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在烟草专卖管理中如何经营案件的思考
对在烟草专卖管理中如何经营案件的思考
“精心经营案件线索”是国家局和公安部2003年1月打击制售假烟违法犯罪活动第一次部(局)级联席会议纪要中提出的要求。经过3年多来的贯彻与实践,已经显现出突出的成效,特别在“打源头、端窝点、破网络”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使各级烟草专卖执法部门对案件的经营工作日趋重视与青睐。烟草执法注入公安部门协作的活力机制,进而从一些表面上看似小案而可能引出大案的线索进行缜密侦查,使之“拔出萝卜现出坑”,这对于提高办案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高对违法分子的追刑力度,给予违法分子以毁灭性的打击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效的。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经营案件进行探讨。
一、要消除经营案件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国家局提出要坚持把打击制售假烟网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的工作中,对如何更好的发挥经营案件在打假破网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进行认真的探索和总结,消除存在的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概念上的模糊认识。对在烟草专卖管理中提出的经营案件,我们有些同志对这一概念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对这一概念还不太理解。所谓经营案件,就是对有关案件侦破如何进行周密和慎重筹划的组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为有些案件在表面上所迷惑,按照不同案件的情况,张弛有度,不能收网的还要等待时机,该放线的还要在绝对控制下“欲擒故纵”,对有些案件在还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的加以取证,按计划、分步骤、有组织的进行实施,最终使胆敢以身试法的违法分子一个不漏的予以绳之以法,达到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误区之二,实践中的偏面认识。我们有些同志偏面的认为,我们是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又不是政法部门,不存在经营案件的问题。有些同志讲,案件就是案件,也不是市场,怎么还经营呢?没有经营案件的意识,导致了有些案件大案小办,甚至对一些大案要案被有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而错失良机;导致了对有些案件侦查的草率性,不慎重,造成了对有些违法案件打草惊蛇,打了小头,跑了大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误区之三,作风中的飘浮认识。主要表现在有些同志把在烟草专卖管理中经营案件看成为非常复杂,大有“深不可测”之感,不知从何处下手,以致于在具体操作上变得束手无策。有些同志,既不是在烟草专卖管理中对经营案件不懂,又不是不会操作,而是怕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怕吃辛苦,作风飘浮,从主观上不想去经营案件。
二、在烟草专卖管理中提出要经营案件的现实背景
新形势下卷烟制假售假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公安部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卷烟打假总结表彰会上提出要坚持把打击制售假烟网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要求要继续坚持总结探索经营案件的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打假工作水平。
1、经营案件的提出是加大对制售假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的必然要求。
随着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经营卷烟行为的不断深入,一些违法分子虽然在被打击后,有的甚至在被重创后,仍然是人还在,心不死,在利益驱动下,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越来越隐蔽,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是制假售假趋于网络化。在这个制假售假网络的内部,一是分工趋于专业化,从制假的原辅材料组织,制假机械的安装,假烟成品的生产到销售有着严格和明确的分工;二是制假趋于规模化,其制假的技术手段较为先进,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有懂管理、精配方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假的规模较大,生产的速度较快;三是销售趋于网络化,以被查一赔十的承诺来诱或售假者,精心编织售假网络。有一套完整的营销方法,专人运输、专人接货、专人分销,在运输环节上利用高速公路对假烟进行巧妙的伪装,在送货上用食品箱、鞋袜箱等进行包装。
2、经营案件的提出是加大对违法分子抓捕追刑力度的客观需要。
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经营卷烟行动的实践证明,违法分子最怕的就是被抓捕追刑,他们宁可在经济上受损,甚至倾家荡产也不愿受刑罚。但是,受刑事的制裁有一定的量刑标准。《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出了规定。他们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们千方百计的转移罪证,毁灭罪证,分解罪证,逃避打击。所以,掌握违法分子违法的确凿证据,提高抓捕追刑率,同样需要对案件要很好的经营,使之达到量刑标准,以期予以刑事制裁,受到法律的严惩,达到治本之目的。
3、经营案件的提出,是成功破获卷烟违法大案要案的经验总结。
烟草专卖管理就是严厉打击卷烟违法活动与违法分子反打击的斗争过程。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针对违法分子作案手段的不断变化,违法行为的屡打不绝,开始从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在继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的情况下,稳、准、狠的打击违法经营卷烟活动,从蛛丝马迹中挖出违法分子的藏身之处,对真正的制假售假后台老板、涉案主犯,给予应有打击;如何做到市场监管与重点打击相结合,露头就打与引蛇出洞相结合,管理中的战略与战术相结合,不断提高扩大战果的能力。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了已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打击措施,这就是在烟草专卖管理查处中对一些有重要线索的案件进行经营。淮安市烟草专卖局在省局组织的代号为“秋风行动”中,在成功破获“7·27”运输价值为20万元的假烟大案后,他们并没有就此结案,而是从每个细节中仔细分析,精心经营案件线索,与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又成功的跨地区端掉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假烟窝点,并当场收缴30万元的赃款和有关重要帐册等犯罪证据,给予违法分子以沉重的打击。这些案件在省局组织的多次行动中还很多。
三、着力提高在烟草专卖管理中经营案件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在烟草专卖管理中经营案件的能力,对于认真研究当前卷烟制假售假活动的新规律、新特点,抓住卷烟打假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确保打击效果至关重要。
一是在经营案件中要有高度的全局观念。要树立整体“一盘棋”的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因此,对可以经营的案件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特别是需要协查的经营案件。要在全局的基础上对经营案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周密的部署。对可能影响到全局的经营案件,即使局部认为可以行动的,也要服从全局的统筹安排,防止“打草惊蛇”,功亏一篑。
二是在经营案件中要有创新的思维理念。国家局提出目前卷烟打假正处于“拼耐力、拼实力、拼智力”的“三拼”阶段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卷烟制假售假分子“拼智力”,而“拼智力”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不仅要更新思维观念,创新工作方法。而且要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维分析新案件,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创新经营案件的新局面。
三是在经营案件中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在经营案件中要沉住气,耐下心,跟踪侦察,守株待兔等待最佳收网时机是非常重要。在福建饶平县摧毁的一个大型拼装机倒卖窝点,收缴已拼装好的烟机4台及大量烟机部件,现场抓获包括主犯在内的犯罪嫌疑人7名,就是精心经营案件线索,经过7个月的侦查监控才破获的。
四是在经营案件中要克服畏难思想。不能因有的案件没有经营成功就伤失信心,就怀疑今后能否经营案件。“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特别要向参与经营案件的公安干警学习,他们有着十分丰富的经营案件经验和侦查技术,有很强的洞察力。通过向他们学习,可以较快和更好的提高我们经营案件的能力。
四、在烟草专卖管理中经营案件的几点要素。
1、要加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对有些经营案件需要一定的技侦手段,对有的大案要案还要发挥刑侦工作的作用。有些必要的侦察手段只能在法律赋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我们在做好有关线索收集的同时,要迅速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加强信息沟通,联合行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不能对有的经营案件移交了事。
2、经营案件是一项对保密要求极强的工作。稍有疏忽,不仅事关成败,而且有生命之忧。毛泽东说过“保密工作,慎之又慎。”因此,我们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在经营案件的开始,就要树立高度的保密意识,要做到脑中有卫兵,嘴边有哨兵。特别对已掌握的嫌疑人、有关窝点、行动时间等,要尽量缩小知晓范围。除了因案情的经营需要,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换人,从信息上斩断违法分子的嗅觉。
3、要重视奖励机制获取信息的积极作用。经营案件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信息来源。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经营信息。没有大量的,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来源要想经营好案件是不可能的。虽然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是案件线索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通过举报获得的,其次才通过调查访问以及对有关当事嫌疑人的审讯中获得的线索。因此,最大限度的调动举报人的积极性,就要充分发挥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全省近年来打假所取得辉煌战果与成功经营案件是分不开的。而这些成功的经营案件都是以信息为龙头的,其中,通过发挥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第二篇:关于加强烟草专卖队伍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烟草专卖队伍管理的几点思考
颜昌贵
泸县烟草专卖局稽查大队
摘要
烟草专卖队伍建设作为烟草专卖事业发展的“根本”,关系到烟草专卖事业的未来。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烟草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措施,使得烟草专卖队伍在人员素质、文化水平、工资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增强了烟草专卖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从总的方面来说,当前烟草专卖 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总体上基本能够适应烟草专卖工作的要求,但以建设一支现代化的烟草专卖队伍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少与新形势下的烟草专卖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
关键词:
专卖 管理
一、目前烟草专卖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人员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进入烟草系统的年轻人数量较少,且大多为本系统内职工子女,这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为退伍军人。文化水平局限于高中或者职高,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有限。而前几年实行的30年工龄提前退休制度,又使得许多有经验的老同志过早地离开了工作岗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烟草专卖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基层专卖人员数量偏小,素质偏低。“新鲜血液”供给不足,精通业务的人员更是为数不多,部分稽查人员仅适合简单的日常检查工作,离烟草专卖的信息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要求差距很大。仅从泸县烟草专卖局人员结构来看,目前共有烟草专卖管理人员27人,其中机关19人(含局长、副局长各一人),基层中队中队长5人,真正落实到基层的稽查员只有13人,平均每个中队不到3人,且大多数为职工子女和退伍军人,文化素质偏低,而泸县是一个有着1532平方公里,19个乡镇,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县,以这么少的人员和素质要管理这么大的一片区域,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人员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烟草系统发展的关键。
(二)专卖管理人员的考评和管理体系有待健全。一方面,由于基层工作任务繁复,机关管理部门多,往往一个基层中队要面对机关几个科室的管理,(稽查大队、专卖科、法规科、内管科等),还要面对上级领导安排的临时工作,时间和精力大多都用在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上了。真正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时间屈指可数。工作压力大,许多稽查员长期超负荷工作,极大地影响到日常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一些,有经验、懂方法,年龄偏大的同志认为自己参加工作时间早,为烟草行业做出的贡献多,到头来也没得到什么好处,思想上产生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上班拖拖踏踏、怨声载道,摆出一副“能奈我何”的架势。年轻一点的同志,缺乏市场管理经验,又缺少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精神,想干工作又干不好,只好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虽工作多年,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毫无长进,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得改进,长此以往,周而复始,势必形成一种“恶意循环”。因此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考核激励制度,以及有效地贯彻执行现有的规章制度,是解决这一重大难题的关键所在。同时,我认为,适当调整、优化管理机构,是减轻基层工作压力,释放基层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能动性、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有效办法。使基层员工各方面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三)基层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责任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行业内存在有老员工和新员工之分,二者之间收入有一定的差距,导致部分新员工心里不平衡,认为多拿钱就应该多干活。导致对待工作无动于衷、消极接受,工作状态不佳。而老员工却认为自己对行业的贡献大,工作理应由年轻人多干点。加之老员工年龄已经偏大,不及年轻人有活力,从而造成工作失去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工作激励机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烟草专卖队伍的思想滑坡。特别是那些工作扎实、埋头苦干的老同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干部的价值观需要改变。一是由于干部和职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少数干部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崇拜金钱至上,价值观念发生错位。在拜金主义的支配下,竞争上岗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金钱,把权力和金钱放在一起,把当官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忘记了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二是道德评判出现偏差。由于少数干部的所作所为,使得部分员工评判是非的标准模糊,对那些靠不正当获取权利和利益的人,不仅不进行谴责,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脑子活,转得开”,因而导致职业道德评判标准上的是非不分。三是利益分配上心理失衡。部分员工认为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拿得不比别人多,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再卖力,好处总是领导先拿,还谈什么“奉献”,谈什么“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于是丧失了奉献意识,淡薄了敬业精神。四是存在官僚主义。少数领导干部 “以我为主”的旧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个位置,现在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因此,大搞“一言堂”,听不进反对意见,淡薄了服务意识,官僚作风严重,工作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工作不细致,不认真,推诿,责任心不强,工作能力和个人品质与基层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存在很大的差距,直接损害了员工的感情和烟草行业的形象。
(五)有效地激励、竞争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在用人上,由于良好的选拔人才的渠道还不够畅通,方式方法还不尽合理,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方面人才缺乏,一些相对重要、特殊的岗位后继无人,另一方面用人靠关系、靠拉帮结派。在利益分配上,由于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还不尽完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领导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利益分配关系失衡,挫伤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改革用人方式。一支队伍的人员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人员结构又分为年龄结构、人员素质、文化素质等。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卖队伍,就能充分激发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性,建立起一支良好的专卖队伍,就会成为烟草专卖队伍建设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是精简机构设置,充实基层队伍。将机关科室按职能分工进行精简、优化,将多出的人员,充实到基层中队中,使基层中队人员短缺的现象得到根本的改善。
二是适当增加面向社会招聘比例,增强队伍素质。不是说招聘职工子女的方式不好,但这种方式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适当增加社会招聘的比例,让社会人才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使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能够进入烟草系统,进而使烟草专卖队伍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三是调整人员结构,使基层中队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将现有的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进行调整,充分发挥他们在工作中的能力,确保每个中队至少有一至两名业务能手,带动中队整体提升。充分利用老员工工作经验足、原则性强的优点,把老员工和新员工进行合理搭配,使基层中队人员结构更加合理。
(二)建立健全管理、考评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有效的干部管理机制,大力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氛围。
一是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根据上级对烟草专卖管理的总体要求,完善各部门的设置和岗位设置。根据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机构设置。同时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增加可操作性。
二是进一步理顺人员配备。通过公开竞聘、民主推荐、内部交流等方式,将合适的人配备到相应的岗位上。
三是明确专卖队伍建设的层次性。有意识地培养后备人才,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使用机制。四是要完善干部竞争机制,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要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提高识人用人水平。在选拔领导干部时,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增加考察报告制度,拓宽考察面,从定期向平时延伸,把考察与考核相结合,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五是要健全干部考评体系。激励员工自我奉献,建立干部能力评价体系,把日常工作作为评价干部最基本的标尺。
(三)建立能力提升机制。专卖人员的能力建设,是加强行业自身建设的根本所在。烟草专卖人员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理解能力、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烟草专卖管理人员能力主要可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专卖人员培训机制。能力来源于素质,素质来源于知识,知识来源于学习。首先,培养专卖人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养成习惯。
其次,进一步完善专卖人员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
第三,利用内部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搞好传、帮、带,带动全局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第四,针对当前烟草专卖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文化知识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增加公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力度。
第五,把烟草专卖管理人员的学习考试成绩和技能水平作为上岗、提拔、评先、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全方位多管齐下,创造条件,加大投入,把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促进专卖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推进。二是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让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才得到提升重用的机会,从而营造一个人人有追求,人人有目标,奋发上进的良好氛围。三是创新专卖人员培训方式。实践证明,坚持教育的制度化、系统化,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是我们全面提升专卖人员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最好方式。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加强烟草专卖队伍的作风建设,确保烟草专卖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直接关系到烟草行业的生死存亡。首先,要从转变机关作风做起,转变观念,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正确的思维方式的教育,树立机关是为基层服务的正确思想。转变以往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错误思维方式。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的机关干部,主要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如何巴结领导,如何拉帮结派、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上。要深刻剖析这种错误思的巨大危害,提高思想改造的自觉性,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来。工作做不好,从根本上说,多数情况下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要结合当前形势和专卖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形势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内外的纵向、横向比较,找出差距,使干部职工认识到我们不是有落伍的危险,而是已经落伍了,从而自我加压,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在机关干部中形成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价值追求和敢想敢干、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氛围。
(五)注重干部职工意识形态的培养
一是培养干部职工团队意识,推动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对于烟草专卖管理人员而言,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职责与本分。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领导注重情感管理,理解群众的困难与愿望。群众理解领导的责任与压力,自觉服从组织,尽心尽责。上下级之间相互支持,通力协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制约,又有协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形成较强的工作合力。全体干部职工是烟草专卖管理的主体,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凝聚力决定整个烟草行业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要坚持把个人工作同整个单位的总体目标联系起来,相互尊重,分工协作,诚实守信,做到“1+1>2”,充分发挥集体的协同作用,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视团结为生命,做到心胸坦荡、注重事业、彼此尊重,既讲规章、原则,也讲感情。领导与职工既是同事,又是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共同推进以烟草专卖管理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当前,有部分零售户对烟草专卖管理机关存在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对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自觉改变居高临下的管理模式,树立真诚服务的平等观念,改变以往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坚持做到文明执法、以理服人。
三是培养创新意识,推进现代化科学管理。创新是一个单位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烟草专卖管理人员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掌握新本领,摸索新方法,努力推进烟草专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力求在证件管理、市场监管、日常检查、大要案件侦破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创新模式,改革办法,使操作更加便捷,效率更加突出,为推动烟草行业的发展摸索出一条新的模式。
四是追求卓越意识,重视细节培养。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理念,促使烟草专卖管理人员工作认真负责,教育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重视细节,体现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尽心竭力;重视细节,彰显着严谨细致的作风。工作不当“马大哈”,不搞“想当然”,要让职工明白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来不得半点疏忽。把高度重视细节的理念融入到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中,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抓住当前烟草专卖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第三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对全市信访工作的思考
信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 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社会管理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国家信访局在山东临沂召开的“全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主要精神是通过调整体制机制,用建立群众工作部等方式创新社会管理,统揽和提高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中的作用。这些精神为新时期信访工作指引了方向,结合贵阳市信访工作实际,现就信访部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体制上、机制上有新突破。随着“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贵阳市黔中经济发动机,全省经济火车头的地位更加突出,信访部门的社会管理任务也更加艰巨,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市委群众工作委员会,突显群众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民意需要“出口”,党委政府体察民情也需要途径,要在贵阳市大胆地落实和建立群众工作委员会,由市委副书记任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并将群众工作委员会纳入党委序列,行政级别与市委政法委相同。群众工作部下设接待调处中心、信访督查办公 1
室、信访突发事件处置办公室、排查救助及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人民调解委员会、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等办事机构,各中心(室、委)行政级别为副县级。通过健全体制,将信访、维稳、综治部门有机结合,突显群众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使民意更加畅通。
(二)完善工作架构,实现群众工作四级联动。
在市级群众工作部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架构,建立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四级群众工作网。在区(县、市)级建立群众工作部,组织领导和机构与市级相同,相应设立调处中心;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级设立信访维稳综治站;在村(社区)设立信访维稳综治组。
(三)搭建平台,整合力量。
修建信访综合大楼,做为群众工作委员会办公地点。同时在信访综合大楼设立贵阳市信访群众接待大厅(简称信访大厅),信访大厅隶属群众工作委员会,主要功能是接待调处,把人民群众诉求的中转站变为解决问题的终点站。信访大厅内开辟分类窗口,囊括公安、法院、民政、劳动、规划、房产、教育、城管、卫生等主要涉访部门,集中调处矛盾所必需的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司法裁决、法律援助等职能,“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问题”。整合力量,让信访职能由虚变实,体现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权威,使信访部门由单纯转办、交办和协调,变为组织力量把信访难题一个骨头一个骨头地啃掉。实现“六有”,即指挥有力度,调处有效率,基层有网络,处置有良策,预防有效果,资金有来源。
(四)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要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以人民调解、社会力量调解为有效补充,积极推行建立群众信访网格管理,形成以市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体,以基层组织和高校、企事业单位、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补充的“横到边、纵到底”的人民调解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实现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目的。
二、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观念上有新突破。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和服务是社会管理的集中体现,不可能割裂开来,要更新观念,明确对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思想上尊重群众,充分体现信访部门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的作用。
(二)从群众立场出发,把群众观念寓于信访工作中。信访工作的职能决定了其在社会管理中担当的责任,即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缓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台”。要把群众观念寓于其中,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疾苦,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把解决群众疾苦寓于各项工作中。
信访部门要积极落实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 3
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突出“事要解决”,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幸福指数。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四)换位思考,调解优先,调判结合。
把群众来信来访当作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来做,对单纯依靠政策、法律和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信访部门应采用生活救济、就业帮扶、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办法,做到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温暖人的过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三、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工作方式上有新突破。在贵阳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中,信访部门必须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体现作为,不断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一)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调动参与化解社会矛盾。
今年年初,在市委李军书记的倡导下,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带领信访部门大胆尝试用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用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佳诠释,完全符合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明确社会责任的讲话精髓,为促进贵阳市社会和谐稳定开辟了新的渠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人民群众在一种形式上的集合,依靠和尊重这些组织,发挥他们的力量,事实上是完全行得通的,是直接而有效 4 的。信访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在用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这一途径上,研究明确化解的对象、条件、方法、程序等,形成完整模式,率先在全国打响,创造信访工作的“贵阳经验”。
(二)优化手段,发挥科技力量作用,多角度了解群众疾苦。探索开通“12345”便民服务电话,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12345”是经国务院领导批示,在全国统一启用的政府热线专用号码,基于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包括12345指挥中心、其他为民服务热线指挥分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分布式数据库和信息收受、报批、传递、处理、督办、反馈、统计、通报等功能。努力营造“12345,有事找政府”的良好氛围,提升政府公信力,形成“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落实”的“三个一”运作模式。继续用好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和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以及市长专线电话、邮政绿色通道、网上信箱等载体,着力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三)加强社会矛盾研判,提高办案质量,减少重复访,避免信转访,遏制集访转非访。
继续实行和规范全市信访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热点问题专题研究,收集各地信息,深入分析研判,发挥好后台指挥的作用,实现群众工作研究部署常态化。重复访、信转访、集访转非访,是信访量居高不下的主要表现。为着力扭转这一现象,要实行案件会诊制度,对信访疑难案件反复研究,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减少单打独斗,学会集中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力量解决信访难题,同时尽可能地瓦解分化非访群体,在必要时借助司法力量依法处置。
(四)以息诉罢访为目标,体现人文关怀,合理救助。推出终结信访事项公开评议办法,以“答辩会”的形式,请信访群众与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专业人士一起,当面阐清理由,让其过程和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开。这一做法可以检验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瑕疵和缺失,有效保护信访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也可以让一些人心服口服地息访。发挥信访救助的作用,加大对无政策支撑或“三跨三分离”案件的救助力度,按照《贵阳市信访救助金管理办法》要求,最大限度地解决信访疑难案件,让信访人彻底息诉罢访。
(五)加强源头预防,强调矛盾排查通报。
源头治理是治本之举。突出抓好源头预防这个重点,可以在社会管理和化解不和谐因素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针对当前贵阳市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社会保障、涉法涉诉、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村务管理等社会问题,信访部门应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矛盾排查制度。定期对初信初访进行集中清理交办,避免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定期对重信重访和重点积案进行梳理分析,查找原因,限时督办。实行村(社区)每天一排查,乡镇(街道办事处)、部门每周一排查,市、区(县、市)每月一汇总分析通报。
(六)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充分体现信访办理能力。
信访部门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从集体访、越级访、非正常访入手,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实施专项清理,打好歼灭战。每年形成一个案件办理年,突出整治一类问 6
题,加大交督办力度,力争做到交办一件化解一件,消除案件扎堆的压力。合理运用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两把“尚方宝剑”,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体现信访部门的作为。
四、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夯实基层基础上有新突破。
(一)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继续推行领导接访、领导包案、一岗双责、干部下访等制度,找准方法,把解决问题的力量和重心放在基层,根植于人民群众,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服务、管理和阵地的“三个前移”。
(二)健全组织,夯实基础。
在乡镇(街道办事处)信访维稳综治站和村(社区)信访维稳综治组,设立人民调解员、民意代理员、社情观察员等岗位,实现“事有人做,问题有人解决,信息有人报送”。
(三)保证对基层群众工作的投入。
坚持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放在信访工作一线,坚持群工部门经费和办公场所优先保障,真正做到“三个保证”,即组织保证,人力保证,经费保证。
(四)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
信访部门要运用群众工作这一重要法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民间的、“草根”的智慧汇聚起来,在“和事老”、“夜话会”、“楼道长”等“土”方法中汲取养分。提倡建立“平安协会”,从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楼院、责任区做起,发挥群众的自觉性,用群众管群众、用群众带群众、用群众帮群众,构建基层工作全网格局。
(五)发挥基层信息力量作用。
信息掌控是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面控制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社情观察员的作用,把信息触角放在一线,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信息灵,保证能在第一时间上报信息预警,竖起“顺风耳”,不放“马后炮”。实行信息备档考查,对重点人员和群体及时建档,打牢信息基础。
五、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激励机制上有新突破。
(一)市委群众工作委员会要努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同时,应坚决落实群众工作考核奖惩和问责制度,将信访指标纳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体系。
(二)在群工部门内组织开展“解民困、化民怨、聚民心、汇民智”活动,增强宗旨意识,提升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三)以“信访大家庭”为调解载体,感受角色互换,学会换位思考,站稳群众立场,从实际出发,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四)实行信息掌控摸排奖励,给予经费保障。
(五)加大干部培养力度,激发工作活力。同时继续加强优秀干部到信访岗位锻炼,注入新鲜力量。
当前,社会的主流是思安求稳的,人民群众是相信党和政府的,是期盼社会和谐的。因此,群众工作委员会的建立一定会大有作为。
2011年3月20日
第四篇:对当前烟草专卖办案中“软抗拒”现象调查与思考
近日,笔者联合专卖办负责同志,就我市烟草专卖办案中所遭遇到的“软抗拒”进行了调查。
一、“软抗拒”现象主要表现
1、在案件发案阶段。一是当事人在现场检查中不配合,能当场狡辩抵赖的则极力狡辩抵赖,有的甚至当场转移财物,使办案人员取不到有效的书证、物证;二是以当事人不在现场为借口,拒绝在现场检查笔录上签
字、盖手印,其它在场人员亦不愿(敢)做现场见证;三是故意拖延时间,或者就一走了之,不让办案人员查扣物品。由于质监部门没有对人的留置权、传唤权,只有对现场的检查权,没有搜查权,结果只能是现场能取多少证就算多少证,给办案工作带来难度。
2、在案件调查取证阶段。一是当事人对收到的询问通知书置之不理,找各种借口不来接受调查询问,或外出、或身体不好、或接待客户,一句话到烟草部门接受调查没时间。由于缺乏对当事人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法律保障,办案人员对此也束手无策,使约定询问时间白白浪费;二是在接受调查询问时,回答也是避重就轻,作隐瞒及虚假的陈述,能推就推,能赖则赖;三是有的当事人还拒绝在询问笔录上签字确认,反复强调客观理由无理要求办案人员记录,或签注对违法事实不予承认的意见。四是有的当事人甚至藐视烟草法规,对烟草部门依法封存的产品进行销售、转移、隐匿、销毁等。
3、在案件结案处罚阶段。在不处罚已不可能的情况下,有些当事人仍想方设法要减轻处罚或象征性处罚了结案件。一是软硬兼施,一方面寻找关系说情;另一方面寻找执法中的瑕疵,为说情找借口,二是对查封后已罚没的违法物品,以复议、诉讼为借口,拒绝收缴入库,或者要求由其自行销毁,三是以各种理由不按照处罚决定书中的规定时限缴纳罚款,四是在案件申请强制执行中,当事人通过转移财产,在法院拉关系说情,使法院在执行时以当事人无财产可以执行为理由而中止执行,从而达到逃避处罚之目的。
二、“软抗拒”现象应对之策
1、努力提高办案人员的办案水平、办案技巧和取证能力。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准确理解掌握烟草专卖法规,正确判断违法事实,做到有的放矢调查取证,懂得证据的锁链关系,避免事后补证困难。
其次,要改变“重物证,轻口供”的观念。充分地利用证据规则来收集各种类型的、且被法律认可的证据,有效地控制案发现场,及时制作现场记录,对假冒卷烟该扣押的扣押,该登记的登记,该提取的提取,尤其是对那些可能灭失或事后难以取得的证据,更要及时采取摄影、照相等手段进行固定保存,将可以证明违法的各种证据使用完全,使各个证据之间环环相扣、互相印证,这样即使当事人死不承认也不影响案件的查处。
再次,要规范执法,注重办案技巧,在执法办案中真实客观反映当事人对调查取证的配合态度,并在制作文书时如实体现。
最后,执法人员要不断总结办案成功经验。
2、充分运用好“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现在过多地强调了防止其“滥用”和“规范”运用的一面,忽视了“自由裁量权”在具体案件中的“威慑力”的一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在对付“软抗拒”中显示出威力来,通过进一步的细化自由裁量,不仅要考虑当事人违法情节、手段、目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而且也要充分考虑当事人在烟草部门调查取证时的配合态度,更要考虑当事人有否擅自转移、隐匿、损毁封存的产品这一行为,使烟草部门能够审时度势,权衡轻重,不至于在复杂多变的案件面前束手无策。只有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才能促进行政处罚的公平和效率,维护烟草部门的执法威信和权威,实现“个体化正义”。
3.加强对零口供案件的探索。在办案实践中,对口供的过分依赖和对证据运用能力较低是许多办案人员的切肤之痛,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不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述,那么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加强运用“零口供”规则,这样才能更有效打击违法行为。“零口供”不仅指当事人拒绝接受调查询问,而且包括接受调查询问时避重就轻,作虚假的供述。当事人的陈述与烟草部门掌握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有明显出入的,可以认定询问笔录无效,视为“零口供”。烟草部门应按照重物证,轻口供的原则,在书证、物证齐全,事实本身已经清楚,能够证明案件来龙去脉,证据已形成了能互相印证的锁链的,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口供,也应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第五篇:对一起医疗广告案件适用法律的思考
法律相近如何适用——对一起医疗广告案件适用法律的思考
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站:
案情介绍:
近日,根据群众举报,福建省光泽县工商局检查大队在开展医疗广告市场整治行动中,查处了一起没有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发布违法医疗广告的案件。该案件的定性问题值得思考。
根据群众举报,光泽县工商局检查大队对某通信公司制作并发行的印刷品刊物进行检查,发现该县某医院涉嫌在某通信公司制作并发行的印刷品刊物上刊登违法医疗广告,于是立案调查。
经调查,该医院在发布医疗广告之前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至此,案情已经明了:当事人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在某通信公司制作并发行的印刷品刊物上刊登广告。
意见争议:
案件调查结束后,办案机构内部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案当事人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三条“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申请医疗广告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不得发布医疗广告”的规定,并依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处罚,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并处一至六个月暂停发布医疗广告、直至取消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医疗广告经营和发布资格的处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对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医疗广告内容涉嫌虚假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需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作出认定”的规定,对该医院进行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医疗广告必须经过审查才能发布,因此本案适用《广告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以及其他媒介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的广告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必须在发布前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根据本案的案情,工商机关应依据《广告法》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未经广告审查机关审查批准,发布广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笔者见解: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虽然《广告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医疗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然而,医疗广告的发布不仅要经过内容审查,还须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但《广告法》没有规定发布医疗广告必须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因此,该案已超出《广告法》调整范围。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广告,可取消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医疗广告经营和发布资格。在该情形下,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该已取得了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因此,《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依据《广告法》予以处罚的情形,应该是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后的情形。该案中,当事人还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因此该案并不适用《广告法》。
笔者认为,目前除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还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广告应当进行审查。因此,该案适用《医疗广告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