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路径选择
摘要: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内容,也是奥林匹克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概述现代奥林匹克教育,分析了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成长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大学校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奥林匹克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奥林匹克;教育;路径
现代奥林匹克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处理、裁决奥运会各种活动中出现的违背奥林匹克宪章和触犯国际法规、主办国法律等纠纷和案件的立法体系。它们是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长生不衰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世界各国运动员遵循“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和“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林匹克名言积极参加奥运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下,以公正、坦率和友好的态度进行比赛,从而增进各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促进运动员技术提高。
一、现代奥林匹克教育
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内容,也是奥林匹克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教育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通过体育遇到的社会效应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对青少年进行身体、心智和道德的教育。它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奥林匹克教育,就是教育国人学习奥运、认识奥运、理解奥运、支持奥运、发展奥运,并以各自的方式积极参与奥林匹克,使体育生活化、社会化。第二,奥林匹克教育要以中国社会为依托,寻求各阶层人士在经济、观念、文化、体育、宣传上的投入,促进奥运,促进体育的大发展。奥林匹克教育包含国际理解教育、体育意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平理想教育和志愿服务教育等。
《奥林匹克宪章》中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的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谋求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作为一种在全世界广泛
[1]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传播的社会文化理念,所带来的社会教育效果是无可替代的。大学生精力旺盛,充满活力,他们对体育运动有着最高涨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让大学生们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依托体育运动,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更快、更高、更强”,什么叫“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什么叫“公平竞争”等无法通过语言解释和真正领会的抽象理念。在国家大力倡导奥运精神,宣扬“人文奥运”理念的今天,在大学校园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近几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机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不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达到了八成。对体育运动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是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室内环境的舒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远离了运动场。目前,在高校中进行自发体育运动的学生并不多。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日益被重视的问题。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认识健身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奥林匹克运动内容丰富,生动具体,是鼓舞大学生体育热情,培养终身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途径。落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就是应当完善体育教学,重视完整运动技术的传授,加深学生对运动的理解。只有运动技术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度,学生才具有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对运动产生真正的兴趣。众多的参与机会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健身、竞技、娱乐的需求,更能够持续地刺激学生的运动热情,长期坚持锻炼,最终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
奥运会通过竞技的方式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其间蕴涵了非常深厚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底蕴,可以透过直观的感性方式让人们体验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完满的人生。当今大学生的参与性强,情感丰富,悟性高,热爱体育,奥林匹克精神的宣示和渗透对于矫正他们的拜金主义价值偏向、树立其全面发展的观点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受到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大学阶段,由于学习和就业压力巨大,一些学生很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情绪,进而导致孤独、抑郁以至自杀等心理疾病的产生。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讲座、咨询等形式开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与这些方式不同,奥林匹克运动以其特有的活动方式,不仅促进人们增强体质,还能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使人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通过身心不断努力,掌握了运动技能,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更能磨练意志,提高应对
[2]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同时,在参与大量的集体项目时,有利于调整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大学生产生孤独、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高校中运用奥林匹克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
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精神,可以用来化解“自我中心”,消减个人主义。没有团结,没有集体主义精神,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奥林匹克运动就不会产生,也不会有现在的辉煌。在激烈的竞争较量背后,奥林匹克运动显现的是人类理性的神圣光辉和对共同价值的永恒追求。现代社会既需要竞争精神,也需要合作精神,要善于凝聚人力和人心,团结众人的力量去努力和奋斗。合作能力既是体育运动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也是通过体育运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从事体育运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运动和竞赛,需要与他人通力合作,这不但能使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而且个人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向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特别有利于培养其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从而最终确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五)培养大学生拼搏进取、积极参与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艰巨任务之一就是在变化与持续之间取得一种和谐的平衡。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向世人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好顺应了这一教育要求,使学生在劳其筋骨的磨练中,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项社会运动,主张“重在参与”,提倡“参加比取胜更重要”。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善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精神素质。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参与中知不足,在竞争中求发展,这对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帮助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均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路径(一)发挥教师的主导和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和主导,承担着传递文化知识的重任。提高体育教师的奥林匹克文化修养,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学问,即文化造诣,是教师的执教之本。体育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奥林匹克精神的火花往往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碰撞而表现出来。因此,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紧密结合体育课堂教学,既理直气壮又人情人理地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解惑释疑,又可以进一步
[4]
[3]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体育教师要把体育教学活动当作一种真正的教育活动来进行,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培育。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奥林匹克文化修养,熟识奥运知识、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最深刻的理解,在体育教学中自如运用,更好地实现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
(二)开设奥林匹克专题课程,教学中注入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专题课程目前除体育院校外,其他普通高校很少开设,其重要原因是缺乏这方面的师资。为此,首先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同时积极开展奥林匹克学的研究,加强高校相关教师的横向联合,开设奥林匹克专题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学分。开设奥林匹克运动的选修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高校体育理论教材体系中增加和充实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奥林匹克知识,还能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学校运动会结合起来,与学校群体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大学体育课中设置奥林匹克的教育内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营造奥林匹克校园文化气氛
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共同的精神具有一份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智慧的增长大有裨益。校园文化的丰富,不仅可以为奥林匹克运动在校园里的开展和实施创造条件,而且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会更加持久、深刻。充分利用完善的校园文化网络,举办奥林匹克文化节,开设奥林匹克大学生营,使学生从多层次、宽领域的环境中接受奥林匹克知识。
(四)充分利用传媒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随着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报刊、广播、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成了影响和引导人们体育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它将精彩纷呈的体育活动展示给广大群众,引起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并使之保持始终。其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正是现代新闻媒介的重要方向。由于传播媒介的广泛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奥林匹克运动,并且投身于体育运动当中。在现代生活中,体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正因为现代媒体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和影响力,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尽可以充分发挥媒体的特殊功效。它生动而丰富的形式,比单纯的说教、一味的宣讲,更让人易于接受。大学生在观看精彩赛事、关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五)举办校园体育运动活动
体育竞赛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动态性、直接参与性、身心合一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奥林匹克竞技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校园运动会也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其中让学生学到了奥林匹克运动竞赛的知识,也使他们能参与到奥林匹克中来,认知各种角色的重要和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从而欣赏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接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受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实践奥林匹克精神。
四、结论
将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这是贯彻奥林匹克主义的根本途径。高校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点,以体育运动为载体,通过体育运动的社会效应对大学生进行身体、心智和精神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或完善的人为目标的世界性的社会运动,增强大学生奋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对真、善、美的追求,形成“更快、更高、更远”的理念,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2]杨国庆.大学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8 [3]杨爱华.奥林匹克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6):24-26 [4]任海.奥林匹克运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39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附件:
奥林匹克会歌
啊!不朽的古代精神,真善美之光发自前人。一番沉沦之后,如今再现世上,令人初睹他不朽的光荣。让崇高的奥运会重获生命,试看场上健儿奋勇驰骋。来把花环掷给当代英雄,让胜利锻出人们钢铁的胸膛。看那平原、大海和群峰,在他的光照下如玫瑰般鲜明。
在这座宏伟无比的运动场前,全世界的人正向他致敬。
啊!不朽的古代精神。
第二篇:大学“三育人”路径选择
大学“三育人”路径选择
【摘要】要做好高校“三育人”工作,关键是要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创新育人思路,选择育人路径,更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构建育人的有机完整的实施体系,才能取得育人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大学
三育人
路径
选择
【Abstract】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of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the key is to combine the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innovative educational ideas and educational path,update educational mode,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dealing with various rela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of education,construction education organic complete implement system,so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Key words】university;three education;path;choice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研究项目(2013JK163)系列研究成果;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3学科共建项目(GD13XJY04)系列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均为陈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01-02
教育的一致性是教育学上的一条重要原理。这条原理要求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及对学生的影响要讲究一致,否则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要做好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一定要选择“三育人”的路径,创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构建育人的有机完整的实施体系,才能取得育人工作的实效。
一、教书育人的路径
(一)以学术为业,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
大学及其教师的“核心价值”是对“高深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对“学问――高深知识”及其“学问之道――研究方法”的不懈探讨和追寻是基本师德规范。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其北大校长就职演说中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由此可见,对“高深知识”的不懈研究、探索和追寻,正是大学教师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笔者工作单位嘉应学院校训“立己树人”,其意为唯有先立己,以“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以“全人类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担当起“树人”的重任。我们提倡“教书育人”,不光是教书,只传授现存的已知的知识,而且要育人,核心和根本就是要用对“知识”的研究、探索、反思的精神和态度来启迪、陶冶、引导、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养成对学术研究的敬畏和遵从,形成终身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
《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谓大学教育的宗旨是探究崇高的道德原理和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最终达至“至善”的境界,也就是一种“人格”和“教养”的教育。但在教育实践中,片面、单一注重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似乎是最具“可比性”、最为“简洁”,从而也是就成为竞相模仿的最为“有效”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是纯知识传授的“照本宣科”,对学生的考评是“知识点”的“客观化”“量化”的“背卷”考试,这种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知识教学”的模式,而与一种自古以来的“人格”“教养”的优秀教育传统和理想相距甚远,甚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笔者以为,在当今学习型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学过程当然要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但一定要有为什么和如何“做人”的素质教育,也要有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研究”的能力培养,也就是通过“做人+做事+学习+研究”“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的“整全教育”。
(三)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就是说教师不光是要“授业”――传承知识,还是“解惑”,对学生的思想困惑以及现实难题都要力求给予学理上的“解释”和行为上的“指引”,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传道”,即是“最为根本的道理”,也就是今天所云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教师要努力做到启功先生为北师大所提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就是不光要“言传”――“传道”,还要“身教”,以身作则,践行“大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仅要“学高”,而且要“身正”。教师的政治态度、治学风范、敬业精神,乃至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自身角色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发挥积极的为人师表的作用。[1]
二、“管理育人”的路径
(一)在教学管理中育人
在教学管理中育人主要依靠教学管理的制度来实现。作为育人的一种具体路径,通过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育人的目的主要是促进管理对象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制度育人首先是要制定一套以人为本而又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而且制度本身应切合德育目标。规章制度育人路径还可分为三个处于不同阶段的实践环节:一是制度的制定。要求管理部门首先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研,在经过研讨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形成共识基础上,拟订出切实可行的制度;二是制度的实施。也即通过管理人员的宣传、督促、和指导,使管理对象遵守规章制度,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三是监督与奖惩。也就是要对良好遵守制度的行为进行肯定、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批评和处罚,奖惩分明方能树立制度的权威,并结合一定的说理和引导,不能为奖惩而奖惩,这样才能使奖惩真正起到德育作用。[2]
(二)在校园管理中育人
在校园管理中育人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营造适于人成长的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者都不同程度地会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就硬件建设而言,要更加重视软件建设。软件资源,亦可称非物质性组织文化资源,它一般由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行为文化资源组成;环境资源既不属于硬件也不属于软件,而是一类独特的生态资源,是极易被忽视的资源,但其作为大学和大学人的栖息之地,是大学和大学人时间、空间和生态的多维载体,是大学和大学人精神、灵魂和人性的“家园”、“精舍”、“象牙塔”和“伊甸园”,其重要性随人类文明、教养和品质的进程而与日俱增。良好的校园硬件和软件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和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促进,还会使这种组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而又长远。[3]
(三)在生活管理中育人
在生活管理中育人是指对学生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指导。选择这一路径主要是基于管理对象的个人心理、情感、态度或行为倾向,尤其是其消极的心理或行为倾向。对已出现的不良倾向,要求管理者要能及时发现和适切的干预、疏导与纠偏,以防不利情势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对于尚未发展成实际行动的消极行为倾向,管理者发挥的作用则主要是预防。这就要求每一个管理者,要努力成为德育的“有心人”,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与被管理者结成一定的交往关系,产生经常性的人际互动,这种交往和互动需要基本的人际平等理念和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关切态度来维系。
三、服务育人的路径
(一)服务育人手段创新
创新服务育人手段。服务育人工作要增强“五全育人”的观念,即全心服务、全员服务、全面服务、全程服务、全方位服务。也就是要求做到“用心”服务,“一个也不能少”的服务,学前、学中和学后服务,课堂内外与学校内外的服务,身与心、学习与生活的全方位服务。另外,还要求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提供精细服务、真情服务、特色服务,以及管理性服务、保护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
(二)服务育人途径创新
选取具有形式新颖、操作灵活、快捷方便、时尚感和实效性强的服务育人途径,提高服务班集体的界限,原有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教育的功能弱化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平台等新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强、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明显的服务项目。此外,应把学生党员作为服务育人中联系教师与广大学生的纽带,学生党员通过班级、公寓、社团、网络等四个载体,利用与广大学生的特殊关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三)服务育人保障创新
一是建立物质条件保障体系。加大服务育人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数字化和生态化校园建设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育人手段;二是积极改善和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处于服务育人工作第一线的基层人员,要为他们提供条件、排忧解难和充分尊重;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服务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得到充分及时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奖勤罚懒,表彰先进,鞭策后进。[4]
参考文献:
[1]王旭东.简论教书育人[J].北京教育?高教,2007(2):24.[2][3]戴锐.“管理育人”的内涵辩证与路径探寻[J].当代教育论坛,2003(5):22,22.[4]江洪明.构建高校服务育人新体系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7.作者简介:
陈明(1965-),男,湖北大冶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及院校研究。
第三篇: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上传
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四川教育学院 尤甜
“有偿家教”早已不是新名词,却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体罚学生”的教师亦引起社会大众与网络群体的围观与痛斥。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师职业道德正面临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考验。《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末,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需要“其身正”。“ 教师职业道德,通常简称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应有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是帮助教师协调与学生、同事及学生家长以及其它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1]由于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个体,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在其职业生涯中有双重作用,其一是作为师德遵守的主体,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守师德规范,其二是作为道德遵守的示范,教师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导者,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起发点。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在讨论这一课题时,我们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背景来考察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关系的变迁对师范生师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可以考虑师范生师德教育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在每一阶段有重点地进行路径选择。
一、师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明德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现;“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这里用“明德”一词,重在强调师德教育起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师范生清楚和懂得师德的内容。这一阶段的重点内容有二,一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规定,二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为使师范生明白乃至懂得甚而能够弘扬这两项内容,如何选择教育的路径十分重要。
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的是“说教”,教育者苦口婆心,被教育者“心猿意马”;也有另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将德育教育与道德学习混为一谈,“这种教育重在知识内容的记忆,理论体系的掌握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体验,自然走上了名为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实为培养研究人员的道路。”【2】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固然是外在于人的主体的法律、规范,但在教育中需要教育者通过有效的教育
路径,将这一外部内容的引入过程变成是引发、激励师范生内在的向善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从外部输入的过程。
1、法律与德育知识的输入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有助于引发与激励师范生的本体主动性。
在这个知识极大丰富的时代,只要有网络,就能轻易获得所需的任何知识。对于师范学生的师德教育是否还需要知识的输入?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如此,而且,知识的输入是师德教育的基础与根本。特别是关于教育法规、教师法规、未成年人保护等一些列法律法规的知识应当是优先考虑的内容。2008年教育部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就是“爱国守法”,如果连基本的法律有什么,有哪些规定都不知道,何谈“守法”?但是,单纯的知识性的灌输不能有效地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师范生知识建构的一部分,有必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与细化并为师范生准备获得共鸣并能够内化的案例,使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法律与德育知识的多维表现形式有助于师范学生的师德知识输入。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瑞士的皮亚杰认为,认知个体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认知个体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认知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法律与德育知识的学习依然需要遵守学习的基本规律。因此,教育者需要通过为师范生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他们建构知识。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多媒体技术了,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能够将单一的文字形式的师德知识转化为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采用图示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能够在学生的知识建构中发挥想象,获得更多的感悟。再如讲座的方式,讲座的教师将师德知识进行加工与升华并加以案例分析,使师范生在理性认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感性认知,这也有助于师德的理解与知识的建构。
另外,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喜欢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量,也使人们的想象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年轻一代的师范学生更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长大,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表现自我、喜欢流行的东西。我们在师德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特点,还应当关注他们对
多样化视觉冲击的需求。所以,在师德知识的教育中,应当选择文字、图像、动漫、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为师范生打开知识之窗、迎来丰富的社会。
二、师德教育的发展阶段:体道
1、知道为智,体道为德。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涂又光教授认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3】知道的东西仅是知识,这些知识只有内化为人的心灵并再外化为人的行为并能做到的东西才是道德。师德教育的第二阶段要求师范生通过对师德的体验、身体力行地将师德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这就需要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者为师范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在对道德知识的认知、认同的基础上,把它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最终表现为道德行为。这一目标的达至可以采用为师范生创设道德践行平台的路径,为师范生“体道”准备过程化的教师教育教学情境,关注他们师德成长的过程,通过模拟情境、体验未来职业、与中小学生交流、组织并参与中小学生的主题班会等方式帮助师范生在师德养成的发展阶段获得切实的师德体验与师德践行。“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发展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即是说,可使每个小体实现其某种带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4】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表达对孔子的无比仰慕之情,而后人用这样的诗句也表达了对品格提升与完善之精神渴望。师范生师德的体验也具有这样的享用功能。例如,师范生在对未来教师职业的体验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小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尊重,通过组织并参与中小学生主题班会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够感受到来自中小学生的关爱。当师范生在体道过程中感受到这一过程的精神满足并获得正向外部反馈,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师范生师德的良性发展。
2、社会事件的关注与探讨。
与师德有关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师德教育者有必要密切关注这些社会事件以及该事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争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教育者和师范生都很容易地获得这些信息。无论教育者是否愿意,这些社会争论都会进入师范学生的视野。有人认为“高校应健全各类管理办法,并将其制度化,以及时过滤不真实的信息,避免在学生中产生消极影响。”【5】事实上,面临良莠不齐的网络围观语言,教育者不能单纯地依靠信息过滤的方法净化网络,而应当选择引导师范生进行讨论和深度思考,在思考与讨论中体验师德的发展,学会立足学校放眼社会、学习将自身放置于社会进行换位思考的方法。师德教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现实学校中教师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于使他们思考与掌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是什么?怎
样做才能更加接近这种理想?帮助师范生关注社会事件并思考与讨论,能够使师范生愈加接近师德的要求。
三、师德教育的升华阶段:共生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这一生物学中的理论很快被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等其他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工作者发现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例如,在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中,人才间的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往往会极大促进人才与群体的提高。
师德教育的原理也是如此。师德教育的这一阶段应当由师德教育组织师德养成的团体,通过团体内各组成人员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获得整个团体的师德教育养成。这个团体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或者以系院为单位甚而以整个学校的师范生全体为单位。从小环境到中环境直至大环境内建立起师德教育的整体氛围,并在这个整体中通过制度建设与活动开展将师德追求内化为师范学生内在的追求。有人指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慎独”、“内省”、“向他人学习”,【6】其中,“慎独”、“内省”关注师德养成的自我意识提升,“向他人学习”关注师德养成主体的主动学习,因此,这三个方面都强调师德养成的主体能动性,对师范生的主动性要求较高,而共生观的强调外界的正向感染和干预,对师范生的主动性要求没有那么高。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仅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已很难维持,我们要避免人的主体性对道德的伤害,就必须把伦理落实在制度上,而不是落实在人的主体性上,要用制度来承诺道德。”【7】因此,师范生师德教育不能仅用个体师德教育的路径,而应当由师范院校为师范学生建设共生的组织,并在组织中用制度、活动等可操作性并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方法来督促师德的养成。
伴随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学校日益成为一种规模庞大、社会化程度高、与社会关系复杂的事业,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成了教育的“轴心”。【8】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共生组织可以扩大到整个学校,因学校的教育“轴心”作用,将师德教育的影响辐射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生组织的多维影响使师德教育不仅融入师范生的学习环境,进而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师德教育过程与师范生的学习、生活真正融合,获得共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中说:“人的本质并
[9]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10]人受社会关系制约,说明人有受动的一面;人通过劳动创造社会关系,说明人有能动的一面。人的本质说明,人在社会历史
发展中是一身二任的,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在师德教育共生的环境下,师范生作为社会的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都获得了体验,师德教育的效果应当能够加以巩固并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 贺春湘.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M].重庆:西南大学,2010:5
[2] [31] 张莉萍.高校德育范式的演变发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157-160。
[41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 , 6:46-47
[5]胡余波,徐兴,赵芸.基于博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8,20(2):143-146
[6] 张立成.《思想品德修养与师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4
[7]颜卫青.制度伦理的边界、功能涵涉及其意义[J].求实,2004,9:36-38
[8]吴晓蓉.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J].教育研究,2011,1:50-54
[9][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18
第四篇: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性的运动,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世界上文化间的各种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来自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以及观众生有不同的肤色,穿着不同的服装,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种族的和文化的差异,又常常由于各国间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而强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世界上所有的体育文化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于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引人注目。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发冲突。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就是要形成一种精神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与冲突,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文化图景,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窄的眼界,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领悟到各个民族都有着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敬其他民族,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自己,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奥林匹克运动以竞技运动为其主要活动内容,竞技运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比赛与对抗。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但是,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竞争。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竞争才有意义,各国运动员才能保持和加强团结、友谊的关系,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实现它的神圣目标。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奥林匹克的精神实质就是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尊重,它与教育的本质含义一脉相承.这是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对奥林匹克的注解.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充分挖掘奥林匹克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培育学生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使奥运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学生不仅要做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者,更要做中华文化的使者,让奥林匹克精神深入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融入学生的一生,使学生终生受益.而学校认为:多渠道的奥运知识的获得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尤为重要.与教育的本质含义一脉相承。这是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对奥林匹克的注解。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充分挖掘奥林匹克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培育学生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使奥运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学生不仅要做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者,更要做中华文化的使者,让奥林匹克精神深入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融入学生的一生,使学生终生受益。而学校认为:多渠道的奥运知识的获得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尤为重要。1.利用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奥运知识.使学生领会奥运文化的深刻内涵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奥运教育是教学目标之一。在各科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学生的奥运知识从无到有,从少到精,从不知到领会。学校政治组教师在初一年级开设了以《相约奥运》为主题的《特别关注》研学课,一年来在老师的带领下,研学小组的同学们就古代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奥运会会旗、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格言和口号、((奥林匹克宪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历届奥运会简况、历届奥运会口号、奥运会会歌、奥运圣火、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会徽、我国与奥运、相约2008等内容进行了学习和研讨。在最后一次研学课上,学生们认真总结了一年所关注的奥运的相关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在全校进行了展示,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关注。美术课上,全校学生开展了主题为“秀出自我秀出奥运”的文化衫绘制活动,学生们每人绘制了一件反应奥运题材的文化衫。学生通过构思、设计,绘制,使他们广泛地学习了奥运知识,了解了奥运理念。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学校中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坚持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以开展校园特色健身活动为主要任务,根据师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组织开展球类、韵律操、航舰模型等各类有影响、有群众基础的体育活动。每年的体育节、运动会都是别具特色。学校代表西城区参加北京市教委组织的“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拉拉操”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橄榄球队在“北京市中学生腰旗橄榄球西城区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佳绩。学校的教职工们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以“我运动,我阳光,我工作,我快乐”为主题的体育健身活动。在妙趣横生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们积极配合,群策群力,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分享体育活动的快乐,充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风采。2.利用主题教育宣传奥运知识.使学生深入领会奥林匹克精神,营造奥林匹克教育的氛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祖国我为你骄傲”奥运手抄报比赛活动。各班学生热情高涨,将对奥运的期盼与祝福,倾注在手抄报中。同时还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组织全校迎万方数据32奥运板报比赛,校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周二播出有关奥运方面的节目,如:电视片“同一个梦想”,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利用校会、年级会、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墙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有关奥运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关注奥运、了解奥运、参与奥运、体验奥运。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布置奥运展厅,使奥运展厅成为西城外国语学校宣传奥运和展示师生参与奥运活动风采的窗口。在奥运发展的长河中,北京奥运会是闪亮的一点,但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人将留下不朽的精神遗产。让奥林匹克精神植入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孩子们人生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应该是奥林匹克教育所不断追求和探索的。3.在传统的教育中寻找奥林匹克教育契机,让奥林匹克精神永久留存于学生的心中奥林匹克精神不只存在于奥林匹克运动中,更多的应该表现在生活里。学校高中部结合搬迁新校址开展以“爱国、爱家、爱校、爱班”为主题的活动;以“迎奥运,知荣辱”为主题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共产党员”的活动,以“迎奥运,做优秀中国人”为主题开展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的活动,在奥运会日益临近的日子里,学校独具特色的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于2007年3月中旬拉开了序幕。为了培养学生尊重书籍,热爱读书的精神。为了使学生能够熟记历史,展望未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全校师生以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方式来展现文学作品的精彩内容,通过亲身参与来体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这些活动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加深了了解。如初一年级的文学作品表演、初二年级的文学常识问答。总之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外出参观、板报宣传、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读书、爱书成为校园的主旋律,引领学生心灵的成长。学生们将这届读书节变为自己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文化底蕴的机会,使读书节成为学生展自我。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舞台,学生希望通过读书节的活动自己不但是一个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者,更应该是一个中华文化的使者;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我为奥运作贡献”为主题的“我与奥运”的大型征文活动,学生们围绕主题,写出了自己在迎接、筹办2008年奥运活动中的真情实感,以及参与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的体会。通过征文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我为奥运作贡献,可以从身边的许多小事做起。学校将奥运征文汇集成册,并推荐优秀征文参加市区比赛。4.在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激励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5月底,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一年一度的红五月合唱节歌咏比赛如期举行,初
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在大礼堂成功举办了主题是“唱响奥运”的比赛。比赛中,悠扬悦耳的歌声、热烈的掌声时时响起。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在欢乐与喜悦的气氛中。在这歌声里,充满了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渴望,对奥运的期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的背后更离不开汗水。比赛前期,各班利用周六日的时间进行歌曲筛选、利用音乐课、班会、放学后等时间认真练习,还精心准备了与奥运有关的新颖的道具,服装等。初-'13班的同学在演出时通过穿不同颜色的校服而拼出了奥运五环。结合“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的长期开展,作为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4月,学校在各部同时开展了“迎奥运,做文明中学生”的文明承诺书的签字仪式,学校为每个班级定制了。文明承诺书”的签字簿,号召师生“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文明与师生同行”,努力做文明学生、文明北京人、文明中国人。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学校领导与来校交流的法国学生率先签字。签约仪式上,尉小珑校长用爱、阳光和幸福阐释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他的讲话掀起了在场所有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热爱,这更加鼓舞了学生们发扬学校特色文化、融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信心。随后,班级代表走上台前,在签名卷上签下了最真诚的一笔,签下了对学校特色文化的感悟,签下了学生们对奥林匹克的梦想与希望。同时,这意味着学校师生将共同努力,丰富奥林匹克的文化价值,展示博大的人文精神,发挥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弘扬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为奥林匹克的壮观画卷添上绚丽的一笔。在奥运会倒计时500天,学校各部通过国旗下讲话、板报等形式在校内进行广泛宣传,同时组织团员及优秀学生干部举办了“弘扬奥运精神、宣传普及奥运知识,争做奥运使者”的活动,与社区居委会一起向市民发放奥运宣传材料,义务教授奥运英语。高中部的志愿者们还来到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在宣传的同时设立了有奖问答区,出了许多有关奥运的问题让孩子们回答,答对的小朋友发给他们一些小礼物表示鼓励。同时带动了家长的积极参与。学生还设立了涂鸦区,让孩子们在宣传奥运海报上签名、画画,让他们也感到成为宣传奥运的一份子。初中部的学生为配合奥委会提倡的“排队日”活动,以队列的形式走上街头,以行走的方式体现奥林匹克健康向上的精神,以整齐的队伍体现中华文化有序文明的理念。10月12日,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在西城外国语学校开展了主题为: “我们准备好了(We A_re Realy)”——西城教育系统迎接奥运会倒计时300天庆祝活动。西城外国语学校学生的青春风采、阳光笑脸及企盼奥运的心情在团体操表演中得到充分展示,学生们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宣传古老的北京传统文化背景下赋予奥林匹克运动新的内涵。学校的外籍教师也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关注北京奥运会,祝福北京的心愿。校长尉小珑认为:奥林匹克教育是全面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一次契机。5.学生不仅要做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者。更要做中华文化的使者鲜明的外语特色,推进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进程。几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努力拓宽国际化办学途径。目前,学校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韩国、瑞典、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十一所学校建立了姐妹校关系。学校每年都与姐妹校互派学生交流访问,在接待各国来访师生工作中,学校注重宣传2008北京奥运会,向来宾介绍北京申奥成功后城市的变化与发展,传播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三大理念。向姐妹校师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友好校的国际朋友们对中国的剪纸、京剧脸谱、太极拳、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挥着巨大的辐射作用。来校学习交流的友好校——法国巴黎雅克德古尔中学师生接受了学校赠送的环保宣传袋,并与学校师生携手共同开展“绿色奥运”的宣传活动。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让学生关注奥运、了解奥运、领会奥运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奥运,体验奥运、得益奥运,让奥林匹克给他们的人生刻下最美丽的印记。学校建立起了志愿者服务机制,开展“奥运城市志愿者招募活动”,学生们积极踊跃,共招募城市志愿者1570人。由团委学生会的志愿者服务部总负责,开展校级、年级和各班团支部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召开全校优秀团支部活动交流会,并由团委书记在升旗仪式时间进行全校的总结。学校l 5年来坚持与7路公交车队共建活动,在每年的3月5日到7路公交车站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对行人乘客进行“迎奥运,做文明北京人”的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会的到来。针对初中孩子的特点,学校开展了“倾己所能,争当奥运志愿者,服务奥运”的活动。学校组织了。奥运志愿者服务队”,主要是通过校内有关奥运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学生理解志愿者的内涵,清楚志愿者的义务和责任,体会奥运志愿者的精神境界,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共青团、少先队发出了“争做优秀奥运志愿者倡议书”,学生们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奥运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休息时间作了大量的志愿活动。校学生会、团委干部以身作则,为全校同学做出榜样。学校为每一位同学建立了“志愿者活动记录表”,将学生点点滴滴的闪耀着奥运志愿者精神的事迹记录下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学生中涌现出大批热情高涨的志愿者,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事迹充满校园,每周在。感动在我身边”的板报上喜报频传。校团委组织党、团校学员到北京周边郊区的怀柔、房山、延庆、河北天漠等地进行“植绿护绿活动”,为“绿色北京,绿色奥运”作出贡献。学校还开展了“绿色奥运、金点子智囊”献计献策活动。学生们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节水、节电、保护环境的点子,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校寄宿部师生参加了。爱心传递活动”,为打工子弟学校和贫困学校捐赠图书600多册。在学生会的倡导下,学校开展了。2008颗心,祝福奥运”活动。全校师生动手叠出2008颗桃心,学生在每颗桃心上写出自己对奥运的祝福,在奥运展厅的墙壁上用2008颗心组成硕大的奥运五环和中国印,表达了全校师生对奥运真诚的祝福。200 8年奥运在即,奥林匹克教育的契机会不断涌现,让每一位学生关注奥运、了翅奥运、参与奥运、体验奥运、得益奥运,让奥林匹克精神永远植根于他们的心中;让每一位学生因为奥运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光彩,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第五篇: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与路径选择
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与路径选择
江西省万安县委党校 龙世清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中最为活跃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他们感知敏锐、积极进取,年轻热情、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历史经验证明,在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中的优秀知识分子总会成为扬弃或者创造新的经济文化、道德观念和精神文明的急先锋。因此,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得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和振兴的前途命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主流是好的,但不乏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经济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恋爱困惑、就业困惑、发展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种种原因,忽视了对自己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相反出现思想品德滑坡的现象,甚至走上了犯罪之路。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案、李启铭案、罗卡娜案、东莞理工大学男生强奸未遂杀人案等等。此类大学生由于思想品德堕落所犯下的罪恶行径不得不引起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一、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从自身教学实践和高校德育现状情况调查来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等。
首先,教师是主导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提高的引路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所以,师德师风是否高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受到市场经济“利益至上”的熏染,上课不认真备课,马虎应对,不能很好完成这份神圣使命,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得一些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甚至对人生意义和理想信念逐渐淡漠,以至最终堕落到犯罪地步。
其次,学生是主体因素。思想品德素养提高的决定因素是学生自身这个主体。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全是“90后”了,“90后”学生跟“70后”学生相比,从思维方式到行事风格都截然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和“80后”学生相比,他们的特点更突出、更明显,个性也更张扬。从与“90后”学生交流来看,“90后”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和分享喜忧,多数学生在言行表达中流露出乐观、阳光的积极信号,因此,在陌生环境中适应能力明显强于以往学生。同时,“90后”学生思维独立、自主意识与自我观念较强,喜欢离经叛道,对传统权威、秩序、价值观念嗤之以鼻,对自己喜欢的事不遗余力,甚至不计后果。比如:近来网络上各种所谓“门事件”,“90后”主角占相当大比例。因为“90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更宽松,条件也更优越,对事业成功及其相关结果的理解比以往学生更简单直接。所以,他们善于沉迷做梦,不善于踏实做事,对取得成功道路的理解也渴望能走捷径。例如,很多学生希望在大学就能创业成功,发大财,成为暴发户;面对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等问题,容易使公平竞争变成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一部分学生追求物质享受,崇尚“娱乐精神”,标榜生活高质量,吃苦耐劳精神退化等等。这无疑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第三,教学内容和方式。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陆续在全国投入使用。这套教材不仅集纳全国相关领域优秀专家学者的智慧,也广泛征求了高校师生的意见,与以往的教材体系一脉相承,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心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秀教材。从教材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创新,考核方式也必须改革,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发展趋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教授认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每个课堂色彩都不一样。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认为,为区别于以往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 “导入”、“视频资料”、“案例讨论”、“延伸资料”、“补充讲解资料”等形式,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当今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环境的好坏,城乡的差别,父母的职业,父母的价值观,父母关系的好坏,父母与子女的交流,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都对大学生的经济生活与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形成起主要影响。从近几年出现的大学校园事件事看,肇事学生的家庭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差别与独生子女问题。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略为脆弱,这源于社会沉积而成的城乡差别。独生子女在人格社会化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态心理倾向,有些甚至形成了不健康的人格类型。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子女的影响更为突出。一般而言,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作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子女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父母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教育和投资还会对子女产生重要影响。
校园文化的氛围以及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与活动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物质载体。这些软或硬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成熟本科层次的大学学习氛围相对浓厚,竞争意识强,学生身处其校,更利于其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层次较高的院校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大学生自身组织的一系列文体活动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形成与内在的素质。社会的不断开放、多元文化的激荡、传媒环境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更加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大学生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强烈。高校大学生往往处在社会坏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之中进行着比较与选择。这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针对影响“90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如上因素,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因时而变,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情动人
受“爱的教育”启发,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转变自己的传统理念,不要以为大学生是大孩子,就可以对他们讲大道理,不必像教育小孩子那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反,因为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往往产生会一些“怪异另类”式的新思想,来与老师沟通交流,如果老师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能力,没有能力对学生讲出个所以然,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不仅不会喜欢你上课,还会慢慢疏远你,不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所以,思政老师应更加以宽容的胸怀接纳学生的“奇思妙想”,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感情,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创新思维加以表扬,发现学生的缺点及时谈心交流,加以举例说服。比如学生有见解、有胆识、敢表达等优点值得表扬的地方就不要吝啬,应该多加以表扬鼓励;学生易冲动和早恋现象就要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服。思政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更加容易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与“90后”大学生平等真诚相待,情感共鸣,形成谈话式教育而不是说教式传授的教学方法。
(二)以德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素养,教师首先就必须应有高尚的情感素养”。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了德育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品德,更要有教师的高尚品德。因此,“正人先正己”,思政课教师要言传身教,就必须自身先做到德才兼备,“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思政教师自身品德高尚,德高望重,才可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思政课的教育内容才能让学生佩服、喜欢,乐于接受教导,最终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思政老师,受人尊敬和学习,在教育和影响学生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三)以爱感人
“教育的真谛是真诚而无私的爱。”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切身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爱的感情内涵具有广泛性,包括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其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只有通过平等地交流沟通才能知晓学生的内心活动,施以爱的情感教育。可是,现在“90后”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与教师缺少沟通和平等对话,缺乏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容忍。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不断努力进入学生的内心生活世界,让自己成为他们心中的一员,同其心,感其痛,对于他们的寂寞空虚、迷惑彷徨,要感同身受;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真正融于群体,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能更乐群,学会妥善将自己的个性与群体、团队和谐相容,增强社交能力。
(四)以事动人
一些简单的哲理故事往往启人心智,发人深省,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在课堂上,思政教师若能讲述一段精彩感人的小故事和亲身经历,就会远比书本里的大道理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当然,思政教师要选取最具时代感的故事,最好是离学生生活最近的故事,让他们知道教师所讲所教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是他们自己亲眼目睹、亲耳听闻,甚至是发生在自己班级、寝室的事例。这样,大学的思政课就会有声有色,触及学生内心心灵,达到共鸣与震撼的效果。
(五)以趣引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引领学生的思路,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但是,主导不是主宰,不一定非要老师主宰课堂。教师主宰课堂,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这往往是思政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所以,真正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教学相长、互相启发,和谐相处,学生具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过程;思政教师不是教给学生结果,而是要设计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引领和启发学生思考,或者陪着学生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思政课堂教学才会更和谐、更快乐、更健康、更有效。
(六)以诚待人
“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下的生意讲究诚信,同样,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时代的教学也要讲究诚信。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有自我成长、自我发掘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及时加以鼓励和辅导。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时,要及时加以鼓励;当学生做得不足时,要辅导学生敞开心扉,表达歉意,促使自己进步。这不仅是学生自我成长的标志,也是我们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成果。因为诚信就像一股清泉,它可以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它可以让清澈小溪汇流成奔腾不息的大河。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政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教学,应当事先设计好种种教法作为备案走进课堂,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现在,思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思维活跃的“90后”大学生,不能无视大学生的积极发问、“奇思妙想”而不调整教法,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因素,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2]刘飞.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3] 齐勇.因时而变,思政课教学要切中肯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4).[4]陈历.关注“90后”大学生新特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5]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田建国.积极推动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改进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2008,(11),第49页。
[7] 黎海燕.“故事化”与案例教学——从百家讲坛的成功经验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8] 伍志燕.“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构想[J].大连大学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