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求疑、悟理、求新、务实的教育论文
经过对实施新课标前后的回顾与反思,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有四大追求。
一、求疑——“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过去的教学也有质疑问难,但多是老师设问式的自问自答,过早地将固定答案塞给了学生。实践新课标后,变设问式为互动式,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己发现疑难问题,查找资料自我排疑,难点问题互动讨论,教师只点拔解答思路,并不给标准答案,答案还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形成。学《背影》时,学生质疑:“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对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印象最深,从而着力地进行描写?”抓住这一主问题,教师只作了探索思路点拨,便让学生读读家庭环境,品品父亲说的话,想想父亲的身体状况,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自我小结答案。这样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求疑”是求知的起点,是理解文章的催化剂。
“翻阅”资料是求取真知的外在途径和方法。
“感悟”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厂。
“心领神会”“运用自如”是读书的目的地。
还是郑板桥老先生说得好:“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二、悟理——“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读书贵在一个“悟”字,“悟”字拆开反过来看就是“吾”“心”(即我心),用我的心去潜心感受文理,就会有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从“仿佛若有光”到“豁然开朗”的绝妙境界。新课标特别倡导学生自主感悟文理。
朱自清的《背影》没有一个词点出父爱,可读完了“四写背影”“四次流泪”的描述后,透过泪眼再看文章的字里行间,却无一不幻化成了四个大字“深沉父爱”!
自读完了《台阶》一课,大多数同学都感悟到了这篇小说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稍加反思,觉得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还不够,于是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思考,从作品中“我”的角度感悟一下,“我”看到父亲终年辛苦,肩扛手拎地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可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面对这些,“我”最期盼的是什么?——热切希望以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读书要识的理有很多:生活哲理、文采文理、人情冷暖、社会百态、科普信息、语言奥密……。手捧心仪已久的书籍,在抖动的书页里,走过亘古蛮荒,走过森林,走过雪原,与那些高尚的人们和思想进行着心灵的沟通。如此不断沟通,不断感悟,仔细品味,咀嚼书中的宁静和快感,便成了读书人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享受,便能得到人生的净化和灵魂的泅渡。
三、求新——“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过去传统的语文课太讲程式化,总是从生字词到分段到中心到写法到练习,这样的课学生听厌了,毫无兴趣。新课标实施后,打破了僵局,不断变换新课的切入点,课堂教学上求新求异,能给学生新的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需求,能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
求新是求取语文教学活水来的重要源头。因此,我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总是要求自己不断求新,争取经常变换切入角度,有时从结尾切入(如《社戏》),有时从开头切入(《背影》),有时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中间文段切入,有时从学生的疑点入手等。在阅读课的设计上,也应经常变换花样,采取的形式有质疑型、讨论型、竞赛型、摘记型、评点型、仿写型、提纲型、比较型等。读书有轮读、角色读、圈读、品读、演读(如上《新闻两则》就让学生当“播音员”“军事家”“主持人”,“观众”作评议等)、配乐朗诵、跳读等。课堂小组有概括式、评议式、归纳要点式、理序式、抒情式、激励式、检测式等。由于常教常新,常听常新,从而有效地保持、巩固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课堂气氛活了,学生思维活了,练习答案活了。
四、务实——“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新课改带来了活跃的课堂,但有时也陷入一种误区:片面追求热闹,一课下来,读书的技巧提高了多少?留给学生的思考有多少?受到的思想启迪与艺术的熏陶有多少?语文知识掌握了多少?反思一下,留下的收获甚少,浅偿则止,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感。
课堂要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
课前三分钟演讲、围绕课文主问题进行互动合作学习、灵活多样的听力训练、人文性的知识抢答,精段品读,佳句仿写、课后反思,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等均是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的好办法。
我们正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热切期盼着新课程实践的“山花烂漫”,硕果累累。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在疑中读、学、悟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在疑中读、学、悟人教版新课标
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师生交流活动,因而对教师的知识面、课堂教学组织、应变能力都提出了严格要求,然而这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最强有力的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可紧扣“疑”字,在“导”字上作文章,切实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一、引导学生读中生疑
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时,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生疑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进入 “愤、悱”的境界。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去引导学生:
1.预习时有生疑的环节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自学活动,是一种伴随着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复杂的智力活动。把生疑作为预习的重要一环,有助于预习到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疑问处做上标记,或在预习本上做好记录。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提问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2.课堂上有生疑的时空
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问题才能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更新,有问题才能使学生在不断求索中得以发展。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疑,对完成教学目标,反馈教学信息,落实学生阅读时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我在课上就要求学生,阅读时遇到疑问,在书上画上问号,小问题画上小问号,大问题画上大问号,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课后生疑的拓展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了语言文字的丰富意蕴,并不意味学习内容的终结。学后的生疑是其知识内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有益补充及提高。如学习《桂林山水》、《鸟的天堂》后,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内容;如果小抄写员叙利奥的行为没被父亲发现结果又会怎样;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设想“我”只听到一种声音的结局等。
二、引导学生学中质疑
“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善于质疑问难的人,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相反却是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强。但更多的学生是“疑而不问”。为此,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1.引导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教师也不应置之不理,应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要经常提倡鼓励,甚至奖励一些好问的学生,在班级中创造问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解放,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引导学生善于提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常发现,学生爱问,却常有一些不合理的、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零星而无价值的问题,既冲淡了课堂教学气氛,疑问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可见,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指点发问途径,教给发问方法并进行系列训练,也应该成为质疑问难的重要一环。
(1)指点质疑方向
①从课题特点处发问。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学生从题目入手,提了问题。“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评价?这两种不同的评价给“我”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感情教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②从内容理解处发问。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学生对“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一句迷惑不解,纷纷提出“老奶奶为什么焦急而耐心?是不是矛盾了”。我引导他们认真感读中心句,蕴意深刻的句子等,把他们的目光直接引向文章的精华。
③从语言运用处发问。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学生问: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课文中为什么要强调“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我引导学生精心体会“配合”的作用,不但说明嘴和耳朵分工的不同,而且使表达也更严密、更科学了。学生通过比较积累了语言,也学到了表达要严密科学的写作知识。
④从标点符号处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中有这么一句:那是列宁,这位‘割草工人’的劳动成果。学生问:割草工人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通过引导、讨论,学生不难理解,列宁不是真的割草工人,那是在特定环境中隐蔽自己的一种手段。进一步体会到了列宁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中顽强工作的精神和同敌人斗争的机智。
(2)教给发问方法
①正向发问,即顺着课文的文脉深入理解,在疑问处正向质疑,如《劳动最有滋味》中,为什么说咱们的饺子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一文要强调“只有一个”等都属于这类发问形式。
②逆向反思。即从事物的反面进行思考的思维形式。常以“假如……” “如果……”等句型为提问形式,如《黄继光》一课,学生问:假如黄继光不这样做,还有其他办法摧毁敌人的火力点吗?《蝙蝠和雷达》中,既然蝙蝠飞行不靠眼睛,那么它的眼睛派什么用场呢?等。
③提出见解。以“我以为……”的句式,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富有批评精神。如学完蝙蝠和雷达一课后,对书后的练习:飞机上的雷达就象是蝙蝠的()。提出疑议,认为确切的问题应是:雷达上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这一问题确实非常到位,应是编辑疏忽之处,这说明学生对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已了然于胸,真正做到了知识内化。又如《加了一句话》一课,讲述了一个在街头乞讨的盲妇人什么也没得到,一个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之后,行人便纷纷给她铜币。学生质疑: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呢?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想知道究竟。通过讨论、朗读、比较,体会到诗人用美好的诗一般的语言衬托出不幸的盲妇人更加不幸,从而唤起人们对盲妇人的无限同情,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感情的力量。
三、引导学生悟中释疑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题,必须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和有的放矢地处理,这是发挥教师主动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教师不能一股脑儿把答案全盘告诉学生,而应“授之于渔”以培养学生通过思索,自求答案的良好读书习惯。
1.精巧设疑,诱导学生
设疑的过程最能体现教师“导”的艺术,要精,要巧。所谓“精”,即要进行选择,不能滥问,可在重点处设疑,抓住了重点,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而且可促使学生思维从多方面发散。所谓“巧”,即所设问题角度新,要多拐个弯,以引起学生的新奇感,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达到既获取知识,又发展能力的双重目的。这里的设疑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答案过程中所层层设置的问题,目的是通过这些问题的铺设,让学生去“跳一跳,摘果子”。如《丰碑》一文的教学,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当将军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会愣住了,而且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睛湿润了,还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我故意不作回答,而是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军需处长的职责是什么?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穿着怎样?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他的死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在弄清小问题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大问题,进而弄懂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难了。2.精当讲解,疏导学生
释疑的过程,教师要通过设疑层层诱导,但并不排除教师讲解,对一些价值不大,和有一定难度,但必须点明的问题,教师干脆直截了当,以精当的语言讲解一下,既使学生心里得到满足,又保证教学重点不被冲淡,还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习的过程往往是“生疑一质疑一释疑“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善导最关键。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勤思考,多分析,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厚,从生疏一步步走向熟练。只有这样,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和谐统一,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第三篇: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在中、小学教育中,一说到审美教育,人们就会联想到音乐、美术课程,其实,语文和审美教育,尤其是语文课程中文学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重要的环节。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感情和高尚情操的美育工作者。
语文课程中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可以是某种政治思想和倾向的传者,但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否则,文学作品就成了某一抽象的政治概念的演绎,成了缺乏生气的,没有血肉的冰冷的“论文”,死的图式或比喻,而不是表现现实的活生生的镜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讲文学当然要将语言,但决不能因此而离开作品本身的剖析,孤立地讲字词句。否则,将变成枯燥的说教,乏味的条条,支离破碎的知识。
就现代中学生而言,我感到他们对文学懂得太少了。拿一篇他们学过作品,让他们分析,他们就背书似的讲开了,一时代背景,二主题思想,三段落大意,四写作特色------,问他们有何艺术上的感受呢?不清楚,理由是老师没讲过!我并不反对这样“一、二、三、四”,问题是这个“一、二、三、四”成了一个“套数”、“模式”,这样就把文学作品的味道和独创性抹煞了。
文学是感情的领域。文学只所以美,主要就在“情”字上,净化人的感情,培养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灵,美化人的灵魂和情操,这些应是文学作为美的教育可以达到的基本方面。
文学的功能,主要是凭借界艺术形象以情感人,文学的美,渗透于它独具的“诗意动情力”之中。文学“增人感”,也能“启人思”。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生总有新观察,新的体验,新的发现,然而这一切是由“增人感”来实现的。而我们的文学教学中,重在说“理”,很少言“情‘,甚至“情”“理”分家,有“理”无“情”。殊不知,不言“情”,不能触及人的感情世界,是无以谈文学的,也就不可能通过文学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
看来,文学的美感教育,应当是通过艺术欣赏的途径,教人鉴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喜,什么是悲?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什么是和谐,什么是矫揉。
因此,语言文学教学,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我以为,要达到着一目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境界里去。
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读者通过艺术欣赏,在思想感情上和作者得到交流,发生共鸣,使作者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得到补充和发展。宋朝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很讲究意境,要求画中的山水使人觉得它是可行的,可望的,可游的,可居的。但绘画创造的是视觉形象,而文学是语言艺术,它需要通过语言的媒介来创造形象的。为此,语文教师讲作品就得通过语言的分析,设身处地,甚至“梦魂神游”地把作者所构想的形象,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参加到作品所写的生活中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仅从思想上、理智上,而且主要从感情上、情绪上接受作者借作品所体现的审美感情,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邪正、是非、得失的观念。
诗贵意境。意与境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境下有意,意中有境。讲诗的意境,就应当首先找到展开意境的思路或线索,让学生循着这条线索,一步一步走进诗的境界中去。比如杜甫《石壕吏》中说:“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看来这里的“听”字,是构成全篇的线索,可以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到老妪的悲苦、愤激,领会作者同情人民、指斥小吏的爱憎感情,得到美感教育。对于叙事性文艺作品,应当引导学生从作品展开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中,抓细节、抓矛盾、抓人物,让学生脑中浮现出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从而引起学生和作品中人物思想情绪上的共鸣,关心人物的命运,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鲁迅在《故乡》里塑造闰土这个淳朴善良而又辛苦麻木的农民形象,主要通过回忆中和眼前的闰土的截然不同的神态和语言,以及“母亲”的补充和“我”的感想,激起读者对农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反动统治的满腔仇恨。因此,讲闰土这个形象,当从他现在和过去在形貌、心灵、性格上的鲜明对照中,让学生感到,正是旧社会的生活重担压弯了闰土,扭曲了他的灵魂,造成了他和“我”之间的隔阂,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感情波澜。
这里还谈一下文学作品中反面人物的美学意义问题。我认为,从反面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也可以进行美的教育。俄国著名讽刺作家果戈里就这个问题说过一段精粹的话,他说:“难道正面的和反面的不能为同一目的服务?难道喜剧和悲剧不能表达同样的崇高思想?难道剖析无耻之徒的心灵不有助于勾画仁人志士的形象?难道所有这一切违法乱纪,丑行污秽不能告诉我们法律、职责和正义又该是何物?”(《剧院门前》)作家写反面人物,是为了撕去其假面,暴露其丑恶灵魂,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同样显示了作者的崇高的思想。如鲁迅作品中的鲁四爷、赵大爷、假洋鬼子等反面人物就是作者给我们提供的一面面照妖镜,使我们从中看到生活本身就是美与丑的尖锐对立,体现到作者对丑的事物的憎恨、否定,对美和崇高的肯定。
杨朔的《荔枝蜜》不只是赞扬蜜蜂的辛勤劳动,而是着力写了蜜蜂短寿而又不给人添麻烦这一特点,以蜜蜂的可贵品质,咏赞“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崇高情操。教这样的课文,如能把学生引进蜜蜂世界,随着作者感情的变化,由不喜欢蜜蜂,到自己想“变成一只小蜜蜂”。这样,也就能培养学社美好的情操,树立他们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去酿造生活的蜜的高尚品质。
即使在教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样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教育。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怀,不能不是一种美好的奋发、进取的情操。尽管有其时代的局限,但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美好情操,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此外,好的作品总是情文并茂的。语文课教学,当然要讲语言的美。当语言能够准确、生动、鲜明地表现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时,就是具有一种语言的美感。宋代诗人姜白石谈诗作,一方面要求“句中无余字,篇外无剩语”,另方面又要求“句中有余味,篇外有余意”。这里讲的两“无”、“两有”,把文学创作中练字、练句和练意结合了起来。既反对了离开语言地讲“意”,也反对了离开“意”支离破碎地去讲语言。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极为精辟的意见。
但是,在我们的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往往脱离意境、作家的风格孤立地讲语言,这样,也就谈不上给学生以语言美的教育了。
如何通过语言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需要继续探索的一个课题,它涉及面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应该成为文学教学贯彻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从事语文教学十余载,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始终在高耗低效的峡谷中徘徊,往往是教师精疲力竭,学生焦头乱额。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语文课真乏味。”“我一点也不喜欢上语文课。”„„面对种种的责难,我陷入了深深困惑之中,在苦苦反思和求索中,我终于惊喜的发现了指路的明灯――情感教学。
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于赤壁之战后兵败华容道,狼狈不堪。遇关羽重兵而有全军覆没之虞,最后关羽迫于昔日的知遇之恩而义释之。纵然英勇盖世的关云长也不能不为情所动,可见情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社会充满热情,既可能因为朋友的误解而伤心,也可能为了一句鼓励的话语而欣喜。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这一情感要素,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在这里,我想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首先,情感教育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形神俱佳,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许多选文闪烁着道德、情操、人伦的光辉,但许多的学生读之却索然无味。尽管教师不断提示“这是名家名篇”,但他们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仍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文章之美。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那些富含情感的美文去感染、激荡学生,让学生内心极易被点燃的感情与之共鸣。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考虑到许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难以想象潮起潮落的壮观与柔美。我便先通过多媒体投放海浪的温柔静美和汹涌澎湃,让学生们心中那抽象的海浪形象化,然后要求学生在潮起潮落的音乐声中,根据旁注的提示来感情朗读。随着朗读的进行,学生们在大海那时而喃喃细语,时而汹涌澎湃的咆哮声中领略出大海那深沉而丰富的内涵„„他们沉浸在大海柔情脉脉的静美中,陶醉在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里,一往情深。这样教学任务也就很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其次,情感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而情感教育恰恰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最佳教育渠道。记得上学期,我班有一名令老师头疼的后进生,他上课搞小动作,课间疯打闹,课后不完成作业,还经常和老师唱对角戏。我“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但收效甚微。后来我走访了他的家庭,了解到他母亲早亡,父亲外出打工,他一直随奶奶艰难度日,缺少母爱也许就是他自暴自弃的根本原因。于是我经常找他谈话,谈社会、谈人生和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并让他与年龄相仿且同样喜欢篮球的用心
爱心
专心
弟弟交为朋友。在多次的交往中我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总觉得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我很自卑,但现在语文老师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感觉我也是一个与同学平等的人。以后我一定要好好表现。”果然,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很大改观,回答问题开始活跃,对其他老师的态度,也不再敌对和冷漠。许多班级活动他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样看来,学生的心灵并不是封闭的坚冰,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的高谈阔论,而是真情的关注与真心的交换。只要我们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给予平等的理解、容忍、接纳和关怀,必然会激发他们朴素的人文思想的萌芽,从而变得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将这份情感寓于教学中呢?
第一,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储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大语文、大阅读的高度上才能有效弥补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流失的丰富情感。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在大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之外尽量不要给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无形之中积蓄他们丰富的情感。老师可以推荐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一些课外名著或《辽宁青年》、《读者》等杂志,并辟出专门的时间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如通过阅读《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使学生领略祖国的风光文化美,储蓄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通过《父爱如山》、《母爱如潮》等美文来让学生领悟人世间的亲情可贵,从而储蓄学生的人文情操;通过课外读物《培根随笔》、《名人传》等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挫折,从而储蓄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教师还要注重引导他们重视加强实践生活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的往往不是生动精辟的讲解,他们更需要的是真正的走进生活,去感受那寒风的凛冽、沼泽的泥泞和花开的喜悦,没有这种感受,他们的情感就无从获得,便无法领悟文章内在的情感之美,从根本上斩断了他们对文章作品的情感再现和再造的途径。
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和再造生活,真切体验文章美质。其方法有多种:
(一)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引领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然后跟着录音齐读。同学们读着读着,读出了春天的色彩,读出了春天的气息,读出了春天的声音,也读出了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越读越有劲。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言和行为。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第三,抓住契机,营造氛围,诱导学生表达情感。课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谈笑风生,甚至不乏机智幽默之语,可是当课堂上要求他们对某人某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看法时,他们却是抓耳挠腮,最终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词不达意。面对这一教学实际,我建议各位同仁,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记得一次晚学前的语文课上,窗外风声雨声混为一团,风雨中默默静立着落汤鸡似的家长们,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一脸疲惫的中年男子,还有抱着孩子的家庭主妇,虽然各自相貌差别很大,但是他们站在这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等待孩子的下课。面对此情此景,我停止了讲课,让学生们欣赏起这窗外的“壮丽景观”,这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景观,不带任何矫情与修饰。许多学生眼圈红了;有个别学生轻声笑了,但马上就被其他同学怒视的目光逼得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景,我当即把本来的阅读课改为写作课,让他们描述这“雨中的一幕”。结果学生笔下的文章让我感到吃惊的好,就连以前愁于写作的学生,今天也在斟酌词句,想用自己的拙笔来表达对父母的无限感激。当然这样的契机不是常见的,但老师要善于经常性的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来鼓励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使他们不再羞于表达,害怕表达,真正使表达情感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想看到的已不是死搬教材的“演说家”,而是善解人意、智慧博学的“辅导员”。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洞察学生的心理,而且要尊重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用我们无尽的爱和丰厚的情感去影响并感化他们。
总之,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还是从语文教学的受到者与主导者来看,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体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的含义,真正做到寓情于学。让真情化作雨露,在无声中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论文
打开中学语文课本,不难发现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它几乎包罗一切美的表现,语文课本收录了众多的文学作品,这是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材料。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诗教”、“乐教”的美育理念,认为艺术美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精神愉悦,而且可以快乐的学习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图画再现情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家也分析:“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对象,就难以进行抽象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恰到好处地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为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题意,体会作者当时离家日久,又处在遥远荒凉的边疆,因深秋日落而引发的思乡之情。我在导入新课时,先展现一幅马致远站立在荒凉之地,面对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具体内容的投影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很快便轻而易举地表达出图片上所体现的内容;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认真阅读,仔细品味这首元曲。最后,利用投影图片并配上事先录制的一段伤感的音乐曲子,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作者为什么日落思乡?为什么连用九个名词?……
透过安静和谐的画面,学生逐渐明白秋天落日带来了什么,“一叶落而知秋”,此时我顺水推舟,叫学生归纳中心,随即板书“思乡、思亲”四字,用图画形式再现此曲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受到和谐美的熏陶,从而深入浅出的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音乐绘画渲染情境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时,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就会调动起全部的智慧,选取最美的语言来描述情境。
如:在教学《石壕吏》一文时,伴着预先准备的背景音乐,我启发学生很好地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幅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八年级(下册)]一课时,我大敢地作了一个尝试——集文学、音乐、绘画等一体的尝试,效果极佳,感受颇深。
我先用一段“交响乐”作为背景音乐记,让学生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再让学生拿出水彩笔和纸,凭借形象思维再造想象的广阔空间为课文画一幅诗意画,然后由学生相互讲解交流自己作画的构思和对原文的理解。教师作时代背景介绍之后,海燕及暴风雨的象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最后,又以暴风雨中的海燕形象的投影作结。
这种图乐并茂的情境使学生反映强烈,颇具吸引力。有的学生在小结时说:“我随着这种课堂气氛逐渐感到身临其境,我便是那海燕,是我在闪电中翱翔,是我在怒吼的大海上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学生在构画的简单的创作中,陶冶了情操,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丰富了想象力,开拓了思路,激起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提高了审美情趣。这种方法避免了课堂的呆板、沉闷气氛的现象的产生,它是一种美的艺术,产生了美的效果,学生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学习。
生活展现情境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
大自然本身是一幅灿烂多姿的图画,美不胜收,中学语文中有些课文描写的是一些自然景象,如:《登鹳鹊楼》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雄伟的落日余辉下的黄河万里入海图;《沁园春·雪》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晴日映照时的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但,由于学生不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七年级(上册)]一文时,我放弃课内的上课时间,特意带领学生在雨天绵绵中观察雨景,面受微风吹拂的感觉,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去发现大自然诱人的地方。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印象十分深刻,同时引起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的重视。
授课时,学生的情绪非常活跃,在课堂内经过一遍遍地读,勾起了学生的回忆、想象,并使学生理解到作者描绘的大自然美景所包含的意义,特别是对春雨春风的感受,学生滔滔不绝,有有声有色,言之有理,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学生学起课文来特别带劲,这和传统的教授法相比,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能学得生动、轻松、实在。
习作拓展情境美——锻炼学生的表达力
教师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时,及时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训练,一方面结合欣赏课文的感受,一方面调动有关的生活经验,有感而发,有法可效。在《背影》一文教学结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写的至深的父爱,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写一篇题为《 的背影》的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也可以写自己的同学、邻居等熟悉的人,学生此时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因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受已经被调动起来,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
语文教学和美育不可分离,我们应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让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陌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让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依教者的才德,使语文教学更具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