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与决策
毛泽东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与决策
摘要:从1949年至1976年的20多年时间里,毛泽东、周恩来始终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直到最后岁月,台湾问题仍然是这两位伟人的共同牵挂。毛泽东、周恩来一致认为:台湾问题复杂,既是中国内政问题又涉及国际问题,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作为中国内政问题,有和平解决或武力解决两种方式;作为国际问题,只能用和平方式解决。本文拟从中国内政问题和国际问题两个方面、分3个部分,就毛泽东、周恩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和决策作一历史考察,以此作为今天我们思考、研究和解决台湾问题的参考。
一、以战争方式与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在法律和事实两方面都从日本手中收回了对台湾的主权,这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因此在国内和国际上并不存在台湾归属问题。后来,由于1949年失败的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造成海峡两岸的阻隔,才产生了台湾问题。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武力介入中国内战,最终形成了需要新中国解决的本来只涉及中国内政、现又加入国际因素并相互作用的台湾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开始是沿着用战争的方式解放台湾、实现国家统一的思路去着手解决台湾问题的,并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实践;接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开始探索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一)以战争方式,一次性解放台湾 1949年初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等正确把握政治、军事形势的迅速变化,为尽早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作出了在1950年以武力解放台湾的决策,即用战争方式一次性解放台湾,并且开始全面准备工作。
一是开展解放台湾的政治动员。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在毛泽东亲自过问下起草的《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打到台湾去,解放台湾同胞》的时评。12月31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更加明确地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0年的光荣战斗任务就是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二是争取苏联的军事援助,建立一支较强的海军、空军力量。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同朱德商讨后,致信周恩来,要他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远方 六个月至八个月,同时购买飞机100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7月25日、26日,毛泽东又两次致电在苏联访问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并转斯大林,请求苏联为中国培训更多的飞行员、地勤人员,卖给更多的战斗机、轰炸机,“做为明年下半年我军进攻台湾之用”。三是配备称职的军事指挥员,周密进行各项战前准备。1949年6月,毛泽东两次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华东局和第三野战军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等电,责成其注意认真研究解放台湾问题。据此,粟裕立即着手进行解放台湾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几次到北京,向毛泽东和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汇报。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了重申“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的决心。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8月26日,根据毛泽东指示,周恩来主持的检查和讨论东北边防军准备工作会议,正式作出“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的决定。这样,原定在1950年发动的以战争方式解放台湾、实现国家统一的军事行动被迫推迟。
(二)以战争方式,有步骤地解放台湾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庇护下生存下来,逐步强化了同大陆的对峙局面。1953年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从反共的现实需要出发,开始明目张胆地实行“放蒋出笼” 政策,并积极拼凑以新中国为主要遏制对象的包括台湾在内的亚太地区反共军事集团,对中国大陆形成威胁。毛泽东、周恩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解放台湾难度的进一步增大,方针政策也要随之改变。
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一年后,毛泽东经过极其慎重的思考,重新提出了武力解放台湾的问题。毛泽东、周恩来根据美国政府既定政策和各种新动向,作出准确判断:中国政府如果解放沿海岛屿,美国政府干涉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要渡过台湾海峡攻打台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则是要阻挠的。“因为中国海军还未锻炼好,各方面的准备还需要时间”,解放台湾“要有步骤地进行”,“要从沿海岛屿开始打击敌人”。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周恩来主持修改定稿的《关于解放台湾宣传方针的指示》指出:解放台湾是“我国的既定方针”,但“斗争是长期的,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海、空军,就要有时间去把它建设起来”,最后达到解放台湾。在解放台湾“要有步骤地进行”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指示华东军区在近期解放大陈岛国民党军的前哨据点一江山岛。在一举攻克该岛后,1月20日晚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只对大陈岛发起空中打击,迫使国民党军从大陈、渔山、披山诸岛撤退。在其撤退中,毛泽东批示彭德怀:“在蒋军撤退时,无论有无美(舰)均不向港口及靠近港口一带射击,即是说,让敌人安全撤走,不要贪这点小便宜。” 毛泽东这个批示清楚显示,当前军事行动的目标是不使战争的范围扩大,不使战事升级。2月23日,人民解放军全部解放了浙江东南沿海岛屿。
(三)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提出
根据中央军委1954年8月13日制定的沿海作战计划,在大陈岛解放后,马祖、金门将是人民解放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这时,毛泽东敏锐观察到:一方面,1955年1月25日,美国众议院、参议院通过《防御福摩萨联合决议》,明确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在他认为必要的时候使用美国部队阻止对澎湖列岛和台湾进攻。这样,如果攻打澎湖列岛、台湾,美国势必军事干预,中国则在必然爆发的不对称的中美海上军事冲突中遭受巨大损失。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夺取马祖、金门,则正是美国所企望的,势必造成台湾和大陆的完全隔离,形成海峡两岸的长期分裂,将有利于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虑、权衡利弊后,毛泽东、周恩来从国际战略全局出发,毅然决定停止解放马祖和金门的军事行动,并于1955年初明确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把工作重点放到促成同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和平谈判上来。1955年2月3日,周恩来在内部报告中指出:“我们的立场是: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不解放台湾,决不罢休。”我们的方针是:“只要美军撤退,台湾可以和平解放。我们要提出这样的响亮口号。”“这个口号什么时候公开提出,要看形势的发展”。这是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在内部报告中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方针政策的一次根本性转折。
3月5日,毛泽东在复电赫鲁晓夫时向其交底,他指出:“即使夺取马祖和金门的准备工作作好,是否就发起军事行动,也还要看当时美国军队在沿海岛屿地区的具体情况再定。”“美国想要我们答应不以武力解放台湾和沿海岛屿,来交换沿海岛屿的撤退,从而在事实上承认美国对台湾的霸占,并在事实上造成„两个中国‟的形势。”“我们坚决不能同意”。“我们宁可让美国人在一个时期内事实上占领台湾而不去进攻台湾,但不能承认美国的占领合法化,不能放弃解放台湾的口号,不能承认两个中国”。以上报告或电报表明: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只是选择一个适当时机的问题了。
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授权,在亚非会议八国代表团团长 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和平解放北京、新疆、西藏就是范例。这是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二、全面开展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
从1956年开始,毛泽东、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深化,突出表现在:明确表示愿意同蒋介石集团进行第三次合作,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提出的政策措施更加具体全面;从1958年开始,工作重点也由最初的“促进统一”发展为“防止独立、促进统一”并举。
(一)寻求接触,耐心争取实力派,努力促成国共和谈
寻求接触,争取实力派,努力促成国共和谈,是毛泽东、周恩来全面开展和平解放台湾工作中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
1956年1月,毛泽东审改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的《政治报告》稿时,对关于台湾问题的内容修改为:“我国政府一年来曾经再三指出:除了用战争方式解放台湾以外,还存在着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可能性。这样,我国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就有一种共同的爱国的责任,这就是除了积极准备在必要的时候用战争方式解放台湾以外,努力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凡是愿意走和平解放台湾道路的,不管任何人,也不管他们过去犯过多大罪过,中国人民都将宽大对待,不究既住。” 1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作《政治报告》时,正式宣布了较为系统的对台政策。他号召:“台湾同胞和一切从大陆上跑到台湾的人员,站到爱国主义旗帜下来,同祖国人民一起,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 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和平解放台湾问题已从一般号召转入寻求接触、耐心争取实力派的阶段。6月28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关于目前国际形势、我们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问题》的讲话。他代表政府强调:“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且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他指出:“我愿意在这里再一次宣布,我们对于一切爱国的人们,不论他们参加爱国行列的先后,也不论他们过去犯了多大罪过,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欢迎他们为和平解放台湾建立功勋,并且还将按照他们立功大小,给以应得的奖励和适当的安置。” 这天早晨,毛泽东在审定发言稿后批示:“此件很好。”
7月29日,经毛泽东审阅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平解放台湾工作的指示》对争取对象规定得更为明确,指出:目前对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争取台湾实力派及有代表性的人物方面。这就是通过各种线索,采取多样方法,争取以蒋氏父子、陈诚为首的台湾高级军政官员,以便使台湾将来整个归还祖国。”
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使得相互间的沟通与了解极为困难。为了促成与台湾当局的和谈,建立某种形式的沟通管道是必须的。这一时期里,主要是通过密使故旧传递信息。1956年3月16日,周恩来接见李济深的前卫士长、英国人马坤时说: “蒋介石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同他合作过两次”。既然我们主张和谈,“我们就不排除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赞成和谈”。蒋介石“还在台湾,枪也在他手里,他可以保持,主要的是使台湾归还祖国,成为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一件好事。如果他做了这件事,他就可以取得中国人民的谅解和尊重,而这件事也会像你所说的那样载入历史”。
7月中旬,周恩来先后3次同曹聚仁谈话。他指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日战争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决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是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除了和谈信息的传递外,毛泽东、周恩来还通过外事活动,广泛宣传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与主张,以期对台湾当局形成和谈的外部压力。令人遗憾的是,1957年10月国民党八大拒绝了毛泽东、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建议。
(二)以炮击的方式,保持同台湾当局的接触
自从毛泽东、周恩来1955年初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以来,海峡两岸虽然有一些消息的传递,但总的来说,和平攻势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台湾海峡平静局势有利于美国推行“划峡而治”。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1958年8月23日12时,炮击开始。
炮击金门的主要目的不是渡海作战,而是以炮击的方式,保持同台湾当局的接触,并传达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真诚愿望。10月6日,毛泽东起草、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30年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并予熄灭。这就需要谈判。” 10月13日,毛泽东起草的彭德怀给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的命令,再度申明了炮击的目的:“在台湾国民党没有同我们举行和平谈判并且获得合理解决以前,内战存在。”台湾当局“不要和谈,打是免不了的。在你们采取现在这种顽固态度期间,我们是有自由权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停。”
炮击金门还有激化美蒋矛盾的意图,即“直接对蒋,间接对美”,充分暴露美国政府“口惠而实不至”的本质。当美蒋海军组成联合舰队,试图为运输船进行护航、恢复金门海上补给线时,毛泽东命令:打蒋舰,不打美舰,如果美舰开火,没有命令不准还击。蒋舰遭遇密集火力攻击时,美舰只顾掉头逃窜,弃蒋舰和运输船于不顾,由此引发了美蒋在金门弃守问题上的重大分歧。
金门炮击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行动,而是国内和国际政治斗争的表现。这一炮击行动断断续续进行到1978年中美建交后才停止。毛泽东、周恩来等正是通过这一炮击行动,保持同国民党的接触,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内战仍在继续,借以宣示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三)实行“防止独立、促进统一”并举,继续坚持和平解放台湾炮击金门期间,美国多次向蒋介石施压,企图迫使国民党军队从金门、马祖撤退,制造“两个中国”。面对这个现实情况,毛泽东、周恩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将金、马留在台湾当局手中,更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和平解放台湾将是需要中国大陆长期坚持的方针,急不得;在无法短期内解决台湾问题的情况下,防止台湾独立成为当务之急。1958年10月3日晚上,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继续“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他说:我们同蒋介石有共同点,都反对“两个中国”。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这样做的好处是:金、马离大陆很近,我们可以通过这里同国民党保持接触,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打炮,什么时候需要紧张一点就把绞索拉紧一点,什么时候需要缓和一下就把绞索放松一下,不死不活地吊在那里,可以作为对付美国人的一个手段。最后,他说:方针已定,还是打而不登,断而不死,让蒋军留在金、马。
毛泽东还看到:继续争取蒋介石,支持和巩固蒋介石的统治,是防止台湾独立的最好办法。为此,他破天荒地提出给予台湾“高度自治”的权限,即允许保留军队,保留原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权力架构。1958年10月13日,毛泽东在会见曹聚仁时明确表示:“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同他合作。我们赞成蒋介石保住金、马的方针。”“只要不同美国搞在一起,台、澎、金、马都可由蒋管。”“美国要压蒋,要以金、马换台、澎,我们不干,让„蒋委员长‟多守几年。”“我们的方针是孤立美国。”“他的军队可以保存,我们不压迫他裁兵,不要他简政,让他搞三民主义。”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会见外国友人、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还向蒋介石进一步发出了中国大陆不首先动武的信息。他说:“我知道,我也同意。我们不要同美国用战争解决问题。同蒋介石就不同了。但是如果他不用武力,我们也不用武力。” 1961年6月13日,毛泽东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时说:“如果台湾归还中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中国,那末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思想。当然,这时还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的概念。
为了建立大陆同台湾的政治互信,毛泽东、周恩来在采取防止分裂措施的同时,对于台湾当局的挑衅行为,采取了更为大度和克制的态度。1962年蒋介石企图乘大陆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策划武力反攻大陆。对此,毛泽东、周恩来采取了利用美国对蒋介石进行压制的策略,而没有再采取1958年炮击金门那样的惩罚方式。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对印度的边境挑衅行为却采取了军事行动,击退了印度对中国边境的骚扰。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使中国有了初步的核反击能力。但中国从未借此向台湾当局挥舞“大棒”,而释放的都是善意信息。“文革”时期,虽然中国大陆在宣传上对台湾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过激的口号,但总体来说,海峡两岸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应当说,这些行动对于两岸建立良好的政治互信是有益的。
在防止台湾独立的同时,毛泽东、周恩来适时地加紧了促进和平统一的政治攻势。1963年初,周恩来请张治中、傅作义致信陈诚,阐明台湾的处境与前途,说明今日反台者并非中共而实为美国,支持台湾者并非美国而实为中共。信中谈到了由毛泽东提出、周恩来概括的中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案——“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只要台湾归回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总裁(指蒋介石)与兄意见妥善处理”。“四目”包括:“台湾归回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总裁与兄全权处理;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总裁与兄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一纲四目”,实际上是毛泽东、周恩来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构想的具体化,既维护了民族大义,又尊重了台湾的现实,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方针,因此可以作为国共两党进行商谈的政治基础。
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问题国际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政府虽欲插手台湾事务,但承诺保证遵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规定,不愿意同新中国军事对抗。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在远东遏制苏联、新中国的政策,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以武力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并大力实施使台湾脱离中国的政策,加紧在国际上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企图通过签订旧金山和约等方式,为其行为披上“合法”外衣,为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制造法理基础。对此,毛泽东、周恩来始终牢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据理批驳“台湾地位未定论”,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揭露美国推行“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实质,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为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中国政府广泛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斗争,揭露美国推行“台湾地位未定论”、分裂中国的实质。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政府始终反对外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注意维护祖国统一,同时也适时提出并开展了双边会谈。
1950年8月24日,周恩来致电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立克及秘书长赖伊,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的行为,要求安理会制裁美国政府,并“采取措施,使美国政府自台湾及其它属于中国的领土完全撤出它的武装侵略部队”。11月28日,中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义正词严,对美国提出的“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给予了坚决驳斥。
1955年2月3日,针对安理会主席、新西兰驻联合国代表孟罗向安理会提交“关于在中国大陆沿海某些岛屿地区的敌对行动问题”的提案。周恩来致电安理会表示坚决反对新西兰提案,认为“显然是干涉中国内政,掩盖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中国政府不能接受邀请派遣代表出席。2月6日,他在接见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时指出:现在国际上有一个阴谋,要在台湾地区搞成“两个中国”的形势。所以,新西兰在联合国的建议是不能同意的。
为了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发表声明,强调:“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在毛泽东亲自过问、周恩来直接领导下,这年8月1日中美在日内瓦举行领事级会谈。一年后,升格为大使级谈判。在两国互不承认的敌对状态下,开辟了提供沟通与联系的现实渠道,增强了相互间了解。同时,中国通过大使级谈判向全世界宣传了自己的正义主张,揭露了美国政府利用“台湾地位未定论”来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为扫除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参加国际组织,坚持“有蒋无我,有我无蒋”的原则,不授人以“两个中国”的口实
1949年11月15日,周恩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申明:只有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才是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政府“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要求“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继续代表中国人民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但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极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政府也曾致电联合国所属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要求取消国民党台湾当局在联合国所属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代表资格。但是这些正当要求都没能得到实现。
这以后二三十年中,美国政府始终坚持推行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在台湾的归属问题上制造混乱。中国政府为了不给别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口实,始终坚持了“有我无蒋,有蒋无我”的坚定立场,坚持了民族大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同外国领导人就中国进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交换意见时,一再明确表示:“我们的看法是,如果这些组织内有国民党代表在,我们就不参加;如果参加,那就是承认„两个中国‟。” “如果联合国里有台湾的代表,我们一万年也不进去。” 有人建议中国分两步走,先进入联合国再进行驱逐台湾当局的斗争,毛泽东断然表示:“只能一步走。” “十五年没有进联合国,我们也活下来了,再让蒋介石大元帅在联合国里呆上十五年、三十年、一百年,我们照样活下去。要我们承认„两个中国‟或者是„一个半中国‟,那都不行。”
1956年6月28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有些人又在策划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他们妄想把台湾说成是另外一个中国或者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国家。”“企图在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会议上预先造成„两个中国‟的形势。中国人民早就看穿了这种阴谋。希望中国陷入这种圈套是徒然的。” 1960年4月10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阐述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时,又指出:“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任何国际会议和任何国际组织,只要有可能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中国绝不参加;任何国际协议,如果没有中国代表的参加和签字,将对中国毫无约束力。”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针对美国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双重代表权”提案,1971年8月20日,发表了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国外交部声明,表示强烈谴责,并指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把蒋介石集团驱逐出联合国,这是一个问题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三)采取灵活策略,缓和同美国的关系,迫使其承认“一个中国” 在国际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台湾问题,其根源在于美国推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推行“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是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领头羊”,在国际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力。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从国际战略格局的高度,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策略,为中美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提供了契机。
1972年2月,毛泽东在同来访的尼克松商谈两国关系正常化时说:“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 这就从战略上建立了中美两国进行缓和的基础。22日至25日,周恩来同尼克松进行了四轮艰辛谈判。谈判中,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中方要使美方尽可能明确地承认台湾问题是中国人之间的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周恩来告诉美国客人,将“设法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措词表达”。这样,经过周恩来同尼克松、基辛格的艰辛谈判,中美两国终于在2月28日发表了《联合公报》。《联合公报》声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由国家利益的”。在中美关系中最突出的台湾问题上,中国方面重申了自己的一贯立场,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毛泽东、周恩来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恢复作出了贡献,迫使美国政府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实际上,美国政府已经承担不得再行制造“两个中国”,否则就要在国际舆论面前输理、失去道义,从而为中国政府在适当时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国际条件。
台湾问题牵涉中国内政问题和国际问题两方面,解决起来艰巨而复杂,最终解决需要时日。毛泽东、周恩来在思考和解决台湾问题时,始终抓住中国内政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主要矛盾,始终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全方位开展工作,付出了巨大艰辛,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成绩,功不可没。毛泽东、周恩来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经验与重要启示,值得每一位后来者认真学习、记取和发扬光大。
(2010年1月5日第274期《环球视野》摘自2009年第6期《党的文献》)
第二篇: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办法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实施办法
一、成绩评定办法
学生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生考勤和平时表现占20%、实践环节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成绩占50%。
二、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
实践环节从第八周开始,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课程结束时递交调研报告或论文(具体时间由任课老师自主决定并通知学生)。未交或未能及时上交的可以将实践环节得分记为0分,并可酌情扣除平时成绩5——10分。
三、实践教学的组成结构
(一)必选实践项目组成(1)单独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研报告一篇,要求如下:
A、各小组或个人不得抄袭、雷同和下载。否则按零分处理。
B、开课的班级,学生可到市区、法院、监狱、学校、村镇、企业或其他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调查,可以。根据老师拟定的调研选题,写出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自己选题的方式,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按2-4人一小组(最多4人)开展调查,在组长统一组织下,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调研或写作任务,建议可运用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搜集资料、消化整理等方式,也可几种方式相结合。于本学期结束前提供调研报告一篇不少于2000字,照片、人员分工、访谈记录、调研问卷等原始资料
C、参考题目
1、大学生眼中的社会分层现象
2、某地社会贫富差距现状调查与分析
3、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及生存状况调查
4、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5、民众对马英九的大陆政策认同意识调查
6、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调查
7、江西理工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8、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9、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0、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12、目前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调查
13、你身边共产党员的素质状况调查。
14、江西赣州村民自治现状调查
15、江西赣州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状况调查
16、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状况调查
17、赣州市文化产业现状调查
18、赣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调查
也可以题目自拟
(二)任选参考实践项目(任选其中一项)
实践项目一:观看视频音像资料
【实践目的】
1.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音像资料,让学生加深对书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以及通过对理论热点问题的解惑释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实践要求】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积极思考,并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观后感。
【实践学时】
【实践时间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组织观看。
实践项目二:听一场专家学者讲座
【实践目的】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实践要求】
学生自行听取金沙湾讲坛或其他专家讲座一次。提供教学期间内的门票一张,并且撰写2000字的听后感一篇。
【实践学时】
【实践时间安排】利用课余时间。
实践项目三:学生自行参观赣州市博物馆
[实践目的]
1.了解赣赣州发展历史,感受赣州历史巨变,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了解客家历史文化,鼓励学生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弘扬客家文化。
[实践要求]
1、以“了解历史,感受巨变”为主题,通过论文、摄影作品、诗歌或散文等表现形式反映赣州历史文化及发展变化。
2、要求以赣州为背景,必须紧扣主题,内容健康,角度新颖,富有感染力,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实践学时]
[实践时间安排]学生自己安排完成。
实践项目四:撰写论文
[实践目的]
1.通过查阅资料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要求]
1、查阅资料,结合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撰写出具有一定新意的学术论文。每篇字数在2500-3000字。
2、论文要有基本的形式,即要有论文标题、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等。
[实践学时]8学时
[实践时间安排]学生自己安排完成。
论文参考选题:
1、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3、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5、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论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7、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8、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中的所做的贡献
9、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0、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11、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2、论邓小平理论创立的主观条件
13、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14、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践性特征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16、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17、“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一国两制”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19、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1、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22、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3、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4、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论文格式: 扬弃与传承
——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 ××××××××××××××××××××××××××××××××××××××××××××××××××××××××××××××××××××××××××××××××××××××××××××××××××××××××××××。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继承弘扬(下面空一行)
【正文】:
×××××××××××××××××××××××××××××××××××××××××××××××××××××××××××××××××××××××××。
×××××××××××××××××××××××××××××××××××××××××××××××××××××××××××××××××××。
社会调查格式:
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报告
——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例
班级:调查组成员:
【正文】:
×××××××××××××××××××××××××××××××××××××××××××××××××××××××××××××××××××××××××。
×××××××××××××××××××××××××××××××××
××××××××××××××××××××××××××××××××××。注意:在正文中段首空2个字符,段落与段落之间不空行.各位老师:《概论课》实践环节分为必选和任选项,学生完成实践环节教学任务后,社会调查报告和任选项论文分别以班级为单位装订成册,然后统一交思政部白燕老师处,思政部有统一封面,可领取。另,社会调查报告要有目录,目录放在学生调查报告上面然后用统一封面一起装订成册。
第三篇:台湾问题的解决对中国国防的重要意义
台湾问题的解决对中国国防的重要意义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在中国的国防战略上具有明显突出的地位。
台湾问题的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大陆的国家安全和国家稳定,而且关系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台湾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作为七省之藩篱、东南之锁钥的台湾,是东南沿海各省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凭借台湾为中心,连接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这南北两要点,构成一条天然而有力的战略海防线,足以掩护东南沿海6省市及该方向的战略纵深。并且在台湾周围分布着众多发达城市。如果台湾无法与中国大陆统一,大陆国防安全就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不仅大陆海防线要害之处出现缺口,使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半壁江山暴露在外,而且国防战略纵深一下就后退一、二百海里。因此,台湾对大陆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台湾面临太平洋,可以作为中国的门户,中国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国实施海洋战略的必要之选,中国要崛起,必须从陆地走向海洋。然而,中国这一战略能否顺利地实施很大程度上要看台湾问题的解决。因为在中国长达l.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只有台湾直接面向太平洋。中国要走向大洋,最好的捷径和大门就是台湾。如果台湾问题解决不了,直接影响到中国国家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台湾问题关系到中国对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问题,为未来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提供坚强的基础和保证。
台湾居中国大陆南北两大战略海域的中间,是大陆南北海上交通的要道, 是大陆“南下之门户”,不仅联系著大陆南北两大战略海域南海和东海,而且掌握着大陆四分之三的重要贸易航线的南下通道,对大陆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对外贸易与交往的顺利进行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台湾处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中心位置,是西太平洋上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是亚太地区的航空运输和海上运输的中心,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韩国、中国东部、北部沿海地区等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彼岸,中东、欧洲等地的海上和空中的交通线大多经过台湾海峡。
湾问题关系到中国对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问题,为未来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提供坚强的基础和保证。
同时,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用海上的岛屿设立的重重的封锁线。台湾正是这个封锁线的关键。突破了封锁线就可以在海洋拥有话语权,这与中国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的。台湾对于中国之重要,几乎关系到这个国家以后的发展和生存。所以,中国必须要拥有台湾,至少不能让他成为他人攻击我们国家的一个平台,这是最基本的战略。
当然,台湾问题也牵扯到其他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的两个大国,也就是日本和美国,台湾问题对其的战略的安排也有着居住轻重的地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可以在面对两国的对抗中取得更多的主动。下面就来分析下台湾在二国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台湾位于西太平洋“岛链”的中心,是美国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对美国称霸亚太遏制中国作用明显。该岛链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台湾、日本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到俄罗斯千岛群岛、美国阿留申群岛,而台湾正好居于该岛链的中间要害部位,对美国在东亚地区实施其军事战略、政治策略起著不可忽视的作用,一直被美国视为“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国家扩张称霸亚洲,特别是遏制大陆的整体战略中,发挥着重要而明显的作用。湾作为美国遏制大陆的一张“王牌”和称霸亚太的重要战略要地,展现出更加突出的地缘战略价值。美国控制住了台湾,就控制住了东亚的绝对制海权,不仅可使美国掌控大陆邻近海域的出入口,而且可保护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航线、盟国和军事基地,特别是在美国失去了菲律宾的海空基地后,可作为美军向波斯湾、印度洋部署军事力量时的补给地和休养地。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持自己的现有世界霸权地位,遏止和消灭一切有可能威胁到他的政权和文明。而中国无非就是美国在这条道上的最大的绊脚石之一了。所以利用了台湾,它就可以把中国的势力范围永远压制在内陆,不能威胁到他在太平洋的主导权。因此为了与美国对抗,台湾问题是必须得解决的。
日本是美国放在亚洲来对中国的抑制的一颗最有力的棋子,它的发展必将会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威胁(谁也不晓得日本会怎样)。台湾可以成为中国的最有利的武器去抑制日本的壮大。众所周知,台湾一直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60-70%日本海洋通路都是从这个地方经过,对日本的国家利益生死攸关。西太平洋海域地处亚洲与太平洋的结合部,是亚洲东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是从海洋西进亚洲大陆的跳板与基地,和平时影响到东亚各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战时关系到东亚各国的胜败和存亡,是当今海洋权益斗争最剧烈、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而台湾正处在该海域的中心,必将称为中日的兵家必争之地。
台湾问题的解决必将对美日的对华的战略部署造成相当大的打击,也能为中国复兴做出相当大的贡献。
此外,进来南海问题抑制要中国头痛不已,而根源在于台湾问题尚未解决。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台和台当局控制的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上。附近水域蕴藏著800亿桶的海底石油和油气,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和经济价值,是中日领土争端的焦点问题。南沙群岛,紧扼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和丰富的资源,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南沙岛屿附近国家早已垂涎三尺,加紧对南沙资源进行开采,与大陆在南沙争端不断升级。由台湾问题所引发的这些问题必将在台湾问题的解决后会有实质性的改观。
因此,台湾问题对中国的国防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解决必将是我国更加稳定繁荣,同时在对抗日美的时候有更大实力,并且也保护了我国的资源,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对台湾问题的理解与看法
对台湾问题的理解与看法 14计本非 张鸿力 1408170126
万众瞩目的蔡英文520就职演说终于出炉,全球华人关注着讲稿中涉及两岸关系的部分,焦点集中在蔡英文承不承认“九二共识”。现在答案已出:蔡英文依旧回避“九二共识”,只说尊重 “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虽然蔡英文这回似乎有点逐条逐句的斟酌,看似是努力要朝大陆方面最能接受的底线边缘走,但是不承认九二共识就是死胡同。大陆方面当天迅速回应,明确否定了蔡英文。那么,蔡英文后的台湾问题是否会就此恶化下去呢。
首先,什么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纯属是我国的内政。是当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因为美国政府一直凭借着《与台湾关系发》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及全体人民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各种分裂势力和分裂活动。
其次,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是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陆的对台政策,一方面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主张,另一方面不作“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这一政策实际上是由“软”、“硬”两手构成的。“软”的一手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希望通过善意的召唤、优惠的政策、不断扩大的两岸交流,以及先期回归的香港和澳门的示范效应,使台湾当局最终接受大陆的主张。“硬”的一手则是通过“不放弃使用武力”震慑台湾当局,使其不敢搞台独,并阻止西方反华势力插手台湾事务,从而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赢得所需要的时间,创造必要的条件。这一政策实施以来,两岸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对促进双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双方居民间的相互了解,以及维护大陆周边国际环境的稳定,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长此以往,中央和大陆人民势必无法接受。一方要统一,一方要维持实施独立,平衡必然打破。因此结论是台湾问题不能和平解决,至少不可能完全不依靠武力。观察中央会发现,中央只有对目标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时才会出手,且要求干净利落。窃以为,目前中央的态度只不过是在维持稳定,即保证目前局势不发生质变,保持现状,等待中国实力超过美国。我想中央对台湾问题应该是这样的想法,解决台湾问题,问题不在台湾,在美国。所以,任何对台湾政策都只是辅助,保持中国可接受的状态。当中国的实力在西太平洋压倒性的超越美国时,台湾问题的主要问题,这个国际因素就消除了,之后台湾问题迎刃而解。到时台湾人到时面对两个选择一是光荣投入祖国怀抱,二是事业而死。而结果都是台湾重新为中央实际控制。因为中国已经有完全的能力阻止外部势力干预。二是外部势力也已经明白没有力量干预台湾海峡。我相信,当中国实力超越美国及其亚洲盟国之时,美国等国看待台湾问题的眼光立场也会变。之前中国力量弱时,台湾是一张牌,中国力量强时,台湾再窝在手里可能就是炸药了。当一场注定失败的争夺,摆在美国面前时,它会搅和进来吗。所以我的台湾问题是一个中国力量程度的问题,当中国力量达到了的时候,台湾不论意愿如何,民意如何,都逃不出哪一个结果。根据估计中国在西太平洋这一地区的实力会在二十年内超越超越美国 台湾问题当会在二十年内解决。
第五篇:谈谈对台湾问题的思考
1谈谈对台湾问题的思考
台湾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设立行省,许多台湾人的祖先都在大陆等等。都说明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利益,捍卫这种利益,是国家当政者的第一位责任。有了这部大法,政府可以高举法律的大旗,动员全国人民,动用全国一切资源和手段,彻底粉碎一切分裂图谋。当然这部法律也不允许政府向分裂主义者和支持他们的外部势力作出任何有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妥协。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悲剧决不能重演。
任何人、任何政党和政治势力,决不能走上闹独立、闹分裂的犯罪道路。谁胆敢这样做,他就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必将受到全国人民的声讨和痛击。当国家面临分裂危险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分裂的斗争是每个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美国操纵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着力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军事课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沦与实践的教育。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因此,国防教育与“两课”教育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第二,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仟务。军事理论课通过讲授军事科技,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培养人才的模式向口径、适用面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因此,培养的人才要做到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又能为国防建设效力,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4.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功能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军事教学,既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积极探索。几年来,我们在抓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实践中也引发了不少思考。
一、必须以新型人民战争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搞好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现代战争虽然是高科技战争,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仍然还是人,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资源,和平时期抓好对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教育,进一步强化他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品质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是极为可观的战略后备人才,能够确保我们战胜任何最强大的对手。
二、必须从确保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充分认识搞好大学生军事教学工作的现实必要性。当代大学生既有文化层次高、思想敏锐、开拓创新意识强和民主平等参与要求强烈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生活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吃苦精神不够等自身不足。通过进行队列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吃苦精神,养成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好作风;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现代军事理论,站在世界军事理论的前沿来分析了解我军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逐步打牢他们从军报国的思想基础;通过定期安排大学生到军营参观见学,组织他们模仿战斗班排过军事化生活,有计划地让学生轮流担任营长连长排长班长,交给权力,明确职责,相互学习,定期讲评,可以进一步锻炼提高大学生的领导才能,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意识
三、必须坚持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上下功夫见成效。搞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仅有学校、部队的积极性还不够,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首先,要把军训教学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成才上。多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开展军训教学工作对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的现实意义,对他们拓宽知识面的重要作用,对他们走好未来人生路的长远积极影响,从而不断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活动设计上,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目标要适中,使学生们跳一跳能够着,方法得当,既严格训练,又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其次,要把军训工作与学校的正常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训教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文理结合。要加强与学校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协调联系,注意通报有关情况,及时调整工学矛盾,形成抓军训教学工作的合力,确保相得益彰,防止相互撞车。再次,要把评比竞赛贯穿活动始终。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勇于挑战、争强好胜是他们的天性。部队工作的实践也说明,要抓好一项工作落实,必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灵活有效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我国的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了使大学生了解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在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古代孔子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要进行国防和军事历史的教育、了解古代、近代国防史,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要进行军兵种知识和外军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对解放军的编成、各类武器装备有感性的认识;要进行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育,使大学生能认识到加强国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大学生进行战时动员、军事地理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3结合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对于钓鱼岛问题,中日双方都相信近期无法解决。双方都只能用拖延战术。撞船也好,放人也罢,都不能在近期解决钓鱼岛问题。
日本放人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最近杭州工商部门对丰田的全资子公司拟做出没收42万余元违法所得、罚款14万元的处罚。这个事件是个信号,告诉日本中国对日本要开始经济战了,就像美国前一段时间整丰田一样。
中日经济战,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对美国来说,中日谁的经济被拖垮都是天大的好事。中国对丰田处罚,也省得美国费力了。如果中国经济被拖垮,那更好了,也不用费劲逼RMB升值了。努力促成中日经济战是美国的主旋律。
撞船事件刚开始,美国怕中国不强硬,怕中国不展开经济战,于是美国赶紧说保持中立。杭州丰田事件发生后,美国立即说要协助日本保卫钓鱼岛,这就是给日本打气,怕杭州丰田事件吓得日本妥协。
在世界经济随时可能二次探底的时候,美国真是煞费苦心呀!
事实上,这次日本怕了,就是怕经济战。而中国不怕经济战,因为中国不需要外资了。这个问题回头再详细论述。这里只是说明日本为什么想尽快息事宁人。
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
一、中国目前是被火药桶也是核武器包围得最多的国家: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阿富汗、印度、越南、关岛、台湾省都是地区的火药桶,这种周边环境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安全环境严峻,特别是南海、东海以及藏南地区的领土争议更是刻不容缓!作为中华儿女自应该多关心国家的大事,例如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介,祖国神圣不可侵犯!
二、中国的地缘环境没有世界其他大国好,北有俄罗斯,西有印度,南有越南印尼,东面还有日本,这些国家对中国似敌非友,加上美国在一边支持,所以中国很被动。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这样看着人家来欺负。我个人觉得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维护国家安全:
1、加强邻国邦交政策,特别是几个比较友好的国家如巴基斯坦啊
2、积极发展国防科技
3、对某些胡作非为的国家要杀鸡儆猴,比如南海的某国
4、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同时注重软实力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4、结合军事理论教学内容,谈谈对中国国防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根据《大学军事教程》所说,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这个定义很宽泛,打破了我对国防的传统理解。由此我知道,现代国防不单纯国家军事力量,还有非军事力量。
之前我认为,外交其实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外部表现,引用我国一位外交官的话说就是“弱国无外交”。通过“六方会谈”,我明白,外交其实就是一场激烈度不亚于军事的战争。一场成功的外交战往往比正面战所获更多。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没有军事经济能力的支撑,是不可能“空手套白羊”的。所以要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就必须提高我国综合实力。
现代国防内容有:国际环境与国家利益、战略思想方针、国防能力建设与力量运用、国防体制建立、国防立法建立。现在我说说我对国防建设的看法。首先,是我国现行的国防困境。我国是一个国力较弱的国家,虽然现在有很大发展,但现在军事仍未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很多武器都是苏联时期武器的更新产品。不仅如此,中国武器生产链接不上,一些落后武器超长服役,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坦克和战斗机。更令国人沮丧的是中国现今仍制造不出大型运输机和航空母舰。
我国武器落后但我国要防护的地方又那么大,真不知道那些整天叫嚣“中国威胁论”的日美是何居心。我国周边陆海相邻的国家有22个,陆地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5个,边界总长22800公里,与中国隔海相邻的国家有7个,海岸线有18400公里。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独霸,而中国成为它唯一潜在挑战对手。现在美国拉拢日韩泰菲越想对我国进行军事包围,不仅如此美国又想将印度拉拢过去。中国大陆东有日本,西有美国势力,南有印度,北有俄罗斯的威胁。现在还有一个台湾每天叫嚣着搞独立。因此要打破我国现有地缘困境,就必须针对某一最大威胁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现在的地理战略弱势。
其次,必须看到我国军队建设和武器发展紧迫性和现实性。朝鲜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情况不同;中国现行军事状况有和当年朝鲜战争不同。当年美国军队还处在机械化而现今已经从机械自动化到达信息化。美军拥有精确制导、信息化、全球部署三大战略优势。回头看看中国军队,虽然研制出精确制导的远程和洲际导弹,但现代海空军却仍然趋附于陆军。海空军仍只能在近海巡游,不能进行远程投放。一旦中美战争爆发或是中日战争爆发,中国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雷区”。
现代战争是一种四维时空战,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的战争。从战争地理角度来看,它是一场立体的战争;从信息化角度来看,一秒钟便可以决定战争的成败。我国现在正处在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时机,而美国早已达到这一高度,所以军队建设和武器发展面临艰巨的任务。
再三,我认为我国的现行国防战略需要随现行战略环境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如我国应当考虑结盟问题,来抵御美国现行战略压力。其中,与和我国处境相同的俄罗斯结盟可以彻底打破我国现行劣势。还有我觉得我国应当谋划好战略战场。我认为我国应将太平洋作为我国战略作战区,将未来战争中心由我国本土向太平洋推移。这样才可称为积极防御。不过要做到积极防御我国必须调整意识,即将太平洋作为我国的一个内陆湖。
要做到这一点,我国需不需航空母舰?答案是要。我国现今虽不能供应起一艘航空母舰,但要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必须有这样的战略目标。
第四,我国必须加强国防体制建设。国防体制建设目标是三军协同作战能力达到如一个军一般。
结合教学及国防法规相关内容,谈谈大学生军训的意义?
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数千年中外历史表明,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离不开全民的国防意识的增强。国防意识强了,一旦外敌压境,就能同仇敌忾、奋起御侮、战胜敌人。国防大学编写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就是试图通过“中国国防”教育,使我们的年轻一代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增强国防观念;通过“军事思想”教育,使我们的年经一代了解古今中外各种军事思想的内容、形式与发展过程,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通过“国际战略环境”的教育,使我们的年轻一代了解当前战略格局和世界安全形势的基本情况,正确认识我国安全环境的状况,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通过军事理论的学习,强化了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我的国防观念。每每全神贯注的听完却还意犹未尽,总觉得听不够。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当今我国国防的形式与现状等内容,让我们学习到大量的现代军事知识,认识到了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我们对国防地位、作用的认识,树立了牢固的国防观念。“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千古名训告诉我们:越是在和平条件下越要居安思危,强化我们的国防意识!
6.谈谈你对军事理论课学习的收获?
军事是政治的工具。任何军事行动的胜利都意味着之前的纯政治行动的彻底失败。老子曰:“兵者,国之重器也,不可轻易示人”,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战争都是玉石俱焚的不明智行为,也许有人会说有的军事行动是在抛砖引玉,但事实上,只要战火燃起,战争双方的政治、外交关系就已经告破裂,而随战争进行,经济联系也会随之断绝。
但同时,军事更是政治的筹码。有强大军事实力作后盾的政治行动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只有狮子才有资格和狮子坐下来谈判,退一步讲,想与狮子叫板,你至少也应该是一头狼。也就是说,只有拥有了尖牙利爪,一个国家才拥有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使祖国变得更为强大。
1.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军兵种及军种的主要作战任务?
答:(1)陆军通常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和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抗敌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和方 向上打赢局部战争、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2)海军由舰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 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进行海 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保障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3)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等兵种及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国土防空,独立实施空中进攻作战,协同 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输送,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4)第二炮兵由地地近程、中程、远程、洲际等导弹部队及各种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试验单位等组成。基本任务是威慑和实战。
2.试述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答:第一,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主权和安全,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根本基点。第二,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和文明三种新秩序,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主张。第三,把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格局,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第四,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点。
3. 试述中国的国防体制?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包括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有边防、海防、空防等。国防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防的性质依国家的性质和国家政策不同而异。国防的巩固和强大是防备外来武装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稳定与安全的保证。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之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根本目的。国防体制,是国家防卫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以及领导体系的制度。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体制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内容主要包括: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经济体制、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体制、兵役制度、动员制度、国防教育制度以及国防法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体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1、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2、全民国防教育日定在每年的--------。
速战速决
3、孙子兵法论述作战的指导思想是-------。
有源干扰、无源干扰
4、雷达干扰可分为------和-------两种。
6、生物战剂按对人员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和------。失能性、致死性
1、请用人民战争的观点分析,如何应对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14分)
什么是人民战争?什么是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已经登上了战争的舞台,世界各国都把军事战略重点转到应付高技术局部战争上。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武器、信息是重要因素,要树立以劣胜优的信心,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与时俱进,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正确分析判断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以调整求发展加强质量建设,保障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建立完善的战争动员体制、法规。
2、大学生在国防活动中应该怎样做。(10分)
国防是国家的防务,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无防不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要自觉接受国防教育,认真参加军训,履行兵役义务,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培养革命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认真学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强身健体,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作普及全民国防教育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