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摘 要】美术教育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全球化趋势的形势背景,探讨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由此引出了两者结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以期促进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与流行;有效融合;文化传承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及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播和发展。美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美术教育也是推动我国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有助于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推动教学内容的丰富及扩展。这对于学生审美鉴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融合的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异国文化等的有效融合。传统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上下几千年传承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元素传达了丰富的人文寓意和中华审美情怀。流行元素则是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之下融合了现代文化理念的现代性元素种类,富含现代文化的内涵,传达了新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识主张。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更是新时代文化的丰富和沉淀。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其具有包容和开放的特征。因此,传统与流行元素之间有效和适宜的融合,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推进,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有了较为显著的优化和创新,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化的有效融入,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融入传统和流行元素至初中美术教育中,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另外,传统与流行元素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也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
三、传统与流行元素有效融合的策略
1.挖掘文化内涵,建立文化传承意识
美术课程具备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集中于绘画作品的鉴赏和创作上。艺术创作内容及形式都具备极强的多样性。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鉴赏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挖掘文化内涵,应用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兴趣。以《格调高雅的生活品位(设计?应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应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剪纸或结艺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镂空艺术,体味其蕴含的美好祝福和愿景的文化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剪纸艺术创作出极具现代化元素的图案,赋予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以新时代的艺术意义。通过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不拘泥于创作形式,以开放和包容的文化融合理念实现生活之美的体验、感悟、鉴赏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融入生活化元素,发挥艺术交融魅力
针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新课标的要求愈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也需有效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与美术课程教学相互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细节中的美感,更好地增强学生审美、鉴赏以及感悟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结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实践中中国结的运用,可以作为房间挂饰、车载挂饰、戒指、手链以及其他装饰品,在具备应用功能的同时也蕴含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之意。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生活化理念,以“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亲手制作的中国结”为课程主题或者课后作业,在民族结艺的传统元素基础上引导学生融入现代化的流行元素,赋予全新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将传统元素作为遥远的艺术欣赏作品,能够将传统元素结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元素之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在美感。
3.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不仅能将学生感悟到的艺术美感内化为艺术创作,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艺术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通过丰富且有趣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艺术应用能力。以初中美术教学中学习服装搭配这一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现代非常流行的换装App游戏,引导学生结合美术教育的知识点自主进行服装搭配和设计,将服装设计中需要注意到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知识点应用到实践创作过程之中,引导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服装的民族特色至现代服装设计之中。例如可以在民族服装旗袍的设计中融入蕾丝等现代化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此过程中需发挥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构建轻松的美术实践氛围。
结束语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组成,在初中阶段,将传统和现代元素融合起来的美术教育,能以趣味性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的艺术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健全审美观念的形成,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心理归属感,这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少玮.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6.68:173
[2]周彩华.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16.15:125-126
[3]张沁.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8:157-158
第二篇:融合生活元素开展小班创意美术活动
融合生活元素,开展小班创意美术活动
本次课题活动,我们就从色彩出发,用孩子们最喜爱的颜料作为主要材料,积极挖掘农村幼儿园自然材料的教育潜能,让孩子们在做中玩,玩中学。色彩起初给人的感觉,是视觉的冲击,起初我们有些担忧教学活动是不是都和美术有关,这样会不会导致领域的不均衡。其实不然,随着我们的深入挖掘,发现不管是语言还是音乐,处处都有色彩。现在我就将本次的园本主题活动中精彩的瞬间呈现给大家!
1、寻找身边的颜色。
从孩子们的身边入手,我们开展了音乐活动《彩色世界多奇妙》:蓝蓝的天、绿绿的草、红红的小花随风飘,弯弯彩虹像座桥,彩色的世界真奇妙。课后,我们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寻找身边的颜色。幼:老师,我找到了红红的花朵!
幼:我找到了绿绿的小草。
幼:还有彩色的大型玩具,紫色、蓝色„„ 幼:我和大树抱一抱。大树妈妈的叶子变黄了!
2、认识颜色,感受其变化。
(1)绘本故事《小黄和小蓝》: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
幼:老师,我也来试试。
(2)科学活动《颜色变魔术》: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幼:这是我们原来的颜色。看好了,我们要变魔术啦!
幼:真有趣,原来的颜色不见了,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3、我和颜色做游戏。
(1)颜色与季节的契合——美术活动《蔬菜印章画》。在认识蔬菜的同时,让孩子们发现蔬菜独特的纹理,通过不同角度的切割,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作品展示:多像一块漂亮的花布呀!
如何开展小班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参加活动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再加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小肌肉的发展特点,开展一次成功的小班美术活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开展小班美术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比孩子学习知识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呢?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有很多种,从美术区域活动入手就是其中的一种。美术区域活动是开放的活动,幼儿参加美术区域活动是自发的、没有压力的。相对于美术活动来说,幼儿会觉得更加的放松,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布置美术区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区域的设置
要提供一个相对于独立的游戏环境,与其他区域要有明显的区域界限。要有专属的材料摆放柜,不和其他区域游戏合用一个柜子。
(二)材料的投放
1.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进行投放材料。在小班上学期的时候,美术活动区域的材料的种类不宜一次性投放过多,每次投放两三种。可以定期的更换投放的种类,以确保幼儿对美术活动区的新鲜感。到下学期可以适当的进行增添。
2.材料要易于幼儿进行操作及创作,也就是说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准备的材料也要有所不同。如撕面条游戏中,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让他直接拿纸去撕,而能力弱的孩子,可以为他提供折出线条的纸或是针扎上小眼儿让他去游戏。
3.材料的摆放要合理,让幼儿便于取用和收拾,促使幼儿积极参加美术区域活动,不会因为担心把活动材料搞乱而不去参加美术区域活动。这样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条理性以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幼儿作品的作用
幼儿参加美术区域活动就会有很多的作品被创造出来。虽然说活动的工程比结果更重要,可幼儿还是很在乎自己做出的作品的。教师可以收集幼儿的作品,不定期的,或是根据幼儿参加美术区域活动的情况,或是幼儿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一个展示活动并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幼儿参加美术区域活动的兴趣,以及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
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便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一)绘画活动
①“大约一岁半的幼儿,开始会用蜡笔和铅笔。在尝试、经验与发展肌肉控制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不同的力度、不同的方向。”
绘画活动不单单是指在纸上用笔进行绘画,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如用粉笔在地上、黑板上画,用水在墙壁或地上画等等。工具也是很多的,如刷子、吸管、面纸、玩具车轮等。
(二)印制活动
印制活动是指用颜料或墨水等,在画纸或布等材料上,印出模具的样子。如印手、脚印,蔬菜印章,指纹印画等。小班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
(三)粘贴活动
小班的粘贴活动在上学期以手撕纸粘贴或粘贴教师提供的半成品(小树叶、小树枝、小花棉花等)为主,到了下学期可以提供剪刀、豆子、布头、毛线、报纸等,让幼儿进行创作。
(四)泥工活动
橡皮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有着很大吸引力的。鲜艳的色彩,随意造型,柔软的触觉,有趣的工具,都让幼儿难以抗拒泥工活动的魅力。
(五)美术欣赏活动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②“应让幼儿去看、去听、去体验、去思考。鼓励儿童不要拘泥于教师的解释,甚至不必拘泥于创作者原有的创作意图,而是通过对话,不断地探求和询问并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语言的、表情的、身体动作的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两种视界的融合,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儿童便会通过审美知觉自然地选择,与特定的内心情感模式联系起来,引起某种特定的感受,对美的敏感性也由此产生。”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活动
美术教学法有很多,如情境教学法、观察分析法、示范与范例法、游戏练习法、情感熏陶法等。恰当的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如在小班美术活动《花儿真美丽》中,我课前我带幼儿在校园中寻找花朵,发现花朵。在草地上讨论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花朵,你看到的花朵是什么样子的……活动时,利用背投播放花朵的图片,让幼儿置身于花的海洋。再请幼儿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样的花,如果请你来画一画,你会怎样画(可以请部分幼儿说一说,也可以请部分幼儿在黑板上画一画)。又如在美术活动《太阳过节》中,我将活动室布置成美发院,请幼儿做美发师为太阳设计发型。鼓励幼儿说一说,你想给太阳设计什么样的发型,你想用什么样的颜色来给太阳染发等。
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幼儿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扩展,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对美术活动充满了兴趣。
(二)形象教学法
形象教学法是美育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展现美的直观、感性形象来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使学幼儿产生审美愉悦,以提高其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方法。
在美术活动《可爱的毛毛虫》中,我利用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形象,美丽的毛毛虫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我请幼儿说一说毛毛虫的身体可以用什么样的形状来表示(在幼儿认识的几何图形范围内)。幼儿展开了讨论,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等。于是我们在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这三种图形中进行选择,看看哪种图形更适合做毛毛虫的身体。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创作。
(三)示范教学法
示范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以自己的正确动作向幼儿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使幼儿通过直观的过程获得有关绘画和制作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技巧。教师当场表演一种绘画和手工的表现方法对幼儿学习美术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技能性较强的内容时更是如此。
在美术活动《画画我自己》活动中,幼儿对于五官的位置以及表现手法比较陌生。于是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做了示范,让幼儿对于五官的画法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便于幼儿进行自由创作。
示范教学法在运用时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过多、过于直接的示范,以免影响孩子的创作。
(四)游戏教学法
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中,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感知美术活动的魅力,体验参加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在小班刚开学的时候,有一节活动《绕毛线》。平时我了解到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于是我将活动设计为“孙悟空的72变”。在活动中我扮演孙悟空,将手中不同颜色的画笔,当做金箍棒,在画板上“变”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毛线团”,孩子们见了特别的开心。我鼓励孩子们做孙悟空,看看那个孙悟空变出的“毛线团”又多,又漂亮。
(五)探索教学法
让幼儿通过看、摸、说等方式对美术活动进行探索,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变魔术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内容,我在白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出太阳,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再请幼儿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接着告诉孩子们我要变魔术了,用毛笔蘸上颜料刷一刷,太阳立刻出现在纸上了。
四、教师对于幼儿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
③“对于多数人来说,与幼儿谈论美术作品是一件困难的事。通常,一般人与幼儿讨论作品时,往往是给予支持行动的语言,如:'真好看!''我喜欢你的画!''你做得真好!'或者我们什么也说不上来。”
那么,怎样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呢?我们可以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喜欢自己的作品的那些地方,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当幼儿不愿意将或不知怎么讲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幼儿的作品中挑某一点或几点进行描述,让幼儿感受到你是很重视他的作品的,你是认真看了的,从而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孩子的作品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通过创作这幅作品,孩子所获得快乐、经验和能力的提高。要允许、支持孩子画出富有自己情感和特点的作品。
除了培养兴趣、丰富活动内容、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正面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之外,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机智同样很要。如在《花儿真美丽》活动中,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时间已经较长,在我决定结束活动时,很多幼儿表示还想继续活动。于是,我跟幼儿商量,适当的延长活动的时间,让仍想继续创作的幼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创作,鼓励完成作品的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又如在《可爱的毛毛虫》活动中,老师和幼儿经过讨论,决定用圆形或椭圆形作为毛毛虫的身体。在幼儿创作时,我发现一位小朋友坚持自己的画法,用长方形作为毛毛虫的身体。当我了解这个幼儿喜欢长方形并坚持使用长方形的时候,我尊重他的选择,没有制止而是支持他的选择。
在开展小班美术活动中,老师应当注重孩子的创作过程,而不是创作结果,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我相信,小班美术活动在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之下,会开展得更精彩,更具特色!
参考文献:①③引用于《美工活动区的设计和运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②引用于《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admin)
融合生活元素,开展小班创意美术活动
美术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孩子乐意用这种特殊的语言诠释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所谓的创意美术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创设展示作品的空间,提供大量创作材料的活动,引导幼儿充分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绘画方式,探索寻找新的作画方法,通过自己的构想,动手制作出各种有创意的作品。
一、如何开展小班创意美术活动
根据小班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特点,依托整合性的艺术教育模式,尝试在生活中选取孩子们所熟悉的多种自然材料,融多元化与趣味化于一体,以材料的创意、内容的创意、组织形式的创意等角度出发,通过感受、体验、游戏等多途径,多通道参与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为他们后续的创作,做好铺垫。近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利用自然材料,感受创意之美
材料和工具在美术教育中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美术材料、工具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逐渐摒弃那些昂贵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注重引导孩子们去关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在我们在幼儿园和班级里分别设立了“宝贝仓库”(废旧材料回收),孩子们已经养成了随时收集各种生活材料和自然物的习惯,他们会将食品的旧杂志、包装盒,包装袋、饮料瓶、冷饮盒子、盖子以及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自然材料清洗干净后带来分门别类的投放到收集箱内,以备创作之用。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材料既熟悉又新奇,既贴近他们的生活,又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很难对已有材料的用途和功能的把握,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多的是由教师筛选和把握,在材料的使用上我们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1、根据材料的特性一物一用
为调动幼儿作画的欲望,在刚开展活动时期,我们选择的是具有美丽图案的,在印画过程中能自然成型的生活物品作为美术工具及材料,而印画的效果是孩子们始料不及的。这样就能有效的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活动的兴趣。如:在开展美丽的花园的活动中,我们就准备了一些蔬菜,教师出示青椒、莲藕、胡萝卜、笋等通过引导切开这些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横切面。在鼓励幼儿蘸色印画,当一块块蔬菜的切面在画纸上呈现的时候,孩子们感到惊奇和兴奋,他们没想到蔬菜能变成一朵朵如此美丽的花和叶。不仅体验了乐,更加感受了美。同样是蔬菜,我们还可以根据其外形的主要特征去寻找与之象形的物体进行创作,贝贝发现苦瓜与鳄鱼在外表上都是疙疙瘩瘩有相似之处,因此以此为材和爸爸一起制作的苦瓜鳄鱼在首届银亿杯创美大赛中获得了铜奖的好成绩。
2、根据活动的目标一物多用
生活中的许多材料都能被我们所用,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不妨从多方位考虑它的用途,看似简单的材料却能促进孩子某一方面能力的提高。如最常见的报纸我们就考虑到的易变形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撕、团、拧的技能目标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循序渐进的展开活动。如:一开始我们从撕入手,开展了“雪娃娃”的活动,引导幼儿大胆地用报纸撕条,撕片,变成大小雪花,玩下雪了的游戏,孩子们与同伴在抛、撒“雪花”的游戏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再鼓励幼儿“扫雪”把落下的“雪花”装到塑料袋里,制作成可爱的雪人。同样,是撕贴报纸的活动,我们还利用各种餐具纸盒,鞋盒等为中介,让幼儿在这些盒子上黏贴报纸片,在使用收集的瓶盖、勺子、夹子等生活材料组合成盒子娃娃,作品很有艺术的味道。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是利用报纸,开展“水果宝宝”的活动,同样是用报纸作材料,这一次是引导幼儿学习用报纸团球的方法制作各种象形的水果,如圆圆的苹果、橘子、梨等。然后再引导幼儿装入装水果的网袋里,就与很相似了。除此以外,报纸还可以拧,引导幼儿拧成一根根的长条,沿着教师事先画好的轮廓线黏贴,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创意相框。简单的报纸经过不同的“加工”变成了既有创意又有情趣的作品。
当然,这里所指的一物多用还有一个层面是指向于孩子们的美术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幼儿更多的同一类工具盒材料,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和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同一材质的材料进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或产生不同的作品,这样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3、根据主题的内容多物一用
我们的创意美术的开展也是结合主题,按照主题的线索展开的,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我们还考虑到同一内容或主题,用不同的材料表现所呈现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如:在开展“丑娃娃”的粘土活动中,在幼儿完成脸谱的基本轮廓后,所提供给孩子们多种装饰的材料,有吸管、纽扣、回形针、瓶盖、雪花片,珠子等。孩子们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材料的理解选择表现出形象迥异的丑娃娃的脸谱。同一内容,因为材料的不同最后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作品更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样在“太阳”的创作活动中田田选择了从家里带来的彩泥罐子脸,用吸管做光芒,简单又讨巧,嘟嘟则选择了彩泥做脸,用彩纸条做光芒,呈现了两种风格的太阳,童趣盎然。
(二)游戏贯穿活动,体验创作之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又最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但是在幼儿园它从来就不是自发的活动存在的,而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在游戏中存在着大量的学习活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也应该融合在游戏的情景中,才能使幼儿乐学。艺术活动更是如此,只有让幼儿把美术活动当成游戏来玩,只有孩子们的绘画意愿、美术表达方式得到了尊重,才会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在活动的实施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拟采用情境化、添加式、拟人化及多领域融合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启动幼儿想象的翅膀,在游戏中激发创作的热情,以此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1、过程情景化
虽然说创美活动的主体是幼儿,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教师在这其中的引领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如何做到无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怎样才能点燃孩子的创意。如在活动《小黄和小蓝》中的设计就很巧妙,为了让幼儿了解色彩知识,我们巧妙地结合绘本《小蓝和小黄》的故事,创设小蓝小黄在浴缸里捉迷藏的情节,通过往浴缸里放水——小蓝小黄跳进浴缸洗澡——捉迷藏一系列活动,运用喷壶、鞋刷、浴球等清洁工具将喷水、挤色、刷色的贯穿起来了,在孩子们的刷色过程中自然地呈现了两种原色混合以后出现的间色,再以小蓝和小黄和他的朋友们去旅行了,抛出“他们会去什么地方旅行”这样一个问题,来唤起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发挥幼儿的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通过点画的形式表现在何处旅行,表达自己的创意。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投入到教师预设的有趣的故事情景中,时时处处都能闪现他们创意的火花。孩子们持续创作的热情和执着感动着现场观摩的老师。又如:《下雨了》的活动中教师播放真实的下雨声,引导幼儿观看动态的雨滴,在栩栩如生的雨景中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为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选用生活中常见的面巾纸、棉签、喷壶,用按、挤、点、喷的方法表现大雨、小雨、毛毛雨。工具与情景有机融合,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创作中,让他们切实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趣与乐。
2、创作游戏化
创意美术活动并不是让孩子们凭空创造,它还是建立在许多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的基础上的,如何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机的融合到活动中,不显枯燥又能提升能力,激发创意呢?在实践的操作中我们依据小班孩子的特点,最广泛地运用游戏化和拟人化的方法。如开展“线条的舞蹈”活动中,我们将枯燥的表现直线、曲线、折线等与小乌龟爬、蝴蝶飞、小兔跳的轨迹相匹配,制作多媒体,引导幼儿观摩,再请幼儿也以同样的游戏方式让蜡笔宝宝在画纸上也来跳蹦蹦舞、圈圈舞、扭扭舞等,孩子们感到很有趣,同时也在有趣的游戏中基本掌握了各种线条的表现形式。又如在开展做大礼包的活动中,需要在一大张皱纸中间叠放许多报纸团和餐巾纸团,揉搓纸团的技能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需要大量的重复团纸,时间一长孩子们的兴趣会殆尽,于是我就将团纸团编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皱纸宝宝的肚子瘪瘪的,它想吃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准备吧。“于是请幼儿想象有哪些好吃的食物,一边团纸一边鼓励他们说给它吃苹果、香蕉、冰激凌、包子,巧克力„„,这样一来既能引导他们大胆地联想和再现生活经验,又使枯燥的团纸活动变得趣味盎然了。
3、区域生活化
众所周知,区域活动是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在集体活动中许多尚未完成的目标可以再区域活动中得意拓展,同时区域又是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创美区域中呈现了孩子们带来的各种自然和废旧材料,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充分地自我表现。
由于集体性创美活动的开展受到时间的限制,许多幼儿感兴趣的集体活动我们就将它延伸到美术区域中,如:结合秋季主题开展的树叶黏贴活动,我们根据幼儿能力引导幼儿用收集的各种花、叶、果子在长彩条上进行组合黏贴,变成许多彩带。让后再敬爱那个幼儿的这些半成品投放到美术区域中,教师展现一些图片和范例,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如何连接这些彩条。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和摸索中完成了诸如帽子,项链、毛毛虫等有创意的作品。又如在“洗照片”和“花手帕”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的创作情绪一直高涨,为了保持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我们将工具和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孩子们折叠餐巾纸的方法却来越多,印染出的手帕花纹也千变万化。有一些能力强或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以及幼儿能力的差异,在创美区域活动中我们就实施了分层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都能体验到创作的成功。
我们开展的创美区域同时还与其他区域相融合,如孩子们“洗”出的照片能制作的水果等能为角色区所用,这无疑也提高了幼儿创作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回归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的理念。
(三)师幼和谐对话,共享创造之乐
艺术与创造,一直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离开了创造,艺术就成了死物,创造是艺术生命的源泉。因此,美术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往往成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伙伴、材料提供者、活动帮助者以及观察者而存在,在美术活动中不应对艺术活动进行过多的指导和干涉,不应以规范、技能去约束儿童的想像。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们摈弃传统教师教,幼儿模仿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是半成品的范例,少演示,少纠错,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自然的喷发。在孩子们的美术创作中我们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实物、图片,重在引导幼儿去观察、感知物体,引导幼儿大胆的把内心地感受表现出来,杜绝千人一画的现象,鼓励幼儿本色创作。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尽量与孩让平视,淡化自己组织者的身份,以游戏者的身份与孩子们一起交谈和评价,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共同探讨在同一主题下选取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以期获得不同的作品效果,感受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和创意之美。如在《小黄和小蓝》的活动中,我们设计的评价环节就一改传统的教师评幼儿听的模式,而是让幼儿在自我陈述小黄和小蓝到什么地方去旅行,看到了什么为题,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将作品与生活相链接,孩子们在表述的过程中又有了一次再创造的实践,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除了注重师幼对话,还重视幼儿与艺术作品的对话,提供他们与各种名画名家和大自然欣赏和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能真切地去感受和体验,并学习用各种方式表达。孩子们在创美活动中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
我们经过一年的实践,在小班创意美术活动中渗透了生态式的教育理念。通过以创意美术活动为途径,家园共同搜集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以感受、体验、游戏为基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欣赏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小班美术教育的内容、材料与组织形式,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和材料等互动中初步发展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并有效地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
随笔:从生活中获取艺术的启迪 莘塔中心幼儿园 陆霞萍
色彩点缀着世界,让其变得丰富;色彩让我们感到身心愉悦;色彩无处不在。本次课题活动,我们就从色彩出发,用孩子们最喜爱的颜料作为主要材料,积极挖掘农村幼儿园自然材料的教育潜能,让孩子们在做中玩,玩中学。色彩起初给人的感觉,是视觉的冲击,因此自然而然我们开始担忧教学活动是不是都和美术有关,这样会不会导致领域的不均衡。其实不然,随着我们的深入挖掘,发现不管是语言还是音乐,处处都有色彩。例如,我们开展了语言活动《小黄和小蓝》,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音乐活动《彩色世界多奇妙》等,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更从中感受到颜色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这些活动都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动手操作,直观感受的美术创作活动。下面,我就来谈谈本周的美术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几点思考。
1、美术活动与季节的契合。
秋天正是农作物丰收的时节。因此我准备了各蔬菜,在认识蔬菜的同时,让孩子们发现蔬菜独特的纹理,通过不同角度的切割,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请孩子们将蔬菜当做印章,在不同的颜料里,尝试蔬菜印章画。当各种有趣的图案呈现在纸张上时,孩子们都不敢相信,这是平时里饭桌上的蔬菜所为。有的更是印完之后,重新拿起蔬菜审视一番,才罢休。当然,也有一些孩子,由于动手能力较弱,不敢下手尝试,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
2、美术活动与玩具的尝试。
弹珠圆圆,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之一。本次活动我们尝试将弹珠加入到颜料中,通过滚动,引导孩子发现弹珠滚动留下的痕迹,产生的艺术效果。当我拿出弹珠时,孩子们以为是给他们玩的,当我说:“弹珠也想来画画时!”孩子们都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一粒、两粒、三粒,随着弹珠颗数的增加,纸上的画面越加丰富生动。孩子们都纷纷大胆尝试起来,整体效果不错。
3、美术活动与生活用品的火花。
牙刷是每天生活的必需品。可牙刷不仅能刷牙,还能画画。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牙刷喷画有些难度,需要两手的合作。因此,我们在集体教学后,采取了分组完成的形式。主要在于拓展幼儿的思维,知道美术的不同形式。我深深地发现了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开始,通过这些美术活动的启发,孩子们不在局限于蜡笔、毛笔等美术工具,身边的任何事物都能成为我们作画的工作,只要你有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心。我们将孩子领进了一个无限可能的美术世界里。
随笔:提供“留白”空间——生成孩子自主活动 莘塔中心幼儿园 陆霞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而孩子又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意想不到,而绝大部分是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惊喜”。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们的“惊喜”,不妨有意留下一处空白,给孩子一片天空,让孩子自己去想象、思索、玩味,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我们大多数的时候,教师是“有心”准备(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等)是为幼儿的生成“创造”做准备的。在幼儿园里,最普遍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蜡笔画画。在活动《竹香飘飘》中,孩子们受到了竹子带来的艺术启迪。在孩子们的无限想象中,原来竹子还能做这样呀?孩子提议尝试《竹叶贴画》和《笋壳贴画》。孩子们从另外一个层面对竹子有一定的感受与认识,发现竹子与众不同的美。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一些竹叶,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竹叶贴画,根据竹叶的形状,鼓励幼儿能进行竹叶联想。孩子在竹叶的世界里,不断地想象、不断尝试,有失败有成功,但在老师的眼中都是一幅幅充满灵气的“大作”。我觉得从孩子们的身边挖掘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和“奇思妙想”生成活动,将孩子们的趣事变成课堂的内容,真正做到教学无课堂,教学在生活中!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幼儿园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出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生活教学资源,树立出自己的特色,逐步形成课程园本化,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遍地开花,满园飘香。
随笔:美术教学活动“生活味”十足 莘塔中心幼儿园 陆霞萍
陶行知先生提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在实践中,只要孩子们能在农村的“世界”里找到快乐的体验与创造的源泉,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能量,今天是竹子,明天就可以是麦穗,后天就可能是石头……我们都将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切皆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活”教育。
柳条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信手拈来,加上柳树姿态优美,柳条飘逸流动,一根根柳条在孩子们的手中可以说是一件“宝贝”一根“魔法棒”,而且与我们班的特色线条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成为了激发孩子们想象力与审美能力的良好素材,我们紧紧围绕“柳条”展开各种多姿多彩的活动。柳树在孩子们的眼中变换着各种角色:是音乐活动中的“柳树姑娘”,让孩子们感受着春风吹拂着,柳树的妩媚与飘逸;是美术活动中的“柳树精灵”,可以激发幼儿无限的创造,那细细的柳条可能会变成直上云霄的风筝线儿,变成那悬挂在空中的荡秋千等;是科学活动中的“柳树宝宝”,让孩子们认识柳条,亲手插种柳条,亲身感受“无心插柳”的乐趣,知道柳树是非常容易生存的植物……除了课堂上与柳条的有趣互动,更让人感触深刻的要数幼儿不经意间的发现与生成活动,我们和孩子们在散步时,发现地上有几根柳条,随手将其变成了柳帽戴在孩子们头上,孩子们欢呼雀跃,俨然成了一个个神气的小士兵。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选择的教学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们农村幼儿园怎样挖掘出生活中的“活”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我们一直在实践与探索的方向。
第三篇:感受传统家具中的典型的中国元素
感受传统家具中的典型的中国元素
2010-05-15 08:23 来源:新浪博客 我要评论
提起中国古典家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红木家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家具,以其用材的严谨,做工的考究,工艺的精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明清时期的家具雕刻精美,线条简练,通常在家具上雕刻龙凤,象征龙凤呈祥,雕刻牡丹就是花开富贵,雕刻石榴就是多子多福,若是荷花就象征香远高洁,还有梅、兰、竹、菊和中国结等,这些都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一些元素。
名鼎檀有凤来仪餐桌上雕刻的凤凰
龙凤是古代的吉祥之物,象征祥瑞,一般只有皇帝财可以使用龙凤图案,凤代表皇后母仪天下,龙则是皇帝,只有真名天子才可以用,通常在皇宫墙壁上,或者衣服上有龙凤图案。
山河九鼎宝座
上面雕刻有山河图案,还有象征权威的九只鼎,鼎在古代是一种容器,通常象征皇帝至高无上的统治。
雕花http://www.51test.net/sydwzp/shanxi/山西事业单位招聘网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第四篇:传统香囊五彩丝 华夏元素中国风
端午中药文化节
华夏元素中国风
端午话香囊 祛疫保健康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
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每年农历五月五是初夏来临,气温变暖,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各种生物开始兴盛,有杀菌作用的香囊佩带在孩子们的身上,不但可爱、好玩、好闻,而且驱虫、避邪、保平安,寄托了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盼与祝福。
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甘松、丁香、檀香、山奈、白芷、菖蒲、辛夷等药,香囊形态各异,款式精美,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近几年来,我国医学界对传统香囊的配方进行研究,作了许多药理试验,表明这种芳香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兴奋神经系统,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让儿童经常将佩带香囊或置于衣兜、枕边,对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以及手足口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功能。悠悠中国香 浓浓华夏情 我国古代早就有“香佩疗法”一说,中药香囊是利用芳香性中药“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作用,达到醒脑提神、平和心绪,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中药香佩“清浊醒脑”的文字记载,是宫廷、民间的人们所喜爱佩戴之物,是避邪招福的吉祥物,随着时代更新,香佩疗法也发展到防病保健的药制口罩、枕头、肚兜、护腕、护膝等。
佩带香囊有讲究,中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如十二生肖、卡通人物等;现代都市,香囊装饰广泛应用在手机链,背包装饰,家居布置,衣柜防蛀,汽车挂件等。端午赠香囊 满手留余香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香囊送朋友,缓解压力,神情舒畅;送儿童,驱疫安康,吉祥如意;送长辈,提神醒脑,一生健康;送客户,友谊长存,生意兴隆;送给海外异乡客,倍感祖国亲故乡情,小巧的香囊传递着人世间最美好的祝福和愿望,真实地表达了端午节最深刻的文化底蕴。儿女情长话香囊
香囊在我们通常的概念中,就是定情之物。它传情达意的密码是多种多样的,含蓄且优美。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 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时令项链 时尚健康
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它是红、黄、青、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成的缕索。传说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五月初五日成人们把它系在臂上;或做成五色丝镯,缠绕在儿童手足腕上,或悬在蚊帐、摇篮上。
儿童用五色丝系脖颈、缠手足腕,俗称长命缕、续命缕、百岁索、健索。这正是端午节在驱邪避瘟的同时所具有的祝贺祈寿的积极主题。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上为祛除各种毒害,可以使人身体健康。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叶片呈剑型,象祛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古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一说。
据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艾炙疗法,艾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较快的发展,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 香等多种产品,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香烟。艾叶以各种方式在为人类的健康做应有的贡献。送礼更送健康
上海的端午节热点逐渐由单一的吃粽子延伸到对香囊、五彩丝这种传统饰品的热烈追随,香囊文化在素有时尚之都的上海被人们演绎的如火如荼。上海各大老字号药店将端午文化、中国工艺品手法、中国香文化与时尚相结合,表达、传播和延续传统,这是其他香囊所不具有的内涵。送礼更送健康,赠香囊这一传统习俗已经演变成富有时尚气息的全新风尚。
结束语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环境在变,时代在变,潮流也在改变,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因为周围生存环境的恶劣,卫生防疫条件不够完善,使用各种原始的方式来预防疾病,在今天看来,许多方式是绿色的、天然的、环保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端午节中蕴藏的中药文化一再地证实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今天,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将古人的传统做法用现代的眼光与技术将其不断创新发扬光大!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是都市人的向往,时尚的养生是都市人的追求。中医药的精华在于“治未病”,“未病先防”,文化时尚之都的上海滩,沪上老字号中药店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端午浓浓的中药文化演绎得精彩纷呈!
结束语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环境在变,时代在变,潮流也在改变,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因为周围生存环境的恶劣,卫生防疫条件不够完善,使用各种原始的方式来预防疾病,在今天看来,许多方式是绿色的、天然的、环保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端午节中蕴藏的中药文化一再地证实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今天,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将古人的传统做法用现代的眼光与技术将其不断创新发扬光大!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是都市人的向往,时尚的养生是都市人的追求。中医药的精华在于“治未病”,“未病先防”,文化时尚之都的上海滩,沪上老字号中药店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端午浓浓的中药文化演绎得精彩纷呈!
第五篇:物理教学中注入数字化元素
物理教学中注入数字化元素
广东肇庆市德庆县斌山中学 陈健玲
摘要:数字化物理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各种现代教育手段,把现代数字技术全面深入地应用到教学中去。通过数字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突破教与学的模式构造,使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在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推进DIY的学习理念的同时,达到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数字化 数字化实验 DIS 与传统的教育资源相比,数字化具有工具性、多样性、扩展性以及共享性等多种性质特点,可使教育实现备课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实验数字化等集多媒体、网络、智能与可操作性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教学。
一、数字化备课
教学数字化备课是数字化资源多样化、共享性的突出体现,其主要作用在于使教科书中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序应用的动态信息设计,并有计划地突出重点或难点,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师生间的信息互动与交流,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一节优质的备课不但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尽可能达到融会贯通,了然于胸;还要考虑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性,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加工和再组织,这样,教师备课和教学任务就更加艰巨,单靠手写教案、翻各种资料、设置教学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数字化网络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为数字化备课提供所需要 1 的信息资源,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为信息化备课与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彻底减轻教师备课和教学压力。的确,在教学过程中,教科书并不是备课唯一的信息源。在教学中除了教科书,还有各类的教学媒体,如图片、幻灯、影视、课堂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等,甚至生活小实践都可以成为非常时尚而有用的信息设计,即数字化备课设计。如在备《杠杠》一课时,为让物理知识更贴近学生,使学生从生活中辨认杠杆,笔者特意准备了许多杠杆原理的图片,如跷跷板、剪刀、开瓶器„„以及DVD视频,学生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很有用的,从而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又如《滑轮组》一课备课中,教师可利用PPT和FLASH制作各种类型练习为学生巩固知识,既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又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为保证数字化备课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我县、市的教学研究网、教育资源网、及学校内部教研网络等,都共享着数量庞大、质量上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研成果,包括教案教研、多媒体课件、博客驿站、教学心得交流等等。在我市教育资源网中还设置了“理化生3D素材库”和“网上教研互动平台”,切实加强了中学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使教学与信息化相整合,为数字化备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环境保障。
二、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观念有新了的认识和定位。教学,应是一种互动,这种互动能协助孩子成长,培育其开发本身的价值。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自主性难以体现,还极可能会扼杀学生 的求学兴趣及创新思维。因而,为贯切实施新课标理念,教师授课时,应针对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激发学习兴趣。这就要重视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入新课,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引起学生对物理的重视和求知欲,还要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科学学习”并“从科学学习回到生活”的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呢?数字化多媒体中多元化素材的应用便可为其提供便捷的帮助。如笔者在教授《杠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和视频为学生介绍古埃及人建立金字塔时利用了杠杆,指出早在古代就有了使用各种机械的先例,虽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但勤劳的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的各种简单工具,改善了生产条件,方便了生活,让学生理解物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再通过现代生活的一些小型杠杆的介绍:如扳手、夹子、剪刀等,进一步提升学生自发式创新的信心。另外,还可使用数字化信息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如吊车、推土机、汽车、飞机、轮船等),利用感官视觉的冲击来辅助学生分析讨论出杠杆的共同特征,切实地得出杠杆的概念,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准确地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增强学生们对问题分析和总结能力。可见,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帮助教师轻松创建教学情境,烘托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与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生成性和师生交互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三、数字化实验(即DIS)目前数字化实验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采集器和计算机。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实验基础上,实验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由于受到仪器的落后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实验仪器分辨率较低、实验数据的记录的手工记录烦琐而缓慢、数据采样率不高、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不足等多种短处。不但让学生难以看清实验的真实,还会导致教师手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下降,并直接威胁学生的科学发展和综合素质构成。而作为新崛起的数字化实验即以传感器和计算机为基础,可结合传统的实验仪器,将实验数据采集之后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数据图表和图象展示现象、揭示规律。简单的说就是以其强大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处理软件成功地改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操作,再根据数据图表等分析处理,全面地推进DIY学习理念,提升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如笔者在广州高校学习培训时曾指导学生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在结合传统的实验仪器的前提下,学生使用采集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采集,再通过计算机制作数数值12108g/(m﹒s-2)64201234567时间段 v/(ms-1)纸带在几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据图表和图像(如下图)进行展示结果现象,揭示自由落体加速运动的基本规律,结果现象一目了然,规律简单明了。另,数字化实验设备“传
感器”在力学中也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如在《力的相互作用》和《气体压强》知识点的实验中,力传感器的双向性测力功能可以将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中力的动态变化都显示得非常清楚,学生操作起来即简单便捷又科学合理。这样不但可以轻松突破实验教学重难点,还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实验探究欲,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便捷和优势。
不过,虽然目前数字化实验在教学中凭借着自己独有的优势在新课程物理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但并不代表数字化实验可以完全取代传统实验。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数字化实验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如传感器内部测量的原理比较难于理解、传感器的敏感性否会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度等。另外,数字化实验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适合用于过程比较复杂、要采集的数据量比较多、数据处理中计算量比较大的实验。而一些小巧简单的实验还是传统实验比较有优势,如在《液体压强》演示实验引入时笔者随手拈来两只矿水瓶子上下扎三个小洞,然后灌上水,让学生们根据水流不同的速度和远近距离分析判断不同深度其压强的不同,此外在《小孔成像》、《漂浮的鸡蛋》、《小孔明灯》等多种简单的小实验等也同样可利用传统实验,既形象直观又简单明了。总之,传统实验始终有着它的实用价值和实验优势。数字化实验和传统实各有长短,在实验课题的选择上,二者应该是互补关系,不能互相取代。
四、数字化环境的保障
为保障数字化教学的贯切实施与质优的服务,首先就要为数字化教学提供必不可缺的环境设施,这就需从数字化环境建设做起。目前我校 的数字化环境建设可以概括为“三通三室”一体化,即通讯、通网、通群、以及信息技术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和数字化实验室。“通讯”为校讯通的的办理,此项目早已成为我校数字化环境建设的重点项目。现阶段我校全体师生千余人(包括学生家长)全部加入校讯通,成为了师生间互动沟通重要渠道。“通网”是指我市、县及我校的教育教研网、教育培训网、教育资源网、教育文化网络等的建设,其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数字化教学注入丰富而创新的元素提供辽阔的平台。“通群”指的是教研博客群、QQ群,成为学校办公以及教师交流探讨的最快捷的工具之一。而“三室”中的“信息技术备课室”是集计算机网络教育信息和科组教研平台于一体的多功能化备课室,为教师进行数字化备课和科组科研交流学习创造了丰富而便捷的环境条件; “多媒体教室”和“数字化实验室”设备先进齐全,为数字化教育教学和实验提供了多样性、可靠性的环境保障。另外,为保障数字化教学的贯切实施,我校还特别为教师增设了各种数字化技术培训,如电子白板技术的专题培训、电子备课专题培训、教师博客的专题培训、以及教学案例撰写专题培训等多种培训项目,相当于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贯切实施集多媒体、网络、智能与可操作性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教学。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注入数字化元素,使资源充分地得到共享和扩展,有效地整合中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通过数字化情景的创设,突破教育学的模式结构,提供发展自主式探究学习理念的平台,可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欲,全面推进DIY的学习理念。这样不但
能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素养,把创新的方法和理念溶于教学过程,还能有效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双赢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