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如何在提升纳税服务基础上强化税企沟通
浅论如何在提升纳税服务基础上
强化税企沟通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提供的旨在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享受纳税权利的服务活动的总称。纳税服务实际上就是为方便纳税人纳税所提供的活劳动。纳税服务主体是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纳税服务的客体是纳税人。纳税服务的意义在于通过优化服务,改善征纳关系,提高征纳双方依法履行义务和权利的自觉性,从而增强税收遵从度。在基层实践当中,纳税服务不仅很重要,而且很实际,与部门形象、与税务干部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我认为,履行纳税服务不仅是履行法定义务的需要,也是税务机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一、当前对企业纳税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税务部门在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税务稽查力度的同时,在纳税服务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促进了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提高,而且树立了良好的税务形象。但是,在纳税服务实践中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和保障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在纳税服务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征管行为中监管观仍占主导地位,偷税假设的惯性思维,以及税收政策的制定等都体现出纳税人利益的缺失。
在当前的纳税服务体系中,税务机关是纳税服务的主体和主导,服务举措更多地倾向便于管理的角度。严格地说,这是一种管理的体系,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体系,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长期以来,纳税人在税收征纳活动中处于被监管的地位,应当认识到,这种偷税假设的惯性思维来源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和历年来重大涉税犯罪案件的影响。税务人员往往预先设定所有纳税人为偷税嫌疑对象,对纳税人的经营活动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监控其偷逃税动向。为了堵塞征管漏洞,达到监管目的,片面强调加大管理力度,忽视纳税服务。导致在税收政策、征管措施和税收管理体系中纳税人和税务机关角色定位的不合理,征管措施往往从税务机关业务管理需求出发。结果,纳税人的抵触情绪没有能够有效化解,征管成本居高不下。纳税人缺乏要求税务机关提供完善的纳税服务的自觉意识,期望值不高。如税法规定工业企业外购货物必须在入库后、商业企业外购货物必须在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由于政策出台仅考虑如何防范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结果不仅在实际执行中陷入困境,也给守法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伤及无辜”不可避免。
(二)网上申报出现新矛盾,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
网上申报是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部分企业相继实行了网上申报、微机开票,一些企业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纳税申报事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纳税成本。但在一些地方实行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却在征纳双方之间形成新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1、网上申报程序运行中仍存在技术问题。申报软件存在缺陷,导致纳税人重复申报,有时线路紧张经常申报不上,申报不成功,纳税人仍要为此往返税务机关。
2、税务部门与软件开发部门的协调不到位。纳税人网上申报、微机开票等一旦出现故障,税务机关从技术层面往往搞不清原因,让纳税人与软件开发单位联系,从市场经营角度也应该由软件开发单位负责,但有的软件开发单位服务质量较差,或以种种理由推给税务机关。纳税人无所适从,对此意见较大。
3、税收法制建设滞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电子政务工程也是呼之欲出,但是税收法规在提升纳税服务手段方面仍然滞后。比如,电子签名的合法性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行政办公自动化和纳税申报电子化。目前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影响纳税人必须在申报成功后仍然要到税务机关报送纸质申报表,有的纳税人认为这与改革前没有任何区别。因而,现阶段电子远程申报只是方便了税务机关,但对部分纳税人来说更麻烦、更烦琐。
二、造成税企沟通渠道不畅的根本原因
目前由于税收征管改革进程的加快,我们的税收政策、征管方式、办理涉税事宜时对纳税人的具体要求等都时常变化,一方面,虽然在我国税法宣传及相关的税法咨询服务这些年有了很大发展,如从税法咨询来看,咨询渠道多了,咨询方式也较以前规范了,大多地方都开通了微博、微信、QQ等网络宣传。尽管如此,我国税务机关进行税法宣传和税法咨询服务的种类、深度和广度与国外相比都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一些市、县级税务机关自编、自印、自发纳税指南,其内容难以规范,既缺乏深度,又缺乏针对性。很多纳税人反映,在税收咨询上,总感觉向税务局寻求帮助,会额外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另外,即便去税务机关寻求帮助,因常常找不到专门的机构,也就没有结果。另一方面,对基层而言,虽然设立了管理员制度,但目前税收管理员事务性工作较多,很难做到及时准确的将信息传达到每一个纳税人,而我们又没有一条更加通畅的税企联系渠道,因此经常发生纳税人凭以前经验办理涉税事宜携带资料而造成资料不全,税务机关拒绝办理的情况,这对纳税人的正常纳税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办税人对此有时颇感委屈。
三、优化与提升纳税服务,强化税企沟通的措施 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质量,对税务机关而言是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尝试,不仅要更新服务理念,改进征管行为和完善服务手段,而且需要一定的法律作保障。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服务观理念,强化服务的规范性
1、促进征纳双方在税收征管活动中角色定位的合理化。在政府机关的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的大前提下,税务机关必然要摆脱传统的“监管观”,应着眼于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观的转变。长期以来,纳税人在税收征纳活动中是处于被监管的地位,纳税人首先被认定为“偷税嫌疑人”,导致在税收政策、征管措施和税收管理中纳税人和税务机关角色定位的不合理。在日渐完善的税收法制环境和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纳税人应该成为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税务机关的征管活动均以纳税人为中心来开展。
2、规范税收服务。
税收服务应遵循稳定、公开、平等和无偿的原则,作为税收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税务机关应建立相对执法机构的独立的服务组织机构,使其在人员、组织、经费等各方面保持相对独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税收服务的内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现行征管模式下,征收系统以办税服务厅为载体,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预约服务、限时服务、首问责任、提醒服务、政务公开以及文明礼貌在内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承诺服务是以“信”和“诚”为核心的社会契约方式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运用,它有助于服务的优化和到位。这种承诺虽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有很大的社会制约力和影响力。因此,要承诺就必须兑现,一定要务实、求诚、守信,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要紧紧围绕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内容,引导税务干部加深对“服务”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做到既要公正执法,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又要尊重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权利。
(二)推行多元化的申报缴款方式,不断创造服务纳税人新手段
实行大集中征收,全面收缩和撤消基层征管机构,如果不建立健全多元化申报服务体系,做到让纳税人在申报纳税时能够自由选择其最适宜的申报方式,使纳税人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及时申报纳税,则必然会出现税收征管工作脱节和断档。同时,随着征管改革的纵深推进,税收征管集约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为纳税人服务工作更应加强。因此,我们必须从优化为纳税人服务的角度考虑,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税种税目、不同征纳环节,按照“集约、简便、效率”的原则,研究和推行各种具体的征管办法,使税收征管建立在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科技加管理的思路,部门之间、人员之间、业务之间的衔接主要通过严密的制度、流程来规范,税务干部必须按标准和流程主动履行职责。就纳税申报而言,我们应在维持申报、缴款多元化格局下,完善申报制度,科学选择申报形式,如应积极推行申报、缴款的网络化、电子化,并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银行、邮政网点,实行纳税人到就近的商业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局(所)缴款的方式;尽早实现与各银行部门就税款缴纳工作联网运行,积极试行以电子方式解缴税款等,要将所有的纳税申报方式综合使用,全面推行,形成多元化的申报服务网络。纳税人通过上门申报、电子申报、邮寄申报、委托申报、中介机构申报等多种申报方式,向税务机关的征收部门进行纳税申报。这都有利于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营造税企沟通媒介,不断加强税法宣传 在税收信息网络化条件下,涉税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地传输,将能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等多项权力,以电子数据形式发布的国家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纳税人能与税务机关同步获取信息,有助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实施对税务机关的外部监督,这更为有效地保护了纳税人的自身权益。
(四)加大投入,促进服务体系软硬件的全面提升 完善窗口功能后,税务部门的业务重组和对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对税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着力提升税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要实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税务机关要根据对外服务的需要,合理配备务人员,要将一批政治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税务人员充实到对外服务较多的岗位。同时,鉴于人员编制限制与业务发展需要的矛盾,可以考虑从社会招聘一定数量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一般窗口服务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后上岗,税务机关对他们严格管理,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辞退,这样可以将现有从事专业化的窗口服务人员安排到更加重要的税收岗位,发挥其才智潜力,调动税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其次,要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包括政治和业务素质建设。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手段,抓好纳税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只有思想上树立较强执法意识和服务意识,业务上能按照《纳服规范》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税收工作的税务干部,才能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为税务系统的文明行业建设建功立业。此外,要抓好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基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真正成为既是一名组织领导者,又是一名优质服务的带头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转变税务干部的工作作风,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切实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帮助。
(五)完善纳税服务机制,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制度体系,形成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的基本准则,使纳税服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各地也应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符合地方特色的实施细则。这不仅可以规范纳税服务,同时还有利于考核监督,形成自觉提供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在规范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对现有的征管制度、优惠政策等进行调整。其次,完善纳税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的长效机制,将纳税服务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税收工作的主干线
第二篇: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畅通税企沟通渠道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畅通税企沟通渠道
------多措并举促进企业发展
-----------汉阳区局
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区域经营、市场覆盖面广、内部结构复杂、信息化程度高的大企业越来越多。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汉阳国税局辖区年纳税额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共有126户,比上年增加18户,实际入库各项税收收入185,406.53万元,同比增长18.44%,增收28,872.28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为89.26%,预计2010年税收收入增长幅度将突破20%以上。
近年来,区局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已任,着力畅通税企沟通渠道,通过建立纳税服务宣传咨询制度,做好日常宣传咨询工作;通过建立纳税培训制度,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增强办税服务效率;通过建立办税服务制度,细化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拓展办税服务功能;通过建立纳税人诉求管理制度,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通过完善办税员制度,提高纳税人办税能力和税法遵从度。为推进税企互动交流,共谋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开展“服务企业进千家”活动,问需纳税人。为推进服务企业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便于以后在税收管理和服务中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区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服务企业年”下户走访活动的通知》,全面开展“服务企业进千家”活动,深入调查了解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听取纳税人的意见,为及时研究解决企业问题 1
和做好组织收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调查走访企业的情况,区局梳理出企业10个方面72个项目的要求、建议和意见,综合形成《关于下户走访重点企业意见反馈梳理情况的通报》,要求区局各单位引起高度重视,并对照问题,搞好协调、整改、提高。区局研究制定了《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及税收问题一览表》,明确了解决企业问题的工作项目、具体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等,诚信服务于纳税人。
(二)推进税收征管方式转换,便捷纳税人。一是实施征管资料档案管理,提高征纳双方的工作效率。对纳税人报送的征管资料,我们由专人负责,集中扫描、归档,转化为电子数据,永久保存,并实行一次报送,多部门共享、反复使用。与此同时,申报资料由过去的按月报送改为按季报送,避免纳税人频繁往返税务机关。仅申报资料一项,减少纳税人一年往返税务机关8次,减少资料报送2种。在减轻纳税人资料报送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的管理效率。二是实行工作事项整合打包,减轻纳税人工作负担。我们严格落实上级“两个一律”要求,即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受理的事项,一律由办税服务厅受理,杜绝税收管理员受理的随意性,规范干部的税收征管行为;同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调查、核实、辅导、评估等工作事项,一律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处理,对税收管理员54个工作小项整合打包成登记管理、调查核实、税额核定等11个大项,减少下户次数,加强工作统筹,不为某一件事情多头、重复找纳税人。三是推行企业办税员制度,降低纳税人的办税成本和税收风险。区局制定实施了《工商企业办税员
管理实施办法》,对企业办税员实行资格认定、审核管理。企业聘用的会计统一进行从业资格核实备案,并发放《办税员一本通》,告知办税一般程序和要求,督促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和报送涉税资料。通过推行办税员制度,既提高了企业办税员素质,又提高了征纳双方的效率。四是全面优化服务举措,方便纳税人办税。大力推进多元化申报和电子缴税办税方式,节省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和精力,实现信息即时沟通。通过手机短信、QQ群、电子邮箱等电子手段解决政策咨询、纳税提醒、资料报送、涉税通知等税收事宜,进一步拓宽征纳互动沟通渠道,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应用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武汉国税网站,结合税收热点、难点问题开设专家座谈等形式,拓展个性化服务功能,税务所在线回复重点企业涉税问题日均超过20条,为纳税人提供了“找得到”、“摸得着”、“听得见”的服务。
(三)实行差异化管理服务措施,支持纳税人。一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加快发展。金牛管业、健民药业、中交二院、大桥局勘测设计院、宏昌炉料等10户重点企业得到了稳步发展。二是实施重点税源企业专业化管理模式,及时化解税收管理风险。我们在人员配置上以税收业务骨干为主,工作方式上以团队为主。不断强化对大企业的税收政策辅导和培训,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执行税收政策,尽量减少涉税争议,把纳税服务和税收管理的环节前移,帮助大企业建立和完善涉税风险内控机制,防范税收风险,在促进大企业提高纳税遵从度的同时,不断降低征纳成本。三是建立诉求管理制度。建立大企
业诉求管理平台,畅通沟通渠道,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大企业座谈会、走访大企业、办税服务厅咨询台设意见反馈簿、在税务所政务值班室内设纳税人投诉登记簿、聘请监督员等形式,定期征询大企业对区局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大企业纳税人的各项权益。四是拓宽重点企业“绿色通道”服务内容,实施预约服务。扩大原有以“申报、购票”为核心的预约服务范围,将所有业务纳入预约服务并公布预约电话,随时为纳税人开展政策咨询和管理服务。
(四)严肃税收征管工作纪律,维权纳税人。为了促进规范执法、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区局从制度上规范工作流程,从过程上坚持内部控制,全面规范税务人员的征管行为。区局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税务人员税收征管行为的意见》,要求税务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防止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并具体明确了“35个不得”。针对当前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税务人员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区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肃税收征管工作纪律的通知》,就严格依法组织税收收入,严格执行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严格推行税源管理工作规程,严格落实“两个一律”工作要求,严格施行办税员责任制度,严格实施纳税服务措施六个方面,进一步强调征管工作纪律,规范税收征管行为。全年重点就不落实新户辅导、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不按税源管理操作规程办事、税收征管不到位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发现2名税务干部存在不按规程办事、违反税收征管纪律,3名税务干部不严格落实税源管理规定、征
管不到位等问题,均给予了通报批评处理。
第三篇:搭建税企沟通平台.
搭建税企沟通平台,打造地税服务品牌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地税局经过1年多的研发,于今年投入使用了税企通网络沟通服务平台应用系统,此举标志着萧山地税纳税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了解,萧山地税的税企通平台有以下几大功能:一是互动交流。实现远程协助功能和群共享的功能。通过在线值班、信息监控等功能,方便税务管理人员于纳税人的互动交流,提高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工作效率。二是税务管理,应用系统根据设置定时任务,自动生成相关工作事项,并提示给相关税务管理人员。税务管理人员登陆应用系统,可以看到自己每天所需办理的事项,工作事项完成后进行相关销号登记。每个月待办事项的完成情况,应用系统会按分居、分片区统计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及考核得分。三是提醒消息。纳税人可以根据需要,在应用系统上订阅相应的消息服务,通过手机短信获取税务部门的信息服务。同时,对一些逾期额纳税申报、未按规定期限入库税款或缴销发票等违法行为,税务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系统的设定,定时、强制性地向上述特定企业(群)发手机短信或在电脑桌面上产生通知进行相关催报催缴。四是数据采集。应用系统可以自定义采集表格,设定需要的采集的企业(群),设定纳税人的报税日期,定时向纳税人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对采集结果进行统计查询。五是信息查询。纳税人可以通过应用系统客户端,查询纳税人自己的相关涉税信息。税务管理人员可以查询一些日常税收征收中常用的清册,如未扣款的双定向清册、申报未扣款(未开票)清册等,铜火锅涉税数据查询,使征税双方及时掌握各类涉税信息。六是其他功能。企业端有税务软件集成、视频培训等功能、税务端有统计查询报表、互动交流用户管理功能。
税企通应用平台经过半年多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实现了征纳双赢。一方面,税务机关通过该应用系统平台及时将税收法规政策告知纳税人,提醒纳税人按期纳税或进行催报催缴,将税务管理人员从日常繁琐的逐户通知方式中解脱出来,促进了纳税服务质量和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为纳税人提供了一个快捷、实用、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涉税信息,实时开展税收咨询,享受一对一得纳税服务,实现增收双方零距离接触,大大减少了纳税人往返税务部门的次数,节约了办税成本,实现了征纳双赢。二是提高了税收征管工作效率。目前,注册企业用户已达23194家,基本上涵盖了萧山区正常经营企业纳税人,建立群组64个,共有12135个即时消息用户,7555家企业纳税人加入群组,手机短信订阅用户21487个。规模效应已经显现,业务功能逐步充实,应用得到全面加强,《重点税企业地税税收收入预测表》、《社会保险费结算表》等各类报表及数据信息实现了无纸化的有效采集,已累计向企业纳税人发布各类采集报表31027份,上报率达到98%。累计发送提醒消息42685条,发送手机短消息3291条,有效地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和税收征管工作效率,成为税务管理人员的得力助手。三是提升了沟通服务质量。随着该应用系统平台的推广,服务措施的不断跟进,该局设置了7条专人专线(值班专线)加以日常维护,全天候负责回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类涉税问题。在线视频教程,供纳税人在线辅导学习。截至8月底,纳税管理人员登陆该应用系统平台42430次,在线服务时间总计71300小时;企业纳税人断人员累计登录345389次,在线时间总计达到112356次。随着交流频次增加,征纳双方在线沟通效率不断提高,日常纳税服务质量大为改善。
第四篇:强化信息管税__优化纳税服务
强化信息管税 优化纳税服务 建立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大征管格局
——在全市地税系统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暨
征管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史龙俊
(2009年11月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地税系统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地税系统征管科技和纳税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建局以来全市地税系统管理与服务工作所走过的路程,总结交流基层征管工作经验,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一会儿,省局刘建光局长还要作重要指示,全市地税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大胆探索,奋力开拓,十五年改革创新的工作实践推动了朔州地税事业蓬勃发展
1994年8月,按照税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朔州市地方税务局正式成立。15年来,在省局和朔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地税系统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艰苦创业、攻坚破难、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用开拓创新的 1
精神不断实现新的跨越,为朔州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税费收入大幅增长,支持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15年来,全市地税系统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强经济税收分析,完善税源监管,强化税收征管,保持了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从1994年至2008年的14年间,朔州地税系统已累计组织税收收入97.5亿元。收入总额从1994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4.2亿元,平均年增长为43%,连年超额完成省局和市政府下达的税收收入任务。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自2007年4月份开征以来,全市地税部门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征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2007年到2008两年来累计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40.89亿元,征收总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2008年税费收入总额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15年间,全系统组织的地方税费收入已经增长了12倍。目前朔州地税收入规模在地市排名中已位居第七位。
随着地方税费收入总量的不断增长,地税收入占朔州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08年全市地税组织的一般预算收入为15.8亿元,占地税各项收入的65.29%,比2007年增加4.81个百分点。地税组织的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6.77%,比2007年增加6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稳步提高,对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提供了坚实 的财力保障。与此同时,在朔州地税系统组织的税费总量中,中央级省级税费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在朔州地税部门组织的54.8亿元税费收入中,中央级和省级税收收入就达27.2亿元,比2007年增长44.68%,增收8.4亿元,占朔州地税当年组织税费总额的比重为49.6%,这充分表明,朔州地税部门在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的同时,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二)全力推进依法治税,征管改革持续深化
15年来,全市地税系统始终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不断规范执法管理,强化执法监督,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了依法行政机制。
执法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认真贯彻落实《税收征收管理法》,严把执法程序关口,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细化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和过错追究等制度和办法,深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加强对执法环节的监控和考核,规范了税务执法和行政行为,提升了干部队伍依法治税水平和行政效能。广大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治税观念和治税方式发生新的变化。税收工作由依靠行政手段组织收入向全方位严格依法组织收入转变,由传统型、经验型、监督打击型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执法服务型管理转变。
税收法制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有效打击各种涉税违法行
为。对煤炭生产运销业、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业、餐饮业及娱乐业等多个行业开展了税收专项整治行动。15年累计查处税收违法案件3654户次,查补税款、滞纳金与罚款1.5亿元,维护了税法威严。坚持日常宣传和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相结合,开展深入持久的税法宣传教育活动,免费向纳税人发放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读本,利用报刊、杂志等媒体广泛宣传纳税先进典型,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营造了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推进。15年来,我们对税收征管体制进行了四次改革。第一次是1996年,在内部设臵税款征收、税务管理、税务检查三大系列,打破了专管员“一人下户,各税统管,征管查集于一身”的传统模式,实行征、管、查职能分离,按经济区划设立中心税务所建制;第二次是2000年,对征管体制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和调整。适当调整三大系列内设机构职能,改变对纳税户的控管方式,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的目标考核制度,推行征管“十率”考核,加大了对税源的控管力度;第三次是2002年,实行征收与管理彻底分离,市县(区)两级成立直属征收分局,专门负责税款征收和纳税服务工作,初步构建起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协调、相互制约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第四次是2008年,全市地税系统实施基层税务所整合,由原来的60个税务所整合为31个,建立起覆盖全面、管控严密的信息
化税收管理网络,形成布点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优质高效的基层税务所工作格局。在全市推进征管改革的同时,各基层单位也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变粗放管理为集约管理,朔城区地税局在专业市场实行了“百元租金含税法”,山阴县地税局实施了“划片管理、驻点征收”的车辆税收管理办法,市直征收分局实行了“征管基础规范化考核办法”,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完善机制创新手段,科学管理成效初显 “十一五”时期,在省局“1462”工作思路的指引下,全市地税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依法征管,强化科学管理,全市地税工作进入到一个以提升征管质效、注重优化服务为主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新时期。
依法征管,税收基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源头入手,加强管户管理,各单位明确管理责任,以确保管户进大厅、进系统为目标,加大清查漏征漏管户的排查力度,基本实现了对管户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不断强化税源管理,建立重点税源监控体系,强化分析比对,市局监控的重点税收已占全市收入的60%;加强行业和税种管理,全面推行吨煤所得税定额征收和煤炭税费公开制度,加大对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管理力度,落实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管理办法;依托综合征管系统,健全征管资料采集、整理、归档、移交等制度,初步实现了纳税档案“一户式”管理。各基层单位在征收管理和纳税服务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直属二分局推出了“建立三个组织、落实六项制度、强化三个规范”的“363”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提升了大企业管理的质效;开发区地税局电子定税工作初见成效,定额核定过程和结果更加公开透明科学合理;山阴地税局运行引进 “两个操作示范”软件,推动纳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朔城区地税局运用POS机刷卡方便纳税人缴税;怀仁县地税局运用GPS卫星导航系统测定土地使用税计税面积,堵塞了管理漏洞;平鲁区地税局开拓思路、挖潜堵漏,“四小税”管理做出大文章;右玉县地税局“以电计产”全力推进煤炭税收科学管理;应县地税局一手抓个体税收、一手抓重大建设工程税收,开拓出一条无煤县税源管理的新路。
紧密融合,信息化对税收征管的支持和促进作用逐步显现。全系统建立起了“统一登记、集中征收、属地管理、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初步形成了征管业务与信息化协调运行的征管新机制;全系统利用征管数据大集中的优势,充分运用数据平台,开展征管状况分析、税收预警分析等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加强数据管理维护,四级网络运行平稳, 31个税务所网络节点全部开通;市局与11个县区分局的公文处理系统实现公文双向传输。山阴地税局全面实施征管档案电子化管理,其经验做法已引起省局高度重视,准备全省推
广;直属三分局以档案项目标准规范实际操作,变事后汇总整理为事前明确引导,税收征管与档案归集同步完成,使入档资料齐全率和精确率大幅提升。
丰富形式,优化服务措施贯穿到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在坚持依法征管、狠抓征管规程落实的同时,全面优化税收服务,推行“两制”和两个操作示范,简化了办税程序,压缩了办税时间,有效提高了办税效率,办税服务厅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市已建立办税服务厅7个,工作人员56人,配臵计算机55台,办税服务厅征收的税款占到全部收入的45%。不断创新纳税服务形式,开通了下岗再就业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A级信用纳税人、重大投资项目等办税绿色通道。直属一分局拓宽纳税服务渠道,对服务范围内的纳税人开通了纳税服务热线,受到纳税人的欢迎;直属二分局与大企业建立了税企恳谈会制度,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密切了税企关系;稽查局全面推行查前督导制度,从注重事后检查处罚转变为注重事前预防和事中发现,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显著提高。
统筹规划 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通过对基层工作现状的调研分析和对税收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确定了分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的工作计划。在2007和2008两年时间内,通过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在全省率先新建税务所15个,开发分局办公楼一座,实现办公用房零租赁,兑现了
向省党组提出的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郑重承诺。建设过程中,坚持“统一设计、统一验收、统一审计”,达到了造价低、工期短、质量优、管理好的建设要求。基层基础建设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资源有效配臵相结合。省局在朔州召开了基层基础建设观摹促进会,推广了我们的经验和做法。
创新机制,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全系统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征管队伍建设的方式方法,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市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员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在职干部职工成人学历教育管理办法》,取得大专以上文凭报销全部学费;获得省级业务能手优先提拔使用;政治业务统考成绩作为干部任用依据。激励机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税务干部求学上进的积极性,征管一线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素质有了新的提升。
总之,过去的15年是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15年;是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的15年;是开拓进取、创造辉煌的15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回眸,我们不会忘记,省地税局以及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社会各界给了我们大力支持,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发展中的难题;我们不会忘记,市县(区)两级历任领导励精图治,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开拓奋进、艰苦创业,共同取得了今天的收获;我们不会忘
记,广大纳税人诚信为本、倾情付出,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共同推动了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我们不会忘记,广大干部职工忘我劳动、默默耕耘,取得了众多骄人的工作业绩,共同创造了今天的辉煌。在此,我谨代表市局党组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地税工作的各级领导、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地税系统干部职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熔古铸今,鉴往知来,成果丰硕,启示永恒。我们在辛勤耕耘和不断探索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地税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积累和形成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我们要始终坚持下去,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做法贯穿于今后的工作之中:
——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地税事业发展。只有以改革的思路破解工作难题,以创新的精神推动管理实践,地税工作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必须坚持在依法治税的基础上推进征管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地税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夯实征管基础,提高征管效率,地税工作才能获得持久动力;
——必须坚持把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作为工作的重心。只有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在履行职责中提升服务水平,在优化服务中履行职责,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实保障纳税人各项合法权益,地税事业才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必须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建立和实施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创造潜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地税事业发展的才能获得强大的人力支撑;
——必须紧紧依靠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只有取得各方面强有力的支持和配合,赢得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信任和理解,地税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地税事业才会获得蓬勃发展。
——必须大力弘扬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苦干实干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也是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只有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苦干实干,系统上下才能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不断开拓崭新的工作局面。
十五年来,尽管我们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依法治税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征管基础尚显薄弱、征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内部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税收执法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有力的举措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扎实推进,创新发展,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征管科技和纳税服务工作
对于地税部门而言,组织收入是税收工作的主战场。管
理、稽查和服务等诸多工作都必须围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来开展。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构建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大征管格局,逐步建立起管理与服务并重、技术与业务互促、权力与责任挂钩的税收管理机制,已成为今后地税工作发展的方向。按照省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地税征管科技和纳税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大税收、大服务”工作理念,以组织收入中心,坚持依法征管,推进信息管税,实施“征管基础、纳税服务、队伍建设”三大工程,构建执法权力合理分解、信息数据高度集中、征管机构协调运转、纳税服务全面优化、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大征管格局,有效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征纳关系和谐,确保地税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大征管格局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征收、管理、稽查、纳税服务等工作环节有机地连结起来,协调联动、上下贯通、纵横联系的征管工作体系;是管理与服务并重,实施新的专业化分工,大幅提升征管效能的征管运作模式;是以全员参与、全面控制、高效运转、持续改进为特点的征管运行机制。当前及今后三到五年,我市地税系统征管科技和纳税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坚持依法征管
依法征管是保证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首要选
择,必须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努力将看得见的现实税源和看不见的潜在税源全部转化为税收收入。
坚持依法治税。始终贯彻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通过优化服务、依法征税,促进收入总量、质量和结构的协调。既要认真落实各项征收政策,依法征税,把该收的税收回来;又要把国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扶持、涵养税源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强化内控机制建设,落实“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工作方针,按照信息化条件下的岗位设臵和职责分工,在执法各层次、各环节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达到岗位设臵合理、职责明确清晰、执法责任落实,岗位相互补充,职责有效衔接,避免推诿扯皮,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协调。加大对基层税收执法情况的跟踪、分析、监控和考核力度,做好稽查案卷评查工作。市局法规科每年要对两个县区分局进行执法检查,严格约束和规范执法行为,有效防范执法风险。
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征管。要牢牢把握并抓好我市煤炭税收这一主体税源的征收管理工作,确保收入大头。各单位税源管理部门要取得煤管、安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通过多种渠道定期采集煤炭产品的生产、调运、销售、结存等各项数据指标,与企业申报数量进行比对,核清生产和销售数量,彻底解决煤炭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产销量和
销售价格难以监管的问题,有效提升煤炭行业的税收管理水平。眼下必须密切关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严格按照省局的统一要求,从管户管理、政策执行、税款征收等方面下大力气、用真功夫,认真做好煤矿企业兼并过程中有关税费的征缴入库和兼并完成后煤矿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认真甄别股权转让和资产转让两税应税行为,按照应征税种计算应收税款,并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要在继续推行煤炭采掘业税费公开的基础上,将税费公开的做法拓展到房地产等重点行业,按月向全系统通报数据分析报告,作为加强税源管理、考核征管质量和实施重点稽查的依据。要继续加强重点税种的征收管理。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重点税种的征收入库情况要深入分析,严格管理,发现问题,积极应对,确保各税种收入协调增长。明年要重点做好财产行为税的税源监控三级平台的建立和数据录入工作,准确掌握纳税人财产行为税税源变化情况,为跟进管理奠定基础。
继续抓好重大建设项目和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征管。要加大对重点工程的监管力度,完善重点投资项目税源数据库,继续对单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程实施有效监控,做好对重点建设项目从立项、中标、建设进度、资金使用到税款入库的全方位监控分析。严格按照市局加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管理工作要求,从整顿房地产税收秩序入
手,加大房地产税收清欠力度,彻底扭转房地产税收管理的被动局面;要全面落实房地产税收管理的一列制度和办法,以契税征管为抓手,全面掌控税源信息,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有关规定,把好房地产税收税源控管的关键环节,实现房地产诸税种间的有机衔接,堵塞征管漏洞,不断提高房地产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二)以纳税评估为重点,推进“信息管税” 信息管税的最终目的,是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健全税源管理体系,破解征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水平。全系统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信息管税”搭建高效的运转技术平台,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各业务部门、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强大的税源管理工作合力。
提高信息利用效率。首先要高标准采集信息,确保渠道畅通。各单位加强综合征管系统中常用数据与指标的即时生成、实时监控工作,完整、及时、准确地采集纳税人申报资料和财务报表信息;同时要拓展信息采集渠道,加强与国税、财政、工商、质检、公安、金融、保险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全面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及时纳入综合征管系统,实现全系统各业务部门、各工作环节以及上下级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其次要高效率整理信息,提高数据质量。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及时做好数据修正和垃圾数据清理工作,保证征管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有效。第三要高质量分析信息,提高利用效率。从2010年开始,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省局即将出台的《税收征管监控分析实施办法》,征管部门要依据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开展综合信息分析和评估预警工作;计会部门要强化数据分析,安排专职人员,对集中回来的数据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的分析监控,定期上报分析报告。
试点推进纳税评估。纳税评估是当前落实“信息管税”的重要突破口。省局最近已出台《纳税评估工作规程》,并确定我市负责煤炭行业的纳税评估试点。我们要本着积极审慎的态度,2010年先在山阴县局、平鲁区局开展试点工作,在两个县局的税源管理部门按总人数20%的比例设立专职纳税评估岗,选取业务技能熟练、信息技术驾驭能力高、责任心强的税收管理员从事专职评估工作。纳税评估工作具体由征管部门牵头、征收部门负责疑点筛选、专职评估人员开展重点评估和日常评估。2010年上半年建立起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形成评估模型,2011年在全市煤炭行业推行纳税评估工作。
建立完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2010年,我市要在总局制定出台的“四位一体”工作制度及省局拟定具体落实办法的基础上,建立起“四位一体”税源管理流程。以“宏观分析定方向,微观评估找问题”为工作思路,利用税源监控
获得的各类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选择可能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对存在重大问题的移交稽查部门进行稽查;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征管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样在四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双向反馈机制,形成了一个以税收分析引导评估,评估为稽查提供案源,稽查促进税源管理的工作机制。
抓好信息化系统安全维护工作。要夯实信息安全技术防范与管理基础,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信息内容安全和系统运行安全。切实强化信息安全组织领导,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提升全系统信息安全和保障能力。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做好应用系统维护工作,加大网络运行监控力度,及时发现故障,并按运维管理的规定响应处理,确保网络高效平稳运行。
(三)夯实地税事业发展的工作基础,全面实施“征管基础、纳税服务、队伍建设”三大工程
地税事业要发展,夯实基础是关键。全市地税系统要在三到五年内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挖掘发展潜力,全面推进 “三大工程” 建设。
推进征管基础工程,做到“六个加强”。一要加强管户管理,建立“管理到户、责任到人”的户籍管理机制。加强
管户动态监控,建立重点户定期走访调查制度,加大与工商等相关部门的管户信息交换、比对力度,认真做好管户进底册、进计算机等工作,进一步规范非正常户管理,逐步减小册籍户占总户数的比重。2010年力争达到企业类管户登记率100%,个体工商户漏管率不得超过5%。二要加强申报管理。按照征管规程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切实加强申报后续管理工作,特别要做好对逾期申报户、未申报户、零申报户、申报异常户的催报催缴、调查核实工作,做好对停歇业户、非正常户的巡查监管工作。三要加强欠税管理。加强对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的审批和管理,严格控制新欠。对煤炭、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的欠税清缴工作要实施动态监督、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构建欠税管理长效机制。每年终了要及时开展税费清缴结算,对管理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追究责任,坚决消除“拖、瞒、推”等现象的发生。四要加强征管档案资料管理,推行征管资料“一户式”管理。在总结山阴县征管档案电子化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全系统推行征管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五要加强个体税收和薄弱环节税收管理。按照个体户建账管理办法和个体户定期定额管理办法的规定,划分“双定户”和“建帐户”标准,鼓励个体户建帐建制,逐步规范个体税收管理;加强专业市场、房屋租赁、教育劳务、网上经营、外出经营、户内经营的税收管理,挖掘征管潜力,努力做到应收尽
收;继续加强餐饮、住宿服务行业税收管理,在总结开发区分局“双定户”电子定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对市直二分局、朔城区局管辖的餐饮、住宿行业试行“电子定税”软件。五是加强发票管理。将所有发票信息及时纳入综合征管系统,使发票管理的各环节、全过程完全臵于公开透明的层层监控管理中,有效防范发票管理风险;充分发挥发票网上查询的功能作用,加大对发票制假、售假、用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深化以票控税。六是加强系统各部门工作的沟通协调。征管、税政、计财、发票、信息等业务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制定的管理制度、办法要送交征管部门会审,法规部门把关;税政部门要紧密围绕市局确立的管理思路,抓实抓细行业税收管理,配合征管部门抓好税源监控和管理;计财部门要加强收入统计分析与预测,对不同产业、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税负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及时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重大因素,查找薄弱环节,为管理部门强化管理提供依据;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列要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反馈,征收部门要将征收信息及时提供给管理部门使用,管理部门要为征收部门的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将发现的偷逃税线索及时提供给稽查部门,稽查部门在查案中发现征管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努力形成征管查联动机制;法规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与监督,推动各项税收政策和征管制度落实到位。上上下下要力争形成统筹协调、综合管
理、部门协作、监督有力的工作格局。
推进纳税服务工程,建设“三个平台”。要牢固树立“服务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认真落实省局纳税服务工作规划实施意见,着力构建“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所有地税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的工作体系。一是建设办税服务平台。2010-2011年各单位办税服务厅进行标准化建设。在硬件设施上做到统一设施标准、统一窗口设臵、统一功能设臵、统一服务形象“四个统一”,设臵全职能窗口,大力推行“一窗式”办税服务;2010年各县区单位要完成2-3个基层税务所标准化建设,2011年全面完成各县区税务所的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2010年在应县地税局、朔城区地税局、市直属税源管理单位试用行POS机刷卡缴费,妥善解决由于大额现金交税不方便的问题,有效节省纳税人办税时间。二是建设网络信息平台。2010年建立起市局网站,积极搞好税法宣传、纳税咨询、纳税辅导在线服务、发票网上查询工作。配合上级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积极拓展网上申报纳税、网络发票开具等网上办税功能,力争在不远的将来使纳税人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办理各项涉税事项。三是建设纳税咨询平台。按照省局统一部署,完成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的各项配套工程,做好省局集中呼入后的座习承接工作。依托服务热线平台,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提供包括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发票信息、待办事项查询、投诉举报、满意度随
机调查等在线服务。四是落实“两个减负”,一方面全面清理并取消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重复提供的各类资料,逐步实现纳税人基础信息“一次报送、各税共享”,“一次报送、长期共享”,努力减轻纳税人负担,;另一方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做到“一家采集、多部门共享”,“一线采集、全系统共享”,努力减轻基层税务机关负担。
推进队伍建设工程,实施质效考评。万事人为本,要把能干事的人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想干事的人综合素质提升起来,这是确保我市征管科技工作有创新、纳税服务上水平的先决条件。一要加强征管科技队伍建设,市局决定从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两期信息化技术操作培训,推进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各单位要重点培养征管科技等信息化管理人才,开展应用系统岗位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位操作人员都能按照税收业务规范准确地审核、录入数据,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本岗位业务。二是建立和完善岗责体系。各单位要明确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把每个环节的工作责任直观清晰的展现出来,让每个岗位上的税务干部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完成的具体时限和标准是什么?本岗工作完成后,如何与其他岗位衔接?完不成会受到什么处罚?力求通过岗责体系的建立,使流程更为通畅,管理更加规范,监督更为有力。三是抓好质效考评。市局将依 20
托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和电子档案系统,建立征管质效考评机制。以监控分析为基础,以实证资料为依据,对县区分局征管状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评比打分,排队通报;县区分局也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加强对基层单位和人员征管工作状况、工作实绩的实时监控,开展对征管一线人员工作质量的考评,同时,将考评结果与奖惩兑现、人事任用有机结合起来。从2010年开始,全市地税系统要以信息化为手段,自上而下层层进行监控、分析、考评,逐步构建起一个市县相互联动、各有侧重、定期发布的征管状况监控考评体系,以“信息管税”带动“信息管人”,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只讲待遇不想干事等问题,形成“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
同志们,当前是我市地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市地税系统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征管科技和纳税服务工作,为确保我市地税收入稳定增长和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推进我市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谢谢大家!
第五篇:税企争议如何沟通与如何解决
税企争议如何沟通与如何解决
美国著名政治家弗兰克林有一句名言: “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一是纳税。”
税企关系处理: 税企共赢,和谐关系,公共契约,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当前税企争议的的主要表现:
1,有些税收政策不明确,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对政策的理解不一致而产生争议。
如:非上市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
2,企业一些经济活动,没有产生可以用来纳税的收益,但可能会被征收税款,纳税人心理产生严重不平衡,从而引发争议。
如:关联方资金往来按应收利息征收营业税问题。
3、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设施不能满足纳税人的办税要求,服务质量与纳税人的服务期望有差距,造成争议问题。
如:河南省驻马店驿城区国税局大厅办税员剪刀刺人案问题。
4、税务机关或代征人员的执法方式方法不当,导致税务争议。如:浙江湖州织里镇机头税抗税事件。
5,纳税人主观少交税的愿望与依法征税的冲突。
如:毛阿敏不服嘉兴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分局拟作的处罚决定听证案
一、当前税企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税企关系取决于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
其次,税企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正在潜滋暗长。
再次,纳税人维权意识增强,对税收公平、纳税服务的期待更加强烈。
最后,税务公务员队伍的职业素质与纳税人的新要求新期待有不小差距。
二、税务机关构建和谐税企关系应做出的努力方向 一是要强化税收征管,增强企业责任感。
二是要改进执法工作,提高整体执法水平。
三是要改进公共关系,营造和谐税企关系。
三、企业构建和谐税企关系的思路及方法 一是完善内部管控,努力做到依法纳税。
二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一步争取宽松的税收政策和环境。
三是加强沟通与协作,争取税务人员理解和支持。
四是强化维权意识。
密切税企关系决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一点一滴中做起,从一事一人上做起。
“万事合于理,以法为后盾”,只要企业坚持依法纳税、合理筹划、积极诉求、和谐发展,就会不断将税企关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四、税企争议沟通与解决的基本认识和应有的态度
很多财务人员认为,如何与税务人员打交道,是职业生涯中最头痛的一件事情。
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办税员、财务主管,不要遇到问题就上交。边际效益递减。
某企业急需要增大增值税票的额度,因为开票需要紧急,需要一天办成。财务人员准备好所需材料直接去找主管税务局长,诚恳的说明情况,局长当即亲自协调,一路绿灯,问题当天顺利解决。
此财务人员并不认识局长,也没有请客吃饭送礼,仅只是做了正确的最大程度的沟通和协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税务局其实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不通情理。当然,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技巧和方法的。
1、熟悉国家有关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条款。.[1],网上查; [2],税法书,[3],参加注会考试
[4],电话问、上门谈。
2、熟悉税务机关的办事流程——省得到办事的时候跑冤枉路。
打电话请教不如当面请教,挑一个好的时间去面谈,如果实在没时间去,打电话时选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最好,周二-周四效果比周一和周五好,因为周一上午机关一般开会比较多(尤其是节假日后第一天上班),周五下午一般也找不到(你懂的)。去之前可以先打电话确认一下是否有空,将心比心。
3、相互尊重,在尊重税务人员的同时,也是给你自己一份尊严,在办事的时候尽量说话和气,态度诚恳;
按时提交申报表和要求的其他资料,配合好他们的工作才是搞好双方关系的基石。
4、以探讨业务的态度就公司的涉税事件据理力争,但是,假如税务人员决定不了或者理解有误的话,给时间让他们请示上级或者去学习,最好不咄咄逼人。
例:某企业票据第二年取得以2011年34号公告。
5、一般不建议没事就跳过基层去找上级领导。
6、与税务人员保持沟通,增进了解,能端正态度,树立信心。
中国的财务人员除了记账核算主要任务就是和税务打交道。与税务局打交道的过程就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要有充沛的体力、超强的忍耐力、无敌的心理承受力和足够的沟通协调能力。
首先要学透税法,只有自己都懂了,才知道怎样合理地维护企业权益。
其次就是学会如何和税务人员沟通,很多时候是做财务的太认真,习惯了处处较真,应学会柔和处理税企争议。
最后就是应该让老板理解财务和税务工作,让老板懂得,保持正常的税负率是控制财务风险的正道;不缴糊涂税,是企业财税工作的目标。
五、税企争议沟通与解决的治本之策:
(一)完善税收立法,增强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
(二)提升税收执法质量,做到公正执法,和谐执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化解税务争议的基石。
(三)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是解决税企业争议的重要渠道。
(四)加强税法宣传工作,特别要做好政策解读,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是解决税企争议的重要措施。
(五)提高税务人员综合素质,是解决税企争议的保障。
(六)健全征纳协调沟通机制,拓展沟通渠道,使纳税人可以与税务部门平等交流,对化解征纳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七)健全税务争议解决机制,使纳税人既可选择适当途径,又可使权利得以实现和保障,是税企争议得以圆满解决的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