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时间:2019-05-15 06:5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第一篇: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主讲:张应鹏

张应鹏,1964年12月生,合肥工业大学工民建学士,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浙江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曾获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优秀设计奖、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苏州市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作品入选《2004年中国建筑艺术年鉴》《2006年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建筑学报五十年精选(1954~2003)》等。2006年入选《中国青年建筑师188人》,2009年获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2012年入选 《时代建筑》60年代中国青年建筑师(42人)。

主要作品有:江苏南通综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苏州工业园区青年公社、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高新区狮山敬老院、苏州沧浪新城规划展示馆、绵竹市文化广场等。

据说,中科院院士、建筑学家齐康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硕士生,读博士却没跟我读的,目前只有三个人:王澍、童明、张应鹏。童明的祖父正是写《江南园林志》的童寯先生。王澍和童明后来都成为同济大学的博士,他们在精神上和童寯先生一脉相承,迷恋苏州园林,试图在建筑中延续文人传统。去年,王澍成为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

张应鹏的选择在师兄弟中无疑更加另类,他博士读的是现代西方哲学。1992年,张应鹏考取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齐康先生的硕士研究生,1995年毕业,到苏州工业园区设计院担任首席建筑师。两年之后,他又考取了浙江大学哲学系夏基松先生的博士研究生。———这个选择恰恰是出于他对建筑学的思考,在张应鹏眼里,建筑学决不仅仅是一门关乎工程的学科,它更应该关乎人文。后来,张应鹏辞职创业,成立了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奔赴园林城市苏州,读现代西方哲学博士———这是建筑师张应鹏的两个选择。它们貌似背道而驰,其实殊途同归。张应鹏的博士论文题目是 《诗意的栖居———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对建筑艺术的影响》。针对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中最具号召力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他提出“非功能空间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太多美好而“无用”的空间。现代以来,土地越来越匮乏,建筑越来越密集,迫使我们趋向实用,同时被心灵的逼仄困扰。现代建筑强调功能性,但是,张应鹏发现,幸福感却与“非功能空间”紧密相连。因此,他在他的作品里作出了探索:让功能变得模糊,把食堂设计成一个交往场所,把图书馆变成一个公共娱乐场所,把最好的地方交给“非功能空间”„„

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主讲:张应鹏

讲演主要内容概要

他通过自己设计的建筑作品,向我们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以及非功能空间的意义:同时从人生的过程,在“生、老、死、超越生死”四个方面,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作为一个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给听众带来了启发,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主要内容:

首先,他解释了人们对空间的认识。

论及“坚固、实用、美观”,“美观”本来就是建筑的主要价值评判标准。到现在,技术已有能力解决“坚固”的问题,“实用”又被不能确定的功能所消解,那么“美观”的权重就越发显现了。

建筑学基本的问题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 功能, 或者进一步延伸到空间、形式、材料、建造等。但建筑学于我, 却不仅仅是一门关乎工程的学科, 我认为它更是一门关乎人文的学科。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我更关注建筑中的人, 也更愿意从人文视角来探寻建筑的另一个基本问题: 研究怎么学习, 怎么吃饭, 怎么睡觉, 甚至如何吃饭即是为了如何学习和工作这样的问题。

然后,他提出来:功能只是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建筑不是用奢华存放肉体,而是用空间打开心灵。

他对眼见为实,和盲人摸象这两个概念做了自己的解释,认为对事物,对美学,对世界,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他对建筑的理解氛围以下四个方面:

栖居是人类此在的整体状况,而居住(海德格尔称之为定居)是人类栖居的重要方式。诗意地栖居,强调的是栖居的诗意性本质,因此,定居的“让栖居”和栖居的诗意化就在此在的高度上将建筑和诗联系在了一起。

诗意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理性。

非理性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共同特征。本文主要选择了人本主义哲学、反人本主义哲学、大众艺术的转向等三个方面作为主要切入点。这三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并已对当代建筑的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人本主义看来,建筑的使用者是人,人是空间的主体,空间的意义具有人性的特征。现代科学否定人的基本情感,以至于心脏也只不过是一台循环血液的泵。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关注人的基本需要,诸如阳光、绿化和空气;但现代主义建筑中的人是“理性化”了的人,是均质的人,是共性的人,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亲情。而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于理性,因为理性不过是意欲的工具,科学的方法不能认识人生的真谛,人之所以为人乃是由于他的意欲、情感、本能与直觉。建筑不只是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几何空间,空间应注入人的灵性。(摘自张应鹏论文《诗意地栖居———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对建筑的影响》)

他同时从人生的过程,在“生、老、死、超越生死”四个方面,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作为一个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

认识世界的过程,从幼儿园开始。这是他做的一个关于幼儿园的案例,他认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认识世界从颜色开始。

他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色彩的丰富性,让孩子在一个五彩的世界中学习成长

2、用天窗引入自然光线,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自由空间。

然后是实验小学的设计。他提出来,读书是孩子们游戏中的一个游戏,书籍是所有玩具中的一个玩具。

在四川大地震后,他在绵竹做了一个中学设计。他想通过他设计的中学,告诉人们“灾难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要以坚强的态度面对生活。

他做的一个黄埭中学的设计,他想通过他的设计告诉教育者“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同时在校园内做了一些非功能空间。他阐述了一个想法“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业余时间的意义,建筑与建筑的不同在于非功能空间的意义。”

他以“爱情是青春最美好的记忆”,做了一个大学校园设计。他说道“食堂是用来等人的”

提到学校, 自然便联想到读书, 但有多少人曾问过自己: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也许有人回答: 读书是为了能够好好地生活。那生活又是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 生活就是为了吃好、玩好。谁都不否认, 大学生活是我们青春记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是在这个时候, 爱情作为关键词开始闯入多数年轻人的生活。所以更进一步而言, 恋爱是大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学习只是一个平行的方法和过程。如何健康地恋爱, 如何让恋爱变成学习的动力, 并为未来的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这也是我们设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时所考虑的基本问题。我们把此校园设计称为献给同学们的一首“青春的爱情诗”。为了让青春的释放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尝试对传统的学校建筑设计进行了大胆颠覆与改变。在功能主义者看来, 吃饭就像给汽车加油, 像食堂就应设在校园西北角这样冷僻的地方。但设计中我们将食堂放在了整个校园最中心的位置, 让食堂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的, 也是用来等人的。笔者在读大学时, 经常在校园路边等人, 而那个她却走了另一条路。为了让所有的等待都能化为美妙的故事, 在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 我们设计了一条唯一的9 m 宽的路径, 使其成为学生去往教学区、图书馆、剧院、餐厅的必经之路, 让这条路径成为故事的发生器。通常青春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所一操场, 因此我们将操场放在校园最好的位置, 突出其表演性, 大大的看台, 满满的座椅, 无论从食堂还是宿舍都能看到操场上迸发的运动活力。校园里还有很多亲切宜人的广场, 给学生们提供展示和表现的场所, 同学们可以弹拨重金属、促膝侃大山, 也可以进行些社会实践, 如零售些小东西之类。(摘自张应鹏论文《另一个问题》)

这是他自己设计的家,因为那时候他比较穷,所以自己搞装修,做设计。从这个过程当中,他阐述了这个空间给他留下的记忆,注入的情感,记录他成长的经历。这既是他所说的“非功能空间的意义”。(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艺术化生存》)

他介绍了是自己公司的室内设计———位于独墅湖畔月亮湾国际中心9楼的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窗外是一面湖水,张应鹏把最好的风景交给了公共空间———休息区、会议室。休息区敞开、通透,是公司最大的空间,同时是图书馆,又是走廊„„是“非功能空间”。(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修辞 空间》)

无论什么样的建筑空间, 都应该以人为本,而每曰必到的办公空间更不例外。一个建筑事务所, 作为其绘图等日常工作的空间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但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 工作环境越来越好, 身体却越来越差;第二, 信息传递越来越发达, 人却越来越孤独;第三, 身体越来越近, 心却越来越远;第四, 工作与生活的二元对立, 从而导致人格的二元分裂。所以, 在九城都市建筑设计公司的办公空间中, 我们以非功能空间作为主导性前提, 非功能空间占据空间的核心位置, 并呈现着空间的最大特点。我们不是在工作室里画图, 而是在图书馆里看书,在风景中休闲, 在工作中生活。我们强调人与人的关系, 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强调人与知识的关系。将所有的风景打开, 设置了一道6 0 m 长、2.8 m 高的书架,让人文的风景与自然的风景于此交融, 当然, 这个空间中的每一个人才是我们最美的风景。(摘自张应鹏论文《另一个问题》)

苏州木渎乾生元文化馆,“让内部空间还原内心的宁静”。好像这个方案建到一半,换了一个领导,后来就没建成了。(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空间的内与外》)

中国太湖文化论坛的设计方案就很遗憾, 最终未能实施。文化论坛主要是用来开会的。在文化论坛上可能会有三件事发生: 老朋友重逢, 新朋友相识, 偶遇、艳遇不期而至,米兰? 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以及英国小说《小世界》对此都有描述。在文化论坛项目设计中, 除严肃的会议空间外我们做了很多,包括迟到、逃会、会外小聚等趣味空间, 而且这些空间拥有更好的风景朝向, 以及更轻松方便的空间品质。可爱在这里成了是建筑的另一种魅力, 可爱其实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种真实。(摘自张应鹏论文《另一个问题》)

他认为:每一幢建筑,尤其是城市公共建筑,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城市的公共性责任,这也是我们建筑师的责任。(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苏州太湖新城规划展示馆》 《态度与方法— 苏州太湖新城规划展示馆设计》)

四川绵竹市文化广场(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四川绵竹市文化广场》

有时候, 建筑师必须先完成基本问题, 才能为另一个基本问题的实现打 空间。在蜗牛电子总部大楼的设计中, 对方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打 谷歌地图一眼就能看到蜗牛公司。因此我们以蜗牛电子的logo 为设计灵感, 在建筑外形中融入公司品牌特色, 使建筑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这样的处理很好地满足了对方的基本要求。基于此, 使另一个基本问题的实现也有了可能: 蜗牛公司是中国最早的3D网络游戏开发公司,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活动, 能否通过建筑设计向社会打开, 通过空间语言的建构来赋予建筑一定的社会使命? 于是, 在设计中我们将大楼的上部分用于办公、研发, 下部分作为基本的工作与生活配套功能, 将大楼第三层和第四层打开, 做成非常生动有趣的公共空间, 面向社会公众 放, 大众可以近距离地体会游戏中的魔幻世界。通过公共空间的开拓, 使建筑承担部分社会功能, 也使企业以更为亲和的姿态与大众对接。(摘自张应鹏论文《另一个问题》)

对“老”的认识的作品

(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苏州高新区狮山敬老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对“死”的认识的作品

体现了公共性与内外空间的转换。(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空间的内与外》)

对“超越生死”的认识的作品

白鹭园中白鹭飞,秋水红叶秋水平。月亮湾头话明月,独墅湖畔读书人。

关于他的视频介绍: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1ODYwNTI4.html?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qq-pf-to=pcqq.c2c 荣誉列表:

1.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省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1998 2.苏州工业园区新苏国际大酒店(参与)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1998 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建筑展二等奖,2002 4.无锡南洋学院 第二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建筑展三等奖,2002 5.我的家 第二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建筑展三等奖,2002 6.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美国“王嘉廉中国建筑进步奖”,2002 7.苏州泰山动画制作中心 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建筑展三等奖,2003 8.社区服务中心 2002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浙江大学客座指导老师)文章目录:

中国建筑遗珍(主编)gmp建筑事务所专辑(译著)江苏南通综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建筑师的责任

有感于苏州的三类建筑

新时期大学校园的环境意识 办公空间(四)(译著)办公空间(三)(译著)诗意地栖居

追求一种存在的状态 说法与做法

非功能空间的意义

浙江南浔人民医院的创作思维 新苏国际大酒店

吴文化的传统内涵及其新的时代特征 场所,文化,人居环境

开放的,可持序发展的城市规划 走出传统,寻求锲机 作品目录:

浙江江南生物科技研究所 张应鹏的家

无锡南洋学院二期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综艺科珠海市

第二篇:存在 空间 建筑

感知的空间与建筑

——《存在·空间·建筑》读书笔记

姓名:周国妹

学号:11121567 【摘要】:

《存在·空间·建筑》一书是有关建筑空间问题的新的研究。过去关于建筑空间的讨论受单纯现实主义所支配,然而实际上它是关于“建筑知觉”的研究,是立体几何学。【关键词】:

存在 建筑 空间 图式 几何 抽象

书本情况介绍:

书名: 存在·空间·建筑

EXIT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作者:(挪威)诺伯格·舒尔兹/ Norberg-Schulz,C.页数:153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译者:尹培桐 丛书:建筑师丛书 出版时间:1990.6

正文:

本书出版较早,又是据(日)加藤邦男的1979年的译本翻译,所以语言相对较为生涩,但其在存在空间与建筑空间上的理解与分析仍然相当出色。

关于建筑问题,作者自己也意识到有着各种各样的研究。作者在其另一本著作《建筑中的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 1963)中也曾明确指出决定建筑总体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当下,也有很多建筑师在进行它们新的研究,并力求在建筑形体理论方面等有所创新。而本书则是关于建筑空间问题的新的研究。

我觉得本书的宗旨在序言里就有所体现:过去,关于建筑空间的讨论受单纯现实主义所支配,然而,实际上它是关于“建筑知觉”的研究,是立体几何学。但不管哪方面讲,都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忽视了它是以人的存在这一次元为限的空间。我个人认为,以人的存在这一次元为限的空间这一概念对于建筑空间的架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J·V·优克斯裘说过:就像蜘蛛结网,一切主体本身与对象持有的特性之间,交织成网一样的关系,经过千丝万缕的编织,最后形成主体唯靠它而存在的基础。

人之所以对空间感兴趣,其根源在于存在(Existence)。它是由于人抓住了在环境中生活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的。人对着“对象”定位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空间的理解,不同的建筑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帕麦尼代斯认为空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不存在,这是一种过渡性的观点;莱乌奇泼斯认为空间即使不是实体存在,也是一个现实;普拉托进一步为空间提出了几何学;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空间,就是一切场所的总和,是具有方向和质的特性的力动的场(Filed)。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也开始研究起“人的”空间问题,把人体验环境这一点作为问题提出来,它和空间知觉是一个复合过程,已经证明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而对于单纯的现实主义者来说,世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但事实上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是我们的动机和过去各种体验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世界。早期的心理学诸概念是静态的,具体性质的,而后来导入力动方面的研究,例如完形心理学(Gestall psychology)的各项绝对“法则”被换成了由皮亚杰所拟定的非常灵活的“图式”(Scheme)。知觉空间是以自己为中心在不断变化的,不过其变化的诸形态被主体图式所同化,而主体的图式则因新的体验而有所修正,因此即使是知觉空间变化的诸形态,也和形成意义作用的整体联系在一起,至此分化出五种空间概念,他们是:

1.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 Space);2.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 Space);3.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Existential Space);4.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Cognitive Space); 5.纯理论的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而在建筑空间的研究方面,其研究情况也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欧几里德空间为基础,研究其文法,欧几里德的研究,因空间架构、工厂预制的施工方法以及某些理想城市规划方案等关系,三次元的立体几何学受到重视,因此比较流行;而另一类是以知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空间理论的研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因为前者的立体几何学已经发展到相当的高度,因为心理学在空间感受中的作用,其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以此提出了“周围空间”、“被知觉的空间”、“总体印象”等相应的概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术史家富莱和建筑师鲁道夫·施瓦兹分别提出了新的观点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富莱在《比较艺术学》中,为了阐述各种空间结构而导入了“路线”和“目标”的概念,施瓦兹则在著作《教会的权化》及《大地的耕耘——关于建设》中阐述了存在亦即“世界内存在”的基本结构,并把这一结构移至建筑空间的各个具体特性之中。

存在空间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就是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亦即环境的“形象”。它也有三个要素:中心与场所;路线与轴线;领域与地区。把知觉心理学所带来的这些基本成果用常见词汇来表示,就是:初期组织化的图式是依靠中心亦即场所,方向亦即路线,区域亦即领域的成立而确立。要获得环境,就是以路线和场所为手段,将环境结构化,并分割成各个领域。古代罗马人的城市营建法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罗马人不仅用两根主轴确定方位绩点,而且把区域分割成四个区域亦即四分区。存在空间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六个阶段:1.地理阶段(Geographical level),具有认知性质;2.景观阶段(Level of Landscape),一般是指把存在空间的轮廓作为“图”时所表现出来的“地”的阶段;3.城市阶段,人与人工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多数场合决定着结构;4.住房阶段;5.用具阶段;6.各阶段的相互作用。

以上是对空间概念和存在空间的一些论述,而下面所要开始序数的建筑空间的内容,则是本书讨论的重点。

上面也讲到过“存在空间”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满足生活而发达的图式,而建筑空间则可以说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它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1.场所与节点。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中心”的建筑式定义问题。中心就是场所,或者用凯文·林奇的话来说就是创造“节点”。林奇说:“所谓节点就是观察者可以进入并作为据点的重要焦点,最典型的就是路线的交汇点或具有某些特征的焦点。”

2.路线与轴线。凯文·林奇认为路线的定义是:“观察者天天、时时通过,或能通过的道路。”不过这里还可以加上观念上的通过。组织空间的轴线实际上并不带有引起真正运动的志向,不如说它是体现把多种要素相互统一,而且常把这些要素与更大的整体联系起来的一个象征性的方向。

3.领域与地区。凯文·林奇为地区所下的定义是:“观察者内心可进入其中,并且有某种共同性与统一性特征,因此可以认知的区域。”

以上三个建筑空间的要素,与存在空间的三个要素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然而它们更具体化,更有实际检验的意义。

同存在空间的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建筑空间中也形成场所、路线、领域所统一的一个整体,即这些要素一起构成一个可称之为“场”的东西。场的概念是为了作为空间状态表示相互作用的诸力体系而用于自然科学的领域,它是从克尔特·文莱那里继承而来,用以说明社会心理状态中人的位置。“建筑的场”也是由保持力动均衡状态的诸力所构成作为单纯的场的状态,就是在单一的,未分发的场所中,加上仅有的一点路线所穿过周围领域而构成的。然而,如此限制的情况,在现代世界上几乎没有,即使在古代,由于轴线或路线,也已经遇到了多数场所或领域相互关联的复杂的场。在古希腊建筑中,与其说这种关联性,不如说各要素单独突出更为重要;但古罗马建筑则相反,可明显看到对空间相互关联性的根深蒂固的愿望。提沃利附近的哈德良皇帝的离宫,就是具有这一特性的实例。它的总平面布置与其说是单一的建筑群,倒不如说是有不同特征的各围合领域所构成的,它们由轴线而组织化,由路线而相结合。然而从整个体系来讲,它仍旧是叠加的,多含有较独立的二次体系,广大的区域在地图上仍基本作为空白而留下来。欧洲建筑经过中世纪,即使大教堂那样的单体建筑表现出了高度的空间统一性,但要在总体上基本都做到这一点则是困难的。到了文艺复兴的时候,建筑反复运用单纯的几何单位而加以统一的观念,在原理上已经确立了具有欧几里德单纯几何学性质的连续的场。可是,要是分析一下博努涅列斯基的作品我们就可以从中得知,具有组织力的中心起到了决定作用,它是同给予建筑物全体的欧几里德几何学式的重复相对立的。这一点在阿尔伯蒂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清楚,他不仅是由于韵律的强烈愿望,也是由于向心性和长轴性产生的明显紧张感所造成的。这种基本关系仅仅局限于教堂,同时它也是决定一切存在空间的状态。总而言之,那些认为世上人类的全体位置不由自己所创造的建筑而定义的人们,经过几个世纪却又回到了向心性和长轴性,并且把它作为他们的中心课题,这也不足为奇。芒托瓦的圣坦多莱亚教堂是由长轴的中厅和冠以穹顶的中心按几何方式统一起来,但是这两种形态并没有结合而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则可以说是同样的原理——尽管米开朗琪罗力图把教堂在空间上统一起来,但是在他前面的设计师伯尼尼所设计的既有方向性又有向心性的圣彼得广场,大小虽然适宜,但是这个广场是椭圆形的,它体现的实际上是达到综合处理的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在这之前,建筑的场是有不叫不均质的要素所成立的,情况仍是正常的。但是随着波洛米尼的成就,随之出现了一种新的处理方式。他的空间都是综合的整体,各个部分不能个别抽离出来。而由于划定边界的表面作成曲面,因此创作出既向水平方向又向垂直方向伸展的新的连续性。波洛米尼的曲面墙壁是由中心所决定的,构成了相互交错的向心的场。场相互干涉的力动地带特别被用于出入口这样的运动。波洛米尼的想法由加里尼促成了进一步的发展。加里尼把这几个中心相互联系起来,让它们的中心和相互干涉的地带规则地重复,用力动表现来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连续空间,创造出伸展形式。加里尼创造的场并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置于密度和方向的体系变化基础上。值得一提的是,波洛米尼与加里尼对统一的愿望,表明了要想统一传统上本来截然不同的各种性质的,一种新的心理性的综合。

而建筑空间的各个阶段,与存在空间的几个阶段也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其第一个阶段也是景观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建筑空间与建筑师的联系更加直接起来。自古以来,人把景观诸形体做得更为准确,或与自己持有的一般环境形象综合在一起而把景观形体加以变形的探索,多有所见;第二个阶段则是城市阶段,营建地段的同一性,首先是基于作为景观相关联的“图形”的特征,分散的集中化则体现基本的环境结构;第三个阶段是住房阶段,城市结构具有较抽象的性质,到了建筑物阶段则变得非常具体而可触觉,自然也就比城市结构更容易描绘形象,作为建筑的住房,其本质就是它的内部空间。在城市中我们已经抛弃了所谓的开敞景观,但仍还是在外部。在住房中我们是独立的,是从外部中完全进去。公共建筑也可以看成是适当意义上的共同体住房。建筑空间的各个阶段,也形成了与存在空间结构相对应的结构化全体。人的同一性因与存在空间的全体性相关联而成立,所以建筑空间所有的各阶段当然具备各自限定的同一性。不然的话,人关于自己环境所持有的形象就成了混沌状态个人本身的同一性也会受到威胁。因此,景观被看成包含了生活与行为的一切特殊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背景。而该同一性则依赖于涉及其全体的连续性。城市阶段根据集中与密度而被区别。人们是一块来到城市的,城市的同一性既依赖于人在一块这一点。然而住房则表现了某种孤立化,即表现有意封闭的个人世界。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各阶段应有适当形式的特性。所谓同一性,如果把路易斯·康的说明加以解释,即就意味着是对象“愿意呆的地方”。

各阶段一般形式呈一个金字塔的阶梯组织。例如,住房本质上是内部空间,但与城市阶段关联时,则具有作为个人或公共的路标以及目标的功能。也就是说,住宅作为体量的特征及变得显著了。城镇也是这样。城市很容易形成公共内部空间的特征,可是当与景观相关联时,就是一个凝结的形体。对一个大陆整体来说,在地里阶段仍作为格塔式心理学图形或体量来表示(图形一般比包围他的周围密度高)。空间与体量成为一对的情况,就这样发生于各个阶段。这里想到了文丘里的说明:“所谓建筑,就是在内部与外部相遇处产生的。”体量也是同样,墙壁限定空间就是事实。墙壁是有体量和空间这些比较抽象的观念所决定的,实际上却是建筑的现实具体要素。不同的主阶段为了相互表达,往往具有类似的形式特征。这样,某个阶段表达另一个阶段,可用“结构的类似性”为手段而达到为了说明同型,必须提一下原型。从前面所述可知,形式与内容的对应是世界的必然特征。关于总体体验相互依存的这两方面,无论任何形式,再容纳内容的可能性方面也是有限的。所以,原型仍是一个现实。不过应当指出,不必为了他而导入“集团潜在意识”的观点,或是研究大脑作用的过程。基本图示并不是特殊的全体,不如说是有一般的各种关系所成立的。这一基本图示一面经常构成新的组合,一面又得到不断改变的解释。基本结构与总体状况之间的紧张,如用吉迪恩的话来说那就是:生命乃“恒常性与变革性”的双方。

存在空间的场由它对应的建筑空间的场来表现。各不同阶段的场若相互作用,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总体,它包含着不同阶段的不同结构,可以推断,他们相互作用的作用力强度也不同。在古希腊的总体布置规划中,如象在德尔菲看到的,景观阶段主要依靠可盈建筑场所这一意义的某种选择所决定的。城市阶段以及建筑群的构成是遵从闭合性与近接性原理,作为拓扑学关系而结构化,但建筑物则被几何化并慎重地分段化。希腊时期的城市普列安尼就是在山坡上营建地带与山顶上卫城这二元要素统一了景观结构。从他的城市阶段,可看出是根据拓扑学关系确定的边界,它的构成是几何学的方格子体系。结构的多样化表现在各个建筑物阶段。这就是:拓扑学构成的封闭式私人住宅、几何式方格子体系的街道网、对称组织的剧场机身庙等。这里体现出,随着对象从个人性、公共性到文化性,其精确度在逐渐增大。从迪奥克拉西皇帝营建的斯普利特大宫殿可看到古罗马时代的营建方式,由面海对称布置柱廊体现出城市阶段与景观阶段的基本相互作用;宇宙阶段由决定方位四基点的两条垂直街道所体现——它把城市分割成四个分区。城市阶段高度的形式化,有几何形式统一,其中也包含着神庙、灵庙这样较独立的建筑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所有建筑物均基于同一单纯的几何单位,一方面试图发挥各阶段更进一步的相互作用。因此,所有阶段均可看到同一的结构,就连大自然也成了被赋予几何形体的形式化庭院。

通过阅读诺尔格·舒尔兹的《存在·空间·建筑》,最深的感受就是建筑空间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亲身感悟上。在这的需要重申也值得重申的就是:所谓建筑空间,可以说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存在空间”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他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满足生活而发达的图示。建筑常常体现出要改善人的各种条件的愿望。也就是说,人的存在空间是由环境的具体结构所决定的,但这里人的要求和愿望却引起了反馈。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这样反复的过程,亦即真正的相互作用。“建筑空间”是具体的、物理的看到这一过程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存在空间是构成人在世界内存在的心理结构之一,建筑空间也可以说是他的心里对应。舒尔兹本人受海德格尔的影响甚深,从存在主义到建筑现象学,牵着暧昧不清的关系,符号学、语言学、现象学、心理学,都为空间的认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其中的心理学,在物质告诉发展的今天,无疑成为了最值得研究的方面。

我们自身对建筑空间有些什么要求呢?首先,要求为确立同一性而提供丰富可能性的结构必须能形象化。伟大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尽管该作品可进行各种解释,但不能失去作为作品的同一性。相反的,“混乱的形体”所得到的种种“解释”只不过是偶然性的,它随时可能会消失。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即使存在多义的,复合的结构化建筑空间中,也从移动性或瓦解这样的致命观点中解放出来。“多样统一”的观点绝不是什么新东西。所以建筑师的任务就是采取把人持有的形象或者理想具体化的方式,帮助找到一个人存在的基地。

“家庭”、“城市”、“国家”的概念仍然有效。这些概念给予新的“开敞”环境一个结构,我们可能成为世界市民。世界市民在总体性上掌握自己的场所,但该场所若被看成是构成更概括性背景一部分的一个要素,那么其它一切则成为他自身存在空间的连续延长。个人对总体性能做到的贡献,就是保护给予自己的场所,并把它分段化。海德格尔说:“人是在可为之而死地救济大抵的限度内居住的„„”。人如果要做出真正的贡献,首先必须进行建设。正如文章最后所说的,我们还应当听从圣克丘派利的箴言:“但是,我是城市的建设者„„我拴住了出发的商队。它只是风中的种子„„我抗住风,把种子埋在地下”。

第三篇:以空间为导向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思考

以空间为导向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思考

张静,2012年12月8-9号

《建筑设计基础》是学习建筑学专业的一年级新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基础是整个建筑学科的奠基石,不仅肩负着对建筑学初学者启蒙教育的责任,对建筑师未来的职业生涯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院进入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建筑学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出身,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相对比较强而空间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及艺术感知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我们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基础训练以外,更要将空间的理念渗透到基础教学的各个层面,形成以空间为导向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并不断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推陈出新。

一、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1、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效率不高,学生掌握的情况不理想

很多学生到大二甚至到大三空间思维能力依然薄弱,表现在方案设计中的建筑空间关系十分混乱。

2、学生普遍使用简单机械的平面加立面的建筑设计方法

很多同学把平面画好以后,采用拼凑的方法设计立面及空间

3、教学缺乏互动,一部分同学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

一部分同学对空间设计缺乏激情,抱着应付作业的态度

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国内外的现状

1、国内现状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我国各建筑院校的建筑教育中一直占较重要的位置,历来也是各建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针对该课程进行的改革,有的进行局部调整,有的全面更新,各有特色,对该课程的关注度也日益强烈。比如:清华大学适当减少了传统表现技法的训练,增加了设计的比重,强调空间体验和造型设计的结合,提倡模型制作。

2、国外现状

国外在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中把 “空间设计” 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走出了包豪斯强调纯形式设计的误区。采用问题型的题目设置,使学生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在动手和动脑的实际操作中享受到做建筑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起了良好的空间设计观。

三、结合我院实际推行建构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外围条件分析

1、信息来源渠道广泛

现代社会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学生除了运用传统的书本获取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获取知识的广度与一线高校相差无几。

2、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我院举办的“建构设计大赛”为我们实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主体条件分析 2-

1、学生适应性分析

通过之前教授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过程中的观察,我认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很多学生本身也很渴望自己在学好建筑设计基础的前提下,空间思维能力也得到加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实行以空间为导向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是可行的。

2、教师的适应性分析

我院的蔡华、陈伟老师常时间工作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一线,对整个教学体系了解比较深刻,并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新近老师也陆续参与到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总之,不管是从外围条件还是主体条件上看,我们都具备了推行建构教学的可行性。

四、在我院实际推行建构教学的工作路径

1、明确新时期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建筑教育强调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关注建筑与生态环境、有较高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建筑人才的认识逐步得到认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更广泛的内容。

1、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思维为重点,加强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1-

2、帮助学生了解以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学的基本内涵。

3、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4、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知识;初步的建筑概念和理论(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筑平立剖面的含义和规范表达,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中西方建筑发展的总体背景知识等)。

5、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能力:建筑识图与制图,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和交流等。

6、启发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2、目标驱动我们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本着以学为主、个性教学以及创造能力培养的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空间的创新能力。课程内容体系可归纳为三部分的内容,以培养不同的能力:第一,知识与理论体系,通过一定的理论介绍,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建筑形式美学、历史知识、空间理论、色彩知识和历史知识等基础理论。第二,建筑设计的技能,通过一定的绘图训练、空间训练和模型表达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构图能力、动手能力、造型能力等。第三,设计意识,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结合建筑的基本特点,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意识、空间意识、理性意识等。教学内容体系简单归纳如下图:

3、课程安排

1、基础作业(仿宋字、徒手钢笔画练习、铅笔线条练习、墨线绘图练习、水彩渲染)

2、初看建筑(建筑与环境的认知、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大致脉络)3-

3、初识建筑(建筑实际测量)

4、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及空间构成 3-

5、解读建筑(建筑名作赏析)3-

6、初步设计——小品建筑设计

7、小建筑设计——茶室、别墅、幼儿园设计等

在整体课程的框架中,突出强调“空间建构”的概念,加强理论课的跟进(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史纲)并将最新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比如:生态建筑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建构设计理论的科研跟进,拓宽对课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走在时代的前列。

4、应注意的问题

a、做到突破课程界限

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以在新学知识中强化,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突破不同课程的界限,使各门基础课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b、加强实践体验

加大模型制作的力度,强化空间构建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建筑从感性认识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

c、要让学生爱上建筑学

我们可以采用定期邀请知名建筑设计师做专业方面的相关讲座的做法,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专业,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d、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对建筑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分析”

最后:

我们应当看到,建筑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的对象整体素质各有不同,社会在不断发展,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教学的设置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体系。一个僵化的教学体系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改革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因为教学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它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自我调增完善的过程。

第四篇:以什么方式普法

以什么方式普法

2013-10-28 第01版:国家大局 作者:封丽霞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816

普法,即普及法律知识的活动,以一种政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了近30年。从1985年起,我们有了“一五普法”“二五普法”直至当前的“六五”普法。在“送法下乡”“送法进村”以及“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社区”的豪言壮语之下,普法行动开展得声势浩大,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农村,遇有法制宣传日时,常常会看到法律知识“流动宣传车”走村串户,随车带的高音喇叭不辞辛苦、重复播放着法律条文的录音。农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周围,似懂非懂地聆听这类似于“上级命令”似的法律宣讲。此时的普法,与其说是普及法律知识,倒不如说是带有浓厚“威慑”“恐吓”色彩的公开“说教”和“训话”。

在城市,我们经常看到的普法场面是,在人流攒动的闹市区,“普法办”的同志挂上“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等印有类似标语的横幅。为了制造声势,可能还会悬挂几个彩色气球、锣鼓喧天、放个鞭炮什么的。通常还要摆上一溜桌子,法律工作者们坐在桌旁静候路人来咨询。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站在路边,向来往的行人分发印有法律知识的花花绿绿的传单、手册,或是一些法律法规的单行本。这种“摆摊设点”式普法,尽管看上去比“高音喇叭式”普法显得文雅、温和一些,但给人的感觉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几十年如一日的普法方式。普法轰轰烈烈搞了这么多年,要想真正有成效,务必要思考如下问题:“普法”应该普什么“法”?应该向“谁”普法?普法的价值目标和功能定位是什么?我们要采取哪些科学有效的方式?

“普法”应该“普”什么呢?现实当中,我们向百姓普及的法律知识是“泛化”的,输出方式是灌输、填鸭式的。老百姓是“被”普法了,而普法者大多是为了普法而普法,只在意过程而不太考虑其实际效果。所以,面对高音喇叭放出的惊天动地的法律宣讲,很多农民的表情是麻木的;面对铺天盖地的法律传单,路人的眼神常常是漠然的。普法,应关注受众的主体需求和自主选择。唯此,法律知识才能转化为具体法律行为,才能深植人心。

真正需要普法的人到底是“谁”?显然,我们一直是把普通百姓作为普法的对象。强调普法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帮助他们养成学法用法的好习惯。这里,实际上存在一个普法对象的“误区”。依据现代法治的内涵要求,执掌国家公权力的各级执法者、司法者应是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如果他们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危害远远甚于普通民众不知法、不守法所带来的后果。

在普法的目标定位上,我们亦不能将之简单等同于法律知识的普及,更紧要的是增强公民对法治精神的感悟和体认,是教化公民养成一种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认同法律价值的生活方式。民众对于法律的信任与尊重,远比知法懂法更重要。法律知识的获得并不难,难的是法治信仰的养成。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同理,普法也应以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为依归。

如果社会成员缺乏对法律应有的尊重和信仰,那么学法、知法、懂法不仅无助于他们实际遵守法律,反而可能增添其规避法律的知识和能力。现实当中,有些群众对法律了如指掌,但法律实用主义、机会主义盛行。他们只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依据,而对有关自己责任义务的法律规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熟谙全部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即使是专门的法律职业者,他也可能只对他工作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比较熟悉和精通。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许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遇有纠纷争端时,学会去找律师或其他法律职业者咨询、请教,而并不要求他本人去掌握具体法律知识。就像一个人生病了,他只要去看医生就行了,而并不要求他成为精通医学的医生。

法治观念和知识的普及,其实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普法,应渗透于生活的各个细节,应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隐性教育”,一种日常化、生活化的,融家庭、学校、社会于一体的全方位教化。

真正有效的普法,是通过公民亲身体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所观察的法律实践得来。“行胜于言”,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其实就是最好的普法素材。一个经典案例可以增添民众对于司法的信心、树立法治的权威,甚至可以影响几代人对法律的认知和态度。一次公正的司法审判所起的普法效果甚至要比背一百遍法律条文的作用还要大。这就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深刻意蕴。一个公平正义的执法或司法行为,其实就是最具感染力、说服力、最深入人心的一次普法。

第五篇: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方式

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

填 表 说 明

1、填写时使用黑色、蓝色墨水笔,字体工整;;

3、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地址栏,属于个人的,填写实际居住的地址;属于单位的,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上签注的地址;

4、申请方式栏,属于由机动车所有人委托代理单位或者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除在“”中划“√”外,还应当在下划线处填写代理单位或者代理人的全称;

5、机动车所有人的签字/盖章栏,属于个人的,由机动车所有人签字,属于单位的,盖单位公章;

6、代理人栏,属于个人代理的,填写代理人的姓名、住所地址、身份证明名称、号码,在代理人栏内签名,不必填写经办人姓名等项目;属于单位代理的,应填写代理人栏的所有内容,代理单位应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应签字。

下载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

    浅谈“以学定教”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浅谈“以学定教”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都在积极探索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向,努力探究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能。近年来,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

    小额典当的方式思考

    何为小额典当?目前,典当行业中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观念。在金额方面,有的参照银行标准,将20万以下定义为小额;有的将10万为界限,10万以下为小额,还有的将小额定义为5万以下,等等。在典......

    发展方式转变之思考

    县域发展方式转变之思考 株洲市副厅级干部攸县县委书记邝邹飞 推进“四化两型”,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和现实的难题。攸县以资源采掘......

    城市管理创新方式的思考

    城市管理创新方式的思考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推进长效管理是城市管理部门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深化依法行政的新形势......

    对教学方式的思考

    对教学方式的思考结合《政治生活》教学,谈我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以往的教学中,我惯用的教学方式是授导型教学方式;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 1、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和多......

    公司运行存在问题,整改方式

    存在的问题: 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对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自查。从自查情况看,我公司自从实施《集团XXX文件》以来,没有违反规范津贴补贴各项规定,做到应归并的项目一律归......

    深圳流动人口空间治理的思考

    深 圳 流 动 人 口 空 间 治 理 的 思 考2009-11-05 10:05:16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03日 深圳发展的奇迹是世界瞩目的。国家的开放政策、临海临香港的土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