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南幻想小说的类型与演进的探究论文
江南,真名杨治,是中国本土幻想文学界的知名作家。他以《此间的少年》在网络成名,又凭借《九州·缥缈录》系列缔造了中国当下体系最为完善的架空世界,更以《龙族》系列连续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体现了其在幻想小说领域耕耘十余载所积淀的功力。江南的幻想小说以文字细腻、情节曲折、易于引起读者共鸣著称,其作品类型主要分为三种:武侠,奇幻,科幻。
一、武侠
武侠小说源自中国特有的侠文化。“侠文化,就是以侠客义士为主角,以歌颂侠义精神为主旨的文学作品。它包括传记、诗歌、戏剧、小说和论述武侠的评论小品,其中以小说为主体,于是诞生了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文学品种:武侠小说。”可以说,武侠小说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幻想小说类型。
江南前期的幻想小说创作,受传统武侠小说影响较大,大都与武侠相关,如:《此间的少年》、《翰海龙吟》、《春风柳上原》、《中间人》、《佛心红颜》、《兄弟诀》、《紫薇劫》、《光明皇帝·业火》。其中以《此间的少年》、《中间人》与《光明皇帝·业火》这三部作品最能体现江南前期的创作过程。
《此间的少年》是江南的成名作,2002 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该小说的时代背景设置在宋朝嘉祐年间,地点是以北京大学为原型的“汴京大学”,其中人物名字皆来自金庸武侠小说。严格地说,《此间的少年》并非一部武侠小说,其中角色虽然顶着金庸笔下著名武侠人物的名头,却演绎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江南从当代青春生活的角度对这些著名武侠人物进行了重新建构。而这种尝试无疑是成功的,在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和中文在线旗下的 17K 网站共同举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中,《此间的少年》荣获十佳优秀作品。
《中间人》初次发表在《今古传奇·武侠版》的 2002 年 12 月下半月刊上,后于 2009 年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主要讲述了一个杀手中介跟手下一名杀手所发生的爱情故事。该作品的时代与场景都有武侠的江湖气息,但其情节与主旨却区别于传统武侠小说的“武”与“义”,而专注于“情”,属于武侠言情一类,可归入“大陆新武侠”的范畴。《光明皇帝·业火》初稿成于 2002 年,于 2007 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以中国元朝末期历史为原型的架空历史,描写三名江湖绝世高手计划杀死如神一般的光明皇帝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在《光明皇帝·业火》中,有相对严谨的世界观和摹写真实历史的浓重氛围,这一点在后文将要介绍的《九州·缥缈录》系列中更是发扬光大,这是奇幻小说的特征;而相对的,《光明皇帝·业火》没有一个完整的“江湖”社会,缺少传统武侠小说的要素,并且其中角色也大多悖逆传统武侠人物的塑造定式,有更深层次的表现动机。该作的主旨也超脱了“侠义”这个传统武侠小说的主题,而意图通过人与神的宏大矛盾临摹出深层次的人性特征。这部作品更接近于奇幻类型,是一个发生在武侠世界里的奇幻故事。《光明皇帝·业火》可以看作是江南由武侠向奇幻过渡的作品。
二、奇幻
奇幻小说作为一种从西方传入的幻想小说类型,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作品必须架构出一个“第二世界”,该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第一世界)而言,具备一套自我的自然与社会规则,而这套规则对在第二世界中进行的一切创作都具有约束力;二是作品必须包含“一种既非科学小说又非恐怖小说的奇迹”,即魔法。
江南所创作的奇幻小说有《一千零一夜之死神》、《九州缥缈录》系列、《涿鹿》、《刺客王朝·葵》、《龙族》系列,而《九州缥缈录》系列与《龙族》系列这两部系列作品则最能代表江南在奇幻小说领域的建树。
《九州·缥缈录》系列总计六部作品,先后于2005 年至 2009 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该系列作品的故事背景是一个以中国神话和历史为原型的“九州”架空世界,它以两名少年的成长为主线,穿插了九州世界中的北陆游牧部落与东陆王朝的争霸史。这部作品始终贯穿着“英雄”的主题,在角色塑造上截取了许多历史英雄人物作为原型,重塑他们的形象与成长轨迹,使得作品气势豪迈,营造出了史书般的厚重感。而《九州·缥缈录》更重要的成就是,它为九州这个架空世界奠定了根基。据江南在“九州创作缘起”中自述,九州世界源起于 2002 年 1 月的一次网络故事接龙计划,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加入,江南与一批幻想小说的爱好者和创作者决定将它拓展成一个大型奇幻世界,在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后,于 2003 年 4 月正式定名九州。九州世界被构建成一个中文语境下的奇幻世界,以该世界为背景创作的奇幻小说将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九州·缥缈录》系列的出版发行,推广了九州世界的概念,在因《指环王》与《哈利·波特》的引入而盛行西式奇幻的国内阅读市场开拓出了一片中式奇幻的天地;它亦是江南在奇幻小说领域的里程碑作品,代表江南确立了自己的主要创作方向,是以架空历史和虚构世界为特征的奇幻小说。
《龙族》系列最初于 2009 年 9 月 1 日起在《漫客·小说绘》杂志上连载,后于 2012 年至 2013 年由长江出版社出版了五部单行本。这一系列作品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虚构了一个隐藏在人类历史背后的龙族文明。作品以三个个性迥异的少年为主人公,描写了一场以屠龙为目的的“哈利·波特”式的冒险故事。该作品在语言风格上轻松活泼,动漫气息浓厚,叙事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术语解释与人物心理描写,让故事节奏略显拖沓,但也因此直白易读,降低了作品的阅读门槛。而这一切都源于该作品对读者群体的准确把握——这是一部针对青少年读者的作品。强烈的目标意识使该作品在选题、文字风格、叙事节奏上都尽量贴合当代青少年读者群的阅读与审美习惯,引发读者共鸣,创造出看动漫般的阅读快感。
三、科幻
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的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关于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文学。饶忠华曾指出,科幻小说不同于普通小说,后者仅有一个人文构思,而前者在人文构思之外,另有一个科学幻想的构思,即科幻文学界俗称的“两个构思”理论,任何科幻作品都必须有两个构思,而杰作则是两者结合的典范。
江南创作的幻想小说中,科幻作品属于少数,仅有《上海堡垒》与《蝴蝶风暴》两部。江南曾在一次访谈中称“不想写科幻是因为我做过很多科学方面的工作,大概(国内)很少有科幻作家比我更加了解作出一个科学上的结论需要花多少时间,我做过一些有关致癌物的研究,非常头痛,要连续三十多小时的工作来出结果,所以你千万不要让我在我的作品里再看到这种可悲的事情发生……”从他的回答中可以提炼出一个信息,即江南认为科学结论需要较为痛苦而耗时的论证,他不想在创作中重复这种痛苦经历,因而避免科幻创作。那么,《上海堡垒》与《蝴蝶风暴》这两部科幻作品的诞生又该做如何解释呢?下面笔者通过上文提及的“两个构思”理论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一个粗略分析,或可解开这个矛盾。
《上海堡垒》的主情节是言情,故事背景是地球遭到一种名为“捕食者”的巨型外星生物入侵,包括上海在内的世界各大城市纷纷启用名为“泡防御界面”的防御手段固守。该作品的科幻构思是类似世界末日的宇宙文明入侵,人文构思是灾难背景下人类情感的探讨《。蝴蝶风暴》的主情节则是谍战,故事发生在“汤姆·克兰西”式的近未来冷战背景之下,东西方两大阵营割据世界,独立的第三方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超人”特工在其中斡旋游走,攫取自己的目标。该作品的科幻构思是基因工程超人,人文构思则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
而无论是《上海堡垒》抑或《蝴蝶风暴》,都没有用大量篇幅对作品中的科幻构思进行可能性上的论证与探讨,而是将笔力集中在人文构思上。这是“软科幻”的特征,即科幻构思为人文构思服务的科幻作品。与之相对应的“硬科幻”,则是科幻构思等于或高于人文构思地位的科幻作品,为了证明科幻构思的可能性,可以大量牺牲人文构思的篇幅。
所以,江南自称要避免的“不要让我在我的作品里再看到这种可悲的事情发生”的科幻作品,应该归属于硬科幻。而《蝴蝶风暴》和《上海堡垒》这两部软科幻作品,分别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万卷出版公司出版于 2007 年与 2009 年,与江南创作《九州·缥缈录》的时间段重叠,可以看作是江南在奇幻小说领域之外的创作尝试。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江南在前期创作中受传统武侠小说影响较大,但他没有固步自封,努力摸索新的幻想文学类型,形成了以中式奇幻为主的创作方向,而后又以阅读市场为导向寻求突破,并以科幻创作为手段继续拓展创作空间。江南在幻想小说领域的长年耕耘与自我突破,使他的作品不断与时俱进,始终贴近大众的审美阅读体验,从而成就了他畅销小说家的身份。
参考文献:
[1]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2]张兵.略论武侠小说的文化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35.[3]史莹.奇幻小说“第二世界”构建之意义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第二篇:浅论西方神话与现代幻想小说
浅论西方神话与现代幻想小说《魔戒》之渊源
摘要:现代幻想文学,一般被认为是继承西方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衣钵,受到北欧、希腊、罗马神话影响尤深。而当我们提到幻想文学,不得不提到现代奇幻文学的真正始祖—英国托尔金。他的作品《魔戒》对现代幻想文学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而现代的幻想文学往往以神话为底本,其中的造人方式、人物、名字等往往能够在古代神话中找到原型。因此,我希望通过魔戒、圣剑、名字、人物等方面来探讨西方神话与现代幻想小说的联系与发展。
关键词:西方神话
现代幻想小说
《魔戒》
造人
圣剑
魔戒
名字
人物 一 造人
几乎每一个民族都会有开辟神话这一类的神话,甚至有些还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譬如说关于造人,《女娲创造人类》、《世界最初的七天》、普罗米修斯分别是中国、希伯来民族和古希腊的造人神话。有意思的是,它们都认为人类是神用泥土造出来的。不同的仅是造人的神,在中国,是女娲;希伯来则是他们信奉的耶和华上帝;古希腊神话中则是普罗米修斯。而在《魔戒》中,同样有造人的情景,所不同的是,造的不是人,而是半兽人,而且,造物者不是上帝,不是女娲,不是普罗米修斯,而是半兽人自己。但《魔戒》与神话所共同的是,造人都是用泥土造出来的,而这点不可否认是以西方神话为原型。
二 圣剑
在北欧神话中的火巨人苏特持有一把剑,就是烈焰之剑—雷沃汀,这把剑永远燃烧着火焰,仿佛它本身就是由火焰造就一般;它的光芒如同太阳一样耀眼,也只有苏特才能够掌握这把强大的武器。而在《魔戒》中,同样有一把用火焰煅造而成的剑,它的光芒也如同太阳一样耀眼,也只有一个人可以掌握这个强大的武器,但剑的主人在《魔戒》中被替换,当然,剑的名字也更改了。刚泽的国王阿拉冈拥有这把圣剑—安都瑞尔。烈焰之剑—雷沃汀又叫灭世之剑,而在《魔戒》中,埃西铎用纳西尔圣剑(安都瑞尔的前身)结束了索伦的世纪,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纪,其作用不亚于雷沃汀。
三 魔戒
欧神话与希腊、埃及、印度及中国神话的风格都截然不同,北欧神话中的神不是万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恒的。神王奥丁是以一只眼睛为代价穿过迷雾之森,见到了守护世界树的智者弥米尔,从而得到了大智慧,并以世界树的枝作成无敌的流星之枪昆古尼尔,枪身上刻着神圣的契约:“持有此矛者,将统治世界”,这就是他成为神王的理由。而《魔戒》中的魔戒同样有其特殊的魔力:至尊戒驭众戒,至尊戒寻众戒,至尊戒引众戒,禁锢众戒黑暗中,即持有此戒者,将统治世界,但不仅魔戒的魔力有其原型,甚至其来源和地位也能在北欧找到其原型。
《魔戒》这部作品中的亮点之一无疑是那枚魔戒,那么,为什么托尔金要设计一枚戒指作为《魔戒》中最强大的宝物,而不是一把宝剑,一根法杖?其实,这也和北欧神话的“传统”有关。北欧神话中,多次出现了“魔戒”这个概念。其中,威力最大的,是主神奥丁的魔戒“。奥丁拥有无尽的法力,很大程度来源于这枚魔戒。威力小一些的魔戒就更为鲜见了,比如《埃达》中《雷金之歌》讲到的可以孵化黄金的魔戒,《伏尔隆德短曲》中帮助精灵君主逃出虎穴的魔戒„„ 正是由于“魔戒”在北欧神话里是很常见的宝物,特别的是它还是奥丁的宝物。
此外,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至尊魔戒是魔王索隆向埃里吉翁的精灵学习了很多工艺后偷偷回到“火焰山”打造的。读者可能会疑惑,既然索隆属于迈阿尔,是一位神,那么他的法力应该比埃里吉翁的精灵大得多,为什么他反倒要与精灵合作,才能制造自己的魔戒?了解北欧神话以后,这个疑问就迎刃而解了。在北欧神话中,神虽然地位崇高,但并不擅长铸造,因此多数神的宝物,反而是低级的矮人或精灵制作的。奥丁的魔戒,托尔的魔锤都是两个矮人兄弟的作品。其中,精灵君主伏尔隆德为了纪念妻子,他制造了整整700枚最精美的戒指„„也就是说,不但“魔戒”在小说的特殊地位来源于北欧神话,“魔戒”的铸造也完全符合北欧神话的传统,且都能在西方神话中找到原型。
四 名字 《魔戒》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架空的、虚构的世界,里面的许多事物,我们闻所未闻,那么,给这些“新生儿”命名,自然是托尔金免不了的任务。对托尔金这样的语言学家来说,创造一些名字应该是信手拈来,在这个领域,他有着最大的创作自由。不过,事实恰恰相反,《魔戒》系列中多数的名字,都是经得起考证,有其来源的,都能够在西方神话中找到原型。在《魔戒》中,人类生息的土地被称作“Middle-earth”(中土),而在《埃达》中人类居住之地被称作“Midgard”。《魔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精灵君主叫埃尔隆德(Elrond),而在《埃达》中最著名的精灵君主的名字是伏尔隆德(Volund)。如果读者们有兴趣对比《埃达》和《魔戒》篇末的人名索引,还会发现很多类似的情况。此外,我们通过查找一些研究资料发现,《魔戒》中的名字多半是一些古日耳曼人的名字,其中一部分还在古代的典籍和诗歌中有所记载。
四 人物
在研究了许多神话作品后,托尔金有感于英国本土历史只有“亚瑟王”传说,却无创世神话,于是发愤写出《魔戒三部曲》,内容充满矮人、精灵、巫师、半兽人、神仙、骑士等等的奇幻探险故事,而作品中的这些人物,我们通过追溯历史,能够在西方神话中找到其原型。在这里,以精灵和矮人为例。
(一)矮人
矮人的传说最初源于北欧神话中的杜伊嘉尔,这些矮人与神同时存在,居住于地下洞穴之中,善工艺,对武器制作有高深莫测的天赋,曾为北欧诸神铸造兵器。北欧神话的矮人身高不超5英尺,住在地下洞穴,喜欢黑暗,喜欢开矿、冶炼、寻宝,是最好的铁匠,而且性格多变、鲁莽暴躁、吝啬小气。矮人致命的弱点是不能见阳光,否则会变作石头。在托尔金的《魔戒》中,矮人几乎就是提到的那个种族,几乎以北欧神话中的矮人族为原型。只有一个地方托尔金做了改动:《魔戒》的矮人虽然还是讨厌阳光,喜欢地下幽暗的生活,但是起码,在白天的地面行走他们不会变成石头了。
(二)精灵
托尔金笔下的精灵有着超凡脱俗的美丽,挺拔修长的身材与坚毅高尚的品性,和西方传统故事里那种小巧玲珑,长着卷发,爱和人类捣蛋的淘气小精灵大相庭径;也不同于童话中那种纤细优柔,长着透明双翼在花间飞来飞去的小精灵。他们比人类矮小而苗条,耳朵较长,爱憎分明,情感细腻,说话的旋律很美,大多居住在森林或洞穴之中,喜爱自然美,喜欢跳舞、嬉闹。他们的幽默如同他们的歌和诗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擅长的武器为弓箭和长剑。托尔金认为自己的描写是给精灵正名,因为在北欧正统的神话如《埃达》,《萨迦》中,Elves精灵就是一种不具神性,但仍然拥有很大的法力的生物,其中如光明精灵生得特别美丽,穿著优雅透明的衣裳,比太阳还要明亮辉耀,他们住的地方叫“精灵之乡”,是日神Frey的领地。我们从这些不难看出,《魔戒》中精灵的原型便取自于北欧正统神话《埃达》、《萨迦》中精灵的形象。
现代幻想小说《魔戒》以西方神话中的人物、情节为原型,目的在于:在人们对西方神话有着根深蒂固的熟知和接受的情况下,通过引用西方神话的人物、情节等,增加其作品的真实性。托尔金不会否认《魔戒》的神话色彩,但在他眼中,神话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他恰恰在极力避免一种“凭空的捏造”,让其作品在人们已有的认知下被肯定和接受。
主要参考书目:
《魔戒》,托尔金著,丁棣、姚锦镕、汤定九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精灵宝钻》,托尔金著,邓嘉宛译,译林出版社,2002
《埃达》,石琴娥、斯文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霍比特人》,托尔金著,李尧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第三篇: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与借鉴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拥有辉煌的经济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愿望与积极追求。当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这种宝贵思想进行回顾与分析,以为当代提供有力的借鉴。关键词: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演进借鉴人类文明的历程便是人与自然协调的过程,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便是一部环境保护与破坏的冲突史。经济学最理想的状态便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机制与生态机制的和谐。然而,文明的历程往往忽略了把握人与自然的结构,历史深处的忧虑被现实证明之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程。当我们重新扫视中国兴衰的历史坐标时,会清晰地发现,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当代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是殊途同归的。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从仰韶文化开始,经历农业技术进步的龙山文化时期,到夏代初,这里的农业已有了3000年历程。当时实行大面积的“刀耕火种”,《管子·揆度》中讲道:“黄帝之王,„„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萌生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最初是不自觉的,甚至迷信的。人们曾把山川与百神一同祭祀。《诗经》中有“是飨是宜,降福既多”①的说法,《国语》中又指出,九洲山川河湖,生产物质资源,所以要保护和祭祀。可持续发展最本质的涵义在于通过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使人类经济活动合乎理性,形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其突出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过漫长的演进,人们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由不自觉的、模糊的阶段发展为自觉的清晰的阶段。到东周时,其目的已相当明确。它承认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采的不可否认性,但主张合理而有计划地应用。春秋时已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的法令;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②,避免生态资源发生代际供求矛盾;荀子在《王制》中讲道:“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礼记·月令》中更有气候、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孟春,草木萌动之时,“牺牲毋用牝(母兽),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管仲指出,“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先秦这种永续发展的思想,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到秦汉时,理论上已达到较高境界。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安邀集宾客合写的《淮南子》,对先秦环保思想作了系统总结,是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善的论述。其中,《主术训》中有一段话,集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认为这样才会出现草木繁华,物种繁多,生机勃勃的景象。生态效益是形成经济效益的环境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效益得以改善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贾思勰对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指出:“丰林之下,必有仓庾之坻”。唐宋时期许多诗词也反映了这种思想。明代朱熹提出“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之说,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与原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是一致的。[!--empirenews.page--]然而历史证明,经济发展往往付出沉重代价,即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支持,因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客观地说,某种意义上的掠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理性的人类应该学会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间寻找平衡,而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极限,因为生态的退化往往是不可逆的。历史上惨痛的教训数不胜数。《水经注》中记载越王勾践的采伐,“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一年”;不久,又“使楼船率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如果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况且他的行为对于当时森林资源丰富的时代讲,危害性尚可忽略,那么,历代大兴土木,毁林建都,造成荒漠化、沙化和植被退化,日积月累,造成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原始森林全面缩减,则是毁灭性的。尤其元建都大都,大肆砍伐原始森林,有人在诗中愤怒地写道:“滦人毁巨松,童山八百里”。这同时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许多河道曾有的舟楫如云,千帆竞发的局面已成如烟往事。加之长期列国纷争,伐木立寨,甚至毁林灭敌,无休止的破坏欠下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债务。人是自然最大的受益者,也成为最大的破坏者。对此,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指出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清代散文家梅曾亮分析指出,开垦山地造成水土流失殃及平地山田。但这些宝贵思想多在血与火中沦陷,对环境的掠夺却日积月累,成为今天许多地区千疮百孔的凄惨景象的历史根源。恩格斯说:“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③”与天地相参,是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尽管历代都不免有破坏现象,但与西方从雅典时代开始,就走上的征服万物与自然之路有本质区别。在中国,从庄子“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的自然主义和谐到孔孟的“尽心知性”、“与天地参”的伦理主义和谐,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并成为一支重要的思想流派。
(二)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类的需求则是无止境的。正是这种稀缺性,使可持续发展承担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供给的重任。人口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促进与制约并存的关系。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比例问题,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资源的生产能力。资源的稀缺存在于一切时代与社会,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形式。漫长的年代里,中国曾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国是农业古国,而农业资源包括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土地与劳动力是其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先秦时,地广人稀,广袤的土地生产资源缺乏相应的生产者与之结合,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主体,劳动力是生产力构成因素和生产关系体现者,从人类迈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人口经济关系在古代文献中便得到论述。最早可见于《易》、《诗》中。《易》的卦辞主张人口增加,《诗经·国风》许多篇章直接以恋爱、婚姻、家庭为主题,把人口和土地看得同等重要。希望人口增殖的思想与当时农业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农业生产中,土地与劳动缺一不可。墨翟被看作第一位系统分析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明确主张“富国、众民”。他把土地、人口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考察,已注意到土地与人口比例问题,提到“率万家而城方三里”,不管这种比例是否失真,在诸位将相皆以据守城池,调遣众民为荣的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商鞅提出,“民过地,地过民”都不好,并以韩赵两国为例证明,认为地广民众未必富强,地狭民寡未必贫弱,问题在于能否充分发挥人口与土地的效力,这是当代集约经济思想的雏形;他还开始人口统计,以正确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管仲提出单纯增加人口和土地未必富强,人口与土地必须在量上对应,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这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很有意义的,他还指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反对过度修建房屋挤占土地。[!--empirenews.page--]荀子在前人基础上指出要以土地资源现有量来增加人口,估量人力发展生产,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他未结合生产方式考察,但他的量地立国,计利富民,收支相抵的思想对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仍有巨大意义。韩非认为,争与不争,关键在于财富多少,不是绝对量,而是与人口相比的相对量多少。他断言人口是成倍增长的,比马尔萨斯早2000多年考察人口与财富比例,在世界人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先秦时,由于人口相对较少,土地及资源的稀缺性未明显体现出来。以后历代统治者,尤其是王朝建立之初,大多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加上税赋形式的集中和简化,农业的进步,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扩展。有学者推测,明朝万历年间,人口已逾亿。到清前中期,开垦区域已向西部丘陵山地推进。农业社会造就了庞大的人口,而人作为生产者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一个要素,作为消费者的消费又是再生产的一个环节。清代洪亮吉的《治平篇》,在人口问题上论述广泛,分析具体,是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峰,他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生产、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论述人口与物价、就业、社会秩序的关系,提及了人口增长应与生产、生活资料增长相适应,今天看来仍是科学的。历史上进步人士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精辟见解,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一点:人口数量的增大,对资源利用不能超过资源开发与更新速度,否则,便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正是古代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经济与生态,荣则共荣,枯则共枯,必须把发展理解为人与自然及之社会之间的持续与协调、平等互动的统一过程,决非经济的孤军奋战。
(三)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外部负效应。经济活动波及经济体之外时,也即产生了外部效应。而我们讲的外部负效应从本质上讲,是私人成本社会化。在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意识的限制下,中国古代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造成了巨大的外部负效应,主要是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历朝历代为了解决外部负效应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和和尝试,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解决外部负效应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法治和财政税收,使造成外部不经济者承担社会成本。这里的税收,中国古代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征收山泽园林税(类似于现在的资源税)。征收山泽园林税(不同朝代称法不同),其目的固然是扩大财政收入,但客观上对抑制外部负效应起了积极作用。获取资源,本身必须付出成本。许多资源,其成本和价格很难确定。如优美的环境,繁华的城市生活,都是一种资源,但由于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易得到,只能用另一种方法计量其价格,就是为得到这种资源必须支出的费用。如体力、财力的支出,迁居费用,获取户籍的费用,对中国古代居民而言,为得到资源,有时还得买通官府,打通环节,并承担种种税收。据《周礼》载,西周时便有了山泽税的征收,以后又有了矿税、盐税等诸多种类。同时,也加强了法律的完善和实施。早在殷商之时,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与《汉谟拉比法典》有相似的内容。《韩非子》载:“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手”;西周《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坏井,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伐崇令》是我国较早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商鞅在秦国实行法治,也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反映了依法保障持续发展的思想,“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及雍提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北宋甚[!--empirenews.page--] 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类似的规定是很多的,因此过度开采和利用资源,有时也要承担受罚、被刑、伦理道德谴责的风险,要付出巨大的甚至生命的代价,有助于降低外部负效应。遗憾的是,古代官府开征的山泽园林税范围较窄。许多资源虽为国有,但使用权下放民间时,界定并不明晰。人们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外部影响。加之执行时官吏的扭曲、破坏,往往造成民不聊生,适得其反。法律的执行,又受到王朝更替的限制。生态环境在“禁”与“弛禁”中不断受到掠夺,而且官府在力图使外部不经济减弱时,如果不从自身做起,并持续下去,则无法达到预期的作用。历史上不断发生“蜀山兀,阿房出”之类事件,有关的政策也未能有效实施。历史的教训对当代中国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2、途径之二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而民众保护意识又不强的资源加强国家的垄断。民间分散的开采,不仅造成资源使用的低效率,而且极易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自然资源大都为国家所有,管仲时代之前便有了此类规定。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实行官榷法,规定以元符、绍圣时的矿课为额由百姓购买(扑买),然后,申卖于官,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这种管制,曾不断有人反对。唐代的经济思想家陆贽认为,“三代立制,山泽不禁,天地材利,与人共之”④。反对官府垄断山泽之利,让人们自由经营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上面论及的资源则不适用。再如金银等贵金属,如果放任民营,大量卷入市场,必然冲击社会秩序,造成金融体系紊乱;放松盐铁等大宗产品的管制,又不利于社会稳定。因而,对这种资源,必须加强政府控制。
3、途径之三是加强行政管理,设立相应机构,兴修水利,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农业的生态效应。据《史记》和《尚书》记载,我国早在帝舜时期就设立了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以后又设立虞部下大夫,大司徒等。《周礼》中规定大司徒“以土宜之法,„„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考察动植物生活状态,使之正常繁衍。管仲在总结前代帝王处置山林川泽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这些机构与官员是法律政策予以实施的载体,唐代河西走廊所以出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⑤的盛世局面,正是这些思想的验证。水是农业的生命,合理运用自然规律。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⑥,战胜和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难得的是,古人也意识到兴修水利带来的负效应。因为难以考虑环境制约,许多内陆河流越来越细,流量越来越少,干旱风沙肆虐。据《五凉全志》记载,“移丘开荒者,浴河棋布,至使河水日细,泽梁日涸,土地泽饶,变成往事”。然而,人类已经历了多次从大乱到大治而后有大乱的循环,很多有实际意义的治理思想未及实施便在荒原饿殍中湮没,古人又花大力热衷于土地兼并,终于将成倍增长的生态赤字留给了后人。[!--empirenews.page--]
4、途径之四是建立可持续性环境伦理道德观,而这必将是个漫长的历程。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把天地自然看作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一直信守“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奴隶社会时便认识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以及“草木畴生,禽兽群焉,树成阴而众鸟息焉”。此类思想,前文已有例证,不再赘述。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迄今,生态环境退化浪潮汹涌,就是因为几乎大部分人未形成与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可持续性伦理道德观。这种可持续性伦理道德观核心就是尊重自然,把人类真正融入自然之中,把享受自然和生活的权力平等地分给当代人与后代人。“请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建立在发达的农业基础上,也建立在淳朴的民风之上。吴国盛在《现代化的忧思》中讲道:“一切保护环境的主张,浅层的依据是保护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与延续,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层的依据则来自对存在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理解。”然而,在商品经济浪潮中,一种商品一旦发现其使用价值,人们往往蜂拥而上,时至今日,对自然的掠夺已形成巨大惯性,屡刹不止。玛雅文明的覆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坍塌,都是生态破坏的牺牲品。回顾我们世代演绎着的“天人合一”的持续发展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构筑未来,也许严峻的现实正慢慢唤醒了人类的良知,但是,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灾害地理学论文——云南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探究
云南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探究
黄鹏
摘要: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自古就是一个“无灾不成年、无大灾不成年”的省份,由于其江河众多,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气候立体交叉,使得多种自然灾害伴随而生,成为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本文从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灾害特点、防灾减灾措施等多个角度,对云南省不同种自然灾害进行探究。关键词:云南省;自然灾害;防治措施;防灾减灾云南省地理环境特点及其灾害特点
1.1 云南省地理环境特点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分,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各种类型的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0 %,加上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左右[1]。兼跨七个气候带,地势崎岖,气候多样,新构造活跃,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最高点为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6740米,最低点为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76.4米,海拔高差达6664 米,呈现十分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中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均有分布,往往是一个县境内既有干热河谷又有高寒冷凉山区。受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全省总体上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极易形成单点暴雨、风雹等强对流天气,进而导致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风雹等自然灾害。同时,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新构造与现代构造运动强烈,导致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这种极其复杂的地形、气候特征和特殊的地质构造,使云南成为一个典型的多灾省份。
1.2 云南灾害特点
一是灾害种类多。除台风和海啸外,其余各类灾种都曾在云南出现。干旱、洪 涝、风雹、雪灾、低温冷冻、地震、泥石流骨坡、病虫害等灾害都频繁发生。在 各灾种中,尤以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对云南危害最大。二是灾害分布广。根
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云南全省均处于6 度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 — 9 烈度设防区面积占84%,全省基本找不到不发生5 级地震的安全地带。由于地质构造松疏,加之山高谷深,泥石流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原有129 座县城中,有41座受到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危害,1986年以来已有7 座因此而撤销县制或易地搬迁。据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2003 年调查,全省有160 余个乡(镇)政府驻地、近9000 个自然村、约30 万山区农村人口直接受到泥石流滑坡的威胁或危害。三是灾害发生频率高。据省地震局提供的数据,仅1970— 2003年的30多年间,全省共发生里氏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5次、7 级以上大地震8次,地震灾害发生频率之高为我国大陆所罕见。云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而地震释放的能量则占全国的30%。由于无雨就旱、有雨则涝,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病虫害、低温冷冻、风雹等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四是灾害强度大。云南自然灾害中重特大灾害居多,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多年统计,地震造成的损失和死亡人数云南占全国的一半,泥石流滑坡造成的损失云南也居全国首位。据省民政厅统计资料显示,1994 — 2003 年的10 年间,云南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735.49 亿元,年均73.55 亿元,损失最大的2000 年达到128.24 亿元。[2]。云南省主要灾情
云南省具有灾种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灾害重等特点。根据对近40年来主要自然灾害的调查结果, 因灾害造成4万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00 亿元以上。据估算,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当, 如:1981~1986年平均每年损失12.2亿元, 占同期工农业平均总产值的6.8%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损失有同步增长的趋势。1993年损失极为严重, 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36.6亿元, 是多年平均损失的3倍。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制约云南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
2.1 气象灾害
云南各类气象灾害频繁, 造成的损失严重。尤其是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包括3 月倒春寒、8 月低温、霜冻)、冰雹等对云南农业生产危害特别严重。1949 一19 91 年, 全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 亿元, 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3 亿亩, 死亡1.4 万人。在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 气象灾害
占30 %。其中:(1)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最大的气象灾害。42 年中, 云南共出现大小旱年38 年, 其中大早年18 年,平均每年有50 多个县区受到程度不同的干旱影响, 受旱面积达1.37 亿亩, 占气象灾害总面积的41 %;(2)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全省因水灾受灾面积达7 8 0 0 万亩, 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23 %;(3)低温、霜冻灾害, 主要是指冬季的强寒潮、重霜冻、3 月的倒春寒和8 月低温等与冷空气活动有关的寒冷天气造成的灾害。42 年中, 全省农作物因低温冷害受灾面积达5 0 0 0 万亩, 占因气象灾害受灾总面积的15%;(4)风雹灾大多数在局部地区出现。风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平均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1 %以上。全省受冰雹面积6 7 0 0 万亩, 占各种气象灾害总面积的20 %。
2.2 地震灾害
在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推挤碰撞作用下, 地壳运动剧烈, 使云南地震活动极为频繁, 地震灾情十分严重。40 年来, 全省共发生5 级以上地震1 92 次,平均每年近5 次;6 级以上地震38 次, 占同期我国大陆6 级以上地震的20 %;7 级以上地震7 次。根据对6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 共死亡1 8 8 5 2 人, 伤3 4 1 1 人, 房屋倒塌92 万间, 严重破坏156 万间, 损坏约2 5 万间, 大牲畜死亡2 万多头, 直接经济损失达1 30 亿元。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 9 9 0)》, 云南全省国土都在6 度以上的地震危险区内。其中: 9 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 % , 包括15 个县市;8 度区面积占27 %。包括37 个县市;7度区面积占51% , 包括57个县市。
2.3 地质灾害
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呈阶梯递降。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 % , 造成十分严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长期以来, 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一直持续不断, 有规模较大的崩塌2 71 4 处、滑坡1 1 2 1 处、泥石流沟2 3 8 2 条。有关水土流失资料表明, 在1 9 7 3 ~ 1 9 8 4 年间, 全省平均侵蚀模数为8 49 吨/平方千米·年, 1 9 7 3 年三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9 1 0 0平方千米、19 8 4 年为2 8 1 2 8平方千米。近几年有明显上升;二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14 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总面积的38 %。地质灾害已造成了7000余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85亿元以上。防灾减灾措施
3.1 发展林业恢复生态
发展林业恢复生态, 抓好工程造林, 包括主要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库周围、河流沿岸等工程造林;抓好营造水源林、防护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等, 注重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和整体经济效益;抓好小流域治理, 综合规划, 分步实施, 搞一片, 成一片, 强化造林护林责任制, 包括领导目标责任制、林业主管部门责任制和林区干部管理责任制, 采取行政、经济、法制等手段, 多管齐下, 切实改变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状况,真正做到既轰轰烈烈, 又扎扎实实, 逐年增加绿化面积。这是减少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4]。
3.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是抵御农业灾害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 中, 劳动人民创造了通过兴修水利, 蓄洪排涝, 建立稳产高产粮田, 抵抗和减轻灾害损失的丰富经验。
3.3 提高群众互助互济能力
几十年来,我们单靠各级政府的财力投入来救灾, 一方面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造成了“ 大锅饭” ,平均主义的弊端, 使国家的包袱越来越重;另一方面, 也使一些群众产生了依赖心理。处在改革的年代, 在救灾的机制上也需要探索, 需要改革。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个积极性, 在于增强群众互济互救的自力更生, 自我抗灾的能力。改革优化救灾机制的基本路子: 一是改革救灾 物资的发放办法, 强化救灾粮款发放的监督机制, 增加透明度。二是改革救灾组织方式。三是群众互助互济, 储粮储金备灾。
3.4 制定防灾预案
实践证明, 在云南这样多灾的省份, 注意不断修改、完善防灾抗灾预案, 是研究灾害发生规律, 增强防灾抗灾的预见性、主动性的好办法。这项工作需要坚持下去, 使我们的预案逐步搞得更加切合实际, 使各种防灾抗灾力量更加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样, 积若干年的努力, 我们将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 增强驾驭自然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3.5 提高灾情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我省气象、地震等部门多年来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 克服困难, 积极工作, 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为加强中长期气象预报、地震预报, 为领导抗灾决策服务等方面, 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人们对气象变化、地壳运动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也由于装备设施还不够完善, 因而在抓好短期特别是临灾前的预报,提高灾情预报发生时间、地点、程度的准确性方面, 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3.6 加强灾害科研
成立灾害学会, 网络各部门、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 网络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力量进行灾害学的研究,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 形成和完善
有我省特色的、有理论指导意义的。适用性很强的《云南灾害学》。在条件成熟 后, 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并把是关学科列为学校教材和干部培训教材, 在某些高等院校设立灾害专业, 积极培养人才。
3.7 建立健全法制
要实现防灾抗灾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少数领导者的繁忙转为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需要有相对固定的制度力量来推动, 用法制的力量来保障。
参考文献:
[1] 明庆忠,云南山地自然灾害类型及防治对策,自然灾害学报1992年7月,1
卷3期
[2] 李国材,关注云南自然灾害,《关注2005》年第3期
[3] 杨光宇 王景来 杨子汉,云南省自然灾害成因探讨及减灾对策.自然灾害学
报,1994年10月,3卷4期
[4] 吴广范 李常林,云南灾害问题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 9 8 9 年第4 期
第五篇:探究网络安全与防范措施论文
探究网络安全与防范措施
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在网络广泛发展的今天,网络提供的业务不断丰富其给人类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便利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安全成为人类无法忽视的棘手难题。黑客,病毒,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等问题的存在,正时刻威胁我们的电脑安全,网络安全令人担忧。我们应采取及时的防范措施去维护网络安全并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当今,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安全性是互联网技术中很关键的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的含义、本质及特征
(一)含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也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二)本质
指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三)特征
1、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3、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5、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二、国外
1996年初,据美国旧金山的计算机安全协会与联邦调查局的一次联合调查统计,有53%的企业受到过计算机病毒的侵害,42%的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在过去的12个月被非法使用过。而五角大楼的一个研究小组称美国一年中遭受的攻击就达25万次之多。
1994年末,俄罗斯黑客弗拉基米尔?利文与其伙伴从圣彼得堡的一家小软件公司的联网计算机上,向美国CITYBANK银行发动了一连串攻击,通过电子转帐方式,从CITYBANK银行在纽约的计算机主机里窃取1100万美元。
1996年8月17日,美国司法部的网络服务器遭到黑客入侵,并将“ 美国司法部” 的主页改为“ 美国不公正部”,将司法部部长的照片换成了阿道夫?希特勒,将司法部徽章换成了纳粹党徽,并加上一幅色情女郎的图片作为所谓司法部部长的助手。此外还留下了很多攻击美国司法政策的文字。
1996年9月18日,黑客又光顾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络服务器,将其主页由“中央情报局” 改为“ 中央愚蠢局”。
1996年12月29日,黑客侵入美国空军的全球网网址并将其主页肆意改动,其中有关空军介绍、新闻发布等内容被替换成一段简短的黄色录象,且声称美国政府所说的一切都是谎言。迫使美国国防部一度关闭了其他80多个军方网址。
国内
1996年2月,刚开通不久的Chinanet受到攻击,且攻击得逞。
1997年初,北京某ISP被黑客成功侵入,并在清华大学“ 水木清华” BBS站的“ 黑客与解密” 讨论区张贴有关如何免费通过该ISP进入Internet的文章。网络安全技术案例
1997年4月2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内查德逊地区西南贝尔互联网络公司的某个PPP用户侵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器,破译该系统的shutdown帐户,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主页换成了一个笑嘻嘻的骷髅头。
1996年初CHINANET受到某高校的一个研究生的攻击;96年秋,北京某ISP和它的用户发生了一些矛盾,此用户便攻击该ISP的服务器,致使服务中断了数小时。
2010年,Google发布公告称将考虑退出中国市场,而公告中称:造成此决定的重要原因是因为Google被黑客攻击。
三、(一)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
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隐蔽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是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防火墙是很难发觉和防范的。
(二)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个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不正当的设置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例如,NT在进行合理的设置后可以达到C2级的安全性,但很少有人能够对NT本身的安全策略进行合理的设置。虽然在这方面,可以通过静态扫描工具来检测系统是否进行了合理的设置,但是这些扫描工具基本上也只是基于一种缺省的系统安全策略进行比较,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和专门的应用需求就很难判断设置的正确性。
(三)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
防火墙很难考虑到这类安全问题,多数情况下这类入侵行为可以堂而皇之经过防火墙而很难被察觉。比如说,众所周知的ASP源码问题,这个问题在IIS服务器4.0以前一直存在,它是IIS服务的设计者留下的一个后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浏览器从网络上方便地调出ASP程序的源码,从而可以收集系统信息,进而对系统进行攻击。对于这类入侵行为,防火墙是无法发觉的,因为对于防火墙来说,该入侵行为的访问过程和正常的WEB访问是相似的,唯一区别是入侵访问在请求链接中多加了一个后缀。
(四)只要有程序,就可能存在BUG
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几乎每天都有新的BUG被发现引起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和公布出来,程序设计者在修改已知的BUG的同时又可能使它产生了新的BUG。系统的BUG经常被黑客利用,而且这种攻击通常不会产生日志,几乎无据可查。比如说现在很多程序都存在内存溢出的BUG,现有的安全工具对于利用这些BUG的攻击几乎无法防范。
(五)黑客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地更新,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系统安全问题出现
然而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太慢,绝大多数情况需要人为的参与才能发现以前未知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它们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总是反应太慢。当安全工具刚发现并努力更正某方面的安全问题时,其他的安全问题又出现了。因此,黑客总是可以使用先进的、安全工具不知道的手段进行攻击。
四、关于网络安全的主要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技术随着人们网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面非常广,主要的技术如认证、加密、防火墙、杀毒软件及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防线。
(一)认证
对合法用户进行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获得对公司信息系统的访问,使用认证机制还可以防止合法用户访问他们无权查看的信息。
(二)数据加密
加密就是通过一种方式使信息变得混乱,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加密类型: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
1.私匙加密。私匙加密又称对称密匙加密,因为用来加密信息的密匙就是解密信息所使用的密匙。私匙加密为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的紧密性,它不提供认证,因为使用该密匙的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加密和平共处送一条有效的消息。这种加密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很快,很容易在硬件和软件中实现。
2.公匙加密。公匙加密比私匙加密出现得晚,私匙加密使用同一个密匙加密和解密,而公匙加密使用两个密匙,一个用于加密信息,另一个用于解密信息。公匙加密系统的缺点是它们通常是计算密集的,因而比私匙加密系统的速度慢得多,不过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复杂的系统。
(三)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 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能够完成“防火墙”工作的可以是简单的隐蔽路由器,这种“防火墙”如果是一台普通的路由器则仅能起到一种隔离作用。隐蔽路由器也可以在互联网协议端口级上阻止网间或主机间通信,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由于隐蔽路由器仅仅是对路由器的参数做些修改,因而也有人不把它归入“防火墙”一级的措施。
真正意义的“防火墙”有两类,一类被称为标准“防火墙”;另一类叫双家网关。标准“防火墙”系统包括一个Unix工作站,该工作站的两端各有一个路由器进行缓冲。其中一个路由器的接口是外部世界,即公用网;而另一个则联接内部网。标准“防火墙”使用专门的软件,并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信息传输上有一定的延迟。而双家网关则是对标准“防火墙”的扩充。双家网关又称堡垒主机或应用层网关,它是一个单个的系统,但却能同时完成标准“防火墙”的所有功能。其优点是能运行更复杂的应用,同时防止在互联网和内部系统之间建立的任何直接的连接,可以确保数据包不能直接从外部网络到达内部网络,反之亦然。
此外,现今良好的防火墙还采用了VPN、检视和入侵检测技术。
1.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审计记录,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达到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在校园网络中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最好采用混合入侵检测,在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则会构架成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2.虚拟专用网(VPN)技术
VPN是目前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最新、最成功的技术课题之一,所谓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就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使数据通过安全的“加密管道”在公共网络中传播。用以在公共通信网络上构建VPN有两种主流的机制,这两种机制为路由过滤技术和隧道技术。目前VPN主要采用了如下四项技术来保障安全:隧道技术(Tunneling)、加解密技术(Encryption & Decryption)、密匙管理技术(Key Management)和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Authentication)。其中几种流行的隧道技术分别为PPTP、L2TP和Ipsec。VPN隧道机制应能技术不同层次的安全服务,这些安全服务包括不同强度的源鉴别、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等。VPN也有几种分类方法,如按接入方式分成专线VPN和拨号VPN;按隧道协议可分为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按发起方式可分成客户发起的和服务器发起的。
(四)其他网络安全技术
1.智能卡技术。智能卡技术和加密技术相近,其实智能卡就是密匙的一种媒体,由授权用户持有并由该用户赋与它一个口令或密码字,该密码字与内部网络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智能卡技术一般与身份验证联合使用。
2.安全脆弱性扫描技术。它为能针对网络分析系统当前的设置和防御手段,指出系统存在或潜在的安全漏洞,以改进系统对网络入侵的防御能力的一种安全技术。
3.网络数据存储、备份及容灾规划。它是当系统或设备不幸遇到灾难后就可以迅速地恢复数据,使整个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投入正常运行的一种安全技术方案。
4.IP盗用问题的解决。在路由器上捆绑IP和MAC地址。当某个IP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时,路由器要检查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的MAC是否与路由器上的MAC地址表相符,如果相符就放行。否则不允许通过路由器,同时给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返回发出一个警告信息。
5.Web,Email,BBS的安全监测系统。在网络的
4、中国民间网络 http://www.xiexiebang.com
6、杨寅春-《网络安全技术》(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规划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年
7、赵安军、曾应元、徐邦海、学春藤-《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