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6:1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摘要]

市场营销课程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课程教学需要体现专业性、技能型和实践性的特点。本文根据结合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试图探讨创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旨在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一、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主流。在当今教育界提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形势下,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因为资金的不足,难以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只能在黑板、粉笔加彩图演示的传统模式中进行。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解、分析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学生被动地理解,看案例,无法通过多媒体感受市场营销中对商战案例的实际体验。因此,面对着单调、枯燥、被动的教学模式,基础普遍较弱的高职学生无疑对这些市场营销的枯燥理论提不起兴趣,从而使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的本质特征无法实现。

(二)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的教育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塑造和完善教育职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既要求教师有深厚而广阔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视野,又要求教师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有调查显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任市场营销教师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学校内真正称得上学术带头人的教师年龄大多在55岁以上,能够担任学术带头人的教师少之又少。并且,由于许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从而无暇关心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提高,较少思考教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许多教师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时,依旧采取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三)缺少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推广需要发展的良好环境,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拥有市场营销课程专用实验室的院校还属于少数,而在当前的专业实验室中,要么设备和软件配置落后,要么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形同虚设。即便是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和教学环境,由于信息技术支持需要付出较多的运行费用、损耗等形式的成本,再加上学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渠道,按照企业的专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所需的交互式信息基础尚不具备,因此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化。

二、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一)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体参与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参与型教学就是指使处于被动接受方的学生主体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这种主体参与的行为可以使被动的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意识的吸收知识。主观意识的积极、主动地意识行为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生理上的记忆结构产生影响。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发展也是由于处于新的历史阶段下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对于市场营销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就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来说,我们多年来都是以反复的讲基本概念、强制式的记忆基本原理、大量的做课本上习题等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是以应试为目的,并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教师不能很好的把原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教学中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目的、目标、趋势以及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意义来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基本原理的能力,也就是在实践中运用基本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对现在的教学模式、方法、体制提出了挑战。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提出从理论上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对参与型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很多很好的教学方法都是属于参与型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具有可实践性的,作为一种改变教师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学习需求、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基于信息支持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首先要构建完善的交互式信息交流平台,为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打好基础。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是构建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框架的重要基础,该项工作的目标主要是应当保证该信息交流平台的软硬件配置,同时还应当保障网络交流的渠道通畅。前者要求高职院校重视对市场营销课程实验室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而后者则需要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同时建立企业项目和对市场营销课程具体要求的数据管理体系,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其具体内容包括:其一,进行前期的合理规划,明确信息平台建立的目的和主要想要实现的功能;其二,系统构建过程中要及时对软件功能检查并进行测试,防止出现系统不兼容以及其他情况的发生;其三,注重教学内容与对象的多元化,设置不同的信息交流与处理模块,全方位优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条件。

其次,以具体项目为核心,构建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模块。在技术有力支持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教师应通过对市场营销课程要求的深入分析,按照各自所需的核心技能划分具体的项目种类,并以此为基础,按照岗位要求、具体内容和实施的难易程度进行筛选和划分,以项目为核心,形成相应的实践模块。这些模块建立的主要依据应当是市场营销课程活动中的具体活动环节,根据各个模块的具体特点,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课程与训练内容。

第三,以实践模块为基础,打造完善的市场营销课程与训练内容。在确定实践模块的基础之上,按照市场营销课程的实际流程,打造相应的市场营销课程课程和训练内容。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3项:其一,是对实际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分析,对市场营销课程领域、主要内容和所需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研究,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案例化处理,构建贴近于实际的学习情境。其二,是明晰工作任务的具体轮廓,明确训练内容与市场营销课程活动的现实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任务说明等形式将这些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其三,实训项目的课程设置应当尽可能的参照工作过程顺序排列,特别是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项目向复合项目的设置,强调项目教学的整体性。

(三)积极引入“项目驱动”型市场营销教学模式。首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是指以活动任务或项目为驱动力,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纵物件或是项目执行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从体验中学习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过去这种模式多被用于理工科类学生的实验操作环节,很少被引入经管类的课程。实际上,经管类的一些课题同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通过情景模拟,能够使得学生进入角色,更早地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从而避免知行脱离的情况,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也更符合现代用人单位的需要。其次,“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共同点,都是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现有的实践教学往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完后,才进行实践活动。而“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模拟实践,结合教师教学中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组建团队,自主选择项目进行模型实践。教师则在实践中扮演引导者和教练的角色,先是将理论知识系统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活动;然后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教授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对各组项目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并组织讨论,总结成败得失,最终将其变成一个个的案例库。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教师就能清楚明白对于学生而言,相关课程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在哪里,从而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第三,“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运作流程主要是:“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依据课程各个环节,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用实时学习的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中的遇到的问题,又反过来推动对理论的深入研究,两者相互促进,互相推动。

最后,基于主体间性的“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大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较之学生被动听课记笔记的传统课堂教学,其实践意义丰富。为此,一是要增进师生交流、调动双方积极性、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针对性。二是要让学生在此交互过程中真正自由独立、行知合一,“体验学习”实践创新。三是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实践性人才。参考文献

[1]唐小娜.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121-122.[2]宫萍.高职高专主体参与型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18.[3]万国海.高职电子商务课程在信息支持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学之友,2010(3):123-124.

第二篇: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的思考-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营销基本原理、分析营销机会、设计营销战略及运用营销组合策略的能力为教学目的,对培养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的高素质、综合性和创造性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专业基础素养有待提升

在现有高校教学中,市场营销学课程通常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或者其他非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在大学前三个学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管是何种专业何时开设该课程,大部分学生对于企业及企业管理缺乏基本认识,而且难以将管理学、经济学这些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与市场营销学在学习过程中融汇贯通,缺乏对营销知识深入理解的能力。同时,现在有些专业由于教学计划和学分的调整,把市场营销学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就更难以理解营销的基础理论,更谈不上案例分析与实际运用。一些非管理类学生对市场营销学的理解片面,认为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和未来工作作用不大。此外,很多学生在由高中转向大学学习时,仍然习惯死记硬背、教师推动为主的方式,自学和自主思维能力较差,这也很难适应市场营销学以开放性思维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

2.专业能力培养重点不突出、教学目标不明确

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建立营销系统性思维和理论基础;作为工商管理学科其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貌,以及营销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职能间的联系;而作为非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则主要为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辅助其本专业。不同专业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有不同的诉求,不能以一概全。而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一套教材、教案、课件面对所有学生。导致管理类专业学生感觉理论浅显和重复,而其它专业学生却觉得很难理解有关知识要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满意度不高。这样既无法体现市场营销学的重要性,也无法因材、因专业施教。同时,调查显示,市场营销专业的用人单位均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这五种专业技能有很高的期望和迫切的需求,但在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内容的突出。

3.以传统教材与教学方式为主

虽然当前不少高校都已经设计有辅助性的校内实验课程,但是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为主。主要表现在:一是所用教材内容体系相对比较传统,虽然在理论构架上相对完善,但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以传统教材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强调概念、注重理论,而对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不够重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传授轻亲身体验的偏向。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同时,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特色的营销环境,以及企业的营销管理实践与行为特征。关于技能训练、分析管理能力提高的实践环节比较少,学生在理论理解与实践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二是讲授方式上,虽然大多采用以PPT课件为主的形式,但是一般仍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理论架构,按章索骥,“填鸭式”教育痕迹严重。

4.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效果有待提高

市场营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应用性学科,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而目前大多数学校所使用的市场营销教材比较陈旧,不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虽然为了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和师生之间的教

学互动,很多高校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部分学校还开设了网上辅助教学课程,以期通过PPT、FLASH和视频等文字、声音和影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授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与专业教师进行网络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PPT等形式的课件难以帮助学生在每堂课上形成直观的理论联系,更多表现为对单页课件内容的简单记忆,无法形成对理论的系统认识,也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理论框架。同时,网络辅助课程设计上也与一般课堂授课基本无异,形式设计落后,内容更新缓慢,教师与学生的网络联系基本流于形式,难以起到预期的辅助学习、课后思考和训练以及师生互动的作用。

二、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设置合理化,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基础素养

不同专业应根据自身专业特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除了考虑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可能及能力要求外,也要注意作为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以及开设的时间。考虑到专业的就业倾向,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市场营销学课程与自身专业及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通过课程设置和时间的合理化,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便于其理解营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此外,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应请专业教师介绍专业特点、各门课程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大学中学习等,让学生对专业以及专业学习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也通过学习方法和手段的介绍引导学生从高中依赖性学习向大学自主性学习转化。

2.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专业学习诉求明确教学目标

目前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一般管理类专业采用专业课形式,非管理类专业采用选修的形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应根据专业课和选修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学时的不同,选择内容丰富程度、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设计针对性的教案和教学课件。专业课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起市场营销学的整体理论框架,通过关键理论的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形成学生对组织营销管理的系统性认识。通过理论前沿的介绍和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学习,并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这五种专业技能侧重培养。结合不同专业探讨营销与其专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对市场营销形成初步认识,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市场营销学对其专业的影响。

3.改良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使用现有传统经典教材的同时,采用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材的编写与更新,结合现在在高校普遍开展的ERP实习,提供学生运用理论的机会。同时也要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进行改良,借鉴和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

(1)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模拟教学的一种,通过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营销人才的教学方法。模拟试验指导书,让学生在熟悉知识点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从而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

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4)实训和模拟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调查报告一般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评价工作。

(5)建立学生辅助教学小组。当前许多学生尤其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并不满足于教师单向的课堂传授,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介入到教学过程中形成生动的、互动的教与学。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组织不同知识点的学习和辅助教学团队。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增加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师的授课素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明确教学目标、引入和运用新的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以合理性、可行性原则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教学手段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篇: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入手,对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重视高等数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研究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材的编写。期望能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应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以更好地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等数学;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类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层次,是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产生的一种办学模式。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后继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专业与高等数学的结合更加广泛和深入,数学的思维品质在人才综合素质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及数学应用能力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在这种转变下,如何创新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如何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是高职高专院校数学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入手,探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

从学生方面来看,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能听懂课,能熟练地解数学题,但不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仅把高等数学课当做纯粹的一门基础课,考试过关、拿得学分,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更不知道高等数学与自己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近几年,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造成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不高,甚至有不少学生有抵触情绪。

从教师方面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学教师大都是数学专业毕业,有着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研究能力,过去从事数学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习惯于学科式教学,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必要的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知识,授课时往往从纯粹的数学专业的角度讲授,不能用与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案例作为教学的背景或实例。高数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各专业课教师只是在需要用到数学的地方才会去引用某些公式或结论。使得学生学习的高数知识和专业知识始终处于分离状态,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高数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很难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

从教材建设方面来看,纵观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材,基本上都是普通本科教材基础上压缩,删减而来。还是沿用原有的学科理论体系,理论部分基本面面俱到,仅仅降低了深度与难度,重理论,轻实践,只强调高等数学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与其他专业学科的相互渗透,没有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缺乏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更谈不上很好地与高职高专专业相结合,应用数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了。这就造成了教材本身与高职高专各专业的联系不紧密,学生体会不出高等数学对专业的影响,感觉不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也就使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

二、高等数学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构思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广泛征求了各专业负责人、专业任课教师和各专业学生的意见,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中的不足,结合本院教学的实际需求,开展《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使《高等数学》课程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教师是教学改革一线的具体操作者,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人,其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成败。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教学首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育与普通高校的高等数学教育区别开来,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育不应过多地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重视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完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供就业上岗后满足岗位职责所需的数学基础。

(二)结合专业需求,确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为了完成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的需要,进行了专业建设和调整,加强了课程建设与改革。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许多专业参照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并且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许多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担任高等数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到相应的专业教研室进行调研,在对相应专业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构建必须够用的高等数学新框架,打破高等数学的固有系统,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整合。将那些支撑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讲深、讲透,而将那些与该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在不影响高等数学课程连续性的情况下则可以删去不讲,充分体现基础课程够用为度的原则。例如,经济类专业可以不讲空间向量的知识,而土木类专业则对空间向量的知识有较强的需求。再如,土木工程、机械类的专业对曲线的凹凸、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及变力作功、液体的压力等知识点有较高的要求,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与这些问题很少接触,因此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学习这些内容,而应把重点放在与今后工作中天天都要接触的单利、复利,最小投入、最大收益、最佳方案等知识上。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灵活选用教学内容,强调高等数学为专业知识学习服务,促使高等数学与相关专业有机的结合。

(三)编写合适教材,促进高等数学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教材建设是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教材是落实教育思想,实施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细化,是教学过程的“脚本”,也是教学方法的载体。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教学双方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确定后,教材建设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淡化理论的完整性、严密性,注重数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淡化数学的逻辑论证,繁杂的计算过程,强化数学的几何说明,重视直观,形象的理解。在体现上述特色的基础上,我们本着结合专业内容,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体现“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大胆尝试了对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改革,采用案例驱动模式,以淡化理论,突出应用为主线,与省内几所高职院校一起共同编写了《高等数学》(经管类)和《高等数学》教材,这两本教材分别于2008年8月与2010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采用专业或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引例,提出问题,引出数学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然后精选例题和习题,尽量多地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的案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数学的应用与实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例如,在介绍导数概念时,除采用传统的路程关于时间的变化率——速度作为引例之外,还选择了产品总成本关于产量的变化率——边际成本,非恒定电流量关于时间的变化率——电流强度等作为引例、例题或习题,以方便不同专业的需要。用学生将要大量接触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例导出概念,能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拓宽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将专业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数学与专业结合的重要步骤。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与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1、突出“启发”式教学,善用“对比”法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做文章,既充分利用高等数学特有的逻辑性,又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启发、组织和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使学生学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教师还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高等数学的各种矛盾(如:数与形、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等)做文章,采用对比法教学。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对比、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公式间的对比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牢固掌握知识。

2、淡化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数学案例教学法。高等数学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由于其概念的抽象性、理论的复杂性,思想的深刻性,往往困难很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尽量运用猜想、画图、类比等直观性教学法,精心选取并设计与专业实际或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典型案例,使其直观化、简单化、生动化。例如,在给公路专业学生讲解极限概念时,除了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外,还可以给出如下案例:在铺设路面时,将130C左右的沥青摊铺在环境温度为30C的路基上,沥青的温度将会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温度会越来接近环境温度30C,通过对这个专业案例的分析,引出极限的概念。通过这样一个生动的专业技术案例,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避免了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增强高等数学与专业的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文字、图形等信息的传输与处理,它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便于立体图形或动态图形的展示,更有利于将专业知识与高等数学有机的结合。例如,在讲解二次曲面、二元函数微积分时,教师在黑板上作图费时、费力,且不易将图形作的准确。通过多媒体对图形进行分析演示,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学生极易接受,同时将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传统的板书教学条理性强,计算和推理过程清晰,与学生互动性比较灵活。因此,必须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使高等数学为专业服务,提高教学效果。

(五)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应用的专题,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建模。例如,对汽车保险专业的学生,可设计汽车保险

000费额度的确定的模型;对物流专业的学生,可设计多商品的配送问题的模型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求解方法,没有指定的参考书,没有规定的数学工具与手段,所以,从数学模型建立初始就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刻苦研究,亲身体验一下数学的发现与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对数学建模全过程的参与尝试,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专业学科的联系,增强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数学建模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又使学生有了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结语

高等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需要教师们长期摸索、不懈努力并进行实践的艰巨任务。它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原来的不适应现阶段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跟踪数学发展前沿,并将数学的最新发展适时引入到教学之中;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的改革。我们应围绕高数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宗旨,将高等数学与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专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树禾,数学思想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2] 朱懿心,高职高专教师必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 张 博,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四篇:浅谈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思考

浅谈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思考论文关键词:非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市场营销》课程在高职非营销专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开设,然而如何讲好高职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课也就咸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见解。

0 引言

<市场营销>是一门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开得十分普遍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既精通专业又懂经营的人才,因此《市场营销)课程不再局限于营销专业开设,也列入了非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在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讲好在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授课对象。明确教学目的我们知道,高职以培养生产一线的职业人为己任,高职毕业生基本上不会从事理论研究,因此,实用是高职教学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市场营销主要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因此”学以致用”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

其次,非营销专业中市场营销课程性质往往定位在选修课,课时不足与教材不合适是常见问题,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也有欠缺,没有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知识做铺垫。因此,在非营销专业教学中秉着够用的原则,以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为教学目的:通过营销环境分析与营销策略组合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产品策略、促销策略以及营销发展历

程来强化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分销渠道和新产品开发等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营销战略、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塑造学生诚信品性和浓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

考虑到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是以“实用和够用“的目的,大多定位在选修课,学时安排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如下:第一章认识市场营销;第二章营销环境;第三章消费市场和产业市场;第四章市场调研;第五章营销战略:第六章产品策略;第七章定价策略;第八章渠道策略;第九章促销策略;第十章营销策略组合。授课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分配学时,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例如:面对物流专业,则渠道策略是重点,可以引入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将顾客让渡价值与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的类比,结合供应链管理讲述分销渠道,在巩固专业知识中理解掌握新知识;面对工商管理专业,则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组合是重点,强化战略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营销策略组合在管理中的应用;面对财务管理专业,则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是重点,不同于有形资产,客户和品牌也是企业的资产,让其理解品牌价值的含义、客户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意义及成本在产品定价中的角色:面对商务英语专业,则营销环境和促销策略是重点,通过分析营销环境增强他们的市场应变性,促销策略灵活运用提高他们谈判技巧等。总之,只有寻找与专业的结合点,才能突出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好理解,易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理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应该改变传统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

法,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通过在非营销专业中讲授市场营销课程的体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从1910年开始,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从法学教育领域移到工商管理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案例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实践性,案例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理论讲解中辅助案例;二是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实践证明,后者效果优于前者,因为高职学生对理论有种厌倦的心理,未来得及引用案例来巩固理论时,学生早已困倦在枯燥的理论中,因此在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能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最大化集中。当然讲授过程中灵活运用小案例与大案例穿插,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热点讨论法

“新”、“广”、“实”是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用时事和身边事即热点问题,找准营销理论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一方面由于是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在讲述了解营销环境时,可以引入"2010年轰动全球的丰田车召回事件”,让学生运用营销环境的知识去分析这次丰E]--十年来遇到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机对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可以引入我国频频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让学生分析理解政治法律环境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供需方的决策;在讲述公共关系时可以利用“青海玉树赈灾晚会上企业捐款行为”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总之,热点讨论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切体验市场营销知识的实用性。

3.3 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过去教学都是“黑板+粉笔”,如今发展到了“投影+鼠标”。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图文音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孔子云:“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可见多媒体教学从视觉上比黑板教学占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像教学内容比简单的口头讲述效果要好得多。如:在讲广告时,与其口头上有声有色地叙述一则广告远不如用多媒体播放这则广告来得生动。在相关章节结束后,可以播放与市场营销课程相关的视频来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营销战略后可以播放《财富人生——牛根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销战略与企业成功的意义;在渠道战略后可以播放《赢在中国——哇哈哈》,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销渠道的重要性。总之,视频材料具有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强,学生观看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可供学生一目了然地学习和借鉴。

3.4 实践教学法

市场营销是即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的一门课程。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堂实践可以在课堂上情景模拟,鼓励学生扮演营销活动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心临其景,从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及操作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自我介绍”的环节,让学生运用营销知识学会推销自己,效果颠好。课外实践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二课堂,一方面“请进来”,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座:另一方面“走出去”,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给企业派发传单、帮助企业策划促销活动、参与市场调研、深入企业门店实习等。

参考文献:

[1]郭鹏,浅议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J],湖南财经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2]池峰,在非市场营销专业讲授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几点体会[J],时代教育2008,5.[3]盂之光,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之我见[J]中国电力教育2008,1.[4]张莹,信息技术与市场营销教学整合的效果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9

第五篇:浅谈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思考

浅谈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思考

论文关键词:非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市场营销》课程在高职非营销专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开设,然而如何讲好高职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课也就咸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见解。

0 引言

<市场营销>是一门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开得十分普遍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既精通专业又懂经营的人才,因此《市场营销)课程不再局限于营销专业开设,也列入了非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在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讲好在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授课对象。明确教学目的我们知道,高职以培养生产一线的职业人为己任,高职毕业生基本上不会从事理论研究,因此,实用是高职教学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市场营销主要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因此”学以致用”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

其次,非营销专业中市场营销课程性质往往定位在选修课,课时不足与教材不合适是常见问题,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也有欠缺,没有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知识做铺垫。因此,在非营销专业教学中秉着够用的原则,以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为教学目的:通过营销环境分析与营销策略组合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产品策略、促销策略以及营销发展历程来强化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分销渠道和新产品开发等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营销战略、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塑造学生诚信品性和浓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

考虑到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是以“实用和够用“的目的,大多定位在选修课,学时安排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如下:第一章认识市场营销;第二章营销环境;第三章消费市场和产业市场;第四章市场调研;第五章营销战略:第六章产品策略;第七章定价策略;第八章渠道策略;第九章促销策略;第十章营销策略组合。授课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分配学时,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例如:面对物流专业,则渠道策略是重点,可以引入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将顾客让渡价值与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的类比,结合供应链管理讲述分销渠道,在巩固专业知识中理解掌握新知识;面对工商管理专业,则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组合是重点,强化战略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营销策略组合在管理中的应用;面对财务管理专业,则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是重点,不同于有形资产,客户和品牌也是企业的资产,让其理解品牌价值的含义、客户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意义及成本在产品定价中的角色:面对商务英语专业,则营销环境和促销策略是重点,通过分析营销环境增强他们的市场应变性,促销策略灵活运用提高他们谈判技巧等。总之,只有寻找与专业的结合点,才能突出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好理解,易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理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应该改变传统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通过在非营销专业中讲授市场营销课程的体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从1910年开始,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从法学教育领域移到工商管理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案例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实践性,案例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理论讲解中辅助案例;二是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实践证明,后者效果优于前者,因为高职学生对理论有种厌倦的心理,未来得及引用案例来巩固理论时,学生早已困倦在枯燥的理论中,因此在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能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最大化集中。当然讲授过程中灵活运用小案例与大案例穿插,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2 热点讨论法

“新”、“广”、“实”是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用时事和身边事即热点问题,找准营销理论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一方面由于是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在讲述了解营销环境时,可以引入"2010年轰动全球的丰田车召回事件”,让学生运用营销环境的知识去分析这次丰E]--十年来遇到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机对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可以引入我国频频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让学生分析理解政治法律环境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供需方的决策;在讲述公共关系时可以利用“青海玉树赈灾晚会上企业捐款行为”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总之,热点讨论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切体验市场营销知识的实用性。

3.3 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过去教学都是“黑板+粉笔”,如今发展到了“投影+鼠标”。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图文音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孔子云:“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可见多媒体教学从视觉上比黑板教学占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像教学内容比简单的口头讲述效果要好得多。如:在讲广告时,与其口头上有声有色地叙述一则广告远不如用多媒体播放这则广告来得生动。在相关章节结束后,可以播放与市场营销课程相关的视频来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营销战略后可以播放《财富人生——牛根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销战略与企业成功的意义;在渠道战略后可以播放《赢在中国——哇哈哈》,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销渠道的重要性。总之,视频材料具有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强,学生观看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可供学生一目了然地学习和借鉴。

3.4 实践教学法

市场营销是即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的一门课程。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堂实践可以在课堂上情景模拟,鼓励学生扮演营销活动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心临其景,从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及操作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自我介绍”的环节,让学生运用营销知识学会推销自己,效果颠好。课外实践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二课堂,一方面“请进来”,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座:另一方面“走出去”,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给企业派发传单、帮助企业策划促销活动、参与市场调研、深入企业门店实习等。

参考文献:

[1]郭鹏,浅议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2]池峰,在非市场营销专业讲授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几点体会[J],时代教育2008,5.[3]盂之光,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之我见[J]中国电力教育2008,1.[4]张莹,信息技术与市场营销教学整合的效果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9

下载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