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排球运动和其它的竞技体育不同,它主要把竞争与娱乐为一体,属于隔网对抗项目。学习者能够从排球运动中体会到乐趣和快乐,排球运动既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又能增强身体素质大发展,因此排球运动在大学生人群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培养学生对排球课的兴趣,首先要考虑影响学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关键词 大学生 参与 排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排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技术的全面性、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技术的两面性、严密的集体性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也得到充分的体现。该运动还具有促进人类和谐、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拼搏向上的优秀品质等作用。排球运动是能够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与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勤奋、助人、拼搏、合作等优秀品质的运动健身项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学院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生为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学生参与排球现状的相关资料,以及咨询相关教师和学生,对全校非体育专业参加排球运动学生发放500份问卷,进行学生参与排球问卷调查,其中回收498份,回收率为100?g。回收有效问卷495份,有效率为99?g。
2.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利用中国知网和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云南师范大学排球运动现状
1.学生参与课外排球运动对象分析
从研究可以看出,喜欢排球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其中,大二学生占总人数的48?,喜欢人数最多,大一学生次之,占总人数的32?,大三学生占13?,大四学生占6?。不难看出,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大一和大二时学校开设排球选修课,有些是必修课,更多的人接触并了解和认识了排球运动,改变了以往对排球的观念。大三学生主要在有排球技术的基础上喜欢上排球运动,还有就是大三学生平时课程比较多。大四学生打排球的人有点少,主要是大四学生正在忙着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各种压力忙的没有时间打排球。
(二)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现状
1.每周参加排球运动的频数和时间
从调查看出,大学生在每周运动次数和时间上的分配是不均的,其中男生在每周参与排球次数1次的为28人,占总人数25?,2次的为40人,占总人数36?,每周参加排球运动次数最多的是2次,每次时间为1-2小时占绝大多数,女生在每周参与数最多的是1次,占总人数的15?g,而每次运动时间最多的人数是在30到60分钟左右,说明我校女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时间和次数分布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排球技术性要求较高,其次,排球较硬,有些人受不了打排球时手的疼痛感。排球运动只有在打比赛时才是有趣的,而打比赛又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这就让学生在参与排球的次数和时间上有较大差距。
2.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
从“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中可看出,增强身体健康的比例占38?,兴趣爱好的比例占34?,从数据上看,学生参加排球运动主要是为了增强身体健康其次主要是对排球运动有一定兴趣爱好,接着是为了增加交流和丰富课余生活。在此基础上,在校大学生也通过排球运动来提高排球技术水平,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努力拼搏、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较单一,除了平时上课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宿舍打游戏、看电影等。和其它学生很少有交流,朋友就很少,通过排球运动的组织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增加朋友圈,增进交流,从而丰富课余生活。
3.影响参加排球运动的因素
从调查中可知,影响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因素主要有:1.个人的身体素质差; 2.场地、器材不满意;3.没有人组织管理;4.校园排球文化氛围不够;5.没有专业人员指导;6.其它。从而可看出没有专业人员指导问题占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从问卷中可看出由于排球本身的特点限制,让许多人对排球的兴趣不怎么浓厚,但学校的场地也没有充分得到利用,也没有人进行组织和没有专业排球者进行指导。由于排球运动自身的特点,使许多人在排球课中怕球,在开始学习排球时由于项目单一,使学生产生厌学、对排球兴趣度不高等心理。在学校里面排球场地不完善,没有人组织排球比赛或者排球运动,让学生原本喜欢排球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让原本并不怎么兴起的排球运动处于平淡状态。
三、结论
(一)缺乏专业排球指导员。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每个人都照顾到,致使学生只是掌握了排球技术的一些皮毛。没有掌握到专业的排球技术,大多数学生的动作都是不规范的,与专业排球出身的指导员相比还是不够科学。
(二)排球运动技术性较强,对排球运动缺乏兴趣。排球技战术特点对参与者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不过这些基础技术动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指导,不断反复练习。
(三)学校宣传力度和组织上不够重视。学校只有通过积极的宣传方式,才能让学生产生潜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排球比赛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四)学校作为排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地方,并没有完全发挥场地的全部作用及优势。
第二篇:武体科院非体专业学生体育参与现状调查表
武体科院非体专业学生体育参与现状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您好!
为了解本校学生参与体育的现状,我们设计了此问卷。你客观、真实的回答对本次调查至关重要,希望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填写(本调查表可多选)。非常感谢你的大力支持!谢谢!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的专业:
A.新闻B.经济C.表演D.英语
4.您的健康状况:
A.非常健康B.健康C.一般D.较差E.很差
5.您认为体育锻炼对你身体健康的作用:
A.很大B.一般C.没什么作用
6.您对体育的兴趣: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不讨厌也不喜欢D.讨厌
7.您认为自己是否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
A.有B.没有
8.您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有:
A.强身健体 B.减肥健美 C.调节情绪 D.兴趣爱好 E.交际交流 F.朋友影响 G.修身养性H.其他原因9.您的余暇时间经常从事的活动:
A.体育锻炼B.上网C.学习D.棋牌E.其他A,请跳过10-14题)
10.您每周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
A.1次都没有B.1-3次C.3次以上
11.您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A.我不参加锻炼B.不到30分钟C.30-60分钟D.60分钟以上
12.您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
A.非常累B.比较累C.中等D.不累
13.您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有:
A.篮球B.足球C.乒乓球D.羽毛球E.网球F.排球G.跑步H.游泳I.其他
14.以往您参加体育锻炼的感受是:
A.非常愉快B.比较愉快C.一般D.比较痛苦E.非常痛苦
15.您认为阻碍你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有:
A.身体好,不必参加锻炼B.没兴趣C.不懂锻炼方法D.场地器材受限E.懒惰心理严重 F.学业中,缺乏时间G.身体不允许H.害羞,怕别人笑话
16.您通常获得体育信息的渠道有:
A.电视.广播B.网络C.报纸D.其他17.您对国内外体育比赛的关注度: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不关注
18.如果您将准备参加体育锻炼,你认为必须要满足:
A.有时间B.有场地器材C.有人指导D.有人陪同E.其他
19.您对今后的体育锻炼有何打算:
A.一定会参加B.会参加C.说不定D.不参加
20.您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的感觉是:
A.非常欣赏B.还可以C.不讨厌D.讨厌
注:您对本校体育活动方面的看法或建议:
第三篇:长宁县中学生排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长宁县中学生排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随着排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排球运动在中学的推广,长宁县各个中学已经认识到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对于培养中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培养中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中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各中学已经意识到排球运动对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排球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长宁县中学排球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法、访问法、分析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在查阅了搜集到的近十年来与本文有关的论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的数据与实际,对长宁县中学排球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长宁县中学排球开展的现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值得肯定的经验。
关键词: 长宁县;中学排球;开展现状;调查发展对策
引 言
随着中国女排在2014年世锦赛夺得亚军、在2015年世界杯上夺得冠军、又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排球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对于长宁县中学而言,通过这几年在中学进行排球运动开展以来,排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长宁县中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排球文化、女排精神等已经渗透到长宁县中学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影响中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种体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长宁县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从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来看,长宁县中学排球的管理体制、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排球活动经费投入、场馆建设和学校排球运动的开展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长宁县中学依然存在着排球管理与指导人员无法满足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场馆布局不合理、排球经费与其它经费统一管理而导致无法保证排球经费的有效利用等情况,需要在以后加强各方面的建设与规划力度,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等。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长宁县下属的15所中学中的300名中学生,对长宁县中学的300名中学生进行访谈,提出一些问题,得到这三百名中学生的答案。加以整理,为做出分析待用。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平台搜索与绥中县网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发展相关论文20余篇进行整理,借阅相关书籍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1.2.2访谈法
在长宁县下属的15所中学随即找出300名中学生,进行访谈,提出一些问题,得到这三百名学生的答案。加以整理,为做出分析待用。2.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为了对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一个详细的研究分析,本文对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的300名中学生进行了现场访问式的调查。通过对300名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经费投入、排球场管供应等几个方面的调查,来对目前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2.1长宁县中学生参与网排球运动目的的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方面满足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自身健康和精神生活的关注。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健康的身体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而网排球运动作为一种具有健身、娱乐、技巧的综合性运动,得到了中学生群体的喜爱。长宁县作为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排球运动在当地具有很大的群众基础,通过对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的300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具体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长宁县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目的的调查结果
参与目的 锻炼身体 娱乐休闲 兴趣爱好 其他
人数 120/320 104/320 64/320 32/320
所占比例 37.5% 32.5% 20% 10% 从这次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长宁县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各有不同。其中锻炼身体的占到37.5%,休闲娱乐的占到32.5%,兴趣爱好的占到20%。可以发现,长宁县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民也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保证,现在社会中倡导的“为健康投资、健康生活”等观念也被长宁县中学生普遍的接受。同时,由于学习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很容易让中学生出现心里紧张、精神疲惫等现象,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很大程度消除中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而排球运动就成为长宁县中学生的首选体育运动。
2.2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排球运动经费投入状况的调查结果
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和中学的领导具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有长宁县中学的领导对排球运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中学生体育重视等,才可以不断推进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才能让长宁县的中学生受益。本文通过对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的领导对网球运动资金的看法、各中学每年排球运动的经费、各中学经费的来源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2、表3和表4所示。
表2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领导对排球运动资金的看法 态度 很愿意 愿意 不愿意 无所谓
人数 2/15 6/15 3/15 4/15
所占比例 13.3% 40% 20% 23.7% 表3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每年排球运动的经费投入调查结果
网球运动经费数额
0-3000 3000-5000 5000-8000 8000以上
数量 3/15 8/15 3/15 1/15
所占比例 20% 53.3% 20% 6.7% 表4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每年网排球运动的经费来源调查结果
网球经费来源 学校财政 企业赞助 单位赞助 私人赞助
数量 8/15 3/15 2/15 2/15
所占比例 53.4% 20% 13.3% 13.3% 通过对上面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领导中有8个领导表示愿意给予排球运动一定的经费,占到53.3%。然后从表4的各个学校排球经费投入数额来分析,下属各中学对于排球运动投入的数额还是比较合理的。主要要是因为:首先下属中学的经济条件允许对排球运动有这样的投资;其次各社区在镇政府的宣传下加强了对社区和农村体育运动的投资力度;再次,希望把排球运动作为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途径;最后,各中学领导对排球运动比较重视,愿意对排球运动投资更多的经费。另外,通过对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每年排球运动的经费来源调查后发现,53.4%的学校社区其排球经费来自社区学校财政,20%的学校其排球经费来自企业赞助,13.3%的学校其排球经费来自单位赞助,13.3%的学校其排球经费来自私人赞助。这就说明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排球运动费用的筹集途径还是比较多样性的。
2.3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排球场地和组织排球比赛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表5长宁县下属15所各中学排球场地调查结果
场地数量 一块 两块 三块 三块以上
数量 10/15 3/15 2/15 0/15
所占比例 66.7% 20% 13.3% 0% 表6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排球比赛组织形式的调查结果
组织形式
县政府组织的各乡镇之间的比赛 乡镇单位组织的内部员工比赛 志同道合随机组合的比赛
友谊赛、交流赛
次数 2/30 7/30 12/30 9/30
所占比例 6.7% 23.3% 40% 30% 进行排球运动最基础的设施就是排球场地。从这次的调查过程可以发现,排球场地的多少和中学排球活动组织的频率具有一定的关系。从这次调查可知,有的学校一般只有一块排球场地,最多的学校也只有3块场地。并且大多都是水泥场地。如表5所示长宁县下属的15所中学中,有10所学校只有1块排球场地,有两块场地的学校只有3个,有三块场地的学校只有2个。虽然很多领导都表示愿意给排球运动运动更多的投入经费,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对长宁县中学最近30场排球比赛的组织形式调查后发现,有两场是县教育局组织的各中学之间的比赛,占到6.7%;有7场是学校组织的内部学生比赛,占到23.3%;有12场是学校之间随机组合的比赛,占到40%;有9场是友谊赛、交流赛,占到30%。排球运动开展的次数和普及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中学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标准。排球虽然在长宁县各中学中受到大多数中学生的喜欢,但是开展具有意义的比赛次数却很少,不利于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未来的发展。2.4存在不愿意组织网球比赛的现象
在这次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学领导都表示愿意给予排球运动更多的经费,也希望组织更多的网球比赛。但是,从上表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学校出面组织的排球比赛寥寥无几,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具体的原因如表7所示。
表7不愿意组织排球比赛原因的调查结果
原因 根本不想组织 没有体育经费 没有合适场地 队员技术不高 比赛中容易出现打架 缺少专业体育人士组织
学校数量 0/15 7/15 6/15 8/15 9/15 10/15
所占比例 0% 46.7% 40% 53.3% 60% 66.7% 从表7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存在存在不愿意组织排球比赛的原因主要包括:根本不想组织、没有体育经费、没有合适场地、队员技术不高、比赛中容易出现打架、缺少专业体育人士组织等,分别占到了0%、46.7%、40%、53.3%、60%、66.7%。从长宁县中学排球比赛的现状来看,目前的排球比赛大多都是热爱排球的老师或者学生去组织,缺少专业体育人士的参与。同时,长宁县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比赛中由此引发的打架闹事事件屡见不鲜。3.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开展改进对策 3.1完善中学生排球运动组织与管理
学校在整个长宁县中学生排球运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参加的比赛大多都是由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该类比赛项目较多,对于学校而言,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组织类似的比赛,所以导致排球运动开展力度不足。在此,长宁县各个中学应该将排球运动的行使权交于本校体育老师,充分利用体育老师专业上的优势,促进长宁县中学生排球体育事业发展。中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应该逐渐进行转变,从而降低学校管理的压力,从而将管理落到实处。对排球管理进行改革,将相关权力交给本校体育老师代理管理,这样通过体育老师的优势大力发展长宁县中学生排球运动事业。
3.2加大对中学生排球运动指导力度
排球运动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排球运动显得非常的困难,此时的排球运动过程中如果没有教练的指导,那么中学生对于排球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严重的受挫,最终而放弃排球运动。所以,要想长宁县级中学生的排球运动能够发展的更加有型有色,那么就需要给排球运动参与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长宁县各中学处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提出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的各项措施,重点开展各类排球运动培训课堂,让有经验的或者经受过专业培训的排球人才给其他的网球运动员中学生提供技术指导。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中学生参与到排球运动活动中,才能更好的掌握排球运动的规则以及技巧。
3.3增加学校球场数量,完善场地及配套设施
中学生作为网排球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其积极性非常的高,但是学校的排球场地却显得非常的少,这给排球运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加大对学校排球事业的发展,需要给学校的排球场地的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增加排球场地,从而促进中学生排球运动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学校的排球场地主要是水泥地,这些简陋的排球设施给排球运动带来很大的阻碍,主要体现在水泥地对于排球运动而言是非常的危险的,并且这种场地的灯光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在长宁县的好几所中学,排球场地的建设都是当地人民资助筹钱建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3.4加强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关注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
转变领导观念,引起学校及相关领导的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学校领导在体 育工作中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反应以及相对应的拿出国家的相关政策,引起学 校领导的普遍重视,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的态度以及重视程度,直接会影响到 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学校领导不但要重视学校的发展,更要考虑学生的全面 发展,为国家培养身体健康的全面人才,而不是培养书呆子。改变学校的体育 观念和认识,使他们能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国家的发展趋势,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健康的发展,是背离了国家的政策,从而使他们对排球教学 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和物质支持。
3.5 宣传素质教育,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
响应国家的教育文化的相关政策,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推广素质教育,让社会逐渐认识到体育与文化课的学习一样重要,没有好的身体做保证,如何谈文化课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家长、学生充分的认识排球运动的重要性,不能一味的使学生成为“书呆子”,这种人才已经不符合当今的发展趋势。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和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上排球课的积极性,在保留有价值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的体育教学手段,如利用电脑、电视、投影仪等,提高排球运动的教学质量。多创造一些排球运动方面的游戏,既能掌握排球技战术,又增强了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总之,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单一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锻炼的积极性。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中学生排球活动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排球运动是长宁县中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活动过程中备受中学生的支持,各个中学也对该项运动非常的支持,此项运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该项活动的管理还是不够合理。在对此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该项活动管理不够完善,基本上都是自发组织,几乎没有正规的组织的比赛。现在该项活动的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对于给长宁县中学生排球运动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完善中学生排球运动的组织管理的问题。4.1.2缺少排球指导者
对于中学生基础素养以及打球技巧的学习途径的调研发现,自学人数占有百分之八十,在校学习人数占有率为百分之十三,通过教练辅导学习的占有率为百分之七,由此可知,中学生中自学率占有很大的比重,虽然学校也有教练,但是他们仅仅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目前据统计我国的排球教练人数已经远超过了七十万,但是在长宁县中学中专业的排球教练的人数却非常的少,所以会导致长宁县中学严重缺少排球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者。所以,最终将会抑制长宁县中学排球的发展。
4.1.3学校排球运动场地数量相对偏少,场地设施条件较差
目前长宁县各个中学的排球场地数量少,所以,学生放学后排球场地的人数就显得非常的多,而且很多学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去练球,这也严重的抑制了学生的排球积极性。由于长宁县中学排球场地问题,也严重的影响到了长宁县各个中学排球的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长宁县各个中学排球场地不足,而且其中的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场地在周末时间是对外开放的,所以导致节假日的时候排球场地非常的紧张,而且场地设施非常的落后,灯光设施也不齐全。4.2建议
此项运动的发展需要得到学校、中学生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需要调动群众中学生运动积极性,举办各种排网球活动,吸引更多中学生参加比赛,尤其是女性;加大学校排球设施建设,体育课程应该多样化、有趣化;排球发展较慢的中学,需要加强宣传和知识普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排球教练的投入,让更多中学生接受排球运动;开展各类排网球运动项目,提高其趣味性;借鉴好的经验,促进长宁县各个中学排球运动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守东, 丁卫红.安徽省高校网中学生排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J].四川体育科学, 2007(3):138-139.[2] 王建军, 张卫军, 张晓亮.河南省中学生排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120-122.[3] 孙健.山东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3):105-106.[4] 罗舰, 郭敏.湖北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 J].湖北体育科技, 2006(5):617-619.[5] 陈勇.对开展中学生排球运动的思考[ 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4):70.[4]刘世军,张运亮.制约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4 卷第2 期.[6]杨宏.山东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4):88-89.
第四篇:宜春学院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宜春学院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文章以宜春学院体育表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宜春学院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现状,从参与校外实践调查得知,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男女比例为女生实践人数较高高,学生校外实践多以教学实践为主,实践中每周授课节数多为6节以上,校外教学实践的内容为少儿拉丁及啦啦操为主。本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存在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以及创编能力不足的情况。影响学生校外实践的因素:第一,学生校外实践的时间与学校上课时间有所冲突;第二,构建校外实践的学习水平;第三关于沟通能力等问题和意见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宜春学院 体育表演专业 校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5―0136―03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体育表演在新时代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与艺术的交融衍生中已不断被发掘出新的文化,高校开设的体育表演专业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为社会大众所服务,学校对培养该专业人才越来越重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推动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我院大力发展体育表演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学设备,转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建立更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积极主动探讨专业性研究课题,为科研教育做充分准备,为能够更系统更规范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宜春学院体育学院体育表演专业的部分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登陆中国知网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体育表演专业实践现状进行了解,拥有一定的一些资料跟理论依据,为其研究提供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专门的有关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现状的调查问卷,向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8份,回收率为97.5%,有效问卷为75份,有效率为96.2%。
1.2.3 访谈法
在宜春学院利用课余时间随机抽取几位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一些相关情况;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电话联系方式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专业实践的看法。重点求证现在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校外实践的现阶段状况。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调查到的相关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法方法问卷的结果进行基本的整理,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和对比。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校外实践状况基本情况
2.1.1 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学生性别分析
根据表1得出,宜春学院体育表演专业部分校外实践学生女生比男生多,女生参与校外实践的比率为69.3%,男生参与校外实践的比率为30.7%;女生多的原因是因为体育表演专业的男女比例本就不平衡,女生较多,因此在外实践的女生比较多。
2.1.2 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年级比例分析
根据表2得知,宜春学院参加校外实践大
一、大二占少数,大
三、大四占多数。其原因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课程比较多,校外实践的时间可能会自身的课程与发生冲突,因此占少数.大三大四人数比较多,尤其是大四占百分比最多.因为大四课程少,又要面临毕业,需要有更多的校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因此大四在外实践人数比较多。
2.1.3 学生校外实践地点调查
根据表3得出,学生校外实践地点主要分布在市内和市外分别占54.7%和30.7%,省外实践的学生相对较少占14.6%。大部分分布在市内原因是因为交通便利距离学校近;分布在市外主要是因为薪金原因或者市内没有合适的工作,分布在省外的大多以大四的为主原因就是因为面临毕业想有更好地的发展和更好的机遇。
2.2 学生校外实践具体情况
2.2.1学生校外实践的领域情况
根据表4得出,学生校外实践主要以教学与培训为主占96%。其原因是学生校外实践多以自己专业为主,体育表演专业现状多以实践教学和俱乐部培训班为主而且校外实践的需求也多以教学和培训为主,因此,学生校外实践健美操专业和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符合大众要求。
2.2.2 学生校外实践教对象情况
根据表5可得,少儿在实践教育学习授课中所占人数最多,占了33.3%的比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孩童的身体形态和健康要求及艺术素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家长体育表演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该趋势看少儿体育表演的教学在日后的人数将会不大断上升。高考培训生在实践教学培训中所占人数位居第二,其所占比率为26.7%,其原因是,一些相关政策对于艺考生进入大学的要求越来越吸引,一些高校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加艺考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想要孩子能有更专业的知识素养和技术要求,所以对授课的需求越来越大。上班族所占比率为2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加上体育舞蹈具有一定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成人来学习体育舞蹈,帮助他们完成塑造身体形态增加身心健康。初中生所占教学比例最低为18.7%,由于初中生该阶段学习压力繁重,可能很少有时间来学习体育舞蹈知识,所以对老师的授课需求相对较少,以及受授课地点位置的影响,与其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相冲突,造成这一现象。
2.2.3 校外教学实践中每周授课课时的基本情况
由表6可得,学生的周实践节数主要集中在5-6节和6节以上,1-3节以上相对较少。周实践6节以上所占比率最高为46.7%,由此可见本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课时数还是很高的。健美操多以健身房教学实践为主平均一天上一节,而体育舞蹈专业大部分在周末进行实践,平均一天3节课左右。健美操多以在健身房做兼职教练为主,体育舞蹈多以在培训班为主,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实践教学课时,它还会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学地的设备条件;住宿交通问题,与学校课程冲突等。以现在发展趋势来看,体育表演项目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学习的人数的增多,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实践的时间也越来越频繁。我们应以学习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教学实践的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当实践课与学校课程相冲突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存在普遍性的矛盾,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自身条件结合,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相互配合协调,促进教学实践的最优化发展。
2.2.4 体育舞蹈、健美操专项学生实践的内容
根据表7可得,实践教学内容课程体育舞蹈主要集中在少儿拉丁系列而健美操主要集中在啦啦操系列各占了74.7%,24%,芭蕾舞基础占了极小部分所占比率为1.3%。对实践现状分析得知,实践教学的项目虽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少儿拉丁与啦啦操着来年各个项目上。根据实践课时发现芭蕾基础一般运用于课时开头的准备活动中,基本耗时半小时的左右,显示出芭蕾基础的重要性,面对课时的分配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地,根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时间力求简单明了,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平均教学内容不过于单一化,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师的指导地位,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多样性,面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育学习,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自身条件来进行教学,促进体育表演专业实践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相一致,丰富教学实践的内容,达到教学实践效率的最大化。
2.2.5学生校外教学实践的反馈意见
由表8得知,学生认为在体育表演校外实践反馈意见只能个体到最多的是自身专业水平问题.原因是学生在校外实践基本都是教学实践,并且都是以本身专业体育表演进.教学实践。其次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间接表现,是个人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指社交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心能力。因此也是反馈意见较多的原因。教学能力包括理论与实践,很多学生不能同时兼备因此也成为反馈意见之一。最后是沟通能力主要指学生与教师的沟通问题。
2.3 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影响因素
由表9可知,学校课程安排与实践实践安排冲突是参与校外实践的最大影响因素,由于大一大二校外实践人数比较少,所以尤其表现在大三学生中,大三课程比较多,很容易与校外实践课程产生冲突,薪金占于影响因素第二位,当代大学生比较独立就业压力大,希望能尽早的分担家庭经济压力,校外实践地点战局第三位.原校外实践地点与学校的距离以及实践地点的交通是否便利、是否安全等问题都能间接影响校外实践。结论
(1)体育表演学生参与实践的人数中,男生占30.7%,女生占69.3%.体育表演学生实践的与学校课程安排有冲突的大三的学生居多。
(2)学生校外实践的领域不是特别广泛.除了与自身专业有关的行业其余几乎没有其他的行业。
(3)通过校外实践,参与校外实践的影响因素最大的因素就是学校课程安排与实践安排冲突以及实践还有薪金。
参考文献:
[1] 金晓阳.培养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7(4):56-59.[2] 田 彤.体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视域下“3+1”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济南大学体育学院,2012(5):120-123.[3] 洪燕燕.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构成因素的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164-165.[4] 孙金波,贺明津.体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滨洲学院学报,2010(6):114-117.[5] 任 文,郭 敏,李 溯.体育非师范类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模式及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3):95-96.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Sports Performance Student’s Practical Situation in Yichun University
Jiang Yongbin(P.E.Colleg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professional sports performance students in Yichun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researches their practical situations,learns from off-campus practice survey finding that sports performance professional students’ practical sex ratio for the number of girls is higher,the object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eenagers,more practice more day book number of lecture per week in practice for section 6 or section 6 above,outside the content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for children’s Latin and opera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The professional students outside school practice basic skills don’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solid and insufficiency of choreographing capability.Students outside school practice there are also factors: firstly,students outside school practice time conflict with school hours; secondly,the construction of off-campus practice learning platform; thirdly the study is about the problems such as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opinions.According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Keywords:Yichun University Sports performance professional Off-campus practice
第五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对沈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6、200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基础教育和社会对体育师资、体育人才的需求情况;针对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提出了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办出体育专业的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
沈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于1987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原沈阳大学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多年来,历经了成人教育一专科教育一本科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以培养中学体育师资为主,确切地说是以培养初中体育教师为主,截至2007年共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500多人,为沈阳市城乡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学和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据粗略统计,沈阳地区中学70%的体育教师是沈阳大学的毕业生,在其他教育相关单位也有近20%的管理人员从沈阳大学毕业。他们活跃在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的舞台上,许多人成为教学精英和业务骨干,为沈阳地区基础教育的体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真正体现了大学教育“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口〕的办学特色。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的转变,辽宁省、特别是沈阳地区体育教师队伍自然淘汰率与培养速度之间巨大差异的形成,中学体育教育人才市场日趋饱和,加之2004年师范类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本专业就业也不再具有优势,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本文试通过对沈阳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和现阶段社会需求情况的调查,力争对沈阳大学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现实依据。
调查情况: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对沈阳大学2006,2007届体育教育专业169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统计,就业走向大体
有如下几个方面:
(1)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生约占5%;
(2)进人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的毕业生约占30%;
(3)支援大西北、辽西北,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约占5%;
(4)从事专职和兼职健身俱乐部教练工作的毕业生约占20%;
(5)从事其他相关职业的毕业生约占10%;
(6)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约占30% o
2.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1)国家重视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有利于拓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2007年5月7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2)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颁行提出了对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要求增加,需要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同时,初升高考试、高考都将体育成绩列入升学的条件之一,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体育教师的工作来实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前景。
(3)小学实行小班型教学拓宽了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小学实行小班型教学,学校体育相对开展较好,也更容易开展,对体育教师也有一定的需求,这都使本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有一定的空间。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学校定编、用人需要区教委审批等,使毕业生顺利进人学校有一定的难度。
(4)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体育人才需求不平衡。由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现阶段学校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主要分布在非中心地区及农村,市内的需求主力则主要是民办学校。
(5)学校需求一专多能的人才。据调查,近年相关的教育用人单位在人才考核和教师招聘上主要强调:①对人才综合素质、专项技能的考核;②对人才进行理论考核(包括教育理论,计算机以及有关新课标的知识);③由过去的“说教”改为“说课”(这就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6)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日趋多元。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国民收人的增加,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积极促进了健身娱乐市场的快速发展。2008奥运会后国家更加重视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深人发展,社区体育、休闲体育、户外运动、登山运动等越来越受广大群众喜爱。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日趋多元。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等,急需一定数量的具有突出专业技能(健身操、健身舞蹈、器械健身、游泳、小球、武术、散打、贻拳道等)和科学指导能力的专职或兼职健身指导员及社会体育人才,这都为我校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总结与建议
1.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规划、完善本科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建立较为科学的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将是今后专业建设的重点。
(2)加强教材建设。一方面要抓好主干课程的大纲和教材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确定选修课的数量和范围,界定选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制定开课计划,同时大力加强选修课教材的建设。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过充分论证确立5-6所中小学和1--2个区教育局体卫艺科作为我们长期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同时逐渐扩大基地范围和数量,确定本专业社会实践挂牌基地。充分利用校内、中小学、社区三级实践基地,从大一开始,有计划安排教育见习、裁判实习、专项训练、教育实习和健身指导员实习等,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实施。同时加强教师在校内外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能力。
(4)规范教学文件,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过程的监控体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专业师资力量,确定教师专业研究方向。
2.办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适应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无论是从“体育”的角度,还是从“师范”的层面,注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遵循系统性、先进性、渐进性等原则,构建以培养体育教师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支柱,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基础性,注重实践性,加强实用性,以师范教育为本,培养学科内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引导和鼓励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选择就业、创业之路
(1)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更新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练好内功,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自身在今后就业中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全面锻炼自己,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内容,以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思想。同时,将教育教学实习与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与实习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院毕业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保障。
(3)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自主创业教育,使学生提高创业意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既会“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4)大力支持和引导文化基础较好的同学考研,积极帮助学生联系考研学校,给予咨询和指导,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综上所述,根据沈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我们需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问题,进一步加大力度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设与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相一致的课程,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办出专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