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国现代化中至为重要

时间:2019-05-15 04:5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国现代化中至为重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国现代化中至为重要》。

第一篇: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国现代化中至为重要

。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国现代化中至为重要,有关研讨在会议中占有较大比重。(1)农业经济组:双方都认为农业必须走产业化、市场化、精致化之路,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实施科技兴农路线,形成合适的规模、效益与经营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大陆学者较注重论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宏观体制层面的发展经验;台湾学者则从红豆、柑桔、香蕉等经济作物经营的微观层面展开论述,探讨农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并指出加入WTO组织后农产品市场将面临严重挑战。(2)城乡发展组:双方都认为城、乡的现代化要有整体的思路与清晰目标,使城、乡的发展各有特色;要有科学的规划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推进;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陆学者较多论述发展小城镇的经验,并介绍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台湾学者则研讨台湾乡村社区的发展变迁和进来城乡社区的营造。,是海外侨胞的“家”。我们愿意和你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各国华社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各位侨领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为侨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这与海外侨胞对我们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真诚地希望与会的各位侨领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以帮助我们把“为侨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让海外侨胞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

“友谊之花”生根发芽

”。大会以“联谊、团结、发展”为宗旨,就华侨华人社团在21世纪面临的改革与发展的重点课题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社团工作的努力方向,取得了广泛共识。这是我们强化联谊交友工作,与海外华社建立有效联系机制的一次成功尝试。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云南、河南、天津、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市侨办也举办了多次世界性、区域性同乡恳亲活动。各级侨办的热情接待让海外侨胞在分享祖(籍)国日益强盛的喜悦和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祖国亲人的真诚关爱。在“请进来”的同时,各级侨务部门也加强了“走出去”开展工作的力度。国务院侨办领导每年出访20多个国家,慰问侨胞、了解侨情、听取意见,进一步密切了与海外侨胞的情谊。地方侨办特别是一些内陆省份侨办,出访活动也明显增加。通过“请进来”特别是“走出去”的工作,各级侨务部门广交、深交了大批朋友,密切了与华侨华人的感情,加强了与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系。

在广交新朋友的同时,侨务部门也时刻想念着那些对海外华社做出突出贡献,与我们有着深厚友谊的老朋友。去年,国务院侨办专门邀请了两批老侨领偕眷属来华体检、观光,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这项活动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在住在国出生的新生代,是华社的未来。为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国务院侨办还于2001和2002年连续举办了“海外华裔中青年企业家华夏行”活动,加强了与他们的联系,延续和深化了其父辈与我们的友谊。

地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促进他们深入认识了解两岸的发展与变革。前往云南进行考察交流,本次交流考察首站就来到了昆明,考察内容“想与昆明市新型志愿者--春城义工座谈、交流,了解春城义工服务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学习春城义工服务的先进经验”。共青团昆明市委本着“互惠互利、互动互补”的原则,不断加强内外青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青年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接触和联系,组织青年友好访问团进行互访,增进两地青年之间的友谊,在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了各自的青年工作,逐步建立有利于增进各地青年友谊、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向机制。在召开完交流座谈会后,香港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代表和昆明市春城义工一起参加了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派仕敬老院,春城义工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义诊、义务理发、电器维修、卫生打扫、陪老人聊天谈心等志愿活动,来自香港的青年朋友们也配合我们的春城义工一起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交流活动,加强了昆明市青年志愿者、春城义工与港澳台和海外青年组织的联络,帮助昆明的团员青年培养世界眼光,学习和借鉴国内和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带动昆明市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各个领域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与香港青年组织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和深刻的友谊,以这样的考察交流活动培养了香港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及对祖国的归属感,以及增强了他们参与祖国建设和服务祖国的责任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石。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特别是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途径。衷心希望两岸青年以两岸青少年排球邀请赛为载体,以球会友,切磋球技,加强联系,建立友谊。希望更多的两岸青少年以两岸青年联欢节为桥梁和纽带,加强交流,增进了解,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创造出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繁荣胜景。

中共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在开幕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漳州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通、习俗相同、文化相传。近年来,漳台两地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漳台两地青少年交流更加活跃。尤其是两岸青少年排球邀请赛连续在漳州举办,成为两岸青少年在竞技中加深感情、在交流中扩大共识的特色活动,有效地推动两岸青少年交流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希望漳台两地青少年积极投身两岸大交流、大融合中来,以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活力,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这次两岸青年联欢节——泰宁行活动,让台湾青年朋友亲身领略到泰宁秀美的山水,感受了泰宁深厚的人文历史,为闽台青年架起了一座沟通乡情,增进友谊的桥梁,同时也将助于扩大泰宁在台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二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在农业生产“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大考验。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改革促提升,抓创新促转型,抓创业促增收,抓法治促和谐,加快推进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近年来云州“三农”发展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龙头,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显著,总体上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对照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市“三农”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活力不断释放,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面临新的重大考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完善“三农”发展配套政策,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系列改革,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今年有望实现全面小康。但相对于八、九十年代时期,云州干部群众奋勇争先意识、改革创新精神反而有所减退,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小富即安”、“小进则满”意识有所抬头。在新常态背景下,制约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许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如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后股份流转和退出问题,农村宅基地入市流转问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问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问题,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特别是征地补偿、海域补偿、环境补偿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运用改革办法进行破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此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一些长期积累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小产权房”问题、“外来种田户”入社待遇问题等,并引发了不少信访问题。

(二)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水平有待提高。“十二五”以来,云州以农业“两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业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但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水平较高,但土地集约化利用率不高。2014年,我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4.9%,规模经营率达到66.3%。虽然跟苏南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如苏州市目前90%以上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9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流转。但是以云州这样的地形特征,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模经营相当不错,提高空间也不大了。近年来我市“家庭农场”发展较快,总数达到3297家,但平均经营面积只有158亩,资源整合利用能力不足;散户经营还是主要形式,户均经营面积仅3.1亩,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影响力带动力有限。2014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86家,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年产值(销售额)上亿元的95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不多,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品牌也不多。三是农业生态环境堪忧,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大。从云州农业生产条件来看,部分区域水源污染、排放超标问题依旧存在,污染农业灌溉用水;大气二氧化硫及有害颗粒物等浓度依旧较高,近年来酸雨率一直在90%以上,而且绝大部分为ph值在4.5以下的重酸雨;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部分海域水质已不适合海水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监测体系、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监管队伍尚待加强。

(三)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但新农村建设推进难度增大。“十二五”以来,云州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化率达到70%,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得分达到92分。但由于多种原因,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新村建设融资难度增大。长期以来,村镇建设实行以乡镇为主、县市统筹的管理体制,地方财政实力较强的乡镇,能够提供配套资金,可以争取到项目;而经济实力较弱的乡镇,无力资金配套就无法补助,出现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情况。“百千工程”实施过程中,示范村可以得到许多财政资金支持,而未列入示范村的则很难得到资金投入,那些真正需要支持的农村缺少长效资金投入保障,农房“两改”举步维艰。二是城乡生态治理协调机制尚未理顺,农村环境整治难度增大。目前,全市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55%,乡村人居环境局部改善。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农业水源污染还比较严重,城乡建设管理重叠与生态环境保护缺位的现象并存,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大管网”建设滞后于农村“小管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6年实现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90%这一目标难度很大。

(四)农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快速增收势头难以为继。2014年云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3元,连续十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高速增收,是今后几年“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考验。这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政策资金扶持难以持续。新常态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收缩之势,包括企业税收和土地财政收缩,这必将影响政策性农业农村投资,影响农民收入。二是非农就业增收难以持续。新常态下城镇就业率可能下滑,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同时,新常态下“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并将成为企业技术升级的主要模式,企业普通用工将进一步减少,农民工资性增收渠道有收窄之势。三是农民创业增收难以持续。由于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经营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还有一个过程,农民创业增收难度较大。

(五)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现代乡村治理法治化机制尚需探索。近些年来,我市探索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村级组织“小微权力”36条等经验做法,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基础较好。但是按照现代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一是村级组织权力运行尚待规范。主要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村监会的职责权限还不够明晰,相互之间权力制衡机制还需强化。另外,有部分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涣散,村合作社经济薄弱,民间组织空缺比较普遍,社团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农村基层治理法规制度尚待完善。今后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而相对滞后的法规难以为改革保驾护航,如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后如何进行换届选举,合并、破产、清算、注销等法规制度还需及时跟进。三是农民法治意识尚待提高。从目前农村社会矛盾、农民非法上访、农村群体性事件等现象来看,主要原因还是农民法治意识不够强,部分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新常态下加快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与对策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新常态将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四个全面”布局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和生态优先等政策机遇,都将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挑战。根据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云州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总的目标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坚持“四化”同步、协调推进,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建设,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创业就业、农村法治建设,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体制市场化、环境生态化、生活宽裕化、治理法治化,继续保持云州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争取达到长三角地区领先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战略重点

1、抓改革促提升。坚持改革引领,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重点抓好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美丽和谐、城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2、抓创新促转型。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力度,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农业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推进农业“机器换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3、抓创业促增收。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民创业培训和服务机制,大力培育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农民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发展乡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抓法治促和谐。坚持依法治农、依法治村,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对策措施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突破股份合作制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对完全融入城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实施股份公司化改造或清算终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对未能融入城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健全现代治理结构,探索集体所有制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登记。结合国家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不动产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外,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纳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范围,建立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发证的不动产登记体系。对农村宅基地上的违章建筑,要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区分情况、分类处置的原则,依法有序稳妥地开展确权登记工作,不能简单地不予登记或予以拆除。三是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立健全市本级、县(市)区、乡镇三级联动,覆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与农村其他资产所有权的全方位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同时,建立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体系和征信体系,推进跨县(市)区的网上农村产权交易。

2、推动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一是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在土地经营规模方面,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在经济林种植、水稻种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等领域,形成一批上千亩规模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在企业经营规模方面,引导有实力的农业企业突破现有生产规模,扩大投资,加强垂直整合和兼并,争取向大型化、集团化、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突破单一经营模式。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突破主业限制,向相关行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畅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乡村旅游度假、健身养老、网络销售等合作渠道,推动农业生产与金融服务、港口物流、批发市场的互联互通,将农业生产融入中高端服务业之中。三是转化兼业经营模式。加快农用地确权登记进度,并通过政府补贴方式鼓励普通农户流转农用地,促进农业从分散向集中经营转变,农民从兼业向职业化转变,破解传统农业中农民与土地的纽带关系。同时,推动村经济合作社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促进合作社向现代企业转型。

3、突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一是突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根据中央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多年来探索的实践经验,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跨乡镇(街道)置换、跨乡镇(街道)入股等操作方式,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突破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同步,抓紧制定云州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还可以通过行政村合并、建立镇村联合股份合作社等方式,扩大村集体的传统地域范围,使农村宅基地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合理的价格有偿退出或转让,保障农民权益。三是突破新村建设传统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土地出让、楼房出售等资金平衡模式难以持续。为此,在新一轮新村建设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将农村住房改建的重点放在城镇规划建成区之内;其他地区的新村建设则以规划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民自建房为主体,积极稳妥加以推进。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一是发展信息化农业。加大现代信息科技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建设,推进云州特色农产品和农资的电商化销售,建立云州公共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安全信息回溯系统。二是发展科研型农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科研分离模式,推进种业强市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科研型农业,争取在种子产业、智能农业、节水灌溉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三是发展循环型农业。结合“五水共治”,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粪便治理,采用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手段,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动云州农业向生态、高效、低碳方向发展。

5、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健全农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一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探索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如世界银行的低息贷款或无偿赠款)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贷款财政贴息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控股、并购重组、BT、BOT、PPP等方式参与农村农业项目建设。二是创新农业农村金融产品。扩大“多权一房”抵押融资范围,建立健全涉农贷款担保财产的评估、管理、处置机制,促进更多农业农村资源、资产转化为资本。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体系,复制推广“村民集团授信”、“道德银行”等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在农村推广债券、基金、黄金、人民币理财业务。三是发展壮大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壮大小额信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保险)互助社,鼓励国内外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点建网,发展农村电子银行业务,促进“微银行”在农村的全覆盖。

6、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带动农民创业增收。一是建立职业农民标准。参考台湾、上海等地农民职业化的经验,分类制订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服务人员等本地农民的职业化标准,包括技能标准、经营规模、学历、资历等。职业化农民经营土地、海域及相应农业企业,政府应给予金融、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使之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主渠道。

二是加强职业农民培养。对从事农业为主的中青年兼业农民,通过农业技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网络销售等培训,引导他们成为职业化农民。加大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力度,鼓励和支持现有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开设涉农专业,采取全日制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新生代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建立职业农民协会。参照工会建制,依托供销社网络,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职业农民协会。职业农民协会运作模式可以为企业化运作的中介机构,主要功能是为职业农民提供交流平台,为职业农民提供技术咨询、产品销售、物资供应和金融服务。

7、加强农村基层法治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一是规范和理顺镇村关系。从制度层面厘清乡镇(街道)党政机构、管理服务机构与村级各组织的相互关系,厘清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联村干部、村干部基本职责和考核标准,做到既能保证上级政令畅通,又能保障村级组织自治功能和村民自治权利。二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根据形势发展和农村实际,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进行一次修订,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村委会、经济合作社、村监委的职责和权限,健全村级组织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现代治理制度。以推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为契机,规范村级组织权力运行流程,从根本上遏制农村基层权力寻租现象。加强村妇委会、共青团、和谐促进会、慈善基金会、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功能作用。三是创新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载体和形式。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改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内容、标准和方式,并积极探索新的法治建设载体,提升创建实效。创新农村普法形式和载体,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第三篇:小城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猛 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小城镇5.6万多个,聚集在小城镇的人口2亿多人,其中有80%是八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些小城镇已成为 农村 的 经济 文化中心,它们谱写着农村 工业 化的篇章,铺就着乡村城市化的道路,构筑起农业 现代 化的基石。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具有 中国 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极其亮丽的一道风景,逐步实现着千千万万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 社会 发展的巨大力量。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 影响 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

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 企业 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3.1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要树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观念;三是要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营造企业整体重视,项目部全员参与,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

3.2 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五方面内容。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部门、分队(班组)和岗位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二要分时段对成本发生进行预

测、决策、计划、预算等方面的策划,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三要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要认真加工和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五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

3.3 堵住“四个漏洞”,实行“六项制度”。即: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管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计委派制和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4 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4.1 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4.2 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要严考核、硬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或法律的处罚。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4.3 搞好项目管理过程中党的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项目部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的制度,项目经理不搞个人说了算。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工程项目的方针,推行“厂务公开”,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第四篇:中国的工业化与农业的现代化

中国的工业化与农业的现代化

中国的农民、农村与农业问题是与当代中国的工业化紧密相连的。有人说,正是由于中国农民几十年来的无私奉献,才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源源不断的资金积累,使新中国仅用30余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欧美国家需要一个多世纪才走完的历史进程。

但是,工业化并不等于现代化。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建设,不仅没有改变中国农村的贫穷与落后,而且农村中的某些固有问题比建国初期更加复杂和严重。

中国农民对工业化的奉献是不是得不偿失?中国的农民、农村与农业问题是与当代中国的工业化紧密相连的。有人说,正是由于中国农民几十年来的无私奉献,才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源源不断的资金积累,使新中国仅用30余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欧美国家需要一个多世纪才走完的历史进程。他们进而认为,在建国初期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现代工业还不到国民经济的10%的基本国情下,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层层封锁和包围之中,要打下工业化这一前无古人、震古烁今的宏伟基业,只能要求甚至强迫农民兄弟做出牺牲。这既为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概言之,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中国的工业化注定要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但是,工业化并不等于现代化。以剥夺农民为代价的工业化必定不能使中国实现现代化!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农业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农民的职业化(多数农民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职业)、乡村的城市化和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化期间,我国的农村人口翻了两番;乡村贫穷落后依旧,城乡差距拉大;农业生产仍沿袭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一句话,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建设,不仅没有改变中国农村的贫穷与落后,而且农村中的某些固有问题比建国初期更加复杂和严重。若以“三农”现代化而不是工业化的标准来衡量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农民几十年的巨大奉献是不是得不偿失?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是不是当时中国惟一的选择?

至少,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民供奉=工业化的新中国工业化的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价。

中国农民为工业化奉献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苏联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义务交售制、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和给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等来剥夺农民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毛泽东曾明确表示,苏联剥夺农民太苦,我们不要效仿。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使毛泽东的这一设想完全落空。一方面,土改消灭了解放前商品粮的供应主体——地主阶级,同时,农民翻身得解放,人均粮食消费普遍增加;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使城市人口每年以数百万的速度递增,粮食供应空前紧张。在此情形下,国家被迫实施对粮食以后逐渐扩及到其他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这项政策要求农民除口粮外,一切剩余均须低价(有时甚至低于成本)交售给国家。为降低交易成本,国家还逐步剥夺了农民的土地私有权,在农村普遍建立了高级社和人民公社,为30多年的统购统销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中国工业化对农业剩余的攫取,其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制度之健全在世界史上难有望其项背者。据经济学家计算,建国30多年来,国家从农业获取的农业剩余竟达6000多亿元,接近同期国家对工业的投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农业剩余200多亿元,每个农业劳力人均达80元。作为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其每年收入的近一半用于交农业税、“公粮”和集体提留,剩下的另一半支付社员的口粮。所以,据笔者的考察,生产队的分配名为按劳分配实际上是按“口”分配。风调雨顺之年,不过200多公斤口粮而已。

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主要特征便是落后和贫穷。人民公社25年,社员年均增加口粮1市斤,年均增加收入1块钱。河北承德地区的一个“三靠”(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生产队,由于连年亏损,生产队欠国家的钱款,要由工分来均摊。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社员接受生产队长派活的前提条件是不记工分,社员请假却要记工分。山西保德县一个生产队1979年分红时,不仅没有分钱,还要每个劳动日倒贴给生产队8分钱,社员把这样的分配叫做“分黑”。到1980年,全国近74%的生产队年人均收入低于100元,近2亿农民终年食不果腹。

为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国家推行以统购统销、户籍、就业、教育等制度为支柱的城乡隔绝政策,形成了壁垒森严的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几十年来,几亿农民政治上无升迁的机会,经济上没有改善的可能,终年被牢牢地箍在土地上为国家工业化默默劳作。

在工业建设依赖农业剩余的前提下,中国农业的缓慢增长,主要通过成倍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年递减不仅是农民贫穷、农村

落后的重要根源,而且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和城乡差距的拉大。因此,像中国这样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重工业的突飞猛进往往造成工农业的比例失调和城乡的长期隔绝,这样的工业化模式不仅不能最终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更不要侈谈什么现代化了。

所以,问题还不在于中国农民被剥夺的太多、为这个“工业化”付出的代价太大,而在于这个巨大的代价是不是换来了工业化的初步实现(中国经过30余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工业化,这个结论值得商榷),还在于这个巨大代价的结果并没有显著改变中国乡村的贫穷与落后,因而也就没有全面促进中国的现代化。那么,这样的工业化其历史价值和真正意义何在?我们的结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之一,从本质上讲,是“三农”的现代化。脱离此点的现代化,只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徒增困难,多走弯路。

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50年后,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已经在国民经济占了主导地位,但“三农问题”不仅远没有解决,而且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建国初变得更加尖锐和严峻了。

中国仅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是我们常常引以自豪的。不错,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半数,而且多山和丘陵、土质较差、水资源极度匮乏,凭这样的条件养活了近13亿人口,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的农村人口已超过9亿,比整个欧洲的人口还多得多;世界上大约每3个农民中就有一个生活在中国;我们现在是以占世界近40%的农民养活仅占世界7%的非农民!这恐怕就不是尽人皆知的了。这一让我们时常尴尬、又不情愿承认甚至有时有意无意地竭力掩饰的事实,足以证明中国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当欧美各发达国家正在或已经迈入所谓后工业时代的时候,中国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仍是如何使中国农民、农村、农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9·11事件”之后,以欧美各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进入全面衰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7%的年均增长率。有人甚至预言,再过半个世纪,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将独领风骚。面对过于乐观的预测,理智的中国人不得不提醒世人:如果百分之七八十的中国人在土地上为百分之二十多的本国人刨饭吃,那么这个民族就没有前途!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民国家!

怎样安置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的农民勤劳朴实、机智并富有魄力、耐力。上个世纪70年代末,神州大地开始了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一场农民解放自己的革命。这场发端于农村基层社会的变革,其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不仅在于冲破了排斥农民的“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而且在于开始正视中国的基本国情,把“三农”的现代化作为这场革命的主题。中国现代化之门开启了。

中国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创制各种制度使几亿剩余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而从事其他非农职业。近20年来,千百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开始走出村落,去开辟新的天地,寻求新的生活。家庭承包责任制不仅使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而且为农民脱离土地、进城打工经商创造了条件;崛起于80年代中期的乡镇企业,为村民提供了1亿多个就业机会;遍布全国、几乎与乡镇企业同时兴起的近2万个小城镇,使近3000万农民告别了世代相沿的村居生活;星罗棋布于各大中城市边沿的所谓“浙江村”“河南村”等,也有近3000万农民工生活于其中。近2亿农民不再依赖土地过活,这是现代中国的大事件,是一场意义极其深远的社会革命。

然而,曾几何时,这场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却遇到了重重困难。我国的大中城市人口膨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即使敞开城门(比如改革户籍、就业制度),亦断难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力;乡镇企业在经过了80年代中、90年代初两个高成长期之后,体制、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短期内亦难有大的发展;依托于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变为大中城市的卫星城还是依赖乡镇企业的兴衰而沉浮?尚难预测。由上而知,村民们弃农务工经商的规模和速度,短期内很难再现八九十年代的辉煌。

日前,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说,全国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多一点,有700多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7亩,500多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据社会学家在中原地区的调查,眼下一对夫妇加一台拖拉机可耕种50~100亩地,而当地每个农户平均承包的责任田还不足8亩。由此推知,农村一多半劳力处在闲置或半闲置状态。这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不甚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

改革开放20多年,数以亿计的农民脱离土地投入其他职业,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职业转移浪潮。但是,仍未能根本改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局面。据人口学家的推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8亿,到那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将是多少?这将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战栗的数字。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中国的世纪难题。说它难,一是难在农村人口还在以每年数以千万计的速度增长;二是难在现有的数亿农村剩余人口无从安置。但这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撇开了农民和农村,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成功,这是已为中国近现代史所反复证明了的。

家庭承包已走到尽头了吗?新世纪“三农”现代化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家庭承包制的制度效应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持久如初,制度效应递减的趋向日趋明显,农村经济制度短缺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另一瓶颈。支撑家庭承包的土地制度是所谓国家对土地的管理权、集体的所有权和农户的长期使用权。但目前的有关法令对“三权”的界定并不十分明确。在实际过程中,“三权”交叉、“三权”主体相互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视承包地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抗捐拒税(河南的一个行政村,村民集体抗税达数年之久,上级派县公安局的一个处长亲任村委会主任,也被轰出);村集体不尊重农户的土地使用权,随意更改承包合同,甚至背着村民把农民的承包地租让给村外的公司,引发村民的过激行为;某些上级部门利用行政权力,滥占耕地,乱建所谓开发区等等,不一而足。地权不稳,投资预期自然不佳,土地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不可避免,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还有,家庭承包还造成了土地的细碎化经营。家庭承包实际上是土地使用权的“均田制”,即以分配承包地的方式承认每一个村民的村落成员权。中央要求土地承包15年甚至30年不变,但在实际执行中,大部分地区为适应人口的随时增减,往往是“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有的地方甚至每年一调。另外,土地的质量、位置亦大有讲究,这在山区尤其如此,像豫西南地区就有“三山六坡一分川”的说法。人口的增减、土地的好坏等都是决定承包地调整的重要因素,当平均“地权”是承包地调整的惟一目标时,土地的细碎化经营就不可避免了。这里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贵州湄潭县一朱姓农户,7口人分得7份承包地,共计128块!如此分散的土地经营,怎样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没有土地的规模经营,就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要实行土地的规模(集中)经营,被规模经营排斥的剩余劳动力如何安置?

第五篇: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题目

1、世界现代化发展经历了哪三次浪潮?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和经验与教训是什么?

(一)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

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形成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叶,英国是此次现代化浪潮中的核心国家。它有双重动因:一方面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蒸汽机的使用和各种机器的发明,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经济革命而出现政治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工业化进程。随后形成了农业革命以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化,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由此,世界各文明区也拉开了发展的差距。新兴工业国的工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传统农业国保持着古典农业文明,经济基础依然以农业为主,社会发展处于停滞和徘徊阶段。

(二)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

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美国在其间的发展最为迅速。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后,继续向周围地区扩散,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美国很快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并在20世纪初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开启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的现代化表现出“欧化”或“西化”的特征。已经步入工业化的国家,依靠洋枪、大炮,疯狂地向海外扩张,将世界上许多国家拖入到这一浪潮里。面对西方的扩张压力,中国、日本、埃及、土耳其等东方国家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社会方式,力图通过输入工业化的方式来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只有日本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入了工业化阶段,而其他国家依然苦苦挣扎、徘徊在现代化的边缘。这次现代化浪潮的基础是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世界铁路建设迅速发展,机器化大生产快速推行,科学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世界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了30-40倍,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超过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西欧北美的核心地区已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各国的发展水平趋于接近,形成了世界的发达工业区,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三)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

现代化运动的第三次浪潮涌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此次现代化浪潮取得最为较大成就的国家和地区,是东亚的日本及通常被称为东亚“四小龙”的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出现了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二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全球性的社会大变革。它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步进行,它的物质基础是非再生性石油能源的使用,以及微电子技术和人工合成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20世纪末,人工智能、互联网络、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革命,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世界规模的经济增长,加速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家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第三产业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出现了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生产的高科技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第三世界国家也步入了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国等按照现代化的道路发展了自己的工业化,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新加坡、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探索出一套以出口为特点的现代化道路,以远远超出早期工业化国家相同阶段的发展速度,跳跃式地实现了现代化。西亚、北非等阿拉伯国家依赖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由半农半牧社会走上了经济突发性增长的道路,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畸形的工业化。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也通过探索自主性工业化的道路,正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现代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2、试从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分析中国早期现代化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回眸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挑战和准备期。

第二阶段,中国现代化动员和探索期。

第三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和受挫期。

第四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创新和加速发展期。

(二)中国早期现代化延误的原因分析

1、社会动荡不定

2、文化转型困难

3、革新力量不成熟

3、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试述加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答:(1)我国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国外方面:

第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随着冷战结束,西方发达国家已把政策的重点放在经济竞争上,使得世界市场中对资源和市场份额的占有成为争夺的焦点。我国在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某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快发展对我国也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经济的崛起,将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品的出口带来直接的经济压力。另外,原苏联地区和东欧的经济正逐渐走出低谷,开始复苏,特别是俄罗斯虽然经济困难很大,但仍是继承前苏联的一个大国,各方面都有一定基础,今后随着国内问题的解决,预计仍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压力和影响。

近期,随着我国与各国贸易的不断扩大。由于区域化和集团化为主要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将增大我国出口障碍,使经济摩擦加剧。我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国和地区,如日本、韩国、香港等,由于他们的经济直接受到美国和西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使这些对美国经济依赖较强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出口增长速度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美国对我国商品进入美国实行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也限制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出口。随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逐步升级,使我国扩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加了难度。1992年欧洲大市场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使我国对这一地区扩大出口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和限制。

目前的世界贸易中,高科技产品、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比重逐步增加和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的趋势,这将影响我国一些传统的资源性初级产品的出口。在决定国际比较利益的因素中,科学技术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使发达国家贸易地位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下降。高新技术如信息处理、通信、精细化工等产品都属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业,它们市场占有率扩大速度高于传统产业1—2倍,劳动生产率、利润率的增长幅度则更高。在国际贸易中这些产品80%都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与此同时,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重下降,因其附加值低、价格低,导致和润率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显著改善,但出口初级产品的比重仍占30%左右,制成品中初级加工产品比重仍然很大,这种状况使我们在出口商品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只有尽快降低出口商品中的初级产品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才能改变目前的不利状况。

第二,我国面临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的压力。冷战结束后,某些西方大国仍在沿用冷战时期那种思维模式,利用种种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自己主张,甚至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侵犯别国主权。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不愿意看到21世纪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行列里屹立着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功。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对我国发展进行牵制,不断制造摩擦和矛盾6他们有意夸大我国经济实力,甚至别有用心地编造和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阻挠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对我国外贸出口、技术引进以盈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等方面设臵诸多障碍。

就国内方面来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对于实现我们的未来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1)农业问题。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薄弱,不适应人口增加、生活提高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因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与工业关系不够协调,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下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由于农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甚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国家对农业扶持的力度,使农业能够面向大生产,面向大市场,不断提高农业自身发展的能力。

(2)国有企业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机制不活,许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局中,如果不能保证和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尽快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将会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后果,最终将会影响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国有企业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目标,同时把改革与改组、改造、管理结合起来,特别要解决好国有企业负债和冗员过多等历史包袱,下决心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深入进行。

(3)人口与就业问题。从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通过实施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从60年代后的30‰以上降低到90年代的11‰左右,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大,所以虽然人口增长率在大幅下降,但人口的绝对数仍然大幅度增加。现在我国每年新增人口至少相当于2个海南

省或4个新西兰的人口,每年净增劳动力有1200多万人,而且在未来的20一30年中,我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仍将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农村有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城市,随着改革的深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岗人员还将增多。这种巨大的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4)社会治安问题。社会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目前我国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盗窃、抢劫、诈骗等侵犯财产犯罪严重,以流氓恶势力为主的有组织犯罪,特别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拐卖妇女儿童,贩卖毒品、卖淫嫖娼等屡禁不止,有的还呈蔓延之势。贪污贿赂、走私贩私、偷税骗税、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花样翻新,十分猖獗。以上治安问题如不能采取得力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理,那么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5)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这必然导致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的稀缺资源更加紧张,而且经济增长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二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扩大就业与保护资源和环境也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保持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重大问题。

(6)地区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仅表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绝对量的差距扩大,而且表现为相对发展速度和差距扩大。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地区发展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差距过大,则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社会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也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又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抑制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共同富裕。

(7)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课题。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有所滋长,一些已经绝迹的社会丑恶现象又重新出现并且蔓延,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民主法制建设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解决好这些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物质文明建设就会失去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2)加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结合邓小平1985年以来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发展战略结论,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具体为:第一步到本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结合,“三管齐下”。

战略措施之一:“两个开放”相互促进,使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现代发展的先进潮流。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①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必须顺应对内对外开放的世界潮流。据此,“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的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③这样一种“大开放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世界潮流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根据这种“大开放观”采取的开放措施,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争取在五十到七十年时间内发展起来。”③“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④无论是对内开放,即搞好改革,增强自身机体的生机和活力,还是对外开放,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目的都是使中国尽快发展起来。(2)措施的系统性。一方面,从中国作为大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在对内开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国外文明成果,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从世界的系统联系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现实出发,扩大对外开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对内开放,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3)开放的全方位性。对内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式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也是全方位的,在对象上是向全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在内容上则“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4)坚定的方向性。从“两个开放”的战略措施一出台,就有人认为这是在搞资本主义,或者担心会导向资本主义。邓小平明确地指出,实行这种战略措旋是要在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权在人民手里,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因此,这只能活了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而这又

有利于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方向。(5)长期有效性。“两个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是要长期坚持的,在实践中必然是长期有效的。不仅本世纪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离不开它,“在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离开了这个政策不行。”“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①

战略措施之二:科教兴国夯实基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这也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的。为了有效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措施,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做法:第一,加强教育,更新观念。针对部分干部重视具体生产和经济工作,轻视科技、教育的传统观念,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教育,帮助他们懂得,日益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竞争,最后又都归根为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又是教育的竞争。因此,要想占领竞争的有利地位,就必须启动科技这一牵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更为根本的是要开启教育这一保证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从而大大强化了科教兴国观念。第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一是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激发经济和社会对科技的实际需要,创造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良好社会条件,尤其是强化和完善企业的科技进步机制,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工作主体和投资主体。二是贯彻《科技进步法》,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保证财政科技经费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幅度。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实施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战略,包括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合理分流人才,形成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积极发展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重大突记!,做好走向知识经济的准备。第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的观念,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①并通过立法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改变条块分割、“小而全”的状况,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从而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在我们这个12亿人口的大国,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有了人才资源优势,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战略目标就完全有把握达到。战略措施之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创造现代发展的独特优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本质和实际需要,又是为了有效发挥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防止和消除其负面效应。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①采取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措施,就是要:首先,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全面把握和实行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包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其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其他几个方面的两手抓,实质上都是围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展开的。其次,坚持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给社会主义事业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平行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狭隘功利主义、损公肥私等,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就是要从这种实际出发,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社会和人们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防止和减少各种消极丑恶现象的发生和泛滥。再次,切实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在新的情况下,在客观上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惩腐倡廉等工作一“虚”二“难”的特点,在主观上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只把经济建设视为“硬任务”,抓得比较硬,而把精神文明建设等视作“软任务”,抓得比较软,甚至放任丑恶现象滋长蔓延,因而在他们管理的地区造成类似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将存在。采取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措施,有助于干部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抓好这些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这样,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创造现代发展的独特优势。

4、结合我国阶层结构变迁的特点与存在问题,谈一谈培育和优化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对策。

转型期我国阶层分化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但较之改革开放前,其阶层分化表现出了某些较为显著的特性:

其一,阶层分化中政治身份逐渐淡化,而经济地位彰显。

其二,职业差异对社会分层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其三,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幅度加大。

其四,社会关系资源在阶层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阶层结构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总体而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正处于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或“菱形”演变的过渡时期。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还有很大的距离。

首先,就社会阶层结构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过于悬殊。

其次,就影响和制约阶层分化的社会机制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配臵机制与收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使社会公平度下降;二是对社会弱势阶层的关照和保障不力,使社会偏离行为加重;三是现代社会流动机制还不尽顺畅,刚性社会结构向弹性结构的转变尚未完成。

培育和优化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思路

第一,及时并正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走向,建立切实可行的各阶层利益协调机制。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清除社会成员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屏障。

第三,不断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缓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安全阀”。

第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培育和壮大社会的中间阶层。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发展战略大体上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

所谓传统发展战略是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发展战略。它盛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这种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尽可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第二阶段,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基本需求发展战略是70年代出现的影响最大的一种替代发展战略。它是国际劳工组织在1976年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就业大会上提出来的。这种发展观包括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强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第二,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提出的。

这一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包括:(1)强调社会发展应当坚持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2)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不能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机会。(3)强调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转移?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应克服过去片面地把社会规律凌驾于人的主体选择、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之上的倾向,确立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的发展是整个发展的中心,又是对任何发展形式的最终检验标准。那种无视人的存在,把人曲解为既定历史命运的消极承受者观念,应坚决摒弃。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就必须高扬人类的主体意识。人类在发展中遭逢的种种困厄、难题和冲突,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战争威胁、物欲横流等,只有从人类意义出发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人类只有在主体精神层面逐步改变旧有的生存态度和发展观念,运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看待各民族国家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现实关系,正确认识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21世纪的人类社会才会更健康、更稳定、更快速的发展。

其次,确立全球化发展观。自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系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开始,便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然而,只是到了今天,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全球才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全球化时代才开始到来。全球化作为一种发展观,它所揭示的是一个以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以所有国家协同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现代的发展本质上是世界性的,虽然在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仍是现代发展的载体,但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处在世界整体关联不断加深的影响之下。这是因为,在今天世界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体系,这个体系作为全球大系统。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制约作用。因此,每个国家和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首先确定其在世界整体体系中的地位,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以及自身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这样,每一个民族都能找到最佳的发展道路。全球化发展观要求世界所有国家的人们都要有全球意识,无论是制定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还是认识和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都应该有全球视野,唯有如此,检验全球带来福音。

第三,确立全面协调发展观。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和子系统的突进,都将使旧有的系统失衡,它必须使各系统有序地协调发展,市场才能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因素无疑是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条件和物质基础。这就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①由于这个原因,经济增长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但是,经济的决定作用又是通过其他各种发展要素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孤立地、片面地突出经济发展,将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失调,打破社会发展诸要素的最佳配臵,不仅经济难以发展,而且即便达到相当发展水平,也难以发挥出较大的社会效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经济发展要同政治、社会、文化、人自身等诸层面的发展保持适当比例,并且协同发展,否则,过快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成为祸乱之源。巴西这颗闪烁的慧星、伊朗这个破灭的经济神话,巴基斯坦分裂的不幸结局,……都是很好的例证。它们从反面说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一个社会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人自身等诸层面的协调发展。

第四,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出现于本世纪80年代。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环境关系再认识,是当代人对自己与后代人关系再认识的结果,是人类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失衡等难题所制定的战略对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发展观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并且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把人类文明的标尺臵于对自然界的改造程度,似乎人类不改造自然,不战胜自然,就没有体现自身的价值。当人类已经具备了足够毁灭地球,毁灭整个自然界能力时,仍然把人类与自然臵于敌对状态,其结果只能是毁灭自然,同时也毁灭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界,顺应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人类不可以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应在其承载能力之内。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地球上长久生存繁衍下去。在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观确立了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方式。即后代人同当代人一样,也拥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他们的这些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当代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当代人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不应超前消费本属于后代人的环境与资源财富,为了后代人的生存和幸福,保持和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对后代人应尽的责任。当代人在发展自己,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去关心后代,关心久远的未来,只有这样,地球才会成为人类永远的家园。

下载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国现代化中至为重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国现代化中至为重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农问题”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三农问题”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Fannylock内容提要: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

    遥感在现代化农业中的应用与展望(精选五篇)

    遥感测量在农情信息中的应用与展望 1引言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现代物理学(包括光学技术、红外技术、微波雷达技术、激光技术和全息技术等)、空间科学、电子计算机技......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喻国华 1.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综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按其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1.1 发达国家......

    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 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何善蒙 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课程前言 那么我们接下来讲第三讲,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于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其中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

    形势与政策-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农情......

    形势与政策-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农情......

    大学生“村官”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村官”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调查与思考 相对偏低的人口素质、落后的思想观念、单向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使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人力资本的低水平陷阱。选聘大学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