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门诊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观察完善门诊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科两个工作时间段为研究对象,第一个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照组),第二个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门诊护理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进行完善护理管理,两个时间段随机调查患者各220例,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就诊时间、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满意度及门诊服务护理投诉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3.67±4.55)分,高于对照组的(87.28±8.44)分;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19.34±6.44)min、门诊服务护理投诉0,低于对照组的(28.45±7.34)min、5.00%;观察组门诊护理满意99.09%,高于对照组的8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完善; 门诊护理; 管理措施;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7-0096-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7.051
医院门诊部是医院职能部门中主要的对外交流服务窗口,门诊部提供护理服务能够综合性地展现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质量水平,提升医院社会知名度,并且为医院长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1]。探讨加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培养门诊护理工作人员良好娴熟的护理工作实践素养,不断开展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创新管理,是门诊护士长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2]。本研究对本院门诊部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有病床300多张,日门诊量400多人次,其中专家门诊约100例次,普通门诊约300例次,门诊护理人员18名,其中2名为副高职称,4名主管护师,5名高年资护师,7名护士。分别在门诊输液室、换药室及治疗室等岗位工作;年龄19~46岁,平均(34.22±8.36)岁。本研究设立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照组),第二个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两个时间段随机调查患者各220例进行对比评价。
1.2 方法
第一个时间段(对照组)仍按照传统的门诊护理管理模式,第二个时间段(观察组)完善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注重门诊护士工作技能培训 门诊护士长在开展基本工作的同时,对门诊部门的护士开展业务技能以及自身整体素质水平的培训与提升工作,接受门诊护理培训课程的人员包括各门诊护士、门诊导诊人员以及门诊轮转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为护理专业知识、基本患者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紧急情形下的护理工作应变实践能力等。基于理论教材及实践工作经验两相结合的开展相关的培训内容,将讲授式培训和护士之间的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护士个人具备的护理工作能力操作实践水平。
1.2.2 加强门诊护理管理工作(1)制定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对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具体涉及的各个工作细节制定出相对应的管理质量服务目标,增强门诊护士的护理工作的质量观点;践行门诊工作实施制度。(2)贯彻门诊部门护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在日常工作流程中严格做好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持证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开展护理服务。(3)抓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护士长依照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手段,落实好门诊护理分工职责权属工作,敦促护理人员立足自身工作职责分项,完成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做好门诊护理工作日常交接班,保持门诊医疗工作空间之内所有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的最佳功能状态。(4)完善门诊护士例会制度,将院方制定的阶段性护理工作要求与安排进行及时传达,要求参会人员对会议内容展开详细的记录,针对过去工作状况展开适当的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对其他护士的护理工作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展开借鉴。
1.2.3 改良门诊护理工作模式(1)结合本医院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境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化文件,以及优质门诊服务工作相关配套措施,将“患者满意”视作门诊部门护理工作开展的基本目标,基于患者的地位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不断给予患者体贴入微的关怀以及充分的人格尊重,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基本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定时开展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专题讲座。(2)改良就诊环境,简化就诊流程,在门诊空间内部增设流动性护理工作岗位,增设候诊等候休息座位,安排专门护士实施挂号、分诊、导诊、收费处及预约的咨询工作,主动协助患者实施、必要的就诊手续办理过程,为患者提供门诊诊室空间区位指引,并提供到号提醒服务;为急诊、危重患者提供“绿色生命通道”服务,为相关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治提供便利性支持条件。
1.3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制度建设、技能操作评分等项目,满分100)、平均就诊时间、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满意度(包括技术水平、就诊环境、行为举止和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门诊服务护理投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字2检验,以p 3 讨论
门诊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种集医疗、预防、检测、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内设科室较多,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医院的门户及对外窗口,负责各种检测及医疗服务,其护理质量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患者不仅要医护人员尽快解除其痛苦,还要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关怀,但是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着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包括:门诊空间小,患者和家属混杂,医院门诊空间变小,各种患者与其他患者家属在门诊、挂号等科室接触,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出诊医生流动性大,多数医院门诊医生由各个科室轮流派出,并根据每日患者数量决定门诊医生的数量,造成出诊医生流动性大,非常不利于患者就诊;门诊患者需求各异,就诊患者年龄、性格、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不同,会对出诊医生提出各种要求,如果护理服务未达到其期望,容易产生护患矛盾甚至冲突;就诊流程繁杂,医院都有各种诊室和辅助治疗科室,存在很多就诊流程,并需经历复杂的就诊程序,反复排队和等待;人员管理分散,门诊护理纷繁,医生工作复杂,很可能因管理不统一导致门诊管理疏漏,容易互相推诿责任,成为门诊护理管理的不良因素;抢救设施配备不齐全[3-4]。
门诊护理管理有其丰富内涵,包括医护人员、抢救设施和运作等的管理,本研究通过分析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护理管理,遵循护理管理的工作性质,掌握门诊的特殊性;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周期性门诊护理管理技能培训工作,有效促进医院门诊部门工作人员综合协调管理能力的有效提高,使其在突发疾病事件中能够及时采取最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得到患者给予的由衷好评,促使医院门诊相关工作职能能够良好开展;完善硬件设施是基础,如改造就医环境等[5-7]。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热情、诚恳的接待患者,真正缩小护患之间的代沟,取得彼此的信心,减少误解;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8-10]。
第二篇:优质护理对手术室的临床效果评价
优质护理对手术室的临床效果评价 麻长林
靖远煤业煤业集团职工总院手术室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择期手术开展60例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采取优质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措施。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加强患者对护士的信赖,从而建立和谐配合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效果评价
优质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建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里,社会灵魂上达到最佳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而手术是治疗某些重大疾病的直接有效的手段。手术对手术室要求较高,术前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护理措施,随着医学的模人造成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护理措施,随着医学的模为本“的整体护理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4—10月,选择60例患者,实践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0~48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0~55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临床护理
1.2.2.1建立护患沟通流程,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服务。落实基础护理内涵,提供个性化服务重组、细化护理工作流程,规范护士行为,实施规范有效的术前访视,制定规范化术前指导语,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术前访视技巧培训,保证术前访视有效实施。根据术前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访视卡,内容为: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及专科疾病了解相关知识是术前访问有针对性提高术前访视的有效性。按患者需求时段实行弹性排班,增加护理工作量大时段的护理人力,通过自查和护理部检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与改进。要求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紧密结合,展现手外科手术室护理特色。1.2.2.2术中陪护,做好细节护理,注重手术前护理细节的落实。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 如实施一对一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理指导。在操作前要对患者进行告知取得理解与配合,减少患者手术的紧张恐惧操作中保护患者的隐私提供有效的保温措施,对安置特殊的手术体位的患者避免压疮的发生。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皮肤上的消毒剂和血迹搽干净并保持切口辅料的干净无污迹,后将其送往病房及麻醉复苏室。
1.2.2.3术后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术后2-3d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的切口情况、疼痛感觉、体会摆放情况进行了解,若有不适感给予恰当处理,就手术的良好效果向患者讲明,克服掉术后抑郁反应,实施健康教育,使其与病房护理较融合。同时做好并发症发生的避免和预防,并鼓励患者注意好日常饮食的结构调整,开展早期功能锻炼,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以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收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完成满意度调查留下患者的联系方式,手术室护士定期做电话随访。
1.2.2.4为小儿患者提供母爱式服务,手术室添置各种安全性强的玩具供患儿玩耍。提供凝胶床垫避免压伤,允许患儿家长着装规范进入等候室,复苏室陪伴患儿,以减少术前患儿的哭闹,降低复苏期患儿风险的发生。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投入到对手术患儿的日常护理中倍加呵护与关爱。
1.2.2.5为医生提供个性化,专科化,人性化优质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手术医师的手术要求购置专科器械,满足手术医师对器械的个性化的需求并掌握手术医师操作特点及习惯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工资率的目的。改革护理人员排班方式体现动态管理在手术室的运用,根据专科特点施行弹性排班,夜班要求新老搭配, 每班有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责任护士值班。加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修订、完善规范化的标准操作规程: 包括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麻醉后护理、手术后护理等。在原有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细化病人基础、安全管理等内容,建立护士业务档案。
1.2.2.6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建立意外危险因素评估系统。对入手术室患者及时进行评估, 对存在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病人,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建立警示标识卡,重视与患者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重视首次沟通, 从患者利益出发,从细微处入手,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初衷, 让家属感受到护士对患者的关心, 使患者及家属感到放心。1.2.2.7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文字记录,遵循责任、安全和简化的原则,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履行护士的职责。多以表格式为主,减少了护士文字书写的时间, 保证护士每天护理文件书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1.2.2.8根据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开展特色服务手术室在护理工作中,从强化细节服务,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出发,开展了“细节服务与提高护理质量”课题研究,建立温馨提示卡、将健康教育路径纳入随访系统管理,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手术室坚持“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根据单病种健康教育路径, 制定出适合专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小册子,使患者通过自己阅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所患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
2结果
护理服务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从 2013年上半年的97.2%提高到下半年的 98.9 %。
3结论
3.1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实施优质护理改革, 手术室秩序进一步好转,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与患者接触增多,患者享受到了更贴近的服务。医疗护理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护士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 包括患者心理状况在内的细微变化, 护士也能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3.2通过改进护理服务, 对患者进行个性化, 全面综合护理, 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使医院患者满意度有新的提高。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增, 护士对自己负责的患者更加用心, 与患者建立了更加融洽和谐的关系。
3.3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改善了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走进示范区, 护士们精神饱满,笑容可掬, 病人感觉到护士随时的关心,感受到护士随时的服务。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可加强患者对护士的信赖, 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从而建立和谐配合的护患关系, 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李绒, 刘平手术等候期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月解放军护理杂志,2 0 0 8 2 5(8): 1 0一1 1。
第三篇:ICU病房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效果评价
ICU病房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效果评价
【摘 要】目的:探讨并评价ICU病房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后)23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前)1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前后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对照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为(89.4±3.1)分,患者满意度为89.5%;实施精细化管理后(观察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为(95.7±2.9)分,患者满意度为95.7%,实施后综合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病房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ICU病房精 细化护理管理 效果评价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18-02
精细化护理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兴护理管理理念,其建立于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之上,是将护理服务质量精细化,也是对现代管理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可将常规管理向更深入、更关键的一步引入[1]。这充分体现了在管理过程中精细是过程、精心是态度、精品是成绩,真正实现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人人都管理[2]。我院ICU病房通过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52.6岁,对照组19例患者中男11例,女8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5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管理、基础护理管理、专科护理管理、药品管理、器械管理、环境管理、器械消毒灭菌管理。
1.2.2观察组:
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
1.2.2.1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全体护理人员接受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自觉性:(1)提高ICU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服务理念:医院属于服务性行业,想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者需在确保医疗安全前提下将医疗质量提高。ICU病房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是医院中重要的、高风险岗位。各医院ICU病房的护理质量并非取决于该科室的护理技术及设备问题,而取决于护理操作是否到位及设备使用是否正确。基于上述问题,我科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成功经验,领会其内涵。组织护理团队学习,可使护理人员及管理者认识到精细化护理管理不仅是一种观念和意识,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及认真的态度[3]。(2)采取书面、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全体护士熟悉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及策略,使其全面了解何为精细化护理管理,为何我们科室需要精细化护理管理,怎样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引导其树立积极性及主动性,有效、自觉地参与并接受精细化管理。
(3)科室营造一个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氛围:除了向全科护理人员宣传、学习精细化护理管理内容,还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精细化护理管理的目的、方法及内容,使其对精细化护理管理有所了解后,向我们提出更多建议及意见,协助我们将精细化护理管理内容进一步完善[4]。
1.2.2.2严抓制度,重点落实,树立严谨工作作风:(1)护理管理者经常组织护理人员结合护理实践,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将制度细化完善。在护理工作中采用“反复讲、反复学、反复抓”的方法,强化全体护士对各项新增管理制度、服务及管理项目的理解和认识。做好规章制度,使人人知晓岗位职责制度,将之作为约束护士行为的准绳。(2)在护理工作中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工作自己去做、自己的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的岗位自己负责”的责任制,根据精细化护理管理内容的落实情况逐项登记并打分,纳入年终考核成绩。
1.2.2.3严格监控实施过程,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可安全、有效的进行:(1)只有安全、有效、精细的护理管理过程才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所以,按照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检查实施情况、处理存在问题四个步骤监控与管理,才可使精细化护理制度得到有效的发挥。(2)根据护士各自的工作能力、性格特点、自身优势,将ICU全体护理人员分为业务学习组、护理技术组、护理质控组、护理急救组、护理安全组等,各组自荐或推荐组长,制订工作职责,并同步实施于护理工作计划。组内的成员要相互帮助;各组组长每周以会议形式交流经验,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5]。(3)护士长、组长、护士各有其责,每月对护理管理的细节进行一次“会诊”,量化考核各级的责任目标,落实三级责任,逐级总结安全有效的护理结果,对平时未及时发现、对最终效果未造成影响的细节问题,认真作好隐患记录,并给予扣分处理。
1.3观察指标:
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综合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综合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比较情况具体见表1:
由表1可见: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对照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为(89.4±3.1)分,患者满意度为89.5%;实施精细化管理后(观察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为(95.7±2.9)分,患者满意度为95.7%,实施后综合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精细化护理管理是一种服务理念,以意识为主导,是一项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以贯彻预防为主,实施环节控制、促进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精细化护理管理是以优化护理程序,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而不是个人行为,设计简便、快捷、节力、安全的护理流程和模式,明细护理岗位,护理职责,发现点的问题,寻求面的解决,问题在岗位,落实在制度;强调专科护理能力化,专科护士相对固定,主动干预护理风险;岗位能力重点培养,挖掘专科人才,培养临床精英,建立高素质的护理团队。
我院ICU自制定并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以来,规范化了每一项护理流程,控制了质量标准,使工作责任达到具体化,护理人员自觉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突出了护理重点,调动了护士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降差错发生率于最低,患者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在“以人为本”的各项护理工作中真正落实护理服务、护理价值,达到全面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目的。
精细化护理管理具有全过程性、全面性、全员性,是一种系统、全面的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需护理管理者与护理人员深刻领悟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实践实质及精神内涵,自觉养成用精细化思维方式优化、改进、分析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每一项制度,护理工作及护理管理工作才可取得良好的成效[6]。
参考文献:
[1] 王丽,孙亚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J].护理研究,2010,24(5上):1196-1197.[2] 赵秀翠,王丽香,张西霞.ICU病房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求医问药,2012,10(5):642-643.[3] 杨丽萍,车灵惠.精细化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5):153、164.[4] 魏建凤.乡镇卫生院护理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探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99-100.[5] 张艳玲,白雪松.细节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360.[6] 沈芳芳,陈咏梅.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A):346―347.
第四篇: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的效果及价值评价
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的效果及价值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的效果及价值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0例需要进行PICC护理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PICC维护,试验组实施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进行PICC维护。其中对照?M900例,试验组900例。护理过程中,比较两组患者在复诊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与对照组,试验组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减少,满意度大大提高,且PICC置管患者的复诊率得到提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标准。结论: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施有利于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减少了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给予患者更加良好的服务,促进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PICC;专科护理;门诊;价值评价;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71-01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医学中[1]。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安全性能高、应用范围广、护理效率高的置管技术,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是医院对于护理工作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使得患者置管过程中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对于PICC置管复诊率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减少置管失败的发生率[2]。且对于后续直观的维护也起到了有利的作用,增强了护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了PICC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关于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施,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我院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在PICC病房的患者9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年龄情况为:3-80岁,平均年龄在(4658±697)岁,男451例,女449例,男女比例为1:1。安排900例PICC置管患者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完成护理工作的进行,选取这900例患者为试验组,年龄范围在4-79岁,平均年龄在(4421±839)岁。其中对照组置管患者所属科室情况为:妇科299例,神经内科43例,血液科358例,其他科室200例;观察组患者妇科311例,神经内科42例,血液科345例,其他科室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所属科室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成立PICC专科护理小组安排专业的PICC专科护理护士,成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小组,包括组长1名,副组长2名,护士5名,小组成员共8名成员。且组长均为PICC专科护理护士长,副组长为从事PICC护理护龄5年以上的专业护士,护士均为PICC专职护士。
122PICC专科护理门诊具体范畴PICC专科护理门诊时间为工作日全天24h,双休日安排4名值班护士,且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网站,开通网上挂号服务,安排值班人员线上解答服务,且网站上公布门诊电话,有专门人员24h接通咨询电话。且门诊包括提供PICC置管服务、维护、并发症减少等一系列服务措施。门诊安排急救绿色通道,为急诊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13观测指标统计分析两组置管患者复诊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PICC置管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x检验,计数资料(%)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22对照组置管患者复诊率为8498%,试验组患者9698%,试验组复诊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本文主要研究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PICC置管术,PICC专科护理门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专业性、有效性[3]。我院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降低了我院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复诊率,这是患者对于我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认可,同时,患者对于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推动了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4]。
PICC专科护理门诊对于血管较细的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不必要的医学药品的浪费。而且PICC护理网站的开设,也为咨询PICC置管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增强了患者对PICC专科护理知识的了解。PICC专科护理门诊内通过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在大量的实践基础条件下,我院根据专业知识及护理经验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顺应医学发展[5]。但是,针对本次PICC专科护理门诊开设的研究,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有不足之处。因此,我院还应当加强对专科护理门诊的研究,对于PICC专科护理护士的培养,与护理技术共同进步,追求更加完美的护理方式,使得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丽雅.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实践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9):13575
[2]叶雪霞,张嘉丽,杨静.专科护理门诊在PICC置管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6):115-116
[3]任道琼.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S1):141-142
[4]李静,田丽,郝莉.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8):79-81
[5]杨玲,齐姗.我院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及实施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07):115-116
第五篇:护理评价改进措施
xxxxx脑病科
中医特色护理方案评价及改进措施
2012年1—12月
在2012年全年中,本科针对三个优势病种(中风、眩晕、头痛)患者积极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使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及康复。中医特色康复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在患者出院后病情得到巩固和进一步改善。我科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贯彻循序渐进,适当运动,动员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做到护理人员与患者充分互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整体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症型辨证施护,如高热者,头痛给予冰袋冷敷;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及外用。采用中医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相结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对于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中医情志护理除了主要是运用中医七情通五脏的基本理论进行护理,通过调摄精神,疏肝解郁,畅达情志,消除患者的紧张、忧虑、恐惧、愤怒等各种不良情绪。
情志护理工作要做好患者心理工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生活起居有场,避免过劳,低盐饮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保持大便通畅,排便不畅时可用开塞露。根据病情训练病人力所能及生活自立项目,使病人增强信心,减轻悲观情绪,应用转移注意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开展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
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护士应注意语言沟通技巧,避免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给予病人关爱,增强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大胆与人沟通,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xxxxx脑病科
2013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