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访论文情系学生搭建爱心桥 论文
情系学生 搭建爱心桥
沔城回民中学 唐红梅 心灵的距离有时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在学生家 里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胜过许多天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家访使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心灵。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而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家访工作向家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在本次家访中,我重点访问了留守学生、单亲学生、问题学生这三类学生。
一、家访留守学生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乡镇学校,其中大多数人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们为了生活,为了供养自己的孩子,选择了外出务工,却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在家的亲戚照顾。因此,这些留守在老家生活、上学的孩子就成了我们所说的留守学生了。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留守儿童由于第一监护人出现缺位,而孩子对家长依赖性都较强和较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可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孩子养成了不少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因此,做为作为班主任的我家访了留守学生来关爱他们。留守生家访记录:
1、家访时间:2012年10月24日上午 家访对象:余华
2、家访情况:
余华同学天生聪颖,但是行为习惯不好,上课不专心,经常讲小话,在下面做小动作,骄傲情绪严重,性格有些内向,总是透露着些许的忧郁。不知该生在家里表现如何,经过家访得知,该生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孙子,但老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往往有心无力,有力无法,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爷爷奶奶在家也管不住他。父母长期不在家,在外忙生意、忙着赚钱,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少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父母认为赚钱是他们的义务,至于其他就要看孩子自己的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尽可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家访中看得出,他很想念父母,希望父母能给他以更多的情感上的支持。所以我希望和你们一起,共同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家访措施:
首先找该生谈心聊天。通过谈话,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的心灵深处。对他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指出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他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其他同学相比,存在的问题更多一些,鼓励他说出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疑惑,给予疏导,教给他正确的处理方法。其次与他的父母进行不定期的电话交
流。对于外出的父母,他们又何尝想背井离乡,丢下年迈的双亲与幼小的孩子?他们在外时刻思念家中的孩子,而孩子们又何尝不是翘首期盼父母的归来呢?因此,我给他的父母亲经常发短信联系,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以便持久地进行沟通交流,有实效地帮助该生,提高他的综合素质,促进他的健康发展。通过实地家访和电话家访,我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用新观念、新方法看待学生的表现,提出有效的对策。家校共建,让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阔别已久的真心真爱。最后将他作为关注的重点,表扬他一点一滴的进步。课堂上,有意识地用各种方式关注他,鼓励他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用眼神关注他,让他体会到我对他的关爱;回答问题,只要他举手,就偏重与他;他有进步了,就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大力表扬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耐心开导,一个快乐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看到了一个活泼的上进的生命复苏了,望着余华同学灿烂的笑容,我感到了自己的生命有了价值。
在这次家访中,我感受颇多。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学校大多数孩子成了留守学生,这样一来,学校、家庭和社会 “三结合”教育也就存在一定缺陷,许多留守学生缺少父爱和母爱,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以至于学习成绩下降,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担,教师的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因此,对学生的家访,尤其是对留守学生的家访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同时,我也希望广大的家长们在打工赚钱的时候,多为子女们想一想,常回家看看,让我们共同教育好留守学生,让我们携起手来,撑起留守学生的一片蓝天。
二、家访单亲学生
目前,离婚率的上升,冲击着社会,冲击着家庭,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工作。我所在的学校和班级里,不断有单亲学生出现。单亲家庭的学生是无辜的,他们虽然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是他们的思想行为应得到理解和体谅,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学生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单亲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最主要的还是要有爱,教师的爱是很重要的, 这就需要我们去关心、去教育、去引导和管理,建立师生间的感情桥梁,让这些学生感觉老师像父母一样关心和爱护自己,才能使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日后走上社会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家访了单亲学生来关爱他们。单亲学生家访记录:
1、家访时间:2012年11月12日 家访对象:肖华
2、家访情况:
肖华同学,从走进班级开始,成绩较差、思想特别偏激。通过家访了解到在肖华读小学四年级时父母就整天闹离婚,对于父母当时的状况,根本无视他的存在。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孩子,并有一些其他的坏习惯,对家庭不是很负责,其母亲是为了孩子便与父亲离了婚,孩子由母亲抚养。生活在这种境况的他,过早的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变得沉默寡言,逆反心理过重,好像一只孤独的小鸟,使人看了痛在心里疼在心上。因缺少亲情的关爱,他对学习也毫无兴趣。刚入学不久不完成作业就成了他的专利,母亲也已经无能为力。一个聪明的小男孩刚开始迈向人生的第一步,难道就让他这样的走下去吗?我在心里不断地琢磨着。我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学校和家长把孩子交给了班主任我,对我无限信任,我也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你是他的老师,如同他的母亲,你应该帮助他。”
3、家访措施:
真诚的爱可以像火山,暖化冰冷的心。他缺少的是亲情的关爱,我就给予他这种爱,用我的如母之爱暖透他冰冷的心,让他重展笑颜。我再次进行了一次家访,与母亲深入讨论了他的学习问题,使母亲恢复教育的信心,与老师联手帮助孩子。还将每天的知识重难点,以联系卡的形式写给他的母亲,母亲根据联系卡,督促他学习。又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所学的知识。上课了,他静静的坐好,我冲他赞许的一笑;当他犹豫的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的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当他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是我宽容的面孔;当他生病时,我会常到家里询问病情,嘘寒问暖,来校后及时补课;当他„„就是这些学习、生活上的微乎其微的小事使他深受感动,也使我在他心中树立了威信。在日记里,他都愿意跟我说心里话,什么事都不隐瞒,还亲切地称呼我是“大朋友”、“老师妈妈”。一次次心灵的接触,一次次发自母亲般的关爱,渐渐的从他的脸上见到了难得的笑容,他开始变得开朗起来,同学们玩耍的身影中找到了他弱小的身姿。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训练,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期中考试终于进步了不少。看到他的成绩,母亲舒了一口气,情不自禁地抓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老师,孩子交给你,我放心了!”看到他的变化,我也体会到了付出的欢乐。
总之,班主任不可以忽略对单亲学生的教育,要给那些受过伤的心灵以更多的温暖和爱,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唤起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自立自强。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弱苗”和其他学生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
三、家访问题学生
“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现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真差!”这是 耳边经常听到老师的抱怨声!是啊!“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工作最头疼的问题之 一,他们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甚至影响着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家访了问题学生来关爱他们。问题学生家访记录:
1、家访时间:2011年12月24日 家访对象:张平
2、家访情况:
张平同学是本学期转来的一位新同学,开始只能对其进行一个阶段的观察。很快,就发现他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也不做任何笔记,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于连语文、英语的课后背诵任务都不能完成,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于是,向他了解家庭情况后,并征得其同意后,对其进行了一次家访。
他家住在仙桃城区,家境很不错,他的父母都在做生意,平时生意忙,自然也就无暇顾及其学习情况,致使其从小就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贪玩、好动,还有些任性。于是转入沔城回中投靠在高中教书的大伯,家长本想靠大伯把学习抓紧些,对其学习可能会有好处,但由于远离了父母,反而助长了其贪玩、我行我素的个性,从而又因学习问题和个性倔犟等原因大伯也无奈。他太要面子,与其他师生关系不太好,自然也就无心求学。家长恳求我能多关心他一些。
3、家访措施: 通过家访我深感下一阶段工作的艰巨性。对于这样的学生的处理,我经过反复的思考,觉得关键在于要充分利用其很要面子这一点,激发其上进心,同时要让其尽快地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其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要想办法尽可能让其品尝到成功后的甘甜。这些都不是单凭班主任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所能办到的。对此,我作了如下计划: 首先找适当的机会找该生进行一次单独谈心,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其思想,另
一方面,希望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逐步感化他。要充分利用他“要面子”这一最基本的好胜心,鼓励其好好学习。一次不行,就再谈第二次、第三次、„;其次,向其建议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督促其在短期内必须做到:(1)上课不管整样都认真听讲,听懂多少是多少,听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做一些必要的记录或做上记号;(2)课后及时复习,不懂的地方应主动、及时地向老师或周围同学请教,绝不能怕难为情,否则不懂的会越聚越多;(3)作业应尽量完成,不会做的应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并跟老师约好时间,请老师帮助及时解决;(4)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短期、中期、长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努力完成。最后,跟有关科任老师说明情况,对其特事特办,尽量不要当众批评他,并尽可能地给予一些必要的表扬和鼓励。经过各科老师的共同努力,该生逐渐尝到了一些学习的乐趣,成绩有了上升的迹象。这也说明了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得。
家访是一种手段、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最深层次的信息,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整体状况,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家长的心声,能够找到问题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
家访是一个纽带,它把老师、学生、家长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老师、学生、家长有机结合的三维共同体,在这里,老师、家长、学生都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共同设计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这几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意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二篇:陶行知论文:爱是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爱是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黄丽华
百色市中华小学
电话:07762681650
邮编:533000
电子邮箱地址:sunyueqi19981013@163.com
爱是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赏识 换位思考
新型师生关系
有爱才有教育
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十八年来,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在点点滴滴的教育工作中,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位伟大教育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爱才是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有爱才有教育。
一、爱使我学会赏识
每个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我们在教育他们时,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假如没有改正,将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等.有的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这些班主任想用自己的威严来下退学生,使他们变得温存驯良。但事实证实,这种教育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和自己越来越疏远。面对双差生,想说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教师只要有爱,才能学会赏识这些学生。
赏识差生的开始就是孩子的寻找闪光点,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乎,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玻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一年级时,我们班的吴汉涛是一个令所有老师头疼的孩子。作业不写,整天欺负同学。每天总有孩子哭着向我报告,他又打人了。怎样才能找到他的闪光点,树立他在同学中的新形象呢?可以说,这孩子一身的毛病,很难找到他的优点。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很大方,我就和他的家长商量:利用他的大方,为班里捐两把扫把。为此我在班里大加表扬,遇到好人好事都用他来做例子。每受到老师的夸奖,他都坐得端端正正的。从那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打人少了,一年级下册结束时,已经没有同学告他的状了。上学期,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还获得了年级的学习标兵。
吴泽海是一个自控能力非常差的男生,上课从没有一刻是静下来的,不是讲话就是搞小动作。学习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一为此我不知找了多少次家长,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上学期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很意外地提高了4分,但是离进步奖还少一点,尽管如此,我还是在班里表扬了他。放假的当天,我专程去他家家访。我把我买的一本笔记本,根据他的爱好精心选了两本课外书给了他,说:“虽然你这学期没能评上进步奖,但是在老师的心目中你是最棒的,因此老师奖你一本笔记本,外借两本你喜欢的课外书。希望你以后凭自己的努力得到盖上‘奖’字印章的奖品。”孩子深受感动,在这学期,课堂纪律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一件多么欣慰的事情。
二、爱使我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小孩子,年龄的差距让我们感到他们是陌生的。我们常以成年人的眼光衡量他们,再加上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只看重分数,对孩子,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所犯的错误,更难用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因此常常换位思考即从学生的立场从发,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会使自己的心更宽容。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大专函授学习时,有一次迟到,老师竟然让迟到的学生一字排开,给大家唱儿歌。我们就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地连唱了两首。当时我只感觉到自己热血沸腾,一股耻辱涌上心头。我也不知道是怎样回到座位的。这一天早上,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为师十年,也不知罚过多少学生。今天 终于体验到了被罚的滋味。谁无过错,大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小孩呢?我们应该用爱来感召犯错的孩子。从此,当我的学生犯错误时,我常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多回想自己这个年龄时的感受,渐渐地我变宽容了,不再为孩们的过错暴跳如雷;不再为孩子们的过错而烦恼。是爱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换位思考。
三、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新课改倡导合作教育,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爱上,建立在相互的信任上。
在我和学生的相处中,我常常把孩子们当作自己的朋友,永葆一颗童心。课间,我和他们谈笑,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课内,我和他们一起学习,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我常把“你今天很精神”,“你说得真好”“这是你的读书体验,我很欣赏”的话挂在嘴边。在决定一件事之前,我总是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如“六一”儿童节,我就把主动权交给他们,鼓励他们出主意,自己设计活动方案等。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参与、提议,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有了这些的信任,孩子们自信了,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积极投身到班里的各项工作当中。我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成功的教师首先得是一个心理学家,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里动态,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所上的学生已经六年级,由于正处青春期,心理断奶期,所以心理波动很大。刚从第十册升到第十一册,一个暑期让我吃了一惊,孩子们变化太大了,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发现他们和我似乎有了点陌生感。他们讲的话既粗俗又叛逆。为什么是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要治病,得先找出病因。作为班主任,我必须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呢?我考虑到他们这个年龄的特点鼓励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如:青春期的烦恼、困惑;班里同 学的不良行为;你期待老师怎样做等等。采用写信的方式每月和我沟通一次。同时也欢迎孩子们把自己成功的喜悦、体验告诉我。在每一位学生的来信中,我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写了热情洋溢的评语或回信,有排忧解难的,有帮助辨别是非的;有鼓励、肯定的……这样一来,孩子们都很乐意把心里话和我说。我还把孩子们的意见仔细地整理,然后一一反馈、实施。看得出,被关怀,被信任的幸福感写在孩子们的脸上。我在这样的沟通中,随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我用爱搭建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第三篇:用爱温暖学生 家访个案
用爱温暖学生
家访活动中,我首先通过家长会和电话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开学以来,及时把孩子的表现和班级新近组织的活动及学校的一些重要通知和举措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些基本情况,理解学校教育的意义。
为深入有效地开展家访活动,为了更深入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好地落实“教师进万家”这一活动,我建起了班级QQ群,搭起家校有效交流的平台。通过QQ与家长交流,了解了许多孩子在家的表现,但有的孩子,这种方法没有效果,还得亲自去家访。
李晓亮就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小区里,是我这次家访计划的第一站,提起这个学生,真是让人有些头痛和无奈。他人很聪明,该生在校喜欢和老师接触,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向上的积极性。但就是在学习上令老师特别头疼,从来都不想做作业,不管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可以说没有一次是按时认真的交过,要么交来是空本子,同学做好了在玩,他没做也在玩,老师你想让他下课补一下,只要说下课,人影都找不到了。除此之外,他还是我们班的“大名人”,他喜欢说脏话、打架、欺负弱小同学更是家常便饭,经常让我大伤脑筋。但同时缺乏自我约束力。上课时,不能按铃声进课堂,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要么用橡皮砸前面的同学,要么向同学吐唾沫,扰乱了全班同学的正常学习,老师的话听不进去,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随时老师给家长打电话,爸爸总说,我在上班,很忙,他婆婆在家管他,每次打电话,都是这样,要么就是,我今晚回来收拾他。老师真心希望家长能腾出一些时间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聊聊天,找到孩子孩子不学习的症结,让该生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作为他的老师,责任心告诉我,无论如何我都不能也不应该放弃他。我暗暗发誓,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一定要将这个孩子各方面有所改变,教育好,让他走正道。
以前去了几次,没有找到家长,孩子把书包放在家门口,玩去了。找到孩子,他说婆婆栽菜去了,干活去了。有一天放学,我走路回家碰见他,他正和另一个孩子在一个小水沟边捉螃蟹,他看见我很害怕,我说,你把作业做了吗?他说家里没人,我想,孩子这样下去会拖坏的,而且,安全也很重要。于是,我这次提前给家长打了电话。他说,我还在蹬三轮呢。晚上,我见着了他的父亲。看见我亲自到家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李晓亮是不是在学校犯错了,或者又惹事了。接着他父亲劈头盖脸地就把他臭骂了一顿,还说了些侮辱性的话,甚至想要打他,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我看到李晓亮眼里含着泪水,虽然平时他给我带来很多麻烦,可他毕竟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特别是当我看到他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时,我心里象针扎一样难受。
我急忙上前阻止,我说:“您太过分了,动不动就骂孩子,也不问问我是为什么事情来的,其实我只是进行一次简单的家访,顺便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现。家长愣了,似信非信地望着我,孩子的婆婆和爸爸面面相觑。
我脑子里极力搜寻李晓亮的的优点,当着他爸爸的面对他进行夸奖,比如脑子灵活了,劳动积极了,大扫除时脏活累活抢着干了等等,听完这些后,我看到他父亲的脸渐渐由阴转晴,而李晓亮同学则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这段时间李晓亮有进步,不怎么惹事了,而且课堂作业要做了,虽然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但我相信他有决心有能力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李晓亮,老师非常信任你,你能做到吗?”
“我能!”李晓亮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是掷地有声,脸上写满了感激之情。在此期间,我总没发现孩子的妈妈,我试问了一下,原来,李晓亮的妈妈在孩子两岁多,嫌家里穷,离家出走了。爸爸呢,上有老下有小,还想再成个家。为自己争口气,所以每天打工下班后,还要蹬三轮再多挣一点儿钱。忽视了孩子的辅导,家长说,他就是没有文化,特别希望孩子多读书将来有出息。
趁机我也对他的家长提出了几个要求,“我希望你不要一味的对孩子进行责备和打骂,这样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同孩子多进行交流,试着和孩子交朋友,不要给过多的零花钱,要给予精神上的养料。希望家长能配合一下,为孩子的将来多着想。每天多抽时间陪着孩子,家长不懂,不会做,你坐在孩子的旁边,看着他,让他养成好习惯总行,看他的作业是否工整,数量大概是多少,打电话问老师,以免孩子撒谎。我告诉家长,学习上不会的,有老师在,请家长放心,像李晓亮这种孩子,缺少关爱,只有我们老师和家长多花时间,共同努力,只靠老师是不行的。同时告诫家长。不要只以钱为重,只顾挣钱,孩子的学习很重要,让孩子以后自己去挣钱,不要产生以后你教他认钱的悲剧”家长也说了很多,话语中流露出对孩子关心不够的愧疚,他原以为,家长只需要给孩子穿暖和,饭吃饱,学习用具要什么买什么就行了,并希望我以后多和他联系,共同帮助李晓亮进步。临走的时候我特意交待李晓亮记住今天对老师的承诺,我对他说:“今后,老师等着看你的表现!”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他是充满信心的。离开他家时,他把我送出了很远,不停的朝我挥手。
走出李晓亮的家门,我的心中一股暖流在涌动,心情放松了很多,一路上,李晓亮那充满感激与信心的眼神不断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从他的眼神中我坚信这次家访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会让他改变很多。我也在反思,该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如果能踏踏实实学习,应该很出色,但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正因为如此,孩子学起来非常吃力,也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课因为听不懂,所以经常做小动作,课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因为有一些叛逆心理,所以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加之从小缺少母爱,很自卑。我当老师的也有过错,只埋怨家长不管,学生的差是多方面的,如果不是家访的话,我也不会了解情况,家长的生活压力,家庭因素,导致他的脾气粗暴,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耐心,也是情有可原的。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该生能够静下来,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补,也许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却是有效的。从孩子平时听写和思维的状况来看,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有时候觉得特别可惜,家访不久的一次单元检测,我惊奇的发现,他还得了75分,虽然是全班最后一名,但是,他进步了,我很欣慰我的家访没白跑。我没想到自己几句赞美和肯定的话竟然激起了一个学生内心这样大的波澜。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在正视学生缺点的同时,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以激励和赞美,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重视知识强化技能搭建学生就业平台论文
中国加人WTO以后,国际间贸易越来越多,企业对了解国际竞争游戏规则、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高等院校应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搭建学生就业平台。
一、明确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要求
通过对各级人才市场及各类型企业的调查了解到,高校管理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根据我们的调研,用人单位对管理人才的普遍要求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和外语等基本技能;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具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等。
二、调盛课程设置
我们将我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商学院的管理类课程设置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后者侧重于学员国际化的管理行为、经营行为、经济行为,侧重了管理人员的沟通、协作、战略等能力;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限定学生必修的课程门数较少;提供学生自主修课的环节,不仅给学生的发展留有空间,而且便于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方向。与之相比,我院达到教学目标的出发点主要靠固定的、全面的课程安排,课程的配置过多地重视了理论,课程的内容相对陈旧,实践性环节较少,学生接触社会少。根据以上对比和人才市场的调研,我院对管理专业从调整课程的配置和增加案例教学、增加实践环节两方面人手进行调整。
1.课程的调整
基础课的调整以注重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英语教学加强实际听说能力和管理类课程的英文阅读能力、商业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增加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专业课的调整主要是根据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的情况,增加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商务谈判》、《管理沟通》、《技术经济学》等课程,提供十多门专业课供学生选择,增加学生自主选课环节。根据学科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取消部分课程等。
2.教学调整
(1)教学要求调整。要求教师不仅讲授学生本门课的理论知识,还要联系相关专业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素养。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将理论课程中的专业课提高要求,加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增加案例教学,案例量加大到学时的15%左右,学生课堂参与率达到30%以上,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练习中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用理论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信息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教法的改革。紧紧围绕应用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上以实际问题引入、课中以讲解和实例分析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后要求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共同得出解决方案—方案论证—以实际问题留下与后继知识衔接的教学环节。教师从多渠道讲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3)考核环节的改革。改革以往的讲授一学期、面对一本书、考试一张卷的教学方法,把考试内容调整到以能力要求为目标的考核上来。整个课程从课堂教学环节、课堂应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口试四个环节进行考核。
三、加强实践环节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实践技能的训练:
(1)课程实践。课程实践能够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感知,对于学生接受本门课程有极强的说服力。在教学中要求管理专业课每门课程至少安排两个学时的实践教学。
(2)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学生卖践的初始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兴趣的重要时机。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时机,不遗余力地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
(3)课余实践。鼓励学生在假期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活动。一方面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到有关企业、单位寻求实践的机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并针对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使学生提前走进社会。
(4)课外培训。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课题组,经常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深人人才市场及相关的培训机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取得证书,特别是本专业的执业证书。要求学生不仅取得计算机的等级证书、大学生英语水平考试的证书,还要取得管理类证书。
四、促进就业
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就业,铺就人才的就业通道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我们促进就业的方式是:
(1)以课程特点说明自己。建议学生在毕业设计前,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可以侧重于行政管理、文秘、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管理、物流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针对方向做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指导学生从人学开始就留意市场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充实自己、调整方向,以应对大学生就业的买方市场的状态。在就业时,抓住这几方面,寻求就业的机会。
(2)用已知的案例武装自己。把平时的案例联系起来,在就业中,特别是面试时,适当抛出对实际问题、对企业等的了解与感知,并以合适的理论说明问题,增加用人单位对自己的了解,这样便会引起用人单位的很大兴趣。
(3)注重加强学生作为管理人的修养,使其言行与所求的职位相符,同时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注意不时地提到专业术语,缩短企业了解毕业生的时间,使企业对毕业生及早产生认同感。
(4)搭建岗位平台。利用实习、设计和假期等一切可能的机会进人企业。
第五篇:浅谈教师对学生的爱论文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爱”
人文系01小学教育(文)吴梅虾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赞科夫同样也说过:“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可见,师爱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教师对学生的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感情投入与回报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育人”的根本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热爱学生,没有对学生捧出片爱心,用满腔的热情去亲近他们,是不可能教好、带好他们的。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之心;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之志;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之风;灵活开拓,转化差生之功。这样才能使教育学生的工作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之效。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感情的,如果地孩子毫无感情的,看到就心烦意乱,那么即使你本领再大,满腹真理,能说会道,但是学生却对你敬而远之,有意见不敢讲,这样的教育是难以受到预期效果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的老师常常会为了学生的作业、纪律等一点点小事,向学生发脾气,或严厉的指责训斥这样往往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造成师生感情的距离,因而失去了许多可贵的教育机会。因此教师应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引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这个职责之所以神圣就在于,教育者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也要教育孩子学做人,而爱是人生至高至妙的道理。所以,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体现知识的力量,又要体现爱的力量。爱人如己,是一个单纯而伟大的爱的诫命。教师如何爱学生?那就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教师最起码的爱的义务是,不愿自己孩子承受的,也就不要让学生承受。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爱学生呢?我觉得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谈谈:
首先,教师应像朋友一样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了解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宽广心胸和宽宏气度的体现。教师了解学生,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也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手段。教师要信任学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教师要与学生交朋友,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思想,身体和生活。努力做学生的贴心人,师生之间应建立和培养起真挚、热忱、相互尊重、谅解和体贴的友谊关系。
在我实习的时候,遇到过个学生,他是一个典型的中等生,叫孙浩,表扬轮不到,批评摊不着,长期被忽视使他沉默寡言,常常一人独处,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忧愁。我悄悄地对他说:“以前你可不是这样呀!还记得吗?去年你的作业作为范本拿给同学们看。当你生病了,你不但坚持上学,而且还坚持参加大扫除„„(这些都经过我一番调查得知)这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感动。在大家心目中,你是很棒的。快乐些,好吗?”我的肯定使该生深受感动。不久,又看到他快乐的身影了。
此处我用悄悄话的方式与他交流,肯定了他的长处,尊重了他的人格,同时又点明了阻碍他进步的问题所在,使此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审视自己,促使他克服消极因素,自觉地向优秀生转化。其实对于像这样的中等生,都可以用此法。
其次,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爱而不严不是爱,反而是害。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真正热爱学生。赞科夫说过:“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
我的班上有一个叫孙浩的学生,他很聪明、思维也很活跃,可惜上课总是不专心,爱搞搞小动作。开始我总是容忍他的这种行为,只是课上点一点,也就算了。可是不久,在他周围很多学生,都受其感染,我才知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我首先对他进行公开批评教育,私下又找他谈心。接着,又将他周围受其感染的同学“打散”,当这些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有所改善我又适时的进行了表扬。没过多久,他们就“从善如流”了。
所以,师爱不同于母爱,更绝不是溺爱,而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慈相济,教律相长。当然,严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度,才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再就是要确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中“权威主义”的“命令”与“服从”的师生关系观,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同时,师生间可平等讨论问题,交换意见,教师须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批评,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乃至争辩。
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她不仅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其毕生。因此,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并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只从生活上关心,不是盲目的溺爱,也不是迁就和放任,而是要把耐心的教导和严格要求想结合,把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教师爱学生,不是只爱好学生,而是爱每一个他要打交道的多种多样的学生。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还要偏爱差生,要倾注最大的热情、关心和体贴他们,为他们服务。教师要具备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添光彩。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愿我们的教师用责任心和努力激发自己内心的爱,让人生不仅放射出知识之光,而且放射出爱之光,成为爱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