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解决问
题》导学案教学案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教学中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价值,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派车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序思考,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引导学生经历多种解题策略的体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分组讨论、探究,不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过多的干涉,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列表,加深对这一解题策略的认识,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空白的表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1)有8吨煤,一辆车每次能运2吨,几次能运完?
(2)一辆载质量为3吨的车运了2次后,剩下的用哪种车运最合适?
(3)现在有9吨煤,你认为选择载质量为2吨和3吨的车,哪种最合适?为什么?
2.揭示课题:合理安排车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派车问题”。
1.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解答课件出示的问题。
(1)列式解答。(2)思考后汇报:用载质量为2吨的车运最合适。
(3)思考:哪种车能正好把9吨煤运完且没有剩余?
得出:9÷3=3(次),所以应选择载质量为3吨的车来运。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1)1千克=()克
3000克=()千克
1吨=()千克
5吨=()千克
2000千克=()吨
(2)一辆卡车每次能运3吨货物,它4次能运()吨货物。(3)一辆小轿车最多能乘坐4名乘客,如果要运送20名乘客,那么至少需要()辆这样的小轿车。
二、自主探究,找出合理的派车方案。(20分钟)
1.课件出示:一个加工厂里有8吨货物需要运走,可以使用两辆车,一辆载质量为2吨,另一辆载质量为3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你有哪些方案能使这8吨货物正好运完?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派车方案。
提示:这两辆车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把想到的方案填在事先准备的表格里。
3.反馈讨论的结果。
(1)引导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案,教师课件显示所有的方案。
(2)观察比较,找出符合要求的派车方案。
(3)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显示的表格,发现有什么规律。(4)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有序地列表可以保证列举的方案不遗漏,不重复,也能让看的人更容易理解。
4.引导学生总结寻找合理派车方案的方法。
1.读题,了解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理解正好运完:保证运送货物时每辆车每次都是装满的。
2.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3.组长汇报本组的方案。
(1)各组说出所有不同的派车方案。
(2)说出哪种方案符合要求。
(3)观察后汇报:这个表格中2吨的车的次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3吨的车的次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4)再次观察表格,感受列举方案的准确性。
4.讨论后小结:寻找合理的派车方案,可以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找出符合要求的方案。在列举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保证不遗漏,不重复。
2.选一选。
(1)一辆载质量为2吨的货车,可以一次运走的货物是()。
A.1000千克苹果和2000千克梨
B.500千克大米和1800千克面粉
C.茄子和豆角各1000千克
(2)有28个人要过河,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6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应选方案()。
A.小船4只,大船2只
B.小船3只,大船3只 C.小船6只,大船1只
3.圈一圈。
哪几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桥限重1吨)
(牛500千克 熊350千克 马460千克 梅花鹿120千克 小羊80千克 野猪200千克)
三、实践应用,巩固所学。(10分钟)
1.有两种面包车,一种最多坐8人,另一种最多坐10人,要同时把48人运走,应怎样派车?(每辆车必须坐满)
2.小胡有10元和5元面值的人民币各4张,如果要买一个40元的足球,他可以怎样付钱?
1.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在全班汇报自己的答案,集体进行订正。
4.解决问题。
一种日记本有两种付款方式:第一种买8本付5元;第二种买5本付3元。小红要买37本日记本,怎样买最便宜?
四、全课总结。(5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导学案设计课题 集 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因此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维恩图”表示集合,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集合的意义,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一切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上课伊始便出示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买票乘车去柳州,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上了车。这是为什么呢?”使学生初步感受重复,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埋下伏笔。接下来出示例题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神奇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真正地做到了自主探究、不断创造,还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功。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6分钟)1.课件出示:两位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买票乘车去柳州,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上了车。这是为什么呢?(揭示原因:因为只有三个人)2.引入新课——集合。(板书课题)1.怀着好奇的心理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把西瓜、土豆、黄瓜、香蕉、南瓜、豆角、菠萝、柚子分类,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1。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观察统计表,获取信息,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2)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判断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3.结合学生讨论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维恩图”解决重叠问题。(课件出示“维恩图”)(1)认识“维恩图”,结合例题探究“维恩图”各部分的含义。①两边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 ②三个问号所在的区域分别表示什么?(2)完成“维恩图”,探究解题方法。4.结合“维恩图”找到解题方法。
只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人数+只参加踢毽比赛的人数=总人数 对应算式:6+3+5=14(人)5.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1)只参加A的人数+只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数=总人数
(2)参加A的人数+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数=总人数
1.观察统计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1)根据获取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并选代表汇报方法。3.(1)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维恩图”各部分的意义,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完成“维恩图”并探究解题的方法。4.结合“维恩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5.明确解决集合问题的不同方法。
2.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进入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呢?
3.有几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前往后数,小明排第5;从后往前数,小明排第4。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完成教材105页“做一做”1题。2.完成教材107页5题。
1.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一填。2.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集合问题。
4.三(1)班的同学参加运动会,其中参加跑步比赛的有25人,参加跳远比赛的有22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10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四、全课总结。(4分钟)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集 合 解题方法:
1.只参加A的人数+只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数=总人数
2.参加A的人数+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数=总人数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吨的认识 1
吨的认识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2.能力目标: 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 4.小结:
(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磁场导教学案
§14.2 磁场导教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并知道磁体的磁极与磁极发生作用就是通过磁场来发生的. 2.能说出磁场的基本性质.
3.知道磁场方向的规定,并知道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它实际上并不存在.
4.会画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和针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 [取一小磁针置于桌,拿一条形磁铁去靠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自学导航:
思考:两个磁体不相互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 而发生的。磁场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方法: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根据 来认识它。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磁场的基本性质:。
3、磁场的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的方向就是。实验探究:
1.阅读课文P92第一段,并回顾小学自然课里学过的简单磁现象,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1)用磁体去靠近小磁针,观察现象并思考:它们之间的作用是通过什么来发生的?(2)换作铜质的物体去靠近磁体它们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呢?由以上两个实验,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2.完成P93实验与探究:取几个小磁针,分别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位置处,你会发现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阅读课文P93第一段并回答:(1)什么叫做磁感线? 我们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磁场的 和,这样的曲线叫做。
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 曲线,实际上。方法:我们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出发,回到。
3、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 ;磁场越弱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
4、四方向一致:对于磁场中任何一点,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 一致,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 一致。
4.小组合作完成:为什么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的? 这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 ,它的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做 ,地磁场的北磁极在地理的 附近,地磁场的南磁极在地理的 附近,所以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的.地理的南北极和地磁场的南北极不是完全重合的,它们之间存在的偏角叫做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 国 代的.分层检测:
课内练习: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小磁针南极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
2、、称为地磁场。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它受到 了 的作用。
3、地磁N极在,地磁N极在。
4、我国 代学者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偏角现象的人。对磁场和磁感线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北极
C、小磁针N极在磁场中某点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D、磁场是真实存在的,而磁感线是假想虚构的 课外作业:
1、在图上标出通过静止小磁针的磁感线,并标明小磁针的N、S极。
2、如图根据小磁针的指向(黑色为N极),画出磁感线的方向(每条都画),并标出磁体的N、S极。
3、下列关于地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北极附近有地磁北极 B、地理南极附近有地磁南极 C、地磁方向是不定的 D、地理北极附近有地磁南极,地理南极附近有地磁北极
4、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指南北是因为()A、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B、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C、指南针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D、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 课后反思:
第五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于问题的联系。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实际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体会策略,引入课题。
用司马光和曹冲的故事开始,引出课题。
二、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看条件提问题。
1)小华买了20棵树苗,已经栽了12棵。2)杨树苗有20棵,杉树苗比杨树苗多8棵。3)柳树苗有12棵,松树苗有6棵。让学生读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板书课题。
2、学习策略。1)、理解题意。
出示例1,学生读题,找处条件和问题。2)交流算法。
交流:怎样求出第三天摘的个数,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在根据什么求处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追问:小朋友的算法是根据什么想到的? 3)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交流:你是怎样想,怎样填的? 4)回顾概括。
三、巩固应用,内化策略。
1、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看第1)题的图,想想有哪些条件
请说说:感觉什么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接着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说说怎样解答提出不同的问题? 2)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想想有哪些条件,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你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交流:为什么这样标?
4、想想做做第4题 追问:你用了什么策略?
5、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第2课时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二)教学内容:第74-75页例2和想想做做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部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球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集合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过程:
一、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这里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绿花的朵数,(画线段)那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就应该画多长呢?(画线段)表示红花朵数的线段要画得比黄花的线段怎新条件和红花比黄花多7朵求出红花有多少朵。这样从条件想起,以很清楚地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再次感受策略。
引导:那如果把条件改成“红花比黄花少7朵”,(出示条件)求红花有多少朵又该怎样想、怎样算呢?自己独立思考,列式解答。学生独立解答,指名一人板演。交流:计算过程对不对? 你用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说明解题思路)5.回顾反思收获。引导: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两个实际问题,现在回顾、比较一下两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互相讨论讨论。
交流:能说说解决两个问题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了吗?那两题中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为什么不同呢? 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关键的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因为两题中表示红花和黄花朵数关系的条件不同,所以第二步的算法不一样。
三、内化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看图说说第(1)题的条件。你能根据条件提出哪些问题?(板书问题)这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提问:第(2)题的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板书问题)提问:求苹果树有多少棵可以怎样想? 指出:明白了实际问题的条件,就可以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计算的问题,这样就能知道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正确解答。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谁游得最快、谁游得最慢吗? 相的引导: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呢?
四、策略总结
互相讨论一下,说说是怎样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再对同桌说一说。
提问:这节课你又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i题的问题,第3题和第4题。你是根据什么知道小丽游得最快、小华游得最慢的? 讨论“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第3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一)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页练习十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图表 的题意,进一步掌握解决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从条件想起说明书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思路,能应用策略正确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体会解决 两步讲算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先求什么样,培养根据条件间的联系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由下面每组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1)读一读条件,说说能想到什么。①红葡萄有25箱,绿葡萄有30箱。②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2人。
③小明买了6支铅笔,王老师买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4倍。让学生读条件提出问题、口头列式,并板书算式。说明:如果两个条件有联系,就可以提出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练习,小朋友要进一步熟悉这个策略,能用它分析问题,找出怎样解答,并正确列式解决。
二、策略练习
第1题,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之后,要让他们说清楚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相关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例如,根据第(1)题中的条件能够提出的问题有:跳绳的有多少人,拔河的有多少人,跳绳和拔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其中,求出跳绳的人数后就能接着求出拔河的人数了。
第2题,根据图意,小力的身高是136厘米,小英比小力矮15厘米,小军比小英高21厘米。
第4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表中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竖栏分别表示一个公交站点的上、下车人数。其中,西门站由于是始发站,所以没有下车人数的记录,而只有上车人数的记录。计算公共汽车从每个站点开出时的总人数时,应考虑到汽车从前一站开出时的总人数和本站上、下车的人数。例如,从建设路站开出时乘客人数,应等于从西门站开出的16人,加上本站上车的9人,减去本站下车的1人,得24人。三`、练习总结
今天练习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你觉得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要怎样想?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练习你还有哪些体会?
第4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二)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77练习十第6~1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理解线段图表示的数量关系,能从条件想起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解决稍复杂一些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和形象思维,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练习第6题。让学生口算,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教师板书,结合交流,选择乘法和除法说说怎样算的。(如16×3,先算10乘3得30,再算6乘3得18,30加18就等于48;96÷6,先算60除以6得10,余下36除以6得6,10加6等于16)
二、策略练习
第7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苹果比香蕉的2倍还多70千克”,因此算出280千克的2倍后,再加上70千克,就是苹果 的千克数了。
第8题,要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就是指小汽车比大客车多7辆。
第10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卖掉20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这个条件的含义,知道从54只晨去掉20只之后,剩下的34只里有一半是鸡、一半是鸭,因此原来鸭有34÷2=17(只),而原来鸡的只数则是17与20的和。
第11题,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一律半价”这个条件的含义,知道所谓“一律半价”,就是指每样商品的售价都是原价的一半。而由此即可先算出每样商品现在的价钱。思考题,左图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4盒饼干共73元”,右图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2盒饼干共49元”。比较这两组条件,则可发现:2盒饼干共24元。由此,一盒饼干的价钱就是24÷2=12(元);一盒巧克力的价钱就是73元与4盒饼干价钱的差,或49元与2盒饼干价钱的差。
三、练习小结:提问:通过这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5课时 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P78――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能根据间隔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学的奇妙。逐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教学难点:发现和概括规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出示篮球,足球实物图和几何图形。2引发探究动机。
谈话:小朋友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里两组物体的排列规律。如果你在进一步观察,是不是会发现更有价值的规律呢?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1初步观察,发现特点。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3深入思考,加深认识。4回顾过程,突出思想。5应用规律,巩固认识。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数一数,圈一圈等方法找到了两端物体相同时,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间的规律;还通过一一对应的思想,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 四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总结: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情境里,经常会有一些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分析身边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常常思考一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