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T91小管热处理后的硬度不合格问题

时间:2019-05-12 21:0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T91小管热处理后的硬度不合格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T91小管热处理后的硬度不合格问题》。

第一篇:解决T91小管热处理后的硬度不合格问题

解决T91小管热处理后的硬度不合格问题

湖北省电建二公司 华正佳

通过荆门、阳逻、襄樊工地600MW机组受热面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后屏过热器管道大部分采用新型钢材---SA213-T91,通过硬度检测发现T91小管焊口热处理后硬度值经常有偏高或偏低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硬度值一次合格率仅为80%。

硬度值偏高表明焊缝应力没有得到释放,必须重新进行热处理;硬度值低表明焊缝晶体长大严重,降低了焊缝机机械性能,严惩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超标严重的必须进行换管。

因此,解决T91小管热处理后硬度不合格问题,对于提高安装效率,保证焊缝质量,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大意义。

一、硬度值超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加热器的帮扎不一致,每组只有一个热电偶,不能有效的控制整组温度。

2.保温棉的保温厚度、宽度不一致导致温度不均。3.电缆线及热处理设备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处理。4.热电偶帮扎不紧,温度显示有差别,不准确。

二、现场具体原因分析:

1.硬度超标现象的原因分析,归纳如下: 1).T91小管热处理的作业基本原理如下:

热处理二次线均为三相四芯,每一相与零线组成220V线路,带5片2KW。44V加热器,每片加热器包扎一个焊口进行热处理,三相共带15片加热器。

加热时,在其中任一个焊口上扎一根镍铬镍硅热电偶。所测得信息经彩采样处理后,一路通过记录仪打印成曲线,一路输入电脑,与电脑已输入程序进行数据比较处理,将信息传给触发板,触发板给每相可控硅发出触发指令,调节加热器的接通与断开,以控制回热器的输出功率百分比来调节焊口的加热温度。

综上所述,15个焊口的加热温度实际上靠其中一个焊口的温度信息来调节。

2).加热器的绑扎不一致导致焊缝温度不一致,每一条焊缝相对于加热器的位置不一样,接受的热量不一致,而热处理时将每一个焊口均看成和扎热电偶的焊口是一致的。

3).保温棉的保温厚度及保温度不一致,其散热不一致导致温度不一致。

4).硬度和热处理的温度相关,温度偏高则硬度偏低,温度偏低则硬度偏高。

要改变工艺作风,力求按规程规范要求作业,现在谈一谈,作业过程中,设备及线路故障对硬度的影响。

a.扎热电偶的一组加热器发生故障断电则焊口温度急剧下降,反馈给电脑为欠温,则电脑给触发板的信息为加大触发频率,直至可控

硅完全接通,不加处理则另二相一直升温,造成严重超温现象,硬度严重偏低,管子报废。

b.未扎热电偶的一组加热器发生故障,而扎热电偶的一组正常,因此机器会按正常作业程序作业,但发生故障的一组温度下降,造成温度偏低,硬度偏高。

c.每一组加热器连接一定要分清连接接头顺序连接不能错接,少接。错接,少接同样会造成热处理温度超标导致硬度超标。d.要在未扎热电偶的其他二组接入测温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以监视温度有无异常。

e.要加强仪表、设备及现场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论:经排列分析现场帮扎加热器不牢、保温面厚度不均匀、热电偶布置不合理等因素,是影响硬度值不稳定的主要因素。3.制定对策:

根据上面阐述的原因,制定如下对策:

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工艺分析、数据处理、施工组织。现场热处理作业负责人,及时检查包扎加热器、热电偶布设,保温棉的包扎等,在热处理过程中进行现场监控。

程序输入、设备运行监控,施工记录,每半小时一次。4.采取如下几条措施:

a.保温棉用电工刀按要求尺寸裁成小方块即300×250mm要均匀统一。

b.加热器串联时要将连接头拧紧,不易脱落。连接完后进行仔细的检查,不能出现连接错误,少接、漏接、错接现象及时处理,分两人检查两次。

c.加热器保温棉包扎时由杜少勤逐个进行跟踪,松紧统一,保温宽度,加热宽度统一。

d.每一组另设一测温热电偶,用豪伏表进行温度监测,温度差不得大于20度。

e.热处理时杜少勤负责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f.热处理操作工负责热处理程序输入,技术员核对无误后方可开机作业。

g.热处理操作工负责设备运行及仪表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紧急时立即处理。及时做好施工记录。

h.技术员及时进行T91焊缝热处理技术交底(制定T91热处理技术交底及工艺卡)。

改进措施:每路只使用一相,即一根热电偶只控制一组5个焊口的温度。

1).继续发挥职工认真做使的优良作风,强化技术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

2).现场操作到位,及时监控。做到一丝不苟,严把质量关。3).定期进行业务考核,职务验收,春秋季鉴定。

4).进一步健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做到奖罚严明。

第二篇: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之我见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之我见

摘 要:近年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其价格优势,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高起的房价正是催生小产权房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有明令禁止,且其权属不完备、面临诸多政策和交易风险,但小产权房以其价格较低、手续较简、准入无限制等优势,迎合了不少人的需求。

关键词: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一、小产权房的概念

小产权房是指未经法定征地及审批程序,由村集体或乡镇政府独立或与开发商联合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房产。它不是法律承认的由国家颁发产权证的房产,只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小产权房共分为三类:①占用集体用地或耕地违法建设,将农民集体用地使用权流转,用于商品住宅开发的违法建筑;②在政府划拨或出让的土地上,不按规划功能开发或使用,并将限制销售的房屋直接在市场上销售,具有产权纠纷隐患的不完全产权房;③第三类:在军队享有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商品房的开发,之后卖给军人以外的地方居民,俗称“军产房”。

二、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

小产权房产,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这种房没有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国土房管局也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但是就在建设部门以其产权不受国家保护,警告市民别去购买,国土部门以其违法用地,要予以查禁的时候,小产权房却以其顽强的自生能力,赢得市民和农民的青睐,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1]。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房价上涨滋生了其产生的土壤。

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相对来说小产权房价格上的优势掩盖了其产生的风险,以北京为例,截至2009年7月,北京的商品房均价为14650元/平方米,同年4月,北京通州区的小产权房均价为5000元/平方米,二者相差十分明显。对于想去大城市,而又无力购房的人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好的过渡。假如政府今后不出什么政策,购房者就能以这么低的购房成本享受几十年的住房,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可能就会觉得这是比较合算的。小产权房价格之所以如此之低,在于其省去了三部分费用:一是购地成本,二是各种税费,三是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管制造成的巨额腐败成本。

(2)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到位促成其快速发展。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小产权房在房地产市场中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能够从局部地区、个别城市扩展到全国,这恐怕应该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失职,是一种管理上的严重缺位和行政不作为,乡镇政府实际上是这种行为的制造者和实际推动者。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得在没有经农村土地征用转化为国家土地所有权之后进行土地出让。作为乡镇政府,在全国各地大搞开发区的热潮中,进行土地违法买卖行为一方面是利益所致,另一方面也与土地管理部门的严重失职行为有关。

三、购买小产权房时的注意事项

在购买小产权房时需谨慎,由于小产权房交易不被法律许可,如果购买人是为了投资,如出现拆迁赔偿时,赔偿权益归原产权人所有,购买人主张自己权益时法律不予支持,购买人最多可向出售人主张购房款。购买小产权房,除了购买人的权益不受保障外,购买人还面临多重风险,即便是为了居住的需要购买,也不可以作为二手房进行再交易,而且小产权房被拆迁的时间无确定性,一两年被拆迁后,居住的愿望就会落空。此外,由于小产权房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交易时购买人必须一次性付清房款,不得向银行按揭贷款。由于没有房产证,也无法向银行抵押贷款。还有就是小产权房的附属配套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等,因为不在国家规划之列,所以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四、小产权房对房价的影响

小产权房合法化将促房价下跌,现在的房价之所以这么高,就是因为土地贵,而不是建材贵,土地贵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垄断供给[2]。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成开发地,不能直接卖给开发商,要先卖给政府,政府垄断之后,再通过拍卖的方式卖给开发商,这样价格肯定会很高。供给方只有一家,就是政府,这是垄断性的供给,所以地价就贵,进而房价贵。

五、解决小产权房问题遇到的困难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时遇到的难题是:①小产权房数量惊人,全国小产权房所占的土地面积有66亿平方米;北京的小产权房大概占整个本地市场的18%左右,已售和在建的小产权房很快就会超过1000万平方米;在西安估计已经占到25%到30%,深圳的小产权房可能占全市住宅总量近一半。②目前绝大部分公众都无法正确区分小产权房。政府的态度就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尽管业主期望政府以某种形式促使小产权房转正,但是政府也面对着一个难题:法律上这些建筑不可能取得五证,从规划到销售许可都是空白,属于违章建筑的范畴。

六、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建议

对于那些违法违规占用农地开发建设的小产权房项目要坚决地予以取缔。要加强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审批力度,对以租代征等违规使用土地的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但是对于那些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在政策上则要加以区分,要尽量利用经济手段、用科学发展的长远眼光来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1、短期看政策要承认现实,平衡各方利益

短期的经济手段应注意以下方面:小产权房的建设可能的确会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的缩减,中央在多次利用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利用财政政策,通过加紧改革现行税收体制中央、地方分成不合理的问题来缓解地方财政过渡依赖于土地收入的问题。

2、从长期看应该给予农村土地真正完整的产权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对集体土地产权作了如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从上述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集体土地产权有三级主体,产权主体不清晰。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1)各级政府要制定出具有相当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先有统一一致和相对稳定的城市规划,房地产市场才能顺利地进行交易。

(2)明确农村集体产权的主体,使农民真正获得完整的土地产权。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下一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对流转土地的产权主体、权利和利益边界进行法律确认,还原农民作为土地资产所有者的地位和应得的权利。这一方面有助于保证农民根据其产权地位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遏制基层政府卖地的冲动,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微观市场结构。

(3)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强城乡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实行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统一市场”,达到“同地、同权、同价”。进行城乡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关键在于赋予城乡集体建设用地相同的权益,“同权”是根本。同为建设用地,已经不存在土地转用问题,应当具有平等的产权,实行“同地、同权、同价”。形成统一的市场后就能够形成有效反映城乡建设用地稀缺性的真实土地价格。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统一市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郭雪鹏、朱锡生、季磊:《“城市小产权房”成因分析及应对》,《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2]邓大洪:《“小产权”可否给高房价退烧》,《中国商报》2006年6月27日.[3]胡传景:《从“小产权房”谈农村建设用地自由流转制度》,《国土资源》2008年第4期

[4]陈清波:《对待“小产权房”不能“一刀切”》,《中国改革报》2008年5月13日.

第三篇:试论破解管小案问题[范文模版]

试论破解管小案问题

[论文摘要]当前,盗窃、诈骗、抢夺等侵财型小案多有发生,既影响了刑事犯罪的总量,更影响了社会治安大局。在面对小案破案整体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下,公安部适时提出了“既要破大案又要管小案”的刑侦工作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打击犯罪新机制,以信息化建设为主导,加强小案的跨区域协作等全面提升小案侦破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论文关键词]小案;破窗理论;打击犯罪新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自改革开放后,大量不同文化涌入我国,人们的生活、思想也在日益发生变化。社会及经济生活条件的进步,使得社会矛盾凸显,犯罪随之呈现出新的动态,旧的机制显露出弊端,建立打击犯罪新机制迫在眉睫。在“命案必破”和大案、要案的严打政策之下,恶劣案件、大的案件的破案率在直线上升,但由于小案费时、费力,又未必会取得好的打击效果,致使小案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一、“破窗理论”与管小案

(一)管小案的理论基础——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由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的实验①所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因此必须修补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防微杜渐。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破窗理论”的启发,以“破窗理论”为师,在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首先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而后,因抓逃票的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开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转。布拉顿开始把这一理论推广到纽约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他指出,这些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因此针对这些看来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动进行大力整顿,经常会带来很大的效果。

从哲学的角度看小案与大案的关系是一种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如果对小案不进行有效侦破就可能会引起重大刑事案件的上升,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治安局势就可能会恶化。“破窗理论”告诉我们某一社会失序的蔓延必然会导致犯罪的滋生和猖獗,严肃处理小偷小摸等轻微犯罪行为能够预防更多的严重犯罪。如果对小案能够早发现、早预防、早侦破可以有效地避免许多大案、要案的发生,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全力提升小案侦破能力进而实现以小遏大、以小控大,取得小案侦破和整体防控的双赢。

(二)管小案的必要性

1.小案数量大,流动性强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转变,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加大,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刑事犯罪发案率仍将高发。

侵财类案件占年发案总数的比例非常大,在当前的侵财类案件中,以盗窃、抢劫、诈骗为最多。根据湖北省恩施市2012年4月第一周犯罪情况统计,侵财类案件101起占据全部案件的83.47%,盗窃类共发案77起占据全部案件的63.63%,诈骗案则有10起。由此可见,侵财类案件是刑事案件的晴雨表,其涨跌代表了刑事案件总量的涨跌。小额侵财犯罪因数额不大,对社会的危害性较低,成为刑事案件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由于技术侦查人员专业知识的缺陷,使侦破侵财类案件成为公安工作的薄弱环节,成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软肋。

2.小案结伙性突出,影响恶劣。

科技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使人口的流动性加强,犯罪也随着这一现象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面控制间隙增大,诱发犯罪的因素增多,给流窜犯罪活动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隙,流窜犯罪分子也增多起来。流窜作案多以三到五人结伙作案或者十几到二十多人的犯罪集团为主要形式,在犯罪集团中,多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制,每个人有明确的分工且 “各司其职”,在不同地域连续作案,团伙作案也成为流传作案的主要形式。

面对恶劣的系列案件、团伙案件,往往以公安部督办、几地联合办案为主要模式。但是对于那些侵财数额不大的流窜或团伙作案如扒窃、盗窃,涉案人员多、地区跨度大、取证难度大,侦破此类案件的侦查成本远远大于侦查价值,故此类性质的小案往往受到忽视。

3.小案侦破率低不利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小案不小,小案连民心。”每一起案件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都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对公安机关来说微不足道的一起小案很可能就是普通群众大事、难事,很有可能对普通群众造成严重的伤害,从而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安全感。另外,如果公安机关累积大量小案不予侦破,其公众形象和地位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关心的,不仅仅是公安机关所侦破的案件的大小,也包括公安机关所侦破的案件的数量,尤其是人民群众身边发生的一些小案。通过侦破小案,公安机关可以累积群众的信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所以公安机关必须坚持侦破小案构建大和谐的理念,提升侦破能力,以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的损失,使警民关系更加和谐。

二、管小案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缺乏

信息缺乏主要来自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从主观上说,部分侦查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重视侦查手段而忽略在信息化建设上投资人力、物力、财力的必要性。从客观上说,信息化建设滞后,各种信息资源整合不足,信息在搜集、上传、整理、研判等工作中管理不规范,同时对于信息的有效性利用还有待深化。信息缺乏影响着公安机关对小案的破解,主观上有些侦查人员怠于对小案的侦查管理,客观上对小案的信息的收集效率亟待提高。因此,改善信息缺乏的现状,加强对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必要的。

(二)侦查协作效率低

在协作制度方面,各地公安机关往往通过鉴定协议的方式,按照互惠原则建立侦查协作关系。但是这种协作在我国并不具有普遍性,这种形式的侦查协作只是局部性的,多数还是要通过上级公安机关的协调。就这种局部性的侦查协作模式而言,带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往往会随着侦查人员的变动而改变;同时,很多地方区域壁垒坚固,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公安机关协作效率低下;再者是协作资源有限,警力严重不足,物质保障也不够完善。小案由于涉案金额小,危害性相对不高,侦查协作在鉴定协议的方式和互惠原则下,办理手续繁琐且耗时较长,对破获跨区域性、流动性、即时性小案存在着影响,不利于区域间的侦查工作的展开,减少了小案破案率。

(三)命案必破与警力不足

早前公安机关提出了“命案必破”的口号,在该口号的精神指导下,对整个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和公安机关的资源配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公安内部各职能部门有明确的分工,命案主要由刑警队负责,但在侦办一些大案要案时,由于警力不足,在实践中会从经侦大队、治安大队乃至派出所抽调部分警力。由于小案的受理部门大多集中在其他三个部门,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小案的警务人员减少,小案的受理率降低。小案由于侵害群体大,影响范围广,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降低人民的安全感,不利于社会和谐。同时根据“破窗理论”中所说小奸小恶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管小案是对预防大案要案的必由之路。

三、打击犯罪新机制:破解管小案问题

(一)何为打击犯罪新机制

实行“打击犯罪新机制”就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将人、情报和制度“三位一体”,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实际的大侦查格局,这是一个长远的任务目标。

1.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打击犯罪新机制”的依托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目前公安建设的重点,“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完成,使公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各基层公安机关作为此网络上的一个支点,提供本辖区内的犯罪信息,实现犯罪信息的最大汇总,同时提高犯罪信息的利用率。在目前信息导侦的思想指导之下,网上追逃、DNA检测、指纹会战、网上串并等新的打击犯罪方法应运而生,进一步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的作用,促使公安机关信息的搜集与利用能力的增强,打击犯罪实战能力的增强。但是由于当前犯罪形势的不断变化,目前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刑事案件高发期和对敌斗争的复杂期,犯罪资源共享度低、打击流窜团伙犯罪水平低、对社会的控制与管理能力低使大量案件无法破获,尤其是侵财类案件。“跨区域办案协作机制”作为“打击犯罪新机制”的切入点,依托于“金盾工程”二期建设,强调“点对点联系”,大力整合各地区信息资源,促进“打击犯罪新机制”的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案件侦破能力。

2.“打击犯罪新机制”促进公安执法规范化

目前,我国处于刑事案件的高发期,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促使公安执法环境越来越复杂,同时在公安执法过程中部分民警消极作为或者不作为以及滥用职权,都是阻碍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直是公安工作的重心,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少必要的审核监督机制,致使民警对于执法规范化认识不深,或者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造成民众对公安工作的不信任。“打击犯罪新机制”强调信息化、规范化,力图形成一个人、情报、制度“三位一体”的打击犯罪新模式,制度观念的引进使“打击犯罪新机制”在成立之初就存在着对于侦查人员行为的规制。同时“跨区域办案协作机制”强调网上办案协作、用制度引导激励、全程实时监控等,将公安执法规范化理念落实到公安工作的每一个点,加强公安执法的规范,提高公安公信力。

3.“打击犯罪新机制”促进和谐警民关系

普通民众认为公安机关的职能是预防犯罪、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不受侵害,保护国家的安定和团结。而在这些职能中最重要和最被民众所看重的就是人身和财产不受侵害,这就要求公安机关既要破大案,也要管小案,不能单纯地将重心放在暴力型犯罪上,对于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多发性侵财类案件也应该受到重视。“打击犯罪新机制”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对资源进行整合与分析,加强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打击多发性侵财类案件,尤其是流窜犯罪案件,提高公安实战能力,破获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案,提升人民对公安的信任度,这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

四、打击犯罪新机制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一)跨区域办案协作机制

跨区域办案协作机制是公安部推进“打击犯罪新机制”建设,所选择的一个切入点,是从根本上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整体水平的一个重大改革举措。跨区域办案协作机制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网上办案协作”高效率,低成本;(2)“点对点联系”突破常规,快速便捷,在各分县设新机制联络员;(3)“用制度引导激励”提高办理小案的主动性;(4)“全程实时监控”公开透明,规范操作;(5)“动态掌控刑事犯罪”为制定打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跨区域办案协作机制加强了各地区、各警种之间的联系,打破旧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侦查格局。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小案侦破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小案杂而多,涉及到的问题和信息也会十分琐碎。投入大量侦查人员和侦查资金来收集小案的证据和信息,普遍看来是对侦查资源的一种浪费,但在“命案必破”这样的侦查政策之下,侦查资本必然会倾向于大案要案,这是人性趋利性的一种自然表现。所以紧靠侦查人员在现场收集到的信息是不够的,建立和健全侦查信息系统则是必须的。但是由于资金、设备、技术上的不足,我国警务信息化建设尤其在犯罪信息数据库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个人越来越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这给在司法、执法体系以及特定的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的信息共享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样有可能涉及到立法规范的问题。因此,国家执法、立法机关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工作,使犯罪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优势,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领导重视,促进专业队伍建设

大案、要案因其严重的破坏性和残暴性,往往更能够激起人们的激愤,同时会使社会中弥漫着不安和恐惧。由于“命案必破”这种侦查形势的影响,导致整个公安系统工作的重心都集中于大案、要案;同时,大案侦破之后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于侦查机关所带来的潜在利益,也是领导更偏重于大案、要案的主要原因。因此,领导的重视会针对基层侦查工作的重心进行调整,小案的侦破率从而得以提升。

侦查专业队伍的建设在此处可以被视为是刑侦工作的专业化,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建立责任区刑警队是关键,它也是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最基层单位。侦查专业队伍的建设要以深入推进“三基”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强县级公安机构内部改革,不断促进责任区民警的专业化、正规化。侦查专业队伍的建设能够使侦查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对于小案的侦破,刑侦工作的专业化可以提升信息收集的速度,减少办案时间,保证小案侦破的效率。

第四篇:关于党管干部问题

关于党管干部问题

党管干部,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工作,对干部工作实行统一决策,对各级各类干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几十年来,这一原则在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促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遇到了许多需要研究的新情况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坚持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相结合。

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原则。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是干部工作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选人要坚持人民公认,注意社会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多样化,干部的衡量、识别、考察和管理监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只有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挥群众广泛参与的作用,才能选准用好干部。

从根本上说,坚持党管干部与坚持群众公认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基础在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党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为人民谋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党组织选干部也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挑选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人。正因为如此,让群众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只会有利于各级党组织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把德才兼备、党和群众都满意和放心的干部选拔上来。选拔出来的干部也只有得到群众的公认和接受,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实践的组织者、领导者。

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原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决扩大民主,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机制上真正解决依靠群众选人用人的问题,在干部工作中实行广泛的民主参与,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把干部工作置于最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要扩大群众的知情权,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了解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和程序。要扩大群众的知人权,通过适当的方式让群众了解干部的情况,发挥群众识别、评价和监督干部的作用。要保证群众的选择权,对干部的考察评价要以多数群众的意见为依据,选拔上来的干部要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真正让群众的意见在干部的进退流转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扩大群众的参与,强化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自人民的观念。另一方面,党组织要切实掌握好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在积极引导并创造群众参与干部选拔工作条件的同时,做好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向群众讲清楚干部政策,把人事安排的形成过程和推荐程序讲清楚,把班子结构、职位要求、选任条件讲清楚。对于有争议的干部要实事求是,辨别良莠,公正地对待干部;对于出于一己私利而违背原则的现象,敢于批评抵制,克服无原则的民主,保证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正合理性。

二、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管理干部相统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实行干部管理的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干部管理法制化,就是把干部管理的原则、方法、程序等变成法律和法规,使之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家意志,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任免、管理、监督干部。

干部工作法制化是党管干部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为干部管理立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对党管干部工作的法律认定和确认;依法选举任免和管理干部的法律法规,是对党管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干部制度改革成果的法制化;依法选举的干部,绝大多数是经过党组织的审核同意后才被推荐参加选举的;依法选举任免

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自己挑选自己实践的组织者、领导者的过程。因此,干部工作法制化,本质上是党管干部工作更具普遍性、约束力和规范化的实现方式。决不能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依法选举任免对立起来,否定各级党委对各类重要干部推荐的主导权,对依法选举任免工作的领导权,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下的选举,照搬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反对任何借口“立法常规”而抵制党管干部原则的倾向。

干部选举任免和管理监督的法律法规一旦确立,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约束力,按法律法规办事也就成为干部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要把体现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党委意图与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不能认为党管干部就是党委说了算,由党委直接决定任免所有的干部,把依法选举任免看作多余的形式和麻烦。要尊重群众及其代表的民主权利,应该选举的干部,尽量选举而不要用委任方式代替,选举产生的干部如无特殊的理由,任届期满前尽量避免频繁调动和调整。对依法选举的干部,必要时党组织可以指派和调动,这是对选举制的一个补充,但不可滥用。要建立制约机制,规定指派和调动的最高限额,超过调整比例的应提前换届选举。党委推荐和提名的候选人与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选谁与不选谁,由代表来决定,代表把更优秀的人选举出来了,是对党委提名的一个补充,把相形见绌的人选下去了,是把了一关。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方法,需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党管干部的具体方法等同起来,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名义,一味固守干部管理中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抵制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的僵化保守倾向。如果不注意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消除干部管理中的种种弊端,增强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党管干部的原则最终也难以实现。二是在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的名义下,削弱、淡化、转换党管干部的原则。这种倾向把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弊端统统归结为党管干部所致,把对干部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理解为对

党管干部原则的否定,认为干部由谁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把干部管好。这种观点恰恰忘记了干部怎样管,取决于由谁管,干部的管理方法是由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否定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党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管好干部的前提就无从谈起。

改善党管干部的方法,还要改进干部人事部门的工作。党管干部要通过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来实现,这有可能使得干部任用管理环节上某些素质不高的人把党管干部置换为我管干部,只凭个人好恶、个人利益选用干部,甚至任人唯亲。必须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建立用人失察追究制度,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问题和错误,固然与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要加强组织人事部门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组织人事部门工作要到位,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不因个别领导的意见而改变对干部的考察意见,更不能根据个别人的好恶去选用干部。

四、“党管干部”的问题案例,建行党委书记张恩照的问题。

“党管干部”是党的一个重要组织原则。现在一些改制国企党组织出的问题,比如建行党委书记张恩照的问题,并不能说明“党管干部”的原则有问题。因为“党管干部”不等于党委书记个人管干部。的确事实上一些企业确实存在着党委书记把持管干部的绝对权利的问题。张恩照就是如此。但这并不等于“党管干部”原则是错误的。出现张恩照现象,根源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的组织机制和制度不建全,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科学的党内竞争机制和竞选制度,加之中国浓厚的封建主义思想和利己主义思想。

五、如何按照党管干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避免张恩照问题。比如加强和改进对农业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管理问题:

1、是市机构编制部门不再批准成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批准成立财政拔款事业

单位,对上级党委、政府明文规定必须设置的机构和要求配备编制的,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

2、是对已满编的财政拔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配事业编制。确因工作需要增加人员由业务主管部门报成都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管理办公室核定控岗数,控岗数内聘用人员由市财政局依照财政规定拔付经费。

3、是对财政拔款的事业单位编制内新增人员,除政策性安置外一律按照《成都市事业单位分开招聘工作人员试行办法》从社会上公开招考,所聘人员按新的用人机制管理。四是对财政拔款事业单位按控岗数聘用的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编制内从社会新聘用的人员。

吴中电大

2011/11/22

陈黎艳

第五篇:解决农村社保问题要三管齐下

解决农村社保问题要三管齐下

解决农村社保问题要三管齐下2007-02-02 23:04:36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重视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尽快确定农村社保发展方向,解决农村社保基金管理问题,处理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保大病”与“保小病”的关系,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减轻农民负担,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应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少干部数量;第二,要进一步深化财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防止干部人数扩张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最有效解决办法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我保障能力。因此,首先应以金融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城乡非农产业发展。同时,也应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我保障能力,我有三点看法。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当前要重视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因为工业化、城镇化永久失去土地的农民,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无子户”和“双女户”,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五保户”,这三类特殊群体的养老需要高度重视。前一阵子,我到江苏省考察,了解到江苏分别采取了“土地换保障”、“财政补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交一点”以及“纳入县级财政支出专户”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这些经验值得推广。

其次,应尽快确定农村社保发展方向,解决农村社保基金管理问题。目前农村社保经办机构经费困难,影响了农保队伍的稳定,也增加了已经筹集起来的农村社保基金的安全隐患。为此,应尽快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农村社保体系。同时,通过与金融管理部门协商,将各地分散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作为“协议存款”,以保证基金增值高于个人定期存款的利率。

再次,要处理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保大病”与“保小病”的关系。“保大病”和“保小病”两个方面必须兼顾,由于个人医疗保险基金的积累规模小,对“小病”不宜采取管理成本高的个人账户模式。在推行新型合作医疗时,还应充分发挥农村初级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强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

同时,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要因地制宜,谨慎从事。农村低保应以因残、因老失去工作能力的特定人群为对象,同时要科学确定标准,处理好社会救助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对于有工作能力的人群,以救急为主,最低生活保障面不宜过大。

此外,要大胆实践,探索多样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方式。根据我国目前发展水平,农村养老应该“以家庭为主”,在继续健全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建议试行几种补充模式:利用现有银行体系,以零存的方式,开展养老特别储蓄计划,政府给予贴息和免税。这是国外养老的一种重要方式,相对灵活,运作成本低,也不会增加农民的负担。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这种模式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又满足不同缴费能力投保人的需要。试行合作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结合模式,将合作医疗保险筹集的资金,交由商业性保险公司

按照协商的保险合同承担赔付责任。

二是减轻农民负担。

在农民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农民的负担越轻,自我保障的能力就越强。农民的负担主要用来养干部,我们有的省推行的并镇、并村、并学校等一系列工作,在精简地方政府机构和干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要真正减轻农民负担,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应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少干部数量。我国目前基层政府仍然承担着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职能,一些地方的县乡这几年把七站八所合并成几个中心,并且减少了干部编制,但是职能照旧。为了完成工作,这些机构就又雇用了许多编外人员,结果,有些县乡干部的实际数量并未减少。要真正减少基层政府的干部数量,必须让那些执行在市

场中可以商业化经营职能的机构和政府脱钩,并打破政府垄断,允许私营企业进入。这样既可以减少干部数量,减轻农民的负担,又有利于私营经济的发展。

第二,要进一步深化财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防止干部人数扩张。按现行的财税体制,许多县级和县级以下政府部门的人员工资和行政开支依靠该单位的收费和罚款来维持。虽然这些单位必须将所收的税费和罚款上缴到财政,但是绝大多数返还给这些单位。最近几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越穷的地方县乡政府编外人员扩张得越快。这种扩张带来两个不利的后果:一是这些地方政府的收费和罚款越多,企业经营的环境就越差,经济发展就越不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二是扩大编外人员成为某些地方官员寻贿受贿的一种手段,败坏了社会风气。建议地方政府的人员工资和行政开支完全按编制由财政拨付,地方政府各单位的收费和罚款不再返还

给这些单位,各个单位不准自行决定和扩大编外人员。

三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最有效解决办法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我保障能力。

因此,首先应以金融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城乡非农产业发展。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关键在于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能够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最大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没有有力的金融支持,现在城市和农村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发展受到限制。建议尽早制定有关法规,支持能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同时,也应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大

市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当东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失去比较优势,自然会减少粮食生产,增加向中部粮食主产区购买粮食,粮食市场的价格将会相应上升,中部生产粮食的农民也就能得到增产增收的好处,东部的经济发展也就会成为中部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力。同样道理,东部越发展,就会从西部进口越多的资源密集型产品,成为西部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力。这样中、西部农民的收入能够较快的增长,东、中、西部的经济也就能协调发展。

下载解决T91小管热处理后的硬度不合格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T91小管热处理后的硬度不合格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通过互动解决承保中心风险管控问题[推荐]

    如何通过互动解决承保中心风险管控问题自从人保总公司“三个中心”成立以后,就将产品线和“三个中心”协调互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并列入到《三个中心操作指南》中,要求产品......

    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人民网潍坊6月7日电 据潍坊新闻网报道近年来,***农村沼气蓬勃发展。为巩固沼气建设成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中存在“一年......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王进1,张陆2,蔡阳东3 (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50) 摘要:小微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活跃市场经济、促进......

    如何利用信息管税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合集五篇)

    如何利用信息管税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 作者:郭俊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10-8-31信息管税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推进税收征管根本性变革的必然要求,对于强化税源管......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行性探讨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行性探讨 2011年10月份,国务院研究确定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11月份,省人行出台《关于河北省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加......

    村财乡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解决(共5则)

    村财乡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改进解决措施 实行“村财乡管”后,农村财务管理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得到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农......

    税源专业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五篇范例)

    税源专业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思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分工日益细化深化,纳税主体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那么探析专业化战......

    目前聘任行业协管员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聘任行业协管员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协管员是近几年党和国家出台的一项重大民生政策。对于有效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开发使用社会劳动力资源中闲置人才等方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