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扎实推进调研试点工作努力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精)
扎实推进调研试点工作 努力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中共吉林省桦甸市委
桦甸市是最早承担中央组织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任务的8个县(市)之一。几年来,在吉林省和吉林市党委组织部指导下,市委对试点工作始终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创新和实践了规范和监督的有效措施,建立了以《桦甸市市委书记选人用人行为规范》和《桦甸市市委书记选人用人全过程监督实施规则》为主体、18项配套制度为辅助的两个制度体系,对推进我市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积极探索,确立书记用人行为规范
我们着眼于权力的“阳光化”运行,紧紧抓住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实践,建立健全书记用人规则及相关制度。
1.规范初始动议提名行为。在动议方面,我们重点是解决防止动议随意性的问题:一是明确动议前提。规定,书记只有在领导职位出现空缺、组织部门根据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提出调整建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突出问题需要解决、换届或上级党委提出统一要求等前提下,才能提出动议。二是明确操作程序。书记提出的动议事项,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并提交常委会研究确定。三是明确纪律要求。书记只能提选任的方向、标准和原则要求,不能指定具体人选和选拔范围。在提名方面,我们针对不同职务层次,探索实践了两种提名方式:一是,对正职领导岗位主要采取公推提名,由组织部门公布空缺岗位和任职资格,综合各方面意见,按照大于1:5的比例提供参考名单,在全委会委员、纪委委员、县级领导中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根据得票情况确定意向性人选;二是,对副职领导岗位主要实行个别酝酿提名,由组织部门汇总本级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单位党组织等推荐情况,研究提出意向性人选,在征求副书记、纪委书记意见后,报书记审定。书记可以直接提名,但必须纳入组织部门提供的人选方案之中。今年5月,市委通过公推提名方式选拔了财政局长、教育局长等5个正职领导岗位的人选,收到较好效果。
2.规范民主推荐行为。为保证民意得到真实体现,使书记在干部选任过程中更好地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我们着重研究改进推荐方式,防止和解决拉票问题。主要是,探索建立参加民主推荐人员信息库,把与人选所在单位有密切联系、相对知情的领导干部、服务对象,以及街道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等相关人员,都纳入到信息库。民主推荐时,除《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范围内人员必须参加外,还在信息库中按照一定比例随机选定部分参加推荐的人员。通过这一做法,既扩大了推荐环节的民主,又增加了拉票难度。前不久,我市采取这种方式民主推荐13名正科级干部,参加推荐人数比过去增加了二分之一,群众反响好,参与积极性高。
3.规范考察结果运用行为。我们按照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探索改进考察方法,努力做到考准、考实。明确规定书记要做到三点:一是要给组织部门充足时间,保证考察质量;二是由组织部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书记不能渗透个人意志,干扰考察工作;三是坚持听取和采纳组织部门的考察结果和正确意见,不轻信个别议论和举荐意见。2003年,我市对17个副乡局级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差额考察35人。组织部门通过考察感到有两名同志虽然考试成绩第一,但明显不如第二名人选业绩突出、更适合公选岗位,常委会讨论时采纳了组织部门意见。
4.规范酝酿和决策行为。酝酿和决策是干部选任过程中发扬党内民主和实施正确集中的过程,书记作为主持者,一言一行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为保证听到真实意见,我们规定,书记一般不直接进行沟通,由组织部长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酝酿,书记对酝酿沟通中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对待,凡对拟任人选意见分歧较大的,特别是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主要领导提出不同意见且有道理的,予以缓议或调整任用方案。近5年来,因在酝酿中提出不同意见而缓议的有5人,调整拟任职位的有2人。同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的规则,要求书记必须安排足够时间进行讨论,保证与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在讨论中书记不得抢先发言定调;实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制。从今年起,提拔交流乡局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人选,均在全委会上进行票决。
二、强化措施,全过程监督书记用人行为
我们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强化任前监督。一是实行任前审核。每次提拔调整干部讨论决定前,都要进行本级组织部门内部审核监督和上级组织部门审核把关。即:先由桦甸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对考察对象是否符合任职资格、是否有反映影响任职的问题等进行审核,未经审核同意不能提交组织部部务会讨论;对拟提交常委会讨论的人选,报吉林市委组织部审核。二是开展专项审计。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我们对拟提拔或交流的单位正职和分管财务副职人选,实行任职前经济责任审计。三是推行离任公示。为准确评价干部,防止出现干部在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换个地方位照坐、官照当的情况,我们对拟平级调整交流的正职领导干部予以公示,对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任免决定。近几年,先后对50名乡局级正职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公示,其中因群众反映的问题被查实,有4人被免职或待岗处理,2人被责令辞职。
2.实施提醒监督。书记在班子中既是被监督者,又是监督者,与班子成员之间距离近、了解深,相互提醒、相互监督,能够及时纠正错误,防止出现偏差。我们在干部选任过程中,实行双向提醒监督,即:组织部门和其他班子成员发现书记存在违反规定动议和提名、不尊重民主推荐和考察结果、未按规定酝酿和讨论决定等问题的,要及时提醒,解释说明政策,提出改正建议,建议如果未被采纳,出了问题由书记负责;同时,书记也要对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行为实施监督,随时提醒纠偏。我们还实行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已对78名新提拔干部从提名到任职各个环节的情况进行了翔实记载,既为责任追究提供了原始依据,也对书记用人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提醒、约束作用。
3.加强跟踪监督。衡量书记用人成效,关键看选任的干部是否创造出应有的业绩,群众是否满意。为此,我们对干部上岗后的表现实行了跟踪监督。一是抓好用人质量验证,探索实行了选人用人公信度指数监测制度。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干部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新提拔干部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信息,通过分析指数变化,总结把握规律,查找问题不足,及时改进工作。二是定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每年由书记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与会人员进行评议、提出意见。三是聘请26名干部选任工作监督员,及时反映社会评价和群众呼声。几年来,我们共收到群众评议意见210余条,研究制定整改措施60多项。
三、当好主角,在推进试点工作中提高认识、增强规范用人的自觉性
经过6年多的试点实践,我们市委一班人对试点工作有了深刻认识,作为书记,感受和体会更深。
第一,中央组织部抓这项试点很有现实意义。过去,我市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上访告状的比较多,有的干部任用决定曾被上级组织部门纠正过,也有个别问题被查处过。近几年,由于我市进行试点,书记的用人行为得到规范和监督,群众普遍反映用人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在吉林市最近一次对我市组织的测评中,群众对新提拔领导干部的满意率达到97.7%,对市委选人用人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8%。风气正了,干部队伍活力就激发出来了,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财政收入实现3年翻一番,跨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省10强县(市)行列。
第二,规范和监督用人行为是对县(市)委书记真正的爱护和关怀。通过试点,明确界定书记在选人用人上的权力和责任,全面规范用权行为,切实强化监督措施,使书记行使权力有章可循,既帮助书记避免了在用人上犯错误,又为书记抵御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武器,可以理直气壮地抵制说情风等外界干扰。因此,试点工作对书记来说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保护。
第三,在试点工作中书记要当好“两个角色”。书记既是被规范监督的对象,又是试点工作的组织者。作为规范监督对象,书记如果不能摆正位置、放低重心、虚心接受,试点就无法深入开展;因此,书记要支持组织部门在研究制定规范和监督措施时敢于创新,即使过一点也没关系,实践证明不够科学的可以再修改,决不能在实质内容外绕圈子。作为试点组织者,书记又是第一责任人,只有亲自抓、亲自部署、亲自实践,给组织部门指方向、定思路、交任务、压担子,才能有力推动试点工作。所以,试点工作要取得实效,书记这两个角色都要当好。采取有力措施
第二篇: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公布了国家统计局所做的2012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民意调查选人用人公信度78.30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满意度78.08分,组织工作满意度79.96分。这是民意调查工作开展以来,满意度各项指标连续第四次全面提高。三项指标分别比2011年提高2.20分、2.06分和1.43分。与2008年相比,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11.36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满意度提高11.24分,组织工作满意度提高6.39分。(来源: 新华网)
古语有云:“治国之道,重在举贤。”选人用人,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能为我国推进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前提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任人唯贤,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敢为事业用人才。要在统筹抓好各个年龄段干部的培养选拔基础上,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力度,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是要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逐步扩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范围。要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创新干部德的考核办法,积极推进干部交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是坚决整治用人不正之风。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和组织人事纪律。把查处作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最直接、最有威慑力的重要措施,保持对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怎样用人,这是向社会树立一面什么样的用人旗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就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任务的高度,从制度建设上保证选人用人客观公正公平。
第三篇:选人用人调研问题对策
选人用人调研问题对策
党的*大以来,*区委坚持以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法规文件,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为*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制度,在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大力加强监督和风险防控,并始终贯穿于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确保实施过程的规范和透明。*年以来,区委共讨论调整区管干部*批*人次,其中,属提拔的干部*人次(职级提拔*人次,职务提拔*人次),交流轮岗及换届留任*人次,改任非领导职务*人,军转安置*人,调任*(*人与提拔人数重复计算)人,其它情况(领导兼职、免兼职、机构改革重新任命、免现职、调入、辞职等)*人。
近年来,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的投诉较少,特别是在*年乡镇换届工作中,实现组织正式提名人选全部高票或满票当选,换届选举工作实现“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目标。但对照新时代干部选任工作的新要求,对照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仍然存在“树立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用人导向不鲜明;选用的干部不能体现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坚持事业为上不够,不能做到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现有的干部选任方式与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干部选任的期望还有差距,用人导向还不够鲜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既是涉及干部群体质量的问题,也是涉及党风、良好政治生态的问题,更是涉及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生死存亡的问题。但用人导向是一个复杂且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把握的问题,需要从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上去保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关注度越来越高,期望值越来越高。近年来,我们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相比,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需要相比,干部选任工作仍然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比如说:精准的知事识人体系还不够完善,完备的“人岗相适”匹配研判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学的以事择人、依事选人体系尚不够完备等。
(二)现有知事识人体系与对干部考察的高要求不够匹配,考察的手段还比较单一。
目前的干部考察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任前考察。考察结果往往仅停留在平面“画像”,缺乏对干部平时表现的积累掌握,特别是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等无法挖深摸透,干部的真实情况较难全面了解。一是考察考核方式方法还不够科学。
目前的干部任前考察程序较为紧凑,没有太多时间用于综合分析和反复印证。干部评价标准也较为模糊,比如对“政治标准”的评价不够清晰,没有较为明确、统一的量化标准,导致在不同单位、不同领导班子之间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二是考察和考核机制结合不够。在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评价上,往往只是依据考察的一些结果,在考核与考察的有效衔接上存在差距,缺乏综合评价机制,导致平时考核成果没有很好地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得到运用。如,在党政正职责任考核方面,考核指标设定差异化不够突显,在全面评价干部工作实绩和综合能力上存在欠缺。三是缺少“人岗相适”研判机制。干部任前考察主要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为主要途径。这种考察偏重于间接式静态了解,缺少近距离动态跟踪考察,也就不能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变化、工作绩效等,从而影响对干部德才表现和岗位匹配性的分析研判。(三)干部专业化能力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干部担当能力有所欠缺。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对未来一段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尽管我区做了一些探索,但选人用人如何才能体现“高素质”与“专业化”的充分结合,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化干部储备不足。
由于我区是军转安置大区,每年接受的军转干部数量较多,目前区管科级干部中军转干部占比达到*%,单一的进人渠道造成了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梯次搭配不合理,专业对口率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受干部年龄、学历、经历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区在专业化后备干部储备方面没有建立常态化的优进绌出机制,专业干部储备还比较欠缺,特别是机构改革后相关职能下放我区,在国土、交通、规划、园林等方面的专业型干部人才储备更是极其缺乏。二是少数干部存在业务“专”方法“不专”的问题。
在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中,往往缺的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干部,而是缺具有专业方法的干部,干部的专业能力除了体现在知识领域,还体现在工作方法上。有的干部思想方法不专业,对中央和省、市的方针政策、重大举措了解不多掌握不够,导致工作中缺乏谋划和思考,推动工作方法不多,群众不接受;有的干部工作方法不专业,不重视钻研业务,喜欢凭经验凭感觉做事,工作方法单一,群众不认可;有的干部管理方法不专业,缺少抓统筹、抓协调、带队伍的管理能力,缺乏统揽全局的管理思维和逻辑,群众不服气。三是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区科级干部中高学历、专业型的比例还不高。研究生学历*人,占*%,全日制中专以下学历*人,占*%。干部专业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和行政管理专业,总人数近*人,占*%。很多干部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岁以上干部占比为*%,这些干部普遍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不强,虽然具有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大多在工作中存在因循守旧、思路不活,靠经验办事的现象,缺乏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精神。三、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突出专题专业专项,在树立鲜明导向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多方面多渠道挖掘干部,聚焦城区高质量发展目标,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一是建立“人岗相适”的专题研判机制。
在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开展领导班子专题分析研判,注重岗位资格条件、能岗匹配、差额比较研判,注重实绩实干实效导向,优先匹配在基层一线努力工作、敢闯敢干、表现优秀的干部,树立“有为就有位”的鲜明导向。二是建立专项批次的晋升激励机制。
每年集中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开拓创新的年轻干部;一批学历高、专业精、业绩优的高素质干部;一批基层经验丰富、一线工作突出、群众口碑好的基层干部,倡树鲜明的干部选任导向。用好公务员职级晋升机制,每年集中晋升一批表现优秀、工作业绩突出、在重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以规模效应激发工作激青。三是建立“事业为上、依事择人”的专业选拔机制。
敢于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综合工作需要、岗位特点、干部特长等因素用人,在干部选拔考察中增加干部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评,做到人岗相适、以事择人、用人之长,使领导班子成员专业素养整体覆盖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一个单位核心业务,减少干部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完善考察机制,在精准识人上下功夫。
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干部考察方式,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接触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考准考实干部业绩。一是建立多维度考察机制,为干部表现“贴标签”。
每年集中开展一次覆盖全区的综合性调研,结合“一建三示范”考察、考核和综合调研等时机,着力发现一批工作上敢为人先、考验面前敢于亮剑、难题面前敢于负责、矛盾面前敢于担当的“四敢干部”。逐步实现调研、考核、考察、检查等工作结果互联互通和共享的多维度考察,实现干部的精准调研画像。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有效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和干部业绩积分档案,将考核积分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分配、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既能实现干部选任的“好中选优”,又能实现干部甄别的“提优补差”。三是建立量化的实绩衡量机制,给干部实绩“定方向”。
建立干部业绩积分档案,完善干部业绩电子个人档案,按照“一人一事一记、动态积分评价、量化跟踪管理”原则量化细化干部实绩,实现干部考核定性与定量兼施,静态与动态兼备,以排位评判工作优劣,凭结果决定进退留转,有效破解干部管理粗放、识别不准等问题,不断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和追赶超越的“新动能”。(三)提升担当本领,在精准选育上下功夫。
制定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一是拓宽渠道,扩充专业化干部“增量”。
加大公务员补录力度,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空余编制用于公考招录和省统一组织的公务员选调,不断改善公务员队伍年龄和专业结构。完善公务员转任办法。提高公务员转任学历条件和年龄限制,着力引进一批高学历、年轻化、懂专业的高素质干部。在专业性较强的区直单位推行公务员遴选制度,每年拿出一定岗位公开遴选,推动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向*流转。二是分类选任,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落到实处。
结合干部的年龄、专业、经历、履职需要等情况合理培养使用干部,逐步形成老中青搭配、男女比例合适、党内与党外合理、综合类与专业类相补的干部配备体系。拓宽后备干部的活水源头。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个*”后备干部队伍,即:*名*岁以下副科级后备干部,*名*岁以下正科级后备干部,*名女干部、党外干部,为选人用人提供充足的干部资源。大力选拔优秀基层干部。对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干部、在一线考察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在和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的干部,优先入档、优先入库、优先推荐提拔使用。选好用好专业干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选好用好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畅通事业干部晋升机制。加大事业干部调任力度,积极推动一批优秀科级事业干部调任公务员。出台事业干部流通办法,推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类别之间事业干部合理交流流通。
三是精准培养,盘活专业化干部“存量”。
抓好分类培训。通过点名调训的方式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培养性培训;对日常考核、调研发现的优秀干部,安排到著名高校进行针对性培训;对从事专业性工作的干部,安排到高校或一线项目进行专业性培训,以优质培训提升干部素质。抓好挂职锻炼。抓好“三个一批”挂职锻炼,即:选派一批干部到省直、市直单位以及深圳等发达地区“跟班挂职”;选派一批干部在区直单位和基层一线之间“双向挂职”;选派一批干部到“三大攻坚战”一线、重点项目一线、美丽乡村建设一线、党的建设一线等重要工作中“历练挂职”,让干部在克难攻坚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第四篇:以换届为契机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扎实做好干部监督工作
以换届为契机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
今年是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年,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年。今年的干部监督工作要以服务换届工作为主线,对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坚持零容忍,通过严密组织、严明纪律、严肃教育、严格监督、严厉查处、严加考核,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是严肃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要结合深入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集中开展严肃换届纪律学习宣传活动。要针对干部队伍思想状况,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换届前,各级领导班子要加开一次严肃换届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参与换届工作人员中开展严肃换届纪律承诺活动。换届期间,要开展各种谈心谈话活动,做到对主要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严肃换届纪律谈话达到100%,换届有关人员对“5个严禁、17个不准”的知晓率达到100%。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意识,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带头执行和模范遵守换届纪律,为换届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是严格监督,防范问题发生。要抓住关键环节的监督。召开民主推荐会议时,要同时进行问卷调查,重点了解是否有干部存在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发布考察对象公示通知时,要将考察对象是否有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列为一项举报内容;进行定向考察时,要认真了解考察对象遵守换届纪律情况;换届选举时,要请代表和委员对本地换届风气总体情况和是否存在突出问题进行民主测评。要开展好专项督查。换届期间,市、县两级要派出督导组,对县、乡严肃换届纪律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县、乡召开换届选举会议时,督导组要现场督导,组织开展换届风气民主测评。要落实好各项监督制度。认真落实离任检查制度、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全程记实制度、征求纪检检察等执纪执法部门意见等制度,确保监督不留缝隙、不留死角。三是严厉查处,形成直接威慑。要实行违反换届纪律问题查核专办制度,有一件、查一件;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成立机构专人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会同纪检、检察机关抽调专人,组成3-5个相对固定的查核小组,专门负责重要案件的查核、督查工作。要加快节奏从快查。发现问题线索,要立即反应、快速组织查处。涉及换届纪律的举报,要在15日内办结,对村“两委”换届问题的举报要在5日内办结。要严肃纪律从严查。对举报的查核,一定要扎实细致,定性准确,办成“铁案”,以实际成效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防止因查处不力导致越级上访,造成工作被动。要查处一个、警示一方。坚持谁查处谁通报,乡镇查处的在本乡镇范围内通报,县区查处的在本县区范围内通报,收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方的效果。
四是严加考核,保证工作落实。对于换届风气的考核,既要看工作过程,更要看有量化指标的工作结果,重点看换届纪律知晓率、换届风气测评成绩和民意调查满意度三个指标结果。乡镇换届结束后,县区要及时考核,县区换届结束后,市里将进行考核。换届风气好的予以表扬,不好的予以批评,出现严重问题的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以最坚决的态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
一是用好民意调查结果,层层传递压力。满意度指标是个“易碎品”,上去不容易,下来很容易。去年全市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已书面反馈各县区和有关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一报告两评议”结果也已向各县区和市直单位进行书面反馈。各县区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和运用好反馈结果,满意度上升的决不能自满,要切实研究巩固和进一步提高的实际措施;满意度下降的更要奋起直追,要分析原因,拿出硬措施、真本事,实现止降回升。
二是健全完善监督制度,筑牢制度防线。一方面各县区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梳理一年来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的情况,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确保四项监督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抓住集中换届的有利时机,深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把试点中真正务实管用的办法用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从而不断探索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途径。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严惩用人上的违规行为。要把《条例》执行情况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
6、7月份,各县区、各单位要进行自查,市里将适时组织集中检查。同时,坚持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对民意调查和“一报告两评议”满意度低、举报反映问题多的单位,将进行重点抽查。从目前情况看,各县区对县区直部门、乡镇选人用人情况的事前把关、事中指导、事后备案和检查还是个薄弱环节,一定要研究有效办法,把这项工作抓起来。要对违规用人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中组部提出的拉票贿选、买官卖官、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突击提拔调整干部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违规用人等5类问题,坚持有举必查、查实必处、纠必到位、失职追责,特别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问题,要高度关注、重点整治,从严从快查处、严格追究问责。
三、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好从严管理干部工作
一是要强化事前预防,前移监督关口。要立足关心爱护干部,加强干部管理预警防范,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谈心谈话、函询、诫勉、问责等方式,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错误。
二是要落实监督制度,形成有力约束。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扎实做好两项法规的组织实施、督促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要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干部的管理监督作用。认真抓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贯彻执行,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努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由离任审计为主向任前、任中、离任审计相结合转变。要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实施办法,把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是要用好组织措施,做到惩防并举。要从预防领导干部出问题的角度,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回避的力度,尤其是加强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特别是对有一定问题的干部,要加大问责力度。对在考核测评中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认定为不胜任现职岗位的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不称职得票率
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群众举报工作
第一,要落实责任。要强化不抓举报是失职、抓不好举报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完善季度通报、考核、重点管理、专项督导等制度,加压促动,落实举报不出乡镇、不出县区、不出市直部门的具体措施。市里对每季度举报量前4位的县区实行重点管理,对前2名和问题突出的县区,约谈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举报量持续居高不下的约谈县区委书记;对每季度举报量排前5名的乡镇、街道,也将实行重点管理,连续两次排名前5名的约谈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对问题突出的市直单位,也要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排名通报、重点管理、组织约谈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传递压力,督促各级扎实做好举报工作,真正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市里还将研究更加合理的责任落实办法,对约谈后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但举报量仍然排名靠前的县区、乡镇,市里会给一个整改期,不一定再约谈;对举报工作不重视、查处不得力、反映问题不解决的,即使举报量不高,市里也要约谈。
第二,要注重方法。要畅通渠道。要把电话、网络、来信、来访渠道真正畅通起来。要深入开展组织部长公开接访活动,落实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定期接访制度。要归口办理。将不属于组织部门受理范围的群众举报及时分流、归口到相关部门;对组织部门受理的信访举报按照管理权限归口办理。要沟通协调。对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举报,要格外重视,在从严查处、尽快办结的同时,应主动沟通汇报,说明情况、争取理解、消除影响,不能不管不问,更不能避而远之。要认真落实日报告、周报告、月报告制度,本级本单位受理的举报情况要及时上报,争取上级销号,不再列入通报范围,这是降低举报量的有效措施。要抓住重点。对举报比较集中的县区、乡镇、部门,实行重点管理、重点调度、重点帮促,使其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对一些重要的重复、越级举报特别是到上级组织部门的举报一定要盯紧靠上,努力控制好、解决好,确保结案息访。要整改到位。经查核认定党委(党组)存在违规用人行为的,要进行整改,整改期满验收合格前不得调整干部。
第三,要夯实基础。据统计,2009年以来,市级以上组织部门受理查实的举报件中,既有不按标准条件选拔任用干部、超职数配备干部、临时动议干部、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问题,也有干部经济、作风方面的问题,还有违规发展党员等方面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工作力度还有所欠缺。市里已经采取了一些办法措施,比如推行“四民主一考核”、集中公推入党积极分子、对市县乡事业单位进人组织统一考录等,都抓住了要害。关键是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要落实好这些制度和办法,使这些制度和办法发挥效用。同时要对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早排查、认真化解,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五、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干部监督工作顺利推进
做好今年的干部监督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必须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保证。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真正重视干部监督工作,切实加强对干部监督工作的领导。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调度干部监督工作情况,组织部长要加大对干部监督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二要加强配合协调。要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审计、信访等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情况,争取协作支持。要认真落实干部监督工作部内分工协作办法,进一步加大领导和部内协调力度,推动形成组织部门内部科学分工、密切配合、合理制约、高效运作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三要建设过硬队伍。要进一步健全干部监督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县区要有专门的干部监督机构,有专人抓干部监督工作。要加强对干部监督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为他们投入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从事干部监督工作的同志要按照“行动先于其他干部,标准高于其他干部,要求严于其他干部”的要求,努力提高素质、努力锤炼党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第五篇:选人用人机制试点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叶章和厅长在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党组书记用人行为,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试点工
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就我厅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党组书记用人行为、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试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省委组织部高度重视我厅的试点工作,常务副部长何西庆同志百忙之中亲自到会指导,并将对我厅试点工作提出要求。刚才,王克强副厅长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作了说明。这个方案是根据省委以及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结合我厅实际情况组织起草,并经过反复研究和征求意见,最后通过厅党组会议讨论确定的。方案会后还要印发,下一步我们要共同来抓好落实,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真正取得成效。陆敏同志代表大家作了表态性发言。下面,我就试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集中精力,切实抓好试点工作的落实 这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意义重大。省委和省委组织部把我们厅列为试点单位,既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推动。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商务工作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密切相关,要有力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商务工作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执行力好、作风过硬、能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虽然近年来厅党组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在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强化干部考核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还不够规范,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问题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在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推进干部交流轮岗方面,还做得不够;干部队伍的结构不很合理,干部作风还存在一些比较懒散、工作执行落实不够好的问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因此,这次试点也为我们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通过试点工作来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工作机制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通过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打造高素质商务干部队伍,通过打造高素质商务干部队伍来推动商务事业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另外,从干部个人强化素质、提升能力、发展成长的责任来看,也需要一个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和机制。一个干部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然会把强化素质、提升能力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要看到,我们一些干部在知识、业务能力、观念、执行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果一个干部放弃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的干部人事工作如果在机制上不能够引导、激励干部自觉地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不为干部发展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我认为不是一个好的机制。开展这次试点工作,目的就是通过改革,形成选人用人科学机制,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为海南特区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次试点对干部个人既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特别是通过竞争性选拔,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又拓宽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我们每一位同志一定要提高对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和省委组织部的部署上来,统一到厅党组的要求上来,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参与改革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好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
二、精心组织,重点突破,有效推进试点工作的实施 这次试点工作将历经一年时间,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时间和步骤,以及有关的保障措施,整体上的安排是相当紧凑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工作内容一共是六个方面,包括规范干部任用动议、提名和决策权,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试行“竞争上岗+任期制”,健全配套保障措施,试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及综合评价制度,全面实施干部交流轮岗制度等,这六个方面的工作就包含了很多的具体环节和操作规程,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没有严谨扎实的作风,是无法完成任务的。我们既要整体推进,把“规定动作”做完、做好,又要紧密联系我们厅的工作实际、干部队伍现状、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需要等等,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抓住重点,力争在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六项试点工作内容中,我认为最重要也最关键的是处级领导干部的“竞争上岗+任期制”,它涉及到如何建立一种干部正常的退出机制,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治懒治庸的关键问题。竞争上岗我们也做过,但它没有解决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的问题,一个干部,即使是通过竞岗上来的,一当上处级领导干部,就如坐上了铁板凳,除非有什么非正常的因素,一直干到退休才下得来。这样就带来了很多问题,有些同志任职时间长了,不是积极性越高、工作业绩越大,往往是积极性和工作业绩边际递减。另外,干部的上下进出也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现在竞争上岗+任期制,就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次,我们拿出29个处级领导干部职位出来搞竞争上岗+任期制,其他不竞岗的职位,也实行任期制,就是要表明我们在这个方面有大的决心大的动作,在建立干部正常的退出机制上有创新和突破。所以要很好地谋划、操作好,这件事情抓好了,其他五项工作也能够水到渠成、顺利推进。
另外,我们在试点工作中要注意从再造干部工作流程着眼,健全干部工作各个重要环节的相关制度和办法,特别是在健全和完善一些制度方面,要根据我们厅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和突破。如在干部日常考察方面,是否可以适当延伸到干部八小时之外或者干部个人的家庭等;另外在干部的交流方面,是否也可以适当宽延交流的范围,拓展到非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能进能出的问题。这些方面我们都要加大探索力度,创新方式方法,为面上铺开提供经验和借鉴。
这里我要再强调一下,对这次改革试点工作,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把握好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这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个人与组织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个人可以证明自身的价值,是能够为推进商务事业发展这一组织目标作出贡献。改革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以发展党的事业为出发点和立脚点,以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为出发点和立脚点,是为了摒弃所有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东西。当然,勿庸讳言,改革会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一些个人的利益,有些同志下来了,权利少了或没了,这只是个人一点局部的损失,大家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更多从大局和整体利益上看问题。要认识到干部上下、进出是正常的事情,是干部发展的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队伍更有活力,新人、后人、能人能够不断脱颖而出,我们的事业薪火相传。一种有利于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机制建立了,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激发了,干部的成长渠道更顺畅了,工作开展更有成效了。这是大家所共同期待的,也是大家整体的利益。另外辩证地看,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任用干部,无论是哪位同志上、哪位同志下,归根结底都是为整体利益作贡献,为改革作出贡献。即使某个同志这次竞争中下来了,也并不意味着这个同志就永远没有机会了。组织上既有适当的安排,个人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都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的。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也能享受到整体利益。
三、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努力确保试点和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我们开展的虽然是试点工作,但是不能将它仅仅作为试点工作来看待,而是要将这项工作真正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来看待。我们要在省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明确责任,统筹推进试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首先,作为厅党组书记,作为厅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开展试点工作过程中,我一定带好头,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真正起到组织者、推动者的作用。在党组讨论干部选拔任用事项时,一定主动接受全体干部群众的监督,真正发挥厅党组集体决策作用。同时,我希望厅党组全体成员和组织人事处全体同志坚持公道正派,处处起到模范作用。各处室要密切配合,形成推动试点工作的合力。
其次,要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试点工作全过程。试点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一些干部的升降去留,关系到干部的切身利益。这些干部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议论和疑虑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厅级干部要按照厅党组的分工要求,主动承担责任,针对试点工作中干部队伍出现的思想动态,把思想工作做深、做实、做好、做到位,妥善解决干部的思想顾虑和现实困难,引导广大干部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要切实加强对退下来或可能待岗干部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培训,让他们认识到“下”并不是对他们的完全否定,而是组织需要和工作需要,是岗位的调整和适应。通过学习培训和岗位锻炼,自身的能力素质会得到新的提高,在新的岗位上同样能发挥好作用。并且竞争上岗今后将常态化,多参与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通过新的竞争性选拔还有“上”的机会。
第三,严肃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从严查处“跑官要官”、“拉票贿选”、“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并追究有关责任。对不服从组织调配或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被调整的领导干部要善始善终,认真做好交接,支持新上任的同志迅速开展工作。根据干部的具体特点和现实表现,我们会将一些下来的干部放到更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我厅业务建设和全面建设。要把改革试点工作同业务建设、完成重大任务、促进稳定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扎实推进,防止顾此失彼,确保试点工作与机关全面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共同提高。要引导干部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引导干部在重大事件中、关键时刻勇于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重点工作锻炼干部、考验干部、考察干部、培养干部。要注意掌握好政策界限,及时准确地处理好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同志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现在比任何时候方向都明确,比任何时候氛围都浓厚,比任何时候条件和时机都要成熟。我相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下,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全面完成改革试点任务,实现试点工作目标。只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下去,就能踏实实地走出一条有商务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