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5篇

时间:2019-05-15 08:3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

第一篇: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1.对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

1979年布朗芬布伦纳在其所著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提出了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核心理念—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真实自然的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源泉,人的心理也是处在生态环境中,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他的理论中,生态指的是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变化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生态系统则是指儿童生物学属性的气质和性情与儿童发展的诸多环境因素的结合体。这个环境是各种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既具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这个生态系统从里到外包括微观(小)系统(miCr0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观(大)系统(maCr。System)。每个层次的系统都和上下级系统相互包含、交互作用。

(1)微观系统(小系统)从儿童发展生态模型图来看,位于同心圆最内层的家长、教师以及与儿童最为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构成了微观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儿童与他当前所在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这个系统中,布朗芬布伦纳用“双向影响”来描述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这种双向影响对儿童的影响是最大的,微观系统之外的系统也会对内层系统产生影响。`布朗芬布伦纳将微观系统定义为“发展着的个体在特定客观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范式。在微观系统中不仅存在着典型的双人关系,还存在三人、四人甚至多人的关系。微观系统的这三个主要特征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与制约,整合在统一的微观系统中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

(2)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由发展中的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间系统不是一个实在的环境,而是由儿童发展所在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对于幼儿来说,家园联系、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幼儿园与社区联系等就是儿童发展所在的中间系统。

(3)外系统

外系统是指发展的个体不直接主动参与的,但却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地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这个系统是通过影响儿童所在的微观系统来对儿童发展产生作用。例如父母的工作单位、教师的家庭等。6虽然儿童没有直接加入到这些外系统中,但是儿童却能感觉到它们作用于微观系统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4)宏观系统(大系统)宏观系统是指各种较低层次的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外系统在内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文化或亚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习俗、法律等。

(5)时间系统

时间系统是指环境中的事件并不是始终按照某种固定的方式影响发展中的个体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对个体发展影响的性质与程度也会发生变化。这种时间上的变化可以是外部的,比如父母的去世;也可以是内部的,比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环境的变化会有不同的反应。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儿园游戏理论的启示

(一)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的活动、角色、人际关系样式是影响幼儿园游戏 开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发展生态学强调的环境不是纯粹的客观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客观环境中个体体验到的心理环境。也就是说只有被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客观环境才对个体产生影响,倘若个体没有体验到客观环境,便不能与客观环境发生互动,环境也不能对个体产生影响。可见,“体验”是微观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环境与个体发生联系的必要条件。幼儿园游戏是在幼儿园这一具有特殊物理、物质特征的场所中,幼儿主动参与并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所体验到的不是外显的活动过程,而是对游戏活动、参与游戏的多种角色,以及这些角色间形成的人际关系结构的体验,这些才是影响幼儿游戏的直接因素,对游戏中幼儿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幼儿园游戏是具有内容、结构、过程的社会性活动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微观系统理论的活动视角来考察幼儿园游戏,我们发现,有意义的幼儿园游戏具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多层次的活动结构与前后延续的活动过程,同时,因为游戏是置于幼儿园这一聚集了众多社会人的场所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互动,获得社会性情感与技能的发展。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主体与游戏环境之间互动共生

人类发展生态学强调:发展着的人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并时刻重新构建其所在环境的动态的实体,环境有其影响作用,需要与发展的主体相互适应,因此,人与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是双向的,呈现一种互动的关系。人通过对环境的改造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人要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人与环境间便形成了互动共生的联系。布朗芬布伦纳认为“有大量时间与儿童直接接触和发生互动”是微观系统对人产生影响的必要条件,舍此,就没有微观系统而言。

在幼儿园游戏中,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体与教师、同伴之间进行互动,同时,幼儿也在不断与其体验到的心理环境发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想象或者实际重构对游戏空间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空间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去适应新的环境;通过与教师的信息交流实现能量的流动,当能量流向幼儿时,幼儿得到发展;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游戏中幼儿的发展是在幼儿与游戏环境的互动共生中得以实现的。

(四)幼儿园游戏的有效开展需要活动主体多元的角色定位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角色是活动参与者进行人际关系的行为起点,是包含了活动和人际关系的有机整体。角色在影响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如果人经常有机会承担多种角色,并参与各种角色活动,会更有利于他的发展。幼儿园游戏活动主体多元的角色定位,就是说参与游戏活动的教师与幼儿不仅仅是单一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身份,同时还承担了更多的角色任务。多元的角色定位意味着主体在游戏活动中被期望的角色行为更为复杂,游戏主体的发展空间更为广大。另外,多元的角色定位还有利于民主平等的游戏氛围的建立,使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更为有效。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儿园游戏实践的启示

(一)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游戏生态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主观体验

良好的幼儿园游戏生态的创设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主观体验,幼儿的已有经验个别差异等都是影响幼儿主观体验的因素,教师在游戏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中都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教师不能单凭经验与个人喜好来决定游戏活动,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幼儿的需要。具体来说充分考虑幼儿的主观体验要做到: 1.准备游戏计划前要先分析幼儿。教师只有在充分分析幼儿的基础上,才能 为幼儿设计出更为适宜幼儿发展的游戏活动。

2.教师要养成随时进行教学思考的习惯。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游戏环境与幼

儿之间在不断互动,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行为与情绪,通过思考,及时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幼儿园游戏应在时间上得到延伸,在空间上得到扩展

经验的迁移不仅体现在时间前后的影响上,还体现在不同活动空间经验的迁移。人类发展生态学克分子活动理论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如果个体能调用其他活动空间中的经验,个体能够更积极地改变或丰富已有的经验结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园游戏在空间上的扩展,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维的扩展来实现对其他空间经验的调用,还可以与幼儿共同对实际空间进行改造与重构来实现空间的扩展与改变。

(三)应鼓励幼儿园游戏活动主体间展开积极对话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双向互动”是人与环境之间发生联系最重要的特征。活动主体间的联系是幼儿园游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活动主体之间展开积极对话,建立积极地情感联系以及和谐的游戏氛围,活动主体与游戏环境才能更好地互动共生,发挥正向影响。因此,应该鼓励幼儿园游戏活动主体间展开积极对话。教师要掌握提问技巧,擅长启发幼儿,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来接纳、欣赏幼儿,充分理解幼儿,耐心地倾听与等待,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游戏需求,更好地支持幼儿游戏。同时,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归属感与信任感,鼓励幼儿与同伴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与同伴主动交往,这样才能让幼儿与环境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促进幼儿更好的进行游戏。

(四)教师应该树立多元的角色观,为幼儿提供体验不同角色的机会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强调多元的角色定位更有利于促进游戏活动主体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树立多元的角色观,不把自己看作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绝对中心与权威,而是将自己融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甚至是学习者。同时,不再只将幼儿作为幼儿园游戏活动任务的执行者,而是赋予幼儿更多的游戏权利,让他们成为游戏的决策者、参与者、探索者、评价者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幼儿才成为幼儿园游戏真正的主人,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篇: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新领域,是基于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的形成因素,揭示教育系统的内部规律,进而指明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在当前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的时代背景下,旨在结合生态学规律对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启示,探究优化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论文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课堂生态系统;信息技术

信息化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实施路径,也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生态学观念在教育学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也曾用生态学的规律和原理来分析、研究教育学系统中的各类问题。教育学和生态学融合的结果使产生了教育生态学这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它的出现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当今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层整合,完善信息化课堂教学这一目标。本文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解释和分析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实际教学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一、生态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生态学与教育学的融合形成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由此定义为交叉学科。而在教育系统中,课堂是它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教育生态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形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领域——课堂生态学。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规律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从而对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优化。

1.生态学规律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对于课堂教学的生态规律研究,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课堂教学现象的成因,找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学生知识增长最大化的方法。那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学的“多样性和主导性原理”认为:一个成熟的系统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性的要素才能增加稳定性;必须有优势的要素主导才有发展的潜力。可以得出,应该改变以往陈旧死板的教学内容,安排和设计多元共生的教学内容,积极吸收符合时代和社会进步趋势的先进知识,充分地融合社会环境中的经济、科技、价值观等多元化知识,为课堂教学这个微观生态系统创造多元化知识环境。“多元化和主导性兼顾”给人们在具体教学内容上的启示是教学虽以教材为本,但应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在现实教学中要敢于脱离教材的局限,引入新理论和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把所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引入教学,传授多元化知识可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知识需求,但鼓励多元化知识融入课堂并不是让教师弃用教材,还是要让教师认识到教材知识的主导作用、课本知识体系较为系统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的。

2.生态学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会表现出协同与竞争、一致与矛盾、平衡与失调等状态。课堂生态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融洽和谐发展,课堂生态就达到一种平衡;当其中一些因子改变而打破原有平衡,则必须引起其他因子的调整,甚至是系统的调整来适应这种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生态学联系、动态、平衡、和谐的基本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师生关系的全新定位都属于教学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改变,保持平衡的对应方法就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系统重归平衡的生态因子,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办法。教师使用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互动性教学方式、开放式地教学授课,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继续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这种在方法层面的创新,其目的就是创造开放的、积极的、动态的课堂,使学生真正乐于学习,并能从中获益,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3.生态学规律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课堂生态中既有进行教和学活动的生物环境——教师和学生,也有非生物环境——课程、教室环境等。无论生物环境还是非生物环境,每个构成该生态系统的因子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只有这些因子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谐共处才是教育领域努力追寻的理想状态——共生关系。那么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必然也该确立共生的观念,以求课堂系统中各个生态因子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为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能源,是教与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师生间的关系对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突出,师生间也应该建立共生的生态意识。师生关系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并逐步稳定的一种人际关系,近似等同于教育学的关系。如果师生间的关系是机械的“教-学”关系,那会让学生丧失对知识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主导一切使得教育生态系统面临失衡的危机。生态学的“反馈原理”说明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当两因子之间作用相互放大,彼此促进,系统会朝正方向增长;当相互作用互相抵消,彼此抑制,系统会稳定现状或者徘徊不前。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系统中的生物因子,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因子,两者应该有合理的生态位。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完成应有任务: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应该提炼自身的人格修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转变旧有的教学意识,成为学生的榜样、向导、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尊重。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子,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助、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教育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生态学规律在信息化课堂中的体现

1.生态位原理与信息技术滥用

生态位原理是指系统中每个因子(或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地位和功能。与生态位原理相反的是使资源无法共生的竞争排斥原理。从课堂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每种教学手段和工具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自己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不可被取代也不能被消除,它们共同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客观上讲,就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如幻灯片)都应占有一席之地,切不可因为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地位。如果彻底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使信息技术使用过于泛化,不仅会造成教师教学的懒惰行为,也会让学生接收知识的节奏过快而没有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避免造成偏激的教学局面。

2.信息技术的竞争和协同进化规律

生态学的观点告诉人们,每当某个生态系统中出现一个新的物种后,这个物种就会和该系统中原有物种以及整个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比如新旧物种对生存资源的竞争,或者原有物种之间争夺新的物种而发生竞争。结合生态学进化论的观点,竞争的最终后果是协同进化。这就是生态学中的竞争与协同进化规律。

在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外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竞争。竞争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只要是为共同利益,彼此促进和鼓励,积极进取带来效益的都是良性竞争;只要是相互压制、彼此破坏的往往是恶性竞争。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机制存在于多个方面,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间的竞争以及不同信息技术形式间的竞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进入,就产生了课堂中新旧技术,即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竞争。信息化课堂教学如果实施不恰当,新旧技术竞争不当的情况下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在竞争的同时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就能给课堂带来正面影响。不同的信息技术形式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目的是为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多占有一席之地。长此以往,技术竞争的结果必定是优胜劣汰。决定的关键在于技术是否合适教学,是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信息化课堂的平衡与失调规律

因为课堂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的、开放的生态系统,新事物的加入会打破这种生态系统的平衡。信息技术整合进课堂教学是一种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迁移,系统内部的稳定机制就会发挥作用来达到新的平衡,如自身适应、协作共生等方式,让系统最终回归到新的平衡。这种变化会引起课堂结构、教学效果的平衡与失调。

首先,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相当于新物种进入课堂,改变了原本课堂结构,成为课堂生态的一个新因子,教师和学生会因为不熟悉而无法驾驭,也造成了信息技术在引进初期是无法得到教师的正确应用,这就使之前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信息技术课堂流于形式,毫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课堂的失衡状态,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使教师能力提高、态度转变,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其次,在新物质新能量的输入与教学效果之间也有在平衡和失调彼此转换的状态。能量和物质输入与人才培养的输出表现失衡时,就要提高整合策略,使整合效果不断提高,让二者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不是生态循环的终点。新的平衡又会在新的技术或新的理念制度的进入下失调,再经系统中各因子的相互作用达到下一个平衡的状态。

三、基于生态学规律优化信息课堂教学

1.尊重每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

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无论生物因子还是非生物因子,都在为共同构建和谐生态起作用。若要维持平衡,哪一种也不能取代其他而独占鳌头。生态位的问题存在于整个教育生态中,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来看,尽管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信息技术之间呈现出竞争态势,但每种新技术与传统教学工具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地位,并不是一定要以其中一方消失为代价。切不可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而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工具,也不能因为不接受新技术而排斥信息化教学工具和手段。因此,在信息化课堂中应该合理而有效地分配使用教学方法。

2.处理好信息技术间的竞争关系

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不同信息技术的竞争问题,其结果可能有良性的也可能有恶性的。为了处理好技术竞争的关系,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应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技术理念,以最有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为目标,真正对信息化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推进不同技术间的协同共进、技术共存。在正确的指导下,这种良性竞争和相互帮助将不断推进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展开。

3.处理好平衡与失调的关系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课堂生态系统会出现失衡,在教学部门和教师等的共同努力下课堂可以逐渐回归到一个新的平衡。新的平衡会因为技术间的磨合、地位的改变或者新的信息技术的进入而再次失衡,由此课堂生态系统就在平衡与失调之间循环往复,这将贯穿于整合过程的始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研究人员应该明确信息技术进课堂的这种“平衡与失调”规律,理性有效地处理课堂的失衡状态。这也是信息化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是确保教育技术用到实处的关键。

第三篇:大众传媒视野下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大众传媒视野下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摘要: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系统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每个人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壮大,儿童接触电视媒介等新兴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大众传媒对儿童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视野,同时对他们的道德观念、行为能力等产生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客观评价大众传媒的影响,发挥我们在儿童接触传媒过程中积极的“中介作用”,是发挥传媒效应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家庭和学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大众传媒对儿童能产生更多有利的影响。关键词:大众传媒,社会性,影响,家庭,学校

一、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当代儿童享受到了媒介资源的多姿多彩,其成长也多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等传播媒介的影响。据中国儿童中心前几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对全体平均时间而言,城市的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86.7分钟。而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8分钟;阅读课外书22.7分钟;电脑游戏6.2分钟。周末则更长,大约149.3分钟。农村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73.8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1分钟;阅读课外书15.1分钟;电脑游戏1.6分钟。周末大约122.8分钟。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在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大众传播媒介因其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它必将带来儿童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一场深刻革命。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大众传媒丰富了儿童发展的环境 大众传媒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充斥着各方面的求解与探索,它既可以锻炼儿童运用科技的能力,偶尔的娱乐游戏消遣也能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资料,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更多详细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内涵、拓宽他们的所见所闻。其次,传媒促使儿童的个性发展更具多元化 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认识社会,接受规范,掌握礼仪,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第四篇:试析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写写帮整理)

内容摘要:

论文摘要: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新领域,是基于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的形成因素,揭示教育系统的内部规律,进而指明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在当前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的时代背景下,旨在结合生态学规律对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启示,探究优化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新领域,是基于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的形成因素,揭示教育系统的内部规律,进而指明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在当前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的时代背景下,旨在结合生态学规律对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启示,探究优化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论文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课堂生态系统;信息技术

信息化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实施路径,也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生态学观念在教育学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也曾用生态学的规律和原理来分析、研究教育学系统中的各类问题。教育学和生态学融合的结果使产生了教育生态学这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它的出现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当今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层整合,完善信息化课堂教学这一目标。本文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解释和分析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实际教学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一、生态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生态学与教育学的融合形成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由此定义为交叉学科。而在教育系统中,课堂是它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教育生态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形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领域——课堂生态学。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规律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从而对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优化。

1.生态学规律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对于课堂教学的生态规律研究,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课堂教学现象的成因,找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学生知识增长最大化的方法。那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学的“多样性和主导性原理”认为:一个成熟的系统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性的要素才能增加稳定性;必须有优势的要素主导才有发展的潜力。可以得出,应该改变以往陈旧死板的教学内容,安排和设计多元共生的教学内容,积极吸收符合时代和社会进步趋势的先进知识,充分地融合社会环境中的经济、科技、价值观等多元化知识,为课堂教学这个微观生态系统创造多元化知识环境。“多元化和主导性兼顾”给人们在具体教学内容上的启示是教学虽以教材为本,但应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在现实教学中要敢于脱离教材的局限,引入新理论和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把所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引入教学,传授多元化知识可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知识需求,但鼓励多元化知识融入课堂并不是让教师弃用教材,还是要让教师认识到教材知识的主导作用、课本知识体系较为系统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的。

2.生态学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会表现出协同与竞争、一致与矛盾、平衡与失调等状态。课堂生态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融洽和谐发展,课堂生态就达到一种平衡;当其中一些因子改变而打破原有平衡,则必须引起其他因子的调整,甚至是系统的调整来适应这种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生态学联系、动态、平衡、和谐的基本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师生关系的全新定位都属于教学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改变,保持平衡的对应方法就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系统重归平衡的生态因子,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办法。教师使用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互动性教学方式、开放式地教学授课,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继续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这种在方法层面的创新,其目的就是创造开放的、积极的、动态的课堂,使学生真正乐于学习,并能从中获益,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3.生态学规律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课堂生态中既有进行教和学活动的生物环境——教师和学生,也有非生物环境——课程、教室环境等。无论生物环境还是非生物环境,每个构成该生态系统的因子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只有这些因子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谐共处才是教育领域努力追寻的理想状态——共生关系。那么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必然也该确立共生的观念,以求课堂系统中各个生态因子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为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能源,是教与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师生间的关系对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突出,师生间也应该建立共生的生态意识。师生关系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并逐步稳定的一种人际关系,近似等同于教育学的关系。如果师生间的关系是机械的“教-学”关系,那会让学生丧失对知识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主导一切使得教育生态系统面临失衡的危机。生态学的“反馈原理”说明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当两因子之间作用相互放大,彼此促进,系统会朝正方向增长;当相互作用互相抵消,彼此抑制,系统会稳定现状或者徘徊不前。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系统中的生物因子,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因子,两者应该有合理的生态位。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完成应有任务: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应该提炼自身的人格修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转变旧有的教学意识,成为学生的榜样、向导、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尊重。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子,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助、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教育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五篇:绿色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实践

“绿色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环保范畴的概念,而更多的是指向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一种针对现代教育发展困境的教育改进,是对功利化教育的颠覆和扭转。绿色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人类、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绿色教育理念源自针对现代教育的集中反思与超越,是指关爱、尊重学生的生命和价值,构建生动、活泼、民主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敢创新、肯实践的新一代人才。

绿色教育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自由、可持续发展。从这个理念出发,对幼儿教育而言,幼儿园必须为每一个儿童建构“发展适宜性实践”。所谓发展适宜性实践,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而是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明确提出,这份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并不是什么另外的一种课程模式,而是“为管理者、教师、父母、决策者以及其他需要在幼儿保育和教育中做出决策的人,提供一份详细说明和描述了如何在早期教育方案开展‘发展适宜性实践’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当幼儿教育工作者相信我们必须为儿童提供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时候,这个术语的意义就因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支持的儿童发展理论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种最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模式。我们每一所幼儿园、每一个教室,都可以有自己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其次,幼儿园教育有着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幼儿园没有以书籍形式存在的所谓正式教材,丰富的激发手脑结合的学习材料以及各个层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再次,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核心理念是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教师有效性是优质幼儿教育的保证。

一、发展适宜性实践理念的发展

1983年一篇《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研究报告掀开了美国20世纪第二次教育改革的序幕。这篇报告对1973至1982年10年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成绩大幅下降,这再一次敲响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下降的警钟,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忧虑和关切。对于幼儿教育领域而言,1983年的报告导致幼儿教育领域直接教学课程模式的复苏,传统的读写算能力重新占领幼儿课堂,特别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了推行自己所坚守的一套价值观和一系列评价标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主动出击,1986年提出了“发展适宜性”这个概念,进而制定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它是一个指导教师工作和决策者制定政策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和决策者分辨面向儿童的“适宜的教学实践”和“不适宜的教学实践”,而不管这些教学实践是在哪种课程模式的管辖之下。1987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中进一步提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纬度,同时表示狭隘地测验学术技能而获得的心理测验的分数从来都不应该成为推荐入学、留级、插入特殊教育班级或者补偿性教育班级的唯一尺度。这本书由于封面是绿色的,后来被美国幼儿教育界称为“绿色圣经”,同时也点出了其“绿色”含义——倡导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1997年,在各种质疑和自我反思下,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修订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经过多年的互相学习,幼儿教育理论也接受了不少建构主义的思想。例如维果茨基认知建构主义的盛行就为1997年修订发展适宜性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提出了“文化适宜性”问题,也就是说发展适宜性实践必须考虑到文化和语言多样性问题。[1]同时,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抛弃了多年的课程争论中“非此即彼”的逻辑套路,倡导关注两种因素的互动与交融,尝试整合“建构主义课程”和“训导主义课程”。总的来说,就是认为儿童主导和教师主导的活动都有价值,同时教育实践可以也应该兼顾儿童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学业成就。

2009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正式发布第三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有效性问题。由于多种文化背景儿童以及贫困儿童人数的增加,教师肩负减少儿童学习机会差异以及提升所有儿童学业成就等压力,同时教师还必须更好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关于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知识,关于儿童个体的知识,以及关于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的核心。总而言之,教师的知识和课程决策能力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教师的有效性就成为优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同时,第三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反复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创建一个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教学的目的定位在提升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为了实现重要的发展目标对课程进行精心策划,评价儿童的发展和学习,与家庭建立互惠的关系。

二、如何建构发展适宜性课程

1.放弃非此即彼的教育哲学视角,倡导以整合性思维来思考教育问题

在历时30载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波向国外学习的浪潮中,我国幼儿教育界向苏联学习了一套以“直接教学”和“分科教学”为主要特点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是与苏联以“直接教学”和“分科教学”为主要特点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基于游戏的幼儿教育模式,是西方的“活动教学”和“综合教学”的自由主义教育模式,如高瞻教育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法、瑞吉欧教育方案和光谱教育方案等。从教育哲学上说,这是教师主导和儿童主导的对垒,也是所谓“建构主义课程”和“训导主义课程”的争锋。

美国幼儿教育领域长久以来也存在类似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曾经把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归纳为“建构主义课程”和“训导主义课程”。

实际上,这两种教育哲学是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的,例如在发展适宜性实践中就有以下建议:(1)儿童建构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同时他们也从比自己能力更强的同伴和教师的教学中获益。(2)儿童受益于有机会通过整合的课程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受益于有机会深入学习某一个领域的内容。(3)儿童受益于学习环境中预先设定好的结构和有秩序的一日生活,同时也受益于教师灵活地和自发地回应他们那些生成的想法、需要和兴趣。(4)儿童受益于有机会对他们将要做什么和学什么中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同时也受益于对于什么样的选择是得到许可这样一个范围有着清晰的认识。(5)儿童受益于有机会与同伴合作以及获得一种在集体中的归属感,同时也受益于被看做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强项、兴趣和需要的独立个体。(6)儿童需要发展一种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同时也需要尊重那些和他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经验的个体。(7)儿童有着巨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这个世界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同时儿童他们在认知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受到年龄的限制。(8)儿童受益于参与那些自己创造的、自发的游戏,同时也受益于那些教师设计的以及结构化的活动、方案和经验。2.优秀教师必须是有准备的有效教师

第三版发展适宜性实践专门列出一章解释所谓“优秀教师”,系统论述了教师如何设计发展适宜性实践以及如何做一名有准备的有效教师,通过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优秀教师首先是有准备的教师,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准备教育的各个环节,务求“润物细无声”和“无声胜有声”。其次,优秀教师是在各个领域有效工作的教师。教师的多种角色定位在:创建一个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教学的目的定位在提升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为了实现重要的发展目标对课程进行精心策划,评价儿童的发展和学习,与家庭建立互惠的关系。这样一个类似于五角星的“铁杆”组合形象反映了教师的角色和重要作用。

3.用多元视角重新看待西方的课程模式,并致力于创造中国模式

发展适宜性实践并没有对某一种课程模式有所偏好,而是倡导殊途同归的理念。对于中国幼儿教育研究者而言,我们既要承认西方有关儿童发展的研究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细节,也要意识到,教育研究除了有其科学性一面,还不能回避教育目标的价值观问题。尤其在课程模式这个问题上,我们更要深刻反思。

我国幼儿教育在多次向国外学习的浪潮中曲折前行和渐进发展。毋庸置疑,在第一波向苏联学习的浪潮中形成的思维定势、行动定势等习惯势力,是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西方幼儿教育模式时必须面对的惯性阻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30年时间里,我们主要依据苏联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形成了一套课程理念和课程行为体系,形成了一套从国家到地方支持这种课程理念和课程行为体系的培训和保障体系。即使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直接针对学科课程体系,幼儿教育者们也针对学科课程提出了诸多批评并积极实践和探索各种新型的自主性多元化的课程,传统的学科课程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西方幼儿教育思想大量涌进中国,我们同时学习和实践着几套西方的幼儿教育模式。我们试图突破已深入骨髓的传统幼儿教育模式,急功近利地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每一种西方的幼儿教育模式。每种模式都是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结果都未掌握。

应该说,西方的一些优秀幼儿教育模式因其质量优秀、实践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但是,反思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学习和借鉴多种西方幼儿教育模式的真实状况,我们的学习思路、借鉴原则、实践历程、实践方式等并不让人乐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学习西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在各种模式间徘徊和打转,却未想过要有所突破。我们何时才能结束对西方幼儿教育模式的盲从和膜拜?我们何时才能形成拥有国际视野的、能与全球幼儿教育对话的、让世人信服的我们自己的优质幼儿教育课程模式?

实际上,课程模式本身是开放的,各种课程模式都在“博取众家之长”,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一直都在进行。而我们对各种课程模式的追求只是疲于奔命,引进了新的课程模式之后就直接用了再说,缺乏对于这种课程模式的深入思考以及有效整合和本土化的研究。有研究者也指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存在模仿课程形式而失却课程精神的现象”。我们必须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们迫切需要一份、甚至是几份幼儿教育课程模式作为蓝本,从描摹开始,对源自欧美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创新。

中国百年的幼儿教育改革,正是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本国实际,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中探索前进。一百多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从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的幼儿教育制度、思想和实践的碰撞、交融中走来,在基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对国外幼儿教育进行加工、改造和提升中走来„„在今天这个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开始理性转变幼儿教育观念,建设自己的幼儿教育模式:以开发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为己任,践履“全球化时代之本土化行动”的幼儿教育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建设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幼儿教育科学发展试验区和先行地,承担起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先行先试的探路使命。作为一名幼儿教育研究者,我们希望能够创造自己的教育模式,找到自己的发展步伐,在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中贡献更多的研究力量。

下载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公平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越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民族地区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其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田野调查发现,民族地区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办学条件普......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关系研究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关系研究:内视、自觉与正义 2014年01月10日 04:17:59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民族关系研究又成为热点,从“去政治化”的争鸣到“......

    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环境管理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当代环境管理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主要有技术内涵、经济内涵......

    国际化视野下的科技园区发展

    国际化视野下的科技园区发展 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作为各国经济与科技发展重要源头的科技园区,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与挑战。如何通过合作创新,推动世界各个科技园区的......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课堂管理研究论文

    教育生态学是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念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但是我国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比较落后,直到近年来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才开始将教育生态视角引入进来。教育......

    消费社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消费社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摘要:随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消费社会”这一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论述。实际上,消费社会已经到来,并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消......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主题教学

    一、主题教学的内涵主题教学是当前幼儿园的主导教学方式,它围绕一个主题,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借助于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资源,师生共同建构一系列预设和生成的活动。主题教学是一......

    诉讼义务视野下的证人出庭问题研究

    诉讼义务视野下的证人出庭问题研究 摘 要:证人的作证行为体现的是一种义务,是一种公法上的义务。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从诉讼义务的角度,在阐述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