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携手人道助民生 志愿服务促和谐
携手人道助民生 志愿服务促和谐
——镇海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2013年5月8日,“阳光心灵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等五支队伍正式宣告成立,全区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有了专业的队伍。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首次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列入区政府对各镇(街道)的目标考核体系,全区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步入规范化良性发展轨道。
志愿服务是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章程确定的七项基本原则之,是各级红十字组织的重要工作。镇海区红十字会借助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等重要日子,采取组织发动和社会招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网络征召等形式,广泛招募爱心人士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的力量。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批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社区为依托,以注册志愿者为骨干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
以志愿服务助推民生工程,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开展群众性的救护培训是今年省政府的实事工程,全省今年计划培训救护员10000名,普及救护知识90000人次。镇海区作为化工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显得更为迫切。但是区红十字会的专职工作人员只有3名,要高质量完成省政府实事工程下达的目标任务,显得十分困难。为此,区红十字会注重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从2012年底就开始在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招募从事应急救护培训的志愿者,邀请宁波市红十字会对新招募的52名志愿者进行培训,并策划成立了镇海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
2005年,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龙赛医院ICU护士戴远波申请成为一名区红十字志愿者,此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经常抽出时间坚持他的志愿服务工作。2013年初,区红十字会成立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首批志愿者共42名,经推选,戴远波成为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的秘书长。从单个的志愿者到主持一支志愿服务队的日常工作,戴远波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他几乎每周都抽出时间进企业、入社区、下农村,普及红十字会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手把手地将最实用、最浅显易学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普通群众。截止7月底,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共派出志愿者142人次,协助区红十字会培训救护员1309名,普及救护知识5784人次,超额完成上级红十字会下达的救护培训任务。在7月份召开的全省红十字会干部培训班上,我区的救护培训工作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省红十字会领导对我区的救护培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以志愿服务传播博爱精神,在活动中阐述厚德文化
“关爱生命,热爱生活”是博爱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厚德之城建设的重要内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所做的工作就是发动更多的人为他人带去重生的希望。这个志愿服务队有骨干队员9名,他们的工作是发动适龄健康人士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目前,全区已经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有464名,这些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信息已经录入中华骨髓库,只要配对成功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今年,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现场出现了一幕感人的场景,5月8日上午,雨下的很大,92899部队的官兵们以昂扬的军姿站立在雨中,耐心的等待造血干细胞采样,雨点拍打在他的脸上,却浇不灭他们传递博爱精神的热情。一些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和热心市民看到了雨中的人民子弟兵,悄悄的在身后为他们撑起伞,雨中一副“军民一家亲”的图景感到了很多人。
为了更好地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他们组建了“爱心宣讲团”,由我区已经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傅海波、林台两人现场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及自己的切身感受,打消群众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顾虑。今年以来,他们多次深入学校、企业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以现身说教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内容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宣传教育活动。在队长傅海波看来,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一些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就意味着为白血病人增添了一份生存的希望,这是支撑他坚持志愿服务的信念,他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
整合社会资源,壮大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是发展红十字事业的重要途径。今年3月,区红十字会走进宁波大学,在宁大科技学院团委的支持下,发展了70名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 “繁星”红十字志愿队。大学生志愿者以激昂的青春热情投入到博爱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中,先后组织开展了“阳春三月放飞梦想”、“ 走进聋哑学校”、“捐献孪生书”等活动,他们以红十字志愿者的名义为四川省沐川县底堡乡的白鹭干剑小学捐书300余册,带着200余名聋哑学生走出孤独亲近社会,在他们的带动和感召下,红十字精神在大学校园生根发芽,随着毕业季的来临,他们已经将志愿者的接力棒传到了学弟学妹中。“繁星”志愿服务队一位队员表示:参加志愿服务感触最大的是自己得到了锻炼,学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做人做事更加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觉得自己豁达一点了。”
以志愿服务汇聚人道力量,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大爱无疆
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害抗灾工作中,镇海区红十字志愿者成为抗震募捐工作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任劳任怨、不计报酬,以饱满的热情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宁波大学的红十字志愿者,每天早早地来到区红十字会,协助工作人员开展募捐工作。60多岁的志愿者范佩霞本来已经打算4月底去台湾旅游,当芦山地震的消息传来,她推迟了旅游的行程,主动请缨,她说“我来帮你们跑跑腿吧,让你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救灾工作中。”镇海职教中心的学生们主动联系区红十字会希望能组织上街募捐活动,为灾区献爱心,他们放弃假日,顶着炎炎烈日,抱着红十字募捐箱奔走在大街小巷,在他们的感召下,许多市民慷慨解囊,为灾区人们献爱心。
为了芦山地震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区煤炭协会来了,骆驼创二代联谊会来了,更多的爱心企业来了„„。在红十字会的呼吁下,爱心群众迅速集结,他们有90多岁的老人、有刚上小学的学生、有区级老领导、有离退休干部、有种地的农民„„。从4月21日区红十字会发出抗震救灾的呼吁到5月20日短短一个月时间,我区共收到23家企业单位,58位个人捐献的253873.3元救灾款,区红十字会分两次将这些爱心款物全部足额汇往灾区。
以志愿服务感动身边的人,在关爱他人中促进社会和谐。
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最直接的反映。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红十字会志愿者开展的学习雷锋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澥浦镇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的敬老服务行动,为空巢老人提供应急救助、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招宝山街道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的关爱服务行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亲情陪护、学业辅导等志愿服务;宁波大学组织开展助残志愿服务行动,为聋哑孩子提供生活救助、爱心互动、心理沟通等志愿服务。区红十字会开展的“情暖玉树爱心圆梦活动”,得到了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他们为300名玉树灾区的贫困学生、留守孩子送去一份关爱。红十字志愿者开展了“阳春三月放飞梦想”、“用双手创造美丽校园”等系列志愿者行动,彰显“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人文情怀,营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多年来,镇海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遵循“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宗旨,从“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生活境况”入手,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志愿者已经成了红十字工作的重要力量。对此,红十字会副会长深有感触,她说:“如果没有志愿者的帮助,仅凭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我们根本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
第二篇:服务不倦助民生
服务不倦助民生
邱殷洪先生
心怀仁德行善,坚守公理道德,是服务者典范。无论退休前任职於政府部门,抑或退休後投身到公益团体,一件件与民生息息相关之事,始终牵引着邱殷洪先生的心,不逐名利,从助人中得到了欢乐,衷心祝愿,期许香港能越来越好,无私的善心,似徐徐晚风,拂去夜空阴霾,呈现一片璀璨星空。
社区“活字典”满溢“正能量”
半个多世纪前,香港工业崛起,企业厂房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无数工人组成一条条忙碌不息的生产流水线,社会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在这个几乎人人忙於生计与事业的年代,?s鲜少有人关注社会福利及民生方面的工作,大量劳动者的生活保障未得到完善。幸好不少热心人发现了此类问题?K开展了针对性的工作,早早开始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其中就包括服务香港政府机构四十多年的邱殷洪先生。
“我从小看到许多长辈为了谋生起早贪黑地工作,他们勤恳也辛苦,虽然能以此换来稳定的生活、充足的物资,但在福利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一些人到了晚年因此变得老无所依,处境凄惨。所以我想进入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工作去帮助那些需要受到帮助的人。”自年轻时起,邱殷洪先生就拥有一腔服务民众、贡献社会的热血,所以他选择加入圣约翰救伤队协助救伤扶危,後又加入了除暴安良的辅警,要麽是处理居民入住公屋的总屋宇事务助理的工作,一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成绩突出,获载於册。曾有资料评价他:“多年来工作热诚认真,表现卓越;2007年获特区政府颁发荣誉?煺拢?以兹表扬。”
1972年,邱殷洪先生始任总屋宇事务助理工作,直接负责屋?日常管理,他因此常与市民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关?S,同时也能进一步了解到民众的喜怒哀乐。特别是1976年爱秩序湾大火,邱殷洪先生与同事们要立即编配兴华?二期的单位以安置?拿瘢?当时尚未有电脑等高科技工具辅助,他们仅靠人手,每天以超量的工作进度,编配上百个单位。终於,日以继夜的加班加点,让人数众多的?拿竦玫桨仓茫?邱殷洪先生与同事们也获得社会上下一致好评。
1977年,深水?赌仙竭?落成,邱殷洪先生随之调往该处工作,他细心认真,对社区情况熟记於心,上班巡视时,往往会带上纸笔、专业的分?淹嫉龋?整理成详尽的资料。用心之深,可见一斑。即使时隔多年,房屋署在2007年需要在当地翻新全?喉管及渠道,也找他来帮忙。因此,其社区“活字典”的?誉,可谓实至名归。
“除工作热诚尽心外,邱殷洪亦努力自我增值,曾修读多个管理课程,又到中国内地考察。他为同事向部门??取进修资助,鼓励同事报读相关课程,掌握最新的屋?管理知识……邱殷洪在房署工作期间,热心参与工会活动,为同事谋福利;退休後仍担任房署工会大联盟顾问,可见他对部门和同事的深厚感情。”根据资料,可见邱殷洪先生拥有一股积极进取的正能量,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也在感染身边的人。更可贵的是,他不仅以此实现了自己服务社会、关怀他人的愿望,也把贡献的热情从业内延伸到社会,且在荣休後,督促自己的身份转化成全职义工。
尽责两地事 尽心公益情
平日里,邱殷洪先生不习惯?f着,他学习了手语,给社区聋哑居民当导师、教手语和手语歌以及书法,帮助这些渴望融入社会的居民们获得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方法。社会上被热议的事件,也是他关注的话题。有时,活跃的他甚至亲身去感受、去了解,希望自己发现问题所在,?K想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如祖籍广东乐昌的他,早早就与一众乡贤,在交通尚未发达的年代,舟车劳顿回到家乡。看到当地山区学校中的贫困学童没有鞋袜可穿、住的地方也较为简陋。因此发动大家捐出善款用以购买物资,用几车卡车送过去,援助家乡人民。当邱殷洪先生荣任乐昌市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後,他经常往返於香港与家乡,对比两地的发展,建议乐昌的建设。
一方面,邱殷洪先生欣喜地看到,家乡在祖国的复兴大潮中,变得越来富足、繁荣、美丽,已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落後的“粤北山区”。另一方面,他从每次耗时较长的旅途中感受到,家乡的交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粤北过去的交通情况很差,虽然近年来已经得到提升,还开通了高铁,可惜班次不多。”邱殷洪先生发表过多份关於改善家乡交通的建议,?K期待铁道系统能帮助家乡发展旅?[业、商业等,与珠三角形成良好的合作。
也是因为屡屡回来内地与香港,邱殷洪先生看到了两地的对比,尤其在他关心的年轻人方面,更觉得惋惜。尤其是作为一个见证香港经济腾飞、社会繁荣,到今日显现出不稳定因素的前辈,他既了解今日香港人的苦?溃?也希望年轻一代能自强自立。
“过去香港没有那麽多大学,很多人中学毕业後考不上大学就出来工作。回归二十年来,本地增设十多家大学,虽然香港的大学生数量是多了,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提高了质素。”纵观这几年发生的与香港年轻人有关的事件,无不让人反思本地的教育制度。是否过於急功近利?是否就业环境导致年轻人消沉?是否太多信息误导他们未成熟的心智?邱殷洪先生在实践、思想中,都有独到的看法:“年轻人的问题,?K不是单方面造成的,例如教育系统的遗漏,导致他们对祖国的认识不?颍挥钟泄?高的楼市、物价,让他们看不到希望;还有他们受到的影响太多,没有像我们那样早早地走上人生的轨道,担起应有的责任。汇在一起,会导致今日部分年轻香港人寻找偏激、直接的形式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我认为,只要他们知道自己能在哪里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把精力用在危害社会方面,心智能以稳定,看远一点、看多一点,生活有了目标,相信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麽而不去做什麽,社会也因此能和谐了。”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期望,寄?着他对後辈们的希望与祝愿。
参与越多的社会工作,邱殷洪先生就越意识到社会和睦的重要。他表示,香港目前正处於一个过渡时期,上下信任、和平相处,才能保持一致向前的动力。无论内部的民生和管理,还是与内地、世界的磨合与个合作,其实都应围绕信任与和顺的核心。
就内地与香港的高铁连接表述看法、警察在受到投诉科限制的同时又应被赋予相应的权利以保证正确执法、对房价调控及住房分配等主张,是邱殷洪先生持久不断的提议,是他持久发散光明与温暖的热心,也是他一直乐此不疲向未来延伸的服务之路,继续描绘一个社会稳定、市民和睦的美好理想:“虽然现在香港面临众多问题,但也可有方法破局,如保证香港居者有房,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若上下一心,凝聚服务的力量,能重塑社会形象,让香港的未来更加美好!”
第三篇:服务民生少纷争,化解矛盾促和谐
服务民生少纷争,化解矛盾促和谐,-------XXX社区创建调解矛盾纠纷特色社区
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是综治维稳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仅可以把矛盾纠纷消化在萌芽状态,维护基层社会和谐。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很多“民”转“刑”事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近年来,XXX社区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综治维稳工作的第一抓手,建立起镇、村两级排查化解机制,提出以“大调解”换“大和谐”,深入排查化解辖区内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我社区的和谐稳定。
一、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我们把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宣传有关下岗安置、再就业、拆迁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宣传维护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讲政策、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正常合法渠道主张诉求,教育引导群众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谋求发展上,依法依政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居民XXX因房屋问题和 产生了矛盾,一度心态极为不稳,社区立即上门,多次反复的劝道,使其放弃了以极端手法解决矛盾的行为,从而走司法程序,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强化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
XXX社区位于介休的老城区,平房多,老旧房屋多,危房多,街道窄、乱、破,辖区内老人多,街社民情十分复杂,因排水、占道、等矛盾引发的纠纷屡有发生。若不能正确、及时地化解和调处,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影响我街道的社会稳定。我社区始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制定了《开展集中排查调处重点矛盾纠纷活动实施方案》,坚持边排查、边调处、边化解,通过及时向群众做好耐心、细致地说服解释工作,深入辖区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工作,使原来的事后被动调解,变为预防在前的主动调解,实现重心前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激化。我们在经常性的走访中了解到旧粮食局的部分离岗职工,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一卡通和保险无法解决,我们就多次跑粮食局和市委有关部门协商,终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了上访和矛盾的激化。
三、创新方式方法,解决难题,调解工作到位
实行跟踪服务工作机制,消除矛盾隐患。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主动上门走访,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在调解方法上,积极开展“三多”工作法,即“多打电话问问,多下辖区跑跑,多到社区居民家聊聊”,使调解员对辖区内发生的纠纷底子清,情况明,调解过程中能够切实做到有的放矢。一旦出现矛盾苗头,社区有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解决。在社区硬化路面的时候,双槐巷居民、堡上巷居民因院内无下水道而拦阻施工人员,使工程无法正常进行,社区主任、书记和调解员及时到现场,做说服工作,特别是双槐巷居民多次劝说都无功而返,我们就找到和这户居民的朋友加入劝说中,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让路面硬化工作按时完成。
四、是始终坚持破解难题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在调解重点上有突破。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具有多发性、广泛性、敏感性的特点,街道“大调解”工作的着眼点和重点放在对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影响的群众关心、社会关注、性质严重的热点、重点问题上。我们辖区有房管局在八九十年代修建的改造楼4栋,接大暖以来,暖气不热一直是居民们不满意的,今年矛盾爆发,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多处协调,先是城建局提出改造供热管道,而居民不愿意出这部分资金,事情出现僵局,将近11月了,还是无法供热,社区再次协调居民和供暖、城建局等部门,达成了有城建局出资改造管道,住户结清取暖费用的解决方案。终于在供热一个月后给这些部分居民开始了供暖。通过我们的努力,近年来,有效化解了一批棘手的矛盾纠纷,从而在突破遗留难题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有了新的进展。
五、是对家庭邻里矛盾纠纷,采取人性化调解原则。针对继承、赡养、宅基、土地、经济、婚姻等家庭邻里纠纷,我们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以构建和谐、以人为本为理念进行人性化调解。如宋佳牌楼巷的居民
和
因修建厨房阻隔了居民去厕所的行路,引发了矛盾,社区主任和调解员多次上门,进行劝说,协调,双方平和的解决,避免了邻里之间的尴尬。居民XXX,年老多病,家有三个女儿,在赡养中,出现了矛盾,二女儿一气之下就把老人遗弃在办事处,社区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和派出所联系,到她几个女儿所在的村、居住地,以法律为依据,多次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让大女儿把老人接回的家,并办理了低保手续,使该矛盾得以化解。
六、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常化。
以维护“两会”、“两节”、“五一”、“**”等敏感期安全稳定为重点,坚持条条排查与块块排查、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做到矛盾早发现、早治理、早调解,建立健全重大矛盾纠纷一事一报制度,确保将各类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的经常化。
为了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依法治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几年来,我们社区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坚持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新路子,进一步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大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第四篇:解放思想促发展服务民生促和谐自查报告
解放思想促发展服务民生促和谐自查报告
“如何创新,人性化管理模式,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如何去做让患者满意”,通过院里布置的以此为主题要求展开自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为基础去自查。
首先创新,要有创新,只有创新才会有出路,才会有进步,才会有发展,创新每个人都懂,都明白是要创新的,但是怎么去创新,怎么去做,而且我们某些人又会不会接受这些创新,一个新鲜事物的诞生,往往对它的认识与接受程度是需要一个过程,也是新旧交替的过程,这里存在我们要怎么样去对待的问题,对待好也许会有发展,对待不好还是在原始的步伐,只有在心底接受创新才会有向导,才会有发展,其次人性化管理模式,众所周知医院是服务行业,既是服务又需要给人便利,要方便快捷,要思予路人,做于路人,也就是一切都要从他人方面考虑,要减少不必要的跑腿,不必要的周折,不必要的麻烦,提供快捷便利,完善的就医条件,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医者人心,患者卧病于床即为家,需要有一定的家的感觉,家的方便,家的舒适,也就需要我们去投入,投入资金进行改造,投入人力需要付出奉献,投入情感需要沟通交流,这些看是简单其实真正要做起来是很费时费事的,是需要理解的,一个人要想进步,要不断学习新鲜事物,新鲜知识,新鲜理念,而一个医院要想进步想发展,是需要创新需要改革,人才是基础,但人才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力,只有全方面的思虑,人才,设备,环境,人力资源投入,就医责任感的介入,加上我们的创新,改革。改变医院才会有所发展,患者才会感到满意,因此我们要简化住院患者的流程,提供便民服务平台,增加人才队伍,建设美化住院环境,完善住院设施,提升人力投入,舒缓工作氛围,增加感情投入,提升每位护理人员责任感,同时作为血透室医务人员力求工作认真细致,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其要求,保证病人舒适,慢性肾衰病人大多数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心里,此时医务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运用语言技巧,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争取做到医患和谐,让患者感到安全舒适
第五篇:法律援助惠民生 服务社会促和谐(范文模版)
法律援助惠民生 服务社会促和谐
法律援助,作为当代社会一项新的开创性事业,它代表的是政府,面对的是贫弱,体现的是正义,呼唤的是良知,在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维护稳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国家司法救济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将法律援助纳入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对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法律援助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被列入XX市十大幸福工程。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河南省青年文明号”、“河南省优秀法律援助中心”、“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托起民生“XX梦”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后,XX市将进一步致力于:宣传更广泛,全面提升济源法律援助的知名度、影响力;网络更完善,让更多群众成为法律援助的受益者;工作更规范,把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提高XX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公信力;服务更亲民,把党的关爱、政府的阳光传递给广大群众,让XX法律援助成为百姓心中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实现XX法律援助工作的新飞跃。
第一,凸显政府职责,以高标准实现自身建设更强,力求发展。法律援助是国家的义务、政府的责任,是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本质要求。要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法律援助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把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保持动态增长。要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各地综合治理检查考核内容和“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和目标考核体系。要把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作为着力点,舍得投入,按规范化标准建成接待大厅,设置接待室、办公室、档案室等功能区域,配备齐全的现代化办公设备.要依据政策,积极向党委政府争取支持,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劳动仲裁、财政、人事等部门协调,真正把政策给予法律援助的倾斜支持变成法律援助事业发展进步的现实。
第二,着眼社会使命,以新形式实现形象宣传更佳,争铸品牌。法律援助不仅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项社会责任。要让法律援助完全融入社会,为广大市民所熟悉,真正走近群众,为弱势群体所运用。要不断延伸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把法律援助的触角伸向基层,提高群众知晓率。要不断创新法律援助宣传形式,积极运用微信等公众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和熟悉法律援助工作。持续开展“法律援助进校园”、“法律援助释疑惑”活动,深入推进涉军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活动,提升法律援助的知名度和感召力。要完善法律援助中心与法院、劳动部门、大调解、信访的协作对接机制,在工作的实施中宣传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加强与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组织和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实施渗透宣传。
第三,倾听百姓心声,以优质服务实现社会效果更好,共创和谐。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是关心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众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要大力推行以“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责任公开、办事结果公开”为重点的政务环境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降低门槛,全面放开案件受理范围;持续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特别是做好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留守儿童、老年人、妇女等群体的维权工作;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建设活动;加强“12348”法律咨询电话建设,及时开展对已办结法律援助案件的回访。要不拘泥于纯粹地解决困难群众诉讼难的问题,积极拓展法律援助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功能。
法律援助工作是扶贫济弱帮困解难的阳光工程,是巩固执政根基提升政府威信的民心工程,是维护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我们会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了解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切实维护和实现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我市法律援助工作水平,将法律援助的美誉写满济源大地,为我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