旅游人才匮乏。旅游业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行业文化积淀比较浅薄,行业培训能力也很有限。由于我市旅游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懂旅游、懂管理、懂外语的专业人才更显匮乏,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二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大多数旅游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业培训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旅游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旅游的软环境建设、企业的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管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旅游市场秩序还需进一步治理和规范。

三、对策建议

未来五年是启东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打造“江风海韵北上海,蓝天碧水新启东”旅游品牌的重要时期,未来五年对启东旅游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努力实现我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深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意义的认识。旅游业以其游客的广泛性,消费的多层次性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中具有相当活力和生机的产业。我们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城市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旅游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是人文交流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人们都渴望探求未知的世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旅游,可以推动广泛多样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信,使人们以更加包容的心态面对多元化和多样生态,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旅游,又是一种产业,是低碳产业、无烟工业,是传统服务业中的主打产业。它是一种战略性、综合性的支柱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城市软实力建设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旅游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综合性产业,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资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和投资环境,城市人文气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软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要树立大旅游大发展理念,真正认识到旅游业是县域经济的一个支柱,第三产业的龙头,抓旅游业也是抓经济发展,抓旅游业也是抓城市软实力建设。

2.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完善。规划作为开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旅游业布局、发展速度和效益。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要把其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统筹规划,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时都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当前,要以《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基础,重点完善《圆陀角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圆陀角区域详细性规划》、《吕四海洋风情区概念性规划》等各项规划,逐步形成以总体规划为统领,分区和专项规划为支撑,项目规划为着力点,各级规划相互衔接、统筹协调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圆陀角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定位,要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标准,全力打造生态观光、运动休闲、科普教育、会议会展、度假于一体的江风海韵体验基地、长江口生态度假基地。

3.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当前我市旅游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内外部环境和条件都有利于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要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扶持。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旅游业发展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来对待和扶持,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市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财政支持、金融支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扶持,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旅游业由部门单一管理向社会综合管理的方向转变,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形成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整体联动的格局,共同推动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4.加大旅游业对外开放的力度。旅游业是一个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综合性极强的经济产业。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投入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与工业大招商一致的理念,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促进大招商,争取大支持,带来大投入,换来大发展,努力提升我市旅游开发的档次和品位。要按照争取上级支持、吸引外来投资、激活民间投资的思路,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我市的旅游产业。要不断推动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之间的联合,培育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旅游企业集团,带动全市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如最近我市与上海崇明签订《崇启旅游友好合作框架协议》就是一个成功的探索。崇启两家将立足自身资源与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实施两地旅游友好发展战略;不断突破区划界限,加强双方在交通对接、项目建设、市场促销、市场开发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两地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5.加紧已动工兴建景区建设。充分利用崇启大桥即将竣工通车的机遇,相关景区建设应与大桥建设保持同步。加强旅游项目各项行政审批的服务,确保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相关报批手续。加紧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具体要做到景区道路基本畅通;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和公交车站点旅游景点名称的设置,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旅游厕所基本达标;景区停车场增加停车位,满足游客的需要;旅游安全和资源保护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营造良好的氛围;创建旅游产品品牌,旅游商品、纪念品要保证质量,具有文化创意;旅游餐饮要体现江海特色,利用美食吸引人气;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展示滨江临海城市的良好形象,使游客在启东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有收获、基本满意。

对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配合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建设旅游强县为契机,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业素质,提升

行业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全县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我就如何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向大家谈一点个人想法。

一是明确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在“十二五”期间,我认为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一是坪坝营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唐崖河旅游区;二是注重策划创意,在重点景区或是县城中心策划一台武陵山多民族文化娱乐节目,常年演出,对游客开放。三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运作机制在县城至平坝营生态旅游区选址建设旅游购物超市,有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二是合理规划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是:全县形成以坪坝营生态旅游区为龙头、以“„一心‟、„两带‟、„五区‟”为构架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一心”:即以县城为中心的游客集散聚集中心。“二带”:就是官坝水脉苗寨至朝阳库区旅游走廊和麻柳溪至二仙岩旅游观光带。“五区”:坪坝营生态旅游区;唐崖土司城至金峒土司遗址民俗文化旅游区;黄金洞地质奇观至星斗山森林观光区;二仙岩神奇湿地休闲科考揽胜旅游区;以忠堡大捷红色旅游主题体验区)。

三是完善旅游项目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坪坝营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二仙岩生态湿地观光开发区、黄金洞旅游区开发项目、官坝土苗风情园项目和土司皇城开发项目已进入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项目规划项目库的契机,加强我县旅游项目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县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坪坝营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唐崖河旅游区建设和官坝水脉苗寨建设;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规划主要有:在《咸丰县旅游总体规划》的整体框架下,编制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发展规划,编制区域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二仙岩湿地旅游发展规划。

四是加大财政对旅游发展引导性投入。县财政适当安排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点)配套设施建设的引导性投入、重大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和旅游包机、专列及组团(社)的奖励。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县旅游发展的专项投入。国有旅游资源和企业整体或部分转让、拍卖的收益,专项用于旅游业的发展。全县退耕还林、农村能源、乡村公路、扶贫开发、民族发展和以工代赈等专项资金使用,应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

五是加强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快推进现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实现旅游经营公司化、市场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建立多元的旅游投融资主体,吸引鼓励县内外多种经济成份、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尤其是优势企业投资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开发旅游项目,发展壮大旅游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引导旅游企业切实履行法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鼓励旅游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体系认证。

第四篇: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主要面向农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型经济组织,具有经营机制灵活、贷款手续简便、审批省时快捷等特点,对激活民间资本市场、缓解农村资金短缺和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我省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资本总额、贷款余额均居全国前列。但由于尚处于成长初期,其自身经营和外部监管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

我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政策引导,民企催生。2006年中央1号文件“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提供了政策依据。近年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迅猛,金融机构存差逐年扩大,私有资本储备充足,民间融资日趋活跃,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土壤。2006年8月,在民营经济最活跃的霸州市胜芳镇,由两家民营企业发起成立了我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万利通小额贷款公司。

当时,我省虽不属于国家确定的五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省份,但出于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各级地方政府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普遍持积极态度。万利通小额贷款公司出现后引起省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考察,并召开现场会,予以大力推广。到2008年5月末,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70多家,注册资金达30.5亿元。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二)加强管理,规范发展。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后,省政府迅速研究落实措施,于2008年10月印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市场准入、经营行为、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小额贷款公司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全省开展了整合达标和重新审批工作。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6月,我省对已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清理整顿,其中,122家达到规范标准,达标率92.4%;一些不达标的逐步退出市场,经营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市场秩序得到优化。

(三)有序发展,初见成效。经过规范整合和重新审批,我省小额贷款公司稳步走上了规范运作、快速发展的轨道。到2009年底,我省共有经省金融办审批备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小额贷款公司150家,约占全国总量的23%,注册资本达87亿元。2009年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3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业自律也初见端倪,逐步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障碍和误区。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总认为发展经济有众多正规金融机构就够了,对搞活民间资本市场讳莫如深或不屑一顾;对于解决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没有紧迫感,缺乏责任感,更谈不上千方百计去探索和开拓新的融资渠道。认识上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另外,也有少数人鉴于历史上曾有过令人惊恐的金融风险案例,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心存疑虑,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尚属试点,上级没有硬性指标,何必自讨苦吃。这些思想无形中给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又增设了一道思想障碍。

(二)法律地位不明确,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发展。时至今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还是依据国家银监会、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文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准入条件、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尚无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其自身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在实际运行中,负责行使监管职责的部门也并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监督管理没有法律依据,难免形式化、行政化和随意性。使得监管部门不够理直气壮,放不开手脚;许多小额贷款公司也觉得限制太多,往往坐失良机,影响经济效益。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一般被界定为非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个公司制企业,它理应遵循《公司法》去规范运作,可现在的政府文件却规定了许多超越《公司法》之外的条条框框。如必须几个股东、股东的股份必须符合规定比例、注册资金层层加码、不得越界经营等等,这些都是公司难以理解的事。因此,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使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公司依法经营,已成为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

(三)政策不完善,监管需加强。综观各地出台的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限制和监管政策多,鼓励和扶持政策少,审批程序复杂繁琐,准入条件苛刻,进入门槛太高,在股东数量、持股比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方面设限过多,使许多有能力并期望进入该领域的组织或个人望而却步。同时,还存在着多头领导和监管,议事拖拉、行文费时、办事效率低等现象。据反映,申办一个小额贷款公司需要100多个公章。从各地情况看,多为由多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日常监管往往责成某一部门兼管,监管主体不明确、不确定、不固定,有效约束不足,极易出现漏洞,引发潜在风险和增加不稳定因素。如有的受利益驱动,违规集资融资,盲目扩大资本金规模,超规定放贷;有的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和防控能力较差,一旦出现风险,往往采取非法手段,甚至使用暴力手段去收贷,给社会稳定埋下隐患;有时由于监管力量不够和经验不足,特别是对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损失拨备、贷款集中度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资产流动性等专业和审慎监管不能有效进行,更无法开展行之有效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四)管理水平低,运作不规范,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一是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业务技能普遍较差。多数没有从事金融工作经历,且缺乏正规培训;聘请银行退休人员担任高管,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特别缺乏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政策取向、产业前景敏感性和前瞻性的认知。二是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即使国家有规定,内部有制度,也不能严格执行,随意性比较大,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如不坚持“小额、分散”原则,超限额贷款给一些大企业或地产商,违背了国家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三是防风险能力差,防控措施待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是金融机构的衍生品,也是高风险产业。由于防风险经验缺乏,配套措施不完善,致使贷款被骗或形成呆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2008年唐山市某小额贷款公司未按照单笔贷款不得超过资本金5%的原则,对某企业贷款1000万元,用于偿还到期银行贷款。由于银行未对企业续放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强力清收400万元后有600万元形成风险。四是治理结构欠佳,有效制衡缺位。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能严格按照公司制或股份制原则运作。一些主投资人往往通过近亲属变相入股等方式,形成主投资人绝对控股的“一长独大”现象,放贷决策个人专断,在公司内部形不成有效制衡机制,其他股东作用难以发挥,利益难以保证。

三、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高度重视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搞活民间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认识小额贷款公司是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试点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负责、放手探索、大胆试验,做到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一方面要积极审慎地扩大试点范围和数量,扩大覆盖面,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鉴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定位是“支农”和“支小”,服务对象以低端客户为主,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其经营投向,对真正“支农”和“支小”的,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在创建初期可以免征或减征。同时,积极探索构建财政风险担保与损失补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对小额贷款公司信贷投放的杠杆作用。

(二)制定专门地方法规,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依法监管和经营。鉴于当前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法规缺位,应尽快制定《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法人条件、经营范围、业务规范、行为准则、处罚规定和执法主体,为保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权益和进行有效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激活民间资本,对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社会资金供给、优化资本配置、促进良性竞争具有积极作用,要按照《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中由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的规定,在法人治理、风险控制、经营管理及支农服务等方面达到标准和条件成熟时,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制,列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序列。

(三)建立既严格审慎又符合实际的准入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管体系。在国家出台专门法律法规前,小额贷款公司应遵循《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去规范。鉴于目前准入条件太高,操作程序复杂,甚至有些脱离实际的状况,应将准入条件回归到国家银监会提出的标准或略有提高,切不可层层加码。如股东人数可多可少,不要一律看齐;注册资金上下要有一个幅度,不宜规定太死;经营区域不宜限制过死,企业毕竟要讲经济效益;银行资信证明、法律意见书等自然人不易取得的证明文书,也不必作为强制条件,以防出现弄虚作假,适得其反。

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主体和监管职责,建立风险处置预案,提高综合监管能力。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根据各地经济发展需要和管理能力,科学规划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数量,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谁处置风险”的原则,切实承担起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责任,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防范可能引发的各类金融风险。各级银监机构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及其改制为村镇银行的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股东任职资格、公司治理、注册资本真实性的审查及是否超范围经营;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开户和账户封闭管理等。

(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防控风险能力。要切实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制度建设,可参照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贷款管理、岗位责任、风险防控等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公司实际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坚决克服不按制度办事或有制度不执行的的不良倾向;要建立精干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作用和相互制衡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公司决策水平和防控风险的能力;要联合人民银行、银监局及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为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专业培训,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变目前的粗放经营状况。

(五)加强业务指导,开展行业自律。小额贷款公司是正处于成长初期的新生事物,政府应切实加强相关的理论政策研究,并在发展环境、信息服务、人才引进、经验交流等方面给以适当的帮助,进行有效地业务指导,促进其健康发展。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正在酝酿成立,政府应给以支持,鼓励其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方面协助有关部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使之在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篇:我市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5月11日)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林业在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对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

一、我市林业发展现状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9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8,已建成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3个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70万亩,保护区野生动物370余种,野生植物1100余种。“十五”期间,造林绿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森林资源管理有了长足进步,林业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森林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同步增长。

二、目前在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生态脆弱问题仍然存在。森林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控制。在东部山区,柞蚕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现有的190万亩柞蚕场中有70万亩已经严重沙化,柞蚕场的生态改造及发展柞蚕的替代产业任务十分艰巨。此外,绒山羊产业发展较快,但随之而来的过度放牧问题日益突出,造成植被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台安西部,林农争地矛盾比较突出,有7个乡镇不同程度的存在土壤沙化问题,总面积近10万亩,占台安耕地面积的10,西部土壤沙化治理问题亟待解决。

(二)林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尚需及时跟进。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明晰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的管理体制不适应林地、林木合理经营和流转的需要,缺少森林资源评估、林权登记管理、林业科技法律信息咨询等机构,不利于对林业资源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三)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基础薄弱,林业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优势不明显,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林业产业现在仍以粗放式分散经营为主,缺少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

(四)矿山复垦速度缓慢。矿山开采对林地破坏较大,造成水土流失,粉尘扬沙,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采矿后的林地恢复十分困难,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部分业主只管采矿、赚钱,不愿复垦、绿化植树。据统计全市尚有矿山开采破损的11.8万亩林地亟须恢复治理。

(五)村屯绿化工程尚待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尚未得到彻底改善,乡镇特别是村屯周围的林网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城建、农业、水利、林业整体协调不够;绿化品种单一,适于绿化、美化的品种较少,远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三、建议与对策

建议各级政府把林业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利益,为农民谋福祉,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加快林业资金投入,推进生态建设步伐。农村税费改革后,部分地区集体经济薄弱,对林业发展投入能力不足。由于林业投入大、见效慢、回收期长、比较效益低,农民对林业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在林业发展上增加投入。特别是林业有较强的公益性质,需要建立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力量、农民投入为辅的融资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林业六大工程,需要资金近10亿元,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确保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全面推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这项改革推向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主体落实、责任明确、保障严格、流转规范、监督到位”的林业产权制度,真正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责、务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实现森林增量、农民增收。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山林权属承包到户后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三)继续实施和完善林业重点工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林业重点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一是绿色走廊建设工程。以千山区为重点在城市周边建设绿色走廊,提高沈大高速公路两翼绿化及环境治理水平。二是百万亩优质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国家荒山荒地工程、人工促进封育造林工程和省东部果材林富民工程为载体,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建设100万亩优质林基地。三是防风固沙林网建设工程。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为载体,在台安西部加强防沙林网建设,加速生态恢复。

(四)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

带动作用。要大力培育林业新兴产业,拓展产业发展领域,重点扶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的林业产业。立足于我市资源条件优势,着力抓好“板栗、榛子、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养鹿、养狐、养林蛙”八大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紧紧抓住举办“第六届森林旅游博览会”的有利时机,开发林业旅游资源,力争把我市建成省内知名的林业旅游名市,夯实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此外,要大力推广绒山羊圈养技术,控制野外放牧,保护生态环境。

(五)启动乡村绿化网络体系建设,创造农村优美大环境。改变过去绿化美化工作中“重城区、轻乡村”做法,将乡村绿化美化作为今后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治工作之中,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要重点实施好“千村绿化百村示范”工程,对全市近千个村普遍绿化的基础上,重点做好300个高标准示范村建设。村屯绿化要纳入到村庄规划中,发展经济树种、美化树种,实现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效益化的目标。

(六)建立参与式集体林资源管理体制,促进农村民主管理。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要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方式,让农民参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使他们在作业设计、树种选择、种苗选择、抚育采伐方式、采伐数量和时间的确定等各个环节拥有充分的发言权,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林业建设、绿化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下载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蔬菜产业不仅是现代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更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菜蓝子”工程。如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本土蔬菜供应能力,彻底解......

    农村低保现状问题及建议对策

    近日我就农村低保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具体情况如下:一、农村低保现状1、基本情况2008年我们把农村低保标准800元,并在一年内进行两次调整,从年初的......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本站推荐)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枢纽环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到......

    “OEM”家电公司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OEM”家电公司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内家电业OEM发展现状: OEM起源和发展 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缩写,它是指一种"代工生产"方式......

    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于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龄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十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精神,要求积极发......

    天津市石油贸易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天津市石油贸易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石油产业在我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油贸易业在我市商品流通市场和消费品市场中均是排名第二位的重要支柱行业。......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和建议5则范文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为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省政府于2010年提出......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规模养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幅度提高养殖业效益和增加养殖户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按照“稳定猪鸡料食畜,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