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二、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
四、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2]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3]肖烘艳.小学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语文朗读训练的优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第二篇:为什么关注催眠的人越来越多
关注催眠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催眠?因为这是一个能有效开发你潜能的方法。在你心灵最放松、最宁静的时候提升你自己。
——激励大师 安东尼• 罗宾(Anthony Robin)
催眠的最高境界不在于使人进入精神抽离的状态,而在于轻松的把催眠指令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沟通、销售和管理中!
——世界顶级潜能激励大师 博恩.崔西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据相关资料指出,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将成为每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人们对具备心理专业知识和心理工作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催眠作为一门古老而科学的学问,作为心理治疗的技术方法之一,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关注。现在催眠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心理治疗、医学、企业管理销售等各大领域,是世界公认的心理治疗中最有效的治疗技术之一。
关注催眠的人越来越多也缘于此:
1、催眠行业无需资本却极受尊崇;
2、杰出催眠师是总统皇室、富豪明星的顾问;
3、催眠师有着丰厚收入,无年龄限制;
4、催眠应用面广、见效快;
5、催眠无须昂贵设备、无须药物、无副作用;
6、心理健康日益受大众重视,需求前景广阔;
7、催眠在中国大陆方兴未艾,将会快速成长;
8、有经验后就会驾轻就熟,工作轻松自在;
9、催眠既能帮助自己,又能帮助别人家庭和睦;
10、催眠可揭示宇宙、人体科学、人生命运的奥秘。
我一直觉得学习催眠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催眠是深入人类心灵黑盒子的奇径,揭露内在宇宙的奥秘,我从中获得许许多多的乐趣与启发。
学会催眠可以让你有能力帮助人解决各种困难,同时也是最佳的自我投资,催眠治疗师被华尔街日报和企业家杂志列为最佳十大行业之一!
催眠是一门生活的艺术,生活中到处都是催眠,学习催眠之后,会使你拥有更清明的眼睛,更如实地看见世界的真相。
催眠充满趣味,你可以亲自体验身体与心灵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现象,感受到:“啊,我们真的是活在充满奇迹的世界呢!” 欢迎你一起走入催眠的奇妙世界!
——全球华人催眠大师
第三篇:关注小学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
关注小学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
古井小学 周宗华
2014年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在泰安举行,山东省小语会理事长李家栋老师就本次活动做了简短说明。
李家栋老师指出,本次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主要是着眼于不同文体的教学,如古诗、文言文、散文、故事、小说、现代诗……对与会的教师在观摩不同文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从课堂研究的重点的维度来看,要关注执教教师如何有效的构建高效课堂,是否体现了生命、生态和发展的课堂特点。同时,还要关注执教教师是否从文本特点,积极有效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其次,从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来看,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否精准得当,教学过程是否扎实有效,教学评价是否正确、恰当,教学活动是否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32位执教教师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文体课堂教学形式,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不一样的教学魅力。在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教学中,教师不仅把孩子带进了一个雪花飘飘的美妙天地,而且也将教师领进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执教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材料方面,因学施教,诗歌教学充满着诗意,而散文教学则彰显着散文的风格。在每一堂课中,执教教师都
针对学情,精选策略,以学定教,抓特点、抓重点。
在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各个执教教师虽然形式各异,各具风采,但他们也具很多共同之处。其一,关注文体,诗味深长。在诗歌教学中,抓住诗的文体特点,通过反复诵读,使课堂入情入境。学诗就是诵读,读出诗意,由景入境,动情入境,多读便悟。学生学会了学诗,也学会了创诗。其二,凸显本体,神韵飞扬。凸显本体就是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教给孩子读出故事味,悟出文体事理。发展学生语言的表述能力,发展了学生语文素养。其三,生本高效,精彩绽放。
生本高效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践行高效,使课堂精彩纷呈。
第四篇:关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关注农村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
香水学校:田德琼(***)
提要: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应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形成课外阅读场。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主题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新课标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①。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一、主要现状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对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起着极其深厚的影响,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积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我们的老师是很感无奈,对学生的课文阅读更是言而无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完成。
(一)、阅读兴趣不高。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很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囫吞枣,受益不深,(更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阅读的好习惯。)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
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阅读环境不好。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没有买有益课外书籍的习惯。农村小学由于资金缺乏和对学生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图书室,没有开设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构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场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氛围,构建积极的语文课外阅读场,对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其课外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构建积极的语文课外阅读场,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应有足够的信息源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同时,还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的协调配合,为学生提供可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在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组织多种活动,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分组讨论、正反争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的收获,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与快乐,从而形成和谐、合作的课外阅读氛围。同时,在合作、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获得新的信息,充实自己的积累,使自己跃上新的高度。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外阅读观。
所谓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外阅读观,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和认知水平,强调孩子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在指导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的喜好为主,老师认为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值得阅读,便布置学生去阅读,而且采用统一的方式(如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进行检查,并未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没有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体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孩子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不断反思,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的弊端越来越清晰地显露出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也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教师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
(三)、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多次的反复、强化中逐步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自觉地、主动地去进行阅读。在形成和保持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让学生学会选择。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不是都适合小学生去阅读,教师需要指导孩子去选择那些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尽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内容、观点未必都适合自己,因此,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以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好的阅读方法。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
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人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3)、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给学生以适当的压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由此可见,学生知道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具备了一定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还有必要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所谓压力,在这里是指给学生规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这种压力,在小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是十分有效的。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下,逐步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不允许有一次违反,不允许学生有一次后退。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
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
注:
①转引自李运菊《课外阅读总设计》,载《小学教学设计》2001年第1期。
第五篇:语文教学的四点关注
语文阅读教学的四点关注倍儿爽
王鸣
内容摘要: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与每一个人的成长终身相伴,语文教学是一段充满诗意的生命的旅程,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应该张开飞翔的翅膀快乐地学习、或赏析与品位、或思考与研究、或解读与感悟。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阅读教学、关注板块教学、关注目标教学、关注阅读批注的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板块教学
目标教学
阅读批注
语文教学是一段充满诗意的生命的旅程,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应该张开飞翔的翅膀快乐地学习、或赏析与品位、或思考与研究、或解读与感悟。为学生的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关注阅读教学。书声琅琅的语文课才有诗意,每一堂课都应有孩子们的高声朗读,无论是悬梁刺股还是囊萤映雪,无论是凿壁借光还是秉烛夜读,似乎都有他们朗读的抑扬顿挫、豪迈激越。没有朗读的课堂是枯燥的、孤寂的、淡薄的、无味的课堂。阅读是一种艺术,有时朗声,有时轻吟,有时默念。从参与朗读的对象来说,可以有齐读、对读、三重读、个别与集体交叉读、小组比读、男女赛读。从阅读的方式来说可以有演读、析读、品读、寻读、创读、写读等。从阅读的性质上来说,可以有概括性阅读、搜索性阅读、抒情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表演性阅读、品味性阅读等。阅读是一种教学方式。围绕阅读组织教学活动,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读文本,从而领会文本、吃透文本。
第二、关注板块教学。为了展示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可以把课堂划分为若干个板块。如《乡愁》可分为:品读、析读、改读、创读、赏读五个板块。《三峡之秋》分为:美文美说、美文美写、美文美读、美文美改四个板块。但板块之间不能生硬拼凑,应该是有机组合;板块设置不能生搬硬套,应该是随缘而生;板块之间不能胡乱排列,应该由浅人深;板块名称不能枯燥陈旧,应该具有语文味。
第三、关注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运用目标教学法,学生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来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享受到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目标教学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没有目标就等于铜匠的担子挑到哪里就响到哪里,很可能落入语文教学目标虚无的圈子,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就没有明确的教学重点,长此以往,也就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跟着感觉走,放任自流,随遇而安。总之,教者课前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把课堂上的生成目标通过教学机智有机变成你的教学目标,或者融合、或者深化、或者延伸。
第四、关注阅读批注。关注阅读批注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概括法,对文章或文段做内容的概括,记叙文要求概括的主要事情、人物性格、作者的情感;议论文要求概括的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说明文要求概括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散文要求概括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感受法,抒写读者的感触、感悟。其感受的触发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中心、材料等方面着眼。它强调读者与作者、读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心灵沟通,做到身临其境,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甘苦,真正达到读懂文章读透文章的境地,达到心灵的共鸣。不仅如此,有的还要求读者在此基础上有所感悟,总结人生的哲学道理。②联想法:由这一件事想到那一件事、由此物到彼物,人与人、景与景等同类之间的联想,此类联想,我把它称为相似联想;另一类联想是由景及人,睹物思人,由事及人或由人及事、由物及事等的联想,它不是相类联想,而是相关联想。其出发点是一物一事一人一景,引发与此物此事此人此景相关联的人物景事。想象法,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想象是一种创新,是对文本的留白做补充、延伸、拓展。其它还有评价法、质疑法,拟题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收到实实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