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我国社会保险事业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22:3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忧保—我国社会保险事业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忧保—我国社会保险事业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一篇:无忧保—我国社会保险事业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为重点,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管理服务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杰出成就。

一、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一)养老保险制度

1.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全面部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积极推进此项改革工作,制定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办发〔2015〕18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等配套文件,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各地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2016年末全国参保人数达到3666万人。

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省级统筹,为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奠定了基础。各地继续巩固省级统筹,通过进一步加大基金调剂力度,强化内控制度建设,规范经办流程和业务规程,实行数据省级集中,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增强了确保发放的能力,促进了政策的统一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3.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实现全覆盖。2014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到2015年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基本完成两项制度的整合,实现了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

4.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及时跟进,打通制度衔接的“梗阻”。在贯彻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国办发〔2009〕66号)解决城镇企业职工跨省流动就业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2014年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14〕17号),解决了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两大制度的衔接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6年印发《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人社部规〔2016〕5号),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相关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2017年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规〔2017〕1号),解决了职工在机关事业和企业之间流动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至此,基本形成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体系。

5.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鼓励社会团体等建立企业年金的政策,并下发《关于印发企业年金计划管理合同指引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92号)、《企业年金数据交换规范》(GB/T29424-2012)等文件,加强对企业年金方案备案工作的指导,规范基金管理和市场秩序。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制定了《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16〕92号)及《职业年金计划备案和编码规则》(人社厅发〔2016〕168号)、《职业年金计划管理合同指引》(人社厅发〔2016〕169号)、《职业年金基金管理运营流程规范》(人社厅发〔2016〕170号)、《职业年金基金数据交换规范》(人社厅发〔2016〕171号)等配套文件。随着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作用渐显。

(二)医疗保险制度

1.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要求通过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目前,30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整合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统筹地区陆续出台方案并开始实施,基本医保制度公平性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特别是农村居民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2.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2012年开始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2015年,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国办发〔2015〕57号),所有地市启动实施,大病保险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2016年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完善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等困难人员实行精准施策,在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的通知》(民发〔2017〕12号),加强两项制度政策衔接和经办协作。

3.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更好地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权益,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选择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的社会保险制度,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及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保障。

4.保障范围逐步扩大。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23号),进一步扩大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范围。2016年启动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经过专家评审,2017年印发了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西药、中成药部分共收载药品2535个,较上版目录新增339个,增幅约15%,采用排除法规定了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中药饮片,同步评审确定了45个拟谈判药品。

5.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整体推进。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积极探索多种付费方式,目前,85%以上的统筹地区实施了医保付费总额控制,70%以上地区探索了按病种付费,还有地方探索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等支付方式,复合式的医保付费方式初步建立,医保控费作用进一步加强。

6.医疗服务监管不断加强。逐步扩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范围,到2016年底,全国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约14.49万家,定点零售药店24.85万家,基本满足了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需求。2015年,取消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资格行政审批,同步完善协议管理,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鼓励和引导公平竞争。2014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54号),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医疗行为监管,完善信息系统,全面推开医保智能监控,建立完善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审核功能,促进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7.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结算更为顺畅。落实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此基础上印发《关于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办法》(人社部发〔2015〕80号),从明确进城落户农民工参保政策、规范关系转移接续手续、保障关系转移接续中的有关权益、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和落实组织实施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2016年印发《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经办规程》(人社厅发〔2016〕94号),进一步完善了转移接续经办管理服务规定。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大力推进,目前30个省份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8个省份正式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启动跨省异地就医持卡结算。

(三)失业保险制度

1.制定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企业稳定职工队伍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的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76号),对在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中采取措施稳定职工队伍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岗补贴。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补贴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职工失业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发挥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稳定就业岗位的政策导向作用。2015年-2016年,全国向近54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64亿元,惠及职工6561万人。这项政策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提高了企业履行稳定就业岗位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岗位稳定和社会稳定。

2.降低失业保险费率。2015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4号),明确从2015年3月1日起,失业保险费率暂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降至2%,单位和个人缴费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2016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36号),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失业保险总费率在2015年已降低1个百分点基础上可以阶段性降至1%-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连续两次降费率,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低到1%-1.5%,减幅超过50%。截至2016年底,有22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失业保险费率为1.5%,10个省份失业保险费率为1%。两年累计减收失业保险费900亿元,为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2017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14号),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失业保险总费率为1.5%的省(区、市),可以将总费率降至1%,降低费率的期限执行至2018年4月30日。

(四)工伤保险制度

1.积极推进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取得显著成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维护好工伤风险较高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工伤保障权益,2014年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3号),针对建筑业生产经营和劳动用工特点,提出了工伤优先、项目参保、概算列支、一次提取、全员覆盖、前置约束等一系列创新举措。2015年,启动建筑业工伤保险专项扩面行动计划——“同舟计划”,实现建筑业从业人员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同时建立按项目参保和优先办理工伤保险的工作机制。截至2016年底,新开工项目参保率已达96%,建筑业参保人数1896万人,比上年增加612万人。

2.调整完善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降低工伤保险费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和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降低工伤保险费率的要求,根据“总体降低,细化分类,健全机制”的原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1号)和《关于做好工伤保险费率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72号),自2015年10月1日起,对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进行调整完善,降低工伤保险费率,进一步加强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调整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政策实施一年来,减少企业缴费130余亿元。

3.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和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配套规章和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继颁布实施了《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人社部令21号)、《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人社部令27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人社部发〔2016〕29号)、《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GB/T16180-2014)等规章和政策标准。加强依法行政,指导各地依法依规做好工伤认定工作。改进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各地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4.不断深化改革,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成效显著。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伤预防试点工作扩大到了30个省份的54个统筹地区,通过项目预算管理和政府采购的方式,充分发挥第三方社会经济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工伤预防宣传、培训等工作,对提高试点地区工伤保险的社会知晓率、增强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工伤风险防范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试点经验为研究起草《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推进工伤预防工作打下了基础。工伤康复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出台了《工伤保险职业康复操作规范》(试行)(人社部发〔2014〕88号)等规范性文件,标准进一步完善。2015年,按照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出台《区域性工伤康复示范平台标准(试行)》,遴选确定第一批4家区域性工伤康复示范平台,使工伤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工伤康复工作。

(五)生育保险制度

1.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机关、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及职工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一些地区还包括了灵活就业人员及农民工。规范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及标准,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方便参保职工就医。

2.降低生育保险费率。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减轻用人单位负担、提高基金使用效率,2015年印发《关于适当降低生育保险费率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0号),提出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支付能力超过9个月的统筹地区要将生育保险费率降低到不高于0.5%,每年减轻用人单位负担约100亿元。

3.开展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6号),在邯郸等12个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通过整合两项保险基金及管理资源,强化基金共济能力,提升管理综合效能,降低管理运行成本。

二、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以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在社会保险扩大覆盖面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6年11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一)养老保险

2016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共计88777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9980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员25373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4852万人。

2016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为3793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750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782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0103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4845万人和2657万人。

2016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50847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2477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员1527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2195万人。

(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2016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为74392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2075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为29532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304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含城乡统筹)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为4486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17704万人。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中,参保职工21720万人,参保退休人员7812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1859万人和1188万人。

(三)失业保险

2016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员为18089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2864万人。2016年全年全国共向484万失业人员发放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比2012年增加94万人。2016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为23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26万人。

(四)工伤保险

2016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员为21889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2879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为751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331万人。2016年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为196万人,比2012年增加5万人。

(五)生育保险

2016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员为18451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3022万人。2016年全年共有914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2012年增加561万人次。

三、社会保险基金规模持续扩大

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总体安全平稳。2016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约为53563亿元,比2012年增加22824亿元,年均增长14.9%;基金总支出约为46888亿元,比2012年增加23557亿元,年均增长19.1%。

(一)养老保险

2016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达到37991亿元,比2012年增加16161亿元,年均增长14.9%;2016年全年基金总支出34004亿元,比2012年加17292亿元,年均增长19.4%。

2016年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058亿元,比2012年增加15057亿元,年均增长15.1%。其中征缴收入26768亿元,比2012年增加10301亿元,年均增长12.9%。2016年全年基金支出31854亿元,比2012年增加16292亿元,年均增长19.6%。201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38580亿元。

2016年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933亿元,比2012年增加1104亿元,年均增长12.5%。其中个人缴费732亿元,比2012年增加111亿元,年均增长4.2%。2016年全年基金支出2150亿元,比2012年增加1001亿元,年均增长17%。201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5385亿元。

(二)医疗保险

2016年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3084亿元,比2012年增加6145亿元,年均增长17.2%;2016年全年基金总支出10767亿元,比2012年增加5223亿元,年均增长18.1%。

2016年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0274亿元,比2012年增加4212亿元,年均增长14.1%;2016年全年基金支出8287亿元,比2012年增加3419亿元,年均增长14.2%。201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2972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7772亿元、个人账户积累5200亿元)。

2016年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811亿元,比2012年增加1934亿元,年均增长33.8%;2016年全年基金支出2480亿元,比2012年增加1805亿元,年均增长38.4%。201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993亿元。

(三)失业保险

2016年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229亿元,比2012年增加90亿元,年均增长2%;2016年全年基金支出976亿元,比2012年增加525亿元,年均增长29.1%。201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5333亿元。

(四)工伤保险

2016年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737亿元,比2012年增加210亿元,年均增长8.7%;2016年全年基金支出610亿元,比2012年增加204亿元,年均增长10.7%。2016年末基金(不含储备金)累计结存1172亿元,储备金结存239亿元。

(五)生育保险

2016年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522亿元,比2012年增加218亿元,年均增长14.5%;2016年全年基金支出531亿元,比2012年增加312亿元,年均增长24.7%。201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676亿元。

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一)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企业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至2016年国家每年都统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在普遍调整的同时,注意向高龄退休人员适当倾斜。经过连续调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2362元,增长了676元,年均增长8.8%。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首次同步调整并发放到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也不断提高。2014年7月国务院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27个省级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本地基础养老金标准。2016年底,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17元,其中月人均基础养老金达到105元,基本实现5年翻一番的目标。

(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2016年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普遍建立,主要支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部分地方还积极探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水平逐步提高,由2012年的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等困难群体个人缴费部分再给予补贴。大病保险覆盖城乡居民超过10亿人,各省大病保险政策规定的支付比例不低于50%,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体的大额医疗费用负担,受益人员的实际报销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

(三)完善失业保险金标准和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全国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由2012年的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1051元,增长365元,年均增长11.3%。2016年8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6〕1835号),根据CPI指数变化,按照规定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四)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大幅提高

2016年因工死亡职工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达到62.4万元,比2012年(43.6万元)提高了18.8万元,年均增长9.4%。

(五)生育保险待遇水平继续提高

近年“两孩”政策的出台,使得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享受到了生育保险待遇。2016年生育保险生育待遇水平达到15385元,比2012年(11287元)增加了4098元,年均增长8.1%。

五、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不断加强

(一)基金监管制度建设步伐加快

国务院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国发〔2015〕48号),开辟了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新渠道。出台了《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及4个配套文件,实现了职业年金基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配合全国人大出台刑法第266条解释,为打击和震慑社会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法律武器,实现了社保欺诈入刑的突破。相继制定实施加强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的意见、社会监督试点意见、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纪律规定、社会保险欺诈案件查处和移送等政策和规范性文件。指导地方制定出台基金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监督检查执法规程和社会监督举报奖励办法等。

(二)监管体系逐步健全

完善专项监督检查机制,每年选择1-2个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2012年以来相继开展了工伤、养老、社保基金管理、企业职工退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内控等系列专项检查,有力维护了基金安全,促进了规范管理和政策完善。建立健全社保欺诈查处和移送机制,出台社会保险欺诈案件管理办法。推进“行刑衔接”,建立健全社保欺诈查处和防范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基金监督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衔接机制。推进监管系统联网应用,探索非现场与现场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效能。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加强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社会监督员队伍、专家人才库和相关服务机构行业协会“4支队伍”建设。健全部门监督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与审计、财政、卫生计生、金融监管等部门的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32号),指导各地规范养老保险费率调整和参保缴费政策,加大收支管理力度。同时加大社保待遇领取核查和稽核工作力度,2012-2016年,全国实地稽核五项社会保险共查出少缴社会保险费153亿元,补缴到账144亿元;查出冒领社会保险待遇金额7.6亿元,冒领追回到账7.1亿元;稽核查出大量违规行为,涉及多家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违规金额21.3亿元,追回金额20.7亿元(含罚金)。

(三)投资运营顺利启动

落实投资办法,积极推动地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明确社保基金会作为养老基金投资受托机构身份,印发《关于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83号)和保底收益、不保底收益两个版本的委托投资合同。核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款银行范围,开展托管机构和投资管理机构评审。制定投资策略,科学设计投资产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投资运营工作顺利启动。截至2017年1月底,首批7个省份已与社保基金会签订合同,委托总金额约为3600亿元。

(四)年金市场不断规范

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印发《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23号)、《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24号)、《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行股权和优先股投资试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64号)等文件,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纳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开展企业年金投资股权和优先股试点,允许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发行养老金产品。截至2016年末,共发行养老金产品400个。2016年末,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76298个,比2012年末增加21561个;参保人数2325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478万人;2016年末积累基金11075亿元。

(五)社保基金投资监管不断加强

推动监管立法,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出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并抓好落实。根据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投资政策,扩大投资范围,调整投资比例,丰富投资产品,为基金保值增值开辟渠道。印发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管理办法和完善信托投资担保方式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投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

六、社保经办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持续推进

2016年全国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200万人次,较2012年增加85.3万人次,增长74.4%;2012年以来累计办理860万人次,转移资金达到1717亿元。截至2016年末,全国累计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55万人次,转移资金23.5亿元。2016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统筹地区转移接续190万人次,比2012年增加100万人次;2012年以来累计转移接续763万人次。

(二)创新社保经办管理,提高精细管理便捷服务水平

整合政府部门数据资源,推进互联网与社会保险经办深度融合。以开展全民参保计划和全国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协助认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主动打破目前公共服务部门之间数据不通、信息不畅形成的“信息孤岛”情况,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社保经办业务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服务向移动终端、自助终端延伸。

(三)社会保险标准化工作提质增速

积极推进标准的制定与宣传贯彻工作,细化服务标准和流程,积极倡导“标准化+”服务。2012年首批颁布2项社会保险国家和行业标准,截至2016年底已颁布1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56个市县作为社会保险标准化“先行城市”已启动建设,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

以经办服务标准化不断推进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探索“综合柜员制”模式,推行网上办事大厅与经办服务大厅一体化、业务财务与档案管理一体化、查询咨询服务多样化。异地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已全面实现网上协助认证目标,并将认证范围由城镇职工逐步扩展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成效显著,全国市县两级社保机构规范管理达标率达到93%和86%。

(五)积极贯彻国务院“放管服”决策部署

以落实“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简化和优化了社会保险登记流程,起到了群众少跑腿和减轻经办机构事务性负担的双赢效果。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全面取消“两定资格审查”,定点医药机构确认由原来的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后再与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两步走”转变为仅由经办机构与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一步走”,提高了管理效率。

七、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

(一)支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各项任务

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组织研发全国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上线系统。根据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求,指导各地建设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目前全国32个省、区、市均已完成系统整合。

(二)建设完善部级异地业务系统

加快推动异地就医系统建设。2016年底,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正式上线,为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工作奠定了关键的基础。拓展社保关系转移系统功能,提供跨地区、跨制度的电子化社保转移业务平台。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逐步扩展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及城乡养老保险跨制度衔接。截至2016年底,全国31个省份入网,年业务量近百万笔。所有省份接入异地待遇资格认证系统,支持跨省和省内异地协助认证办理。累计完成200多万人次的资格认证工作。2016年进一步拓展人脸识别自助认证功能,支持参保人足不出户完成认证。

(三)提供精确化管理辅助手段

组织建设全民参保登记系统,推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施。医疗服务智能监控系统全面应用,截至2016年,全国381个市级统筹地区中275个已开展智能监控工作,覆盖率72%。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支持各级社保基金非现场监督工作,已在全国2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用,覆盖率接近91%。针对重复领取待遇、冒领死亡人员待遇等问题,建设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待遇状态比对查询系统,支持各地待遇发放前先行核查,截至2016年底,31个省份已入网,年比对核查超过3千万人次。

(四)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社会保障卡发行应用和管理服务。截至2016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9.72亿人,社会保障卡在身份识别、缴费、领取待遇、医保结算、信息查询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全国102项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平均开通率超过80%。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截至“十二五”末,90%以上的省级和77%的地市级人社部门开通网上服务,全国104个移动应用,共部署2.25万台自助终端。12333电话咨询服务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截至2016年底,已实现地市覆盖,全国咨询员达4000多人,全年接听群众来电总量达到8326万人次。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本报告存在分量之和与总量不等、基期数与增加数之和与报告期数不等的现象。

第二篇:浅谈我国高速事业发展

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养护

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高速公路快捷、安全、舒适,达到“畅通、平整、洁净、美观”的行驶质量的重要手段。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通过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周期性的预防、养护与维修,保持其正常的使用质量、路容美观。从目前来看,在养护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保证快捷。关键在于对紧急事件处治的力度。除雪除冰、防洪抢险分别是冬季和夏季常规性的养护工作,从而实现预防为主、排查有效、反应迅速、快速畅通的目标,达到“下雪不封路”或“雪后快速开通”。二是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构造物二期检测频率和密度,以提高安全设施被损坏后的恢复速度。三是如何保证舒适。要保证高速公路路面质量、行驶指数达标及抛洒物清理及时,提高路面行驶的舒适度和车辆的行驶安全。四是如何保证畅通。在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路面维修中关并车道实属必要,但施工时应体现高效管理、快速施工、热情服务,以确保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施工路段不出现拥堵点和安全隐患源,真正做到道路通畅安全。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在于各级管理者把传统管理观念向“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彻底转变,真正实现从普通道路养护到高速公路养护,从被动养护到预防养护,从经验养护到科学养护,由手工作业到机械化养护全方位的转变与提高。

二、收费

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不仅关系到通行费征收,同时也是各个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直接面对社会展示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收费队伍的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关键是对收费人员的制度管理、激励机制及素质培养,其中包括业务技能培养、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形象塑造、作弊行为处理等,都是影响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必须结合实际,注重收费员工的人本管理,深入研究探讨和解决下列问题:

一是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提高收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培养收费员工参与社会化就业的技能和能力,为员工创造再就业的条件和机会;三是加强收费员工劳动保护,防止职业病发生;四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收费站快速放行能力,使高速公路真正实现“高速”,避免和消除对公众时间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要从多方面入手,在设备配置、收费站车道的开放使用、收费人员配备和技能、紧急预案、服务承诺等方面完善制度,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快速放行;五是提高收费设备维护能力,保证收费系统正常运行;六是在收费路段内维修里程达到10公里以上时,考虑对通行车辆收费实行优惠;七是对收费作弊行为如何进入司法程序,以确保收费的质量和回收资金安全,稳定收费队伍。

三、路政

路政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高速公路路产,维护路权。它具有行政执法效能,更具有服务功能。目前,全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很不统一,有交通厅设立高速公路路政执法专门机构,与管理者相对独立的形式;有交通厅向高速公路派驻路政执法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形式;也有路政管理职能与巡警合二为一,成立高速公路综合执法队的形式等。但无论是怎样的管理体制,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如何确保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的力度,如何做好为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竭诚服务。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单位,理顺与路政部门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形成联动机制,管理部门与路政执法有机结合,做好路产的索赔、恢复、路权

维护,保证路产、路权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形成互动体系,在路政管理中充分体现服务的理念,做好道路巡查、事故快速清障工作,全面保证高速公路高效、安全和畅通。

在路政队伍的内部管理中,强化队伍建设是路政管理的核心。必须以制度管理人,以规范约束人,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制度,解决实际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事故清障的及时性、提高路政人员巡查的责任心、认真负责地对超限车辆管理等问题,特别是要与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保证事故现场的快速处理,与驻地政府、医院紧密联系,以保证交通事故的紧急救援。

另外,如何有效地把握和实施行政处罚的尺度,达到以教育为目的,规范路政管理,也是一个值得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四、服务区

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配套设施,从10多年的发展来看,早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仅仅是从配套设施的要求出发,没有以人为本从服务功能、人性化方面考虑,因而大多存在功能不够完善、布局不尽合理、外观设计不尽美观等缺陷。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功能日益提升,服务区不仅承担着高速公路加油、修理、餐饮、休息等重要功能,而且也是高速公路经营者直接面向社会、面对顾客展示文明形象的又一重要窗口。据不完全测算,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每年营业额约在50亿元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服务区不仅要做到功能完善、服务到位,而且应从建设期就合理设计、长远规划,在运营后,加强公共设施维护,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性化服务。同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要根据所辖服务区的情况,做好长久性的资金准备,针对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不断变化的顾客消费需求,本着以车为本、以顾客为本,长期持久地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改进服务设施,从而提高顾客在接受服务时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要注重加强对所辖服务区的监管,切实解决“以包代管”、“以租代管”、放任自流的问题,要以搞好服务区优质服务为根本,确保高速公路运营的整体形象不受损害。管理单位还应注重对所辖服务区经营服务的数据管理和量化考核,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服务区经营服务项目、营业额、收益以及本路段通行量、经过服务区前的相关交通量和服务区的消费车次、消费人次、消费水平、顾客有理投诉等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归档再进一步分析、对比和研究,可有效地用于对所辖服务区经营服务的考核和进行业务指导,促进服务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上述各类数据的积累和研究,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定位、建设规模的论证将发挥重要作用。

五、体制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一直是管理同行讨论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尚未形成集中统一、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基本有三种类型:一是组建了省政府直接领导、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为一体性质的高速公路集团公司,按企业方式运作,基本脱离与省交通厅的隶属关系;二是组建了由省交通厅领导兼任董事长的投资实体;三是成立了事业性质的高速公路管理局。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内地除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外的27省、市、自治区共有高速公路路段管理机构(公司)239个,其中事业单位113个,中外合资企业35个,国内企业91个,平均每省8.85个。而这些管理机构又分别隶属于89个管理单位,其中事业单位有33个,企业性质的有56个。从管理里程看,目前239个路段管理机构(公司)中,管辖里程超过100公里的只有56个;89个管理单位中,管理里程超过300公里的只有16个,超过500公里的只有4个。从整体分布看,南方地区以公司化运营居多,北方地区以事业单位居多,孰优孰劣,尚难定论,可说各有利弊。属于事业单位的,更注重管理,人本化的服务观念较为淡薄,服务质量稍逊一筹,因此应不断研究和提高服务品质;而公司化的管理单位比较注重强化服务,注重提高顾客满意

度,但管理整体协调性、统一性不足使高速公路的快速、便捷打折扣,也为司乘人员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行业管理亟待加强。笔者认为,围绕政府宏观调控、部门行业管理、管理单位企业化经营三原则,对理顺高速公路管理体制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将有益于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六、属性

除了基础性,高速公路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公益性和商品性。目前,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占到全国汽车保有量的10%左右,日通行费收入达到2亿多元,由此看来,高速公路在人民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目前,公益性与商品性在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中哪一个显现得突出一些?地域不同,情况也不同。在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行驶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大,管理和服务中似乎其商品属性显现得浓一些;而在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辽宁、山西、吉林等地,行驶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小,管理和服务中似乎其公益性占到了主导地位。

实质上高速公路公益性特征十分突出。政府投资和主导修建高速公路,监督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取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和回报,而追求的是广泛的社会效益,特别是为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历史的进程和发展的趋势来看,高速公路的属性应以公益性为主,其商品性应渐趋弱化。而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看,应掌握好高速公路的公益性兼商品性的属性,在管理和服务中把握好“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尺度,将两种属性有机结合。特别是投资多元化之后,一方面,收益好的高速公路要保证其公益性,保证所有的服务功能满足顾客,设施完好;另一方面,收益暂时不好的高速公路不要忽视其商品性,要讲究经营管理和服务营销,吸引车流,追求效益,注重回报,实现利润最大化。总之,在强化高速公路行业管理中,要注重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也需要经营有方,应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发生,从而确保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经营

长期以来,国内高速公路单位大都存在只注重管理、不注重经营的倾向。至今年3月,我国公路上市公司已达19家,截至目前,这些公司利用市场募股筹资已达273亿多元人民币,包括国内上市和香港上市的公司,效益普遍较好,现金流量大,有的在资本运作方面迈出了极大的步伐。但在经营开发方面,普遍未在其他领域进一步拓展。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上市公司目前财务闲置现金达上百亿元。那么,如何有效利用高速公路管理融资,创新经营理念,激活经营机制,拓宽经营思路,充分整合、利用高速公路资源和资产优势,发挥高速公路交通节点优势、传播媒介优势和产业政策优势,在打造高速公路行业品牌的同时,加快高速公路产业化进程,实施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营战略,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则是高速公路管理中应该努力进行研究的问题。

时间缩短、空间拉近,是高速公路一项主要特点。它在物流、广告、旅游等行业中,充当着媒介的角色,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媒介优势,挖掘潜力是高速公路经营开发的主要途径。例如:围绕高速公路主业,统筹规划,拓展沿线广告开发;利用高速公路网络优势及有利资源,介入现代物流行业,为客户提供仓储、堆存、配货、发送服务;开发通讯管道租赁业务;开发和租赁高速公路沿线地产,发展生态农业、养殖业;与沿线政府、地方企业联合,发展特色经济与特产经济等,都是高速公路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效手段。

八、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速公路是以高科技为先导谋求发展的,在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无不体现出高科技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运营管理以人性化为根本,使整个系统始终在实践着管理现代化、运营自动化。因此,以各省乃至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及不停车收费为代表的智能化交通建设将势在必行,然而,目前高速公路科技仍面临着制约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是技术协调。联网收费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视频监控、银行结算等,在不同地域对技术程度、水平要求也不同,如何有机地集成应用到高速公路,保证三大系统的统一性、整体性和有效性。

二是资源整合。高速公路电子通讯、骨干网建成之后,在收费监控、监控调配、紧急救助、应用通讯等方面,如何把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为前提,以安全畅通为保障,实现人、车、路全天候无障碍沟通与对话。

三是技术拓展。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高速公路企业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现代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到交通征稽、公路运输、运输管理、交通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领域,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交通全方位服务。

九、整合当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不同,管理体制、机制也不同。可以说,投资不等,造价不一,负债不同,实力不均。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多样化和管理主体多元化势必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以及机制不活等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还贷问题。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贷款,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将直接关系到还贷问题;二是高速公路资源利用和共享优化问题。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拆分账、高速公路监管、通信设施管理、国防设施功能维护等内容,在管理上具有不可分割性,管理主体多元势必造成运行系统多元;同时,由于高速公路各种设施投资巨大,只有充分利用资源,实行设施共用,信息共享,协调运转,步调一致,才能达到提高运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所以,必须进行有效整合,充分盘活国有资产,实行集约化经营,才能减少管理成本,增强企业活力,使高速公路运营达到最佳效果。故有必要对各省高速公路资产进行重组、优化和整合,根据路段、贷款、经营等实际情况组建集团公司,有利于形成高速公路大产业,由此既突出了整体效益,又强化了行业管理,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管理成本。

十、联网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实现了省市内联网收费,为高速公路管理提供了较为先进、快捷的方式,但与此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联网之后带来的技术难度和管理问题,对今后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员工管理、顾客管理、收费管理等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内部,首先就是员工管理,要强化人员素质,提高业务技能,加大收费稽查的力度,严肃处理作弊行为;其次,就是顾客管理,杜绝车辆通行卡倒卡的不良行为发生;三是在解决好通行费拆分账结算的同时,要考虑解决好各收费站因收费额大小不同而带来的工作强度不均的问题,收费站薪酬总额分配要合理调整,从而保证结算公正、合理。要特别针对里程长、通行费额大的实际情况,解决好司机随身携带现金数额较大、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问题,由此可见,通行费储值卡的应用势在必行。

总之,我国高速公路在十几年间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已成为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增长最快的国家。高速公路在交通乃至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其管理,服务与经营虽正在逐步迈入良性发展轨道,但应该全方位地进行良好管理、“提速”,切勿让低效率、低水平的制约因素和问题成为发

展的羁绊。面对高速公路管理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研究高速公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懈探索和持续改进,是每一个高速公路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三篇: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60年来,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

1.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20世纪50年代气象部门由军队转建地方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了气象机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气象服务体系。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地方政府把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了国家、省两级决策气象服务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地市、县级气象服务明显加强,显著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在政府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与保障,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重大社会活动等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

·5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气象服务

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气象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效果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和流动气象台,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森林火险、污染物及有毒气体扩散等应急气象服务。全国已形成由30多万人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与农业、交通、教育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基本适应需求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气象部门已成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的前哨阵地。

3.气象为农业服务取得新进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建成了农业气象试验站6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初具规模。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围绕农业生产种、管、收开展全程系列化服务,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改制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服务,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逐步发展。农业气象服务范围由主要针对粮、棉、油等种植业扩展到包括农、林、牧、渔等在内的大农业范畴。粮食产量预报准确率已达95%以上,为粮食生产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服务发展。农业气象实用技术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取得可喜成绩。农经网等农村气象与经济信·5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息服务逐步发展,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气象为农业服务,为推进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从1958年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试验研究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地方投入为主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制,形成了以飞机和高炮、火箭等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和指挥体系。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30个省(区、市)的2044个县(包括兵团、农垦单位)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面积36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领域已由单纯的农业抗旱拓展到农业防灾减灾、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应对污染突发事件,以及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人工消云减雨、机场消雾等领域,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气象服务手段改善,服务领域拓宽

20世纪50年代气象服务仅靠报纸、电话、广播和人工等有限手段传递气象信息,制约了气象服务信息的及时传送。到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和气象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服务范围大大扩展,气象服务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声讯气象信息服务台、超高频警报器、掌上气象台等多种媒体迅速传播给亿万公众和广大用户,逐步突破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障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晨练、出行、防晒、晾衣等几十项特殊气象信息服务,受到公众的欢迎。目前,电视天气预报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全国每天接受各类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气象专业专项服务和各种气象科技服务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服务的领域已扩展到工业、农业、林业、商业、能源、交通、环保、水文、海洋、·5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旅游和卫生防疫等上百个行业,以及军事和尖端科学试验等领域,能源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城市气象服务、重大工程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决策服务等新的服务正在逐步完善。

6.气象服务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60年来,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在1954年8月长江流域百年一遇的区域性特大洪水,1963年8月海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91年6月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气象服务中,气象部门为夺取抗灾抢险的胜利、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部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以及新中国60周年大庆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据统计,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以来每年2000人左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当前的1%~3%,气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50。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气象预报是否准确,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心。60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体系,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预报内容不断丰富,预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增强,为做好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天气预·5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

经过60年的发展,天气预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气象部门采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数值预报模式的引进、研发和应用,形成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基本实现了从人工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迈向人机交互的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分析预报的重大变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由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模式、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和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中期预报可用时效已达6天。近几年,我国研发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陆面、海冰及海―陆―气耦合动力气候模式,正在逐步成为模拟和预估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数值预报产品的广泛应用,为各级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通过从中央到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协作攻关,我国对区域性暴雨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正在形成业务能力,24小时、48小时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

2.气候业务建设快速发展,短期气候预测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重要决策服务

经过十多年的重点建设,我国气候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体系。完成了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建立了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中心、气候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气候开放实验室和大气化学实验室。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已投入业务使用,能够进行汛期、月、年际气候预测和三个月滚动的季气候预测业务。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国家气候

·5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计划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气候监测领域已从大气圈逐步拓展到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和岩石圈,气候影响评价从农业拓展到水资源、能源、交通、生态、建筑、重大工程立项、人类健康等多个领域。国家气候中心已成为世界上14个能发布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的机构之一,能够提供区域和全球月、季、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预测和影响评估产品和气候变化的预估产品,为省级和区域气候预测业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3.气候变化研究和开发工作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气象局制定了《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行动计划》,加强了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等,我国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被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引用。积极参与IPCC有关气候变化工作,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决策服务,向党中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建议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此外,在大气温室气体观测和模型研究、气候和生态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古气候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和生态气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调查评估,为国家开展节能减排、开发新清洁能源提供依据,促进了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观测工作是整个气象业务的基础。经过60年来气象部门不懈努力,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提高观测能力,基本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56·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为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和气象事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不断完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建设迈上新台阶

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气象部门大力推进台站网布局建设,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了台站观测业务能力。地面观测网中相继建成了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588个一般气象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2400多个有人值守的各类气象台站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各省(区、市)还建成了近26200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增加了沙尘暴、生态、大气成分等一批新的观测项目。观测项目、频次增加,资料的实时上传,明显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站网已经形成。全国120个探空站中布设了91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大部分探空站实现电解水制氢,开展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探空系统试验,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布设了风廓线雷达业务网,建成了276个GPS水汽观测站,改变了我国高空探测手段单一的局面。开展了气候系统探空业务试验,启动了臭氧探空业务系统建设,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正在推进。全国已建成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风能资源观测网,覆盖了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及具有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内陆地区。

2.气象卫星探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经过30多年艰苦努力,我国的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从无到有,自主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依靠自己的力量

·5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发展了我国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建成了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瑞典基里纳地面接收站组成的我国气象卫星监测网。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全球对地综合观测卫星业务序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研制、发射、管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特别是FY-2号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象卫星观测和产品的生成实现了业务化,成为气象预报预测的重要依据,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3.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

气象雷达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重要手段。我国从3厘米测雨雷达研制、组网起步,经过5厘米、10厘米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多个发展阶段,雷达探测性能不断改进提高,初步建成了全国天气雷达网。进入21世纪,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组织研制、生产、布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至2008年底已有146部投入业务运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地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显著增强了对突发性暴雨、台风和大江大河流域强降水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同时也为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天气应用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4.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扩展,专业气象观测迅速发展

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拓宽,新建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展了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并提供了服务产品。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了由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组成的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开展了气溶胶、黑碳、降水化学等项目的观测。完成了瓦里关等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具备了开展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降水化学等30多项要·58·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素的观测能力,被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完成了沙尘暴监测网一期工程建设,为沙尘暴的预报预警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建成由325个雷电监测站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实现了联网定位和数据共享。建立了由98个站组成的辐射观测网、由334个站组成的酸雨观测网和由100多个自动观测站组成的自动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开展了农业与生态气象观测及产品开发业务。大气边界层观测、高原观测、交通观测、海洋浮标站、移动观测站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卫星遥感监测已发布服务产品。

建立了功能较强的气象信息网络,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通信和技术保障是气象业务的神经和血脉。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过气象工作者艰苦努力,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和技术保障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初步实现了全国气象通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初步建立了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技术保障系统,为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建成了空地结合的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实现了气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

早期的气象通信从手抄(发)电报起步,经过莫尔斯、电传、传真,直到进入自动化通信多个发展阶段,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传递时效和流量。目前,已建立了连接全国2300多个县(市)气象台站的卫星通信和地面宽带网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建成了与军队、水利、交通、海洋、航空、航天等部门联通的通信网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电信系统的区域通信枢纽。建成覆盖地市级以上的全国气象宽带主干网络,增强了国内气象通信网的数据传输能力和任意点到点的直接通信能力。建成了地市级以上卫星数据广播试验系统,实现了卫星探测分析产品以及FY-2C和

·5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FY-2D静止卫星数据和中国气象频道节目的实时广播。中央气象台与各省(区、市)气象台建立了电视天气会商系统,全国部分边远台站通过PES卫星通信站实现了资料实时上传,在西藏自治区的珠峰地区建立了数据收集平台(DCP)传输系统,首次实现了高寒地区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观测和实时资料传输。

2.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了气象业务技术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气象部门率先广泛应用微机技术和引进国外计算机,使气象通信处理和气候资料处理、存储、归档以及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实现了自动化。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天气预报制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系统的建立为我国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气象部门国家级的计算能力每5年可增长1个数量级,2005年底 21.5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应用,其计算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近2300万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近200倍,使气象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气象资料处理自动化,率先实现气象数据共享

气象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气象人员把收集、存储、保护好气象资料作为神圣的职责。60年来,气象部门举全国之力,完成了有史以来各类气象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编、存储、归档及开发应用,初步建成了由国家级和省级共享系统组成、覆盖全国的分布式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络系统。目前,整合部门内外13类气象资料,形成了136个长序列数据集产品,数据总量超过10TB,实现了气象元数据和数据内容的统一发布,提供了因特网的数据导航和访问服务。到2009年8月,注册用户达31618个;提供的各类气象资料数据服务总量已达390TB以上。气象部门积极开发气象卫星资源与高性能计算机资源,为推进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做出了贡献。

4.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60·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与综合观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涵盖试验考核、运行监控、网络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支持、计量检定、气象物资保障等内容的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物资保障、技术支持和计量检定实行国家、省两级业务,装备运行、维护、维修实行国家、省、台站三级业务,初步形成了气象专用设备维修以自身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辅,通用设备维修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新型保障体系,明显提高了技术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初步建成了气象全网运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新一代天气雷达、高空探测、自动气象站等运行状态、观测质量的监控。全面清理了气象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更新改造了国家级、省级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和降水计量检定系统,有效提高了技术保障能力。

初步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气象科学技术在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60年的发展,初步构建了国家、区域和省(区、市)三级气象科研体系,促进了气象研究与业务的结合,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推动了气象科技不断进步。

1.加快气象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就有与中国科学院、军队系统有关单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实施“科教兴气象”战略,完成了科研机构的改革,重新整合组建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八个专业研究所和省级研究所,联手国家、区域及省级气象业务单位,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构建起紧密结合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到2008年底,气象部门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多个和一批共建联建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2.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6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科学和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研究,特别是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及中期数值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大气探测、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等广泛开展研究,同时在青藏高原、季风、暴雨、台风、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等方面开展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气象科学试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取得进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国际环境外交谈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其基本试验应用系统已经建立,部分核心成果已具备了业务应用能力。覆盖全国范围的GRAPES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已达15千米,降雨预报TS评分逐年提高。1980—2008年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

3.气象科技进步推动了气象业务的发展

气象科研面向业务需要,诸多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于气象业务发展。我国第一个业务运行的具有中分辨率的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T42L9,是“七五” 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的成果,填补了我国在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空白。“八五”期间启动的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了国家气象中心第二代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台风路径和区域性暴雨预报精度明显改进。研制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714天气雷达多普勒化改造,在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引进开发美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九五”期间通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月、季和年际尺度的业务动力气候模式系统和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了5%以上。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卫星气象研究,建立了极轨、静止两个卫星系列的·6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地面应用系统和卫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和一些新型气象探测设备的研制也都投入业务运行。“十五”以来,“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南方暴雨的预警能力;“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研究”成果,已列为世界气象组织示范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自主开发的我国新一代全球资料同化与中期数值预报试验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多项空白;“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成果在北京奥运会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增雨防雹、卫星遥感、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控制技术等也在“边研究、边试验、边应用”中发挥了应用示范作用。

建立了气象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了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专业结构得到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改善,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1.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从新中国初期军委气象局在各大军区建立气象训练队开始,到建立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及三所重点中等气象专业学校,以及21所省属中等气象专业学校和其他院校设立气象专业,构成了多层次、开放式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了大规模气象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改革开放后,气象部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了直属高校和直属中专学校的教学能力,逐步打破了影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短缺瓶颈。截至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时,局属三所气象学院和三所气象中专学校共培养出博士生22人,硕士生572人,本科生10116人,专科生14476人,中专生16875人。他们被输送到

·6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成为气象事业发展急需的骨干人才,也是当今专业技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气象队伍由新中国初期的6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人。2000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气象部门重新组建中国气象局气象培训中心及省气象局培训中心,承担了气象新业务、新技术培训和干部轮训任务;建立了全国气象远程网络培训系统,成为基层台站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从1979年到2008底的30年时间里,全国气象部门参加新业务、新技术培训19.4万人次,外语培训1.6万人次,实现了每5年轮训一次全国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目标。同时,气象部门建立了教育、科研、业务和企业共同参加重大业务项目的联合攻关制度,形成以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访问进修和学术技术交流制度,推进了科研、开发和业务人才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了气象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气象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坚持推进干部“四化”,逐步建立起气象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323”人才工程,强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开展大规模培训,气象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提高,博士、硕士毕业人数明显上升。截至2008年底,气象部门在职职工由1982年的60212人,减少到2008年的53265人;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比例由17.5%上升到73.9%,博士生、硕士生分别为560人和2614人。气象部门有两院院士7名,教授或正研级研究人员39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队伍的11.1%,10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28人被确认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5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气象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培养、引进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专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形成了一支以大气科学为主体,电子、通信、遥感、农林、环境、生态、·6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营、管理等多种专业有机融合的气象人才队伍。

3.领导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方针,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能力。20世纪70年代前,各级领导班子主要由革命老干部组成,但年龄偏大,不太熟悉气象业务。改革开放后,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2008年与1982年相比,司局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7.5岁下降到50.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9.9%提高到80.3%,处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1.1岁下降到46.9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5.9%提高到69.8%。多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司局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一把手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中国气象局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

4.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气象队伍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专业院校“委培”、“代培”、东部支援等措施,为西部输送了大量气象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稳定了队伍,提高了人员素质。目前,西部博士、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的人数分别达职工总数的0.2%,3.0%,35.7%,33.7%;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占到8.6%,43.0%,36.9%,与中部地区的比例相当,缩小了与东部的差距。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实施激励机制,调动了基层台站人员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积极性,使基层台站人才队伍的知识层次、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底,基层台站

·6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63.74%,大气科学类比例和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在各层级中最高,分别为42.85%和79.97%。尤其是西部基层台站人才层次偏低、难以适应新业务开展的状况趋于好转,为新时期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离退休干部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1982年中央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后,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相继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加强了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截至2009年7月底,共有离退休职工29746人,其中离休干部1366人,退休干部职工28380人,占全国气象部门职工总数的近30%。广大离退休干部过去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离退休后继续发扬气象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气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在促进气象事业的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部门、和谐社会中做出了新的贡献。目前,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得到落实,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已有500多个,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名老同志参加活动,成为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场所。

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部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事业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包括领导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调整事业结构,完善运行机制,使气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建立了适应国情又符合气象工作规律的领导管理体制,为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20世纪80年代前,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由中央的“条条”到地方的“块块”,几经变动,对气象事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带来影响。在·66·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象局对气象部门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并探索建立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这一管理体制的创新,适应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客现需要,保证了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和干部的“四化”要求,既有利于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又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气象工作更加重视、更加支持。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气象工作的地位大大提高,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调整事业结构,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气象部门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气象事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专业、人才、队伍、投资四个结构调整,中期提出气象事业由基本业务系统、科技服务、综合经营三大块,到后期提出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三大部分,在不断深入推进的事业结构调整中,明确了气象事业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定位和相互关系,促进了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气象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气象事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气象事业结构,分流了人员,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有力地推进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业务技术体制,促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优化了气象业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升了业务服务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本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划分为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基本气象信息加工

·6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分析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服务系统,使气象业务技术体制的内涵、分工及相互关系更加清晰,对推动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力争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2007年以来提出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坚持从公共服务着眼、从预报预测着力、从综合观测着手,进一步提高业务服务的整体水平。一脉相承的四个阶段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业务标准。一个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开放协作、逐级指导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4.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

自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以来,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积极探索、艰苦创业,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为社会和各有关行业带来显著效益,也为气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气象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果。近些年来,气象科技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已从最初的内容比较单一的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成为以气象影视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等多个支柱项目为主体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结构由单一形式向多元结构转变。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弥补了气象事业经费不足,增强了气象部门的活力,改善了台站环境和职工生活,为稳定气象队伍、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推进人事、计财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与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相适应,气象部门的干部人事制度、计划财务制度等各项改革,也按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使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制·68·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度化,干部考核、监督工作得到加强。改革计划财务制度,成功实施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国家财政制度重大改革,建立了生财、聚财、理财、用财相结合的工作新思路,提高了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统计,2008年气象部门国家投入、地方投入和科技服务收入的总经费是1981年的近40倍,年均增长超过15%,增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能力,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的优化配置。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提升了中国气象对外影响力

气象部门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同时,气象部门还与国内有关部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军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1.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

1972年,中国回归世界气象组织,积极参加该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中国气象官员先后担任了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主席、副秘书长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等重要职务。中国气象局局领导都当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届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邹竞蒙局长连续担任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和两届主席。中国有众多专家在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气候学委员会(CCl)、大气科学委员会(CAS)、基本系统委员会(CBS)等担任重要工作,有130多位专家参加WMO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有12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IPCC三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和评审,他们在国

·6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际气象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气象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8年,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气象科技合作和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2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或意向书,省级气象部门和一些大城市还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了合作和交流。从1979年至2008年,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召开了16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开展合作项目约600个,送往美国培训业务骨干200余人次,从美国引进卫星气象资料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成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近些年,每年有近千人被派到外国考察或工作、学习,国外来访的人数也超过500人。我国还通过世界气象组织自愿合作计划举办了37期多国别考察,接待了来自120多个国家、350多位气象局长和高级官员来中国参观考察。向70多个国家提供了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接收、天气预报、信息网络等仪器设备援助。至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1300多位气象人员在中国WMO南京培训中心和北京分部接受培训,相当数量的培训人员已成为他们国家的业务技术骨干或领导。

2.中国气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中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得到世界同行的肯定和赞誉。中国气象科学家多次获得国际荣誉,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叶笃正、院士秦大河分别荣获第48届、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多名青年科学家获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奖项,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2003年计算机世界荣誉奖。中国气象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起组织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南海季风等国际气象科学试验,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际科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好评。我国还多次成功主办了大型国际气象会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70·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国内合作新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气象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工作机构和人员交流机制,开创了开放、共建、共赢的先河。进入新世纪,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局校合作,还加强了与江苏、上海、青海、四川等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委及其相关企业的合作。同时,各省(区、市)气象部门也与有关院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合作项目达200多个。已经形成的“开放、互补、共享、共赢”合作模式,对建立开放式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共同发展气象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了有益经验。

气象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突破了气象法规和气象标准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社会管理职能、科学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

1.气象法律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气象工作依法发展提供了保障

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气象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气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标志着中国气象事业逐步走上依法发展轨道。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颁布或者批准实施了27部气象法规性文件。中国气象局制定或修订了19部部门规章,发布了459部规范性文件,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43部规范性文件和一系列技术规范。各省(区、市)

·7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人大和人民政府出台了地方性气象法规和规章96部,全社会的气象活动进一步规范。与此同时,气象行政执法检查监督体系也逐步完善。气象行政许可制度得到加强,截至2008年,8个省(区、市)气象局、300多个地(市)气象局、934个县(市)气象局进入当地政府行政审批大厅,中国气象局及29个省(区、市)气象局、266个地(市)气象局、565个县(市)气象局实施了行政许可上网公示。

2.气象标准化和行业管理迈出重要步伐,气象事业步入规范发展轨道

气象标准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到2008年底,已颁布实施气象国家标准20项、气象行业标准101项、12个省(区、市)制定实施了气象地方标准48项。首次组织建立了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3个全国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3个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全国气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气象标准体系研究,以现代气象体系建设为重点,覆盖全行业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气象行业管理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行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等工作明显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协作和组织协调、信息共享明显改进。气象部门已与铁道、交通、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保、民航、林业、海洋、盐业、解放军总参谋部、空军、海军、第二炮兵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等20多个部门和军队系统建立了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机制。

3.创新管理思路,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

气象部门紧密结合气象工作的实际,创新管理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略,提高了部门和行业的宏观管理水平,促进了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新台阶。积极应用科学管理方法,提出了气象管理中应处理好集权与分权、广度与深度、分工与协调、定量与定性等十大关系,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各级管理任·7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务,实现了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化。加强依法行政,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行规划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和局务公开,建立量化指标业绩考核和工作述职制度,大大提高了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从建设微机网络中文传输系统起步,到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带动了办公自动化,转变了管理方式,气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目前,国家到省(区、市)、地(市)、县(市)气象部门全部开通了电子邮件系统,国家级与省级气象部门建立了电子公文系统,办文和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基层台站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60年来,气象部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承发扬气象人优良传统,大力开展气象宣传工作,气象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在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气象业务服务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各项战略部署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决策,发挥了战斗堡垒、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党支部2504个,基层台站建有独立党支部的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4%上升到97%;党员43074名,其中在职28628名、离退休14446名。几十年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气象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历次改革和重大气象服务中,广大共产党员克服困难,勇挑重担,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2008年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7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抗震救灾、奥运会残奥会三项重大气象服务表彰中,共表彰223人次,其中共产党员161人次。近些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了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国气象局党组制定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意见》,推动了全部门加强理论学习、改进会风文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气象宣传和科普,取得良好效益

气象宣传是气象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气象局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每次有近60家中央及在京主流媒体参加,新闻报道和媒体转载量达到数百篇。中国气象局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对外宣传效果。

气象出版社自1978年成立以来出版了5000多种气象专业图书,中国气象报社到2008年底出版报纸2160多期。气象科技工作者创作的科普作品《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18本套)和《院士科普书系——需要精心呵护的气候》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性和省级各类气象专业期刊、各地建立的气象展览馆、科普馆、博物馆,都为传播气象知识、宣传气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气象影视蓬勃发展,中国气象局在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平台开设了独立制作的气象节目,中国气象频道已在30个省的174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气象影视已成为气象宣传的重要阵地。同时,还制作了一批气象故事片、科教片、科普片和专题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气象防灾减灾电视系列片:远离灾害》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气象局政府网站、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科普网、兴农网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的兴农网等气象专业网站都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7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基层台站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前,由于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基层台站的基础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气象部门认真实施《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意见》和《气象部门建设“一流台站”指导意见》,加大对基层台站特别是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台站的投入,明显改善了广大基层台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五”期间用于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投资20亿元,34%的台站新建了业务用房,1000余个台站进行了供电、供水、供暖、排污、道路、围墙、护坡等配套设施改造,100多个艰苦台站配备了交通工具,有40%的台站完成了第二轮次的综合改造。基层台站的业务现代化、队伍建设、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

4.实施气象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在6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光辉进程中,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气象队伍中涌现出金龙浩、雷雨顺、覃国振、陈素华、陈金水、董立清、崔广、刘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3626个(次)单位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部门表彰2399个(次),地方表彰1227个(次);6249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部门表彰4358人(次),地方表彰1891人(次)。

气象部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得到中央文明委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成为中央文明委为数不多的给予文明单位推荐权的行业部门。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503个,占应创单位的99%。其中,全国文明单位56个(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40个(次)。全国31个省(区、市)气象局全部被当地党委、政府或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系统或文明行业称

·7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号。中国气象局机关连续15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连续6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气象部门实施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广泛开展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地域特色的气象文化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基层台站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气象部门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76·

第四篇:谈我国失业社会保险改革及其发展方向

谈我国失业社会保险改革及其发展方向?

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失业问题日趋显性化,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和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对构建保障型失业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运行中,失业无法避免。在我国,失业会日益加剧。新的世纪里,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将日趋完善,社会保障改革进程将不断深入,既是社会“安全阀”,又是改革“减震器”的失业保险制度将走向何方?毫无疑问,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面临的挑战均会影响失业保障制度未来的选择。但可以肯定的是,就业保障将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取向。

一、建立就业保障是失业保险制度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1.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越来越大的供需差距、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弹性逐渐降低都是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

2.下岗职工向失业并轨带来的挑战。到2003年底,所有下岗职工都要出中心,转换身份进入市场,寻求再就业,到那时,目前这种过渡性“双轨制”保护机制将告结束,企业排出的富余人员将依国际惯例,直接表现为裁员或失业,其保障也相应地由失业保险承担。下岗职工并人失业保险后,如果继续按照现行制度,失业保险将难以应付如此沉重的压力。

3.就业方式变化带来的挑战。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或重组,曾使大批职工失去工作岗位。目前中国已经加入WTO,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加之人们生活理念、就业观念的变化、经济的全球化,所有这些定会带来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临时就业、弹性就业、劳务式工作将大量出现。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符合我国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解决严重就业问题的政策选择。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实现灵活的就业形式: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择业。因此,新的就业方式定会带来新的劳动力需求,必将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可能,但不是必然。

4.国际上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也是在向提供就业保障转变。近些年来,各国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一个突出的改革方向就是变消极的生活保障为积极的促进再就业,以实现积极的就业保障。许多国家不仅工作重心逐步向这方面转移,而且在失业保险支

出的分配上,也开始注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

综上所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并轨”压力巨大、新的就业方式大量出现都将导致失业人数骤增和失业现象的复杂。而失业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便意味着社会保险基金不仅丧失了1%的劳动者的缴费,而且必须为每一个新增的失业者提供失业保险金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唯有强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保险,才能减缓失业保险制度的压力,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行政本科班101204,学生:邓秀娟

第五篇:万年县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万年县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布单位:动2008-04-27生成时间:公开方式:公00:00:00 开

索 引 号:E28130-0301-2008-0003公开时限: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应对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探索建立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我县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完善、政策更加配套、管理更加高效、运行更加稳健,特编制万年县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社会保险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更加完善、经办能力显著提高三大主要目标和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拓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功能、强化基础管理三项重点,推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目标。

在全县范围内基本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完善、管理科学、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经办工作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基本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目前我县社会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社会保险事业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必须依据县情确定适度的保障水平。

2、坚持城乡有别的原则。根据国家社会保险有关方针政策,养老保险要覆盖到城镇全体从业人员,对不同的保障对象实行不同的缴费费率和费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社会保险需求。

3、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要建立并完善用人单位和参保对象的激励机制,在维护劳动者权利、公平的同时,突出和体现效率,坚持实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与缴费情况挂勾。

二、完成社会保险“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工作:

1、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拓宽,参保职工人数稳步增长。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该体系。到2010年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全覆盖。国有、集体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职工参保率达100%,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率达100%,私营、外资企业从业人员力争参保率达100%,城镇个体劳动者参保率达80%,参保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参保人数达到32252人,制定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有关措施,积极拓展农民工参保工作。摸索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新路子,到2010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开,机关单

位参保工作开始启动。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拓宽。到2010年,工伤、生育保险覆盖到国有、集体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私营、外资企业所有职工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职工参保率达100%。工伤保险参保职工人数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期末达到19044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人数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期末达到10743人。

2、基金征缴力度加大,基金总量稳步增长。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征缴达到每年递增8%,到2010年养老保险金征缴达到6085万元。实现工伤、生育保险费基金征缴总量增加,在确保工伤生育保险费用支出的同时,工伤保险基金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到2010基金征缴达到19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基金征缴达到68万元。实现工伤、生育保险基金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3、不断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档案集中管理率达100%,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电子档案为数据核心,以档案查询局域网为基础,建立独立的档案管理查询服务网站。提高社会化服务工作信息水平,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社区的网络联接,实现报表、生存认证、查询服务等信息交换的网络化;完善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健全联系制度,提高服务质量,采取社区、公安、异地认证等多种措施强化退休人员认证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手段预防欺诈,严防冒领养老金现象发生。更进一步推进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健全,提升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4、社会保险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基金监管机制健全。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加强业务档案管理,建立业务档案电子文档,完善基础数据库,实现对“社会人”一生状态的跟踪管理,切实做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十一五”期末构筑起有效的参保单位、参保职工和社保部门三方监督、控制机制。

5、提高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水平,确保工伤职工得到及时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工伤职工康复,确保女职工生育费用和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

6、强化激励机制、提高经办能力,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体制,进一步完善扩面征缴激励机制,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业务等综合素质。强化作风建设,构建规范有序、功能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实行专业化服务。

7、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和谐的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环境。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加强对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及广大职工的社会保险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赢得百姓的关注,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08年2月27日

下载无忧保—我国社会保险事业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忧保—我国社会保险事业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山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中山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布时间:2009-08-19 10:15:17来源: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大 中 小】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市构建和谐中山,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无忧保—我国医疗保险工作快速推进纪实

    “十二五”时期,按照中央确定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基本方针,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全民医保得以巩固和完善,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管理......

    责任促进发展、激情成就事业(合集五篇)

    责任促进发展,激情成就事业 爱岗敬业主题演讲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激昂的青春,闪耀着光彩,我是来自机电安装分局的信息化,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新中国60年:海事事业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60年:海事事业的发展成就 海事发展概况 一、海事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事管理机构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一)港务监督管理模式阶段(建国初期-19......

    广西南宁改革发展成就的感想

    广西南宁改革发展成就的感想、体会 200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也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春秋,中华大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问题基本......

    无忧保—总额控制助推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分类管理 实现双赢 记者: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下发 《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后,各地积极开展了总额控制工作。请您介绍一下北京开展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徐仁......

    见证卫生医疗事业改革发展

    30年光阴荏苒,30年沧海桑田。从1978年到,鄂尔多斯卫生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健康鄂尔多斯”卫生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把我......

    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 (2012年12月29日、30日)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