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包装问题及改进对策

时间:2019-05-15 02:5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药材包装问题及改进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药材包装问题及改进对策》。

第一篇:中药材包装问题及改进对策

中药材包装问题及改进对策

摘要:在我国现行的中药材流通体制下,主要存在中药材包装形式单

一、地域特色不明显,包装方式及规格不统一,包装材料来源混乱、包装标识信息缺乏及无包装等现象,造成中药材质量难以保证的严重问题,给消费者安全用药和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改进和完善中药材包装不仅是让我国中药材真正成为让消费者放心的“安全药”“绿色药”,而且是增强我国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中药材;包装;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5-0013-03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ackaging YANG Hao-xiong1,2,HU Yang1,CUI Li2(1.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2.Institution of Food Safety,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everal disadvantages on the packag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uch as unified packaging specification,misuse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uncompleted or no packaging label information.These problems usually result in low quality of medicine,and will bring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industry in the long term.Moreover,packaging design is usually too ordinary,without any regional features.Improving the packaging quality and changing the packaging style do not only mak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ecome “safe medicine” or “environmental-friendly medicine”,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aise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markets at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ackag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长期以来,我国中药材包装水平落后,造成中药材损耗大、质量下降,以及国际市场认可度低等问题,大大影响了中药材行业的发展。此外,包装设计形式单

一、地域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影响了我国中药材产品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品牌形象的树立。为此,笔者基于中药材包装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中药材包装存中药材包装的重要性

1.1 保证产品质量

规范中药材包装是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材因其自身植物特性,从采集开始便需保管贮藏,防止霉变和虫蛀是中药材贮藏的基本要求。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又具有不同的特性,或须防潮,或须防压,或须防冻,或须避光,因此对包装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包装时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性是保证中药材药效的基本措施。在我国现行的中药材流通体制下,包装随意性大导致人为掺假掺杂行为时有发生,包装不当经常导致药材被二次污染。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材的质量,最终导致中药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中药材自产地形成后即进入包装,再进行贮藏、运输,直至消费。因此,正确的包装方法及包装质量,对保障药材质量安全、稳定、有效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目前产区在选用中药材包装时存在很大随意性,大多就地取材。因包装物使用不当或破损造成药效减弱、变化、生虫、霉变的现象十分常见。包装不当不但造成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消费者用药安全及中成药产品质量。

1.2 降低运输仓储成本

由于中药材本身属于不规则物体,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标准包装模式方便管理。在仓储环节,合理的包装材料和统一的包装规格有利于中药材的码放及装卸搬运。规范的包装有利于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1.3 提高市场竞争力

虽然目前我国中药材的出口份额呈增长趋势,但主要还是以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来自韩国、日本企业的竞争,使我国中药出口面临巨大压力。包装材质差、包装方式不规范对我国中药出口的负面影响很大。目前国外地方保护政策已从单纯的提高关税转向了提高绿色壁垒,如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检测标准,以对我国农产品进行打压。外包装规范不仅可提高整体技术检测结果,而且可以创造品牌效应。因此,采用高质量、规范化的包装,是改善我国出口中药材形象、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1.4 促进实现流通追溯体系

现阶段,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工作(商办秩函〔2013〕848号)。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立在覆盖主要中药材品种、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企业、中药材经营户与经营企业、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等交易主体之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通过中药材产品包装上的电子标签,可对中药材产地来源、生产加工、市场流通、药房使用等环节的有关信息进行查询,实现中药材品质可追溯、可查证、可追究。采用符合规范的包装是实现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的必然要求。

第二篇:包装问题及改进

三、现有包装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

1、现有包装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疆干果这类特产,在包装上要体现其“特”的要素。现代包装设计中,真正有特色的包装,应该是既蕴涵地方特色、又融合了现代意识,将本土风格与现代意识的统一起来。纵观南通特产包装,总结起来,其设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本土文化的缺席

从目前的包装来看,公司很多特产在包装设计上只是采用一些简单的产品视觉元素的堆叠,不能充分体现出地区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同类产品很多,缺乏本土文化的底蕴,消费者很难区别产品的独特,从视觉上没有形成冲击,和其他同类产品一样,仅仅区分出是什么特产,却没有该特产的独特文化。

(二)现代审美的缺失

我们知道现今是新世纪,但我们看到的是,大部分特产包装设计理念过于陈旧,有些包装的设计形式仿佛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些图形设计得过于老套,没有与现代的设计相融合,给人以粗陋之感。

(三)缺少统一规划

在特产包装上缺乏统一规划,既会分散消费者的视线,又影响了对公司特产的统一宣传,无法形成“商品军”。对于打造公司品牌有一定的影响。

2、对公司特产包装设计的改进建议

面对公司特产包装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不断反省,借鉴其他公司成功的经验,挖掘本土文化的特色,给特产包装注入现代审美意识。具体建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凸显地域文化的特征 作为特产商品来说,包装设计中应该结合产品本身的地域文化,使其露出浓厚的乡土亲切感。我们应不断挖掘能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视觉符号,将之重新解构、改造和发展,以达到与包装的完美结合。如能将各种各样具有民间特色的传统图形进行梳理和表现,就好像在讲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使人们在品味产品的过程中享受包装带来的情趣。

(二)现代审美的融入

在特产包装设计中借助传统图形进行艺术表达是常用的手法,能表现民俗风韵。但是,如果一味的使用传统元素势必会导致设计的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设计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体现现代审美。在包装的图形、图案设计上,不防将图形简洁化、精炼化,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独有效果充分展示商品的时代感,加强包装的轻盈、方便、灵活等特性。注重以人为本,结合人体工程学和现代消费心理学,运用现代美学视角对包装设计产品进行优化,让消费者感受到古今结合的现代包装设计语言。这是公司特产包装未来努力的方向。

(三)统一规划,加强系列感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特产可能有很多类型,他们大都各自为政,公司也从自己的品牌出发,根据自身产品特点进行包装设计。虽然各品牌的包装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把他们放在一起就显得杂乱。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给他们打上一个统一的“烙印”,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志来统一,比如某种固定的字体表现“大漠西洲”,或者规范所用的色调、版式和图案,这样一来,纵使不同厂家生产的特产从外包装上看有了“亲缘关系”,有利于在卖场里形成“军团”引起消费者注意,达到促销的效果。

第三篇:嵩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嵩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全县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0万人,是河南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产业做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程来抓,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已达20余万亩。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

嵩县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非常适宜中药材生产,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药材多达1310种,进入市场的有358种,其中嵩县柴胡以其质地纯正、药效良好而享誉中药界,素有“嵩胡”之称。200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目前全县已发展中药材种植20多万亩,种植农户达4万余户,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

一是组织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县里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全县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管理平台已经建成。

二是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围绕山区资源优势,抓专业基地建设,按照“嵩南药用经济林,嵩北草本中药材”布局,目前我

县已发展中药材22.4万亩,其中山茱萸12.8万亩,主要分布在白河、车村、木植街等乡镇,其中白河镇6.4万亩,车村镇3.5万亩,木植街乡1.6万亩;连翘3.2万亩(人工栽植6500亩),主要以为主,分布闫庄、大坪、车村、大章等乡镇;皂刺1.7万亩,九店1万亩,其他乡镇都有种植,幼树较多;柴胡0.85万亩,以黄庄、德亭、纸房等乡镇为主,其它乡镇属零星种植;丹参0.5万亩,以黄庄、德亭、田湖等乡镇为主,仅黄庄乡就种植丹参0.3万亩,是全县种植丹参最多的乡镇;花椒0.9万亩,主要以九店、黄庄、闫庄、纸房等乡镇为主,仅九店乡就种植花椒442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其它中药材2.9万亩,如白河镇的杜仲种植面积最大,达4850亩,车村镇的桔梗种植面积最大,有6100亩,何村乡的金银花种植面积最大,为2685亩;山楂种植面积2000亩,主要以闫庄、大坪、城关为主;野菊花面积为16500亩,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猪苓种植面积约1.3万亩,其中大章镇3500亩,德亭镇2000亩,黄庄乡1500亩,木植街乡1000亩,车村镇2000亩,白河镇3000亩。其它中药材多为零星种植。

3、龙头企业正在壮大。洛阳顺势药业为我县唯一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的企业。创建于1969年,2003年完成异地技改扩建和GMP认证,公司总资产1.4亿元,现有员工325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人。生产有片剂、丸剂、口服液等8大剂型92个品种,年消化地产中药材4000多吨。主导产品有柴胡口服液、活血通脉片、小儿智力糖浆、香砂养胃丸及绿色天然保健饮

品“茵陈汁”等,公司先后成为“河南省柴胡种植及制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企业”。

4、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建成车村、白河、木植街等5个中药材市场,影响和辐射到邻近县市和周边地区。投资100余万元,占地50亩的车村镇土特产品中药材专业市场已拥有药材行、山货行等购销大户46家,经纪人270余人,季节性收购1300多人,市场年交易量达2300多吨。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县各类中药材交易市场及44家药材经销商经销药材1万多吨,其中白河中药材交易市场山茱萸交易量600余吨,交易额1000多万元(每千克20元)。车村土特产品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交易量3800吨,交易额达4000多万元。全县药材销售收入1个多亿,种药农户年收入3500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8.3%。

5、营销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先后建立嵩县中药材种植协会、嵩县金桥中药材种植中心、饭坡乡伟达农业开发公司和饭坡乡金银花花公司等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余家,培训中药材经纪人400余名。

二、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一)缺乏政策扶持。一是政府鼓励农民发展药材生产出台的有关扶持奖励政策,受财力影响,标准低、要求高、难兑现;二是药材种植技术含量高,投入大,部分农民因种植和加工缺乏资金投入,贷款无路,使企业难以做大;三是保护力度不够。不管是政府也好,还是药农也好,对野生药材的家种、驯养不够重视,部分药农在采集野生药材特别是珍稀濒危药材时,缺乏合理

保护与利用的意识,乱采乱伐,滥猎滥捕,破坏了生态和野生药材资源,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引导药农合理保护和积极开发。

(二)缺乏科技人才。目前全县16个乡镇农技人员中,懂中药材种植的微乎其微,中药村产业开发归口农业局,医药、卫生等部门懂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也为数不多,由于受经济因素及工作条件制约,知识结构不能及时的更新,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真正种植技术人员仅在几家中药材企业中。而中药种类繁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栽培技术也各有特殊性,我县中药材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原始,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种植户管理意识和水平低,种植中药材的观念陈旧,“靠天收”的意识很浓,没有将中药材生产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管理在中药材种植上的重要性,粗放的管理造成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低下,市场竞争力弱。许多种植户因不了解或不能全面掌握中药材的生产、采收、加工技术要点,导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低、产量少、效益差,甚至错过种植时间,造成欠收或绝收。

(三)缺乏龙头组织。目前,嵩县规模性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只有顺势药业有限公司一家,且群体小,对中药材种植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1、由于缺乏龙头组织,协会运作滞后。中药材协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民对专业协会的作用认识不足,不能积极地联合其他种植户组成联合体(专业协会)共闯市场,减少个人

承担的风险,降低流通成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由于缺乏龙头组织,信息服务滞后。中药材属特殊商品,其生产、加工、销售取决于市场需求,而中药材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价格涨跌频繁,信息真假难辨。市场信息不灵已成为我县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制约瓶颈。第一,我县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第二,广大农民不知如何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适销对路品种,不少种植户因信息不灵或受虚假广告的诱惑而盲目引种种植,有的受伪劣或高价药材种子之害,造成经济损失;第三,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对药材认知不足,致使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人数少且年营销额不大,造成中药材产品销售空间小,药材收购大多靠外地客商,价格低甚至难以销售,种植经济效益不能得到保障。

3、由于缺乏龙头组织,基地规模滞后。中药材品种不成规模,分散为千家万户种植,且品种种植多样,产量不成规模,不利于客商收购,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种植盲目性较大,药农抗御风险能力弱。

(四)缺乏专业市场。我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尚不健全,专业的药材交易或批发市场并未建立起来,迫使药农千家万户找市场,盲目性大、风险大。由于缺市场,客商引不来、留不住,农民千家万户种药找不到市场,药卖不出去,且上当受骗,压级压价时有发生,严重挫伤药农的生产积极性。

四、嵩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嵩县中药材产业化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在短期内做大做强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大政策扶持,积极营造发展环境。目前我县县委县政府已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但就目前总的情况来分析,政府仍应在政策方面给予更大优惠,加大推进力度。对我县中药材生产开发的现状,应辨证地分析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变自生自长为积极引导,变盲目生产为对接市场,变零星种植为规模生产,努力做到扬长避短,掌握主动。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特殊性,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协调、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出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全县上下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新闻媒体、科普宣传部门要为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产业形象、产业内容的宣传和对农户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全县上下形成合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3、优化政策,重点扶持。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种植户上规模、上水平,发挥带动效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药材科技开发、技术鉴定等。财政、金融部门对企业和农户资金方面的扶持、服务要到位。制定完善中药材项目开发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二)坚持科技领先,强力推进科技兴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领先的科技来武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科技领先工作中要抓住五个环节,一是品种要先进,对落后品种要进行淘汰、改良,提纯复壮,以良种良苗保证高产高效。二是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三是立足加工企业的工艺改造延伸产业链条,由目前的出售原料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出售成药、半成药为主,实现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四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从栽植过程、生产环境、加工工艺等实行全方位质量跟踪监控,确保中药材产品达到绿色、环保标准。五是加强技术培训,确保中药材优质高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育和引进技术人才。要重在培育,选择一批有文化、有意识、有事业心、懂技术的中青年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培养一批自己的科技种药人才;或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引进一批从事种植、加工、流通等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有较强实力的中药材专业科技队伍;组织专业培训和送科技下乡,努力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确保增收增效;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将专业种植或经销大户发展成为种植经销科技户,带动种植技术的推广。

(三)培育龙头组织,精心做大产业规模。

中药材种植要发展,必须打破一家一户,各自为政、分散种植的局面,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药材事业的发展。而培育龙头组织是壮大产业规模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兴办中药材生产、加工和营销实体,积极培植新龙头。通过龙头带动,加快产业发展。

2、培育专业市场,建立以专业市场带动中药材基地发展的模式。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兴建专业药材市场,变松散型药材交易为常年性药材交易,利用专业市场,引导药材种植大户与药市营销大户结成对子,按照“市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做到开发一处,链接一处,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益。

3、扶持种药大户,建立以大户带动生产基地的模式。种药大户是中药材种植的领头雁,要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农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

(四)注重综合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嵩县药材资源丰富,按照项目兴农、加工富农、龙头带农的思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将产业化生产中药材纳入我县农业产业化进行综合性开发。2013、6、30

第四篇:中药材主要问题及建议

主要问题:

一、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堪忧。一是中药材管理部门缺位,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督几乎是空白,中药材源头呈现种源混乱、种质混杂“两混”状态。《种子法》偏重粮油果蔬种子管理,对中药材种子的特性考虑不足,至今,我国没有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条例或办法。现行法规如《药品法》,并未涉及中药材种子(种苗)新品种,中药材介于农作物与药品的边缘地带,各个部门都在管,其实都不管,中药材质量很难保障。二是缺少专门的种源基地。目前,全市各地中药材都没有系统的开展良种繁育、提纯和生产示范工作,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药材种子只是药材生产的附属品,处于部分农户“自繁”阶段,没有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和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基地。

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质达不到要求。目前,我市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面积已达60余万亩,主导道地品种30余个,但根据检测数据显示,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60%的品质都打不到药典要求。一是由于部分地区对中药材“道地性”缺乏认识,盲目种植依然存在,许多不适宜地区也种上了道地药材,造成药材品质严重退化,质量严重下降。二是种植年限不够,盲目采收。不同的采收时间直接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有的生长年限越长,药效含量越高,有的生长到一定年限,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随后又成下降趋势,有的在某一季节或某一时期含量较高,其它季节均较低。一些药农违反药材生长规律,盲目采收,甚至为了短期追求经济利益,不到生长年限就采收,药效成分含量大打折扣。

三、种植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目前,省市对中药材种植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全市仅有“房县北柴胡”通过了GAP认证,中药材种植仍然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种植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抵抗风险能力差。多数农民停留在经验种植,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难以把握市场,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种植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和打造品牌中药材。

四、中药产业链衔接不够紧密,中药材种植缺少大企业带动。由于缺少大企业带动,我市中药材种植区域分散,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不高,产量和质量不够稳定。同时,中药材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药材加工企业及全市5家三甲医院大量使用外地中药材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之间未能形成配套的产业链,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五、中药材转型发展,没有得到生态补偿,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我市地处于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种植业上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但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上农户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知之胜少,盲目施肥、大量使用农药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造成中药材重金属、农药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药材质量,也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建议:

一、建立优质种苗繁育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监管体系。在药材主产区竹溪、房县、竹山等县(市区)建立优质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和标准化示范基地,选育适宜大面积种植的主导品种。实施“由政府负责组织和协调、科研单位负责现代种苗繁育技术研究、龙头企业负责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推广”的工程化中药材种苗繁育联合体组织模式,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建设规划、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材料配置、统一产品收购、统一管理模式,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按照GAP的要求编制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操作规范》,从源头上解决质量问题,辐射带动农户规范化种植,促进全市中药材产业提速发展。鉴于目前中药材种子种苗监管不到位,市场混乱的情况,建议将中药材种子种苗纳入农业种子种苗监管体系,加大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中药材种子生产流通质量。

二、制定区域道地中药材品种目录,防治滥种。尽快制定我市区域中药材分布图,确定区域性种植品种目录,防止出现盲目引种,无序种植,保证中药材质量,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另外要加强药农培训力度,对于种植相对集中的地方,要设立专门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服务机构,在种植、采收、初加工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确保药材科学种植、科学采收,保证药材质量。

三、以GAP示范基地创建为方向,提升基地素质。各地要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生产实际,做好调研规划,培育区域特色的中药材产业,优化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道地药材、加快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色药材品种和开展药材加工。全市有计划地扶持建设和完善一批技术含量高、示范带动性强的生态高效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对我市主栽的黄连、金银花、柴胡、丹参、党参等草本药材品种集中连片80亩以上,“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等珍稀药材品种10亩以上,银杏、红豆杉、杜仲、木瓜等木本药材品种集中连片60亩以上;单个品种种植面积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推广药—稻轮作种植模式集中连片30亩以上;获得中药材种植GAP认证、农业标准化认证和无公害、绿色基地认证的给予重点扶持奖励。

四、培植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要把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鼓励、引导湖北神农本草、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武当生物科技等现有龙头企业,采取自建基地、订单种植和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与种植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在保护和调动广大种植户积极性的同时,加快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同时,引导和发展包括涉及中药材产销各环节的种植协会、加工协会、运销协会等各种中介服务组织,组织农户、加工户、运销户、技术部门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发展机制,进行订单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规模化加工、集约化经营,健全、壮大中药材产业链,提高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水平和效益。

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倡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对于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的给予一定奖励,形成全市中药材生态化、无害化、科学化的种植氛围,提高药材质量。

第五篇:城市园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城市园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东北城市园林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园林植物种类不多,缺乏资源优势;规划设计理念不够先进,景观不丰富,缺少大型绿地;苗木规格不统一,来源杂,检疫失控;种植与养护管理不科学,生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城市园林;问题与对策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时期,成熟于唐代,至明、清两代达到顶峰,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更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故我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古代园林艺术风格与结合现代元素的基础上,正在焕发着古老的艺术青春,受到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采用适宜的绿化材料。在进行科学的富有个性的设计和精心施工之基础上获得理想的园林效果,是人们从事园林始终追求的根本目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导致各地园林植物的种类、特性与配置效果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加之社会人文和设计理念的差异,致使不同地域的园林水平不尽相同。我国东北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温度低,气候干旱、寒冷是其基本特点,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缺乏资源优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分析了我国东北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与同行们商榷,以便达成共识。推动东北城市园林事业不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1存在的问题

1.1园林植物(材料)种类不多,缺乏资源优势

植物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生存,从植物分布规律的角度看,北方植物种类相对较少,这与北方干旱、寒冷的气候有关,是综合生态因子作用的结果。长白山植物区系有高等植物I 700余种,可谓北方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系。但是,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种类不过50 6o种,缺乏常绿植物,花径大、花色鲜艳的种类亦不多,且绝大多数种仍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同我国南方相比较园林植物(材料)种类不多,缺乏资源优势。低纬度的园林植物在东北栽培都很难度过寒冷的冬季,或适应不了春季较长时间的干旱(大连等东北沿海城市除外),引种成功的例证很少,即便能够成活,通常也改变了原有的生长特性。例如,刺槐(原产北美)在我国黄河流域可长成高大的乔木,而引种到沈阳以北则表现为小乔木或灌木状态,园林效果截然不同。

总体看,东北各城市的园林植物种类相差不大,构成景观的效果显得单调。

1.2规划设计理念不够先进,景观不丰富。缺少大型绿地

作为一座城市,首先应做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然后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精心设计好每项园林工程和其他城市建设工程。然而,由于受城市建设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北的城市建设始终是“改造发展型”模式。这种模式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难题,狭窄弯曲的马路,七零八落的几棵树,破旧拥挤的住宅,繁杂地镶嵌在一起的生产生活区,着实让设计师头痛;加之人们的设计理念始终框在“改造发展型”模式之中,即便在新城区的绿化上都可以看到“改造发展型”模式的影子。因而,东北城市的园林绿化始终处在低水平状态,景观单调、呆板,观赏价值不高;绿地总量不足,缺少大型绿地。城市的绿地面积应达到城市总面积的30%,才能维持城市的环境质量,能达到这个指标的东北城市屈指可数。

1.3苗木(材料)规格不统一,来源杂,检疫失控

苗木规格主要体现在株高(树高)、篷径(冠幅)、苗龄(树龄)等几个指标上,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因此,各工程使用的苗木规格不尽相同,绿化效果亦有很大差别。适当的苗木规格在施工结束后就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适当”。然而,在实际绿化建设中常可见两种倾向。一是自行投资的单位绿化,通常所用的苗木规格较小,成活率虽然高,但短时期内显现不出绿化效果。二是国家投资的绿化项目或住宅小区绿化项目,使用的苗木规格较大,绿化效果固然显著,若养护管理跟不上则死亡率较高,不得不大量补植;既使勉强成活,树木生长势亦很弱,极易感染病虫害,同样收不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又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近几年来,吉、长等城市大树移栽进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已不能用“大苗”的概念来解释,移植树木的直径小则十几厘米,大的二十几厘米。

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大树移栽,原本是绿地建设中一种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而采用的高难的特殊种植技术,如用于名木古树或具有一定体量的园林大树因城市道路拓宽、绿地重新规划的保护性移栽等,这是勿庸质疑的。但是,在初始的绿化工程建设中就使用几十厘米的大树是不科学的。树龄越大其发生新根的能力越弱。新根系迟迟不能形成,吸收功能减弱,蒸腾大于吸收,树木体内水分失衡,成活率降低;即便成活,“缓苗期”亦很长,看不到生机盎然之生长景象。目前多采用在林区掘挖的方法获得大树,既破坏了森林结构(挖树的林分到处是裸露着心土的大坑,满目苍伤),又浪费了资源,移栽进城的大树大量枯死的现象比比皆是。城市园林苗圃的数量少,苗木生产缺少计划性,苗木储备不足,园林苗木市场很不完善。因此,.每到园林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施工单位到处调苗,导致苗源较杂,良莠不齐,苗木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有些苗木的适应性不强,降低了成活率;尤其重要的是病虫害检疫失控,检疫的覆盖面减少,针对性检疫力度不够,致使病虫害蔓延流行。例如,严重为害油松的日本松干蚧已在长春市区(双阳区)发现,在城区已有个别油松植株被感染。

1.4种植与养护管理不科学,生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

园林植物是在城市生态条件下由人工组建的植物群落,而城市土壤多为已被破坏了原生结构的土壤,且建筑垃圾充斥其中,较之森林土壤条件相差甚远。很多施工单位在种植环节上不科学,种植穴(沟)尺寸不够,不客土,基本不施肥,建筑垃圾清理得不彻底;种植时苗木根系没有充分舒展开,有窝根现象,浇水量不够或不及时,致使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养护管理不到位,持久天旱时不及时浇水;病虫害预防工作做得很少,由于树木生长势弱,极易感染病虫害。例如,近些年长春、吉林等城市中广泛用于街路绿化的银中杨,有很多植株感染了杨树烂皮病或杨树溃疡病等,对感病株与发病枝没有进行及时清理,既影响了绿化效果,又形成了新的病菌传染源。

2改进对策

2.1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引进域外种,促进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东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决定了园林植物资源相对缺乏的客观事实,我们应遵循植物分布规律和植物适应性规律从事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工作,促进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提高,为丰富景观设计奠定物质基础。

2.1.1立足本地资源选择园林植物

据资料统计,长白山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有330余种,而目前用于园林绿化的只有50—60种,大量应用的种类则更少。因此,要立足本地,将长白山的植物资源充分利用好,积极开展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在繁殖方法、栽培技术、整形修剪等方面进行广范试验,筛选适用于园林绿化的种类,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近些年的实践证明,长白山的许多野生种都能适应东北城市的环境。例如,山桃稠李列植做行道树或孤植做庭院树,其挺拔的姿态、粉白色的串串小花、黄褐色光泽的树皮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茶条槭引入城市后,通常将其修剪为球状,效果不亚于女贞球,秋季红色的叶子更胜女贞一筹。

2.1.2积极引进域外种,科学利用外地资源

引种是丰富当地植物种类最直接的途径和手段,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国。东北城市引种首先要考虑寒冷、干旱这两个生态因子;其次,应采取必要有效的驯化措施。当被引进材料分布区较大时,应从距引种地最近的种源区选择引进材料,或采取逐步迁移引种的方法,或适当采用防寒措施,以提高引进材料的抗寒性和适应性。例如,银杏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浙江有野生分布,沈阳以南、广西以北各地均有栽培,在沈阳以北不能栽培。现在,在长春“桃花苑”已安家落户,只要将其避开风口、种植在建筑物南侧即可安全越冬;再如,长春国联花卉公司从欧洲引进的欧洲垂桦,可以在长春的气候条件下自然越冬;北京在引种雪松时,早期于其西北方向设置风障,晚秋时主干“涂白”,使其逐渐提高抗寒性,目前无需设置风障即可越冬。这说明,只要我们思路正确,科学分析引进材料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采取的措施得当,有些南方植物还是可以在东北城市落户的。2.2更新规划设计理念,丰富景观类型

东北可用的园林植物种类不多,缺乏资源优势,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只要我们更新规划设计理念,转变观念,尊重科学,坚持研究,坚持探索与实践,努力发掘,努力学习,“借它山之石为我所用”,必定会寻觅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为,我们必定还有资源,只是资源不够丰富而已,必定还有那些沉睡于大山之中而未被开发的资源。日本资源丰富吗?否,然而他们有能力利用他人的资源与技术巧秒地进行改造和创新,加之勤奋刻苦、孜孜不卷的钻研精神,仅利用战后40 a时间就使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园林事业同样可以借鉴他们的理念和成功经验。

首先,我们的行政首长、行业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摒弃陈腐的长官意志,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懂则不为,多听取不同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再以长官意志代替科学决策,不能再搞那种前任的事全否,我来了就得听我的,那一片全挖了,换其它材料。这样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也阻滞了城市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不同届别的行政首长应是城市建设长跑的接力运动员,每一棒都应为最终制胜的目标竭尽全力而不应保存“实力”,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其次,我们的园林工程师也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但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亦要向同行学,到南方去学,有条件的也可以到国外去学。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学习他们的设计手法,材料虽然不同,但空间布局、景物搭配、构图造型、视觉效果等还是同一的,即用不同的材料,做着同一件事情。无非我们的观赏期短一些、效果逊色一点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材料作出他们的材料所无法表达的景观内涵与效果,如孤植的长自松之景观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特色吧。更要向先人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动写照,是“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皇家园林之所以规模宏大、富贵豪华,是在皇权思想指导下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结合的结晶;颐和园、避暑山庄等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而精巧素雅、玲珑多姿、以少胜多、小中见大,则是苏州园林之美的主要特征;善于在有限的空间里把山水、花木、建筑融为一体,把自然美、人工美、艺术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设计人员应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更要善于发掘自己的特色,提高设计水平,多出精品,丰富景观艺术效果。

再次,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的半径也在加大。我们要汲取老城区园林的教训,不能在新开发的城区重蹈覆辙。老城区受条件限制,很难再增加大面积的绿地,应将老城区缺少的绿地面积在新城区弥补回来。因此,必须做好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绿地的面积应按30%进行设计。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在城市的主干道建设街路枢纽绿地广场,尽可能不建设硬铺装广场,长春市的做法值得借鉴。二是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园,应合理布局,以方便人们休闲游玩为原则,面积可大可小。

在大型公园里,景观设计除满足人们休闲、游乐、观赏外,亦可建设一定面积的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的森林景观,将森林的气息和元素引入城市。三是在城市的近郊应建立环城绿色屏障,例如,长春市已经建成的环城绿化带。

第四,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应根据绿化材料的特性、绿化场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材料可以列植、群植、孤植,或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使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自然群落的视觉。同一材料造型不同,效果不同,应注重材料整形修剪的研究。通过造型增加差异感,以较少的种类获得较多的景观效果。应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使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自然群落的视觉。

2.3统一苗木规格,控制来源,严格检疫

苗木规格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效果,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关部门应组织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行业管理人员编制“园林绿化苗木标准”。标准应对树种、苗龄(树龄)、株高(树高)、篷径(冠幅)作出明确规定,达不到或超过标准的材料应被禁止用于园林绿化。尤其是乔木树种更应作出硬性规定,否则超大径级的大树移栽仍将继续下去,造成损失,影响效果,破坏浪费资源。笔者认为,大树定植时的胸高直径以6~8 cm为宜,一般不能超过10 cm。这样规格定植的材料新根发生快,缓苗时间短,缓苗后长势强劲,很快能达到林分中同龄植株的体量。禁止在现有林分中挖掘大树,应就近在园林苗圃中有计划地培育大苗,以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成本,减少苗木失水,提高成活率。严格控制苗木来源,确实需要从外地调运苗木,则应从生态条件相近的产地调运;北苗适当南调应被允许,而“南苗北调”一般应受到控制;凡是调运的苗木均应进行现场检疫,发现病虫害时不能调运,若有检疫对象的则应就地销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苗木调运而造成检疫病虫害流行的,应追究其责任。该项工作应通过立法进行规范。

2.4科学种植,精心管护

“三分栽、七分管”,道出了“种”与“养”的辨证关系,它应该成为园林工作的行为准则。在具体操作时,要按技术规范进行种植施工,植苗穴必须符合规格,要精心栽植,不得窝根;若土壤中侵入较多的建筑垃圾,则必须进行客土;若栽植的材料对立地条件要求苛刻,喜水肥,或土壤十分瘠薄,则应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作基肥;无论栽植的是大树还是小苗,都必须浇足水,如果天旱少雨,则应反复浇水,以确保成活。

精心管护关键在于“精心”两个字,管护工作并非十分高难、复杂,但却很繁琐,这就要求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管护工作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旱天的补水,持续干旱应加大补水量和补水次数,尤其是浅根性的草坪更应及时补水;二是病虫害的防治,由于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许多微生物不同程度地产生了生理小种变异,对药物产生了抗性,给防治带来了较大困难;应加强防控,特别是检疫对象,一但发现应即刻就地销毁,防止其蔓延。三是对绿地的日常管护,重点是草皮和花灌木,若措施得当可延长使用寿命,否则会提前更新,造成浪费。此外,要及时清除大树的枯枝及病死株。

公共绿地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落实管护责任,并应派员指导单位绿地的管护,因有些单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3结语

城市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更是将来的,城市是接力的城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全新的理念,来建设我们共同的城市。城市园林虽然只是城市建设的一小部分,但他是城市环境的支撑,他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城市建设都代替不了的,城市园林事业同样要用科学发展观做统领,精心规划、设计、建设好我们的城市;努力克服城市园林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和借鉴先进的园林理念和先进的园林方法,将我们的家园建设成美丽的大花园、浩瀚的大森林,真正实现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社会和谐

下载中药材包装问题及改进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药材包装问题及改进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改进对策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改进对策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 工商管理班 级:1001 班姓 名:_王春娥___________ 学 号:_100130117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 内容......

    仓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仓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 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仓库管理混乱,现有制度执行不到位 仓库目前没有配备专门的仓库管理员,是财务内勤徐非兼任仓管一职,目前现实情况......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杨万德【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有企业也逐渐向国际化发展,逐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所处的内外......

    当前新闻文风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当前新闻文风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当前新闻文风存在哪些问题?症结何在?媒体改文风应该往哪儿改、怎么改?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北京、上海、江苏、吉林、广东、湖南、陕西、四川等地......

    城市消防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城市消防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武汉消防成功处置一起房屋类火灾湖南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生产和生活当中大量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书面表达、阅读理解等能力等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新课标改......

    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摘要:高中阶段之所以开设美术课,是因为美术其独特的魅力和学科地位。美术,既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美感,让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还......

    矿山提升机的电气问题及改进对策 2009

    矿山提升机的电气问题及改进对策2009-11-18 09:53:28| 分类: 专业知识资料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摘 要]矿山提升机是矿山生产的关键设备,其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