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页制作课中抛锚式教学的初步构想与实践(修改)
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中抛锚式教学的初步构想与实践
【摘 要】在利用Dreamweaver进行网页制作课程设计的时候,首先思索的就是对于本堂所要学习的知识学生为什么要学,有什么用,给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了学习操作而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其次考虑到与网页制作相关的软件更新换代很快且涉及的知识领域也很多,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能锻炼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经过实践中对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比较,我选择了以抛锚式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Dreamwaver 网页制作 抛锚式教学 构想
实践
在利用Dreamweaver进行网页制作课程设计的时候,首先思索的就是对于本堂所要学习的知识学生为什么要学,有什么用,给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其次考虑到与网页制作相关的软件更新换代很快且涉及的知识领域也很多,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能锻炼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经过实践中对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比较,我选择了以抛锚式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抛锚式教学概述
抛锚式教学是由温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2、抛锚式教学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抛锚式教学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从现代的教学理论对课堂的教学要求来看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而建构主义理论正是符合了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题的理论,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抛锚式教学正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索构建知识,并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从学科的特点来看
网页制作学科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它不但涉及到制作软件本身的知识,还设涉及到动画制作,图象处理,html语言,css样式表等,javascript语言等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放在首位,而目前大多数的网页制作教材都是把知识点归类,分章编排,实际应用中却相互依存,难以分割,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章节讲授,势必会降低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内容和进程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按照“锚”所提供的“宏观背景”亲身体验从提出学习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三)社会对职高学生就业要求来看
近期有媒体报道,重庆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形成了职校生比一些大学生还“畅销”的现象,规划专家表示,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招聘人才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将招聘重点放在了那些上手快,技术强,脚踏实地的实战型人才上。而职高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能够胜出的关键就在于他们的技术性和实战性特点。而抛锚式教学模式恰恰是迎合了这一需求,通过模拟实际情景将技能容入到学习任务中,学生通过具体真实的任务来模拟解决将来在生活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保证学生在就业之际基本上能够成为企业需要的“成品”。
(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实验结果显示,学习与注意力之间,有极具意义的交互关系。当注意力最高时,所显示的学习也越高,注意力最低时,学习也最低。可见学生注意的引起和维持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中讲到的能够引起和维持注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1.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或是受到人们期待的事物都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 2.活动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注意
3.对自己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保持一定新异性的事物,人们更容易维持注意。职高学生在学习网页制作课程的时候,往往喜欢上机操作,对课堂理论性教学感到单调,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 “抛锚”的手法,从前途,就业以及实际的工作环境等需求提出面临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目标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将技能教学隐藏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来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锚式教学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中的实践应用
抛锚式教学的教学环节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根据抛锚式教学的教学环节,可按以下教学步骤来开展网页制作教学。
教学示例
课题—为淳安县野娇娇土特产公司制作公司网站 课型—理论+上机
班级:高二“ 计算机网络与硬件维护 ”50人左右 场所: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工具:一台教师机,56台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任务:通过对第七章“表单在网页中的应用”的学习,完成站点中“联系我们”的子页。
(一)课前准备
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向学生机分发好学生已经做好的站点半成品。 准备本堂制作网页所需要的原始素材。
一个包含了对网页中表单制作的“具体要求 ”ppt的课件。 一个供观摩的“联系我们”子页实例
多个通过抓图软件录制下来的制作表单的视频教程。 包含表单的知识点的网页实例若干
(二)抛锚式教学在本节课中的实施过程(1)创设情景: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联系我们”是站点中最后一个子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站点中“首页”,“公司简介”,“产品简介”三个分页的制作。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简单网页制作的能力,“联系我们”这一子页中包含了表单的大部分知识,而表单的知识学生并没有学习,如果把学习表单的知识放在制作“桐乡银桑被服有限公司”网站这一大的真实具体的背景中去学习,就可以让学生清楚本文开始提到的“为什么学,有什么用,可以为他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把平面的理论知识容入到了立体的实际生活中,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积极的“宏观背景”。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本节课的“锚”就是制作“联系我们”子页,学生面临的需要立即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表单知识将该子页完成。这个“锚”一旦被抛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就被确定下来。接下来教师围绕着“锚”组织教学,将制作表单的技能教学隐藏在问题解决中,这样也比较容易解决教学中的多维目标实现。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本班级的学习基础和本节课的难易程度,我主要是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原则,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来引导主体自主学习。
布置任务一[师]:,教师利用演示法在“联系我们”子页中添加表单及第一个表单域用户名——即“单行文本输入框”。
[生]:理解任务内容,构思任务处理的初步构想,根据任务要求完成任务。
布置任务二[师]:通过课件展示表单域的其他type类型,请同学依据课件和教材自主完成其他类型表单域的添加。
[生]:学生已经掌握了在网页中插入表单及表单域的操作方法,通过自学教材或观看课件修改表单域的tpye类型,网页中的其他表单域如“密码框”,“单选按钮”,“多选框”,“提交按钮”,“清除按钮”等都可以通过自学完成。
选做任务[师]:1,为网页中的表单添加“下拉列表框”
2,并向列表框中添加如下选项:产品编号;A-538;A-718;A-960;A-1188;A-1448。
3,“产品编号”为网页打开时的默认选项。
[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学教材完成选做内容,总结出下拉列表框的添加和编辑方法 网页制作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 课前预习
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如:上机要求,教材,讲授相关知识的站点网址,课件等) 利用并评价有关的信息与材料。如:现实中要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4)完善提高(协作式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对协作学习这一环节的阐述是: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但根据职高学生的在技能课上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具体情况,这里我特将网页制作课中 “协作学习”的形式调整为以快代慢,以强代弱的形式。也就是说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小助手来帮助辅导操作能力弱的同学,这里的“交流”多数情况下也只局限在师生交流的模式,学生也在角色的置换中获得新的体验,有助于增强自信,激发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具体的做法如下:
在这个环节里我按照“就近原则”将学生分为六组,平均每组成员在8人左右。同时每个小组的组长人选并不固定,小组长的选择要根据在当堂课中任务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来临时决定,教师可以对先交上来的作品做出提前评价,按照完成的质量标准选择组长,这样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有机会承担起组长的职责,如果当堂课小组中没有符合要求的组长人选,则可以借用其他组的组长,但仍然要遵循“就近原则”,组长的活动范围也不能过大,课代表和教师也可以补充到组长的行列中,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定度。
(5)知识迁移(“消解”具体的“锚”)即抛锚式教学不能仅让学生局限在特定情境的问题解决,而要发展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去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如新的类似问题、部分类似问题、课堂背景外的问题、其他学科的问题等)。在本节课中具体的做法如下:
迁移实例一[师]:展示实例,实例是一个“红名村聊天广场”的登陆界面,请同学观察界面中应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那些知识。
[生]:界面里包含了本节课表单中的“单行输入文本框”、“密码框”、“复选框”、“单选框”、“提交按钮”五个表单域。
通过此实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表单的其他应用。
迁移实例二[师]:展示实例,实例是http://www.xiexiebang.com网站上部免费电子邮箱的登陆界面,请同学观察界面中应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那些知识,哪些部分是我们用今天的知识不能实现的。
[生]:此实例与上一个例子的区别是除了包含“单行输入文本框”、“密码框”、“提交按钮”外,还多了一个选择邮箱服务器的下拉列表框。此实例中的下拉列表框与前面的“选做任务”呼应,也是下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通过这个实例,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6)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这种来自于学习过程本身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内部动机,又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进步,促进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调节。
但由于对全班学生提交的课内作业评价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网页制作课中,效果评价这一环节我都是放在下一节课的开头,评价的方法是按10%的比例选择出制作质量最好的作品请学生观摩,同时挑选出具有代表性错误的作品和同学们一起修改(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个作品的通常情况下是匿名的。)这样即可以达到效果评价的目的又可以起到复习回顾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效果。
四、抛锚式教学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网页制作知识的学习都适合在抛锚式教学模式下进行。通常我都选择比较适合自学的章节。因为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并自主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如果选择难度大的章节,“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就很难完成,同样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也就很难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如果选择了适合自学的章节,但由于学生的基础等客观因素阻碍了“自主学习”这一环节的成功实现,教师也可以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介绍的“搭建脚手架”和“镶嵌式”教学方法来帮助解决教学问题。
其次,从“锚”的选择来看,由于“锚”是在真实的事件或背景中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所以锚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问题是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第二,这些问题是否有实际的意义。第三,这些问题能否贯穿课堂教学的过程。第四,问题是否合适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第五,问题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上。
第六,因为学生的阅历有限,也不可能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出完全具备生活化的需求,进而提出问题。一些课程内容还是需要设计出一些虚拟的潜在需求,但是要符合生活逻辑。
最后,“消解”具体的“锚”,即抛锚式教学不能仅让学生局限在特定情境的问题解决,而要发展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如新的类似问题、部分类似问题、课堂背景外的问题、其他学科的问题等)。使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能够脱离这一特定的情境,向其他情境迁移。“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的学习目标,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总之,抛锚式教学在网页制作课的实践还在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感受到这种模式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运用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反思,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反两面的存在,比如抛锚式教学模式过渡的依赖信息技术,抑制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在课堂中的作用。因此我更清楚如何把传统的和新生的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它们扬长避短相互渗透才是今后教学探索的关键。
【参考文献】
《Dreamweaver 完美网页设计与制作》
刘霆雨 编写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施海庆编写 《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张厚粲主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陈越
第二篇:《网页制作》微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微课教学是网页制作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微课实质是将教学内容碎片化,要将繁、杂、难的教学内容制作成为短、精、简、易的微课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聚会,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目标研究深入,采用微课教学模式,为网页制作课堂教学提高实效性,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发挥潜能。
关键词:网页制作;微课教学;碎片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223-02
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分析,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微课教学是提升网页制作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对于网页制作这样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以根据它本身的课程优势来制作微课教学。
微课的特点优势
微课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视频,视频内容把章节内容碎片化。但每个微课视频都是以重点或是难点为知识展开。并且所有的微课视频串联起来就是课程章节。微课教学不仅是视频教学,还它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练习与点评。
微课视频比较短,一般在5至8分钟之间,视频表现形式为:内容精练生动、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重点突出、风格多样,学生可快速掌握知识的精髓,从而起到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满足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资源。
网页制作教学应用微课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很难把基础课程――网页制作这门课程吸引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在教学中往往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以新的教学方法――微课教学,它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性。一方面,微课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网页制作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广,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学过程强调对知识的连贯性。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由老师单独对知识重点的剖析,那样学生也未必能够完全消化。微课教学可以在短时间集中说明知识点,用实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要点,通过实例讲精讲透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分析与解决疑难杂症。实例剖析也会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会通过实例找到自己的兴趣,在兴趣中深入学生知识要点。
其次,在高职院校我们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重点,技能实践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恰恰微课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网页制作微课教学的具体实现
3.1 根据选材导入问题
课前准备阶段,知识点要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学生如果缺少课前的预习准备,课上对知识的领悟速度、吸收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如下图所示,通过观察图片的变化,把问题导入。让学生在观察中找出问题并分析,如何在网页中将图片实现圆角。
3.2 问题分析
课堂教学因时间有限,在微课教学中要把握好知识的含量,善于从重点、难点入手,使微课具备一定的“厚度”。
l代码:
css代码:
.yuanjiao{borde-radius:30px;}
3.3 知识点分解
思考一下,一张图片有四个角,四个角只能设置同样的圆角效果吗?当然不是,可以通过设置属性值来改变,如图2所示
绘制四个不同圆角的边框,当该属性包括四个参数值时,第一个参数值用于控制左上角,第二个参数值用于控制右上角,第三个参数值用于控制右下角,第四个参数值用于控制左下角。当borde-radius属性值给出二个参数值时,如代码:border-radius:0 50px;那么第一参数值控制左上角和右下角,第二参数值用于控制左下角和右上角。如下图3所示:
3.4 知识点扩展
再次思考,能否单独设置一个角的圆角效果?这就需要border-radius衍生属性,通过这样的衍生属性我们可以分别定义,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如下图4所示:
3.5 微课总结
css3的圆角边框属性:border-radius
重点: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值,产生不同的圆角效果。
3.6 课后复习阶段
重点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讲授时间有限,实践能力的重点练习要放在课后的复习。在课后的复习中微课又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
结论
制作微课程,整体设计非常重要,在制作以“理顺主线、结构分明、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中创新出课程整体规划;在结构设计中,以片头,主要内容,片尾构成。在内容选取上遵循知识点“小而精、互相衔接、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复杂”的原则;制作出知识点完整、界面精美、重点突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微课视频。
第三篇:浅析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实训课中的运用
浅析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实训课中的运用
引言:抛锚式教学是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之一,得到各学科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强调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也就是所谓的抛锚,以这一“锚”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本文基于多年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探讨抛锚式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实训课的教学过程组织。
解放以来,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影响较大,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五环节教学过程的弊端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全面发展,存在着两大障碍:一是“以授代学”的陈腐教学思想;二是“填鸭式”、“满堂灌”落后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学要求把学生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处于整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那种教与学的割离状态、静止状态,转变为辩证的统一的运动过程,使之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抛锚式教学模式基于构建主义教学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将长期以来学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教师从课堂上的“演员”转变成“导演”,将学生从课堂上的“观众”转变成“演员”。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解释
抛锚式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信息获取和加工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所以,采用抛锚式教学首先要确定一个特定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锚”抛出。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抛锚式教学模式结合计算机实训课程的特点,将课堂教学过程归纳为以下五步: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征,尝试着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真实情境,营造一种氛围,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创设情境也就是抛锚定锚,抛“锚”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教师提前准备的图片、优秀作品、教师叙述等。
第二步:师生互动,分析项目。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所确定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某些线索,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的能力,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或者技能;②获取相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③筛选、利用、评价相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第三步:合作学习,完成任务。通过第二个步骤,学生已经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问题,但是因为是解决具体的现实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建议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样学生分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自己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请教组长、小组协商、网络求助等方式得到答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教堂纪律的维持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老师可以在教室循环巡视,做好课堂记录,个别解决学生提问,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集体辅导。
第四步:多维评价,交流学习。多维评价进行课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树立学习榜样。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优秀学生进行正面评价,以激励中间学生,提点相对落后点的学生;对学生的成品进行整体评价,是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表现同时可以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总结能力;同学间进行相互评价,看到别人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老师评价以此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作品,找出每位同学的亮点进行鼓励,同时表彰班中最优秀的作品,树立榜样。多维评价的理解可以是评价方式多样化,也可以是评价内容多样化,也可以是评价主体多样化。在这一过程中,课堂采用的评价方式有教师点评、小组内部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时间、教学内容的必要性等因素,选择一种或者几种评价方式,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多维评价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次评价,并进行适当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培养,扩展他们的发展空间。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同时是促进师生发展的需要,评价内容要综合化,即评价可以包括创新、探究、合作、实践、情感和态度等等方面的评价。
第五步:拓展项目,体现分层。教师进行课堂内容的梳理即总结,布置作业,将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
三、结语
以上五步走教学过程体现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抛锚式教学过程模式。从“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到“师生互动,分析项目”,到“合作学习,完成项目”,再到“多维评价,交流学习”,最后到“拓展项目,体现分层”,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五个要素:情境、问题、协作、会话和意义。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主动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并将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一种必然的联系。使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得到深刻理解,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精心设计情境,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完成任务时的检查评价仍然是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瞿晶,多媒体环境下听力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第12期.[2]刘丽娜,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赤子》2012年第19期.[3]那一沙,基于抛锚式教学策略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教学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第24期.[4]李志河 基于WEB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作者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2.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关于中职化学教学中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中职化学教学中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抛锚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强调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获得知识的建构。近几年,在中职化学教学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对中职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分析中职化学教学现状及抛锚式教学方式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抛锚式教学策略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教师开展抛锚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指导。【关键词】中职化学教学策略抛锚式中职学校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在传统的中职化学教学模式下,学生被看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则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不仅教学效果不如人意,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十分不利。抛锚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则负责为学生“指点迷津”。该教学策略不仅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而且与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应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一、中职化学教学现状与问题1.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在中职化学教学中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化学理论知识,不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唯分是从”,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看作是“知识的容器”,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2.学生方面中职学生本身的基础文化水平比较差,普遍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情况。加上化学课程本身公式多,知识点零碎,内容枯燥乏味,很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中“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也没有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抛锚式教学的提出与优势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这整个教学过程和轮船被抛锚固定一样,以情境化的事件或问题为“锚”,引导学生沿着“锚”的方向获得知识的建构。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抛锚式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抛锚式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更自主、更高效地展开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2)抛锚式教学倡导教师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教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协调学生关系、设计探究活动、组织教学评价等。教师在应用抛锚式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中职化学教学中抛锚式教学策略的应用1.认清教师与学生扮演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是抛锚式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核心理念。中职化学教师在开展抛锚式教学时,必须认清教师与学生扮演的角色,做好角色定位。教师要扮演好“鼓励者”“导演者”和“指导者”三重角色。首先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进行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感染和引领下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这个过程就像是导演设置好知识传授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最后,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存在疑问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点拨”,为学生答疑解惑,促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学生作为抛锚式教学的主体,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抛锚式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使其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成主动探究者。2.构建充实真切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开展抛锚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教学情境的感染和吸引,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在抛锚式教学中,教师必须联系生活,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掘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课堂中。比如,在金属元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几张厨房的照片,然后向学生??出问题:为什么厨房中盛饭醋、碱、料酒的容器都是塑料制品?学生很容易就会被教师的问题吸引,从而认真去学习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这样基于生活现象的教学情境真实有意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引申出化学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3.化学教学活动与抛锚理念紧密结合抛锚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锚”的有效性,“锚”是决定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方向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具体而言,“锚”是以真实情景或事件为依托的课堂问题,教师把问题抛出去,引导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建构。因此,在中职化学抛锚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抛锚理念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避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化学教学活动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入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化学教学活动必须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部分化学知识点,紧靠讲解或讨论式学习,是起不到好的效果的。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验的过程和反应,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并获得对相关知识点的建构。4.强调意义建构,实现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实施抛锚式教学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紧密结合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意义建构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比如,在《乙烯》的教学中,对乙烯知识点相关教学情境的建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有些内容并不在中职化学教学目标内。因此,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上讲,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乙烯的制备、用途以及反应机理;从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讲,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分析乙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运用实验验证乙烯的性质。从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讲,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领悟化学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逐步演成科学探究的精神。以本节课为例,在中职化学中实施抛锚式教学必须紧密围绕以上三个教学目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确保学生探索、思考的方向以三大教学目标为中心。这样的意义建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否则即便是教学情境再真实、再有趣,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四、结语抛锚式教学是满足新课标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件“利器”。由于教师对这一教学策略的理解和运用出现偏差,导致中职化学抛锚式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反思教学策略的缺陷和不足之处,通过精准定位角色、构建真实教学情境、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等方式,推进抛锚式教学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参考文献:\[1\]蒋华.关于中职化学教学中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刊?学术研究,2014,(02):41.\[2\]柳炜.论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抛锚式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2012,(06):15.\[3\]王明晔.关于中职化学教学中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研究\[J\].职业教育,2016,(17):51.
第五篇:以“说课”形式谈《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教学设计(最终版)
【摘 要】江苏职教于2011年开始全面启动“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两课”评比是以课堂教学竞赛为基本点,通过学校、县、市和省层层筛选,经过教案评比、说课、答辩与上课等环节的评比,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骨干教师的培养。笔者以参加2012年省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活动的亲身体验,对课程项目教学改革实践加以总结,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两课;网页设计;项目教学
ding ling
(x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ace & economics,xuzhou jiangsu 221000,china)
0 前言
江苏省“两课”评比活动已经连续开展近三年,笔者有幸参加了专业技能课程的评比并取得了示范课。时至今日,回想整个备赛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仍记忆犹新。两课评比旨在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对于基层教师而言是展现教师全面深入的教学设计以及用案例体现微观教学技巧的平台。
从“两课”评比的评分项目看,从目标确立、学情分析、教材处理到资源整合和教学反思等都是为了对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更全面细致的教学设计做准备。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支撑教学的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下面,就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网页基本元素的使用这一教学单元为例,讲述项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
学情分析
笔者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五年制软件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沟通,喜欢模仿和动手实践,但是他们韧性不足,团队合作能力稍显薄弱。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学会了创建站点和网页文档,并且能够对页面进行总体的控制。不过多数学生对网页设计的岗位认知还比较模糊。
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的以上特点,本课程选择的教材是《网页设计与制作案例教程》,该教材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育规划教材。教材采用了基于工作导向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案例缺少情境的引入,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情境,增加了案例。因为学生首次接触网页制作,所以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将网页设计模块中文本操作、图像操作和超级链接三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用4课时的时间,围绕制作“团队介绍网站”这一项目展开,让学生在兴趣和团队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网页基本元素的使用。这一部分内容是网页制作的基础阶段,同时也为学生继续学习网页布局设计与样式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标准,确定了该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育的本质是提升学习者的素质,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知识则是能力和素质提升的载体。因此本次学习的目标是在学生掌握网页基本元素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合理使用这些元素进行页面的布局、增强美观性,能够规范网站素材的管理,能够客观的对网页作品进行评价;最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教学设计与实施
4.1 设计理念
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的关联主义指出“知道更过的能力比目前知道多少更为重要,我们对明天知识的学习能力比我们对今天知识的掌握能力更为重要”。所以,本教学设计主要源于兴趣培养、能力提升和知识学习。
4.2 项目案例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围绕让学生制作“团队介绍网站”这一项目展开教学,主要通过在五个教学环节中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最终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感受、感知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4.3 教学环节
该教学单元安排了赏、练、说、教、拓五个教学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是学生进行思考、模仿、学习的主动认知过程,教师在此基础上明确学生学习的差异进行分层式教学,学生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在每个环节中安排了具体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学习内容。
4.4 教学实施
1)第一个环节――赏
本环节主要通过个人网站欣赏,让学生认识网页的基本元素,培养他们的鉴别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欣赏学校精品课程网站以及参考教材中的个人网站,学生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制作热情。接下来通过教材中“长沙世界之窗”网站页面向学生介绍本项目中将会使用到的网页元素,主要是文本、图像、链接、列表的使用,以及网页的基本布局方法,学生在明确了知识点之后为下一阶段制作网站做好准备。
2)第二个环节――练
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制作团队介绍的网站,复习站点的创建,学习网页基本元素的使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小组分工学习过程中,组长权力最大化,他负责小组的分工、讨论、时间控制等,同时也担负主要责任。教师在每个小组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多数会选择直接求助老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先从书本中找答案,或者询问身边的组员,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紧张而充实的任务中学生最终在规定时间内要结束本组的操作,进行作品的提交。在练的环节中主要通过任务驱动和分组教学的策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展示他们的个性也发现问题。
3)第三个环节――说
此环节要求学生总结知识的运用,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欣赏能力和竞争意识。这时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和教师组成评委组,并由各个组长依次进行本组作品的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作品的客观评价,并由其他小组的代表进行点评。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会对照找出自身和本组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优化中加以改进。最终得分比较高的小组会在个人评价中作为加分因素。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展示,90%以上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文本、图像的插入、内部链接的设置;有半数的学生站点资源管理不规范,图文混排、页内链接和嵌套列表的使用问题较集中;而只有20%左右的学生能合理使用网页元素进行页面的布局。针对主动认知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对重难点问题进行解决。
4)第四个环节――教
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分层式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增强理解记忆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对于90%以上学生能掌握的知识点不再做讲解,而由学生在拓展优化阶段自己解决;对于问题较集中的知识点主要由已经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示范演示,教师从旁辅助。
在这里,教师选择学生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图片格式的设置;理解
标签和 标签的区别;让学生认识锚点并学会使用。再比如很多学生在预览页面时或者最后网站整合时出现了图片或背景无法显示的结果,这时让学生通过检查图片路径中的文件命名来说明网页制作中的规范性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对比修改,逐步解决重点知识。对于学生在页面布局中呈现的不足我会让其他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网页布局的基本原则和色彩搭配的合理选择,由修改前后效果的对比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明确优化的方向,从而有针对性的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拓展任务。在教的过程中通过分层教学和示范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对比查错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5)最后一个环节――拓
此环节主要通过对作品的优化和拓展,加强重、难点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会告诉学生对于比较优秀的作品会被选入精品课程网站中作为学习资源,以此实现更好激励和促进作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后续拓展任务,在使用表格布局好的半成品页面中插入网页基本元素,进行页面的二次加工,在巩固技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向表格布局的延伸。
教学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提高。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登录校园网完成对本次学习过程的个人评价。从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是一个动态反馈的过程,也为后续教学改进明确方向。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自主学习知识技能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以“说课”为推动,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同时为进一步做实教师实践层面的改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