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会议走出低效的泥沼
让会议走出低效的泥沼
顾琪
【专题名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专 题 号】F102
【复印期号】2008年03期
【内容提要】 对于忙碌的管理者来说,会议成了他们处理重大和紧急事情的大多数场景。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和无数工作任务的矛盾中,如何才能让与组织的战略决策息息相关的高层会议更有成效,让管理者不至于陷入为了开会而开会的泥沼呢?
组织中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方式有很多,而最常见也最正式的沟通渠道就是开会。对于既忙于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又要考虑战略性重大决策的领导者来说,会议成了他们完成这两项核心的工作职责的大多数场景。
根据多伊尔在《开会的革命》中的保守估计,一个人一生中用来开会的时间可能达到9000小时以上;而在美国,每天召开的形形色色的会议大概超过1100万。AMT咨询公司曾经针对国内1000名职业经理人的调研显示,这些经理人每周最少要开三到五个会。而对于高管来说,会议更是家常便饭。根据不完全统计,高层至少要花50%的时间在各种会议上,有的企业,开会甚至占去高管85%的工作时间。对于管理者来说,几乎要感叹尽管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会议中。
由于工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会议,大量占用对于高管个人来说最珍贵的资源时间,他们的工作就由一系列碎片式的会议连接起来。而在高层那幅密密麻麻的会议地图中,真正能够分配给组织重大决策商议讨论的时间却很少。几年前哈佛商学院的几位教授在一项针对高管沟通的调查中发现,作为高层管理团队沟通最直接和正式的渠道,在大多数组织中,几位C字头的顶级高管每个月聚首开会的时间平均不超过21个小时,而花在某一场会议中的时间很少超过4小时。在那些高层极为分散的公司,这种高层会议的机会更为有限。AMT的调查还发现,50%的高层会议可能都是在漫无边际的讨论中浪费时间。
一边是高管有限而弥足珍贵的时间,另一边是无数需要充分沟通的重大事项,在这个永恒的矛盾中,如何才能让与组织战略决策息息相关的高层会议更有成效,让管理者不至于陷入为了开会而开会的泥沼呢?有效的领导者在会议中都会避免掉入下列低效的陷阱。分清轻重缓急
低效会议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会议上的议题太多,各种各样的、价值轻重不一的主题都安排在一起,而开会的时间又太有限,以至于当会议已经接近尾声时,才发现最重要的议题还没有开始讨论,此前90%的会议时间都在讨论一些根本不那么重要的问题。
尽管能摆上高层会议讨论的议题,议题的
重要性必然不可置疑。但是,就如管理学理论中常描述的是,有效的管理者处理重要的事务,低效的管理者处理紧急的事务,那么领导者需要思考的是,占用高层会议大多数时间的,到底是那些决定公司未来的重要事项,还是当下让他们都焦头烂额的紧迫任务。很多时候,为了各种各样突发的紧急情况聚在一起开会讨论,造成议程不够聚焦,众说纷纭。高管在这种会议上很难将更多时间分配给更重要的问题。
根据马拉康顾问咨询公司的调查,只有不到5%的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化流程,确保高层的时间聚焦在重要事务上。而在许多公司,高层会议的议程中常常充斥着一大堆日常的运营问题,以至于一些重要的战略问题很容易淹没其中,没能在会议中得到应有的时间分配。评价运营绩效和做战略决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讨论模式和思维方式,将他们搅在一起,很容易导致极为低效的活动。
为了将高层会议从日常运营事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更重要的战略决策,荷兰银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做法。1990年代,荷兰银行的高层会议几乎都在为日常运营和贷款之类的具体事务耗费时间,但是2000年5月,当Groenink就任银行CEO时,银行面临重大的资源限制,市场竞争加剧,Groenink相信,荷兰银行需要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实行新方式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将管理层变为有清晰决策权的实体。这种改变需要对董事会议的时间和结构都做根本的变革。在历史上,董事会一周开两次会,每次都几乎要花三个小时讨论运营问题,但在新框架下,它一周只开一次会议来讨论运营问题,然后是固定每月一次开一整天会,用来讨论战略问题并做出重要的资源分配决策。新的会议日程减少了董事会成员每个月聚在一起的时间,原来是24小时,现在是22小时,却有意识地增加了分配给战略的时间,从前一个月只有4个小时,现在却有10个小时。
要令一场高层会议实现有效决策,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如果一个议题需在会议上做出决议,那么在会前就应该已经完成了这个提案的绝大部分准备、分析和论证等工作。
在运营和战略问题之间清晰的时间分配,使荷兰银行的董事会能够在每一次会议上更集中注意力,将战略和运营两方面的决策角色都扮演得更好。所以说,鉴定议题的价值和特性,然后进行相应的议程安排,将不同类型不同价值的议题分开,使每一场高层会议的议程聚焦,就是保证会议绩效的一个有效办法。
不要让场外压倒场内 高层会议中的另外一种常见坏习惯是:与会者在会议
上就某一问题展开追根溯源式的讨论,一定要将该问题的来龙 去脉、各种相关信息等等在会议上一一陈述,最后才开始决策程序。然而,这种情况经常导致的结果是:一场会议的有限时间就在这漫长的陈述与讨论中度过,最后却发现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实现决策。这也就是所谓的议而不决。
要令一场高层会议实现有效决策,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如果一个议题要需在会议上做出决议,那么在会前就应该已经完成了这个提案的绝大部分准备、分析和论证等工作,最后,高层开会所要解决的就只是在已有的运作基础上进行整合、选择,直到得出最终决策。简单来说,7/8的工作要在高层会议之外完成,1/8的最后拍板环节留到会议之内。如果将所有的工作都留到高层开会时去做,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会对决策过程本身形成干扰,影响有效决策的实现。
在这方面,金佰利公司采取了一些极为有效且操作性极强的小举措。在金佰利,C字级高层会议的主要职责是批准公司的战略和投资,一般在一年中,这种会议要举行6次,每次会议是两整天,用以讨论重要的战略和组织问题。为了提高这种群体决策的质量,加快决策步伐,公司采取了两个措施。首先,从1997年起,所有阅读材料都至少在每次高层会议召开前五天被分发到与会者手中,任何时候只要有可能,都会使用标准模板来展示重要的财务、市场和竞争者信息。这就给了每一位高层成员时间,在会前仔细了解材料,快速进入重要问题。第二,在所有材料上附一张标准封面,上面明确地列出了这些材料指向的会议目的,有一些仅仅是信息分享,另有一些是讨论和辩论(关键的问题会被重点标出来),还有一部分是有关行动与决策事务。#p#分页标题#e#
由于每个会议目的都已经被清楚地标明,所有的相关材料也被提前阅读,高层会议就可能将会议时间重点分配到行动与决策上,而且在对某项议题做决策的过程中,不必像以往一样,还要通过长长的幻灯片来对问题做出冗长而浪费时间的陈述。同时,出示标准封面的措施也鼓励了高层在会议之外处理问题对那些标明仅仅是信息分享目的的材料,他们可以在会议之外就得到了解,而不需再浪费正式的会议时间去关注;而对那些标明讨论与辩论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提前得出一些判断或意见,这些意见可以在会前被收集起来,在会议上直接宣布,节省了发表和阐释意见的时间这就为那些标明行动与决策的议题留出了更多会议时间。
金佰利这种着眼于会前准备工作的措施,减少了会议中的冗长
讨论,使与会者能够将主要的会议时间用于做出有效的决策,大大增进了会议的决策效率。
关住 水龙头
高层会议中还有一种常见糟糕情况是:有些高层管理者常常会对一个话题滔滔不绝,嘴巴成了关不上的水龙头,而会议时间就常在某个人喋喋不休的一言堂中哗哗流过,最后会议毫无建树地散场。
由于高层会议中人员身份的特殊性,这种现象事实上无法由规则有效制约,但又绝对会成为会议绩效的强大否定因素。在这方面,爱默生公司有一个小做法颇为有趣也有效。在爱默生公司的高层会议上,有一个奇特的小设置一个会议按钮。这个按钮的主要功效就是:在与会者滔滔不绝,以至于发言偏离主题或对主题意义不大时,其他任何一个参加者都可以按一下这个按钮,提醒他即时打住。
在高层会议过程中,与会者在发言时一时失去控制,跑题到千里之外而不自知是极为常见的事,而由于同僚之间的面子或礼貌问题,其他人很难主动开口制止,尤其是,如果这种事发生在主持人身上,就更难控制。但是这种呼吁闭嘴的按钮,可以以一种较为含蓄的方式提醒越位者,将脱轨的会议拉回议程。
这种小手段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保证与会者始终针对会议主题做有效的发言,而非无效的发挥。在现实中,有些高管习惯于将高层会议当成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高层沟通的场合成为一个信息散发平台,这也是造成高管们经常会在会议上跑题的重要原因:他们总认为,在会上展示出来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得出最佳决策。
但是,在一个有效的组织中,管理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应该是开会,如果使一次高层会议成为一场高管之间的信息报告会,会议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也无法实现决策的目标。因此,通过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按钮,可以避免由于面子、私交等等个人因素而不得已接受这种谋杀集体时间的行为,特别是如果热爱说话的CEO,那情况就更糟了。
避免无声的否决
如果没有落到实处,再多的决策都是一纸空文。
即便高层会议上能够形成决策,也可能受到来自现实消极地抵抗。一项决策,只有能够落地生根才是有效的决策,因此,在高层会议上,如果只是达成了基于表面上的共识,而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决议,通过的是一项无法落实的决策,没有明确谁对执行负责,也没有说明如何执行,还没有说明是否是会后再补充讨论决策的实施方案,那么这样在会议上匆匆做出的决定往往沦为一种无声的否决的牺牲品,因为难以落实而逐渐销声匿迹,最后甚至连该决策涉及的问题都不再引
发关注,这样的高层会议仍然只是一场低效的会议。
有些公司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将资源分配和战略批准捆绑在一起,他们实现了有效的决策。比如在荷兰银行和加拿大铝业公司,战略决策的结果是一份正式的绩效合同,上面明确指出了执行该战略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时间、人才和财力资源等,还有管理层允诺实现的财务目标。
这个程序使战略决策以两种方式生根。首先,它迫使公司领导层对最终的决策达到最清楚的了解,如果对执行战略所需的资源分配或随着时间应该出现什么业绩结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领导层可以推迟批准决策,直到这些东西明确下来。这样将决策和资源绑在一起,意味着领导层必须正视和了解每一个业务部门的战略执行。第二,绩效合同使战略交付更易于被跟踪,业务部门的相关业务绩效将可以被监控,如果合同中的某个环节失败了,战略决策就会返回顶级管理层的议程中,进行重新评估和方向修正,业务部门和顶级管理层之间就不会有什么互相怀疑或者需要重新解释的空间。^
第二篇:走出数学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
走出数学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
多年来,我校的数学成绩与全市平均成绩相比,多时低三十多分,少时也低十几分,并且随着课程的深入,差距越来越大,到初三每个班级就仅有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学数学了。数学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xx中的数学教师。怎样走出困境,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学校、数学教师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索。2011年3月19日——21日,参加了由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在长春举办的“中学语文、数学高效教学与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张文娣老师的课和讲座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有豁然开朗之感。现将我的体会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用心、用情教数学
◆教音乐改教数学。1981年中师毕业后学校安排张老师担任音乐教师,闲暇时间多,干什么呢?自学高等数学。第二年报考数学专业,高分录取,脱产进修。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张老师的改科,一源自追求和价值取向,她认为,在学校如此清闲,会消磨斗志,迷失自己,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二源自对数学的热爱,她说:“我喜欢数学,是数学让我的生活更美好”。她以人才引进的名义由山东调入北京,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她爱数学,数学也给她以馈赠:提高了她的生活、工作、生命质量!
◆课堂是她心所依、情所系的地方。她说:“我眷恋课堂,上课对我来说是享受”,担任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后,她依然坚持上课。“每天,每个老师都要走进课堂,但我的‘走进’与别人不同,我是全身心的‘走进’,并让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如果老师懒散懈怠、没有激情,怎么能让学生紧张起来,怎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张老师的课堂展示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整节课,49岁的她激情洋溢,言谈举止表现出极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启发、点拨、评价恰到好处、信手拈来,对学生的欣赏、尊重、鼓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绝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那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因为她用心,所以她的眼中有学生,有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接住学生的发言;因为她用情,所以她的课堂灵动而鲜活,充满了人文情怀,使听者如沐春风。
◆潜心研究,烂熟于心。一潜心研究教材。例如,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一章有多少个几何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很惭愧,教了这么多年数学我从没研究过)?张老师通过对46个组合图形归类整理,发现有32个是由一对全等三角形摆放形成的,于是她设计了“图形的摆放与探究”的课题,用两个全等三角形纸板根据要求摆放不同的图形,并引导学生编制试题。潜心研究教材,使她对教材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把握准确到位,使得课堂教学左右逢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得心应手。二是潜心研究中考试题。每年中考结束,张老师要做60多套中考题,研究考点、题型,领会课标精神。以信息给予题为例,先找题源(教材的例题、习题或图形),然后分析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怎样的变式,考察了哪些知识点,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等等。
二、抓住了数学教学的“牛鼻子”
当前我校(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就“教”而言。从备课看:重视怎样“教”,忽视怎样“导”、怎样“学”、怎样“呈现”。从上课看: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轻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重结论,轻观察、探究、分析、归纳过程;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轻基本技能的训练;重问题的解决,轻数学思维方法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重解题前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指导,轻解题后的反思、归纳、升华、引申、推广的引导;重整齐划
一、统一要求,轻分层指导;重几个所谓的“考学生”,忽视“中等生”和“潜能生”。就“学”而言。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畏惧感、挫败感,兴趣低,动力不足,甚至放弃;为完成作业“疲于奔命”,缺乏解题前对题意的深刻理解和解题后反思总结;抄袭作业、只写答案;脑海中只有一些无序的、零碎的知识点,没有形成知识网络,需要时无法把储存在记忆中的有关知识、方法、模型检索、链接起来,揭开“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机械模仿,数学思维程序化,对见过的题型“照葫芦画瓢”,对陌生的题型一筹莫展,消极地等待“外援”。
很多学生反映,“课上能听懂,就是不会解题”,“数学下了很多功夫,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做了大量习题,可数学成绩总不理想”,“老师讲过的题我会做,可题目变一变就不会了”,“做综合题,不知从何入手,不能迅速、有效进行知识链接”,常听老师抱怨:“这道题讲过很多遍了,可学生还是不会。”
纵观我们的教学,大多是解一题丢一题,不善于从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总结,不善于对题目进行引申和拓展。缺乏解题反思:命题的意图是什么?考核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验证解题结论是否正确合理?求解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严密完善?本题有无其它解法?多种解法中哪种最简捷?把本题的解法和结论进一步推广,能否得到更有益的普遍性结论?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受阻的原因是什么?长此以往,导致教学停留在就题论题的层面,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不能在更深和更高层次得到有效提高和升华。
怎样走出“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的误区?让我们地“走进”张文娣老师的课堂,寻找答案和方向。
张老师的课堂凸显以下特点:
一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学习不在时间长,投入则灵,做题不在多,有法则灵,我们一起玩数学,少做题目,取得好成绩”,“你来提个问题,让老师做做”,“谁先上去,谁就得到了个别指导的机会”、“竞争社会,晚一步,坑就没有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有几招试几招,看谁招多”,“站在圆的家里看看,怎样解决”。
二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如,“太棒了,你给大家出了一道开放性试题,好题”(使学生不尴尬),“坚信自己,会做出来的”,“在这些条件下,这招不灵,换个条件就灵了”、“孩子,我在清华门口等着你”,“起点低不丢人,就看你以后怎样想和怎样做”。
(下课后,那个大个子男同学真诚的向老师致谢)
由此我再一次慨叹:学生具有了良好的认知欲望和强烈的展示愿望,才是学习的真正开始。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一要求学生“睁大眼睛,删除杂念,全身心投入”;二是把有关信息用特定的符号标注在图上(如,×、·);三是要求徒手画图,提高效率;四是不失时机的渗透分类、化归、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五是识记常见图形(看过的图,不要放过它),识记一些经典结论,作为经验储存;六是进行变式训练,以不变应万变,本节课始终以一个图形为背景,变化条件、结论、题型,设计了7个题目;七是一题多解,用多种作辅助线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融汇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圆等方面的知识。(变式和一题多解,是走出“题海战术”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张老师起的作用:启发、指导、点拨、归纳、提升。如,“上板面试做的,作出辅助线并表述,不写过程,只分析思路”、“这种作辅助线的方法,用到哪些知识”、“这两种方法原理相同,做腰的平行线,把分散的条件集中”、“我们要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和知识解决问题”、“停,同学们明白的就不用讲了”。整节课,收、放时机把握适当,不拖沓,学生出现问题或困惑时,及时点拨,且点得到位、透彻。
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具体体现为:(1)给学生时间探究解题思路,给学生机会展示分析过程;(2)学生有心理安全感,教师营造了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如,“你来讲思路,老师给你当助教”。
走进张老师的课堂,领略专家风采,品“数学味道”。走出张老师的课堂,我需要继续探寻精彩课堂背后的付出与坚持;体会“效果在课堂,功夫在课外”、“用一生备课”、“做的饭被吃得干干净净,是高明厨师;备让学生喜欢的课,上让学生有收获的课,是高明的教师”这些朴素语言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教育责任;审视自我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从一个问题、一节课开始研究,让每节课彰显“良心”、“责任”、“精彩”,每个阶段,都能感受到我和学生的成长变化,听到自己发自内心满意的声音。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我教的孩子们就要毕业了,这也许是我教育生涯教的最后一批学生,因此我倍加珍惜,我将和孩子们在数学的王国里更加潜心研究,探索规律,体验快乐,为孩子们学习数学插上隐形的翅膀,力争在2012年的中考中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圆我和学生共同的“四叶草梦”!
唤醒一个,可能唤醒几个
放弃一个,可能放弃多个
第三篇: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
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
四川省剑阁县闻溪小学校 王小元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离三尺讲台;学生则被尘封有形的教室之中;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为挖掘学生固有的天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应该多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得到补充。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明确教育、学习的目的,要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我们就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变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而学习;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拓展视野,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使这些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教育实践者。
其次,让教师走下讲台。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内,但课内不是教师“一统天下”,课内也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课堂好比“加油站”,让学生带着加好的“油”再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堂,又带着良好的习惯方法走向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封闭的学校课堂走向开放的
社会课堂;从枯燥的课堂学习走向生动的生活学习中去。
再次,让学生走出教材。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语文仅当作一种知识,年复一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厌其烦地灌输。课文的例子作用失去了,一篇篇生动的课文被人为他肢解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注意的是要考虑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好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读的时候,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苏轼诗《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意境很容易理解,如果以此来比语文学习的话,那么一般的教师只能让学生了解山的大貌,知道山上的一草一木,领略不到其中的奥妙,带进去很难将学生带出来,而高明一点的教师却既能带进又能带出,还能从这山望到那山,从而领略到无尽的美景。教师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摄取教材外广博知识。
其四,让学生走进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任何有心的人都能在他那里学到终生受益的东西。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多启发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刘国正先生也说:“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人们都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向四十分钟要效益。但年复一年,收效不明显。原因何在?看法不同。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背诵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和论断,要求一字不改;学习一个又一个的方式和方法,要求如法施行。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变成空洞乏味的东西。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大大减损了学习语文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须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习起来才欲罢不能。”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的课文《自选商场》,教学时我发现自选商场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为更好的完成教学,我把这节课安排在了周五,在教学生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让学生认识了九种商品的名称后,并没有急于教学后面的课文,而是开展了一课内小活动,要求学生“把你最想买的东西写在时老师发给的小卡片上”,写好后,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
求双休日家长陪同自己到市镇上的大型超市去购买,然后带到班级进行展示”。周一,一走进课堂,不少孩子们的桌子上都摆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同学们在高兴的交谈着自己双休日的所见所闻,我发现课本中的知识就在学生的交谈中了,没去羡慕之余认真地听着,读课文时,我从学生自信而欢快的语气中就知道此时教师再教课文已是多余的了。此时,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出示自己购买的东西,并让他们把从中认识的字展示出来,教大家认读,我发现此时大家学的特别认真,效果就显而易见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大课本中学习,并给他们展示交流的机会,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师何乐而为呢? 其五,让学生走进自然。
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说生活是一本大书,那大自然就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因此在课堂之余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探索课本以外的东西。
走出“课堂”应该是学生变客观接受为主观感受。学生被封闭在课堂,封闭在校园,束缚了他们天性的发挥。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有哪一个是封闭在校园里而成名的?李白游历了大江南北,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杜甫更有“造化钟神秀,一览众山小”的杰作;王勃在十几岁就写出了气势磅礴的《藤王阁序》;夏明翰也只有十几岁便高喊出“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悲歌。这样的例子的确不胜枚举,然而我们的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张扬着自己的口舌,耗费了学生的青春。难道我们不应该走出现时教育的误区,还学生一片亮丽的天空吗?禁锢学生思维,让学生随老师的思维而变,没有自己的个性,将使学生一生碌碌无为,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我没有局限于课本几句优美的话语,也没有满足课件中的几幅图画,因为秋天的美不仅有丰收的田野,还有“南归的大雁”、“枯黄的小草”、“飘落的黄叶”、“中秋的圆月”、因此我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一切,还可发告诉学生秋天在美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烦恼。用心去描绘大自然。于是就有了学生由衷的赞美“渐渐变黄的小草,随风飘落的黄叶,好像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我爱你秋天,谢谢你给我带来凉爽”……试问这样的描述难道不比格式化的“秋天真美,我爱秋天”的课后感更优美,更感人吗?
我们的教育早就应该面向社会,试想只有区区数十个平方的教室,却“关”着几十个学生,成天没完没了的练习作业,老师反复教教本,老师们,让学生出去走走、看看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出教室的樊篱,走向更广袤的课堂----生活与大自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的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学习、成长,请相信孩子们的梦想在多远,他们就能走多远。因为时代的发展不需要只会课本知识的“井底之蛙”。
第四篇: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坚强,是我们生活组成的一部分。没有坚强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没有坚强,就没有通向成功的动力。只要你坚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最终你都会走出困境。
那天,我跟着爸爸去学溜冰。爸爸先买了两双溜冰鞋,然后带我走进溜冰池。啊,溜冰池里的人真多啊!我看着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溜冰场上高兴地滑着。有的单脚旋转,像在跳《四小天鹅》;有的张开双臂快速地滑着,像大鹏展翅;有的还在波浪式的地方滑,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他们各有各的绝招,我真羡慕他们呀!
于是,我让爸爸赶快教教我。爸爸耐心地说:“你先把两脚分成八字形,接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滑去。有我在,你不用担心滑倒。”听了爸爸的话,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溜了。可是,刚迈出两步,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像海滩上的乌龟一样寸步难行了。我摸着摔疼的屁股,像霜打的白菜——焉了。这时耳边传来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不要灰心,要学会坚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听了他的话,我又鼓勇气,朝前滑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会溜了,而且还能溜得飞快。正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忽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坡。我大惊失色,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可我总不能听天由命吧?爸爸的坚强的话语又鼓励了我,我把握好身体,腾空而起后,转了一圈就顺顺当当地落了下来。顿时,场上响起一阵掌声。我自豪地看看爸爸,他正竖着大拇指夸我呢!
那一刻,我学会了坚强,终于走出了缺乏自信的困境。那一刻,我才明白:没有坚强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没有坚强,就没有通向成功的动力。
[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第五篇:让语文课教学走出一片新天地
让语文课教学走出一片新天地
——山西大学附中举办“语文节”的实践与探索
山西大学附中语文组卫晨霞
“语文节”是山大附中校园文化节之一,也是山大附中的教学特色之一。它创始于2004年5月,每年举办一次,每次为期一个月,它是在山大附中校内进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语文为主题集文艺表演、文学创作、名作欣赏、专题讲座等语言教学与活动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语文节”的开展是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种探索、一种实践、一种创新,它的成功是我校语文同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语文节”应时而生
课改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新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而且新课标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根据上述的目标和要求,如何让语文和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步入更加注重能力和素养的新高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学校发展的要求附中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争创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名校,全面发展势在必行。于是语文节适应附中发展的需要诞生了,可以说语文节是我们学校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其指导思想是贯彻我校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和“科学与人文交融,厚德与博学并举”育人理念,实现“具有国际视野、厚德博学、文理兼长的创新拔尖人才后备军”的培养目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体现我校语文教学的优势,展现教学成果,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举办活动的目的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探究性学习的良好风气,展示并培养学生的文学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为了探索一种更好的语文学习方式,同时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风采,形成我校语文教学的独特风格。
二、“语文节”是学生的节日
1、活动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
活动形式多样化,专题讲座、文学沙龙、话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作文大赛、古诗文大赛等。话剧表演、诗歌朗诵的活动方式分为三个阶段:以班为单位进行选拔;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会演;在全校进行比赛演出。
围绕语文,设置丰富多彩的内容。结合高二教材戏剧单元的学习,我们拓展探究,以话剧表演为龙头,充分带动语文节的活动。剧本的选择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选择课本之外的,更提倡学生自己的创作。三年中我们演出的名家著名作品:《茶馆》(老舍)、《雷雨》(曹禺)、《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日出》(曹禺)、《三块钱国币》(丁西林)、《悭吝人》、《立秋》(姚宝宣);学生自己改编的名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梁山伯与祝英台》、《尊严》;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天堂办事处》、《戏说三国》等。
作为课本学习的延伸,高一年级则以口语表达为重点,有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辩 1
论、小品、相声、故事大赛等等。
师生文学沙龙活动,充分展示我校师生的文学风采。先后有李国锋老师的《盛唐故事》,张煜老师的专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选讲》;李昊宇同学的《江南风情》,路杨同学的《话剧欣赏》,梁建同学的《诗性红楼梦》,赵翼同学的《<红楼梦>人物——薛宝钗形象分析》,吴云飞同学的《<老人与海>欣赏》。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引来大家的阵阵喝彩。
2、活动高品位
活动的开展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只有注重品位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专家的讲座让学生了解了文学的发展动态,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
《山西文学》《黄河》杂志的副主编谢泳老师的《中学生与文学》的报告,著名作家、《山西文学》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韩石山老师的《山西文学的传统、现状及其发展》的报告,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话剧《立秋》的作者姚宝宣老师的“晋商文化”的主题报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告内容与语文节主题相结合,突出山西本土色彩,达到了使学生“做山西人,知山西事”,传承与发展山西文化的目的。
专家点评,引领发展语文节的发展方向。山西省教科院文科组组长、语文学科高级教师张春莲老师,太原市教育学院院长、太原市名校长、名教师培训组主要领导者梁靖云老师,太原市教育科研中心曹俊老师等有关专家及兄弟学校的有关领导和语文老师参加了我们的活动,太原市教育局主管中学教学的马兆兴局长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并高屋建瓴地给我们做了理论指导。他们对语文的深刻的阐释,对我们活动的肯定,给了我们信心,同时也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3、全员参与性
“语文节”活动的一个口号是:“语文节”是每一个人的节日,活动的宗旨是: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话剧表演中,导演、演员、剧本的选择、剧务等,诗歌朗诵中的诗歌的选择、配乐、领诵者、队形的设置等都是学生在课代表的带动下进行的。文学沙龙也是学生选择自己喜欢作品、角度加以总结、备课、展示的。
总之,这样的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老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引领者。
三、“语文节”是一座桥梁,一根纽带,一个平台
“语文节”搭建了沟通课堂与社会的桥梁,连接学生与名家的纽带,展示学生才艺与教学成果的平台。
1、话剧表演:戏剧单元的学习本来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一个分量不重的部分,我们将这个内容的教学放大、拓展,体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话剧表演给了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李昊宇同学,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他平时酷爱文学,在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曾在我校语文节上主讲过《江南风情——金陵古都与杭城天堂》,也主导主演过《雷雨》片段,主编、主导、主演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北大他找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他经常听专家的报告和讲座。他说,孔庆东先生说:你们在中学都学过戏剧,可那只是剧本,顶多是分角色朗读就算表演了。真正学戏剧应有舞台、动作、服装。听到这些,感谢您,老师,让我们学到了真正的戏剧。
2、诗歌朗诵: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趣味,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志,丰富学生情感。
诗歌鉴赏是一个很高雅的活动,我们让它平民化、大众化。
“语文节”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把语文口语训练作为活动重点之一。三
年来我们在演讲、诗歌朗诵、小品、讲故事等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让学生受益匪浅。尤其是今年高一年级的集体诗歌朗诵的开展,让我们收获颇丰。175班课代表苗媛媛同学参考了一些诗加以整合,组成《海峡那边》。诗的内容是反映思乡情感的,格调低沉、起伏,要让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读出离家思家的情感很难,于是课代表耐心指导,用音乐酝酿感情,让有朗诵基础的同学示范,反复练习,最后终于读出了诗的情感,读出了诗的艺术性,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再有诗歌朗诵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它需要配乐,音乐的设置一定要与作品吻合。电脑水平较高的学生细细品读原作,充分发挥其优势剪辑恰当的音乐,这个过程就是体验、品味、感受美的过程,它本身就是对能力的一种要求和提高。
在对诗歌的朗读训练和朗读体味中尝试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从而提高了修养,涵养了心灵,培养了气质,养成高雅的艺术趣味。
今年的诗歌朗诵涌现出许多小诗人,很多作品是学生自己的创作,这也是我们没能预料的。
3、文学沙龙:既展示师生的文学风采,又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谐。目前的校园,甚至社会上,没有多少人在谈纯文学的东西,其实不是学生没有爱好,也不是他们不喜欢,而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没有时间细细品味。文学沙龙的开展给爱好文学的人提供了一个空间,可以自由享受文学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是我们学校提倡的“科学与人文交融,厚德与博学并举”办学思想的体现。
2004年第一届“语文节”文学沙龙中,高二年级138班的梁建同学讲了“诗性红楼梦”,提到了《红楼梦》的版本,之后图书馆的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一借而空。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不是任何的说教而能为的!
4、专家讲座:姚宝宣老师的讲座《晋商文化》在校园里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校园里掀起了观看话剧《立秋》的热潮。听了他的报告,我们深深觉得:作为山西人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山西,没有理由不宣传山西的本土文化!去年我校50年校庆,同学们自导、自演了《立秋》片断,得到了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
5、阅读征文:山大附中语文学科组与学校图书馆合作制定了《山大附中学生阅读书目》,并且配合“读书节”,组织了以“读书与人生”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有200余名同学获奖。各个部门的协作是我校的一个特点,也是共同为学校构建“书香校园”营造氛围,创造和谐环境做出贡献。
四、“语文节”需要辛勤培育
山大附中是一所有着优势资源的名校,各种可利用的空间和资源很多,如何进一步克服形式,使学生真正受益,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是我们今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回顾三年来的工作,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改进;
1、在第一届语文节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山西大学附中语文节章程》,对这项活动的主旨、组织、总结等各个环节作了相应的规定,使活动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学校把语文节作为一项传统的教学活动排上了教学日程,体现了学校对语文节活动和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我们如何使它发扬光大,如何创新,让它以新的面貌出现。
2、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何通过活动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活动更加有效,是我们应该改进的。
3、宣传方面,山西电视台、太原教育电视台、《山西晚报》等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但仅仅是从新闻角度的宣传,如何从过程、细节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总结,充分发挥我校“语文学科基地校”的优势,在太原市起到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4、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领导下成立了学生话剧社,而且制定了《话剧社章程》,但
似乎只是形式,下一步应该从“实”做起,真正引导学生做一些事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然“语文节”的创设,只是我们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随着课改的进行,新的教学模式会不断涌现,我们相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有太原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指导,我们会辛勤培育“语文节”这棵幼苗,让它茁壮成长。
(注:本文发表于太原市《并州课改》2006年7、8期)
年6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