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力度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02:3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力度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力度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力度的调查与思考

对如何提高和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

规定执行力度思考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发言材料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自律是基础,他律是保证。近年来,我乡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强,工程数量和惠民工程不断增加,然而,如何运行好工程,如何确保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工程上廉洁自律、自我控制、自我保护,是我乡近期党风廉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乡针对工作岗位和工程领域的突出问题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规定内容具体,要求明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极大的保护了领导干部,并顺利的推进了工作和工程的进展,现就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托斯特乡基本情况

托斯特乡位于吉木乃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辖域总面积1322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4820人,总户数1056户,其中哈萨克族4011人,汉族778人,其它民族31人。乡域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牲畜最高饲养量7.33万头(只)。2010年,全乡完成国民经济总产值3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万元左右;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3343元。托斯特乡行政编制数(含参照单位)32个,事业单位共11个,编制总数为52个,乡纪检部门共有3个工作人员,其中书记一人、副书记一人,纪检委员一人。

二、制定制度,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做好基层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制度是基础,为此,我乡实施了三项制度,具体为:一会两票集中报审制度、四议多榜公示制度、风险点防控制度。一会两票财务集中报审制度重点集中在村级,要求村级成立理财小组,凡事以理财小组过会、村民召开大会投票决定,采取集中报审方式解决村级财务,杜绝村长、书记一言堂行为;四议多榜公示制度主要集中在乡村两级,所有的重大事项通过乡村站所党支部班子提议、党支部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及干部职工代表会议决议后才实施,所决策的事不仅代表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愿,最重要是进一步集中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智慧,通过党内外群众的广泛参与,既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民主管理的内容具体化、程序规范化,又加强了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改变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广泛调动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风险点防控制度重点集中在乡机关、站所和村两委班子,就是在具体查找风险点过程中采用 “三个层级,两种方式”模式。“三个层级”即为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首先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先行查找风险点。在乡党委政府的示范作用下,将查找工作扩展到中层干部,然后延伸到全乡干部和站所职工及村两委班子;查找后采取逐级审核方式,审核结束之后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公示,站所村之间、干部之间互查,相互完善补充。“两种方式”即针对业务部门和机关部门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查找方式。业务部门主要按照领导以及工作人员两类岗位职责查找风险点,除了诸如办事纪律、办事程序等方面的共性风险点之外,根据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分别查找具有各自岗位特点的风险点。如对站所村的岗位职责排查出的风险点主要有:对承办的事件审查不细致,责任心不强,可能出现办错事、漏办事、不办事等问题;违背办事程序,工作效率不高,可能出现超期羁押;接待事件当事人或者群众时态度冷漠、生硬、不耐心,可能出现越级上访等。

三、强化纪律,强化落实,实现廉洁自律全落实

制定制度是基础,强化落实是关键,对此,我乡为确保廉洁自律工作全落实,做到了4到位,首先是领导重视到位,乡村站所全部成立廉洁自律领导小组,并按照岗位不同落实具体的职责,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要求领导干部全部做出廉政承诺;二是班子队伍建设到位,今年,我乡为强化纪检队伍,结合换届工作,调整了纪检班子,组成了一名纪检书记、一名纪检副书记和一名纪检委员的领导阶层,特别是乡纪检委员必须是乡经管站会计兼任,有效地监督了乡机关站所村的财务;三是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到位,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四个方面:第一,有法可依。要根据工作的实践需要,加强法律宣传学习工作,不断完善干部的法律法规认知面。第二,有法必依。在工作中,凡是涉及法律的事项,都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来办理,必须依照其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纪律办理。第三,执法必严。坚决按照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第四,违法必究。对一切有法不依或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必须坚决纠正,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保障民生到位,近两年,我乡为确保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通过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实施了自来水改造、万亩滴灌建设、富民安居牧民定居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渠道改扩建工程、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工程等,投资额度达到5000万元,极大的保障了农牧民群众生活生产需求。

四、纪律到位、制度落实、保证各项工作的透明,实现了工程的最大效益。

制度落实了,纪律严格了,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开展。最大见效的就是我乡实施的万亩滴灌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123万元,实施前期时,通过一会两票制度确认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并通过四议多榜公示制度确定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事宜,聘请4个农业村8名监督员全程监督分地、滴灌安装、滴灌管理事宜。为确保滴灌的顺利实施,我乡对滴灌工程实施了风险点防控制度,先查找滴灌关键节点存在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组成滴灌管理小组、农作物种植小组、技术服务组全程全期督查该工程运转情况,确保工程在关键点不出问题,通过大半年的运作,目前农作物长势良好,小麦丰收在望。

第二篇:选拔干部力度的调查与思考

选拔干部力度的调查与思考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当前干部群众认为最有成效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近年来,XX市结合实际、完善措施、加大力度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研究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XX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加大

(一)竞争性选拔干部形式不断丰富。目前,我市竞争性选拔干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科级领导干部。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近几年来力度不断加大,仅2009、2010两年,就公开选拔县处级干部X名,科级干部XX名。二是积极推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采取考试、演讲、竞职陈述等方式,积极推行机关干部竞争上岗。明确要求机关中层干部出现空缺,一般要以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仅2011年就开展竞争上岗工作XX次,1XXX名干部脱颖而出。三是逐步推行公开选调机关工作人员。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并联合下发了公开选调工作人员的文件规定,市、县两级机关更加关注基层,大力从基层选调工作人员。2011年,市委组织部率先垂范,在全市公开选调了X名工作人员,市纪委也公开选调了12名工作人员。四是对公推公选等形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宁洱县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任用了磨黑镇镇长。西盟县采取公开承诺竞职选拔了3名正科级领导干部。

(二)竞争性选拔干部成效初显。一是促进了选人用人观念的转变。竞争性选拔干部通过有序竞争、比较择优、努力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出来。实践证明,通过竞争性选拔任用的干部大多数都是潜力大、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通过竞争性选拔干部,在干部队伍中逐步形成了注重学习的良好氛围,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是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竞争性选拔干部,打通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才流通的渠道,实现了在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选人用人,改变了“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的传统模式。三是促进了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通过全市、甚至是全省范围内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加快了年轻干部成长的步伐。四是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竞争性选拔干部实行全程公开,做到选拔职位公开、选拔程序公开、选拔结果公开,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始终在阳光下选人用人,有效地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二、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推进力度不大。一是竞争性选拔干部程序复杂,大多数地方和单位仅把它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补充手段,没有当作是一项常规工作。二是操作中还需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实施意见。如: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先后制定下发的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办法,明确规定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必须达到1:3的比例才能进行,一般实行1:2的差额考察。而我们好多市县机关人数较少,中层干部出现空缺,难以达到上面要求的竞争比例。三是有的地方和单位领导存有私心。竞争性选拔干部是对干部选拔权利的重新分配,有个别干部存在抵触情绪,认为会削弱了自己手中的权利。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竞争性选拔干部也出现了随意性大,缺乏宏观把握和长期计划,总体比例偏低,发展不平衡、忽冷忽热等现象。

(二)资格设置不够科学。各地各单位把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一个重要手段,有的地方片面追求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对竞争性选拔的干部提出了年龄要小、学历要高等要求,出现了年龄上逐级递减、学历上层层加码的现象,把那些学历较低、年龄偏大、实际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些干部的积极性。同时,在选拔中对年龄、学历、任职资格也随时在调整变化。出现了不少干部年轻时达不到资格条件,达到资格条件时,年龄又超了的现象。

(三)考试难以考出真才实学。一是职位分析不够科学。对拟竞争性选拔的职位特点分析不够科学,考试针对性不强,难以体现职位要求。二是命题不够科学。由于受命题人员水平等因素影响,目前的竞争性选拔干部试题普遍存在着重领导干部通用能力,轻具体职位胜任能力的问题,命题形式单

一、考察内容泛泛,导致考试“专业户”和“高分低能”等现象的出现。另外,命题人员中专家多、领导干部少,试题也出现了考察理论多,考察实际能力少的现象。三是分类命题过于宽泛。在统一公选中,采取按类别命题,为降低选拔成本,往往分类过粗,考非所用。如2009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考就是研究所卷,而不是教育卷;市妇幼保健站党支部书记考的是卫生卷,而不是党务卷。

(四)考察难以考出真实情况。一是干部群众反映情况

不够真实。竞争性选拔选拔干部的考察对象都是经过笔试、面试、演讲等环节比拼后确定的,可以说是过了五关、斩了六将的佼佼者。考察中,单位为了“多出干部、快出干部”,同事为了成全考察人选的好事,一般讲成绩的多,讲不足的少,甚至把德才一般的干部“包装”成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二是考察方法滞后。就目前来讲,竞争性选拔干部仍然沿用一般的干部考察方法,还没有一套较好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干部的考察指标体系和考察方法,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干部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序上存在着重程序公平、轻群众公认,重考试、轻考察,甚至是唯分数取人的现象。三是德的考察难以开展。德的考察内容空泛、方法简单,没有反映出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

(五)后续管理滞后。一是培养锻炼不够。普遍存在着重选拔,轻培养的现象,没有针对竞争性选拔干部的特点、不足和需要提高的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和传帮带,有的竞争性选拔出来的干部进入角色不够快,工作实绩不明显,群众认可度不高。二是试用期制度执行不好。竞争性选拔干部一般都实行试用期制度,但考核中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难以认定或难以调整,个别地方出现了“留在新岗位在不住,退回原岗位不可能”的情况。三是调整交流不够。对竞争性选拔干部有地方只注重一次性开发使用,有的选拔出来后,长期在同一个职位工作,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提高不大。

三、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常态化。实现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常态化,就是要把竞争性选拔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坚持下去。中央、省委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每年新提拔厅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能因为怕麻烦而不搞竞争性选拔,更不能怕丢权而拒绝搞竞争性选拔。要进一步宣传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消除干部群众的思想疑虑,形成推进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制定规划,每年有计划的拿手出一定的职位来进行竞争性选拔。要健全制度,结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及时出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工作制度,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市实际的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使全市竞争性选拔干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放宽条件,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竞争性选拔方式的优势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因此,不宜将竞争性选拔干部的“门槛”定得过高。一是要放宽年龄条件。着眼调动不同年龄段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除侧重结构性、培养性年轻干部选拔外,在多数职位的选拔上对年龄不应要求过小。二是要放宽学历条件。学历不等于能力,不同层级、不同职位、不同年龄段领导干部的学历要求不能“一刀切”,基层更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学历、高学位。三要放宽选拔范围。除目前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体制内选拔干部外,要进一步打破身份壁垒,将选拔范围扩展到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等领域,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三)科学命题,增强考试的针对性。一是要做好职位分析。做好职位分析是促进竞争性选拔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有效措施。要克服职位分析报告泛泛而谈,随意交差的做法。要组织力量,对选拔职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写出切合实际的职位分析报告,为命题打好基础。二是要科学命题。要采取专业考试机构与熟悉岗位特点有关部门结合的办法来命题,适当增加有领导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命题,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题,增加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题的比重,使考试更加符合基层实际,切实让干得好的考得好。三是要统筹资源,统一命题。要有计划的在全市统一开展联合公选,实行分级分类考试,按照一类一卷的要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切实提高试题的质量,降低考试的成本。市、县(区)两级组织人事部门应统筹安排、整合资源、统一命题,有计划地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统一开展竞争上岗、公开选调工作。

(四)改进方式,提高考察质量。竞争性选拔干部,考试测重于考“才”,考察测重于考“德”。因此,在竞争性干部考察中,首先要加强“德”的考核。注重从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其次要改进考察方式。空间上要横向拓展。根据工作需要,考察范围要从工作单位拓宽到上下级对口单位和工作服务单位;从“工作圈”拓展到“生活圈”、“社交圈”。时间上纵向延伸。坚持选拔考察与试用期考核、考核相互结合、相互印证,加大时间跨度,动态掌握干部情况。三是加大考察权重。考察结果所占权重应不低于笔试、面试成绩所占权重。在干部考察时,要不唯分数、不唯能力,把分数与能力结合起来,以人岗相适为依据,重点看干部能否胜任所竞争的岗位,有效避免简单的“以分取人”和“高分低能”现象发生。

(五)跟踪培养,建立后续管理制度。要克服重选拔、轻管理的思想,把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后续管理纳入干部培养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培训。任职这前,举办新任竞争性选拔干部专题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知识、领导艺术等内容的培训;针对竞争性选拔干部资历不深、阅历较浅、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等实际,采取上派下挂的方法加强实践锻炼,让他们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二是严格执行试用期制度。竞争性选拔的委任制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免去试任职务,按试任前职级安排工作;竞争性选拔的非委任制干部,任职满一年后,也要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免去职务,按选拔之前职级安排工作。三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调整交流力度。竞争性选拔的干部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及时委以重任、提拔重用;年纪轻、潜力大的,要加大培养力度,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人岗不太相适、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的,要用其所长,及时调整交流到其他岗位。

第三篇:对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廉洁自律的几点思考(10)

对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廉洁自律的几点思考

自律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也是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笔者以基层一名士兵的角度来看,要想做好部队管理工作,推动基层建设全面发展,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廉洁自律。

一、领导干部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必须做到“四自”

古人云:“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基层官兵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察其行,如果你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带头搞不正之风,就不可能取得官兵的信任与拥护。自重。就是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严肃自己的言行,尊重自己的名声,珍惜自己的形象,沉浮不躁,荣辱不惊,诚诚恳恳待人,清清白白处世,认认真真干事,堂堂正正做人。领导干部既是基层的引导者,又是官兵们公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对待权力和使用权力,要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一名领导干部,不能在金钱美色面前丧失意志,不能沉湎于那些酒绿灯红的场所,不能在处理个人和他人利益时只考虑个人,要时刻维护领导干部形象。

自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良好习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如果向来“自我感觉良好”,总是觉得“一贯正确”,自以为是,刚愎自用,那是极其危险的,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领导干部要经常对照检查,反思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的作风,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自省自律,自我调控,自我约束。

自警。就是要用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警告自己不要有任何越轨的行为。经常警示和告诫自己:“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还要时时对照已经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中的反面典型,警告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各种腐蚀和诱惑的免疫力。

自励。就是要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振奋的精神状态。在工作、学习、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坎坷不平,都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领导干部要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和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精神,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经受住考验和锻炼,始终做到成绩面前不骄傲,失败面前不气馁,不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这三个关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兵,为基层建设不懈奋斗。

二、领导干部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必须树立“四气”

领导干部处在特殊的工作岗位,其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对部队风气建设起着重要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每一名领导干部,无论从

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必须不断锤炼党性,加强品德修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朝气。朝气是指精神振作,力求进取的气概。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蓬勃朝气,首先要有执著的事业追求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对事业极端负责、兢兢业业,对工作热情饱满、精神振奋。其次要有敬业、勤业、精业精神,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精神状态做好工作。再次要正确处理好名利得失和事业的关系,做到以宁静之心观察基层建设,以平常之心看待名利,以奉献之心对待事业。要倡导一个“创”字,推崇一个“新”字,克服一个“怕”字,摒弃一个“等”字,工作中做到敢为人先,不因循守旧;敢于自信,不人云亦云;敢于进取,不得过且过。

锐气。锐气是指旺盛的、勇往直前的气势。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具有出新招、破难题、上台阶的信心、决心、本领和方法。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思路不断适应事业发展、时代变化的需要。有那么一种“冒”的胆识、“闯”的气概、“试”的勇气,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破解难题,切中要害,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正气。正气是指光明正大的作风、刚正的气节。正气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不搞亲疏,厚此薄彼,坚持用同一原则对待每一个人,不搞双重标准。如果办事夹以私心,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损公肥私就难以避免,奢侈、腐败就必然发生。无论在任何艰难复杂的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在当前部队不断发展的大潮中,一定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增强防腐能力,公正无私。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理服人,用一身正气去影响人、鼓舞人。

勇气。勇气是有胆有谋、有魄力,勇于竞争、善于挑战,远见卓识、足智多谋、机智果断。领导干部要做到坚持党性原则,在工作中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敢于正视和揭露矛盾。对损害官兵利益的行为,敢于制止;对不正之风,敢于纠正;对腐败现象,敢于批评;对社会丑恶现象,敢于揭露。领导干部要有勇气,还必须做到对广大官兵有利的事,要勇于付诸实施,不瞻前顾后;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棘手问题,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看法,不回避矛盾;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揽功诿过。

三、领导干部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必须做到“四慎”

谨慎是一种政治责任心,是一种思想品德,也是一种工作作风。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是否谨慎,是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我们党的廉政作风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慎独。就是一人独处时,能时刻检点自己,克制自我,恪守道德和法律。慎独,其实质是“慎心”,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都要做到“吾心有主”,不为所动。领导干部在独处、无人监督时,要自设防线,自我监督,自觉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慎微。就是要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广大官兵们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优劣,往往是从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时下,不少领导干部把请一顿饭、喝一瓶酒、拿一条烟当作是无伤大雅的“小节”,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得点小实惠,组织会宽容、原谅。其实,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有“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和“见好就收”的投机心理,须知“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寻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小错不断,必然走向大难。

慎始。就是自我警戒、谨慎于事发之前,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把好第一次大关,掌握抵制各种腐蚀诱惑的主动权。慎始,是古人的告诫,确实很有道理。“一”是量变之始,质变之源,一切坏习气都是从“一”开始的,第一次干或不干,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没有“一步之错”,就不可能引发往后的种种错误。综观近年来被查处的贪污腐败,个人都是由于守不住慎始,放松了思想防线,有了第一次伸手,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露出马脚。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永葆本色,一定要慎始,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道防线。

慎权。就是要谨慎对待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基层官兵掌好权用好权。领导干部要慎权,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一切权力是官兵赋予的,要运用官兵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权力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权力意味着奉献,不讲奉献的权力必然导致谋私;权力越大,越要接受监督制约,不接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真正做到情为兵所系,利为兵所谋,权为兵所用,立党为公,执政为兵。

第四篇:对执行救对执行救助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的应用

对执行救助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杨治

权利得到司法确立并不等于权利必然能够实现。权利不能实现往往会损害司法的权威,在当前强调社会和谐的环境下,某些特定案件若不能得到有效执结,又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中央政法委于2005年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政法[2005]52号文件),提出了“探索建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基金,对于双方当事人均为特困群众的案件,按照一定程序给予申请执行人适当救助,解决其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执行救助制度进行了探索。执行救助制度,是指案件在强制执行中,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者确无履行能力,致使案件不能执行,而申请执行人生活确有困难,通过预设的程序给予申请执行人一定数额的经济救助的制度,其具有救济性、抚慰性的特点,目的是扶危济困,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在2006年就建立了专门的执行救助制度,通过近三年的实践运行,其在缓解执行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萧山法院执行救助情况的调研,分析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求执行救助制度的合理性建构。

一、救助制度运行现状

2006年7月,萧山法院依照中央政法委的52号文件精神,会同区民政局、财政局共同发布了《杭州市萧山区关于开展司法救助的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开展执行救助工作。2007年7月,萧山区委、区政

府办公室联合发布《萧山区司法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执行救助制度。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上旬,萧山法院共对162件执行案件的210名申请执行人进行了司法救助,救助金额247.9752万元。三年多来,该制度的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执行救助安排的制度化。萧山法院依照中央政法委的精神,及时联合区其他单位制定了司法救助实施办法,并根据实践中的情况,专门制定了《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关于〈萧山区司法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规定司法救助金为1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区财政安排。执行救助金实行资金专户与支出专户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救助资金的审批及提取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

2.救助案件类型特定化。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工伤、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及其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申请执行人;(2)追索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的申请执行人;(3)拖欠工资案件的申请执行人;(4)司法行政部门给予法律援助案件的申请执行人;(5)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无其他收入、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等。从近三年的司法实践来看,救助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交通事故赔偿(包括交通肇事附带民事赔偿)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2006年7月-2007年,上述案件共71件,占执行救助案件的77%;2008上述案件共35件,占执行救助案件的97%;2009年截止12月上旬,上述案件共30件,占执行救助案件的88.24%。由此可见,执行救助的案件类型集中,对象也非常特定。

3.救助标准和范围严格化。萧山法院规定,执行救助实行一次性救助原则,额度不超过执行标的的50%,一般额度为10000元;特别困难的,可救助10000-30000元;个别特殊情况需放宽的,从严审批。可见,执行救助的金额范围和标准都比较严格,萧山法院近几年的执行救助工作都遵循了以上原则。

4.救助的法律效果明显化。2006年7月-2007年,执行救助的92件案件(部分案件涉及上访和信访)都已执行结案;2008,执行救助的36起案件,其中34件已经实体终结,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另2起案件因执行标的较大,暂时中止执行;2009救助的34件案件中,29件已实体终结。大部分案件当事人放弃了未执行到位标的的权利,另有一小部分当事人达成了自愿和解协议。这些执行救助的案件大多数是执行中的“骨头案”,如果没有司法救助,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意见很大,案件往往无法顺利执结。

二、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1.救助资金运行的非独立性。依照中央政法委52号文件精神,应设立专门的执行救助金。而依据《萧山区司法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执行救助金和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资金一起纳入司法救助金的范围。当地区委、区政府之所以这样规定,可能是从司法工作的全局性考虑,但这种规定却忽视了信访与执行救助的区别。在涉诉信访案件中,通过一定的救济金,使当事人出具息诉息访的承诺书合情合理;但执行救助以申请执行人出具结案报告为前提似乎不尽合理,毕竟执行结案报告不同于息诉承诺,其具有法律效力,以后即使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当事人也不能再要求执行。而且根据《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关于〈萧山区司法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发放救助金后执行到位的款项优先补入该资金”,因发放执行救助金的前提是当事人申请终结执行(实体终结),案件终结后又何来继续执行?该规定在逻辑上产生了混乱。

2.救助金金额的短缺性。萧山法院作为浙江省受理案件数量数一数二的基层法院,每年受理的人身损害赔偿类案件有近两千起,近年来职工工资案件也大幅上升,司法实践中需要救助的案件大量存在,每年100万的司法救助金在实践中运用起来总是捉襟见肘,更何况这100万司法救助金还包括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资金。与浙江其他基层法院相比,100万的司法救助金并不算多,例如宁波镇海区法院规定的救助金高达125万。

3.救助金发放的谨慎性。因救助金金额的短缺性,司法实践中执行救助金的发放比较谨慎,一般是一次性救助1万元左右。人身损害赔偿类案件的执行标的很多是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而萧山法院司法个案的救助不得超过3万,接受救助还要终结案件执行,还有大量的款项不能到位。2009年截至8月份救助金运用还不到三十万,而在9-11月上旬,救助金就用了近五十万,究其原因,并非前8个月需要救助的案件少,而是由于救助资金短缺,承办法官不敢轻易启动执行救助程序。

4.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救助金缺乏。近几年萧山法院执行救助案件除了交通肇事附带民事案件外,极少有其他附带民事案件。其实在故意伤害等侵犯人身权犯罪活动中,附带民事案件原告的处境与交通肇事附

带民事案件的原告一样困难,在当前国家尚未建立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金的情况下,受害人无法获得执行救助金,救济渠道极其缺乏。

5.救助审批程序繁琐。执行救助金实行专项管理,资金专户与支出专户两条线,救助资金的审批及提取都有严格的程序。经执行局和法院领导审批后,还需要到区政法委相关科室审批,救助金从申请到最后领取需要很多道程序,复杂、繁琐的程序影响了执行救助的效率。

三、完善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执行救助的性质。应当说,有纠纷,就有诉讼;有诉讼,就有裁判;有裁判,就有执行;而有执行,就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在当前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特殊案件的受害人生活困难又不能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有损司法的权威。执行救助主要用于解决特困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具有救济性、抚慰性等特点,该特点又决定了执行救助应是一次性、非全额救助,属于个案救助。从一定意义上讲,执行救助的政治因素更突出。

2.单独设立执行救助金。执行救助的救济性质特点决定了其与涉法涉诉司法救助的区别,涉法涉诉司法救助可以要求当事人息诉,但执行救助要求当事人放弃其余执行请求则不尽合理。因此,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涉法涉诉司法救助可以纳入一般司法救助范畴,与缓、减、免诉讼费等措施构成一般意义上的司法救助。而执行救助则应独立出来,建立单独的执行救助制度。

3.探索执行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执行救助作为一次性的救助制度,其救助具有临时性,为了更好地解决当事人生活困难,有必要在执行救助时加强与社会救助的衔接,形成困难群众救助的长效机制。在执行救助过程中,应加强与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的联系,使得生活困难当事人在城镇低保和慈善等方面获得救助,这样既解决当事人的燃眉之急,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未来生活提供了最低保障。

4.合力解决救助资金的不足。救助资金的不足,是制约执行救助制度有效实施的瓶颈。因为救助案件的数量一般与当年受理案件数成正比,一成不变的救助金数额不能保障执行救助的有效实施,所以应在同

级政府拨款成为执行救助金主渠道的基础上,每年将法院上交的诉讼费以一定的比例返还充实到救助金,这样法院的救助金才有保障。当前各法院一般都规定执行救助金可以接受社会捐赠,但事实上并没有发现哪家法院接受过社会捐赠,该规定是有名无实。社会捐赠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没有必要列入执行救助金的范围。

5.进一步明确救助案件范围。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建议明确适用执行救助制度的案件范围:追索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案件;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及其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其他确需救助的案件。至于工伤案件,因其一般都有工伤保险对其救济,没有必要明确纳入救助的范围。职工工资案件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涉及大量当事人利益,并非个案,应由政府部门解决为妥。

6.定期评估被执行人的偿债能力。建议法院在具体规定执行救助金追偿制度时,取消案件实体终结的前提要求。可以采用案件程序终结的办法,在申请执行人领取救助金后,执行案件程序终结,待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时,由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线索,重新申请执行,继续执行所得资金在满足被申请执行人的款项后,才重新纳入执行救助金范畴,而不是现在萧山地区规定的“追偿所得优先补入执行救助金”。同时,法院也要加强对被执行人的偿债能力的评估和调查,建议在每年年底对接受执行救助案件的被执行人进行一次调查和评估,可以通过调查银行存款、住房,也可以向居委会、村委会等调查核实。

7.简化执行救助审批程序。从提高执行救助效率出发,应当简化相关的执行救助程序。因执行救助的独立性,省略区政法委相关科室的几道审批程序,救助金经法院执行局、法院领导的审批后就可以发放。之所以这样操作,是因为执行救助金发放规定的穷尽执行措施等条件更多的涉及执行法律法规等规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应以法院内部审批为宜。但从主动接受政法委领导的角度考虑,可以将执行救助金发放情况向政法委备案。

第五篇:对邮政企业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的几点思考

对邮政企业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的几点思考

廉洁自律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是促进邮政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实现和谐健康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我省邮政从分营并全面实行公司化运营至今,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结合邮政改革发展的实际,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当前邮政机制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邮政企业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新形势下,要全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学运营能力,客观上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继续坚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好形象,积极为邮政企业全面进入市场竞争营造发展环境,为深入推进陕西邮政高效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企业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才能不断增强廉洁自律能力、树立廉洁自律形象,必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前提。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很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得失观的,是很难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的。从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案例看,我们不难发现一种令人痛心的现 1

象:那就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却因放松了个人政治理论的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而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都是与思想上懒惰、不注重学习、不注重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现象也警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廉洁从政,始终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始终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人们常说“读政治书,可以养大气;读业务书,可以养才气;读文学书,可以陶冶情操;读史书,可以使己明智;读诸子百家,可以思圆行方”。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坚持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自身廉洁自律建设在企业发展建设和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明确肩负的责任,始终坚持做到政治信念不动摇,人生追求不迷航,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抵御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能力。其次是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广泛涉猎科技、经济、法律、历史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知书达理,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平和温良;大度从容,宠辱不惊,理智妥善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要注重向实践学习,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校正

主观认识的错误和偏差,使自己在廉洁自律建设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按照领导干部“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要求,坚持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指导工作实践,不断增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要谨慎交友,不断净化个人社交圈。—个人在一生中,诸类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真诚的友情贵在坦诚相见、共勉共励。需要警惕的是以利相交的“恶友”。恶友貌似肝胆相照、休戚与共,实际上是拖人下水,谋利自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谁交友将会影响到自身形象和最终归宿:与良友为伴将永远受益,而与恶友为伍将抱憾终生。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更加谨慎交友,冷静交友,要多交诤友,不交谗友;多交善友,不交恶友;多交学友,不交玩友。要始终坚持对朋友亲而不俗,真正做到“交不为利,仕不谋禄”。古往今来,有不少贤人志士都很懂得处世交友之道,非常注重周围朋友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深刻影响。当今人民公仆的楷模郑培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人生观,最爱和普通老百姓交朋友,经常深入到那些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当中嘘寒问暖,排忧解难,用切身行动树立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还有孔繁森、焦裕禄等一大批人民公仆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真心实意地与老百姓交朋友,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疾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他们在人民群众内心深

处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他们是最懂得交友之道的大智慧者。然而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时热衷于“傍大款”,拿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去做交易。在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有许多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大多数就是因为在社交圈、生活圈中没有把好关,与当地许多大款来往甚密,经常出入各种豪华场所,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被糖衣裹着的炮弹击中,一步步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最终被那些所谓的大款朋友拉下水去,成为党和人民的公敌,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以致因交友不慎走上犯罪的深渊。他们由于误交了朋友,交友不慎,铸成大错,这是贪官们留给后人的戒训。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当前邮政企业全面实行公司化运营,各级领导干部因为企业的发展、经营等将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的不同人打交道,面临的外部环境、外界诱惑也将日益增多。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企业领导干部面临诱惑,要始终时刻牢记那句“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古训,不要放松警惕,时刻把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建设、是否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忘记企业和职工的重托,以对企业和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工作,诚实做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时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多与那些讲诚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交往,始终提醒自己要“近君子,远小人”,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色。

三是要淡泊名利,不断抵制腐朽思想侵蚀。淡泊名利精神愉快,笑看人生心情舒畅。名利乃身外之物,功名乃瓦上之霜,利禄如花尖之露。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缰利锁所捆扰。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人,当名利尚未得到时,他会精心竭力、惨淡经营,甚至把名利当作自己生命的支柱而孜孜追求,待名利得到后,还要机关算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惟恐一个闪失而丢官失利,弄的自己身心憔悴,未老先衰,宁愿承受心灵的折磨,就是拥有不了淡泊名利的做人心态。在当前邮政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全面实行公司化运营的形势下,以往的一些格局将面临新的划分调整,面对新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我们企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正视名利得失。在工作中渴望职务提升快一些,荣誉获得多一些,福利待遇好一些,是人之常情,但更多的时候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个人主观愿望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一味从个人愿望出发,名与利一时得不到满足时,就乱猜疑,闹情绪,发牢骚,看什么都不顺眼,心理逐步变态或扭曲,最终导致个人行为偏激,影响工作,影响职工群众的情绪,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必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甚至损失。“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肠断”。作为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名与利的考验面前,不论得意还是失意,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搞好心理平衡调节,既要想到个人愿望如何实现,也要想到客

观现实的可能性,也要想到为党和人民贡献了什么;既要想到组织如何关心照顾自己,也要想到怎样为组织分忧解愁,这样才会做到宠辱不惊,得失无意。要快乐生活,安心学习,满怀激情地工作,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严格遵守党章,牢记党的宗旨,正确行使手中权力,真正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住自己,思想上绷紧抵御贪欲诱惑这根弦,用道德规范和党纪国法管住管好自己的手、眼和心,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不伸手,不眼热,不动心,筑牢思想防线,提升人格魅力,积极在构建和谐企业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陕西邮政的发展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载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力度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力度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