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扶到放 自主评改-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7:3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由扶到放 自主评改-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由扶到放 自主评改-教学教案》。

第一篇:由扶到放 自主评改-教学教案

——人教版第十一册看图作文评改课的案例及评析 邮编:213232地址:江苏省金坛市涑渎小学 姓名:徐吉华电话:0519——2731743 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如何修改作文的?” 生1:“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和不通顺的句子。” 生2:“看看内容是否突出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生3:“能否更具体、生动些。” 师:“刚才三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了他们修改作文的心得,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修改上次的作文,好吗?” 生(齐):“好!”

(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作文修改能力,但存在一定的差异。让学生说心得,有效的帮助了后进生,避免了教师的灌输,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用自己的方法学习,必定使学生饱含热情积极投入,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文介绍给大家?” 学生甲读作文。(略)师:“和你的作文相比,你认为他有那些优点和不足?” 生1:“他的文章主题鲜明,从描写花的美中突出了女孩对老师的爱戴。” 生2:“他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具体地描绘了摘花、送花的情景。” 生3:“我觉得‘女孩看着菊花的笑脸仿佛看见了老师慈祥的微笑’这句话写的很好,若补充出老师平时工作认真、关心我们就更好了。” 师:“说的真好,你认为可以怎样补充?” 生3:“我认为可以补充仿佛看见了老师神采飞扬的讲课,仿佛看见了老师在灯前孜孜不倦的批改作业,仿佛看见了老师和我们一起开心的游戏,仿佛看见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 师(鼓掌):“补充的真妙,不但写出了老师的伟大,而且句式工整。” 学生乙读作文(略)。生1:“我发现他有一个地方重复,‘一路上,她看见一路上那朝气蓬勃的野菊花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应去掉一个一路上。” 生2:“他具体地写出了野菊花的各种颜色,显得十分美丽。可没有突出为何只摘黄花,因为图上送给老师的是黄花。” 师:“观察的真仔细,她为何只摘黄花呢?” 生3:“因为老师喜欢黄色,摘黄花可以使老师高兴。” 生4:“黄花代表着温暖,它象征着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我们对老师温馨的祝福。” 生5:“他能把扎蝴蝶结这一细节写出来,表现姑娘对老师的爱戴。”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作文?”(过了好一会儿,学生丙举起了手。)师:“我非常佩服你的勇气,真不愧是校运动员,若是在草原上一定是第一勇士,说不定还会封为金刀驸马呢!(学生一片欢笑)大家都要向他学习。”(朗读与评议略。)

(开始有许多学生举手,后来怎么都不敢呢?反思后发现,无意中选的前两位同学是我们班作文最好的,增加了后面学生的压力,他们自认为作文无法和前两位学生比拟,不好意思发言了。因此,在请学生介绍时,若体现学生作文水平由低到高的阶梯性,可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创设轻松的讨论氛围,课堂才有生命活力。)

学生分小组评改,教师巡视,及时为各小组提供帮助。最后由学生独立修改。

评析:作文评改以前是教师的专利,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极为不利。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所以我想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作文的能力。”开放的作文教学观认为,评改的途径应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评改。但绝非放任自流,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扶助,否则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本课教学能由扶到放,充分体现教学的双主性。扶是让学生明确评改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即评是紧扣重点训练项目,指出全文优缺点。改是用约定的符号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放是让学生自主的评改,教师不包办代替,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首先,学习评改。请能力较强的学生介绍评改方法,指名朗读作文,集体评改。能力较弱的学生便从其他学生的评改中学到了具体的方法,为尝试评改作好准备。接着,尝试评改。根据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评改,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弥补了后进学生不敢发言的缺陷,同时优秀学生也能给后进生及时的帮助,共同形成评改作文的技能。最后,自主评改。小组讨论后,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巩固已形成的技能。

当然,人的认知水平是螺旋式上升的,形成良好的作文评改技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评改,进行长期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水平,不断增强习作能力。

(此文尚未发表,诚请各报刊杂志编辑前来指导、编稿。)版权归徐吉华所有,谢绝引用、转载。

第二篇:“从扶到放”的三部曲

获奖等级:成都市教育论文二等奖 发表于《金牛教育》

“从扶到放”的三部曲

——先练后讲,变“废”为“宝”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张晓莉

序言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上指出: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要区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

在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中,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作为语文天地的内容,经常沦落成“废品”。在老师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上面,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为了保证精读课文的教学,常常砍掉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或者干脆让孩子自学,把略读课文变成了“自学”课文,甚至“不学”课文。

幸而,通过“先练后讲”(优先练习,讲解随后)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可以把略读课文充分变成“练习材料”。精读课文的教学体现了教师“扶着孩子走”,略读课文则可以“变废为宝”,体现“从扶到放”的精彩演绎。

此处,仅以第七册教材《柚子树下》的课堂实录,展现在“先练后讲”的课题研究活动中,“从扶到放”的三部曲。

一、教师下水,熟读课文,发现训练要点。

教学进行到四单元语文天地时,我发现《柚子树下》这篇文章很适合用来训练一些知识要点。所以课堂上设计了一个“优先练习”的环节,没有想到孩子们给了我一个惊喜——完成的质量非常好!看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很适合孩子们;而且,孩子的潜力也超过了我的预想。

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熟读,结合本年段、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发现了文中语言、结构、深入理解几方面都有值得练习的地方。

因此,这篇略读课文的“优先练习”设计了四个内容:(一、)概括1-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二、)勾画1-3自然段的比喻句,批注“把 比作 ”、“用 比喻 ”。

(三、)词语归类(五种)

1、ABB

2、AABB

3、AABC

4、ABCC

5、象声词(四、)思考:“我”有哪些收获?

在教师下水的过程中,要注意选准“感悟点”,做到“粗中有细”。《柚子树下》这篇文章文质兼美,情趣突出,如果深入研读文字,很容易就可以找出几个“感悟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我们必须明白,略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不能够面面俱到。但是略读教学讲究“简”、“略”,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的部分,在设计练习题目时要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感悟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练习,使学生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得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完成训练要点。

(一)给足自学时间,训练概括能力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个体自读、同伴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孩子自主完成“优先练习”时,教师不必讲解,先个体自读,试着完成练习题目,然后同伴交流,互相补充自己的方法习得。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

(二)用足“智慧锦囊”,简化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 “智慧锦囊”——优先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练习目标、阅读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简化。

三、相信学生,交流感悟,升华训练要点。

没有想到,孩子们自学的过程当中,在同伴相互交流的过程当中,不断打破“优先练习”的范围:

1、不仅能够准确概括前三段的内容,还主动要求概括全文的内容;

2、可以讨论出把全文分成3个或者四个意义段来概括段意。

3、比喻句的赏析方法讲解明白以后,学困生轻而易举就解决了12自然段的那个比喻句。

4、词语归类,孩子们还指出文中还有“ABAC”词语:又酸又甜、晃来晃去。

5、思考题深入思考以后,发现了表面上的收获——学会爬树、学会划木盆;内在的收获——小伙伴的友谊、勇气、快乐等等。

孩子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也打动了我,跟着孩子们的思路继续深入学习下去,一节课的预设延伸成两节课还意犹未尽!

课堂上最大的亮点还在于一个孩子的质疑:晏子杰提出问题——为什么把根深叶茂的柚子树比作老人?为什么不比喻成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突然听到这个问题,我本来准备了答案:(1)柚子树的树龄老。(2)柚子树像老人思念外出的儿女。

但是,有了孩子们珠玉在前的能力展示,我灵机一动,问:谁来解答晏子杰的疑惑?两个孩子起来说了自己的理解,和我的设想不谋而合。但是,晏子杰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比喻,我就让他自己写了一个句子——“根深叶茂的柚子树像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站在那儿,守卫着自己的村庄。”

阳露赞同这个句子:“村庄需要年轻人保护。” 刘子豪不同意这个句子:“年轻人都离开村子了,柚子树只能像老人。” 不管怎么理解,敢于质疑书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这样的争论,这样的课堂,就是我们老师心中的梦想——自主、合作、探究,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孩子学习知识、感受成功的殿堂!

结语

中高段的教材当中,略读课文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能贯彻“先练后讲”(优先练习,讲解随后)的课题研究,把略读课文充分变成“练习材料”,则可以“变废为宝”,奏响“从扶到放”的精彩三部曲——

一、教师下水,熟读课文,发现训练要点。

二、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完成训练要点。三、相信学生,交流感悟,升华训练要点。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参与到这项课题研究之中,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三部曲”乐章奏响,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能成为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殿堂”!

【附件】

柚子树下 孙海浪

1、在我故乡的老屋后面,有一口小小的池塘,池塘里开满荷花,塘边的一块场地上种了十几棵柚子树。春天,每一棵柚子树都挂满了青葱葱、嫩生生的大绿叶;白色的花很香。柚子树根深叶茂,像结结实实的老人站在那儿,眺望着远方,怀念着出门在外的乡亲们。

2、当八月中秋来临时,它又像一张绿色的大网,网住了天,网住了云,网住了满池塘的莲蓬。一个个硕大的柚子上挂满了露珠儿,缀在绿网上。不用吃,即使看一眼,也觉得又酸又甜还带点苦味的汁儿要溢出来。

3、深秋时节,柚子熟了,树上沉甸甸的绿色球儿好像一盏盏小绿灯,在微风里晃来晃去。我和村里的孩子们在柚子树下捉迷藏,做游戏。有时,村里的孩子会爬到树上去帮助大人们收柚子,还可以摘柚子吃。

4、我胆子小,不敢爬树,只好在树底下望洋兴叹。小伙伴们在树上笑着、闹着,叫着我的名字。我不好意思,鼓足勇气爬起树来,爬到中间。一脚踩空,差点掉下来。在小伙伴柚根子的拉扯下,终于爬到树上。

5、不久,我也能像小伙伴一样自由地爬树了。

6、这天,我爬上树,坐在树杈上,剥开柚子津津有味地吃着。俯视树下那碧波粼粼的池塘,看叔叔、婶婶或者比我大一点的孩子划着大红盆摘菱角、采莲蓬。他们用手代替木桨,发出一阵阵“哗啦、哗啦”的响声。他们灵巧地摘着浮在水面、缠在水中的菱儿,采莲的歌儿和着柚香,一直融进我的心田。柚根子赤脚跑到树下,邀我去采菱。

7、我摇了摇头,说:“不去,我不会游泳。”

8、“不要紧,有我呢!”柚根子眨巴着眼睛,手一挥,“盆子摆在池塘边,是我刚从家里拖来的!”

9、看着这个比我还小两岁的小鬼头那么能干,我怕别人笑话自己,之后跳下树,跟着柚根子走了。

10、我坐在红木盆里,心儿扑扑直跳。柚根子跳进水塘,双脚踩水,两只手护着盆。我放心了,一边划着盆采菱,一边也哼起小曲,惬意极了!

11、过了一会儿,柚根子忽然摇晃起盆来,吓得我直叫妈,他却哈哈大笑,转眼间又“咕咚”一声钻到红木盆底下去了。

12、我坐在盆里不知怎么办好。呆了一会儿,就老老实实地划水,让盆平平稳稳地在水塘里行进。渐渐地,我的心平稳了,胆子也大了起来。当红木盆像一只战舰一样,在我的指挥下勇往直前,我心里特别高兴。

13、突然,我听到有人叫我。我抬起头,循着声音望去,柚根子正站在柚子树上,向我挥动着他的红背心。

14、收获的季节,我也有收获。

第三篇:评改方式百花放作文教学硕果累

也谈作文评改的方式方法

摘要:

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草稿。老师及时评改学生的作文。指导学生互相评改。课堂集体评改。

关键词:评改教师评改自改互改集体评改

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指在命题指导和作文的基础上,对学生作文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归纳。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评价,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该怎样修改,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语文教师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作文。这些传统的评改方式会使学生迷失了作文的方向,无形中把学生的自主性给剥夺了,同时强调了学生共性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如何评改作文, 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为了省时、高效、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在研究学生作文心理、分析学生知识差缺的基础上,把作文评改从单一走向开放和创新,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培养了作文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草稿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学生作文喜欢一锤定音,草稿写完即作文完成,不愿认真修改,因而作文水平提高不快。对此,我把指导作文的主要力量放在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上。为了培养他们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我首先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炼字句的故事,讲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写法,更要学会改法,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养成写后修改

1的好习惯。其次具体指导,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作文命题后,根据题目的难易,我只简单地提示题目的要求范围,可写哪些材料,注意点,指定完成的时间,就让学生回去写。或观察,或搜集素材,或构思、打腹稿,写草稿,不让学生在一节两节课内完成一篇作文,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养成他们认真作文的良好习惯。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评改。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自改作文草稿,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清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第二次讲评,着重表扬自改后有进步的同学。例如《同桌》一文,我要求“肖像描写要突出人物性格”。在写个性时濮天同学原稿为:“她总是梳着一对羊角辫。”没有充分体现人物的倔强的性格,经过修改改成了“她走起路来,脑后那对羊角辫总是一翘一翘的。”这显然好多了。这样,教师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种加强作文指导的做法,更加贴近学生作文。

二、老师及时评改学生的作文

老师及时评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号都能使学生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为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作文评改上,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异,有所区别,侧重对待,我的做法是:

1、优秀生以“评”为主,中差生以“改”为主。这是因为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锦上添花。教师在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这些有一定难度的方面提高要求,给予指导。选评优秀生作文,我把它称为“突破口”,它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每次教一个新班,都从最初作文中发现一两篇较好的作文,加以讲评、鼓励。开始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受过两次以上评讲的同学,作文态度都较前认真,希望自己的作文再一次

获评。之后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优秀面。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办作文园地,开展作文竞赛,编优秀作文选,读书评报,写观察日记,给报刊投稿等。这样,我的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喜爱作文的同学。他们作文成绩的迅速提高极大鼓舞了中、差学生。研究差生作文差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主要差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而且这种不足非一日形成,久而久之,产生了“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状态。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克服这种心态是前提,其次是给他们具体帮助,在最基础的选材、写具体、字词句的训练上多给予帮助,使他们走出作文困境。对待差生作文,我主要是面批面改。针对主要差缺,一学期每个学生只需批改2次。最初面稍大,逐渐形成宝塔形。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不歧视,有耐心。注意发现“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一个好段落、一个好句子,都要尽量找机会予以展示;或在讲评中作为范例,或用红笔画上肯定的符号,有进步就及时加以鼓励,写上几句“你进步了,难能可贵”“祝贺你进步了,你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之类热情鼓励的话。寥寥数语,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写作兴趣。有个学生对我说:“其实我们都怕作文,我们又都想写好作文,不让老师失望。”

2、评改共有的毛病。为了增强评改实效,我备有评改手册,记下学生作文中共性问题。我发现有些毛病,对学生作文影响很深,十分顽固,必须强制改正,方可奏效。(一)三段式。对于初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三段式要求是必要的。到了高年级仍只会三段式写法,势必束缚学生作文思路。对此,我要求学生中间一段必须放开,要有层次。(二)开头结尾模式化。写参观游览一类文章,有些学生开头一段总离不开写“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结尾又写“参观结束,我们排着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为了使他们认识到这种写法过于平淡,影响文章质量,我有意让他们每人带一本作文选,看看入选作文有几篇这样开头结尾。结果没发现一篇。从此,他们渐渐改变了上述模式化的写法。(三)孤立地写人物外貌。写人物外貌,往往千人一面。男孩不是“大大眼睛,圆圆脸,两腮有个小酒窝。”女孩总是“红红的小脸,乌黑的头发,扎两只羊角辫。”为了纠正这种写法,我选了班上一位同学写的作文《乡下小表弟》中的开头一段,让学生评讲。“烈日下,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在田埂上奔跑。他那被毒辣辣的太阳晒得黝黑的身上,着一件旧的红背心,下身穿一件短裤衩,不时抹去头上的汗珠。他就是我在乡下的小表弟。”通过讲评,使学生了解这段文章为什么生动形象,主要原因是抓住人物的特征,不是孤立止地写人物外貌。从此,千人一面的写法慢慢得到了克服

三、指导学生互相评改

俗话说,旁观者清,修改习作亦然。教师授予学生一定的评改方法后,还要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达到巩固的程度。老师把修改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因此,审视同班同学的文章来,格外认真投入。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又体验了批改作文的艰辛,还培养了认真负责的精神。指导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其次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然后,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主题是否突出。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

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评改时要灵活掌握。具体的评改方法是:印发评改示范及常用修改符号,统一规范;其次,交待评改步骤。阅读全文,把握大意,动手修改,复查性阅读,下评语;再次,提出评改要求。以肯定长处为主,评语要有针对性,可查工具书,可讨论。最后,给作文打出等级。当然,作文收齐后,教师可就整体评改情况写出总评。对有异议的作文可进行复评;对优秀的作文可办专栏或进行演讲比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解放”了教师,何乐而不为?

例如:濮天姜和雨停两名同学互批看图作文《教师节礼物》这篇文章。濮天对姜雨停说:“你的文中描写太多,有点像散文了,不太符合本次作文的要求。”姜雨停对濮天说:“你的作文虽然对图画上内容叙述的很具体,但缺少些想象,如果加上一点现象,效果会更好。”两人毫不隐瞒观点,有时争得面红耳赤。这一做法,同学们最感兴趣,他们调皮地说:“互相批改让我们迈大步。”

四、课堂集体评改

课堂集体评改前,我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取得了很好成效。总之,在作文评改过程中,评改方式百花齐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才能使学生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促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作文教学才能硕果累累。

第四篇:4.2由视图到立体图形(教案)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4.2 画立体图形—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设计:苏凤仙 审核: 责任校对: 批准使用: 创作时间:2010.08 内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31--13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由物体的三视图辨认出物体形状的方法.

2.在探索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教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并从交流中获益,培养自主意识和协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 教学难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原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通过_________可以把一个物体转化为平面的图形

2、正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俯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侧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图形。

3、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正方形上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它的正视图和左视图。

4、试画出粉笔的三视图.

二、自主探究

观察右边的平面图形,大家可以联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结论:根据一个平面图形可以联想到许多的立体图形,要准确判断一个立体图形就必须用三视图的各个图形来综合判断。

三、实践应用

探究

1、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图形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并画出立体图形。

(1)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2)

正视图

正视图

俯视图

解:(1)长方体

(2)圆锥

探究

2、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是下面三个图形,请说出该物体形状。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探究

3、如图,是一个常见的机械零件的三视图,请猜想,它可能是什么?

答案:六角螺丝帽

探究

4、三视图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

答案:12个

探究

5、一个由几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个立体图形中共有几块小正方体?

答案:或7个;或8个;或9个

四、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五,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如图,图(1)是立体图形(C)的俯视图

2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这些小正方体的个数是(B)

A、4

B、5

C、6

D、7(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3、根据下列物体的三视图,填写几何体的名称: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是____________

(3)(1)六棱柱(2)三棱柱(3)空心棱柱

4、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

立体图形的名称。

六、课后反思

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4.2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案)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4.2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设计:苏凤仙 审核: 责任校对: 批准使用: 创作时间:2010.08 内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28--13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体视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各个方面的形状。

2、使学生能正确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3、通过视图的绘制过程,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认识物体的构成。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拿出一件制造完好的三叉接头实物,工人生产这件实物之前,是如何完成这件三叉接头的生产 的。工人师傅最初看到的并不是三叉接头的立体图形,而是该物体的三个平面视图,根据视图制造 的。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在平面上画空间的物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复杂的物体,如航天飞机,摩天大厦等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创造了三视图来帮助我们。

二、自主探究

观察上图,同学们归纳三视图的定义:

从正面、上面、侧面(左或右)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绘出来的图形叫三视图。通过视

图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

正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像;侧视图:从左面或右面看到的图形。

三、实践应用

探究

1、画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解:正方体的三视图为: 圆柱的三视图为:

探究

2、画出右图所示的四棱锥的三视图。

探究

3、如图、这个几何体的正视图是(D)

探究

4、如图是由7个正方体组成的图案,画出它的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四、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五、检测反馈

1、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不是圆的几何体是(A)

A B C D

2、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左(C)

3、在水平的讲台上放置圆柱形水杯和长方体形状的粉笔盒(如图)则它的正视图是(B)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实物图

4、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几何体中,同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不同的是圆柱 正方体 圆锥 球

A B C D

9、指出左面三个平面图是右面这个物体的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

C)

下载由扶到放 自主评改-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由扶到放 自主评改-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由时评到作文专题训练教案

    由时评分析到作文写作专题训练教案 时评的写法例析(一):架构好文章结构----以肖川《用心培育一个读书的民族》为例: 第一部分:时评文章评析 用心培育一个读书的民族 前两年,在国......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认识一些基本立体图形后出现的,学生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体会如何将一个立体图......

    自主、互助、协作评改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教学论文)

    自主、互助、协作评改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教学论文) 自主、互助、协作评改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河南省夏邑县罗庄一中语文教研组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最能......

    语文教学叙事 “自主式” 评改作文的尝试

    语文教学叙事 “自主式” 评改作文的尝试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知道,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让同学们具有适应......

    自主、互助、协作评改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方案_(教学论文)(5篇)

    这是上级要求,本学期我们必须做的一项改革课题! 以下请认真阅读和研究,此方案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康家营子中学自主、互助、协作评改作文教学改革实......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共5篇)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出处:网络 作者:严尔权 “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 ─1952)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

    《放小鸟》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鸟。......

    “扶”与“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扶”与“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教数学,犹如教孩子走路,有时应先扶后放,有时应扶放结合。这里的“扶”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