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22:4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第一篇: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一、当前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及问题

(一)职业道德观念浅薄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开始流行,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缺乏奉献精神,以致出现有的教师主顾埋头教书而不育人,不主义个人言行举止,缺乏对教学的热情,对工作敷衍等情况。从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高尚的教师才能保证素质教育有效实施。

(二)知识结构单一

随之知识经济时代的进步,大量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涌现,往往是容多个学科为一体,各个学科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我国目前大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善,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而书本内容又长年不变,导致了教师知识的陈旧和老化。这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更新状况,在现有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只有具备了综合的知识结构并掌握好现代教育规律,才能是自己的讲授内容有深度和广度,才能顺应当今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

(三)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未来社会广泛的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只有自己树立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和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固有的老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上一成不变的课本知识等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新时代的要求和发展都是极不相符的。

(四)身心健康水平欠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的身体素质是进行教学工作,履行教师职责的载体,当前,有许多教师的身体均处于亚健康状态,经不起意外和风浪的考验;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教师待遇、生活福利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一些心理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质较差的教师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容易偏激,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人的健康发展,也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

广泛地在教师中进行宣传工作,以使人们认识到教师的素质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的价值观念。全球化的发展对知识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培训工作是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教师应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学习型的社会生活中,教师自身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及时更新知识,让自己不落后于时代和社会,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学校领导也要重视对学校教师的培养。要制定教师的培训计划,举行定期的培训,规范教师的培训体系,在必要时,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二)强化教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一,要采用严格的聘任制度。严格的选拔和聘任教师是保证高校教师素质的基础,我国的高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可参考美国、德国等国家,聘用教师的基本条件为博士学位,这样能保证新进教师在任教之前就能拥有较高的学术训练。第二,要深化人事改革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将教师的待遇与其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职责联系起来,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所在,因为只有相对优厚的待遇,高校才能把优秀的教师留住。第三,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及奖惩机制。通过竞争,实现人才优胜劣汰;通过激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合理的奖惩,能体现公平原则,为教师的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素质培训

新时期,学科间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拥有多学科的文化基础。为此,学校在教师的培训上应该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形式,如校与校之间教师的相互交流活动;企业和单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来校兼任教师;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等,不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更新教师的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学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科学的同时,理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探索理论。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承担者,那么作为高校主体之一的教师就必须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只有扎根于中国社会、扎根于中国群众之中,高校教师才有在理论上不断创新的源泉。可以充分利用校办企业,让高校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一线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

(五)促进教学研究,科研兴教

学校要支持并鼓励学校教师参加科研活动,丰富知识,扩展思路,学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组织高校教师承担科研项目,在学校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并带动学科建设。学校还应加大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科研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科研单位兼职或与企业联合申报课题等,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青.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2,(4).[2]陈世国.重构高校教师素质培养机制和管理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3,(9).[3]刘茄.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建设教育,2006,(4): 42-44.[4]吉贻祥.论创新教育中高校教师素质的优化[J].学术交流,2002,(6).[5]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6]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1997,(5).[7]殷海.关于高校教师素质提高途径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8]李飞凤.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沙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学学报,2001,(2).------------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高校教师行业现状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则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学是一门艺术”也受到普遍的认可,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高校教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相对比较稳定。高校教师职业的核心工作是教育培养社会有用之才,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是已经具有了基础文化素养的或受过了基础教育的人。高校教师通过传递、传播并不断创造人类知识和文明的各种活动,使这些已有一定基础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进一步发生某种社会所期望的变化,使其具有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评价能力和实践参与活动能力。这就既需要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输,更需要给予道德、价值、人生观及世界观等的培养和引导。因此,高校教师与教育系统中其他类学校的教师及其他行业工作相比,其职业特点鲜明,社会标准要求更高。主要有四个特点:(1)高校教师职业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2)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探索性与无终止性;(3)高校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滞后与长效性;(4)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地位具有平等性。

第三篇:高校教师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未来的持续发展。目前,英、美、澳印等国,逐步形成了职前培养、导师制、校本培养和在职培养等模式,逐渐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表现出培养方式灵活、内容多样化与现代化、开放性的培养网络体系建立、建全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监替机制等特点。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对人才的培养主要取决于高校教师的素质。深入了解和研究国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及其特点,有利于把握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国际背景和走向,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参考。1美、英、澳、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

所谓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是以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为中心,安排科学的教育内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有:

1.1职前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新教师熟悉学生需求以及就职学校各方面的政策、程序和课程安排,使新教师顺利融入到工作岗位中。不同国家的高校青年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式也有所不同。

美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通过未来师资培养计划、研究生教学机会项目等项目进行。1993年起,由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和研究生院委员会联合发起‘未来师资培养计划”。该计划一般以一所博士培养学校为核心建立合作小组,合作者包括综合大学、四年制大学、文理学院和社区学院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让博士生参加合作学校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履行教师的职责。另外,还会选派学科相近或相同专业的导师在小组活动中就教学、科研和职业责任等方面给予指导。m此外,不同的学区还会有不同的高校教师职前培训计划。例如:弗罗因威尔斯学区一般在新学期开始前举行新教师的培训活动,主要包括:组织一次巴士观光,由学区的主管人员向新教师介绍学区的文化;课堂教学示范,与优秀教师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的专业援助日,教师间互相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交流心得;一次培训毕业午餐会等等。

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高校教师职前培养的顺利进行。1991年,教育和科学部发表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以学校为基地的职前师资培养》

报告。1992年教育和科学部在《教师职前培养改革》中提出了27条教师基本技能及其对各项技能的鉴定方法,操作性较强。1998年教育与就业部发表了《教学:高地位、高标准、职前教师培养课程的要浏文件,规定了授予资格证书的标准以及关于职前教师培养课程的要求等。2002年颁发的筷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标准。

2002年,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一种值得关注的道德—对新教师的有效计划》,其中用“职业经历”代替了“实习”,把“职前经历”纳入整个职前培养计划中,并且在不同的学校环境和学生群体中进行“职业经历”训练。高校与学校、学校指导者和高校教育者之间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学校指导者具体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另一方面,高校教育者在某一阶段的“职业经历”结束后,通过研讨会等形式让学生反思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反思的结果是继续专业学习的起点。

1.2导师制培养模式

导师制于14世纪初在英国高等学校开始试行,但一直并未得到发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重新在美国兴起,80年代蓬勃发展.目前,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己成为欧美国家广泛推行的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及程序,选择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及业务水平,事业心及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对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尽快站稳讲台的一种教师培养制度。导师制既可以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优势和作用,又能帮助缺少经验的青年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有利于和谐教师集体的形成。

在美国,“导师制”是本着自愿的原则自由组合,教学技能的掌握是其内容之一。导师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外校的,甚至是高校以外的。美国大学协会盯博士生到学院开展教学观察与交流活动”项目,其核心的方式就是‘导师制”。美国高校实行教授终身制,这一制度对导师制的实施很有利,对助理教授与副教授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使得这些教师对提高业务水平的要求既迫切又主动,促使他们主动去寻找指导者或合作者。在英国,学校会为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挑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其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日常的监督和辅助。

1.3校本培训模式

各校具体情况的差异性是校本培训模式存在的重要基础。高校教师的校本培训一般是秉持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把高校教师所在的学校视为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强调在教、学、研一体化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和反思探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目前,美国的很多高校通过设立教师培训中心为教师提供广泛帮助。如得克萨斯州的大学一般会有教学技能培训中心,指导和培训新教师掌握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英国的一些高校陆续建立起校本大学发展中心,部分大学还拥有校本大学发展中心网站。牛津大学的学习进修研究中心是专门教师和所有职员提供各种有关教学研究方面培训的机构,通过课程、讨论、讲座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校园网站上有针对新教师岗前培养的网页,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涉及岗前培养的活动安排、课程设置、培训考核等多个方面。

1.4在职进修与继续教育模式

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快、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一次性、终结性的教育很难造就优秀的教师。在职进修与继续教育已经成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一种发展趋势。

早在1944年,英国政府经过调查发表的题为傲师和青年工作者》报告呼吁为在职教师提供“充电课程",1972年的《詹姆斯报告》建议所有教师在每七年服务期中至少有一学期带薪培训的假期,并尽快将此标准提升到每五年一学期。每所学校都设有一名专业指导教师负责规划和启动在职培训和支持新教师计划,成为学校和其他合作机构之间的纽带。此外,英国各高校的委员会要求新教师必须通过三年的试用期,边工作边参加有关教师培训课程的学习。

澳大利亚的高校对教师的培训除通常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各种培训班等形式外,为发挥学校各种仪器设备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许多大学还经常进行新知识和新仪器设备的原理、功能和使用的培训。另外,还经常对青年教师进行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基金申请书以利于获得基金的培训,以及如何将自己的研究与工业

化相联系的培训等。1986年,印度公布了教师在职培训行为纲领,分析了教师在职培训的必要性,规定在职培训是经常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进入21世纪后,提出了在职教师培训较之职前培训更具备现代特性,具有互动性、灵活性、实践性和普遍性等特点。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在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100%的财政资助下,几乎每一个邦都建立了设在某所大学的学术人员学院,为大学和附属学院的教师提供进修课程。学术人员学院的创办是印度高等教育中教师提高的新文化,是一种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革新。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多年来,各国已经逐步探索职前培养模式、导师制培养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在职进修和继续教育模式等等。尽管各国国情不同,采用的培养模式也有所不同,但比较发现,各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呈现出共同特点。

2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培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上述国家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都得到了法律、法规的支持。近年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英国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与调查报告对教师的专业标准、职前培养、在职培训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认为参加培训是教师所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样,一方面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1978年印度的一份政策性文件《师范教育课程:一种框架》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置身于社会生活环境之中,通过能动的交互作用,不断地拓宽视野,从而培养出具有责任感和强烈社会意识的教师,该文件标志着印度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正式形成。1985年的《全国教师委员会报告》,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对教师的使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1998年,印度全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制定了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框架。

此外,很多高校也积极出台了很多关于教师培训的规定。1994年的哈佛大学出台了培训新教师的规定,要求学校所有的学院和教学项目必须开发培训计划,对新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专项培训。耶鲁大学则根据新教师的专业进行不同的培训。

2.2教师与学校的未来发展密切相联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与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必须立足于二者的有机结合,澳大利亚高校采用的目标管理模式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成功地结合起来,教师所属部门参与教师自身制定的培养计划,并反馈评价与意见:除了一般意义的岗前培训,还会对新入校的员工进行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学校定位和学校历史与文化的培训: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反馈给教师,针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英国高等学校普遍认为:员工发展培训是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高校都将员工发展问题列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一般在人力资源部下设有专门的机构SDDU来开展员工发展培训工作。兰卡斯特大学时教师发展培训委员会”每年要召开5次会议,确定教师发展方向制定政策措施;每年发布3次教师培训计划。

2.3培养内容与方式多样化、现代化,形成了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定期举办多样的活动成为重要的高校教师培养模式,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成为了培训的重要内容。在英国高校的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了教学素养修成、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师个体发展等内容。而培训的主要方式有校内办班、校外办班、业余学习、脱产学习等。此外,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都是这个系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科学、合理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网络体系是必须的,同时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具体的工作计划、完善的管理办法,以保障教师培训工作的系统化。目前,在英国设有全英国范围的“大学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各地区也设有相应的“培训联合会”,高校设有“培训委员会”,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教师培训网络。英国大学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为大学教师培训设计很多课程,并出版大量专业的培训教材。

2.4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修

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年轻教师参加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印度为激发高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政府将教师是否接受培训与晋级加

薪联系起来,要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例如,讲师晋升为高级讲师,必须按规定期限参加过‘定向课程”和“进修课程”各一次,或参加过由大学拨款委员会规定或批准的其他水平相当的继续教育课程;在高级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时要按规定期限参加2次进修课程或者参加过由大学拨款委员会规定或批准的其他水平相当的继续教育课程。美国的高校建立了各种旨在帮助提高教师水平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奖金和学术休假,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校方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澳大利亚的联邦政府还会为不同的青年教师群体提供不同的资金资助。

2.5青年教师培养监督机制的建立

完整的培养体系需要必要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保障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培养的质量进行监督。在英国的培养体系中,教师培训管理署主要负责按教育法对各种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格进行把关;英国女王的首席学校督导官领导的教育标准办公室对学校工作进行独立的常规性督导,以检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中的教师培训课程及质量等。为确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澳大利亚政府策划成立了富有特色的民间的全国性大学质量监督局(AUQA)。该组织设计了一系列评价大学的细则和目标,并将考核具体化,每5年对澳大利亚的大学进行一个循环的持续评价,逐步形成了澳大利亚大学的质量监督和保障系统。教学、科学研究、管理与服务是考察和评价大学质量的三个重要方面,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督促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人才培养之基和立国之本。为培养出高素质的青年教师,为保障我国高校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当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积极借鉴美、英、澳、印四国培养工作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教师培养制度。

第四篇:西部高校教师入职初期问题分析与培养策略.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西部高校教师入职初期问题分析与培养策略 作者:张洪才

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01期

摘要:高校教师在入职阶段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从师德、教学能力、人格锤炼、职业理想方面进行培养、培训和实践指导,帮助入职教师顺利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尽快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

关键词:西部高校 入职教师 问题 策略

高校新教师入职阶段,是职业适应、专业发展、事业成就的基础和关键时期。它不仅决定着新教师能否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迅速开展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还会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与干部群众师生人际关系协调及教师职业持久性等方面对教师产生长久的影响。因此,了解入职教师的社会需求与心理磨合过程,分析履职初期存在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培养,是帮助入职教师顺利实现教师角色转变,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逐步成长为高校合格教师的重要保证。本文以2007年~2011年云南昭通等州市5所省属高等师范专科院校入职教师的人事统计数为例,对高校入职教师履职初期培养策略进行探索。1 对西部省属地方高校近五年来入职教师总体评价与问题分析

新入职教师一般指完成学历教育,招聘录用进入高校教师职场,上岗从教5年左右的青年教师。他们入职后,在与院校组织环境、教育教学过程不断发生交互运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师德修养、职业适应、专业成长、素质内化、个体教育教学能力达到高等教育师资要求,实现院校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这样一个不断延续的磨砺过程。

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西部省属地方高校建设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笔者对2007年~2011年云南昭通等州市5所省属高等师范专科院校入职教师人事统计调查,表明:

1)入职青年教师数约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30%;

2)5年来所招录入职的青年教师,担任(或担任过)班主任工作的达95%以上;

3)5年来入职教师担任(或担任过)大学生年级辅导员、学生(其他)科科长、教务科科长的约占15%;

4)5年来新入职教师,还有在院校、系部党组织、共青团组织以及教职工工会、群体组织、其他社团组织兼职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新入职教师总体上:政治品质优,政策法纪意识强,遵守教育教学规章,服从学校安排;学历层次高,基础条件好;教学认真负责,科研实力强,专业成长快,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学科知识理论素养;职前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较为充分,社会适应性和可塑性较强;角色期望值高,发展后劲足、潜力大;人格修养比较自觉,敬业、务实、勤奋、团结,对于目标理想的追求执著。但由于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多数新教师尚未完全具备高校教师意识和职业素养便仓促上阵,不免存在下列问题:

接受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辅导员、班主任等“压担子”的工作和单项任务时,被动应对岗位定位,缺乏“接受挑战”的勇气;缺少“痛快领受”的豪气;少有“敢于担当”的志气;只现“忐忑不安”的情绪,做事往往“含蓄”,为人过于“低调”,不想也不愿“张扬”青年人个性。对于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职员工、教师与社会成员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对师德的先进性、示范性、全局性、超前性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不透彻。少数教师对师德理解认识局限于课内、校内、活动内,局限于师生群体与正式组织场景。集体活动稍多便觉“繁琐”,事不关己时认为“累赘”。个别教师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有所忽视。

对院校的校史校情等缺乏深入了解,多数入职青年教师来自于不同省区,入职后的一定时期,对于州市省属高校只是得出“边远”、“贫困”的表象、粗浅认识,在对院校所处的的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积淀、风土人情、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学校发展制约因素、院校管理模式、自我发展内在规律等方面,社会“地域融入”不及时,心理矛盾自我调适转换难以驾驭,院校与自我之间的定性、定位认识难以鞭辟入里。

校园文化认识方面。对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社团文化、网络文化、创业文化、廉洁文化、体育文化等方面,尤其对校园文化精神文化中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工作作风认识不够到位;对制度文化中实际包含的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了解不全面;校内外交往圈狭小,自我封闭,校园文化认识感性成分多,理性认识少。入职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过程、方法、形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等,还不能够进行正确、科学的价值判断和估计。部分教师面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些胆怯和畏难,心理负担重,压力大,怕出错,与学生相处和交流的“度”不易把握,自信心不足,对于如何树立教师威信感到苦恼、茫然。根据教育目标,运用有效可行的技术手段,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影响进行价值判断,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方面探索精神不够强。不知道怎样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缺乏教育针对性,特别对违纪学生教育力度不够,力点不准、方法不灵活。课堂气氛调节缺灵动、互动。在育人理智与智慧方面,少数教师遇到教育教学、课堂气氛急转时,难平心静气,自我情绪操控不够稳健;对课堂突发事件、学生过激行为、学生矛盾、冲突调解,学生荣誉、利益的掌控等经验不足。教师涵养、气度、境界、胸怀修养弱化。

教育教学技能方面。入职教师职前虽有见习、实习经历,但由于时间短,感性知识向实践理性知识转化效果并不明显。上岗后,在有效使用教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调

动、课堂活动组织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非师范院校学历的入职教师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困难和压力更大。个别教师教学中不能够正视教师主观因素与能动性发挥,认为学生基础差距大、知识没有形成体系,授课总是担心讲漏知识点,重难点把握不准确;课堂用语不生动、不精彩、不规范、不简洁,缺乏吸引力;教师板书形式、内容、结构不够好;在多媒体的制作和运用上水平一般,实验操作规范性不强。埋怨和归责客观教育教学环境多,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难于把握,甚至出现个别教师适应不了大学教师入职试用期过渡。

环境适应调适缓慢。新入职教师,大多安排班主任工作和繁重教学任务,有的还兼任行政事务、科室管理,空余时间较少;与学生、同事、领导、亲属的人际交往交流不够充分;教学、学生管理、课外活动和其他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怎样有效解决。此外,造成环境适应“抵触因素”的情况还有:属于个人行为的如婚姻、家庭、经济支配、住房购置;属于工作方面的压力如职称评聘、科研状况、教学及管理能力、岗位聘任等。

教师素质养成拓展方面不够宽泛,教师个人的良好兴趣爱好不广,学历和非学历进修培训积极性不高,职称评聘感到压力大。高校教师入职初期培养策略思考

职业道德是教师“立德之基”。高校入职教师应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引导入职教师确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严守职业纪律,优化职业作风,提高职业技能。通过言传身教,学识教人,品格育人,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大学生心灵。努力达到“教育观念现代化”、“才学知识现代化”、“教育能力现代化”、“心理素质现代化”。

教学能力是教师“立身之本”。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运用教法能力、激励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及学科专业的特殊能力。入职教师应当结合教育实践和对象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和反思,在高等教育活动和现象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人格锤炼是教师“立人之要”。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及教师的人格力量时说到,在教师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优秀教师人格特征主要从情感、意志和领导方式等方面体现。情感特征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无限地热爱与忠诚,在教育工作中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乐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崇高事业。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情绪稳定,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确信教师工作的价值,具有乐观、积极的自我形象,自尊而不自卑。意志品质方面是:目的明确,执著追求。明辨是非,坚定果断。处事沉稳,自制力强。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领导方式民主。具备宽容、细致、耐心的人格特质。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即全面了解自我,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恰当地评价自我,能客观地把握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形成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相统一的自我形象。还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即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协调,能积极有效地与他人真诚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

氛围。有崇高的品德、良好的性格、积极的情感,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不心胸狭窄,心理阴暗。不自锁心灵门户,唯我独尊。能够以科学态度审视,借鉴和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掌握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善于从细小的行为中寻求带有普遍性规律,脑勤、手勤、眼勤;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激励自己继续奋斗。

职业理想是教师“立命之的”。青年教师应确立职业理想,学会在平凡中寻求伟大,在辛劳中体悟欢乐。把教师职业作为神圣的事业去追求,既要在确定职业时处理好个人志趣同社会需求的关系,又要处理好职业定位与个人才能发挥的关系,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勤于积累,通过辛勤劳动努力成为合格教师的信心。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精神,在实践中追求成就。强化职业责任,坚持热爱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对事业负责的一致性。严守职业纪律。强化教师角色意识,准确把握为人师表的言行态度,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提高教师廉洁从教的自觉性,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抵制以教谋私、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优化职业作风,追求真理、敢想敢说敢干,勇于探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指导思想的层面到身体力行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实践层面,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准则。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刘慧霞.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2]郭燕萍.以反思促发展—新教师试用期培训模式初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第五篇:素质培养心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考试论文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

姓名:

班级:学号:任课教师:成绩: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素质课程学习心得小巴***07

2011年5月31日

职业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职业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的,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什么是职业素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通过学习职业素质培养我得知职业素质是职业人的品格、智力、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在先天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训练,通过学习或内化形成的某些方面的本质特征。

在具体谈论职业素质之前先说说我的理想职业,就是毕业之后能够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既然从事工作必然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总的来说职业素质是是一个综合体现,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生命的起源是因为承载他基因的细胞战胜了亿万竞争对手人生充满竞争,因为天赋的能力无法让人百战百胜,所以需要不断学习来获得更多更强的能力。从小学到大学所有学习都是为了积聚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和重要的竞争。

在人生前段的所有竞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无疑是从学校踏向社会的求职挑战,因为对于一个人,这既是他从消耗财富向创造财富的飞跃,又是他存在价值的本质验证和通达幸福的关键阶梯。所有人运用所有能力为此奋斗,也许都会胜利,但胜利的时间和程度,却让人踏上不同境界的生命路径。大多数路径极难抵达理想的目标,因为大多数人无法在最重要竞争来临前生成最重要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作为人生腾飞的核心力量,需要特殊的组成素材和高级的孕育模式,更需要这种能力拥有者的真实传递和直接教育。但在正常的高校环境、学习过程以及生活空间,职业能力所需的必要元素基

本处于零碎、隐形、匮乏和不可控状态。只有凤毛麟角的幸运儿才有机会整合稀缺要素,遵循潜在原理,偶然形成出类拔萃的职业能力。

具体职业素质包括技能:比如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指一个人对某特定领域的了解,如管理支持,财务知识,文学知识。角色定位对一个人的职业的预期,如管理者、专家、教师。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职业素质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砺才能够真正的得以形成,这几个方面包含了太多让人优秀的因素。首先重中之重就是职业道德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关键所在。一个人要想优秀首先的思想健康向上,品德好,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精神,是让人向上的动力。是一个职业人成功的必经之路。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它的内容有具体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职业认识的提高,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意志的锻炼,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五个方面。

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从篮球比赛到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都是最好的例子。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就要从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经常交流思想,在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练习中应有意识增加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教师扮演指导角色,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集

体活动,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在共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具备强有力的专业技能,能够快速的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有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很好的融入集体。要有竞争和创新意识。并且善于学习和总结。做到举止有方寸,懂得职业规则,内化为自律行为,塑造标准化,规范化的行为。学会运用职业规则解决业务问题和个冲突关系。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许多单位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其次才是个人能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也正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它为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参考。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优秀的品质,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胸怀抱负。道德是人生的第一道防线,要靠个人的自律来遵守。事实证明,道德品质的培养仅有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法纪教育。法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规范自己的言行,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徐老师课堂上所讲的“自”字诀等,很形象深刻的让我们接受这下知识,在浅显易懂的情况下,把这些铭记于心。在与交往过程中要学会大度,学会沟通,学会理解。平等交往,.真诚。“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真诚的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彼此肝胆相照,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

默生说过:你信任人,人才对你重视。以伟大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信任他人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口是心非。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冲突,克制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克制是以团结为金,以大局为重,即使是在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受到损害时也是如此。但克制并不是无条件的,应有理、有利、有节,如果是为一时苟安,忍气吞声地任凭他人的无端攻击、指责,则是怯懦的表现,而不是正确的交往态度。人际交往中,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因此,待人热情是沟通人的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总的说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人类社会很基本的一项内容,作为大学生,应该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很好的掌握人际交往中的种种技巧,这样,我们不仅从中可以感受到快乐,自信,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可以让身边的人同我们一样快乐起来!

通过深入学习这门课程,我受益匪浅,着实对以后的就业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从本质上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把课堂上所学转化为实质性的,在以后的道路中走的更远!

下载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素质培养

    关于本科学前教育学生儿歌弹唱的现状及 能力培养的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从社会、教师到家长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前音乐......

    关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育素质培养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提升中职学棱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特别是教育素质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育素质培养策略:给......

    秘书综合素质培养现状的问题及对策调查报告

    秘书综合素质培养现状的问题及对策调查报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也在不断促使秘书人才培养在层次和类别以及能力上......

    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浙江省嘉兴市清河中学刘爱英浙江省嘉兴市工作站黄辉推荐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对我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

    试论新时期高校教师的素质构成

    内容摘要: 社会 政治 经济 文化的快速 发展 和高等 教育 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新时期高校教师的素质构成要素,对于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和......

    浅谈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路径

    浅谈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路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培养品德高尚有益于国家的合格公民。为此,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成为获取进步思想和增长知识的导......

    MOOC时代高校教师的应对策略

    梁友芳 李雪平摘 要:近几年,以网络为媒介M00C以其在线,大规模,开放和自主的优势迅速风靡全球。面对MOOC的挑战,高校教师应该采取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对MOOC的学习......

    基于SWOT分析法的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探讨

    基于SWOT分析法的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探讨 摘 要:在专业技能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职业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质量。但职业素质培养并非通过单纯的教育课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