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地理上: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学案(湘教版)1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材简析】
本节包括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三部分内容。这一节内容是学生进入世界地理学习的起点。它既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3.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 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 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 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自制各大洲轮廓剪纸图片。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同学们,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不是)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他说: “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世界的海陆分布》。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板书)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一」:创设情境组织辩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1.提出问题:观点A: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观点B: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为准确? 2.学生辩论:把全班分两大组,双方展开辩论,并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双方的观点。
①出示地球仪:蓝色表示什么?(海洋)
②投影展示东西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什么?地球表面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说明了什么?
③展示: “南北半球”图观察是否蓝色面积大? 小结: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所以人们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叫“地球”。
设疑: 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有什么特点?
读教材“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 学生总结:海洋占71%,陆地占29%,即“三分海洋、七分陆地”。(板书)(拓展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是无数的科学家及像杨利伟这样的航天英雄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地球还有很多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需要你们不断努力学习,为将来去发现和探究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理解有关概念。
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有关大陆、大洲、岛屿、大洋、海以及海峡的有关概念。
2.课件展示: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景观图,并让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3.各组代表提问本组成员进行抢答:(1)说出大陆、岛屿、半岛和大洲区别。(2)说出大洋、海和海峡的区别。
4.各组选一名代表,将上课前剪好的大洲轮廓,在组内进行辨别加深学生对大洲轮廓的印象。
设计意图:文字与图结合,分组抢答辨认。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并做到生生互动。「活动三」:以游戏的方式完成:
1.选五组代表,分别演示将课件中的大洲和大洋名字,用鼠标拖动到相应的 位置上。规定当某一组代表演示时,其他代表转身不看。看哪个组完成得好。(答对,你真棒5分。答错了,要认真啊)
2、拼图游戏:用大洲轮廓图各组进行七大洲的位置排序。(评出最快的组奖励)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
「活动四」:以“分组讨论”形式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世界地形图,找一找,想一想,不同的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2.分别说出亚欧、亚非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学生看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讨论后各组代表订正答案,并选出优秀小组)①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 ②分别说出太平洲、北冰洋沿岸各有哪些大洲? ③分别说出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用心
爱心
专心
④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顺序排列。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大洲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对大洲有个完整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强调学习地理是掌握重要的学习工具地图,认识地表事物时一定要图、文结合,落实每一地点在地图上的落实。「活动五」:组织全体学生动手参与,用“简单几何图形”在一张白纸上进行“一笔画世界”的绘图比赛。(可选几幅画的较好的让学生传阅,给予鼓励)教师巡视查阅后,并引导学生对照找出自己图中的问题进行校正。
设计意图: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增强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加深学生的认识。『达标练习』:(练习题三)
『课堂小结』:有付出就有收获。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概况,有关地球的知识还很多,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学习和探索。(板书提纲巩固)『作业』:(略)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比例:三分陆地(占29%),七分海洋(占71%)2.海陆分布:陆地主要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有关概念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海洋、海、洋、海峡
2.主要洲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3.七大洲大小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四大洋大小顺序——“太大印北” 5.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空间分布
【课后探究】:
1.请归纳各大洲轮廓形状主要特点,并推测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吗?作好预习,你会在下节课找到答案。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七年级作文教学案1
姜堰市地方课程·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参考教学案七年级下
(一)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设计人: 唐余富
一、学情分析(教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基本懂得了平时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叙事、写人的记叙文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的道理。不过,在具体的写人记叙文中,如何进行刻画,如何进行表达,学生还感到无从下手。本次作文训练,拟从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才能写出人物个性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二、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
2.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恰当使用各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3.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表达效果。
三、训练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恰当运用一种或几种描写手法,揭示人物个性。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四、训练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千人一面”:什么“弯弯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地鼻梁,能说会道的小嘴,一笑两个小酒窝。”这样的作文,了无新意,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呢?走进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走出 “格式化”“概念化”“脸谱化”人物描写的误区。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
1.观察人物,抓住特征
首先,我们来个小测验,测测大家的观察力如何?请大家欣赏上面的两幅图画,认真观察,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叙说画面中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点。②刻画人物,须抓住特征,既绘其形,更显其神。
学生自主发言。参考答案:图画一,开心老农民,抓住人物面部表情和皱纹来描摹,突出他的乐观开朗;图画二,沉思的智者,抓住人物面部凝重的神情和浓密的胡须,突出他的深沉睿智。)
板书:观察人物:抓住特征,绘形显神 2.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以写《我的老师》为例谈一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学们天天在接受老师的教诲,可写起老师来,不是累倒在课堂上,就是备课到深夜;不是将谁都不愿教的差班带成先进班级,就是爱生胜过爱子;不是循循善诱,就是苦口婆心„„总之,似乎天下教师都一样,十分干瘪,为什么呢?那不是因为老师没有个性,而是同学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老师个性的眼睛。其实不谈别的,就拿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法来说,就有着明显的不同,而通过记录他们的教学就可以写出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生眼中的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
材料一:“记得是初夏的黄昏„„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十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他的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嫣然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他象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烦向教学科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苑住宅。”(冯夷)
材料二:“‘他(徐志摩)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徐志摩有时干脆就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地上杂乱躺坐,听着小桥流水,望着群莺乱飞,随他遨游诗国呢。”(卞之琳)
材料三:“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了!’”
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较好时又“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梁实秋)
材料四:“他(鲁迅)离开青年走到讲台上,把两只并不发光却似乎在追究什么的微微陷入的眼睛,默默地缓缓地扫视着渐渐静下来的学生群众,这是一个道地中国的平凡而正直的 严肃 先生,既无名流学者的自炫崇高的气息,也无教授绅士自我诽谤的风度。这典型,我们不仅只在《呐喊》这本著作中到处可以看见,即在中国各地似乎也处处都有着他的影子。”
3.教师总结
作家通过对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细节描写将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落拓不羁、飘逸不群的个性与名士风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而鲁迅与闻一多们的“名士”教学法则不同,不用表演亦无需做作,本身便有一种伟岸摄人的气质与风采。读者读至这些回忆性的文字,亦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读了这几段文字,同学们分析一下对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所做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细节描写,想必会受到很多启发。要写出老师的个性,首先得选择能表现 老师个性的材料,然后考虑切入角度。仔细观察、感受和思考,是不难找到能体现老师个性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的。
板书: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过渡语)看来咱们大家的观察力不错,善于发现和观察只是写好人物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方法正确、得当,才能描写出鲜活、生动的形象来。不过,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似珍珠般熠熠生辉呢?别急,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指点迷津”!只要用心听,我们一定能共同淘到许多亮闪闪的大珍珠!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物描写可以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另外两种描写方法我们在下节作文课再给大家介绍。
※关于外貌描写:
那么,外貌描写可以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自由谈,老师补充)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选择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方面来写。
指导: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写者在年龄身份、面目长相、着装打扮、体型体态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筛选,选取外貌上最有特点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细细描摹,要善于将笔触停留在某一点上精雕细琢,做细节描写。
提醒:不要忽略眼睛的描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那么眼神也各不相同,或者清澈明亮,或者饱经沧桑;或者写满期待,或者充满绝望;或者满含着成功的喜悦,或者流露出失败的悲伤„„
※关于语言描写:
指导:把握语言个性,言谈要符合人物身份,避免众口同腔。
俗话说:“言为心声”,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风格也一定是不相同的。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一定要留心观察,人物语言务必符合人物身份。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的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描写劳动人民,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自己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样一定不能揭示出人物性格特征,所以说必须要坚决避免。
为了让人物的语言更能闪耀个性的光芒,我们除了在“说”的内容上做文章,还要在“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方面下功夫,做好细节描写。
板书:人物描写:角度多变,凸显个性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下面是老师搜集到的几个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师出示病例句,生自由发言说例句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师总结,明确。病例1:“我爸爸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诊断:词汇贫乏。(呆板式)
医治:多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病例2:“我爸爸四十多岁,明眸、皓齿,精神矍铄,身体丰满,力大如牛。” 诊断:盲目追求华丽词藻,常会弄得词不达意。(拼凑式)
医治:除了要根据对象的特点加以区别、选择词语外,还要记住鲁迅先生的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像苹果一样红的圆脸蛋。他一笑时,脸上还有两上小酒窝呢。”
诊断: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常会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话。(脸谱式)
医治:应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刻画出“这个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病例4:“哥哥长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圆圆。” 诊断:过于简单,缺乏形象性描绘。(干瘪式)
医治:可以选择含义具体并富有形象感的词语,或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之具体、生动、形象起来。
病例5:“她,长头发,柳叶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底白花的衬衣,发亮的皮鞋,黑色的裤子,她就是我的老师。”
诊断:生怕会漏掉什么没写上,以致从头写到脚。(罗列式)
医治:写外貌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而不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因此要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刻画。
板书:语言表达:丰富生动,特征鲜明
五、设计文题
(二),明确要求
(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忘不了的出名或不出名的人,他们或者清纯、活泼、靓丽,令你崇拜;或者勤劳、纯朴、守责,令你敬重;或者热诚、创新、立业,令你羡慕;或者沉默、善良、正直,令你敬仰„„
请你从生活中寻找一下,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二)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有时美在人物的外表,有时美在人物的心灵。
请以“他(她)真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学案)
1.观察人物,抓住特征
①叙说画面中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点,请你说一说。
②刻画人物,须抓住特征,既绘其形,更显其神。请你写一写。
2.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生眼中的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 材料一:‚记得是初夏的黄昏……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十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他的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嫣然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他象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烦向教学科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苑住宅。‛(冯夷)
材料二:‚‘他(徐志摩)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徐志摩有时干脆就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地上杂乱躺坐,听着小桥流水,望着群莺乱飞,随他遨游诗国呢。‛(卞之琳)
材料三:‚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了!’‛
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较好时又‚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梁实秋)
材料四:‚他(鲁迅)离开青年走到讲台上,把两只并不发光却似乎在追究什么的微微陷入的眼睛,默默地缓缓地扫视着渐渐静下来的学生群众,这是一个道地中国的平凡而正直的 严肃 先生,既无名流学者的自炫崇高的气息,也无教授绅士自我诽谤的风度。这典型,我们不仅只在《呐喊》这本著作中到处可以看见,即在中国各地似乎也处处都有着他的影子。‛
读了这几段文字,想必会受到很多启发。要写出老师的个性,首先得选择 能表现 老师个性的材料,然后考虑切入角度。仔细观察、感受和思考,是不难找到 能体现老师个性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的。在你的老师中,选出一位富有个性的,用100字左右勾勒出他(她)的个性来。口头上说一说,相信你能行。
3.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下面是老师搜集到的几个学生的习作,学生自由发言,指出例句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病例1:‚我爸爸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医治:
病例2:‚我爸爸四十多岁,明眸、皓齿,精神矍铄,身体丰满,力大如牛。‛ 医治: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像苹果一样红的圆脸蛋。他一笑时,脸上还有两上小酒窝呢。‛
医治:
病例4:‚哥哥长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圆圆。‛ 医治:
病例5:‚她,长头发,柳叶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底白花的衬衣,发亮的皮鞋,黑色的裤子,她就是我的老师。‛
医治:
4.设计文题
(二),明确要求
(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忘不了的出名或不出名的人,他们或者清纯、活泼、靓丽,令你崇拜;或者勤劳、纯朴、守责,令你敬重;或者热诚、创新、立业,令你羡慕;或者沉默、善良、正直,令你敬仰„„
请你从生活中寻找一下,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二)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有时美在人物的外表,有时美在人物的心灵。请以“他(她)真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第三篇:七年级政治教学案 第1
七年级政治教学案
第1—2课时
班级: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________备课组长:________年级组长:__________
课题: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习目标:
情感: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通过对法律作用的了解加强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观念。
能力:培养找寻正确的解决纠纷,矛盾方式的能力。
认知:法律规定生活的规矩,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之一,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达到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
重点:生活中需要法律来规范。难点: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之一,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达到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一、情境激趣:
二、自主预习:
1:预习阅读课文P83-86 2:完成基础训练P50新课程教材回眸 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我国还制定了法律特别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你知道吗?这些法律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5:说一说:
①邻居家的狗咬伤了李辉的脚,李辉的爷爷与邻居协商又解决不了。
②张勇叔叔外出在一家建筑队打工时受伤,建筑队工头起初能到医院支付医药费,后来就不问不闻了。
6:想一想:
教材P86材料,如果你是夏杰,你认为怎么做最合适?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本节知识结构图:
五、巩固检测
1、单项选择题:
(1)<<合同法>>,<<选举法>>,<<教师法>>,<<国籍法>>说明了:()
A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
B法律调整人们社会 生活中的所有行为
C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D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世界是个小天地,小小的天地太拥挤,你有你的性格,他有他的脾气”这说明:()A人们之间发生纠纷和冲突在所难免
B人们之间不可能发生纠纷和冲突
C法律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
D生活离不开法律
2、判断题
(1)如果对违法犯罪采取姑息和迁就的态度,也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当纠纷的产生涉及到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通过“私了”的方式解决,必须通 过法律来解决。()
3、材料分析题:
有一家三口围在一起谈论:
爷爷说:我是一个快进棺材的人了,法律与我无关 爸爸说:遵守法律是我的责任
儿子说:我是未成人,法律管不住我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
4、探究乐园: 从2009年6月开始,重庆已摧毁14个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抓捕嫌犯1544名。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7日被执行死刑。重庆打黑风暴之后调查:市民直呼感觉安全。(1)这样的案例能私了吗?
(2)怎样才能让市民增强安全感?
第四篇: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找寻海陆变迁的证据,知道“大陆漂移说”及“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意义所在。
2、能运用两大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火山、地震等。
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2、“大陆漂移假说”;了解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辅助】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沧海桑田] ①成语“沧海桑田”的解释(来源、内容、揭示道理)
②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东部海域海底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荷兰的围海大坝 [地图启示] 观察世界地图,得出启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课堂活动] 完成课本P35页活动1、2 [板块运动] ① 六大板块
② 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③ 火山地震带——板块与板块间的交界处 [课堂活动] 完成课本P39页活动2 [课堂练习]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
A、大地构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板块排异学说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六大板块中不包括()
A、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大洋洲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陆地和海洋交界处 [课堂小结]
一、海陆如何变迁?
二、海陆为什么会变迁?
1、大陆漂移说内容是什么?
2、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课后练习] 课标P25:2、3、6~10 [教学后记] 运用了多媒体较好地解决了内容多且比较粗像的困难,学生学习还是比较轻松。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19《《世说新语》二则教学案1 语文版
19.《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课时 《期行》 【学习目标】
1.积累“期”“舍”“否”等常见的文言词语。(重点)2.能合理补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感悟体会“友人”“元方”的性格特点。(重点)3.评述人物,辨别是非;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这么一本书,书的编写者选取社会名流的生活小事随手而记,以德行、言语、政事等分类编排,读这本书中的故事,既可了解古代社会的风气,又能感悟做人的道理,这本书被称为“名士的教科书”,它就是《世说新语》。今天,我将与大家一同学习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期行》。
二、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期行》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喜欢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2.词语积累。(1)古今异义词
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相委而去(古义:丢下、抛弃;今义:委屈、委托).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下车引之(古义:牵引、拉;今义:引导).(2)词类活用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名词作动词用).(3)通假字 尊君在不(通“否”,读“fǒu”).3.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三、合作探究
(一)疏通课文,积累字词
1.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见自主预习2。2.学生复述课文;对比复述,补出课文省略的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人)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这是一篇文言小说,文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 明确: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高潮:元方聪敏,据理反驳。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三)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
明确: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他来就走了,是失约的表现。元方反驳抓住两点:一为“不信”,二为“不礼”。
2.用“这是一个„„的太丘(友人、元方),因为他„„”的句式说话。
明确:示例一:这是一个没有耐心的太丘,因为他与友人约定同行,友人晚一点来,他径自走了。
示例二:这是一个既不守信又无礼貌的友人,因为他不守时,并且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示例三:这是一个态度诚恳又知错勇改的友人,因为他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惭”而且“下车引之”,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示例四:这是一个落落大方、聪明机灵的元方,因为他面对友人对父亲的责难,据理力争、针锋相对。
3.元方的“入门不顾”,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说自己的看法。明确:示例一: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仪,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示例二: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于千里之外。
示例三:元方只有七岁,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年龄特征,是他坦率的表现。
示例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并且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一个大人能当面对一个小孩认错,应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
(四)归纳主旨,畅谈启示
学习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示?(提示:谈启示,可以选择的角度有陈元方、友人、陈太丘)明确:示例一: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示例二: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
示例三: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有耐心、言而有信的人。
四、板书设计
期 行
人物陈太丘:没有耐心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
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知错能改 启示:我们做人要有诚信,讲礼仪
五、课外拓展
请你发挥想象,依《期行》的情节,假设一个对话情境,猜想友人遇见陈太丘后,两个人分别会说什么呢?
示例:友人遇见陈太丘后,友人会说:“哎呀,今天有点急事,来晚了,真是不好意思。你若是多等我一会儿,也许,我就赶上了。”陈太丘说:“老弟,你让我等得好苦啊!我先走一步,你不会怪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