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推荐]
如何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
【摘要】地理学科纳入中考,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地理课堂的效率,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成为我们地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教学现阶段,用多种手段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
【关键字】趣味性
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
东莞市将史地生列入中考科目后,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加重了。面对这种形势,面对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只有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才能让学生学好地理;只有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实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好教学,营造快乐有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
一、精心备课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基础前提 备好课对地理课堂的开展具有先导性作用,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基础和前提。备课,不仅仅备知识点,教学的重点、难点,还有备学生,对学生认识能力,提问的反应胸有成竹。同时,还要备好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好课堂的导入,安排好课堂的展开、结束、练习等,使课堂环环紧扣,统筹兼顾。
在精心细致的课前准备下,课堂的开展要有节奏的循序渐进,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学生自身能力情况,简单知识点略讲,重点内容精讲,难点内容化难为易,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总之,只有精心备课,做好充足准备,才能确保地理课堂开展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二、灵活教学方法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重要手段 中学地理与语数英相比,学生重视程度差了很多,所以地理教学 1
要讲究教学艺术,注重教学方法,方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是善用多媒体教学。对于缺乏阅历的中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多媒体教学可传递文字、图形、图像、动作、声音各种信息,能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黄土高原的时候,我用了一个视频《黄土高坡》,悠美悦耳的歌声,深深吸引了学生,歌曲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既轻松又新颖,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视频中有关黄土高原地区风土人情的直观、丰富的画面也感染了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开展自主性学习。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材料、实践技能去探索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在学习“日本”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自己已知的知识入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日本的所有知识,并根据学生所说,结合本节要讲的内容,适当扩展。同时展示学生收集的樱花、和服、日本的发家史、富士山、汽车、照相机等文字资料和有关图片。通过收集展示资料,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
三是多组织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是形式是丰富多彩,包括讨论、辩论、竞赛、游戏、表演、写作、设计等。有效的课堂活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能够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例如,在学习西双版纳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业务员,拟写一份宣传提纲,向人们宣传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 2
优势。通过活动,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积极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地理课堂“活”起来。
四是注意与其他学科联系。加强各学科之间、学科内之事的联系,是搞活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极地地区之前,我了解到学生的语文课本上《伟大的悲剧》就是有关南极考察的故事。于是,一上课我就让学生拿出语文书来,他们显然很吃惊,也很好奇。我以问题“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是谁?第二批到达南极的科学家发生了什么事?”来导入新课,因为语文课上刚刚学习完,学生都非常积极地抢着回答。然后我又让学生在课文上找出描述南极地区环境恶劣的句子或词语,思考斯科特一行失败的原因等等,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学习南极地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三、密切联系实际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催化剂 地理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如果按照老套路,照本宣科,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生硬,避而远之。因此,要将地理的道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现身边的地理,让学生感受地理的精彩。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希望老师能讲一些他们会的知识,联系一些他们身边看得到、摸得到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在看到这些实例时,特别有亲切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集中,也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课堂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河流湖泊和水资源时,我让学生联系我们生活实际,谈谈东莞和沙田的主要河流。当提到水污染时,我让学生谈谈身边的水污染情况,不少学生马上就说我们沙田有一条“黑龙江”,位于环保城的一条发黑发臭的河,并让他们思考导致水污染的原因。
同时,我们身边发生一些重要事情、国内外时事也往往是学生所认识的,学生非常想深入了解。作为地理教师只要充分挖掘,学生的 3
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也就在时事和讲解中掌握了。如在讲到地震带的时候,我联系到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日本大地震、防震措施等内容,学生听到津津有味,也很好地掌握了关于地震的知识。
地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地理的目的不仅为了应考,更应该是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如联系祖国大江南北的气候,外出游玩等,我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认知和解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也树立对地理和生活的热爱态度。
四、激发学生兴趣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关键因素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兴趣激发出来,地理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以巧妙的设疑引发思考。“思维自疑问开始”,教师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好的问题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对问题深入浅出的层层分解也是考察教师分析、运用教材的能力。因此,复杂的问题应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容易化,层层深入,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例如在学习极地地区时,我讲到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和石油资源时,提出一个问题: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终年冰封,为什么会有丰富的煤和石油资源?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大陆漂移假说。我又再提问一个问题:所以说,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有没有科学依据?哪些依据?这样既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对新知识也印象深刻。
二是以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教师以“舌耕为业”,总是凭借一 4
定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地理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地理教师课堂语言是否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俄罗斯的气候时,为了让没有体验过真正“严寒”的南方学生感受西伯利亚的冷,我准备了下面这段话来介绍: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冬季十分寒冷,奥伊米亚康曾达到-73℃的低温,因而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西伯利亚的冻土、深度可达几百米。在短暂的夏季,表面融化变成泥沼,能吞没货车、拖拉机等。房屋要建在深埋在土层里的高桩上,以免冻土解冻,建筑物倾斜或下沉。所有的住宅墙都很厚,都装有三四层门窗。放在露天的钢铁也会失去韧性,变得像冰一样脆,容易折断。有人说,新来的人头一次注意的自己的鼻子,鼻孔里每根毛不出一秒钟都已冻僵,每吸一口气你都能感到鼻毛弯腰。你能够“看”到到自己呼吸,更奇怪的是你能够听到它变成冰。同时,我精心设计,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听起来富含趣味性。学生感到很新奇且印象深刻。
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引用一些意味深长的古诗词和俗语谚语等,往往收到奇效。如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新疆早晚温差大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不仅听得有滋有味,还很形象地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一举两得。
此外,我们还可以适当使用学生时尚语言,保持教学语言的时代感,使教学更加通俗活泼。如哇晒、牛(我在上印度时用了一个小标题:印度的牛——真“牛”)、酷、大家顶一下等,使学生感到亲切、新奇,具有新鲜感,大大增强课堂趣味性。
三是以丰富的知识触类旁通。地理知识贯穿于我们生产与生活的 5
方方面面。因此,充分发挥天文、地理知识丰富有趣的优势,适时适当引入与学习、生活、生产以及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发展领域的地理知识,培育开发学生的分散思维,让沉寂的地理课堂重新恢复活力。例如,讲到四大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时,我让学生讲一些自己熟悉东莞的主要产业,学生很轻易地就能记住珠江三角洲工业是以轻工业为主,使地理教学不再枯燥和乏味,效果较好。又如讲到美国,我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国一些重要历史人文故事引入课堂,学生兴趣很高,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美国的认识。
五、和谐师生关系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效益的重要保障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作为地理老师,不能一味的强压或放纵,一定要讲原则,维持最起码的教师尊严,善于创设轻松和谐气氛的教师的课堂,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与学生亲近,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当中,传授知识不仅是灌输给学生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会学会用知识。教师要从多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是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地理课堂如何富有激情》,张玉强,《地理教育》2010年06期 2.《如何让地理课堂重放异彩》,马翠敏、于吉海,《地理教育》2009年02期
3.《关注生活 感悟地理》,姚宗锦,《地理教育》2009年02期 4.《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林爱锦,《地理教育》2010年第07期 5.《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吴海忠,《地理教育》2010年第05期
6.《地理学科特性与课堂教学有效和实用性问题透析》,姚杰,《地理教育》2010年第07期
7.《如何使课堂“活”起来》,董宗甫,7
2010年第03期
《地理教育》
第二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使数学课堂更有趣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使数学课堂更有趣
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感觉自己很负责任,把书上的题一道一道给学生讲了,学生听的很累,可是学生依旧没学会。事实上,这是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的灌,一味的硬塞,致使学生很难从中找到趣味,别说乐学了,甚或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弃学。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新知识不可缺少的动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更有趣,这样学生才乐意参与教学活动,并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巧妙运用导入语,引起学生注意的兴趣。
于漪曾说: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创设问题情景。用形象化的语言、先声夺人;富有 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把抽象的数学内容融入到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各种特定的情景中。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能精神振奋、兴趣昂然的进行思考,自主探索。例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是这样开头的:“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猫妈妈让小猫到商店买东西,猫妈妈给小猫了7元钱,让小猫买7条鱼,这下小猫可吹起了胡子、瞪起了眼,原来它不知道7个是多少个?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样就很巧妙地
导入了新课,学生学习的很有兴趣。
二、精心设计数学游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有趣的、巧妙的数学游戏,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恰当的数学游戏来激起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如:我在教《长度单位》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感知1米和1厘米的长度,我时常将小游戏运用到课堂,课堂中我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和1厘米分别有多长?多次重复看谁反应快。学生们人人参与,兴趣高昂,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既收获了知识,又获得了快乐。
三、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动脑思考的兴趣。
首先,要用富有情趣,引人入胜的方式、手段、方法,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有章可循,不能随心所欲,朝朝暮暮,使学生无所适从。其三,是多与学生接触,培养亲近感,消除心理障碍,学生主动配合,从而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其四,鼓励和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胆量,即使回答不上来,也应该鼓励他们,在一问一答中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以便解决疑难。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设计了邮信的游戏:我在黑板上写出了5组长方体的长、宽、高。在讲桌上放了5个盒子当邮箱,每个盒子上面都有一个答案。让全班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组数据,算出长方体的体积。答案与哪个盒子上面的答案相同,就把信投到哪个盒子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创设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长中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人人有机会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困生一般学习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常抱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向他们提出一些他们能够达到的小要求,布置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作业,使他们常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改变原有的认知,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喜悦,一改消极被动的局面,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逐渐被调动起来。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去点燃兴趣之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乐中学,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质量,也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阶段一切都是从兴趣入门,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使数学课堂更有趣
薛店镇常刘小学 二O一三年九月
第三篇:教学论文《构建有趣、实效的数学 课堂》
教学论文:
构建有趣的、实效的数学课堂
自贡市育才小学 刘彦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数学的学习枯燥,乏味,兴趣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要素。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怎样构建有趣的、又实效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引起学生数学兴趣的东西很多,但许多老师过于的依赖多媒体的使用、教具的新颖、物质的刺激等外在的因素。而这种外在的兴趣是暂时的、短暂的,过多的使用这些外在的刺激大大降低了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有趣又不缺少实效性,只有通过对数学本身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引发孩子对数学本身的兴趣,才能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一、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
当前我国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和考题多半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问题,或者是看不见背景的应用数学问题,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数学缺少了兴趣,而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从现实中来。但它有更多结论去为生产和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制一些与生活、科学有关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其萌发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垂线段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我是这样引入的,如图,小兰的家在公路边,为了出行更加方便,小兰的爸爸想修一条水泥路直通公路,怎样修才能使路程最短。请在图上画出来并说明理由。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知道了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垂线段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也学到了运用垂线段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让数学贴近生活,体现数学的魅力。
有的孩子数学考试成绩很好,但只是死记硬背,机械的重复操作,是一部学习数学的工具。不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
题,发动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数学的能力。
例如,组织孩子出外游玩,怎样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租车,准备多少食物和矿泉水,怎样买门票最合算,每个孩子应缴多少钱,„„。这些都与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关。
又如,怎样帮助农民伯伯算出堆在墙角的谷堆的重量,通过思考学生知道要求谷堆的重量,先要求出谷堆的体积,怎样求谷堆的体积呢?先要知道谷堆底面的半径,„„通过一番讨论,操作、研究。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加充满了兴趣。
在教学平均数时,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是一个难点。我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我让学生思考:一条河的平均深度是1米,一个小孩身高1.4米,他虽然不会游泳,但肯定不会在这条河里淹死。你说对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1米”是一个平均数,但并不是说河里的每一个地方的深度都是1米,而是可能有比1米浅的地方,也有比1米深的地方。
在教学长方形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给磁带设计包装盒,如果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一种更省包装纸?若有8盒呢?
孩子们对于解决自己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永远都充满了好奇与兴趣。
三、成功的体验,也是数学的趣味所在。
只要爱好起来就可以。每次解决了一道数学难题,就会有一种激动的感觉,为自己解决了问题而高兴,这样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兴趣了,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枯燥了。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首先要认识 “1/2”,我出示一个月饼,分成两半,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一半。有的用画图的方法,一圆分成两半;有的学生画了一个正方形,分成两半。有的画一个三角形分成两半,其中的一半涂上颜色,等等。这时教师出示“1/2”这个分数,告诉孩子所有这些都可以用1/2来表示。有的孩子就提出可以继续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吗?我同意孩子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孩子们已
理解了什么是1/
3、1/4„„但在表示上老师并没有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分数来表示,有的学生还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这时老师出示了1/100,让孩子们来表示,这是那些画图的孩子才认识到分数的存在意义,终于接受了分数。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这一看似抽象却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
四、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数学,数学不再枯燥。
让学生去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也能增强对于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周长的概念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感知周长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用水彩笔沿着各种图形的边缘描一描,用手摸一摸数学书边沿,观看蚂蚁绕树叶的边沿爬一周,再总结周长的概念。
在测量周长时,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数学书的周长,硬币的周长,树桩的周长等等。通过这类实践性活动,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
五、介绍数学在社会发展,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
许多孩子都认为比起语文或其它学科,数学实用性不大,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为了让孩子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日常生活中起的巨大作用,我在教学数学编码时,我组织学生了解自己的学号编排,身份证的号码所表示的含义,为什么电话号码会各不相同,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编码。在教学百分数时,我结合生活中购买物品打折优惠的计算方法,在教学利率时我让孩子自己去存压岁钱,在教学对称,平移,旋转时我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制作花边,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数学学科的价值。
六、挖掘数学故事和典故,展示数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后我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公元7世纪,在古罗马城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公主叫珍妮,一次敌人攻占了古罗马城,其父母在激战中双亡,珍妮被迫带着残兵和几位大臣背井离乡,来到非洲的北部,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她们想在这里安定下来以图大业,但安定下来需要向当地的地主买一块土地。
于是珍妮公主和几位大臣带着一些金子去地主那里买地,地主看了看她们带来的金子,轻蔑地说:“你们带来的这些钱,只能换取一张牛皮围起来的土地”,说完后收起金子扬长而去。聪明伶俐的珍妮公主想了想,终于想出了对付地主的办法,她用刀子把牛皮割成很细很细的牛皮条,又把这些牛皮条一根一根地连结起来,于是得到一根很长的牛皮绳。用这根绳子可以围成一块面积很大的土地。这位公主究竟应该围城一个什么形状,才能使所围得土地面积最大? 通过研究学生知道了当周长相等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圆形的面积最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效的学习数学。
第四篇:有声有色有味有趣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有声有色有味有趣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摘要: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要使听说读写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味、有趣。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勇于倾听,学会复述;其次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增加口语实践;再次指导学生细品文本,读出语文味;最后开拓空间,联系生活学会“写”,发现其中的乐趣。关键词:听说读写 四有 培养能力 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提到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听说读写能力代表着语文的整体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听说读写的运用不但影响语文成绩的好坏,也将影响到今后的人际交往和生活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向来比较枯燥,要想培养学生的这四种能力就得使学生愿意去练,愿意去学,愿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我们的听说读写训练做到:有声、有色、有味、有趣,学生们才会乐听、乐说、乐读、乐写。
一、勇于倾听,听得“声声入耳 ”
倾听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学会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与人交流的保证。要想使学生会倾听,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所谓“听”就是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清楚老师或者同学们说的具体内容,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教师在指导学生倾听时,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其次,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对着说话的人,仔细听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学生心理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有关这个话题相关的印象,加入互动。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地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留下痕迹。光会“听”是远远不行的,在学习中要主动倾听,勇于倾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才会显著。再次,是在会“倾听”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即我们常说的“复述”。例如:四年级上册有一篇口语交际:先听老师介绍核潜艇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通过复述掌握军事方面的科学知识,进一步了解一些现代兵器的性能。在教学中,我们还常常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
复述课文,把课文内容大致表达出来。复述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小结出提纲,给一些适当的提示,等学生复述完要进行点评。点评除了评价复述的内容是否正确外,还要对语言是否规范、态度等进行适当的评价。如果把听和说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效果会更显著。只有学生会听了,勇于去听了,听进耳朵里,听进脑海里,听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二、增加口语实践,“说”出语文的颜色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说”是口头语文。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说”的影子。从上课提问、回答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读书、说话训练等都要“说”,可见培养好口语交际能力是很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倾听、表达、与人交流思想的能力,是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口语交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交际中来。课内与课外以及日常生活都是锻炼口语实践的好课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学生好学了,产生兴趣了,他们就会愿意说,主动说。说得多了,说得自然就流利了、连贯了、正确了。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口语交流的兴趣。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周围发生的事、喜欢的玩具,让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就教学内容发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次,要增加口语实践活动,多进行口语锻炼。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的课文进行各种朗读和课本剧表演活动;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可以就学校里的一些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可以说说自己的旅游见闻„„除了课堂,还可以利用课后、假期等时间进行口语实践。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心里想说的话组织好语言,准确得“说”出来。例如:按一定的顺序说,按事情发展来说,按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说等。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也就会“说”了。
三、细细品读文本,感受“语文味”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如:《拉萨的天空》《夕阳真美》《雾凇》《西湖》《东方之珠》《庐山的云雾》等。这些文章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祖国大江南北的自然风光。学生通过阅读美文,感悟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从阅读中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都是一个音符,从细细朗读中品出语文的味道。长此以往,必将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感受自然美的能力。在语言文字的带领下,把所读的进入到想象的世界中,去触碰情感的脉搏,聆听文字背后的思想。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文章的内容,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如《庐山的云雾》中的“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白色的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这些词句多美啊!通过多次朗读,细细品文字,学生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一会儿变成绒帽,一会儿变成玉带,一会儿变成银河,一会儿变成白马,一会儿变成冰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给学生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字,掌握技巧,从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然的美,接受美的洗礼。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分析、理解,学生才能读得流利,读出文本的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语文的味道。
四、开拓空间,联系生活“写”,发现乐趣
听、说、读都是写的基础。只有听、说、读的基础打牢了,写的能力培养就容易多了。这里的“写”包括汉字的书写和写作两大类。首先,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每个语文教师都很注重写字的训练。一般都会强调学生:按笔画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通过写字可以表达出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有形有体的字让人印象深刻,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次,就是写作。现如今作文教学课堂上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根据老师给的思路照老套子“仿写”。这一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停滞不前。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了解自然、发现自然、感悟自然,感受生活的美。法国教育家库西内说:“如果在作文教学中不进行审美教育,那么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美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怎样让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创造。我们在作文命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美感强的题材,如:自然风光的、社会人文的、科幻推测的。在语言表达方面,可让学生积累一些美的词句,做好摘记,以备用。例如:在写一种植物的习作中,我们可以借鉴《广玉兰》《夹竹桃》这两篇文章的写法。让学生改变过去写植物生长过程的写法,注重人与物的对话。把物写活,赋予灵性和精神,更加地拟人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植物的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做到“有声、有色、有味、有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提升语文的素养。听说读写能力这么重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语文各要素之间寻找整合点,把这四者融会贯通起来。只有打好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才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母语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语文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王义秀 臧传兵 编著《新课程标准与课堂实践》 2010-7-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红兵 著《语文教学的常识性回归》 2013-3-1 漓江出版社 黄厚江 著《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 2012-7-1 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大伟 著《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上课、议课》 2013-7-1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立足课堂 追求实效
注重教学细节
追求课堂实效
——浅谈如何打造农村初中高效数学课堂
——朵什乡松林初中 马海龙
(2014年4月18日)
所谓“高效课堂”,在我认为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困惑。下面,我就结合本次联片教研活动及自己的教学经历与实践,谈一下我对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浅薄认识。
一、做到因材施教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教学相长,老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等,对上、中、下的学生典型作重点的个案研究,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尤其是中下等的学生在学习中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赏识,哪怕是一个微笑或一个肯定的眼神。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有所收获,有成就感。在日常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共同提高、进步。从而有效的彰显出其学习主人翁的地位。
二、精心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有备而来”,方能“成竹在胸”。对于教师而言,备好课自然就成了上好课的首选之举。
在备课前首先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认真研读对每一章节知识点教学的要求,明确每一章节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知识体系,联系每章节的内容和训练重点,进行构思备课。为备好课,应努力做到细读教材,对上下两册教材内容都要了然于胸。课后的习题及配套练习册我们也都要仔细做出答案(包括一题多答),弄清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法、学法。备课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备问。其实要想课堂的效果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只言片语、每一个知识点的衔接过渡都要仔细推敲,使其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自然天成。既能让教学环节紧凑,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思维的启发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我们都应该进行精心设计,力求为打造高效课堂服务,力求为学生思维发展服务。设计的问题突出教学重点,凸显思维的深度,要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恰到好处。在备作业时,设计的作业题要求有拓展、有延伸,力争做到“六不做”:重复的不做,不考的不做,太简单的不做,太陈旧的不做,含金量太低的不做,阅读量太大的不做。这样才能贴近考点,学生才会有所提高。从而做到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这样备课,我发现有准备的“仗”打得才有意思,课也上得得心应手。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一)课前导入,先声夺人。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就要设计好的导语,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如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课堂处于一种有利于教师调控的状态,为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或展开一段与本节课有关的实际数学问题,或利用视频短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形象直观地导入等等, 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全班互动”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激发潜能,共同发展,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试行“师生合作”,教师完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产生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坚持下去,课堂定会高效。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如何将来自不同途径的多种信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再利用有限的时间传导给学生,成为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现代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弥补着以往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和不足,这样的课堂使学生耳目一新,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能形象直观地接受诸如三角形的全等、图形的平移等知识。
五、培养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相对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对接,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悦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打造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使课前、课堂和课后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与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以上仅仅是本人对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说的不对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