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矫治在监狱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2 16:4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矫治在监狱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矫治在监狱中的作用》。

第一篇:心理矫治在监狱中的作用

心理矫治在监狱改造中的作用

姚志恒

摘 要:心理矫治在监狱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是指罪犯在监狱服刑改造中,监

狱干警通过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对罪犯进行心理评估诊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以消除不良心理及障碍、维护或恢复心理健康、增强生活适应性的一项改造手段。

关键词:监狱、罪犯、罪犯心理、心理矫正、罪犯心理矫正

罪犯。罪犯是指因犯罪而服刑役的人。具体包括以下三类人:一是实施过犯罪的自然人;二是法院依法予以一定刑罚处罚的的人;三是正在受到刑罚处罚的人。

一、罪犯心理矫治概述

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其数量而言,他们在人类社会中只占极少数,但这并不影响其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每个罪犯身上,都存在着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属性。

(一)罪犯心理的成分

在监狱服刑的罪犯,其心理的反社会性依然存在,而由于受到环境的极大限制,他们的这种性质不能够从行为上表现出来,也不允许他们表现出来。于是,在心理极端不平衡的作用下,罪犯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如不服从干警管教、破坏生产工具、装病逃避劳动改造,甚至是自残或轻生。还有的也许会在监狱内散布“反社会言论”,以此来表示心中的不满,来抗拒改造。

罪犯的服刑心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服刑心理是指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所有心理现象的总和。它包括罪犯的常态心理、残存的罪犯心理、刑罚心理和改造心理。狭义的服刑心理仅是指罪犯在服刑期间承受刑罚环境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主要指罪犯承受刑罚心理和刑罚执行之下所产生的改造心理。本文主要指狭义的服刑心理。罪犯心理就是指刑罚承受者的特殊心理现象,它基本是由犯罪心理、常态心理、刑罚心理等多种心理有机结合而成。

1.常态心理。罪犯的部分心理仍然是正常人的心理,所以被看成常态心理,它是指罪犯与一般守法公民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如正常的生理心理需要、人所共有的情感、自尊、兴趣等,这与罪犯的犯罪心理是对立的,也是罪犯接受监管改造,改恶向善的心理基础,干警应以此为动力,对其进行思想改造。

2.犯罪心理。简单地说,犯罪心理就是一种极端的、反常的,能使人进行犯罪行为的变态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诸如恶性膨胀的欲望、异常的性欲、错误的精神需求及其恶习。而这些并不会因为罪犯入狱服刑而自然消失,而是在服刑的过程中延续下来,成为罪犯心理的的重要组成部分。3.刑罚心理。刑罚心理是指罪犯被判决执行刑罚后在服刑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诸如痛苦心理、恐惧心理、怨恨心理、渴求自由心理、改造向上心理。而上述心理的形成是由于其反社会性的轻重与否所决定的,他们的犯罪行为越严重,所要承受的刑罚也就越重,直至剥夺其生命。当然,罪犯对刑罚心理的承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心理也在不同的服刑阶段,发生着不同的改变。(二)罪犯心理的特征

1.服刑初期的心理特征。由于罪犯在服刑初期与在社会上比较而言反差较大,要接受强制性改造,且管理极为严格,加之社会地位与生活环境突然改变,使得其在心理和生活上都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以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呈现出来,具体表现有可能为:悲观失望、焦虑不安、苦闷、蒙混过关、欺骗干警等心理动向及行为。罪犯入监初期的心理不适应期一般要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而其长短与三种因素有关:(1)罪犯入监前被关押的时间,这段时间越长,入监后的心理不适应期越短;(2)刑期长短,刑期长者,心理压力就会大,而且容易过于压抑,心理不适应期也就会长,反之亦然;(3)罪犯自身的特点,性格外向开朗的罪犯心理不适应期短,性格内向抑郁的罪犯心理不适应期则长。

2.服刑中期的心理特征。罪犯经过半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改造后,对监狱生活应该基本适应,也就是进入了适应期,而从这个阶段开始,罪犯开始有了一个明确的改造目标,其认罪悔改的心理会大为增强这种心理是促进罪犯进一步改造的“催化剂”,罪犯开始认识到自己犯罪的原因,罪责感大增,并产生自悔心理,这也是他们进行积极改造的心理基础。在这期间,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对自己的改造前途有了一定的信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期间,罪犯可能会产生一种矛盾心理,也就是出现反复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不利于改造的的消极心理,在改造中要尽量避免这种心理的产生,但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在改造中,面对罪犯所产生的这种心理,还是要对罪犯进行最大力度的说、感化、教育,不要让这种思想在罪犯的脑中蔓延,更不能扩散,否则会对改造造成极大的困难。

3.服刑后期的心理特征。罪犯在服刑后期即快要出狱时,原来相对平静的心理可能被打破,他们开始为自己出狱后的前途担忧,对前途又向往又担心,受到社会的歧视;自尊心理虽有建立但仍以自卑为主体,即因为自己在监狱服过刑而萌生自卑,当然这些是在服刑后期罪犯的一种普遍的忐忑不安的心理。

4.监狱的改造因素与罪犯心理的关系。监狱改造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由于罪犯在狱中所承受的刑罚程度不同以及他自身个体因素的不同,对其改造的认识也不同。

(三)罪犯对刑罚的态度

罪犯对刑罚的态度,又称为罪犯的刑罚感受度,是指刑罚作用于罪犯后所产生的罪犯对刑罚的评价态度,包括刑罚痛苦的评价态度和对刑罚效用的评价态度。将对刑罚痛苦的评价态度列为横向维,并分为弱、中和强三个等级;同时将对刑罚效用的评价态度列为纵向维,并分为低、中和高三个等级。两条数轴相交,产生了刑罚感受度的四个区域,构成了下图。罪犯的刑罚感受度处于其中的某一个点。典型的区域特征表现如下:

(1)有效区域。罪犯强烈感受到刑罚惩罚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承认刑罚的正确性并理解刑罚的意义所在,认罪悔罪,服判服法,积极改造。

(2)初效区域。对刑罚的痛苦感受较低,但对刑罚的正确性及其意义持肯定评价,大多数短刑犯具有这种心理。高

初效

|

区域 | 正效域 |

弱 —————— 中 —————— 强 | | 负效域 |

无效

|

区域 低

刑罚效用感受度

(3)无效区域。对刑罚的痛苦感受都比较低,对刑罚改造持不合作态度,大多为刑期不长的累、惯犯。

(4)负效区域。罪犯强烈地感受到刑罚惩罚带来的痛苦,同时对刑罚持激烈的否定态度,不认罪服判,不悔罪服法,与改造相对立。对罪犯来说,在其刑罚心理中占主要地位的,莫过于对“罪”与“刑”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依据这种认识和评价,对自己服刑改造行为的控制和调节。犯罪判刑后若能认罪服法,说明其人身危险性减弱,具有接受改造的良好心理基础;犯罪判刑后若没有认罪服法,说明其人身危险性增加,这意味着会给矫正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罪犯的刑罚感受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刑期的发展,在主观因素影响下,罪犯对刑罚的痛苦感受、对刑罚的正确性评价和其认罪态度都会有所变化。

(四)罪犯心理矫正

罪犯在入狱之前,他们的身份是合法公民。因为他们有着对社会或个人不满的情绪或不正确的看法,或个人心理有压抑、偏激等特点,或精神上曾经受到过一定创伤,或无法正常宣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将这些不良情绪转化为不良甚至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家庭和人等造成严重的后果,触犯了法律而被入进监狱。

罪犯心理矫正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技术,矫正罪犯的不良心理结构或心理障碍,改造罪犯心理结构,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改造活动。

罪犯心理矫正要以尊重罪犯为前提。心理矫正作为一种改造手段,通过改变最发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再重新犯罪。

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正时,首先要对罪犯心理有一个具体的分析,而在各种分析的结论中,“反社会”性是所有罪犯共同存在的一种特 点,也就是所谓的共性。他们由于对社会的某种现象或体制不满,或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一时冲动,从而犯罪。这也是在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正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开始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正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阶段一:心理诊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要做的就是广泛收集服刑人员的心理信息,通过与其进行深入的谈话,以确定他们的心理定向与心理发展趋势,分析和确立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通过心理测验等方式,对其心理进行评估。

2.阶段二:矫正实施阶段。在对矫正对象有一个正确的分析与评估后,就可以开始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矫正了。心理矫正的方法有支持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综合征疗法等。矫正实施阶段一定要根据评估阶段制定的具体方案来进行,同时还要结合矫正罪犯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及其实施。3.阶段三:心理矫正效果的巩固阶段。(1)初期的效果巩固。(2)中期的效果巩固。(3)后期的效果巩固。

以上三个阶段,是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正的三个主要阶段。

二、心理矫治在监狱中的作用

心理矫治工作在监狱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促进了监管秩序持续安全稳定。我们通过对新人监罪犯的心理测试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存在心理疾患的罪犯,在做好心理疏导的同时,及时提出控制建议。新犯人分流到其他监区(分监区)时,新犯的心理状况要向分流的监区(分监区)交代。对重点危险犯和顽固犯通过心理矫治活动,及时化解心理危机,提出干预对策,做到重点防控。心理矫治工作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建设平安监狱、文明监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为科学认识和改造罪犯提供了有力武器。科学认识罪犯是科学改造罪犯的前提。过去我们对罪犯的认识往往凭经验、凭感觉,定性的成份多,定量的成份少,引进心理矫治工作后,我们运用科学的测量工具,对罪犯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了解了罪犯的内心世界,从而为科学改造罪犯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对民警心理学知识、罪犯心理矫治业务知识的培训和普及,民警在进行个别教育时,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技术,寻找切人点,增强了个别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个别教育的成效。

(三)增强了罪犯改造的自觉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活动,特别对那些不认罪服法或认罪态度差的罪犯,运用认知疗法、正确归因法等,启发其主动思考,促使其认真剖析犯罪思想,查找犯罪原因。通过教育,大多数罪犯能够正确归因,深挖犯罪根源,尤其是那些原先不服判、不认罪或认为“吃了风头官司”的罪犯对犯罪有了客观评价,对自身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自己下一步有效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绝大多数罪犯踊跃参加政治,文化和技术学习,努力遵守监规纪律,并以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端正改造态度,增强改造意识,服从民警管教,走踏实改造之路,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四)消除了罪犯不健康心理。罪犯心理矫治的目的是着重于罪犯心理和个性的调适,稳定情绪、改善认知、适应环境和消除不健康心理。通过向罪犯普及心理学、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使罪犯逐步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懂得如何调适情绪,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消除不健康心理,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改造。

三、今后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体系。省监狱管理局拟成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指导中心,由相关的领导和人员组成,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全省监狱系统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进行统一谋划、协调、指导和督促。各监狱要建立独立建制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办公室(或心理矫治科),心理矫治专业人员实行持证挂牌上岗。所有监区(分监区)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至少配备1名专职民警担任心理辅导员;在罪犯中成立心理互助组,选定文化程度高、表现良好的罪犯担任心理互助员,从上到下,形成罪犯心理矫治网络。(二)进一步深化罪犯心理矫治各项业务工作。在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一步搞活教育形式,拟创办一份面向罪犯的专业性报纸,使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在心理咨询方面,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咨询的程序,提高个案咨询的质量。在心理治疗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治疗效果。要把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与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罪犯改造的不同阶段,开展心理评估工作,为提高改造质量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矫治工作制度。省局将统一制定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心理矫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等相关配套制度,形成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制度体系,确保心理矫治工作规范运行。

(三)加强心理矫治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力度,并抓好三级心理咨询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各监所与有关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十一五”期间,我们准备将所有监区(分监区)心理辅导员轮训一遍。对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人员原则上不得调离心理矫治工作岗位。要加强心理矫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遵守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则。要在心理矫治人员中开展争先创优和评比优秀矫治个案工作,及时表彰优秀心理矫治工作者,并尝试心理矫治人员专项津贴制度,充分调动心理矫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和利用社会资源。国外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主要是由社会上临床心理学家到监狱为罪犯提供心理学服务,对罪犯开展专门的矫治工作。我们应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方法、技术和经验,并结合监管改造实际使其本土化;增加与国外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引进一些高科技矫治设备和手段,进一步提高罪犯心理矫治的科技含量。同时,注重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聘请社会上关心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教育工作者等加入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来;积极主动与当地有关医院、大专院校以及心理卫生协会、心

理学会等机构加强联系,借鉴其工作制度、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水平。

(五)加强罪犯心理矫治理论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罪犯心理矫治理论研究,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心理矫治工作,为矫治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撑。要针对押犯特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各类押犯的心理特征及其改造对策。要系统地总结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要组织心理矫治工作者加入心理学会、心理卫生协会等学术团体,参加有关学术活动,了解最新心理学研究动态。要定期举办“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论坛,开展理论研讨,并在“监狱网”上设立“罪犯心理矫治”专栏,加强信息交流,刊发相关理论研究文章,推动心理矫治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立骥主编:《罪犯心理与矫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 章恩友主编:《罪犯改造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3] 姚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载《安徽法治》2007年5月 [4] 何为民:《罪犯改造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 张雅凤主编:《罪犯改造心理学新编》,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

第二篇:浅析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

浅析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的行刑方式,如果说监狱矫正的重要特点是“治身”,那么社区矫正的突出特点是“治心”。而心理矫治又是社区矫正的必要手段,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治本之策,也是重中之重,是达到矫正其心,提高改造质量的重要途径。刑事司法实践表明:犯罪是复杂的社会现象,而心理缺陷是导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是某些犯罪的决定性因素。心理矫治是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克服心理障碍,它主要包括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帮助矫正对象重新找准自己的社会位臵,预防其重新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而在我国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大胆实践,不断摸索。为更好地适应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使心理矫治在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矫治应在学习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长远的思考,走本土化、规范化的道路。

一、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本土化

(一)什么是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本土化 目前,我国已实行了对监狱对象的心理矫治工作,但此项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基本上是处于引进和模仿西方理论、模式的水平上。这种引进和模仿,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状况的持续,又显然不利于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本土化的 道路,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治疗要在以上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探索与发展。

所谓“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本土化”,是指在引进国外有关心理矫治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应考虑我国的社会背景、传统文化、社会价值取向和中国人的人格特征,考虑我国罪犯改造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现实状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理论和方法体系。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我国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在理论和方法上才会扎根于中国社会,成为改造罪犯的有效武器,也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使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二)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本土化的具体内容

1、对西方罪犯心理矫治的理论和方法要加以适当的改造和调整

脱胎于西方社会的心理矫治理论和方法,深受西方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影响。而我国的社会文化,在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都与西方国家有诸多不同。与此相联系,中国罪犯的人格特点、心理矛盾等,与西方监狱的罪犯相比,差别也很明显。因此,在中国社区开展心理矫治工作,就不能机械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而要根据中国罪犯改造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和调整。

例如,以移民为主体的加拿大社会,文化环境相对松散、开放,人们崇尚自由与独立,因此,产生于加拿大的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非指导性”原则,主张以患者为中心。相比之下,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 国公民,强调生活的自律化与行为的规范化,人们习惯于克制和依赖。因此,注重个人中心的西方心理矫治方法是否能有效地解决中国人的问题就值得推敲了。曾留学哈佛大学的岳晓东博士认为:“启发来询者积极思考与咨询员的适当指导相结合应是中国社会推行心理咨询的最佳模式。”

再如,与注重个人价值的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常指社会、集体和家庭,因此,中国人的心理问题除与当事人自身的价值观念有关之外,往往还与难以摆脱的外部压力有关。所以有人认为,在加拿大,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是求询者个人,而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则要面对求询者的整个社会环境。

鉴于此,在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矫治时,既要注意尊重矫正对象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助能力,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性帮助,启发他们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其犯罪心理、人格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产生的根源。

2、对我国传统医学中有关身心疾病和心病心治的宝贵遗产要加以继承和弘扬

我国传统医学在长期探索和发展中积累了一笔丰富的遗产。例如,战国时期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较为丰富的心理病理和心理治疗思想,其中有许多心理治疗方法(如“情治”法、“暗示治疗”等)与现代心理矫治所采用的方法相对应或有相通之处;在我国中医理论中,有关“悲胜怒、恐胜喜、喜胜忧、怒胜思、思胜恐”的心理疗法,也是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对此,应责无旁贷地去继承它、研究它、弘扬它,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们现有的罪犯心理矫治理论,又有利于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3、总结和应用我国监狱几十年来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使之与心理矫治工作并行不悖、相互补充

我国监狱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改造罪犯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认真地总结和提高。尤其是广大监狱人民警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如在教育改造中所采用的感化法、说理法、行为训练法、因人施教法等等,这应当成为当前开展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的坚实基础。另外,我国监狱在长期实践中还积累了丰厚的罪犯思想教育工作经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教育工作者。尽管他们无法替代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的工作,但他们可以和心理矫治专家一起构成连续的服务体,共同帮助罪犯消除反社会心理和其他心理问题,塑造健全人格,真正将罪犯改造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

4、逐步建立和运用有中国特色的罪犯心理矫治理论体系、方法与技术

要真正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的本土化,最终必须建立和运用有中国特色的罪犯心理矫治理论体系方法与技术。为此,既要继续借鉴和吸取国外罪犯心理矫治的先进经验,引进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尤其要深入分析我国监狱工作的实际和当前罪犯的心理特点。只有使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形成中国特色,才能真正成为改造罪犯的有效武器。

二、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规范化

(一)什么是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规范化

所谓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规范化,是指基于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统一标准或准则,去组织引导、协调约束矫正对象心理矫治活动的方式和过程。

1、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规范化要有统一的标准。这种标准,最终要以法规性文件或行政命令等形式颁布实施,对全市的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2、矫正对象心理矫治规范化的形式,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和心理学职业行为的要求。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要发展,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实现规范化。不仅如此,矫正对象心理矫治作为一项心理学职业行为,也必须遵循该行为的普遍性要求。

3、矫正对象心理矫治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提高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改造罪犯服务。同时,在实现矫正对象心理矫治规范化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制定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规范

2003年6月3日,司法部发布第79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自8月1日起施行。《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的第七章是关于心理矫治的内容。

第43条: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心理矫治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

第44条:监狱应当建立心理矫治室,配臵必要的设备,由专业人员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

第45条:监狱应当对罪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罪犯对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矫正。

第46条:监狱应当在罪犯入监教育、服刑改造中期、出监教育期间对罪犯进行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矫治提供参考消息,对重新犯罪的倾向进行预测。

第47条:监狱应当配备专门人员,对罪犯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答罪犯提出的心理问题。

第48条:监狱对有心理疾病的罪犯,应当实施治疗;对疾病严重的,应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进行专门治疗。

第49条:监狱从事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高级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3、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司法局可以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参与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显然,上述规定体现了国家主管机关对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同样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笔者认为,仅仅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包含部分心理矫治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在规定的范围还是具体细节上都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必须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规范》。

在总结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出有中国特色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规范》,从而将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纳入正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规范》中,应在以下这些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心理矫治的功能、职责与范围:有何作用,包括哪些任务要求和几方面内容。

----机构设臵与人员配备:心理矫治机构的规模。----运行操作:罪犯心理测验、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条件、对象、实施步骤等。

----经费与设施保障:经费的种类、设施的规格及保障水平。

----从业资格认定:从事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人员应具备有什么样的资质,拥有何种证书。

----评估与考核: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怎样考核。

(三)加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规范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虽然在我国监狱系统开展了十余年时间,但总体上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摸索。其中,如何实现罪犯心理矫治的规范化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规范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通过制定一个文件、发布一个规定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反复验证、不断探索。理论研究者要走出书斋,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目前我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实际工作者也要加强理论 7 学习,主动寻求理论的指导,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专业性、科学性。

三、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的可操作性

(一)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

主要通过下面几种途径:一是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试。为的是能够更加科学地了解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由心理学专家拟制心理测试的试题。试题内容涉及到矫正对象的个人精神状态、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通过心理测试可以了解矫正对象的基本心理情况。二是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了解矫正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通过与矫正对象座谈、聊天的方式,在不经意间掌握其流露出来的讯息。这也要求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与矫正对象像朋友一样,用心灵去沟通。三是通过与矫正对象周围的人了解其心理。通过与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人、邻居以及朋友、同事进行座谈,调查矫正对象的工作、生活状态,从中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变化的环境因素,便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四是对心理测试的问卷进行分析处理。对搜集来的大量资料进行汇总,归纳出哪些是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的问题?哪些是个别现象?哪些矫正对象心理问题较多?哪些矫正对象心理问题较少?在此基础上建立矫正对象个人心理档案,同时制定详细的心理问题治疗方案。

(二)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治疗

在对矫正对象具体实施心理矫治的过程当中,目前绝大多数社区矫正工作者还缺乏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某些省市一方面在组织司法所长培训的时候,聘请专业人员讲授心理矫治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年轻的司法行政人员 参加心理咨询师的报名、考试。当前,是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会资源。例如,聘请心理医生、心理学专家、学者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共同研究对矫正对象心理治疗的方法。国外心理治疗流派纷呈,方法繁多,但如何在矫正对象心理矫正中加以运用,是个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实际矫正过程中,既不能原样照搬,更不能脱离其基本的治疗原理和精髓,因此要结合实际,谨慎使用。

1、精神分析疗法不宜直接运用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技术重在挖掘来访者的无意识心理和早年经验,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分析来访者的抗拒和移情以及解释等方法,使来访者的无意识冲突意识化,从而领悟心理疾病的原因,增强自我的力量,战胜心理疾病。

在罪犯心理矫正中,不宜直接运用精神分析疗法进行治疗,主要原因是:其一,精神分析的技术复杂深奥,很不容易掌握,更不用说运用;其二,精神分析疗法的运用特别强调治疗师的分析经验和专业分析训练,而我国矫正工作者根本不具备这些经历;其三,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泛性色彩有其荒谬之处,不容易被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的矫正对象所理解和接受。

2、行为治疗的方法和技术要注意人性化作用

行为疗法建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的不良行为也像良好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得来,因而也可以通过学习消除或减低。行为治疗法注重被治疗者外显不良行为的改变,通过系统脱敏法、厌恶治疗法、代币法、生物反馈法等具体方法和技术,改变被治疗者的不良行为。

在罪犯心理矫正中,行为疗法常用来治疗罪犯的不良行为习惯,比如吸毒、口吃、某些性变态的行为、恐怖症、焦虑症等,具有实用、简约、有效的特点。但由于行为疗法不主张探讨被治疗者的动机和情绪,也不注重他们以往的生活史,因而容易导致为治疗而治疗,忽略人的感觉和体验的局面。在具体矫正中,如果运用行为疗法,要注意人性化运用。比如,在使用厌恶治疗法之前,要向罪犯讲明这种方法的过程和原理,如果有必要可以让罪犯了解一些痛苦的反应,让罪犯有心理准备,并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及时了解罪犯的感受和想法,并不断鼓励罪犯坚持治疗。

3、正确把握和运用人本治疗法

人本治疗法秉承人本主义的观点,以当事人为中心,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视为治疗者为当事人设臵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治疗者并非指导者,而是以同等地位对待当事人,确认当事人具有觉醒的能力;只要给他提供自然的、和谐的、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事人自然就会摆脱自我观念中不真实的外衣,暴露出个人人格的真实面,最终实现自我振作、重建自我观念,乃至达到自我实现。人本治疗的关键是通过对当事人的真诚、无条件的关怀和共情态度,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的人际氛围和成长的环境,从而促使当事人开放真实的自我,找回失去的信心,走出自我的天地,进而得到自我成长。

如果在矫正实践中,矫正工作者扮演的是一种指导者、教育者、训导者,在咨询过程中给予太多的指导、训诫、评价、判断甚至是批评,那么矫正工作者就无法深入矫正对象 的内心世界,无法为其提供自我开放的良好氛围,也无法给予来访罪犯调动自身潜能战胜疾病的机会。

4、认知疗法要与启发矫正对象领悟相结合,要注重改变深层观念

认知疗法认为在影响个体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因素中,主要原因不是客观环境刺激或既成事实,而是个体所持的观念和看法,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就是人有自寻烦恼或庸人自扰的心理特征,对客观事件不自觉持有错误的观念和解释,从而造成心理异常。因此,治疗者的责任就是指导和劝说,从而纠正来访者对事件本身所产生的错误观念,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认知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任何罪犯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只是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演变成对罪犯错误观念的质疑和批判,从而导致罪犯产生逆反和抗拒心理。所以实际运用中可基本遵循下列程序,既有矫正工作者的指导和劝说,又不失来访罪犯在矫正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保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让矫正对象自己反省,目前生活中有哪些信念常常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以致造成他情绪上的痛苦;

(2)鼓励矫正对象自行分析验证这些信念是否合理;(3)经过矫正对象回忆和分析,明确指出其信念的不合理之处;

(4)采用简单易懂的逻辑推理,分析矫正对象的不合理信念及其原因;

(5)向矫正对象说明并力图使罪犯领悟,正是这些不合理信念造成他的心理困扰;(6)举出其他人思想荒诞不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矫正工作者可以施展幽默,加深来访罪犯的认识和领悟;

(7)启发他们如何替换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加以联系;

(8)让矫正对象学习到在以后类似的实践中运用治疗中的经验,学会用合理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避免重蹈覆辙。

矫正工作者要时刻注意,一旦其成为咨询、治疗过程的主角,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为罪犯做分析,而矫正对象成为配角和观众的时候,纵使这分析再精辟、准确,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根本原因是矫正对象要想获得改变,他必须自己获得领悟,这个过程需要凭借启发而不是灌输才能实现。

在对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治过程中,矫正工作者既要严格遵循平等交友、为来访矫治对象保守秘密等原则,又要善于运用关注、倾听、支持等技术,还要做到耐心、细心和诚心,真正确立“恨其罪,爱其人”观念,同时社区矫正工作要以矫正对象自我面对问题为目标。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矫正对象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尽管离不开矫治者的专业工作,但是矫治者的作用只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所以,在矫治关系中,矫治者只是起着“助动者”的角色,而矫正对象自己才是改变自己的真正的主宰。现代社会正朝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发展,反对暴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将逐步增强,并成为社区矫正的主要途径。心理矫治的人性化和方法的多样化逐渐受到社区矫正工作者的重视,为预防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提供了科学保障,也有效地转变了矫正对象的思想和成 功地进行了危机干预。当然心理矫治工作正在发展,还远不够成熟,今后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巩固、扩大、提高”,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采取具体措施,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三篇:心理矫治方案

(一)方案的源起

监狱的功能除了惩罚与威慑,更重要的是改造。今天除了传统的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外,心理矫治逐渐发展成为第四种改造手段。如果监狱警察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他们很可能一起制造了压抑、无力、没有希望的监狱气氛。而监狱是服刑人员重建未来、再次启程的地方,也是监狱警察完成个人蜕变与自我实现、助人并最终自助的地方。因而在更广大的意义上,监狱是狱警与服刑人员之间实现拯救与被拯救的圣地,服刑人员并非是完全绝对的弱势和被改造人群,狱警也受到了无可避免的职业侵害,也因而有了个人成长的宝贵机会。只有看得见未来,对明天有期待,服刑人员才可能完成改造,狱警才可能走出心理困境、走向职业发展的顶峰。而心理健康辅导与矫治工作正是营造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监狱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进而才能保证监狱功能的达成。

(二)监狱系统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1、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根据相关学术文献,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一职业的高风险、超负荷、高强度,以及警察的自身人格、性格特征正是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显示,监狱警察中有31.1%的心理症状问题严重,其中明显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性、偏执、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恐怖等。

可见,总体上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而背后的原因和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2、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罪犯个体特征的共性在于他们的心理缺陷和人格障碍,而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更是一个普遍事实,主要表现在对自己、他人、生活和未来的认知扭曲,情绪上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不安、悲观绝望、恐惧等,生理上存在躯体化,行为上则是不服、抗拒改造,自伤、自残、自杀,回避集体活动、睡眠差、逃脱、报复以及适应障碍等,人格上反社会、孤僻、多疑、冲动等。而监狱改造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补救或发展服刑人员的人格,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顺利返回社会开展生活,甚至发挥潜能,因而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需求也极为迫切、突出。

(三)当前国内监狱系统心理健康辅导、矫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政治逐步开明、经济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人权事业的重视逐步加深,我国监狱系统的建设导向也在发生变迁——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由经验模式向技术模式,由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变的趋势逐渐清晰,但仍处于起步的阶段。这个趋势就强调了监狱建设中心理健康辅导和矫治的专业化进程。但较之政治理论、法律常识、监管理论等内容,关于监狱工作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和培训很薄弱,其课程针对性差、缺乏职业特征、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此外,由于工学冲突导致精力有限,监狱所在地点偏僻且封闭导致上进心不足,待遇一般、生活清苦,加之一些警察的自律意识、公仆意识淡薄,总之相当一部分警察对再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愿不强,这可能也是职后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二)(一)帮助完善硬件设施。分别开设针对监狱警察和服刑人员的个案咨询室、团训室,添置沙盘、团训包等器材。

(二)针对监狱警察和监狱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辅导、矫治方案:

1、专题讲座或网络课程。内容涉及职业取向、个人生活取向、专业能力取向;并编写、分发相应教材作为随身小手册以备翻阅。培训具体内容请见表1。

2、建立狱警的心理档案和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协助监狱心理咨询师为每位监狱警察建立心理档案,周期性地心理测评、行为评估、自我报告等方式记录并分析狱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握狱警的心理发展动态,从而防范心理危机,并不断调整狱警的辅导方案,保证辅导效果的最优化;

协助建设针对狱警的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

3、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督导。将狱警分别视为被辅导、咨询的人群和向服刑人员提供辅导、矫治的人群来组织培训主题;此外,定期向监狱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督导,提升其专业能力,并帮助完成自我蜕变与成长。

4、开通心理健康求助热线。向监狱警察提供零距离、无障碍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三)针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辅导、矫治方案:

1、普及型教育

(1)利用狱内闭路电视、专题讲座、网络课程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内容涉及生命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力教育、人格教育、社会性教育、危机干预以及生理、心理、社会性综合理论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具体内容请见表2。

(2)编写、分发相应教材作为随身小手册以备随时翻阅;

2、建立服刑人员的心理档案和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协助监狱心理咨询师定期对服刑人员做入监甄别和心理测评,建立服刑人员的心理档案,为突发事件排查可能性,并可以为分类进行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提供依据。

作为个案矫治的一部分,我们将帮助监狱建设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并协助监狱有机地融入监狱已有的危机干预机制中。

3、团体辅导

(1)开展诸如警囚人际破冰之类的主题活动,通过亲身参与的行为训练达到转变认识和情感反应的目的。

(2)组织阅读心灵教育书籍,并开展讨论会,为服刑人员提供交流认识、分享情感、提升境界的机会。

(3)开展意在修复和建设社会支持系统的活动,例如“给亲人写一封信”、“给他/她的一封信”活动。

4、个案咨询与矫治。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日,根据监狱心理咨询师的转介意见向弱势服刑人员、心理问题严重者以及主动寻求帮助的服刑人员提供补救性或发展性的个案咨询与矫治。

5、建立服刑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6、开通心理健康求助热线。监狱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判断对求助服刑人员的辅导效果不佳时,帮助服刑人员连线我们为其提供心理辅导和矫治。

第四篇:心灵鸡汤在监狱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来源:http://

导读:“我的信念”是一个电台节目,每期会邀请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士朗读自己的文章,围绕这个题目讲述个人经历和人生信念。本文作者是一名犯人,他在监狱这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悟出了一点人生哲理——看完后,你或许也会有所感触呢。文章思路清晰,条理顺畅,熟悉内容后可用作诵读材料。

When the scruffy orange cat showed up in the prison yard, I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go out there and pet it.I hadn't touched a cat or a dog in over 20 years.It was an amazing bit of grace to feel him under my hand and know that I was enriching the life of another creature with something as simple as my care.I believe that caring for something or someone in need is what makes us human.当那只脏兮兮的橘黄色猫儿出现在监狱的院子里时,我是第一批走上前去抚摸它的人之一。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未曾摸过一只猫或狗了。感觉到它在我的手掌下,知道自己只不过用一丝简单的关怀就让另一个生命的日子变得充实起来,这真是一种令人惊叹的恩典。我相信,对有需要的人或物表示关怀,是我们作为人所应有的特质。

Over the next few days, I watched other prisoners responding to the cat.Every yard period, a group of prisoners gathered there.They stood around talking and

taking turns petting the cat.These were guys you wouldn't usually find talking to each other.Several times I saw an officer in the group—not chasing people away, but just watching and seeming to enjoy it along with the prisoners.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看到其他犯人纷纷对这只猫表示关注。每次放风的时候,总有一群犯人围在那里。他们站在那里聊天,轮流抚摸着猫儿。平时,你不会看到这些家伙彼此交谈。还有几次,我看见一位狱警也站在人群里——不是为了把人们赶开,而是就在那里看着,似乎和犯人一起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Bowls of milk and water appeared, along with bread, wisely placed under the edge of the dumpster to keep the seagulls from getting it.The cat was obviously a stray and in pretty bad shape.One prisoner brought out his small, blunt-tipped scissors, and trimmed burrs and matted fur from his coat.有人放下几碗牛奶和清水,还有面包;它们都被巧妙地放在大垃圾箱边缘的下方,以防海鸥抢食。这显然是一只流浪猫,健康状况相当糟糕。一名犯人拿出他的钝头小剪刀,给它修剪身上的芒刺和纠缠的毛团。

People said, “That cat came to the right place.He's getting treated like a king.” This was true.But as I watched, I was also thinking about what the cat was doing for us.大家都说:“这只猫算是来对地方了。我们把它当国王一般款待。”确实如此。不过当我看着(人与猫的互动),我也在思考这只猫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There's a lot of talk about what's wrong with prisons in America.We need more programs;we need more psychologists or treatment of various kinds.Some even talk about making prisons more kind, but I think what we really need is a chance to practice kindness ourselves.Not receive it, but give it.许多人在讨论美国监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需要更多(改造)项目;我们需要更多心理学家或各种治疗法。有些人甚至说要让监狱更加人性化,但我认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让我们表现善意的机会。不是接受,而是给予。

After more than two decades here, I know that kindness is not a value that's encouraged.It's often seen as weakness.Instead, the culture encourages keeping your head down, minding your own business and never letting yourself be vulnerable.在这里呆了二十多年后,我知道监狱并不鼓励善意善行——它通常会被视为软弱。相反,这里提倡的监狱文化是低调做人,别管闲事,而且绝对不能让人觉得你是好欺负的。

For a few days, a raggedy cat disrupted this code of prison culture.They've taken him away now—hopefully to a decent home—but it did my heart good to

see the effect he had on me and the men here.He didn't have a Ph.D., he wasn't a criminologist or a psychologist, but by simply saying, “I need some help here,” he did something important for us.He needed us, and we need to be needed.I believe we all do.在那几天,一只邋遢的小猫打乱了这种监狱文化的法则。现在他们把它抱走了——很可能送到某个靠谱的家庭——但是看到它对我以及这里的人所产生的影响,我的心灵得到了救赎。它并没有博士学位,也不是犯罪学家或心理医生。它只不过简单地说了一句“我需要帮助”,就为我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需要我们,而我们也渴望被人需要。我相信人皆如此。

第五篇:心理矫治交流会

很高兴和各监区的同志们一起开展对罪犯心理个案矫治的交流会。二监区自推行两级化管理以来,在新的警务运行机制下,如何以新的模式发挥警务组在专业化发展上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对比以往,在三级管理模式下,要求我们民警要“博学多才”即要像父母、像医生、像老师,但往往绝大多数民警是“样样都懂了点,但样样都不深不专”,在工作上也只是以不出现“三防或四防”为最高要求,这与我们当前提出的对罪犯改造所要达到“首要标准”的形势要求是不相符的。现在两级化管理下警务组有了在制度上的保障,在向专业化方向上发展就成为可能或者说是必须的要求。

当前改造工作提出“为罪犯改造服务”的观念,尽管还存在一些不理解,但这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不管接受与否,“为罪犯改造服务”是体现在罪犯的改造上也就是要罪犯改恶从善、迷途知返、矫正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而并不是简单的为罪犯服务。那如何“为罪犯改造服务”?怎样“服务”地更好?这些问题的提出或者说是工作要求,就必须要体现我们改造罪犯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为监区教育改造警务组如何在教育改造罪犯中发挥好作用,体现专业化的功能,把这种服务改造对象的需求所要掌握的知识尽快地通过民警自身学习、工作经验的交流以及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进行提升。

监区去年以来对二名危顽犯先后召开了心理研判会、集体会诊、节前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转化,监区也召开了危顽犯招标会,监区民警通过对危顽犯日常改造的视频监控、个别教育、包夹措施的落实,掌握了他们的真实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缺陷等不健康因素,并提出了自己的转化方案,二名青年民警竞标成功。他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工作以来的经验进行操作,从目前实施矫治情况来看,效果明显。

警务组要真正发挥作用,除了完成日常教育管理的工作,记录好台账外,更主要的是发挥专业化的要求,为“需求”服务,转变观念,尤其是监区领导,要真正达到监狱提出的“下来、进去、铺开的要求,不断提升工作水准。这次交流会也是体现这方面的理念。

下载心理矫治在监狱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矫治在监狱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成稿

    心理调适:使用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自己进行心理调适,也适用于帮助别人。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

    《小萝卜头在狱中》读后感

    读了《小萝卜头在狱中》这本感人肺腑的书,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腔对某政党的憎恨,一股对为国尽忠为国牺牲的英勇将士的敬意,在我心底油然而生。革命回忆录《小萝卜头在狱中》......

    在监狱中罪犯劳动报酬权保障的借鉴与实践

    在监狱中罪犯劳动报酬权保障的借鉴与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推开了封闭的国门,各行各业都互相借鉴、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监狱刑罚执行领域也一样,近三十年来,充分吸收......

    论狱内侦查技术在监狱中的运用范文大全

    论狱内侦查技术的运用 [内容摘要]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项专门性的诉讼活动。具体来说,侦查是法定侦查机关在班里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为了收集证据、揭露犯罪、......

    心理矫治在戒毒各个阶段的应用和效果

    心理矫治在强制隔离戒毒各个阶段的运用和效果 我所从09年3月起开始收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至今已累计收容 921人,现在所 467 人。按照司法部劳教(戒毒局)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我所制......

    1 心理矫治技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矫治技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谢利苹①摘要:本文从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入手,阐述了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论述了认知疗法......

    监狱心理测试与矫治规范化论文

    摘要:我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刚刚起步,虽然在队伍、工具、制度上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基础比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观念陈旧、矫治能力不适应罪犯心理状况、矫正工作还没有实现为监......

    心理矫治缓解罪犯心理压力的策略初探

    心理矫治缓解罪犯心理压力的策略初探 摘要:监狱罪犯在服刑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诸如监狱改造环境、狱外人际关系重大变故和罪犯主体特征差异等方面。我们应该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