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随着普通中学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教学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笔者这几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努力寻求走出困境的方法。在市教研室高中语文科的专家和市重点中学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确立了以改革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带动语文科高考整体质量提高的教学研究方向,终于初步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下面就是笔者在高三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高三作文教学要研究学情,洞察现状
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差,整体水平低,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能力差异明显,学生的作文意识薄弱,没有把作文视为一种积极能动的创造活动,一到作文就紧张,就有一种压抑感,搜刮肚肠,没的可写,从而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而面上中学的作文教学明显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靠天吃饭,或是目标过高,学生望而生畏,或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通盘的考虑,系统的训练,长期在低效高耗的运作中徘徊。
二、高三作文教学要有教师可为的思想
高考试题每年都力争出新,这是公认的。但是,年年都要出新,我们就要问一问:究竟能新到哪里去?新是相对的,稳定是绝对的。从这两年广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来看,作文平均分没有提升上去,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倒是反映出我们学生的作文基础越来越走下坡路。这说明了我们不少老师在作文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于追求文风的花哨,过于追求写作的技巧,内容空洞,堆砌材料,无病呻吟,假话空话连篇,完全背离了写作的正道。可以说取巧的作文训练是不可取的。
大家都知道学生能力形成的起始点是:练习,一种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作文教学自然要从学生的“练习”入手,指导学生的“练习”,使这个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科学高效,能够最优化地形成技能,进而形成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技能,掌握技能的过程是形成能力的条件之一。技能的形成则只有通过练习达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之一应该包括这些环节:练习——技能——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应把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梳理出来、排成序,然后通过练习一个个解决,配合上相关的选文组成单元,一个单元解决作文的一个重点问题,虽还是做综合作文,但作文指导、批改、评分、讲评都突出训练重点,符合单元重点要求的给高分,非训练重点的问题在以后的训练单元中去解决。这样就形成了以作文技能为中心,读写结合,选文服从技能训练的作文教学模式。
同时,还要遵循高考作文的写作规律。高考作文的写作具有其特殊性,不仅要遵循一般写作训练的规律,更要遵循高考考场作文的写作规律。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不同于作文竞赛,更不是随感而发的“自由”文章,它有质和量的规定性。高考作文质的规定性是指作文必须围绕所提供的“话题”或材料内容、含意作文,不能随意而为。高考作文量的规定性包括字数的最低限制和写作时间的限制等等。我们必须知晓这些限制。在训练时让学生适应这些限制,运用好这些限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三、高三作文教学要有序列,统筹安排
高三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一二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笔者是这样构建自己的训练序列的: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主要内容是语段写作、议论文说理的方法、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分解论点的方法的训练等等,一般安排四到五次这样的专项训练,目的是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为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结构技法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快速搭建好文章的结构框架,训练运用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文章的能力,其中又以并列式为重点。每一种结构模式训练两次,总共是六次,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减少因思考运用何种模式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让学生把构思的主要精力放在审题立意和选用材料上,从而达到快速成文的目的。
第三阶段:审题立意的训练。训练学生快速审准题意的能力,训练的重点可放在话题作文,分为一字型、一词型、句子型、观点型和寓意型等几大类别,加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力求让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一般进行五到六次针对审题的专项训练,达到不管拿到什么题目都能快速准确确立中心的目的。这阶段依然不能放松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练习。
第四阶段:作文升格的训练。这个阶段是在经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后学生的作文基本定型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安排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巩固前阶段训练过的内容,能自觉的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学会针对问题进行修改,掌握提升作文层次的方法,使自己写作的特长突现出来,同时对自己写作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力求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一次新的飞跃。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导,重在心理调试,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四、高三作文教学要以范文开路,微观指导
高三作文教学以作文问题为中心,实际上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来组织的教学,大量使用选文,但选文的地位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选文服从于训练,真如叶老所说无非是例子。这才是完全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真正立体的能高效培养语文能力的语文教学模式。
选文首先是自己学生的作文。选这样的作文既亲切又符合学生的实际,而且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或警策作文。为了挑选出合乎每一次训练重点的作文,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选出优秀作文和病文。病文比较容易挑选,优秀作文需要斟酌斟酌。为了激发更多的学生对作文的热情以及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写作成功的乐趣。我们每一次都尽量挑选不同学生的优秀作文印发给全体学生,这样能激励更多的同学写好每一次的作文,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让老师看中,都使出浑身解数。一年下来,有三四十位学生的作文都得到了发表的机会。
其次是非常标准的名家名篇,主要有《理想的阶梯》、《说“勤”》、《怀疑与学问》等等。这几篇文章确实是经典的议论文,它们很有学习和模仿的价值。比如《理想的阶梯》,我们觉得除了字数,这篇文章简直就是为高考议论文量身定做的。别的不用多说,比如题目(简洁醒目),比如语言(朴实无华),比如材料(丰富得不得了),就是这结构安排,确实非常出色!它在结构安排上使用了中心论点加分论点的形式,使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从“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分论点,去论证“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这一中心论点“。”从“刻苦勤奋”“珍惜时间”和“迎难而上”去突出“奋斗”,说服力强,论证严密性高。同时,可以使文章层次性增强,思路清晰,一目了然。选择名家名篇的文章,都是有定评的文章,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名家的作品也并不总是高深莫测的,其实也是我们可以学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次,选择高考和各地模拟考试中出现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新颖的立意、巧妙的构思、充盈的才气、酣畅淋漓的语言表达或许是我们的学生学不来的,但是文章的思路、结构、材料是完全可以通过模仿而习得的,比如2006年的广东省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它采用的是对照式的结构就是我们的学生可以学得到的,又如2007年的广东省优秀作文《实现心中的理想》,它采用的是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也是我们的学生可以学得到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每年各省涌现出来的大量的优秀作文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选文是服从技能训练的,在高三作文教学中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法支撑的,但技法的指导应遵循微观指导的原则,精要、好懂、实用。比如我们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材料”这一问题时,把技法讲深讲透:材料的多义性要求分析时善于转换角度,紧扣中心;材料主旨的内蕴性要求分析时善于揭示底里,因果分析;材料的蕴涵指向性要求分析时善于连类而及,丰富新鲜。每一点都有观点有案例,每一案例有正例有反例。点拨学生领悟正例的妙处,反例的不足,让学生在反复对照中比较深入的学习“运用材料”这一训练点,具体领悟正例、反例优劣原因,掌握技法。整个过程教师紧紧围绕着“运用材料”这一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材料运用”的意识,以便更好地实现本次训练的目标。
五、高三作文教学要体现对命题趋势的研究
“稳中求变,变中求稳”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稳”是命题的主流,从近六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来看,“稳”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关注现实,以生活现象为主题,重视社会的细节、潮流、内涵等。如2006年重庆题“走与停”、江西题“雨燕减肥”、北京题“北京的符号”等,体现了这一特点。第二,关注人生,以人生价值为主题,探讨生命的内涵。如2006年辽宁题“肩膀”、江苏题“人与路”、湖南题“谈意气”,广东题“雕琢心中的天使”等等。第三,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和创新精神的命题思想不变。其中社会的责任意识、传统的人生精神和人生的悲悯情怀将作为重点。
在“变”的方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作文命题的多元化已成定局。二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形式开始相互渗透融合。三是作文评分标准将更加严格,首次出现错别字错一个扣一分的新规定。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命题趋势的研究,我们将研究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作文题,同时力求让作文题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有激发功能,既让人人有话说,又让优秀的学生能脱颖而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完卷。
第二,题目既要有广阔的写作空间,又要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叫做“广阔有边”。
第三,有一定的新颖性,使学生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难以照搬现成作文。
作文题目有来自网络的、报刊的,也有来自各地市模拟考试的,更有教师自己命制的,在作文备考教程里有我们教师自己命制的12道作文题。为什么我们老师自己去命制作文题目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这些题目的内容或主题能对高考可能涉及的命题内容进行覆盖。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很难猜押的,但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是可以覆盖的。我们命制作文题的出发点就是这样。
六、高三作文教学要有自己的校本教材
我们把训练使用的材料定名为《高考作文备考教程》,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教会学生作文。它有一个合理的编写体例,一般包含两种版本:一种是以写作指导为侧重点的,一种是以作文讲评为侧重点的。以写作指导为侧重点的版本主要有以下的栏目内容:一是训练的重点,二是方法点击及示范,三是例文评析,四是训练题目。以作文讲评为侧重点的版本主要有以下的栏目内容:一是上一次作文当中没有达到训练要求的典型病文剖析,二是上一次作文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文赏析,三是针对问题应采取的纠正方法,再辅以典范的例文引导,四是巩固性的练习。两种版本各有各的功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链,这个训练链一环紧扣一环,螺旋式推进,直至达成训练目标。
作文教程的使用不能只是一次性的,教导学生不能有经历过的思想,语文的学习是重在反复、重复的,作文的训练也是这样,要求学生把每一次的作文教程都装订在一起以便随时查阅。平时要经常翻阅,里面教师精心挑选的范文同样是文质兼美的,可读性强的,毫不夸张的说作文教程在作文课时是写作的指南,而在平时则是很不错的阅读材料,真可谓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作文教程的编写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高考作文的趋势作出适时的调整,使这个系列的作文教程能够不断得到完善。我们老师要有精品的意识,追求编写的尽善尽美,仔细阅读我们的作文教程就会发现它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开始时或许显得比较粗糙,但是随我们经验的不断丰富,对作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实用性、操作性、艺术性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了使我们的资料具有可推广的价值,在后阶段的作文教程我们的编写就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使用起来就更方便。
七、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练好书写基本功
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外表,所以以写字教育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较快的提高书写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写字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写好字,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刻苦顽强的品质,养成学生高雅乐观的情趣。尤其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实行无纸化阅卷后,因为卷面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甚至得0分屡见不鲜,所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忽视。加上新高考对错别字的扣分更严格了,因而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就成了考生务必重视的新课题。在进入高三之时,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购买一本字帖,书写内容是关于高中必背古诗文的,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时每天“偷闲”练上十几分钟。长期坚持,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把该背的书背下来,可谓是一箭双雕。
同时,良好的作文习惯还包括:阅读习惯,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日记练笔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联想与想像的习惯,口头作文的习惯,先想再写的习惯,快速行文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评判作品的习惯。学生形成生活习惯,便形成语文生活习惯,大语文教育观强调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也就能实现。
高考作文训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老师潜心研究,把握考场作文的备考规律,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科学高效的备考方法,倘能做到这样,就一定能让自己的学生笑傲考场,夺取最终的胜利。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式教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其目的不是要把少数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精英,而是要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能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探究能力。在一些发达国家,探究式教学早已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即将颁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核心,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成了以模仿、背诵和训练为主要特征的维持性学习,教师对学生具有权威性,学生对教师具有依赖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被销蚀得越来越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以致于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课程教材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实践与思考
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开展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需深入探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近年来,笔者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积极探索有效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对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形成了“质疑——思疑——解疑”反复循环的操作程序。1.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质疑。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造的起跑线、科学的助产士。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意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以“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为例,以往教学的重点大多放在讲述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对革命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统治政策的评价上,而对革命过程中表现出的十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没有或很少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与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不同,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先后粉墨登场,执掌政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历史现象呢?它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联系?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未能看到它们之间特殊的因果关联性,并通过质疑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而诸如此类的探讨正是探究学习和创造思维的突出体现。又比如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的评价等,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关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问题、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问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问题、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多极化问题等等,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频频撞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阀,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在教师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怎样发现并提出问题,体验到质疑探究的乐趣,从而逐渐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2.营造融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思疑。
从自主质疑到自由思疑是探究学习的必然过程。自由是创造的土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后,老师千万不要马上向学生奉送所谓的真理,教师的责任不是答疑解难,而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自由驰骋在探究学习的广阔时空之中。如上述法国大革命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多角度进行思考。由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比较高,所以资产阶级的队伍比较大并且阶层分明,形成了金融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等阶层,它们虽同属于资产阶级范畴,但各阶层在革命中的利益和要求不一样,因此,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便轮番掌握政权,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迭起,一浪胜过一浪,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所采取的措施也越来越超出资产阶级革命的本来要求。但“……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恩格斯)所以,热月政变和拿破仑统治时期保留下来的革命成果,基本上还是革命初期即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取得的那些主要成果。也就是说,法国大革命初期本来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历史使命,即推翻封建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资产阶级解决掌握政权的问题,以后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是由于国际国内严峻的形势所造成的,这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意义。再如,关于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政策的评价问题,卖国求荣是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但与此同时,北洋军阀政府也进行了反对分裂、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和斗争。教学中切不可以简单的阶级标签而加以全盘否定,应引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评价,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探究氛围,使学生能够放开手脚进行探究。
课堂探究氛围是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情绪状态,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索和自由创造。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树立课堂教学师生平等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使学生心情舒畅地投入学习之中,实现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其次,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相信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他们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第三,要树立学生个性差异发展观,注重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学有所长,通过因材施教、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等为学生创造不同学习的类型,使其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差异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发现自己的价值。
3.开展多彩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合作解疑。
学会合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研究表明,合作能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其中特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是需要通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实际上,合作存在于一切活动之中,只是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合作。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应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
缄默使人愚钝,争辩使人聪慧。学生对所提问题经过自由思考之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互相质疑、自圆其说,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出新意,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探究式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既可通过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善疑巧问、浅处深问、明知故问、无中生有等,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如讨论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作用、戊戌变法的性质等;也应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专场课堂讨论或辩论,如组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改革开放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潮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课堂讨(辨)论会。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是探究式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可以开展类似的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开展专题性课堂讨论一定要精心选题,周密安排。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同时,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是探究性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活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总之,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质疑——思疑——解疑”旨在通过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应该说,这一探索还很不成熟,许多方面尚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这里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广大教师的深入探讨。
第三篇:对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
对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
6月11日至18日,有幸参加了201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结合两次阅卷期间的学习、揣摩、交流、思考,浅薄地谈谈对我校高三作文教学的建议。
1、注重审题。本次作文立意的角度多,而且作文题当中有“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的提示,所以我认为只要观点从材料来都是可以的。本此作文评分标准也有修改,那就是将一类文“切合题意”,改为“符合题意”,一类文和二类文对审题的要求相同。但并不是说审题不重要,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在审题立意上区分了档次。“用信念和意志铸就人生”,我认为是我看到的比较好的题目。其中有三点都包含了“心”、“个人努力”、“风景”。而不少考生只立足于其中的一个方面,有的甚至写“我的家乡”,或者“风景这边独好”,虽未判为偏题,但只触及材料的皮毛,与中心离得很远了。阅卷中看到一篇题为“哑巴说瞎子看到了彩虹”为标题的作文,他论述到:“曾看到这样一句话,还以为是一句笑话,后来才明白其中,只要用心,瞎子也能看到彩虹。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本次阅卷整体上考生切中题意的少,当然完全偏离题意的也少。在阅卷当中,通过题目揣摩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初步判断作文等级是很普遍的阅卷经验。
2、注重说理训练。整体感觉学生越来越不会写作文,言之有物的也不多。不少考生句与句之间缺乏关联,段与段之间没有联系,整篇文章未紧扣自拟题目,自拟题目与作文材料关系不紧。而这一次特别点出了两类文章,一类被核心组称为“华衣裹尸”或“老和尚的百衲衣”,语言华丽,但主要是材料堆砌,没有强有力的分析说理,对这类文章特别打压;而另一类语言稍朴实,但论述有力的却得到青睐。
3、文体意识要加强。其实这次命题有一个小变化,那就是出题时要求为“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其实出题人已经暗示这次比较适合写记叙文,但整体上记叙文还占不到所有考生选择的20%。而我们不少考生在作文时仍存在文体不明的情况,有的就每段以“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为开头,然后加一个示例。在阅卷当中,真正出漂亮的并列式分论点的学生都不多。我们高三每一次模拟考试,都允许学生写记述文或议论文,这一做法存在一些弊端,不少考生只选一类,或者两类居中长期文体不分。能不能在模拟考试中,先分后总,先专考几次记叙文,再专写几次议论文,纠正学生的问题不分问题,后面再两类文体和练。在阅卷中,发现一些明显为美术、体育专业学生写的文章,特别是美术生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训练感受写记叙文,都判了比较高的分,整体上比学了三年的文化生在作文上的得分还高,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4、模考阅卷评分要注重区分度。高考这两年平均分都为42点几分,今年比去年略低,这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我们平常阅卷不防也参照这一尺度,但要注意的是要拉开距离,注意区分度。阅卷老师要有自己的标杆,也要让学生基本熟悉评分尺度,让他们在每一次作文后知道自己进步在什么地方,不足在哪里。没有必要因为深温或降温刻意改变评分标准,把作文作为总分高低的调节剂,让学生搞不清作文应该怎样提高。
5、注重书写。短短9天时间,一天学习掌握标准,后一天扫尾,在差不多在7天时间内每位老师要阅卷3000份。虽然限定了速度,从最开始的50秒到40秒,到最后的25秒,但是后面老师都很疲倦,基本上是机械作业。所以书写成为一个看似不太重要的重要标准。整体感觉书写工整的很少低于40分,书写潦草的很少上50分,因为老师们总会存在这样的心理,书写漂亮的可能是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从漂亮的字迹当中寻找优点;从潦草的字迹中吹毛求疵。而且阅卷中会存在一定误判的情况,好作文没有被发现,差作文得了高分,误判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考生字迹引起的。特别是在阅卷时,为了阅卷方便,显示的比例都调整为68%左右,也就是说电脑中看到的字迹比你在试卷上的还小些,所以对那些写蚂蚁字的学生一定要纠正,他们在阅卷时会吃亏。
6、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在本次阅卷当中,发现了比往年多得多得自杀文,少数考试思维偏激,或者不健康。有刻意求新,用甲骨文或韩文写的,甲骨文那那篇很多老师都很佩服,翻译出来后还基本符合,但核心组只判了36篇;有自言自语、调侃老师的,基本判了0分;有认为“这是最傻村官”,但评价为“有些事只能说不能做,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判分很低。阅卷时,一篇文章让人感受到这位考生思想积极(有普遍的价值观),学习勤奋(读了很多书)、学习认真(字迹一丝不苟)、灵活聪明(有闪光点),能够看到以上的一点或几点,老师们肯定会动一些爱才之心,作文肯定也得人青睐,反之不然。
7、材料积累方面。有老师调侃作文里都是感动中国人物,教材里的苏轼、李白。虽然说这些材料不是不可以运用,但感觉这些材料有点像万金油,而不少考生对材料并没有深入理解,也没有个人独特思考,所以让人感觉很烦。我觉得可以建议每位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深入掌握一两位人物,掌握他们一两件具体事例,把事例写深、写精,写出独到,如能这样,一定能让人眼前一亮。
感觉考生作文整体水准不高,34万份试卷当中,50分以上的比例并不高,虽然提高考生作文成绩非一日之功,但我觉得提高的空间很大,也并非无章可循。
第四篇:快速作文的思考和实践
快速作文的思考和实践
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适当进行一些快速作文的训练,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中小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首先,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在素质。人的素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化性素质,即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 练由学生自己内化后形成的素质;一种是内源性素质,即先天就具有的人的内在的潜能。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的潜在功能是巨大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人所能利用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然而在一定外力的影响和 刺激下,往往能唤醒和激发出未开发部分的潜能。例如快速作文,经训练后,学生的写作速度,可达每分钟30 ~50字,甚至更高。这里不仅是书写的速度,更是思维的敏捷度。所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快速作文训练,是 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领域里的具体体现。
其次,快速作文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未来社会是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要 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在未来社会能求得生存,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语文能力呢?张志公先生在《关于改革语文 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作了很好的回答:“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描写智力 超常的‘才子’们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因为他们要用自然的口头语言处理工作、指挥机器干活;那种‘ 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的时间很珍贵,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写的东西。那时候社会上还 需要有‘低吟长啸’的诗人,‘斟词酌句,反复推敲’的语言大师,人们还需要文学。不过,处理生活和工作 中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快速作文在现代化教育中的 地位和作用,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了。
第三,快速作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老 大难问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跟传统的作文教学的模式是有关的。这种模式一般可分为“命题、指导”,“学生写作”和“批改、讲评”三个环节。本来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但往往是每一个环节的组织都不到 位;指导笼统空泛,学生无从下笔;写作过程中,学生智力处于抑制状态,扼杀了他们的潜能;评改以教师为 主,学生只关心分数,对评语漠不关心。以致造成了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而快速作文正是针对传统作文 教学的弊端,在限定的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要求完成一篇一定字数的作文,并组织学生参与批改和讲评,极大 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据对我市开展快速作文训练的7所不同层次学校1436位学生的调查统计结果,在22分钟 内能完成一篇550字以上作文的人数比例为79%;怕写作文和较怕写作文的人数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20%和22%下 降到4%和9%。
在这7所学校千余名学生的身上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可喜的变化,与我们所采用的科学的快速作文的训练方法 是分不开的。现在有不少地方也在搞快速作文,流派也比较多,但大多着眼于快速写作技巧上的训练,我们走 的是另一条路——
一、用明确而具体的训练目标,组织学生进行紧张而有效的写作活动
明确而具体的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快速作文的纲,它包括写作的范围或题目、分条陈述的具体要求、写作 时间和字数等。例如:
范围:记寒假中一件有意义的事(题目自拟)
要求:1.22分钟完成550字以上(50分,超过50字加2分,不足扣10分);2.题目要新颖,能点明中心(5分);3.叙事具体,过程清楚(30分);4.语言通顺,无病句错别字(15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病句每句扣2分)。
这样分条陈述的训练目标,指向十分清楚、具体,便于学生把握,不同于笼统空泛的命题指导;而且规定 了完成任务的时间,为组织起紧张的智力活动提供了重要保证。这种“外部刺激”经过强化训练,就能转化为 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便会人格化,使学生形成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高效率的意识。它不仅有利于作文教学,而且有利于一般的学习、工作和活动,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快速作文在命题阶段,一般只限定一个范围,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至少提供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使学 生能尽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快速作文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智力活动十分紧张,并与情绪、意志活 动融为一体,几乎达到身心两忘的境界。在评改阶段,先鼓励学生(一般选择二三位程度不同的学生)上台朗 读自己的作文,对照训练目标和评分要求,组织学生评议;然后在小组互评互改,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写 出恰当的评语;最后,由学生根据互评的意见进行自改。由于学生几乎参与了快速作文的全过程,学生的主体 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能力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参加实验的教师反映:“学生在22分钟 内写成的文章,比两节课时间写成的还要好,甚至比课外写成的还要好。”
三、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活动同时产生和发展的,认知活动是工作系统,情感活动是动力 系统。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写得快不快、好不好,跟学生是否愿意写、喜欢写,是否相信自己能写好密切 相关。我们在组织学生快速写作的同时,十分注重情感的作用,使两者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和谐的发展。首先是 尽量让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训练开始阶段,把目标放低,只要达到规定的字数,就视为符合要求,以后 再视学生情况逐步提高内容和表达上的比重。这样,学生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每次都能“跳起来摘到 果子”,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写作的信心。其二是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以往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与教师打分过低不无关系,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快速作文不是这样,在分条出示训练目标时,就具体 规定了每个项目的得分,写作时只要达到某项目标,就能得到该项的满分;同时还有多项奖励分,如字数超过 50加2分,主动上台朗读加5分等。对学生的每次作文,教师都要对优秀作文的作者和有进步的同学进行及时的 表扬。优秀作文还要当众朗读并悬挂在教室里供同学们学习。这样,学生每次作文都能拿到八九十分的高分,且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自然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其三是,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快速作文训练中,不 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协作。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并鼓励学生与教师展开平等的讨论,师生共同创设了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学生的日记或周记中,不难 看到“我原来最怕写作文,现在最喜欢写作文”,“今天又有我喜欢的作文课了”这样的语句。快速作文使学 生对作文的态度产生了由“怕”到“喜”,由“厌”到“爱”的可喜转变。
进行快速作文的探索和实践,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字迹不够端正,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 生跟不上,缺乏积累等,这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努力克服的问题。
第五篇:思考对新课程高考高三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的
对新课程高考高三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的思考
湖州中学 叶盛
今年高考是浙江省继海南、广东、山东、宁夏(2004年)和江苏(2005年)五省区先行进入课改实验之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第一个年头。在这转折性的一年,如何进行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的教学工作迎接高考,并争取创造优异成绩,这既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又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期望的工作,因此,这一年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今年的高三教学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这一届民办学生整体上学习底子薄弱,和湖州其它直属学校同类竞争学生在中考时就有一定差距,(2006年中考分数线:浙北高级中学 554,湖州二中择校 582,菱湖中学 567,湖州一中 558,吴兴高级中学 572,湖州五中 544,南浔中学 550)。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十分欠缺,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这样,如何推动其努力学习,如何扶优补差兼顾两头抓中间就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新课程在理念、内容、体系上相对于已经十分熟悉的老教材而言做了很大变动,这会导致对一些知识点在深度、广度、整合等方面的把握上造成一定难度。
三、今年是浙江省文科综合首次独立命题,因此研究高考,如何把握其命题思路十分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本人特别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先学再教和边学边教结合,突出复习有效性,避免教学盲目性。
要突出高三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在新形势下加强自我学习和提高。
作为身处新课程第一年高考的一线教师,需要认真研读和领会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指导意见和新教材。目前对我省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本,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外,还有《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考纲)和《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这些文本在我省范围内均具有政策性的指导作用。认真研读这几项文本对于历史课程各模块和各专题的要求,才能正确地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取舍和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深度,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期达到复习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实施复习有效性策略的首要。
在此基础上,本人从教材处理和充分利用指导意见、合理安排复习轮次和时间、精挑细选试题掌控知识与能力难度、提高解题能力和有效度、充分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分层教学等方面,针对高三历史总复习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性复习,以达到提升总复习效益的目的。
具体情况如下:
二、在教材处理上不主张“两个叠加”,充分利用“教学建议”中的归纳性补充资料。
所谓“两个叠加”即“不同版本教科书知识的叠加”和“新旧课程知识的叠加”。本人的策略是:根据指导性文本对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明确要求,将教材作为体现显性知识的载体,指导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其研读史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将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和新旧课程知识进行简单叠加。
在诠释《课标》的要求时,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选材时会选取不同的历史素材作为教科书的知识点。如在对“新航路开辟”这个历史知识点的复习中,岳麓版教科书较全面地介绍了亨利王子、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而浙江省用的人民版教科书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材仅用了一幅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和一句“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一场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地理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浪潮”的表述。在2009年考试说明中以“新航路的开辟”一句作为考试内容,没有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明确的要求。如何在高三的复习中把握复习尺度,我们依托的省颁《指导意见》中的“教学要求”将其具体化为:“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从地区交往、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殖民扩张和掠夺等方面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应用和整合有效的文本和地图等资源,针对“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而不能简单地将两个版本的历史素材进行叠加,更不能将旧教材中的观点和知识点强行叠加到新课程的复习中。
要认真研读《指导意见》中“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栏目的有关文本,以其中提供的归纳性的补充资料为纲,以教科书的史料为素材,重建和拓展知识结构,以达到复习的有效性。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针对《课标》的有些相对模糊而宏观的表述进行基础知识的取舍时,会出现知识结构和要求上没有交叉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教学建议”栏目中提供了归纳性补充资料,这些归纳性补充材料对于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有效把握复习的内容与要求,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性依据。
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指导性文本的归纳性补充资料,是在反对不同版本的知识简单叠加的指导思想下,提高历史知识学习效益的有效策略。
三、合理安排复习轮次和时间,注意三轮复习的链接和连续性。
从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这个具有规律性的高三复习过程看来,长期以来采取的三轮复习的策略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但高三复习的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的安排是否合理而有效,还得结合具体的校情和学情等因素,三轮复习的策略应该遵循“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学制宜”的原则。这一届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我在每一轮在时间、内容和难度的安排上相对于以往的高三历史教学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一轮复习:重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高三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考复习计划的重要环节,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下一轮复习的成效。高考历史科目的试题分配是选择题12题,每题4分,共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为52分。其中必修内容的分值约占90%,选修内容的分值约占10%。,通过对《考试说明》后附样卷的研究和分析,12道选择题中政治史3题、经济史3题、文化史2题,综合题2题、人物1题、战争与和平1题,比例合理。但是从样卷中看,组合选择共有六道(当然,组合选择的题量有点不正常,一般为2道,但说明了今年高考的一种趋势,也就是基础性强),主观题中,中国史与世界史各一题,然而12道选择题中,中国史占了9题、世界史3题,这说明中国史将是今年高考选择题的重点,而且对基础知识的考核目的可能会非常明显。
针对以上情况并结合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的学情实况,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是基础。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根源,没有基础,学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本人从第一个学期(从暑期)开始到2009年3月底一模前,在内容上将复习重点放在了三本必修教材上,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从09年高考卷上看这部分分值比例在100分中占了88分。
具体做法上以双基为突破口,以章节复习为切入点,将功夫化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上,切实做到“全、精、通”,历史的基础就是史实记忆。对于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由于考试范围比较广,牵涉到古今中外众多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总是复习到哪一段,就记住那一段,等到再复习下一部分时,前面的内容又忘的所剩无几,包括一些基础较好平时学习也很勤奋的学生,遗忘率也非常高。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帮学生总结历史记忆的方法,在复习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尽量以点带线带面,把能关联到的知识都落实到位,让学生养成反复记,记反复的习惯。在抓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复习的实效,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默写和抽背,及时默,反复默,在第一轮复习中特别是后半阶段我经常组织默写和抽背,做法是提前一星期告诉学生默写的具体范围,并明确说明题目全部出自教材。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养成经常自觉看书的习惯,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虽然时间长久后会有所遗忘,但总体来说学生记住的知识点总是积累的越来越多。从最终效果而言比较令人满意。第二轮复习:大通史加小专题兼强化性训练。
时间安排在全市一模后二模前。
09届高考是浙江新课改以来的首次高考,与旧高考相比自然有许多新的地方,其中最大的新,就是新课程的教材是按照专题的方式,通过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分别呈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可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时序性。学生在记忆时,完全按照书本的顺序,脑中形成的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而不是一条线,一个面,他只知道历史事件的本身,而不知道这件事之前,这件事之后分别是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这就需要高三教师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把复习顺序颠倒一下:第一轮还是按照书本的专题进行复习,而且特别强调细致,扎实,因为教材是学生认知的载体,学生在解题时所需的知识必然去映射书本,没有书本的基础,以后的复习都无从谈起。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我采用的是通史专题的方式。什么叫通史专题的方式呢?即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几个复习的模块,每一复习模块内再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纵横交错和融会贯通,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的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中的考点按时间顺序而不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一一对应到阶段中去,然后再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专题体系,也就是说,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对于一个考点,就可以迅速的给它定位,并且可以“瞻前顾后”,连贯的掌握知识,这样,形成知识体系就顺理成章了。
高三教学一个非常现实的任务就是高考,因此,考试,特别是善于考试仍是每个考生必不可缺的一种能力。要想有效提高应试能力,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大幅度的强化训练,这个阶段应安排在考前的两个月左右。所以第二轮复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能力提高和解题训练,着重训练学生应用第一轮复习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以实题的方式来进行解题训练,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达到提高解题能力以应对考试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
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入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第二轮复习阶段应该是最辛苦的,采用通史加专题方法备课量大,同时要精选试题,自己也要做大量的试题,并且这个阶段也是分层教学(扶优抓中间)的关键时刻。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并穿插热点。
这个阶段,针对学生情况,我把重点放在回归课本进一步夯实基础。对照《考试说明》与《指导意见》,根据考点,采用回忆教材内容的方式进行复习,回忆教材内容。如果回忆不出,就及时翻阅教材。越临近高考,就越要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复习,学生对教师的复习安排要确保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一阶段,我强化了对学生的默写和抽背,基本上是每星期两次,每次提前三天确定范围。
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重点复习每册教材中自己感到比较生疏、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要注意每一册教材的最后一个专题,因为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及在复习中比较忽视的地方(因为在上这些内容的时候,往往是马上要进行考试了,教师往往上的速度比加快,学生自然很生疏);另外要注意的是史实性知识点很多的专题。如政治史中“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经济史中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演变、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表现;思想文化中如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欧洲启蒙运动、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选修1A《战争与和平》的最后两节内容。
最后几天我指导学生重点看本学期历次文综试卷,主要看那些自己考试时候错的、而概括性比较强的试题,特别要关注那些材料型选择题,重点放在主观题上。主要目的是看主观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因为概括性强、跨度大的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能够成一个专题线索,极有可能这些知识点在试题中会有体现。另外,这几天,最好每一天能做10道左右的简单的选择题并看道附有答案的主观题,目的是保持考感。
另外在第三轮中我也注意穿插讲解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热点,主要指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情境性材料(历史与现实)与某些重要时政的结合点。类似的试题在某一省区首次自主命题时往往有所体现。如2008年海南历史卷“东盟题”就呈现了这一特色。就浙江地方特色而言,要特别关注有关经济、文化(思想)类的情境性史料,如唐代越瓷(手工业)—明清城镇(商品经济)—民族工业(资本主义企业)—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如一些城市发展的状况,绍兴(越国都城)—杭州(南宋都城)—宁波(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浙江经济发展的模式典型代表:宁波帮创业上海与开拓香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代表——温州发展模式、义乌小商品市场。;还如浙江省历史名人: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心学)、黄宗羲(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文化名人——蔡元培、鲁迅等。
四、精挑细选试题,掌控知识与能力难度。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 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针对以上所述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本人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网上(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和课辅中精选试题,以期达到精练之效果。
在对知识与能力的把握上,我的做法是:认真细致地研读有关文本中特别《指导意见》对于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行为动词,充分理解这些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难度的界定与定位,把握对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难度与深度,对教学的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掌控复习过程中对知识与能力的难度定位。
作为教科书,在知识结构、史料选材和分布、对历史因素的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必然有其相对均衡的要求。但对于高三的复习课而言,简单地依靠教科书对知识的均衡性表述是不足以支撑考试要求的,应该根据上述指导性文本的精神,认真研读文本中对知识与能力的行为动词,以确定和掌控对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和难度。
一般而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常采用“知道”、“了解”、“列举”、“例举”、“概述”、“归纳”、“理解”、“认识”、“分析”和“评价”等行为动词,以区别对知识的学习要求的深度和难度。如《指导意见》中“教学要求”对必修Ⅰ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表述是:“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其中“列举„„史实”、“了解„„内容”和“概述„„事迹”属于相对显性和浅层的知识的重述与再认的要求,“分析„„主要影响”在能力方面有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体会„„精神”则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特点。
五、提高解题能力和有效度。
我的策略是:以实题训练的方式重新梳理和再现知识,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建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注重的良好解题习惯和答题规范的养成,力求提高解题答案的准确性和得分率。
(1)在复习中呈现试题,在解题中再现知识。
对书本知识的复习是为了储备一定量的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以应对解题时理解材料和解题答案的应用之需,然而我们在进行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时常常发现一个现象,即学生未能有效地把已经通过“背书”而掌握了的历史知识有效地应用到问题的解答中。拙以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未能在知识的记忆与解题能力的应用二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链接”。
这方面我的感受是,首先自己要储备一定量的习题,并具备一定的命题能力,在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复习的同时,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点衍生出试题,进而指导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学会主动发现和捕捉命题点和命题角度,长此以往,知识的记忆与解题答案之间的链接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自然形成。同样,学生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一样能以此链接取之于记忆中储备的历史基础知识,由此产生的书面化的表述语句对于答案的准确性和得分的有效性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材料题的答题有效性
现行高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主观题)基本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较为密集的史实堆积和多问题的并列设问,是学生解题时常常出现的思路不明、仓卒下笔、答案模糊或答非所问等现象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总结出的三步解题的建议,通过典型习题向学生强化解题步骤与思路:
第一步:粗读材料,找题眼。所谓题眼者,即材料的核心,简而言之即几段材料能够并列成题的核心内容。以上题为例,题眼应该是“家庭观念和家庭模式”。这个题眼可以作为大部分答案特别是开放性答题的主语,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离题。
第二步:细读问题,找关键词。明确问题的关键词是有效解题的基础,认真研读每一问,明确问题的关键是问原因、影响,还是要你归纳特点、列举现象等。
第三步:带着关键词,细读相关材料。不建议一次次地细读所有材料,而是带着每一个问题的关键词细读相关材料。
通过以上的解题步骤,基本能够在立足于不离题的基础上,结合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科语言,进行有效地解题。
六、充分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分层教学。
利用课外时间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如对薄弱生,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课后辅导中尽可能地提出那些主干知识有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一定提高后,再逐步加强能力方面的其它要求。平时也积极向他们传授如何记忆、如何理解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对中上学生,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一方面让学生们在已有知识体系上学会发现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所学知识学会自我整理。对待解决问题中的失误,对薄弱生采用为他们分析失误原因,提示答题技巧。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让他们自觉找出失误所在,然后共同分析解决,另外在细节问题上强调关键点,在解决问题上更要细致,不可疏漏。
以上是本人对2008学年浙江省实行新教材第一届高考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的思考,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仁指导。
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