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和慧海产品使用价值简介(样例5)

时间:2019-05-15 04:0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和慧海产品使用价值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和慧海产品使用价值简介》。

第一篇: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和慧海产品使用价值简介

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和慧海产品使用价值简介

一、产品研发的政策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影响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和走向。吉林慧海科技研发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与评价系统》与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深度融合,基本功能覆盖中小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可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信息化。本软件产品研发的政策背景是:

1、国家连续下发有关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

2010年5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求“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纲要》发布后,教育部随即将“教育信息化工程”列为2010-2012年亟待组织实施的十大工程之一。2012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求“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切实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度融合,是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2、国家教育部采取多项措施推进教育信息化。

2011年3月,教育部在杭州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暨2011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此次会议旨在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2011年8月26日,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发出通知,成立“教育部信息化领导小组”,袁贵仁部长任组长,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2011年5月5日,教育部与微软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国际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杜占元在致辞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2012年5月16日,教育部发出了成立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部际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协调小组,加强部门间协商一致,共同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

2012年5月28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布置了教育信息化的试点工作。副部长杜占元指出,要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首先要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精髓,必须吃透两个关键点:一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紧密融合”;二是纲要的关键思路是“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

2011年8月21-22日,第十一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重庆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讲话中指出,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对教育信息化工作从战略高度全面部署和加快推进,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2012年9月5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部署启动“十二五”特别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2012年10月26日,教育部在长沙组织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研讨会,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刘延东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今明两年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各地要把握好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特别是延东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加强机制创新,认真完成好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七项重点工作。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文件

①2010年5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33条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第35条指出:“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科学的依据”。

②《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基[2002]26号文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原则、内容、方法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和规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实现以评促进。

③教育部于3月26日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启动“减负万里行”活动。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逐步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对通知的有关要求,教育部将组成督查组,对部分省份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将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消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27日)。

另据新华网报道: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26日说,教育部将于4月1日起启动“减负万里行”活动,通过自查、抽查等形式对不规范办学予以曝光、问责和处理。

据介绍,此次集中督查活动将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入学、校外培训、考评体系等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学校将“奥数”与入学挂钩,校外培训机构上新课、赶进度等行为都将作为重点督查内容。

王定华指出,近年来,通过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行动,持续开展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等举措,国家不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力度。王定华同时强调,科学评价体系是实现减负的重要一环,教育部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用等级制的方式呈现中考成绩,用ABCDE五个等级来衡量,这项工作很多地方已在开展,社会反响很好。此外,扩大优秀初中毕业生保送人数、鼓励优质高中平均分配招生名额到区域内各初中,也是中考改革的有效举措。

二、产品使用价值

吉林慧海《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与评价系统》,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能够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率最大化,支持特色办学及其教育理念的实现。1.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破解素质教育难题。

吉林慧海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点突出,理念先进,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完整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及完善的评价过程,是科学的评价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评价内容全面,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使用慧海评价系统,能引领学校做实、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公正、公平地评价学生;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内在成长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引发学习兴趣,实现自我发展、全面发展,达到“以评促进”的目的;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搭建完美的人格架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上升;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能让学校找到破解素质教育的密码,改变教育观念和评价模式,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学校教育增值。长春市五十二中和鞍山市胜利小学等多家学校使用慧海评价系统,均实现了上述效果。2.实现教师、教辅人员评价及绩效考核信息化,解决绩效工资发放难的问题。吉林慧海的教师评价的目的是打造卓越教师队伍。其主要作用:一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是提高教师素质教育能力;四是激励培养优秀教师;五是为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提供权威依据。

3.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吉林慧海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与评价系统》,将教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均纳入了信息化管理,解决了新生入学分班不均衡、大型考试安排费时费力、成绩统计速度慢、学籍管理不方便等实际问题,优化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真正实现了效率革命。4.实现校园办公自动化、教学资源共享。

吉林慧海的这款产品,通过手机版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能根据用户自己权限进入系统进行学习和工作,真正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

本产品已经过3次大型升级改造,稳定运行4年。目前,已累计为北京、武汉、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市共500多所中小学校提供了数字化校园产品与实施服务,并以其严谨的科学性、广泛的实用性、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和独具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功能等特点,赢得了众多中小学校的好评。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块,最受欢迎,已成为用户用来破解素质教育难题的首选,推进素质教育的得力助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效措施。

第二篇:鲁迅﹑《野草》和《风筝》写作背景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7年起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政府所迫害,南下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辞去中山大学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同国民党官方文人及其文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粉碎了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这时期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主编《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1936年10

月19日病逝于上海。/ 2

二、《野草》

散文诗集。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

妙奇美。

三、《风筝》背景知识: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当时发表在《语丝》周刊第12期,后由作者编入《野草》。文章一经《语丝》发表,便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据方志敏爱人缪敏回忆,方志敏青年时代热爱文学,对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欢的”。《风筝》还曾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推荐给世界读者。1936年9月,即鲁迅逝世前的一个月,纽约出版的《亚洲》杂志(英文版)刊出了美国进步记者斯诺和中国作家姚莘农翻译的《风筝》。此外,伦敦乔治·哈拉普书局1936年出版的《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前苏联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小说集》等,都将《风筝》一文收录在内。《风筝》作为鲁迅的杰作,不仅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喜爱,而且也获得了其他国家少年儿童的欢迎。/ 2

第三篇:背景阅读:稻盛和夫简介

稻盛和夫

日本“经营四圣”之

一、京瓷创始人

稻盛和夫(INAMORI KAZUO)——日本“经营四圣”之

一、京瓷创始人、京瓷名誉会长、“盛和塾”创办人、天津市经济顾问

稻盛和夫简介

在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曾经出现过“经营四圣”,他们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以及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四个人当中唯一健在的就是稻盛和夫了。技术员出身的他完整地经历了日本经济从战后恢复,到创造奇迹,直至泡沫破裂的完整过程。而他刻苦勤奋的精神以及深植于佛教的商业道德的准则也使他成为日本本土企业家的代表人物。

稻盛和夫(INAMORI KAZUO)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技术员出身的他,最终成就了两家名列全球500强的大企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

在日本经济界,稻盛和夫称得上是一位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本土派传奇人物,也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缔造者和重要的见证者之一。

事业成功之馀,稻盛和夫更创设“京都赏”,每年表扬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卓越贡献的人士。此外,并出任以年轻一辈经营者为招收对象的“盛和塾”校长,培育新世代经营者不遗馀力,其经营哲学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

语录: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亦即,也许我的才能不足,但是,我有一条单纯而坚强的追求人间正道的指针。

自1999年起,稻盛和夫每年亲率日本企业几十人,参加由原国家经贸委培训司主办、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承办的中日企业管理交叉借鉴国际研讨会,并在每次的研讨会上作专题演讲,介绍自己的经营哲学,成为中日企业家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交流经营理念的平台,参会代表受到启发,也受到深刻教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德治企意识更加强烈更加自觉,同时也为国内各企业之间、中日企业之间的深入交往和共同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稻盛和夫的人生色彩[2]

1、杨澜:在您的经营理念当中呢,您一再提到要为企业设定一个比经营更高的目标。比如说在创建DDI的时候,就说过企业要使国民的通信费用得以下降,这样一种目标和西方企业直接以利润作为目标的经营方式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

稻盛:我在27岁创建京瓷公司,其实在此之前是一个技术人员,从事陶瓷的研究。象我这样一个技术人员在创建公司时,对企业、经营完全是个门外汉,一无所知,因此相当苦恼。正象您刚才所说的,我创建DDI的目的就是要让日本的国民享受更加优惠的通信费用,我就是抱着这样一个志向创建公司的。京瓷公司自创业至今,在日本的企业里算是利润率相当高的公司,在日本能和我们匹敌的公司没有几家。我们 没有强调盈利却获得了最大的利润率。利润是要追求的,但作为盈利的手段,必须要走正道,要有人格地、用正当的手段、走正道去盈利,我把这概括成“盈利有道”这句话。欧洲企业家们的看法和我是一样的。

解说:

稻盛和夫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在家里七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全家靠卖盐、卖肥皂、替人加工纸袋度日。

稻盛和夫的前半生挫折连连,幼时患肺结核,险些丧命,青少年时期,中学、大学、就职考试一路落第,好不容易在县立大学学了“应用化学”,立志从医,进公司时又不得不改行从事“无机化学”。一切仿佛是瞑瞑之中的命运的某种安排,最后成就稻盛和夫事业的就是“无机化学”中的工业陶瓷。

2、杨澜:在中国有很多人对您的传奇经历非常感兴趣,但是我看了您的传记以后我发现,在您的年轻和少年时代似乎一直不很顺利,就好像天意故意要捉弄您一样,是什么使您在那样的时候没有自暴自弃?

稻盛:要说我为什么在那种不得志的情况下没有自暴自弃、走上邪路,这是因为我母亲是一个很开朗的人。我大概是承袭了我母亲的开朗性格,即使遭遇困苦的局面也能够去面对,拼命努力。我内心一直认为,只要去努力,幸运之神总会朝我微笑的。人生就是这样,个人也好,国家也好,社会也好,总会遇到困境。要把这种困境当作是上天赐予的困难和磨练,去直面考验,不懈努力。我从少年时代到大学毕业期间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是上天是公平的,由于此后我拼命努力,上天也对我的努力作了回报。

3、杨澜:我在您的传记里看到这样一句,我觉得很惊奇,说:“如果自暴自弃的话大概只能去加入黑社会了”,真的是有这样的想法吗?

稻盛:是的,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正好是日本战败后,由于经历了空袭,整个日本都是一片废墟,还很穷。那时候我想进一家比较好的公司,就去参加考试。同去竞争的学生很多,录取的人数又少,总是有人走门路,优先录用关系户和熟人的子女,比方说某位担任要职的领导的亲戚,社长的熟人等都会优先考虑。象我这样出身农村,亲戚当中也没有什么有权有势的人,就算去考了也白考,会被那些走门路的人挤掉。当时考试的休息室里有很多学生候考,很多人问我:“你认识公司里哪位领导?”我回答说:“谁都不认识。”有人就说:“我爸和这里的社长是朋友。”等等,反正都是凭熟人的关系决定录用谁。但是日本还很穷,战争结束也只不过刚刚10年,但却有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我为这样的日本感到悲哀。如果穷人家的孩子不能享受同等的机会,不能以更光明正大、更公平的方法录用人才的话,日本是不会有良性发展的。在这样一种扭曲的社会中,我真想成为黑社会老大去整治整治那些坏家伙。反正就是这样一个不公正的社会,加入黑社会又有何妨?而且正好我读书的时候在练空手道,身手很不错,所以真的考虑过加入黑社会这件事情。不过,后来还是回到正道,才有今天的我。如果真的加入黑社会,现在可能就要坐牢去了。

4、杨澜:您一开始加入松风工业的时候,那个企业非常的不景气。虽然没有人给您加工资,虽然也有工会的人骂您,因为您不跟他们一起罢工,所以骂您是工贼。但是您仍然每一天都加班加点地工作,是什么使您能够在那个时候跟别人采取不一样的举动?

稻盛:我进的那家公司赤字连连,公司也面临倒闭。一到该发工资的那一天,公司就会告诉我们暂时发不出工资,让我们等一星期。这么一种情况,当然当初满怀希望进入公司的员工们都会对公司表示不满。我是研究人员,正好那时候开始研究新金属陶瓷领域,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了。我认为别人罢工、向公司发泄不满根本就没有意义。就算发泄不满、罢工,工资也不会涨,公司财政赤字确实没有钱,还不 如努力把自己的目标研究搞好,所以我不随大流,专心地搞研究,并把我的研究成果投入生产。于是就有人骂我是怪人,是工贼,是公司的走狗。大家都不理睬我,我感到孤单寂寞,就很自然地想起我的故乡。正好公司宿舍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深夜我就坐在河边,朝着故乡的方向唱一首叫做“故乡”的童谣,用歌声来安慰自己。宿舍里的老员工们经常在深夜听到我的歌声,第二天去公司做研究的时候就会问我“昨天晚上是不是哭了”,我否认说没哭,他们就会笑我说“怎么没哭?我们听到了„故乡‟这首歌”。一想起故乡,想起父母的容颜,想起弟妹们也在家乡努力工作,我就又有了勇气,第二天继续努力做研究。

转场:

从白手起家创立京瓷公司,到成为日本第一优质企业,登上东京证券交易所“日本第一股”,进入全球500强;从“稻盛奇迹”到“稻盛精神”,稻盛和夫成为日本成千上万的人们追随和学习的对象。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1997年9月,稻盛和夫作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决定,他在京都圆福寺剃度出家,专心修禅。稍后请继续收看《杨澜访谈录》。

5、杨澜:97年的时候您剃度出家,这个让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因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他是在俗世当中追求利润、追求成功的,而佛家的理念却是放弃这一切的功名利禄,专心向佛。当时怎么会有要出家的愿望?

稻盛:我剃度出家,皈依佛门。正如您所说,日本国内外都有很多人说佛教和企业经营盈利是不是有矛盾呢。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利利他”,佛教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须造福他人,教导人们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让他人得益。我在企业经营当中也经常要求员工帮助他人。日本有句话叫做“人情并不是为别人”意思是说善待别人就肯定有回报。中国也有类似的话“积善之家有余庆”,做善事的人家子子孙孙都会得到幸福。就这点来说,我认为说佛教不适应资本主义、不适应企业经营盈利的说法是错误的,以佛教思想为基础从事企业经营远远比一般的企业经营高尚得多。

6、杨澜:您做了许多慈善事业,也经常帮助别人。当您自己穿着草鞋、拿着钵出去化缘,接受别人施舍的时候,心态上有一个什么样变化?

稻盛:那天是初次去化缘,脚露出草鞋,走着走着磕到小石子,脚趾前面都渗出了血,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挨家挨户地化缘,化些大米杂物。傍晚我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寺院的途中,正好有个大婶在公园旁边做清扫工作,她看上去比较贫穷。她走近我给了我一个100日元的硬币,一语不发地给了我100日元。我有些吃惊搞不清状况,但猜想这100日元大概是给我的,就道了一声谢。她说:“师傅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买个面包吃吧。”禅宗的寺院吃得很简单,一般是早中晚各一碗粥,菜只不过是两三根腌菜,那位大婶肯定知道这个情况才给我100日元的硬币。当时我拿着这枚硬币全身象被电击了一样感到无上的幸福,眼泪难以自禁,全身被幸福的感觉包围着,公园的所有景物也好象变得光辉起来。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这就是那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这位大婶给我的100日元所蕴含的伟大的爱把我整个包围住,把我带到幸福的顶峰。

解 说:

稻盛和夫的商业精神和哲学思想深植于佛教的道德准则,这种思想的本身,就是稻盛和夫所谓的“利他主义”和“追求人生的善与不朽”。公司的座右铭----“敬天爱人”四个字其实来源于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领袖人物西乡隆盛,也就是稻盛和夫的鹿儿岛老乡。

7、稻盛:我的家乡出了两位对日本近代史的“明治维新”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就是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我非常喜欢西乡隆盛,他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经两次顶撞萨摩的长官,被流放荒岛。每次流放总会带上阳明学、儒教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他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他经常说,如果是位于人上施政的话,必须是那些不谈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忘却自我的人,他自己也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我希望当今日本的政治家中能够多几位象西乡隆盛这样的人。

解 说:

1984年,稻盛把自己17亿日元的股份赠予1.2万名员工,在他的著作《人生与经营》一书中写到:“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公司永远是员工生活的保障。”甚至许多员工选择身后葬于京瓷的公司墓地,墓碑上写着:为那些永生不愿离开京瓷的人。这样的企业文化受到日本年青一代的挑战,他们认为缺少人员流动,就意味着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8、杨澜:读过稻盛先生写的《人生与经营》这本书,在里面呢,您也提到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会调动员工的心力,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来达成一种凝聚力。但是现在您的企业已经有1万3千个员工了,作为一个最高层的领导怎么还可能和他们进行这样直接的交流?这个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呢?

稻盛:您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企业是人的集团,如果在这样的集团中无法做到自上而下齐心协力的话,企业是不会有良性发展的。但是怎样把我的想法告诉员工呢?我花了很大功夫,这比开展实际的工作更加花时间。比如说,白天有工作,我就利用晚上和他们一起吃饭,偶尔一起喝酒,边喝边聊,我一直努力地做这样的沟通工作。现在,光是京瓷公司在全世界已经有超过4万人的员工,有各个种族,语言各异,要我直接和他们谈话时办不到的,因此我要求各国的部门负责人要理解我的想法,把我的想法告诉员工们。现在看来,这比起我直接和员工对话,力量确实有所削弱,但还是能够维持沟通的。

9、杨澜:您曾经说过,“相扑”是不能等被挤到边上的时候才开始着急的,要在中间的时候就把它当作最后一搏来拼命才能够胜利。那么做企业的话,如果说创业时有那种危机感需要拼命的话,现在您的企业已经有4兆的营业额了,危机感是否还存在呢?

稻盛:危机感是让一个企业保持年轻的生命力,健全发展的必要因素。不过,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有了丰厚的利润,要让全世界4万多个员工一直保持一种危机感是不太可能的,很容易骄傲自满。我从中国的古典当中学到了一个道理,骄傲自满,失去谦虚的态度就会失去一切的幸福,中国叫做“满招损”,我经常以此告诫我的员工。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我的公司,KDDI和京瓷还能期待有更大的发展,现在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完善。

串联词:

看来,对于稻盛和日本经济来说,危机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在2002年,“摩根? 士丹利”评选的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40家企业当中,美国企业占25家,欧洲占了12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日本只有2家入选,分别是本田和索尼,这是不是说明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呢。稻盛和夫先生认为,90年代的10年是日本失落的10年,不过他相信,在2003年,日本的经济将会有所起色。

稻盛和夫与他的心相[3] “灾难是自己招来的,因为自己的心底有块吸引灾难的磁石。要避免灾难就要先除去这块磁石,而不是对别人说抱怨的话。”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1984年创立第二电信电话KDDI公司。在42 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缔造两家全球500强企业,被誉为“经营之圣”。1997年,65岁的稻盛和夫身患胃癌,匆忙手术的两个月后,宣布退居二线,只担任名誉会长,并正式皈依佛门。自皈依佛门后,稻盛和夫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慈善事业和到世界各地演讲,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京瓷哲学,将仁爱、利他和回报社会的经营哲学进行到底。

在拜金主义肆虐的今天,到处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急功近利,人们对正义传统的蜕化无动于衷,对良知和灵魂的沦丧日趋麻木。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和笃行慎言,正可以给渴求的灵魂以甘露、阳光和力量,而他乐观积极的“心相”,更是可以给无数中国企业人以深深的启迪。

初识“灾难心相”

有多少挫折,就有多少升华。尤其在一个人小的时候,多一点挫折,多一点摔跤,是一颗上升的灵魂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稻盛和夫于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一个贫穷而又虔诚的信佛家庭。父亲是个印刷工人,一天一块钱不够养家,不得不做些副业,每天都忙到深夜12点。稻盛出生都忙得没空去报户口,一直把稻盛的生日推后了10天。因父母都忙于生计,儿时的稻盛时常无人照料,一次“3个小时啼哭”成了他小时候的一道风景。小时候稻盛胆小,不敢一个人外出,总是跟在哥哥利则的后面去捉些鱼虾填补家用,以至于上了小学还是哥哥的跟屁虫。后来稻盛有了几年天真烂漫的生活,还当起了孩子头。可是,厄运很快光顾了他。

1945年报考鹿儿岛一中失败,他又感染了肺结核。当时肺结核还无药可治,死亡率很高,稻盛的叔叔和婶婶就是得肺结核去世的,他的小叔叔也正在受着肺结核的煎熬。稻盛在发热中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才13岁,他就开始在死亡的威胁和恐惧里颤抖。邻居大婶为激励他活下去的勇气,给了他一本书《生命的真谛》。因为家里穷,稻盛一直没有看过课外书,这是第一本他看到的课外书。

稻盛抓住了一根稻草,如饥似渴,贪婪地阅读着。从这本书中,他看到了“灾难心相”这个后来将影响他一生的词汇(以至于在后来的自传《活法》中,“心相”成了主题词)。《真谛》对“灾难心相”的解释可谓是拨云见日:“灾难是自己招来的,因为自己的心底有块吸引灾难的磁石。要避免灾难就要先除去这块磁石,而不是对别人说抱怨的话。”“把痛苦说成不幸是错误的,人们应该知道对于灵魂的成长来说,痛苦有多么重要。”对于正开始思索人生的稻盛,这些话犹如甘露之于久旱的秧苗。

肺结核通过空气传染,稻盛生怕被感染,总是捏紧鼻子跑过小叔的房门口。因为还是小孩,憋不住气,所以先后都要深呼吸。他的哥哥利则却不以为然。父亲对病重的小叔更是悉心护理,但是他的大爱阻挡了病魔的侵入。结果父亲、哥哥安然无恙。反而对结核怀着深深的恐惧、时时刻意躲避的稻盛,只考虑自己个人安危的脆弱的心,吸引了病菌。这段对生死刻骨铭心的体验,给了稻盛前所未有的冲击,让他有了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深入灵魂的自我反省,让他开始理解人生最重要的真理。

看开了这一层,对稻盛心理产生异样的作用。一种超然的精神开始萌芽。贫困的生活,加上1945年每天要颠沛流离躲避美机轰砸,他的结核病被淡化了,而且奇迹般地好了。稻盛后来回忆说:“患上结核,这是上苍给予我的一次珍贵的体验。”

挫折中触摸“心相”百态

病情影响了稻盛的学习。第二年报考一中又失败了。这对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次沉重打击。最后侥幸读了私立鹿儿岛中学。高三发生的两件事,又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件是中学建新校舍要大家都参加义务劳动。因离高考不到一年,学习很紧张,稻盛尽管不情愿,还是勉强去了工地。但到那里一看,发现高三学生总共只有三、四个人。之后三天,稻盛也就没去。第三天老师突然点名。别的同学事先听到风声,赶在点名之前到达现场。稻盛被蒙在鼓里,点名时缺席。老师很严厉的训斥:“心里只想自己高考,连义务劳动都不参加,没有一点奉献精神,真自私。” 稻盛羞红了脸。

另一件是棒球对抗赛。同学们都要去为本校球队呐喊助威。球场离学校很远,要乘电车去,但稻盛没钱买车票,决定徒步往返。但同学说只要拿自己的月票混进站台就一定能顺利到达,于是稻盛跟着大家一起混了进去。去时侥幸混蒙过关,回来时稻盛下车时心里紧张,被检票员一眼看破。虽说是初犯,但检票员却不管,只当惯犯处理,没收月票之外,还罚了他几倍的钱。第二天学校告示板上又将此事点名批评。稻盛羞愧难当,懊悔不及。从此放弃月票,每天徒步上学。

这两件事对稻盛的影响深远。他清楚这是自己心思不正、行为不当,才弄得自己狼狈不堪,被人蔑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结局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稻盛日后建立起“作为人,该如何做?”的判断事物基准,并以此严格律己,与初中时代这些挫折有很大关系。

无固定职业的父亲,无力养育七兄妹,不让稻盛升高中了。稻盛拼命抗争,总算在母亲的帮助下升了高中。一边读书,一边干活,熬到临近毕业,大学门几乎对他关闭了。因为成绩优异的长子利则,没能上大学,而是回家干活挣钱。父亲说什么也不允许排行老二的稻盛上大学。最后,稻盛搬来数学老师,几经磨难,总算获得父亲的允许,条件是必须自己勤工俭学解决一切费用。

稻盛很自信地报考大阪大学医学部,可是却落榜了。知道父亲不可能再给一年的复习温课时间,他只好选择了“火车便当大学”——鹿儿岛大学工学部,专攻应用化学,立志要开发救治疑难病患的新药。临近毕业,找工作又成为一个难题。许多公司对这个“火车便当大学”的毕业生关上了大门。好容易报考了帝国石油等几家公司,一概没中。同去竞争的学生很多,录取的人数又少,总是有人走门路,优先录用关系户和熟人的子女。像稻盛这样出身农村,亲戚当中也没有什么权势人物,就算去考了也会被那些走门路的人挤掉。出于义愤,稻盛和夫几次徘徊在一个黑社会武馆门口。当时他想,如果穷人家的孩子不能享受同等的机会,不能以更光明正大、更公平的方法录用人才的话,日本是不会有良性发展的。他真想成为黑社会老大去整治那些坏家伙。

这时,稻盛的福星出现了,他的教授有个关系当了松风工业公司的部长,在教授的安插下他进入松下工业的预科。稻盛从有机化学转为无机化学,赶着撰写无机化学毕业论文。他的精专显示出了他作为研究人员的素质。稻盛和夫期待着在松风工业有所作为。

稻盛和夫的“心灵经营”之道[4]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讲求的是用“心”。心理作用是影响一切的根基。在市场中做企业,在企业中做员工的“心”理工作,是简单而复杂的事情。“复杂”是因为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根据不同员工的情况,进行以“心”的感染。“简单”是因为我们只要掌握多数员工的心理共性,施以影响,便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企业只有 对“心灵”进行经营,才能使员工感到自身的幸福与公司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坚持为全体员工谋求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并以此为企业的奋斗动力,才能使全体员工与企业同心协力,共同前进。

1971年5月,京都制陶的缔造者稻盛和夫收购了美国圣地亚哥一家经营极差的工厂。这个工厂每个月都有10万到20万美元的赤字,员工零散操作,全厂一片混乱,死气沉沉。稻盛认为人的本质都一样,在京都制陶推行的管理方式,在美国也行得通。

稻盛先选出50名能接受京都制陶思考方式的员工进行培训,并派原主管保曼担任厂长,希望他能够领悟京都制陶的哲学。可是工厂一开始运营,就显露出美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彼此纠纷不断,结果使工厂每月赤字上升到20万美元以上。

痛定思痛,稻盛决定不顾美国人的反感,完全聘用日本管理人员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公司,一个完全由日本人组成的领导体制建立了起来。

第一次听到“你们辛苦了”这句话,美国员工吓了一跳,但年轻的日本管理人员愿意在生产线上与员工同甘共苦的诚意,令人感动:他们穿着和员工一样的制服,并且丝毫没有架子,员工们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认同感和团结一致的决心。

当工厂业绩逐渐好转时,稻盛买了很多比萨饼在餐厅里和员工们一块儿吃饭。第二天,员工们就带着自己做的菜招待稻盛。自此,他们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举办联欢会。

稻盛在工厂业绩上升后,把每月销售额的20%当作奖金发放给员工,这使所有人都认识到,公司的发展与自身的幸福是紧密联系的。

1974年底,石油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受到巨大影响,经济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社会上甚至出现抢购卫生纸的风潮,京都制陶当年利润也减少了50.36亿日元,纯利润下降11.31亿日元。稻盛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把它当作“上帝给我们的考验”勇敢地接受了。首先,他把营业员、科长、部长的工资削减了 10%,并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求节省,而且他宣布京都制陶即使只靠苔藓生存下去,也绝不停工,绝不裁员。

稻盛把因产量减少而多余的人力全部编入总务部管辖之下,禁止他们进入厂房。这主要是因为,订货量下降,如果还用以前的人手,每人所分担的工作量减少了,工厂内紧张忙碌的气氛就会消失,生产效率也将随之下降,一旦订货量恢复时,就不能马上进入增产体制。

稻盛对多余人员所采取的对策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让员工有绝对不裁员的安定感,而且使员工明了不景气的事实。维持生产现场的紧张感,使得京都制陶在不景气结束之后能够马上恢复元气。目前,稻盛和夫领导的京都制陶在多个领域都大施拳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重视全体员工在价值观上的一致,强调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共同前进。稻盛和夫始终不渝为全体员工谋求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法则。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5]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需要有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需要用神经、眼睛、身体、耳朵、嗓音去全然地敏感,去觉知并跟随一刻接一刻的真实

稻盛和夫不属于聪明人,初中、高中、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是却只能在一个陶瓷厂找到一份工。工厂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员工士气低落,常常以罢工来宣泄。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4个大学生全辞职了,稻盛和夫却留下了。他吃住在实验室。不断地想,不断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那些开始只出现在梦境里的东西逐渐清晰,最后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既无知识和技巧,又缺乏经验和设备的稻盛和夫,却搞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自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稻盛和夫几十年一直是京瓷研发带头人。他发现,一旦发疯的投入工作之中,对某个目标有强烈的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身边的任何一个新发生都会坚定地指向那个意向,这时,神灵就会给你一把照亮前途的火炬,智慧之井就会向你洞开。

稻盛和夫体悟到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真实过程。他知道追求尽善尽美的强度,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公司的前景。一次,一个跟他同时大学毕业的同学在京瓷公司领军做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他和他的团队历经几个月的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拿出了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但是,稻盛和夫却以这不是他心里所见的鲜亮陶瓷为由把设计打了回去。那个主管简直是怒气冲天。还不得不回去研制稻盛和夫“梦里看到的鲜亮陶瓷”,最后历经磨难终于拿出了完美的产品。

稻盛和夫的体悟,给了我们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当对一个目标有着强烈的持续的渴望时,苦苦思索体悟,就可能在事先“清晰地看见”那个崭新的结果。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意象,就不会有崭新的成果出现。这是稻盛和夫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真实。

这似乎很悬很神秘。稻盛和夫没有停留在灵感的顿悟上,而是继续深入觉知,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创造力方程式:

创造力 = 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以及后天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时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思维方式”则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三个因素的乘积。

其中,能力和热情,取值区间为0—100。因为是乘法,所以即使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自知缺乏能力,而能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比用有先天资质的人更好的成果。思维方式取值范围则为-100—+100。改变思维方式,改变一个人的心智,人生和事业就会有180度大转弯;有能力,有热情,但是思维方式却犯了方向性错误,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这个成功方程式,不是稻盛和夫用来展示自己理论的坐标,而是在实践中考察提拔干部和选聘员工的标尺。从这个等式出发,稻盛和夫坚持在公司中不用聪明人,不用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更不用有资深背景的人。在他看来,这些通常让人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恰恰是专注做事的障碍。如果不能调动全身的感觉和能量潜身于细节之中,就不会有持久的热情和到位的思维。他一再强调:“我希望人们铭记这个„神秘预言‟,人生与心意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这就是稻盛和夫诠释的创造力了:需要有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需要用神经、眼睛、身体、耳朵、嗓音去全然地敏感,去觉知并跟随一刻接一刻的真实,才有可能抓住那个“神秘预言”。稻盛和夫:以哲学理念办企业[6]

稻盛先生神态祥和,温文宽厚。白手起家的艰辛,人生际遇的坎坷,这些对他宛如过眼烟云。他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汲取精华,形成了独特的经营哲学。他认为,办企业和做人一样,都应遵循一些伦理原则,比如“敬天爱人”、“诚实公正”、“满招损,谦受益”等。为了思考人生和社会,他甚至一度遁入佛门。他还提出了 “思想+热情+能力=成功”的方程式,认为一个人即使天赋不很出色,依靠高度的热情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样可以获得成功。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评价稻盛和夫说,“他讲他成功的历程,讲他对人生的看法,讲许多与他的本行陶瓷业有关或无关的问题,到处洋溢着表面浅显、实则深刻的哲学思维,说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

正是本着这些哲理,稻盛和夫28岁时以300万日元的资本创办了京瓷株式会社,在经历了各种困难挫折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过4万亿日元的大型跨国企业,其业务涵盖精密陶瓷、电子机械、照相器材等领域。1984年稻盛和夫52岁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创建了日本第二电话电报公司(简称第二电电),目的是打破垄断,让日本人用上价格低廉的电话。2001年,第二电电合并其他两家电信公司,成为日本第二大IT集团。

稻盛和夫主张,办企业不能一味地只是赚钱,其最终目的是贡献社会,既要利己,更要利人。1981年,稻盛因在工业用精密陶瓷技术开发方面的突出成果,被授予 “伴纪念奖”。伴五纪教授是东京理科大学的一名科学家,个人并不富有,但他把自己的专利技术收入拿出来做奖金,奖励有志于科学技术进步的人。这件事使稻盛和夫很受刺激,“既感到荣幸,又感到羞耻”。他说,京瓷是一家上市公司,个人也有颇为丰厚的资产,但这笔财产,并非私有之物,是取自社会之所得,理应奉还于社会。为此,他一次拿出600多亿日元,设立稻盛财团,用这笔基金设立“京都奖”,奖励国内外在尖端科学、基础研究和思想艺术等三方面有突出成果的人士。稻盛的目标是把“京都奖”办成诺贝尔奖那样的国际大奖,为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发挥促进作用。为培养日本型经营管理人才,稻盛和夫还创立了“盛和塾”,后改称“盛友塾”,已培养了3200多名学生。

稻盛为日中友好和交流事业同样不遗余力。当得知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他个人和京瓷公司各出资50万美元,设立了中国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基金。他说,我在学生时代家境贫寒,依靠奖学金上完大学,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中,会有不少学生像我年轻时一样,虽有远大抱负,但因家庭财力不支而中途辍学。我希望通过奖学金,帮助他们,使他们成为为西部开发做出贡献的人才。稻盛的义举受到了李鹏委员长的赞誉,并被中日友协授予“中日友好使者”称号。去年京瓷首次邀请了来自中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30名中学生到日本参观交流。稻盛和夫说,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让中国的青少年到日本来体验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将来成为国际型的人才。京瓷准备将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并组织日本的中学生到中国去参观访问。稻盛先生还在中国各地演讲,介绍自己的经营哲学,并资助有关机构培养中国的经营人才。

世纪之交,稻盛和夫把中国作为京瓷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基地。他在广东省东莞市建设了一座亚洲最大的激光打印机、数字技术复印机工厂,在上海建设了京瓷公司所属工厂中技术最先进的上海京瓷电子工厂,在贵州设立了京瓷手机公司。在企业经营中,他始终坚持利己利人的思想。他认为,日中双方如果尽量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减少误解。为此,稻盛教育公司的管理人员要求企业经营者把中国员工和日本员工同样对待,京瓷公司的在华企业和中国的合作伙伴结成了融洽的友好关系。在稻盛和夫的带动下,许多“盛友塾”的毕业生纷纷前往中国建厂办企业,或投身于希望工程、绿色工程等公益事业,加入了日中友好交流的行列。

1959年4月 稻盛和夫在日本京都市中京区创立京瓷前身“京都セラミツク株式会社”。

1971年10月 在大阪证卷交易中心二级股正式上市。

1972年7月 总部迁至京都市山科区。

1972年9月 在东京证卷交易中心二级股上市。

1974年2月 东证,大证京瓷股票升级为一级。

1982年10月 公司名称变更为「京セラ株式会社」。

1983年10月 并购雅西卡(YASHICA)公司。

1984年6月 以京瓷为主,通过三菱商事及索尼等25家公司联合出资成立 “第二电电(DDI),之后又与KDD(前日本国际电信电话,前日本高速通信),IDO(日本移动通信)合并为KDDI”京瓷持股12.76%。

1986年3月 入股日本タイトー公司(一家休闲游戏公司)。

1998年8月 总部迁至京都市伏见区。入股キンセキ公司(现・京セラキンセキ)。

2000年5月 入股三田工业(现・京セラミタ)。

2004年10月 与カーライル一同从KDDI中收购DDI通讯(现・ウィルコム)。

2005年9月 关闭康太斯公司,退出相机市场。

2005年9月 将子公司タイトー卖给SQEX(游戏公司)。

2006年3月2日 获大阪体育馆冠名权。2006年7月1日到2011年3月31日间、都使用「京セラドーム大阪」这个名称。与日本职业棒球队オリックス・バファローズ(Orix Buffaloes)签约,从2006年3月到2010年的赛季结束都会在球衣和球帽上印有京瓷logo。

2008年4月 三洋电机退出手机市场,京瓷接手(500亿日元收购)。并获得了三洋技研大阪大东工场的一部分。

第四篇:浅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地发展并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在不断地融入到这一时代背景之中,进而造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课堂教学各个因素的适应性转变。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面临教育领域内的这一重大变化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准备来迎接挑战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做一简要探讨: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性;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应然;教师应对角色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师角色 转变策略

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地发展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信息化时代给教育领域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使教师不得不审时度势,一方面要继续肩负教书育人的传统使命;另一方面,应及时把握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应对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各个环节的冲击,从而在信息化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使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其育人的价值。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性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信息时代的网络世界里,教师与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上课、做作业、上辅导班也不再是学生巩固学业、提升自己的唯一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手段如计算机、手机、远程视频等获取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近年来慕课的大规模来袭,使得学生仅用一台电脑就能修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些颠覆传统教育观念的学习方式更加提高了学生对自身知识增长、智力发展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在信息化时代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课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获取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以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效率。

(二)师生关系的变化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教师的角色被严格地限定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教育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尊师守纪的良好品格,并且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地获取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但学生完全被培养成为一台台的学习机器,其自主性、批判思维、创造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和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的需要。再者,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能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优胜于教师,这也对教师“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产生冲击。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下,一方面应当继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则要大力提倡“教学相长”的民主型师生关系。正如《师说》中所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尤其是在当下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更应明确自己的角色,以更加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交流思想、探索知识,通过与学生开放性的互动达到学生和自己各方面发展的完善。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自清末民初我国引进班级授课制以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就一直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虽然它对于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无法落到实处,同时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班级授课制自身的缺点也使得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选择、教学手段的灵活性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实施受到限制。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尤其是受“应试”的驱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屡见不鲜,由此造成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学组织形式也开始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中,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极大地扩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对学生进行授课、指导、答疑和反馈,同时教师也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个性化辅导。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尽快适应这种虚拟空间内的教学方式,以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应然

(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授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的意识和习惯。2.教授学生搜索网络教学资源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检索、识别、筛选、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3.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利弊,增强学生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自觉性。

(二)学生成长的对话者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师生交往沟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自由的空间,教师能以一个更加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通过一些网络社交工具,教师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内心世界,并且,通过这种虚拟的交谈方式,学生也更容易对老师敞开心扉,这对于学生健康人格及良好生活情趣的塑造都是十分有益的。教育信息化所催生出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适当地放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姿态,以一个朋友的角色陪伴学生健康成长。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上学习状态,还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远程教学为学生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疑难困惑。2.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社交工具结交朋友、建立人际关系,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之间的互动与分享。3.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避免过于依赖技术的支持从而出现情感分离的现象,产生虚拟与冷漠的情感效应。4.通过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思想,不断修正学生拥有的不恰当观念及行为,在与学生的谈话中融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教学组织形式以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以及管理自动化对班级授课制产生了冲击,尤其是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系列的变革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课程的建构者,更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利用互联网密切关注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问题,把握新形势、新变化,学会分析研究各种理论的教育教学价值,并能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2.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解决的策略。3.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教法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善于从教学反馈中总结经验,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4.增强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意识。

(四)终身学习者

网络信息时代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知识每时每刻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进行更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长的对话者以及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自身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新知,才能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信息时代终身学习者的身份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1.学会使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教学资源,并能将优异的信息资源整合到教育教学中。2.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真实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如:能够熟练使用powerpoint、dreamweaver、photoshop等软件呈现教学内容,能通过电子白板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化、生动化和个性化,能够运用平板电脑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反馈。3.在通过培训和自学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完善和充实学科知识、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

三、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师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所应该做的首要之事,只有在思想上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探索出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活动中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更应该受到重视,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其自身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做到“学问思辨行”相结合。其次,教师应该转变“授人以鱼”的思想倾向。21世纪真正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如何学习的人。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且能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现有知识水平以及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再次,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逐渐转变终结性评价方式,而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加注重整体性、全面性、发展性。

(二)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为了在信息化背景下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付诸实践,教师必须通过专业发展教育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教师所应具有的信息素养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如: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也包括教师搜索、甄别、分析、处理、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职前教育中,教师要修习教育技术等相关课程,掌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在职后的继续教育中,教师应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逐渐完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亲身实践来增强信息意识的敏锐性,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熟练性。

(三)树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负面效应。如:网络上五光十色的图片和视频容易使学生分心,各种垃圾信息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做好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的海洋里进行探索的指路人,增强学生的辨别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在课下自学的过程中能合理选择优质信息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传播的负面效应。此外,教师自身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也应善于甄别网络课程资源,及时过滤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最后,教师应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在引用其他教师的网络课程资源时不应私自窃取,而应该标注来源,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总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未来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除了教师自身应不断探索实现角色转变的策略之外,增强信息化时代教学的有效性也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教师提供一个能在教学中广泛渗透信息技术的平台。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工作总结1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工作总结

(2015—2016学)

本,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管理”为宗旨,以方便师生利用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为根本落脚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大力整合教育技术资源,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强化指导与监督。

为使学校信息化教育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增大工作预期性,根据学校的要求,开学初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与措施,强化工作指导与监督。

二.加强设备、资源的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提供信息化教育科研与管理的环境保障。

1.期初期末,组织专用教室的老师对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清理,做到了帐目清楚,帐、簿、册、卡、物相符一致。

2.电教教材、设备和实验器材、设备等资源存放合理规范,整齐划一,做好“六防”(“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磁、防震”),做到“四无”(无灰尘,无锈蚀,无丢失,无损坏);严格实验药品管理,确保设备、设施资源实体安全和实验药品安全;实验耗材、设备分发、准备坚持节约,注意安全,做到无耗材浪费和安全事故发生。

3.电教、实验仪器、设备、器材与电教教材的领用、借还严格实行登记制度,电教设备、电教教材使用后及时收回,确保了设备、资源的0流失率和无人为损坏。

4.定期检查、督促各年级组、班级做好信息化教育设备外观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5.做好信息化教育、管理设备、设施资源的运行维护。本学年,对科室、年级办公室、专用教室和校园网络终端设备等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远程或现场检查、处理和维护,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行和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三.抓好教师学习培训指导,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

坚持学用结合,校本为主的原则,继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巩固与提高的指导和培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远教资源与课程整合指导,让每一位教师学会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和校园网络教学设备,会进行优化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课程教学。通过培训指导,解决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不足、不高、不通”的问题。

四.拓宽资源应用渠道,深入推进资源运用。

1.日常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师必须加大强化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力度,全期资源应用时数为全期学科教学总时数的10%以上。

2.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能力。同时认真、规范填写、完整相关表册的记录。

3.抓住实践教育课题研究契机,组织优秀学生开展了打字、电脑绘画、课件制作等课外活动,通过层层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电脑操作比赛。

五.抓好科学实验教育教学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及格。

2.实验员及时认真做好实验教学的表、册、单等软件资料的分发、规范、完事填写实验通知单、实验报告,做好资料档案收集整理。

六、规范做好学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

图书馆管理人员能认真做好借阅咨询服务工作,当老师或学生来查询资料时,及时答复,通过网络检索或翻阅杂志目录等途径,帮助查找相关的书刊资料,尽可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的人本化的服务宗旨,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注意帮助并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解决学习、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问必答。平时,经常有不少学生因学习或参加学校活动(如手抄小报比赛、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以及少先队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来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便积极配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馆藏中查找,及时提供所需的书刊资料。在“读书节”等系列活动中,图书馆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为了确保图书排架有序,符合规范。我们每天要对书库内的书整理几次,对于在流通中稍有破损、脱页的书及时修补。整理装订去年的杂志刊物,做好新到的图书、杂志、音像等资料的验收、登记工作,并上架流通。认真记载好图书馆日志,登记好图书账册及读者丢失图书的赔款、注销明细,统计好各种数据,做好情况汇总。

七.认真做好档案资料清整装订

认真做好电教、装备、实验教学等方面的设备资源管理、应用资料档案的完整收集、规范整理与装订工作。

下载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和慧海产品使用价值简介(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和慧海产品使用价值简介(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暑假高级研修班时间:8月18日上午地点:华中师大主题: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主讲人:吴砥教授(湖北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QQ 4536601913554......

    《教育信息化和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听《教育信息化与师德修养》的心得体会聆听了马晓雄老师的讲座《教育信息化与师德修养》使我有所触动,有所感动,也有些激动。摒弃腐朽、正视陈旧、观念重构;信息化社会与教育转......

    如何做好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学教育范文合集

    如何做好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学教育 【摘要】 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丰富的影像资料,反复细致的演示细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概念。课后通过网络资源来自行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オ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オ 专业素养是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就当前的小学数学反馈的信息来看:老师的专业素养明显需要进一步改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

    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监狱信息化就是要把监狱内的各种记录文字、图像、多媒体等信息通过信息处理,网络通讯,生物识别等各个学科的先进技术进行传输和处理,它......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培养(共5篇)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当前......

    《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相关政策解读

    《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相关政策解读 (2015-05-28) 一、《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包含哪些内容? 《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

    教育政策及师德建设培训教案 我国传统尊师重教,民间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